Category Archives: relationship

  • 0

從《TINDER大騙徒》與《創造安娜》分析自戀型人格的魅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有看《Tinder大騙徒》跟《創造安娜》,你會發現他們都是金錢詐騙的故事,這兩個主角基本上都有自戀型人格,因為在自戀型人格的情況下,他們都很能夠創造自己的劇碼,並且沒辦法感受到其他人的痛苦。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看《TINDER大騙徒》:受害者容易淪陷在愛情詐騙裡的三大原因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首先,Simon Levie在形象的塑造非常厲害,同時也很好的顧客管理,他腦袋可以裝載很多人的對話訊息,就如同使用CRM系統一般。因為據我所知,很多詐騙集團都有用CRM系統以確保他們與每一個詐騙對象的對話重點。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關係中的暴力有時並非突然出現,而是情緒累加的過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曾經有一對總是在爭吵的夫妻來找我,老公時常要應酬,而老婆就時常對此感到很不滿,她認為他們兩人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但老公就說因為跟她相處讓他覺得壓力很大,老婆就又會說對方總是給她很多的語言暴力,老公這時則又反駁:「你每次都只會說我對妳語言暴力,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每一次的電話打來,我每一次要安撫你的情緒時,你其實都給我帶來很多的情緒暴力。好比我已經跟你說八點要去跟客戶小酌,你卻8:15一直打電話來問一堆細節,沒接電話你會狂打二三十通!」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致所有父親:再多的物質滿足,都抵不過你們一個親子溫馨午後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愛,需要陪伴,需要傾聽,需要對話,尤其在親子之間最為顯著,如果可以選擇,哪個孩子不希望同時擁有雙親健全的愛。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感情裡越得不到的,越可能是你給不了對方的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當你覺得你非常愛對方,也非常付出,但對方卻一直不能用你要的方式來愛你時,你就要回來問問自己,你有沒有滿足對方想要的互動方式?

因為你越得不到的東西有可能就是你越給不了的東西,你越得不到對方的重視及尊重,很有可能你也無法給出對方重視及尊重。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何在關係中感到痛苦?也許是你得不到想要的相處方式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在關係很痛苦卻還是想要繼續下去,是不是有一點被虐的特質?

我想直接來說說,到底什麼是痛苦?我在學習佛學的內容時,提到人生有好幾種毒,其中有幾種毒便是「求不得」,所以很多時候你在關係裡面之所以感到痛苦就是因為你得不到你想要的相處方式,但你真的有去思考你想要的相處方式是什麼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覺得很難!」聽完心理師建議後,你卻總是滿口可是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這些年來面臨過種種疑問,在討論可以怎麼辦之前,有非常多人在聽完我說如何調整,包括調整思維、情緒模式或行為,會出現的反應是:「蛤!可是我覺得很難!」這是極其正常的反應。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到失去自我的核心原因:你在追尋歸屬感時有過度的恐懼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到失去自我最核心的原因,是在追尋歸屬感時,有過度的恐懼。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小太郎一個人生活》:一個個自我防衛,其實是避免自己受到更多的傷害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你總是很堅強,
因為你知道掉下去的時候,沒有人會接住你。

昨天看了最近討論度很高的動畫《小太郎一個人生活》,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四歲的小孩自己在外居住,身邊的鄰居都是好人,照顧他陪他一起上幼兒園的故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總是害怕自己一個人?練習消除孤獨感的五個方式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小姍是行政職員,部門有十幾位同事,她很少單獨行動,總喜歡跟著某些人,身體貼很近,不太敢表達意見。

小姍在辦公室常不自覺計算她打招呼誰視而不見?敏感哪一群沒有找她吃飯?當出現距離時,她覺得自己被討厭了,但又不清楚原因,結果越想越焦慮,因此影響工作,效率變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容易愛到失去自己,往往來自兩種感覺的疊加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到失去自己,最常見的一種狀態:「常不知道對方為什麼會選擇自己」,親愛的,你也符合這個頭號條件嗎?你很常詢問對方為什麼喜歡自己,而當對方回答因為你很善良時,你就會反問:「所以我的長相不重要囉?」等。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奧斯卡賞巴掌事件:與其談對錯,不如談談如何面對憤怒

作者:王雅涵 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出現了一個驚人的畫面,頒獎人克里斯洛克了開一個自以為幽默,而造成威爾史密斯暴怒,上台用力了走了他一拳,並下台繼續飆罵髒話,相信全場的人,包含克里斯洛克應該都嚇傻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健康對話的第一步:回應他人時避免用這兩種極端方式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這陣子觀察學生(其實也包括不少大人)在回應他人時,經常有二種極端類型:

1. 不敢(或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他人,因此經常回答:不知道、沒意見、搖頭(露出尷尬的微笑)

2. 完全沒有關照他人的感受,直接回(嗆)應(聲)。

前者讓人覺得心疼,後者讓人一身冷汗。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聊聊二婚的大S,敢愛的精神告訴我們什麼?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相隔二十年的舊愛,一通電話後像是天雷勾動地火,雖然我不喜歡媒體一直說具先生趕著去洞房,但相隔二十年在連結彼此,勢必喚醒許多青春之戀的夢幻感,當大S到了這年紀已經什麼都不缺的情形下,滿足年少的缺憾究竟有什麼不可以?

就來說說我所評估的大S:

1.全然地做自己:

我認為大S特別的地方,是她「自我」可以是所有角色最大的,大部分的女人會受困於「離婚的女人」,「兩個孩子的媽」,特別是公眾人物,會有更多「明星的社會責任」等束縛,但我猜想大S在過往婚姻中承受各種狗屁刀灶的事情,以及她的母親與前婆婆,總是需要出來佔版面為大S的二婚說句話,這在說明這兩個女人對大S有角色期待,包括「女兒」與「前媳婦」的期待,因此有很多「應該」,包括S媽拒見的憤怒期待女兒道歉與安撫,張蘭被問到是否搶孫子,都能看到大S在應對時滿滿的堅定。

一個不覺得自己需要花這麼多力氣,回應週遭人的「角色期待」時,自然可以花時間在自己身上,真正的經營自己,真正釐清自己的渴望,真正滿足心中的需求與遺憾,而不是活在他人的眼裡或嘴裡。

2.眼裡只有愛沒有恐懼:

我覺得這大概是大S最屌的地方吧!每一次的愛情都會被報導,這意味著所有人都會追隨著大S的進展。當我面對過許多在愛裡躊躇不前的人,基本上都是各種「恐懼」,包括:「這個人真得愛我嗎?」「我如果又離婚了大家會怎麼看我?」「他會不會像前任一樣又XOXO?」因此很多女人在愛裡會觀望,會測試,會需要確認對方的付出足夠後,才敢有明確的投入與行動。

也許就是大S這般自我強度,認為只要郎有情妹有意,就能經營起讓自己滿意的關係,這是
其一:相信自己的調調;
如果對方不懂得珍惜自己,讓關係信任破裂,那失去我這樣的女人也是剛好,這是其二:優雅又有底氣的轉身。

不怕去愛,不怕不被愛,因為,姊本身就是愛的存在。

3.不能輸的女人:

當然說了這些肯定語,還是要探討一個黑暗面的存在,也就是大S很可能是個極好面子的人。那天在節目上有律師談到,女人們聽見大S的故事都覺得浪漫,男人們聽見都覺得膽戰心驚與不切實際,這已經在說明男女的差異,但進一步在說明的,是離婚的男人怎麼看自己的前妻「比自己快」再婚呢?

我相信這件事為汪小菲創造出不小的驚嚇,像是在宣示,也像是在證明,畢竟這世上依舊存在一種愛的形式是:我的愛情是為了報復而存在。這可能是否存在,只能看大S對汪小菲究竟用情多深,如果汪小菲已經全然成為過去式,那報復也不須存在。

最終,在所有鎂光燈都停止追逐時,當所有劇情都落幕時,人始終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而大S的故事激勵人心的地方在於,她打破了女性意識中依舊保有某部分「貞節牌坊」的禁錮,那份女人應該要為家而活,為他人而活,大部分的女人都在禁錮中失去自我,變得在愛裡徬徨,在關係裡依賴,依賴那個名份來定義自己,需要對他人付出來知道自己是誰。

親愛的,也許你可以開始問自己,當你不用再回應關係、回應工作時,你是誰?

 

 

延伸閱讀:時常陷入格差之戀?也許你習慣把自己的劇本寫得很悲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擔心老公生氣、長輩嫌?心理師:為什麼妳成了「傳聲筒媽媽」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你從媽媽嘴裡聽過這類的話嗎?「你最近要早點回家,你爸昨天晚上打電話找不到你,他很生氣!」、「你再多吃一點!不然每次回爺爺家,長輩都嫌我沒把你照顧好!」這些話聽起來總是令人不舒服,因為話裡面有一半在要求你做某件事,另一半則是告訴你,不是我在要求你,是其他人要求你,所以你還不能對我發脾氣。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總是被他人情緒勒索?三方法讓你與對方形成新的互動方式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只要我媽一說『養你們這麼大,剩我一個人孤零零的,我真可憐!』,我就得放下手邊所有事,飛奔回去陪她。」小安苦惱地繼續說:「她每次都用同一招!但如果我不趕快回家,接下來肯定沒完沒了,要嘛冷戰、要嘛我媽會對我碎念,甚至發一頓脾氣,唉!我實在不想再被她情緒勒索,可是又很怕她生氣、難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的裡面有「他們」:不是多重人格,是被阻斷的情緒的化身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一、我的裡面有「他們」

在諮商時有某類個案,在晤談穩定後,他會告訴我「他們」的秘密。

「他們」是住在個案心裡的一群人,不同年紀、不同形象、不同性格,各有各有的生命,最少有兩個人,是黑與白的對立,有的是三人,第三個是小孩,黑跟白吵架時小孩只好無助地哭,最多來到八個人,從童年到中年,然個案卻只有20歲呢,啊還有一些動物也在其中,有狗有貓,有的是安慰人的寵物,但也有威脅人的惡犬。

個案怎麼和「他們」相處?多數是旁觀者,他們做他們性格會作的事,個案只能承受,收拾殘局;其次是針對者,他們常常碎唸、辱罵個案,讓個案覺得自己沒用、情緒低落;少數才是和平共處,像是朋友,有人安慰、有人冷言冷語,不過朋友也幫不了什麼忙,不會代替個案現身解決問題。

這類個案不是雙重或多重人格,因為個案知道他們的存在,可以知道他們在討論,而且必須「獨處時」他們才會清楚對話。在多重人格疾患裡,「他們」稱為「次人格」,其想法、記憶、情緒、行為或身分感知各自獨立,次人格有替原人格行動或承受痛苦的功能,而原人格無法與他們同時出現,彼此無法連結,一團混亂。

這類個案介紹「他們」讓我認識時,能清楚區分他們之間的差別,所以個案還算是個主委,不過只能整理資料,無法下決定,常事到臨頭匆促執行。聽久了「他們」的模樣,我整理一下抓出共通特徵:

1. 負面性格人物居多。

像是無助的孩子、憤怒的男性大個、尖酸刻薄的大嬸、犀利批評的女強人、脆弱敏感的女孩…

2. 只有中立人物,沒有正面人物。

鮮少正向、活潑的人物,最多是「冷靜、理性、分析」的中立人物,習慣分析自身遭遇,理解發生什麼事,然後冷眼旁觀,結論是「原來如此,那也是沒辦法…(所以被這樣對待也無法改變)」

3. 獨處時才會出來。

個案獨處時他們才會出來對話,很少人認識他們,除非個案願意介紹。他們與個案看起來相依為命。

4. 個案缺乏主見,無法決定任何事。

他們的對話不是討論,是七嘴八舌、各說各話,個案無法整合意見,且多是退縮的行為,如「快回家躲起來」。

二、榮格也有「一號人格」和「二號人格」

心理學家榮格(Jung)也有這種情形,在他的傳記裡提到小時候父母感情不合,父親是牧師,平時忙碌不太管他,而母親性情反覆無常,小榮格常覺得孤獨又憂鬱,只好自己與自己作伴,以幻想遊戲自娛。大概在六歲上學後,榮格把自己的內在分成兩個人格,稱為「一號人格」和「二號人格」。一號人格遵從每天的日常生活,如同一般的小孩上學唸書、認真學習;二號人格則像個大人,多疑、不輕易相信別人,並遠離人群,接近大自然。

在十二歲時,榮格意外受傷昏厥,在夢裡他掙扎生命有何意義,醒來後休學並在父親藏書室裡大量閱讀神學和宗教叢書,沉溺思考,他逐漸開竅,像是從濃密雲層探出頭來,他找到了自己,擺脫被別人意志掌握,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榮格越來越認同一號人格以及所發現的新自我,專注在學校學習,爾後那容易讓他沮喪的二號人格就慢慢消逝了。

三、「他們」:孩子想像中的朋友

榮格在孩童時期的想像:不同人住著自己裡面,心理學有一個說法,稱為「想像中的朋友」。這是孩子正常發展所會經歷的一種幻覺,三分之一的人曾經有過,不過想像中的朋友不一定住在心裡,而且孩子們知道這些朋友可能異於常態,因為大人看不見他們。

另一種說法則是「假想中的玩伴」,顧名思義,主要功能是跟孩子一起玩,假想玩伴也是一種假裝遊戲,不一定要是憑空假想出來一個同伴,然後對著空氣說話,也可以是把布偶娃娃想像成一個人,或是在玩家家酒時、玩具戰爭時孩子一人分飾好幾角,互相對話,演出劇情。這類假想玩伴的遊戲,孩子能自己享受喜好(與想像同伴分享),甚至那個看不見的朋友會鼓勵孩子產生勇氣嘗試新的活動。

假想遊戲對兒童發展是有意義的,想像家家酒時成員間的感受,代入不同觀點,表示孩子意識到別人也跟自己一樣有各種想法。

想像中的朋友或玩伴,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在孩子有壓力時提供安慰與放鬆,在孤獨與感到無能為力時提供陪伴,還能解釋許多不可解的成人世界。想像中的朋友似乎在孩子孤獨時(因為父母情感疏忽照顧而感憂鬱)更容易出現,他們扮演了不同角色,提供對話、整理、安慰與行為指引,以彌補孩子世界裡沒有其他真實的人存在的空白。

一般而言,對待孩子的那些看不見的朋友,順其自然就好了。不用挑戰他們是否真的存在,也不用強迫孩子放棄他們,孩子要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也沒問題,放鬆地「歡迎新朋友加入」就可以了。父母若主動認識他們,反能更了解孩子的現況、興趣、恐懼和內心感受,因為「他們」都是孩子內在世界的化身。

四、成人時的「他們」:被阻斷的情緒的化身

想像中的朋友是孩子孤獨時,想像出來陪伴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該被照顧,所以創造出來的就會是朋友。若是被虐待的孩子或被父母過度漠視的孩子,會失去照顧自己的信念,也沒有被呵護的經驗,那麼在想像的過程中,就會被負面評價與負面情緒淹沒,從而創造出會傷害他、貶損他的人,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夠乖,所以該被處罰(此為內化的父母形象,監督著他)。

那麼當個案已經成人,在他心裡的「他們」該怎麼解釋呢?

來諮商的個案,這些「他們」並沒有同伴的意味,感覺是眾生喧嘩、令人混亂(就好像房間很亂一樣),不是來照顧他的,反而會指責個案。

「他們」是個案被阻斷的情緒的化身。

被阻斷的情緒多是負面的、被排擠的、不被接受的、不知道如何處理的,像是憤怒、羞恥、軟弱、恐懼、擔憂、自責、愧疚、狂喜、失落、期待、驚嚇、屈辱、挫折…因為不知道怎麼辦也沒人教,過去只好壓抑或否認,把這些從意識裡「切分」出去,讓生活裡沒有情緒,只要遵循角色與任務生活就好。

被切分出去的情緒,類似核廢料封存在體內,無滋無味地過一天算一天,沒想到多年後身體抗議了,它說你埋得太多它快要爆掉了,於是諸多身心症。被切分出去的情緒自己也抗議了,多年來它沒被正視過,如今個案生活穩定,為何不能得到安慰,反而出社會後變本加厲漠視更多?

仔細觀看也會發現這類個案:『無法與自己連結、無法與他人連結、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於是沒有未來』。缺乏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就像是童年的孤獨,他只能和自己說話,於是被切分出去的情緒化為人物:軟弱無助的小孩、憤怒不公的男性、狂罵粗話的女主管、指責批評的權威者…情緒才是核心,都是個案過去不能面對的情緒,如今通通變成擬人化,強迫自己與自己爭論。

這些情緒的分身,用意並非是落井下石(害死自己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是保護個案,氣球完整自身。只是「他們」即使出現,也沒有聰敏的處理方式,例如憤怒的本能是保護,但情緒沒有被接納、沒有方法,憤怒就是破壞,而破壞又讓個案和眾人嚇到,只好又被意識排擠與壓抑,直到下一次再爆發,個案覺得憤怒那一塊真不可控,令人害怕。情緒沒有頭腦領導,而頭腦無法自我肯定,不知道怎麼接納情緒,就只會一直壓,最後就是亂成一團。

五、解方:長期穩定的連結關係

情緒化身是一種訊號,意指個案沒有信任的人與之連結,他一直是孤單的,同時又壓抑各種情緒,壓力一來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所以他陷入混亂,不知道要聽誰的,就算聽某個人的也解決不了困境(那是當然,因為那只是部分的他,而不是全部的他)。

這類個案的重點不是處理「他們」那一群人,最需要的是「與人連結」,有人深刻傾聽與接納,不評價地互動,長期穩定的聯絡,讓他心有歸屬,有需要時知道要向誰求助,有安全依附。連結的意涵,是有人當個案的鏡子,自在互動與回饋,並教導個案適切表達,讓個案學習足夠心理的工具整合他自己,尤其是負面情緒。

做起來當然很難,孤單太久的個案可能寧願相信自己那些分裂的群像,但他也像飢腸轆轆的野貓,既需填飽肚子又恐懼被害。所以需要長期諮商/關係,助人者不是一下子就踩進他的心靈,而是在一定距離裡放下食物,再後退,以等待的眼光陪伴他吃完食物,目送他離開,再等耐下一次的機會,週而復始,直到他願意在進食時相信你在身邊是無害的。

助人者就像是心靈上的父母,面對這些有「他們」的個案,順其自然地「歡迎新朋友」,甚至主動認識他們,從那裡了解個案的現況、興趣、恐懼和內心感受,「他們」都是個案隱藏的情緒的化身,讓他們都喜歡與助人者親近,我們才能登門整理他的房間。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在複雜的關係裡,做回自己

 

延伸閱讀:懷疑現實、質疑自己?你可能是被「煤氣燈效應」操縱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對我好又傷害我?遇上「反差情人」的三大心靈盲點

作者:柚子甜 心靈工作者

愛情不難,難的是人性;人性其實也不難,只要我們願意直視真相。

做心靈諮詢的時候,總會遇到一種人,聲淚俱下地說「再也無法相信人性」。細問之後才知道,他們對於伴侶做出來的行為震驚莫名,像是把他從童話故事裡拖出來,直直往人間摔落──我稱之為「反差情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了解自己對愛的渴望,從關係中的失落開啟自我探索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二二八連假時二刷了《摩登情愛》,這是一部探討現代愛情多元樣貌的影集,一集只有短短的半小時,但卻精闢且完整地呈現不同愛情樣貌,推薦給大家,相信可以帶給你們一些感觸。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傾聽他人主要是「認同情緒」,不是論斷是非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情緒認同」與「行為認同」是不同的兩件事,先看見情緒,才處理事情,這同時也能減輕我們承接對方的負擔,意思是同理他的感受,但後續不一定同意他的行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給吵架後總是委屈的你:清楚知道自己的內在狀態並表達才是更重要的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當你掛掉電話、轉身離去之後,才發現自己「受傷」了。

然後,你可能會開始因為剛剛的對話感到委屈,後悔剛才沒有為自己多說些什麼……。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讓對方甘願掏心又掏錢?解析《Tinder大騙徒》中情感詐騙的五大心理操作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Netflix真實犯罪紀錄片《Tinder大騙徒》,紀錄一名以色列男子Simon Leviev假冒鑽石富商之子,以家財萬貫、環遊世界的形象,在交友軟體上欺騙感情又詐財的故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世界上最不應該的,是你不該被自己放棄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我有過幾次被否定過的重大創傷經驗,那導致我後來決定封閉自我,沒有了夢想,得過且過的過每一天。」

Read More
Read More

  • 0

Tinder大騙徒:愛情真的這麼使人盲目,找尋真愛這麼難嗎?

作者:王雅涵 諮商心理師

Netflix紀錄片《Tinder大騙徒》你看了嗎?紀錄片來自真實故事,男主角Simon Leviev假扮成鑽石富豪,詐騙多位女子的愛情龐氏騙局,影集一開始,我們看見的是女孩分享著在交友軟體上尋找關係的喜悅感,滑呀滑的,每個配對都是個希望,都像是一個肯定,但殊不知最後的結果卻讓他們生活變成一團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錯愛如同酒癮:酒喝多了傷身,人愛錯了傷心

作者:柚子甜 心靈工作者

有人把愛情比喻為一種癮,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但如果愛對了人倒還好,掏心掏肺也好過餵狗;可愛錯了人,那個癮就像毒癮或酒癮,明明知道一滴都不能再喝,卻因為害怕清醒,於是戒了一百次,都因為「寂寞」與「誘惑」破功。

「酒喝多了傷身,人愛錯了傷心」。其實戒錯誤的愛情和戒酒癮很像,都是內心戲激烈的左右互搏。自己永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因為你知道自己最能被什麼話說服、又對什麼話最心軟。有個正在「戒錯愛」的女孩就曾經哀戚地問我:「難道我就不能再相信愛情一次嗎?」

我說,對方是什麼樣的渣男,一而再、再而三地偷吃又回頭,而且還不怕妳知道,這句話的答案妳自己清楚。但知道歸知道,我們卻因為有著「太想要愛」的弱點,才會拿「我想要再相信愛情一次」,這種似是而非的藉口來逃避清醒──這跟無法面對酒醒的狼狽,於是騙自己說「再喝一點點沒關係」本質是一樣的。

既然「戒錯愛」跟戒酒癮很像,其實有些戒斷方法是可以從「戒酒」中提取的。以下列出三種常見的範例,供正在戒爛感情的讀者們參考:

「戒愛如戒酒」方式一:不要想著「就喝一點沒關係」

那些在爛情人身邊「折返跑」的苦主,經常都是敗在「聊兩句沒關係」、「我只是回他訊息,沒有要怎麼樣」──殊不知,戒酒不成的人,往往也都是從一小杯開始破功的。換言之,如果已經沒有酒癮,根本連一口都不想喝;如果不是寂寞,根本也不會非要「聊兩句」不可。更甚者,小聊之後感覺「好像沒怎樣」、「心好像沒那麼痛了」,都會讓你誤以為「我已經好了」。

但錯,那個不是你真的好了,而是「戒斷時期」累積起來的穩定,暫時幫妳撐過去。可那個穩定,也會被你的不斷破功消耗掉,原本的「沒關係」,慢慢就變得「有關係」,所以戒斷期千萬別像戒酒一樣,覺得「只碰一點點沒關係」。

你說,那什麼時候才算過了戒斷期?等你壓根兒不想聯絡他的時候,才算大功告成。

「戒愛如戒酒」方式二:酒醉有多開心,酒醒就有多傷心

酒精成癮,往往是想靠酒精的速食快感,來麻痺人生的不快,在錯愛中成癮的人亦是如此。因為人生已經沒有什麼值得他高興的事了,只剩這個錯的人可以讓他醉、給他一點快感。

不過任何用來麻痺人生的事物,都會有一個缺點──剛跳下去的時候,空洞感暫時被填補,我們會以為自己真的很滿足;但效果一過,清醒感又得讓我們面對自己的狼狽,甚至後悔在麻痺時,又做了更多傻事。

酒醉時有多開心,酒醒時就有多傷心。拿錯愛來麻痺人生的空洞也一樣,一時之間的快感,只會讓清醒時後悔的無以復加,與其藉愛澆愁,不如回過頭來整頓人生才是。

「戒愛如戒酒」方式三:「但願長醉不願醒」=「放棄自己的人生」

詩仙李白的肝可能異於常人,但除非你跟李白一樣,斗酒之後會有詩百篇的高產能,否則「但願長醉不願醒」等同自我放棄。

有些人在錯愛中重度成癮,還堅持說「對,我就是信仰愛情到無可救藥」、「沒辦法,他就是讓我愛到卡慘死」,但其實人最可怕的不是蠢,是自我美化。以為自己耽溺於愛情、傻呼呼地一再相信,是一種神聖的光環加冕;殊不知跟酒精中毒邊傻笑的醉漢沒什麼兩樣。

一個酒精成癮的人,和一個在錯愛中成癮的人,其實都是在放棄人生的選擇、放棄更好的可能、也在放棄對自己的尊重。允許錯誤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踐踏自己,只會讓我們漸漸覺得「我只配得到這樣的對待」、「我不值得更好的愛情」。

為了愛情但願長醉不願醒,聽起來很浪漫,實際上跟「放棄自己的人生」已經沒兩樣了。如果你看完這篇,也驚覺自己對錯誤的愛情有成癮,希望這篇戒酒如戒愛的文章,可以給你一點借鏡。

 

陪伴你成長:【拯救愛之病】讓愛自我實現的18味愛情靈丹

 

延伸閱讀:柚子甜談愛情:「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的愛情迷思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海苔熊看《無神之地不下雨》(下)|為什麼愛得這麼痛苦,還要繼續去愛?

《無神之地不下雨》劇照,三鳳製作提供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那種,愛得很辛苦但是卻無法放下的感情?

以前我總會覺得,這應該只是「放不下」而已,但最近開始有稍微認真唸一點書,才發現案情並不單純 ——如果你在感情裡面遇到一個折磨你的人,那麼或許你的個人議題(personal issue)正和對方的個人議題勾在一起。換句話說,在你還沒有好好面對這個議題之前,有可能你會放不下、有可能你會再找下一段感情來填補這段感情的創傷,但終究要過得難關還是得過,否則你永遠也無法長大。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到底該不該繼續在一起?四大關鍵指標給你參考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諮商裡,我很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我到底要不要繼續跟他在一起?」

一段關係中可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但總是會覺得:「我要因為這些理由就跟他分手?」

可能他溫柔體貼,但就是在金錢價值觀方面,你們兩個水火不容;可能你們在一起很久了,但總感覺少一點什麼?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的淚水,你讀懂了嗎?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某天晚上我正準備晚餐,先生帶著兩個孩子回到了家,大女兒不發一語鑽進浴室大哭,小女兒語帶哽咽委屈地跟我說姐姐不理她,先生連忙比手畫腳在我安撫小女兒的同時,拉我到角落,悄悄地說:才藝課老師要她多寫十題題目,大女兒感到很不滿。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沒人能懂我的痛苦!」小心你可能處於受害自戀狀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沒辦法到達幸福的最高層級,是不是痛苦的最高層級,也是一種高峰人生經驗呢?

Lisa每一次談話的痛苦指數都非常高,她描述自己既孤單又可憐,隻身在國外生活,無親無故也無依無靠,遠在家鄉的家人也沒有人真正可靠,可以提供她心靈溫暖的支持,每次想說話的時候都無法獲得關注。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面對不是稱讚的稱讚如何是好?三招教你化解被動攻擊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承恩最困擾的地方就是很多時候他都不知道女友為何生氣了,明明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卻突然沉默不語,問她怎麼了也不說,然後出現一些奇怪的要求,比如承恩不吃辣,但女友卻突然要吃麻辣鍋,還說:「如果這一點小小的要求你都做不到,那就隨便你好了,反正都要聽你的,你最偉大。」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讓關係句點的是說話內容,還是你的不自信?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我看到女生就……很害羞啊!不知道要說什麼耶!」小官靦腆地抓抓頭。異性戀的他,每每在異性面前,總露出一臉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很少談論自己,即使對方問了,他也是笑笑帶過。

那天,小官拿著手機對我們一群朋友說:「欸,那個,這要怎麼回啊?」原來是他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了一個女生,兩人身處不同國家,所以小官常和在澳洲的女孩分享臺灣的種種,而讓他困擾的是,他傳了張照片給對方說:「你看,故宮博物院,這是臺灣最大的博物館!」女孩問:「哇~那你去玩感覺怎麼樣啊?」小官回說:「真的蠻大的!」然後女孩說了句「嗯」就沒下文了,小官苦惱地說:「我們的對話常常這樣耶!她的話讓我不知道能回什麼,然後就句點了。」我們一群人認識小官很多年了,於是直接笑鬧地嗆他:「你的話才讓人不知該回你什麼勒!」

但我得為小官說句話,母胎單身、害羞卻又渴望談戀愛的他,能下載交友軟體、開始練習和異性說話,已向前很大一步了!

小官小聲呢喃說:「吼!我真的是句點王嗎?」看他煩惱的樣子,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當起戀愛導師,教小官能怎麼回覆,我問小官:「她問你感覺,什麼原因你沒回她感覺?你擔心什麼嗎?」,大家安靜了下來,小官也陷入思考。

我會這樣問,是因為看了小官和女孩的對話,通篇都是女孩不斷想多認識小官,包含他的想法和情緒感受,但小官的回應卻總停留在外在事物,像是對建築物的描述。因此我想,與其調整說話內容,他更需要的或許是去探索「何以這麼難敞開自己去和人相處?」。

如果你有和小官相似的困擾,可以先想想兩個面向:

1.開啟關係:在和不認識的人互動時,你通常是主動或被動的一方呢?你又會以什麼起手式來展開對話?如果要自我介紹,你會怎麼說來讓別人認識你?

2.敞開自我:與人對談時,你常談起自己嗎?你願意與他人分享你的想法、感覺嗎?分享時會有什麼擔心呢?

若你試著回答這兩面向提問後,發現自己比較難開啟一段關係,或不太想、不太敢揭露自己,那麼,你可以問問自己:是什麼阻礙了你?

後來,小官想了一會兒回應我的提問:「我其實覺得故宮蠻有趣的,因為我對歷史文物、考古很感興趣,可是我怕說了,她不一定想聽,如果她只是禮貌性問一問呢?會不會反而讓她覺得我很奇怪,或在心裡暗自批評我、默默遠離我?畢竟和我一樣興趣的人很少……」

起初你可能和小官一樣,覺得是說話內容、社交技巧阻斷了你和他人建立關係,但再更仔細去想,你或許會感受到心中那股對自己的不確定、不肯定,也可以說是不自信。

就像在小官的回應裡,已經說明了他的內在世界觀是「我是奇怪、不受歡迎的」;「他人是不友善、不喜歡我的」;「關係是不安全、不穩定的」,在這樣的狀態下,又能如何好好與人親近、開啟與延續關係呢?

和人互動時,你的每一句話滿滿地都是害怕,怕別人討厭你、厭惡你、離開你。充滿恐懼的不自信狀態,才是讓你們的話題不斷環繞在外在物品和事件,難以深化關係,甚至成了句點王的關鍵。

開始看向你的不自信吧!當你能看見自己的關係內在世界觀,在每個相處當下,練習覺察並調節恐懼,並更加地去了解自己,包括你在愛情中的優點與弱項,進而拓展優勢、補足弱點,你才可能不再被害怕淹沒,而能打開自我、真正與對方靠近,關係才可能進一步發展呀!

 

*考量友情,文中案例經大幅改編。

 

 

延伸閱讀:道歉、讓步、哀求,這些討好行為讓你在關係中越來越卑微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沒有踩住人際界線不是你做不好,而是你太想要做到最好!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我們自己選擇的環境與關係中,總是會不知不覺的接受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允許他人偶爾越界,但不知道不覺當中,這「偶爾」就變成了「常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想要走過失親傷痛,慢慢來好得比較快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是聖誕節,但我帶完了為期四次的《安全感2.0》的告別失親傷痛課程,這也算是我第一次完整的帶領帶狀的哀傷療癒課,畢竟過往多數討論的安全感也跟傷痛有關,而這次完全專注在喪親則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

關於喪親,其實前半年多數是事務性的忙碌,包括喪禮、除戶、財產分配等等,後事的處理多數落在長子女身上,悲傷總是要花上一點時間才會趕上。

可是,每個人的悲傷歷程又如此獨特,有的人是無時無刻想到就哭、看到熟悉場景就哭,有的人則是嬉皮笑臉變得聒噪無比,有的人則是沈默地把自己越弄越忙碌。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別再過度關心,同志伴侶需要的其實是一份「平凡對待」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蛤?所以到現在你爸媽都不知道嗎?」聚會中,朋友J相當驚訝我的同志朋友H,三、四十年來,都不曾向家人袒露他的性傾向,J疑惑地繼續說:「同婚都通過啦!社會友善了很多,你別怕!我支持你!加油,勇敢面對自己、告訴他們,向他們出櫃……」聽到這,也看到H一臉為難的樣子,我不禁打斷J說道:「好了啦,那是他的選擇!」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道歉、讓步、哀求,這些討好行為讓你在關係中越來越卑微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我其實知道自己一直在討好對方……」曉琪邊哭邊說著,她總是對另一半百般依順,大至關係的走向,同居和結婚與否以對方的想法為主;小至每天的晚餐吃什麼,明明心裡想吃麵食,卻總因為對方喜歡吃飯,而一聲不吭地回應道:「好啊,好啊!」曉琪說:「我看他開心,我也就開心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柚子甜談愛情:「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的兩大盲點

作者:柚子甜 心靈工作者

你是「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的人嗎?

對你來說,「以結婚為前提交往」代表什麼意思?我問過不少來諮詢的案主,有人說,它代表這個人有心定下來;有人說,這是交往的必要條件,否則不足以確認這個人的真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在新的一年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4個步驟好好愛自己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近年來,很多人都在提倡要愛自己,善待自己,但這說得容易,真的要實踐起來卻非常困難,因為人總是習慣在懷疑自己與鞭策自己中前進。現代社會風氣崇尚成功與卓越,彷彿努力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讓自己安定下來卻會是一種罪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30年後回頭看!兩種跟媽媽無話可說的兒子類型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妳看!心理師,真的不是我比較負面,生兒子真的是媽媽前世的業障!」她遞給我手機,讓我看一篇社群上很紅的文章,裡面提到芬蘭大學的研究顯示,生男孩的媽媽比生女孩的媽媽壽命更短,文章裡提到也許是因為媽媽不能理解兒子,又不能讓兒子照著自己的想法走,所以壽命自然因為兒子而減少。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承諾恐懼症?由何而來又要如何克服?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談到長久關係與付出承諾就讓你感到焦慮嗎?

就算遇到很喜歡的人,但還是無法就此定下來嗎?

如果你對於關係做出長久穩定的承諾感到害怕,那就很有可能是承諾恐懼症(Commitment Phobia)正在作祟。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情感囤積症:「舊的去不了、新的一直來」是你生命的寫照嗎?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每段感情,你都付出真心,投注許多時間與精力,因此,當關係走向終點,無論你是提出分手或被迫分離的那一方,其實你都感覺到撕心裂肺,表面上結束了,但過往那份情誼猶如揮之不去般,深埋在你心裡⋯⋯

你可能也會發現「囤積」的習慣,不只是在情感上,在實際生活中也常出現,像是:早已用不太到的東西,卻一直放在那;鮮少穿了的衣服,還是一直堆在衣櫃裡;又或是即將告一段落的事情,要不是被迫著完成,你甚至下意識地不斷拖延、抗拒著結束。

「舊的去不了、新的一直來」似乎成了你生命的寫照。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知道自己不愛她,但我又很享受被愛的感覺?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因為你總說愛我,所以我不能離去。

「我們的關係猶如乾枯的井水,毫無生氣可言。」坐在沙發那端的你,娓娓道來這三年與伴侶的關係型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情安全感:無法在關係中做自己的你,怎麼了?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今天Gina想跟我談談為什麼她最近對男友總是「有話說不出」?

她與男友是遠距離的狀態,每天晚上都會通電話,但最近她時常在電話的一端沉默,不是因為她不知道要說些什麼,而是因為每講一句話她都要斟酌三秒,到最後乾脆只聽男友說就好,而這狀態也讓男友越來越意興闌珊,Gina知道是自己的問題,但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是我救了自己,不是什麽永遠等不來的真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要開「成為內在父母」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看見PODCAST的下載欄裡,這集的收聽特別特別高,我一開始很困惑,覺得這麼抽象的概念,怎麼會吸引這麼多人收聽,但仔細想想,也許談論了這麼多年的療癒內在小孩之後,很多人開始意識到,也許真正成為自己的內在父母,不再將渴望被照顧與療癒的手伸向自己的原生父母,才是人生幸福的終極答案。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童話沒有告訴我們的事:完整自己,從來不需要靠他人

作者:邱羣倫 諮商心理師

完整,透過另一個人來完成?

小時候,我們讀過許許多多的童話故事。凡是故事內容出現有王子或是公主,結局往往都停在他們結婚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或許是因為這樣,我們從小開始就被灌輸一個觀念,需要跟另一個人廝守終身,這樣才會幸福。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總是拒絕不了別人的請求?五大方法讓你輕鬆說「不」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人與人的交流常常建立在互相幫助上,而要用什麼標準來決定接受拜託還是婉拒拜託,卻是一門學問。這也就是所謂的「人際界線」,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只要跨越了適當的界線,就會讓人產生不愉快。偏偏我們生活的華人世界又是非常緊密的社群,幫忙一些我們根本不想幫的忙,赴約一些我們根本不想去的局,這種情況幾乎天天上演。

而我們也常常會把討人喜歡、隨和與善良視為好的人格特質,但怎樣算是好人?怎樣又算是濫好人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到看不見自己的你,請先釐清彼此的情緒責任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C最近總是跟男友吵得不可開交。

她認為她在這段關係中用盡一切方式滿足男友,但最後卻變成她在他面前要很小心一言一行。C說:「我愛到最後已經看不到自己了,他說什麼我就要做什麼,不能有其他意見。我明明應該要覺得很壓迫,但離開他之後卻反而感覺非常挫折,非常空虛,甚至我覺得是自己的錯。」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時事】王力宏離婚:女人的覺醒,情感受創是最大推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為了準備下週的節目,這兩天都充斥在各種王家蕾家的資訊裡,還有一大群未知的地下戀情,但坦白說繞在我心裡的卻是兩個問題: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最讓你念念不忘的人,可能曾滿足你的方方面面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之前很常問學員,有一個人總讓你念念不忘,但那一個念念不忘的東西是什麼?
通常有可能是你生命裡最匱乏的東西。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海苔熊看《無神之地不下雨》(上)|我是為你好?真正的好,只有自己才知道

GTV八大電視《無神之地不下雨》劇照,三鳳製作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小時候,你聽過這樣的話嗎?

1. 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

2. 我是因為愛你不想要你受傷,為什麼不聽話?

3. 就跟你說不要想那麼多!

4. 煩惱那些事情有用嗎?會改變嗎?

5. 就跟你說會是這樣的結果,是你自己不聽的!

6. 我有我的苦衷,長大你就會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有了愛情就會沒了自己:三種沒有時間的現代人,你是哪一種?

作者:林韋萱 愛心理編輯

你是細否數過,每天全然屬於自己的時間有多久?每天下班後只有短短的幾小時能吃晚餐、洗澡,甚至經常加班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我,還有資格談戀愛嗎?就算有另一半,如果整天都要擔心對方情緒、處心積慮製造浪漫,我不就沒有個人生活了嗎?難道不用休息嗎?諮商師林佳慧將沒有時間的現代人整理出三種類型,提供我們做初步診斷: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掉了一地的頭髮,是碎了一地的心」失戀中成長三部曲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印象很深刻,我第一次強烈感覺到失戀是在我大學時期,我用一段話來描述當時自己的感覺,因為當我們在精神壓力很大,或在很傷心難過的時候,身體是會有很多反應。那時候的我身體出現的反應包括掉了一地的頭髮,當時的我形容:「那一根根掉落的不是頭髮,而是我碎掉的心。」我現在回想起來,知道當時的我是處在非常難過、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那種情緒狀態裡。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分手後別再問為什麼,你不是不知道答案只是不想接受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每當我去演講,問大家說你們知道分手、失戀的人最常問的問題是什麼嗎?

很多台下的聽眾都會回答我:「為什麼?」看來大家都心有戚戚焉。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碎後久難痊癒?那是因為你成就了對方,卻忘了成就自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大部分會因為失戀心碎來找我諮商的個案,他們除了心碎難過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課題,是他們關係薄弱,也就是身如家人般的親密支持,如閨蜜、好朋友等的那種人際關係在他們的生活裡是比較少的。如此一來,他們的生活重心就只能放在伴侶身上,一旦結束,他們的人生也就垮掉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與其限制另一半的交友,不如培養你在愛裡的底氣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其實當你要求對方控制自己,對方一定會說:「我們就只是朋友,又沒什麼!我跟朋友就是這樣相處,你以前就知道了,為什麼現在要來限制我?」既然對方這樣會生氣,那不如我們換一個說法,告訴對方:「你什麼時候會覺得愛上其他人?如果你愛上其他人,你會願意告訴我嗎?我會是第一個知道的人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只要長得好看就夠了?打破你對愛情市場的條件迷思

作者:林韋萱 愛心理編輯

如果愛情市場有排行榜,榜上有名的「款式」會是什麼呢?也許你會認為,那肯定是「賣相佳」的人啊!外貌條件優異,確實容易在第一眼吸引到大家的目光,但《交友暢銷課・行銷管理》的導師蕭婷文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在愛情市場中,其實最受歡迎的是懂得「尊重自己與他人」的人!聽起來很簡單,但這其中蘊含了很多層面的秘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情長跑多年然後呢?思考這三件事決定下一步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我們要結婚了?!」曉琪和男友交往多年,也到了適婚年齡,兩人開始規劃起關係的下一步。

然而,面對人生重大決定,曉琪心裡其實有些忐忑、惶惶不安,甚至想著,結婚與否真是二選一的選擇題嗎?不結婚還能如何繼續這段關係?還是就別彼此耽誤,分手好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剖析浪子的心理!從華燈初上解密男人的「浪子情節」

(圖片來源為華燈初上粉絲專頁)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華燈初上是一部打開了就停不下來的劇,劇中演員演技自然,服裝與場景也還原的很到位,讓人完全沉浸在1988年台北的繁華與光景,想一窺條通裡的小姐和客人之間的情慾流動。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談戀愛只能靠天賦?其實我們需要的是學會「管理」!

作者:林韋萱 愛心理編輯、林佳慧諮商心理師

愛情商學院為什麼會以「管理」的概念幫助大家學習愛情呢?當我們在學習各種專業知識時,都是由淺至深、循序漸進的系統化學習,幫助自己逐漸掌握一項技能,但在愛情或親密關係上,卻從來沒有人好好教導我們,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與能力,難道談戀愛不需要能力嗎?當然不是!相反地,經營愛情非常需要能力!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上危險情人之後,三步驟重拾自我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親密關係中出現的暴力行為,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在社會新聞版面,不單單是身體上的傷害,心理上的傷痕更是難以抹滅。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內在充滿不安,再多戀愛經驗也只是驗證「我不值得被愛」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談起戀愛,我總變得很不像我自己!明明我一個人可以很獨立的,戀愛中卻變得黏人,甚至常常疑神疑鬼,想確認對方是愛我的。」小蘭皺著眉頭繼續說:「我好像在每段戀愛中都這樣,我知道這樣不好,會給另一半壓力,可是他們就讓我很擔心啊!唉!我其實也討厭自己這個樣子,最後、最後……搞砸了每段感情……」說到這,小蘭的頭越來越低,喪氣地紅了眼框。

你在親密關係中,也常有惶惶不安的感受嗎?又或是有單身和戀愛判若兩人的情況嗎?

愛情,經常是我們與他人非常親近的一段關係,在這逐漸展露自身各式真實面貌的過程,我們內在感受會被喚起,習慣性的想法和行為反應會更常出現,而過往未滿足或匱乏的需求,也會更加浮現。

我邀請小蘭述說更多自己在愛情中的感受後,她漸漸發現擔憂、焦慮、不安、害怕失去關係連結的感覺,大量蔓延在她的生命裡,談著談著,她說起小時候看著外遇的爸爸離家的經歷。

每個人的內在都像有著一個安全感基地,生命中被理解、被疼愛的經驗,會灌溉我們的內在安全基地,相對地,若成長過程中,你經歷許多受傷的感覺,如:害怕被丟下、被拋棄的感受,又或是那樣的經驗不多但很深刻,都可能使得你在進入一段較親近的關係時,浮現過去深植你心的「對關係的認知與想像」。

以小蘭來說,那段兒時記憶,帶給她「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爸爸才會把我丟下就離開了?」的困惑,父親離家那刻起,小蘭常恐懼著自己若不夠好就會再被拋棄,所以,在家裡她很努力地扮演好乖女兒,在學校更是常受表揚的乖學生,而在她不斷努力、好還要更好的背後,其實一直都潛藏著「被拋棄」的恐懼,也一直深植著「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

因此,關係中一丁點風吹草動,都很令小蘭感到害怕,像是:男友若已讀不回訊息,她直覺式地會想「明明應該下班了,他看到還不回,是跟最近那個很熟的同事出去了嗎?他們走這麼近,是不是他不愛我了?還是他在加班?那為什麼不跟我說一聲,是不是他其實也沒多重視我?」想著、想著,越想越不安,於是傳更多訊息給對方,或開始奪命連環摳,聯繫上了,也可能不相信對方的解釋,或要對方再承諾、再保證等等。

當我們內在充滿不安,再多戀愛經驗也只是驗證「我不值得被愛」!那些對方不愛你、他會拋棄你的線索,總是更吸引你的眼球,你總會不由自主地去嗅到那些「符合你內心假設」的訊息,也因而你需要做更多抓住對方、掌握住關係的行為,即便你自己也難受,卻因為內心恐懼而推著你繼續那樣去做,而這就正在讓關係照著你內心的劇本演出,走向「你看吧!我就是不夠好、我就是不值得被愛」的結局。

親愛的,當你願意好好看向自己的內在,看見過去的傷,也看懂你的恐懼和需求,重新為自己建立起安全感地基,那麼,你將能停下反覆受挫的親密關係循環,不再重蹈「愛得不安」的情感腳本,你能在感到焦慮不安時練習調節,也能停下搜尋「不被愛」的線索,練習看見「被愛」的證據,真正地去愛人與被愛,重新書寫屬於你的戀愛劇本。

 

陪伴你成長:12/4【合拍的愛:繼續走下去,我們需要什麼?】講座

 

延伸閱讀:我們如何好好相愛?戀愛的四大基礎能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感情困擾皆源自你的「愛情本金」不足!心理師告訴你愛情帳戶是怎麼回事

作者:林韋萱 愛心理編輯

感情困擾皆源自「愛情本金」的不足!

如果傳訊息給另一半,對方沒有即刻回覆,就會開始讓你疑神疑鬼嗎?而每當和另一半發生衝突時,就會開始鬧分手嗎?如履薄冰的關係,根源是「愛情本金」的不足!

不可否認,金錢是很容易跟價值連結在一起的,你有多少本錢、資源,都會影響到你的做事方式與選擇,一個足夠有錢的人,通常做事情會有一定的穩定度與安全感,知道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會有方法解決。而你愛情本金,就是你在關係裡的價值。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在愛裡不知所措,是因為從未正式學習過愛情

作者:林韋萱 愛心理編輯

最常見的愛情困擾,你是哪一種?

不論你單身與否、與另一半交往多久、本身個性如何,都有可能被困在感情困擾中無處可逃,愛情可以說是自古以來最有吸引力、也棘手的議題,諮商心理師吳姵瑩回想多年諮商經驗,替我們歸納出以下三種最常見的感情困擾類型,哪些狀況讓你感到似曾相識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如何為愛增溫?從三步驟「凝視」做起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你曾有過「凝視/與他人對望數分鐘」的經驗嗎?

我有,那是一個很神奇的經歷,到現在我都還記憶猶新!我看著對方許久,從有些尷尬,到忍不住笑出來,再到看見他眼裡有我,最後我居然落淚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們如何好好相愛?戀愛的四大基礎能力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這兩年多來,無論寫書、文章、講座或工作坊等,我談了許多愛情相關主題,而我也開始在各式各樣的困境中發現,或許有些相愛難題,並不是誰的錯、誰需要調整,而是我們從沒有機會好好學習「戀愛」。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當生命給你檸檬的時候,先試著切開它吧!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人生許多苦都來自於憂慮。

憂,下面是一個「愛」,上面是一個「百」,我的看法是,或許正是因為你對於現在的某一件事情,有100個愛,有100個在乎,所以才會有覺得憂愁,放不下又過不去。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當只有他可以給你幸福,在等待中你消磨的是自己的價值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他們認識了七年,相戀兩年,到了適婚年齡後,女孩很渴望婚姻,招架不住想婚的女友,男生開始迴避,在男生認為關係似乎沒有穩定到可以進入婚姻,關係相處上男生也有很多顧慮。

他們後來漸行漸遠,男生甚至用「我媽媽不喜歡你」,成為他們分手的理由。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婚姻毒信念:我付出這麼多,為什麼你還需要其他朋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她一開始並不相信婚姻的,但因為男友非常疼惜她,給予她穩定的安全感,所以她要自己給「幸福」一個機會。

她的確很幸福,在結婚後兩年,她們過著安靜舒服的生活,她們彼此相愛,先生休假帶著她去過很多地方,平日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中,晚上就是窩在沙發上看劇,然而平靜與甜蜜的兩人世界,終究導向先生渴望有自由空間的時刻。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很多人的停滯不前,其實是在等待父母為過往道歉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他的父親一直是家人眼中那個不負責任又花天酒地的人,任性妄為又好大喜功,可能集結了很多人性黑暗的特質於一身,母親則是苦守在父親身邊,一邊允許父親「做自己」,一邊又痛苦的跟一雙兒女抱怨自己多麽命苦,又一肩努力扛起一家經濟,似乎只能勞碌一生的女人。

他從小就不敢讓同學來家裡玩,也不喜歡跟人談論起自己的家庭,因為不只不光彩,很多時候他只能靠自己,靠自己決定科系,靠自己選擇行業,靠自己找到工作,沒有人可以陪他討論,幫忙他找資源,甚至給予精神上的協助,他就是個沒靠山,拼命靠自己奔跑的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是浪漫還是糾纏?《當男人戀愛時》三種把妹地雷

*圖片來源為《當男人戀愛時》粉絲專頁

作者:瑪那熊 諮商心理師

趁著防疫在家,加上許多網友推薦,我總算看完了今年叫好又叫座的台灣電影《當男人戀愛時》。果然是部溫暖溫馨,笑中帶淚的小品佳作,尤其後面親情非常感人,差點逼哭我。然而,電影的前半段我倒是看得膽顫心驚,一起追劇的朋友見到我表情,趕緊說:「應該不會有人,把邱澤追女生的方法當真吧?」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什麼該是止痛劑的愛,讓更多人痛苦?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在節目裡,我問了「是什麼讓你感覺愛上一個人?」這也是我常在情感課程中問的問題,也許你會覺得太理性了,愛情之所以為愛情,不正是因為那是一股FU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自卑的惡性循環:曾經的沒做到而不相信,也因為不相信而不去做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我常會在派出工作的時候,看著他們的雙眼說:「給我一個自信的眼神!」而他們這時,會立刻坐挺自己,聲音宏亮地說:「我可以!」

許多人的沒自信,在於過往經驗中,一來沒有累積足夠的成功經驗,或者過往太多挫敗經驗;ㄧ來覺得自己不夠有豐厚的知識或技能,而擔憂臨場時不夠多的武器可以提槍上陣。而這些擔憂都是合理的,但這些擔憂不該成為阻礙自己前進,爭取展露頭角的機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揮之不去的霸凌陰影,究竟能如何面對?

作者:林佳慧 諮商心理師

「為什麼我的人際關係一直、一直重複?國中、高中、大學到現在,我常擔心別人會突然討厭我、責罵我,或用任何形式來傷害我,好像在那次被霸凌後,我就一直重複著……」小雨想了想後又說:「而且好像不只人際關係,連談戀愛也是,是我怎麼了嗎?我哪裡不好、不對嗎?」小雨說著說著開始懷疑起自己。

小雨的話讓我想起,上週很榮幸有機會LIVE旁聽了吳姵瑩諮商師、蕭敬騰、理科太太三人的線上對談,從老蕭最近發行的新歌《彼得潘》談網路霸凌。

其中有一段吳姵瑩諮商師與蕭敬騰相當有火花的對話,討論著「究竟該如何面對層出不窮的霸凌現象?」,姵瑩諮商師提到:「在霸凌者的世界裡,他說的就是對的!但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裡,我們可以不認同他的所思所想,而我們能不能為自己蓋起一個防護罩,篩選能進到我們世界裡、影響我們的言論?」老蕭則提出另一種看法,他說:「我不認同『他說的就是對的』這句話」,老蕭提到,當霸凌著說著、形容著的是我的事情時,我才是當事人,所以我可以說「他說的是錯的」。

線上參與的媒體形容這番精彩對話為「兩人辯論」,但我一直在想「是辯論嗎?」,很有主見的兩人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兩人確實存在差異,姵瑩諮商師認為言論在法律範圍之下,是可以有多元價值觀的;老蕭認為在這個世代下,除了鼓勵多元價值,部分事情仍存有絕對的對與錯,也不斷地呼籲「我們能不能放大對的、好人的聲音?」。而在一旁旁聽的我看來,姵瑩諮商師和老蕭的話,其實是相互連結,也能同時並存的!

長出保護外殼,劃清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個世界,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自己的看法,同樣地,他人也可以在他自己的世界裡,有他的想法,我們「接納」彼此想法的存在,但那不代表我們「認同」對方!尤其當我們不認同時是「你有你的想法,我聽到了、我知道了,但我不認同」。

這其實是「界限」的概念,它像一個保護我們的外殼。姵瑩心理師曾譬喻界限就像一棟房子,你的房子外觀如何?有沒有藩籬或圍牆來區隔你和他人呢?你有裝修權嗎?以及很重要的是,你可以決定邀請誰來你家嗎?你是房子的負責人、主人嗎?

如果你擁有自己這棟房子的自主權、自由選擇權,同時也負擔起維護這房子的責任,也就是你和他人之間是有界限的,當面對各式各樣的聲音時,你可以選擇哪些聲音能進到你的房子、你的世界,而哪些聲音你拒絕掉、不受干擾。

強壯內在聲音,療癒傷痛讓自己重生與安穩

面對霸凌,重要的因應方式之一是求助身旁的人,若旁人能提供幫助,甚至像老蕭期待的,願意團結在一起發聲,那當然很好,而另一方面是,當我們能夠設立與他人之間的界限,我們將更有能量去強壯自己內在的聲音。

然而,困難之處在於,他人不見得願意,即使願意可能也有許多擔心、害怕,讓他不敢這樣去做;以及當我們仍在霸凌的陰影下,其實是很難壯大內心聲音的,反而更可能的是和故事中小雨一樣,不論對方是誰,在關係中都擔心著他會突然討厭、責罵、傷害自己,而重複著相似的關係互動。

療癒揮之不去的霸凌傷痛,你可以試著這麼做:

1. 整理霸凌經驗歷史:

(1) 回顧過往至今,並在一條時間軸上,寫下與霸凌相關事件、事件帶來的想法和感受等。

(2) 綜覽所寫下的霸凌歷史,從中挑出一件最印象深刻的事件。

2. 進入傷痛情境畫面:

就你挑選出的一件印象深刻事件,具象化地呈現當時的場景。這部分若自行繪製不易,則可透過牌卡協助(可使用安全卡圖卡來輔助)。(安全卡介紹及購買連結:https://www.iiispace.com/securecard/

3. 安撫並將自己帶出:

想像回到令你受傷的場景中,以現在的自己去理解、安撫、陪伴當時的自己,進而將當時擔心受怕的自己「帶出」受傷情境。

不過,霸凌造成的傷痛常有不斷反覆、蔓延的情形,你很可能和小雨一樣,即使時隔多年,但想起當時被惡意對待的經驗,仍眼眶泛淚,心中升起許多情緒,甚至難以直視與承受,所以建議可以找信任的人或專業諮商心理師,和你一起面對霸凌陰影,也避免療癒的歷程反而造成二次傷害。

面對霸凌陰影,我們或許需要融合姵瑩諮商師及老蕭的觀點,療癒傷痛,強壯內心的聲音,也與他人連結,讓所有的善意團結在一起發聲,同時亦需要長出保護殼,設立與他人之間健康的界限,篩選能進入你的世界的聲音,如此,我們將能停下自我懷疑與批評,如重生般真正進入一段關係,而非帶著過往眼光重複一段又一段關係模式呀!

 

陪伴你成長:11/6【愛情安全感:不同的我們,該如何好好相愛?】講座

 

延伸閱讀:不被祝福的夢想:如何將反對化為支持的力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心理師看《魷魚遊戲》:為什麼在生存壓力下還是無法拒絕別人?

(圖片來源:sangipaiya IG)

作者:張瑋庭諮商心理師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

……………………..

………………………

………………………

……………………..

2021年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魷魚遊戲,劇中倒數第二場遊戲彈珠比賽時,尚佑面臨即將輸掉比賽被淘汰的結果,就開始對對手阿里情緒勒索,逼著對方將贏得的彈珠全部還給他,儘管阿里當時拒絕了,但尚佑還是持續地想辦法拐騙阿里,最後心地善良的阿里,還是敵不過人情的壓力,便答應嘗試尚佑的計畫,但同時阿里也中了計,彈珠被尚佑偷換走了,最後阿里淘汰出局。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當男人戀愛時》:默默付出的愛,真的是你要的嗎?

作者:林佳慧 諮商員

在廣播節目裡,我和主持人聊到電影《當男人戀愛時》,阿成(邱澤飾)在與浩婷(許瑋甯飾)的相處中,總是默默付出,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兩人討論一起創業開店,浩婷告訴阿成:「只要我們在一起就好,現在租不起店面沒關係,錢可以慢慢賺!」,但阿成心想「跟著我是不能吃苦的」,所以在浩婷不知情的狀況下,去問討債公司的蔡姐有沒有快速賺錢的機會,想默默讓浩婷圓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看《孤味》:如何停下被背叛的反覆循環?

作者:林佳慧 諮商員

前陣子錄製廣播節目,和主持人談到電影《孤味》,女主角秀英(陳淑芳飾)的老公多次外遇,最後甚至離家和外遇對象一起生活,多年來秀英一個人扛起整個家,將三個女兒養大,也等著丈夫回家,怎料最終等到的是丈夫的遺體。

而除了被先生背叛,她也覺得女兒都向著爸爸,小女兒佳佳更在爸爸的喪禮上,依據外遇阿姨的話,為爸爸唸佛經,但秀英一家信奉的是道教,秀英曾對女兒說:「我一輩子做牛做馬,沒聽過妳跟我說一句謝謝」、「養妳們這些沒有用」、「我打拼一輩子,把妳們一個個扶養長大,卻輸給二十年不曾跟妳們聯絡的爸爸」。

辛苦一輩子的她,覺得自己不僅被丈夫背叛,也被女兒背叛了。

其實「被背叛」是很常出現的感受,且不僅限於親密關係裡。你呢?你也曾有被背叛的經驗或感覺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提高關係透明度!透過【安全卡】看見對方眼中的自己

作者:林佳慧 諮商員

「老師,我也知道要認識對方,關係才能親密,可是到底要怎麼認識啊?」工作坊中學員提出這樣的困惑,他接著說:「我和另一半同居,我們每天下班後都窩在一起,花這麼多時間相處,為什麼還是覺得不太認識他?」他停頓一下,想了想後說:「我也很努力邀請他分享生活、工作、他的想法和感覺等等的,但他常說『每天都一樣,上班、下班,沒什麼好分享的!』唉!聽到這真是……沒跟他吵架就很好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看《性愛自修室》:承認自己脆弱能讓人變得勇敢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三年前入坑Netflix,我迫不及待請創作俱佳的好友開必看清單,《性愛自修室》是她大力推薦的片單榜首。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從不婚到結婚:不只是深愛對方,亦是能接受可能離婚的結果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些人在婚姻中已經彼此形同陌路、或冷漠疏離,卻會覺得只要這段婚姻等久了就是我的,或是對於起初對方所給的承諾念念不忘,進而無法接受關係後來的改變。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熱血、不奮鬥、不伸手,高學歷的你也過著「蹲族」生活嗎?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讓你的「蹲族生活」過出心意義
增強內在標準對抗外在評價、學習面對永存心中的評價者

芳芳當業務四年多,覺得自己不想繼續待在這行,想創業又差了點什麼,前年領完年終就辭職,在家待了一年多,本來幫自己規劃了許多進修課程,卻發現不上班之後,要自己堅持固定排程很不容易,常常「想做點什麼」可是又「什麼都不想做」兩種狀態間擺盪,內心受到「我想要自由」跟「我為什麼這麼懶惰」兩種想法煎熬。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希冀對方改變,你也視對方為唯一幸福的解藥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些人在婚姻裡的痛苦,不只是被對方傷害、遭遇背叛,也不只是一直期待對方卻一直失望,包括希望對方可以當個好丈夫,細心呵護彼此的關係,對方卻被工作給埋沒,看不見太太的苦心經營,然而在這些痛苦與失望的堆砌,只有讓在婚姻裡漫長等待的人,等出一個疲憊不堪、不甘放手、又無法自拔的婚姻受害者。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柚子甜談愛情:「慢慢淡掉」,是最糟的結束方式

作者:柚子甜 心靈工作者

「我知道跟他應該不可能了,但現在的我真的沒辦法抽身。」來找我的女孩沮喪地說道。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痛苦不堪又不離婚:我等著把胸口的刀往你身上插!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在Podcast的留言裡看到很多人對於分手的課題特別感興趣,坦白說,「分手」或是「決定關係是否繼續」也是我在諮商的過程當中最常見的主題。

在婚姻關係,為什麼有些人的婚姻已經走到了很深怨恨、仇視,每天如同活在痛苦的泥淖當中,但他們還是不願意分開,究竟背後是哪些心理在糾結?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戀情無疾而終,為什麼你總是越愛越寂寞?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妮妮是我從高中認識到現在的好友,平日的她是個光鮮亮麗的上班族,擁有自己的事業與興趣愛好,看似一切美好正向,但她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感到孤寂,好像這個世界上沒人懂她的感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孩子為什麼必須要懂事,就在孩子覺得自己不能再向孩子一樣任性時。看著「請回答1988」劇中天才圍棋少年崔澤,在13歲成為世界圍棋最年輕的冠軍,因為四處比賽而必須放棄學業,但在青少年時期就遭逢母親過世,當有人問他,是否會懷念過世的母親時,他沉靜又靦腆的臉龐微微一笑,眼眶瞬間蓄滿淚水地回答:「每天都想念。」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無法控制的情緒性進食:你是否正在夾縫裡求生存?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情緒性進食是透過飲食來幫助心情變好、調節情緒的一種行為,而在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調查顯示,有四成的人藉由吃東西讓自己舒壓,其中又佔有一半的人,每星期吃的都是垃圾食物。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你想分手卻始終分不開,究竟是怎麼回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會在具有傷害性或看不見未來的關係裡來來回回,總是思考很多情緒,也非常反覆,但始終沒辦法幫自己理出頭緒,究竟其中的心理歷程發生了什麼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慣性貶低伴侶,是為了安放源源不絕的自我厭惡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在節目上我們快速地討論這個案例,在實務中也蠻常遇到的,來整理一下這些心理狀態吧: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被已讀怎麼辦?用心理學克服焦慮感

作者:瑪那熊 諮商心理師

疫情期間,你可能透過交友APP認識了新對象,在疫情逐漸穩定、降級解封後,還有機會因為朋友介紹、參加聚會活動甚至搭訕,開啟與別人的連結。而在這個時代,「網路聊天」是我們與對方聯繫的主要方式,畢竟如果聊不來,想約出去當面互動,實屬天方夜譚。

但相信大家都可能遇過一種情況,就是對方已讀不回該怎麼辦?今天要教你一個簡單的技巧,來因應已讀不回、避免關係惡化。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面對自殺企圖者,我們該怎麼與他們談自殺?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如果某位親友,在閒談時向你透露想要輕生的念頭,你會怎麼回應?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柚子甜看《斯卡羅》:我們對他人的好,也許是為了換取心中失落的歸屬感

(圖片來源:公視《斯卡羅》)

作者:柚子甜 心靈工作者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

……………………..

………………………

………………………

……………………..

斯卡羅一路進到第八集,多方角力進入了劍拔弩張的極限,火藥一觸即發。

即使已經是百年前的歷史,但對台灣歷史相當生疏的我,依舊看得極為投入,甚至為了搞清楚人物和地名,第一集還重複二刷,總算摸清楚角色間的微妙關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什麼我被對方狠狠傷害之後,還是會不自覺替他說話、想起對方的好?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當遭遇伴侶的背叛或外遇後,我們有時候會想起對方的不忠,但在某些時刻還是會不自覺想起與對方過往的甜蜜和美好,此時,我們就會陷入很大的矛盾當中,因為被對方傷害的痛與懷念對方的好,讓你對關係該如何是好舉步不前,因此對這段關係與被傷害的回憶也很容易「過不去」。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讀《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一段從敵人變成朋友的心路歷程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關於憂鬱症的書籍很多,憂鬱症患者自傳的書籍也很多,但這一本是少數我看到,從阻抗(resistance)到接納(acceptance)每一個歷程都寫得很清楚的作品。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真愛病者:「既然你愛我,那你就應該滿足我的一切」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在實務工作中看到許多人很需要愛情,也很依賴愛情,而且對愛情有非常多夢幻泡泡。

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關係不幸福,所以他們自己腦補出所謂「幸福」應該要有的狀態,但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快樂童年的「受害者」:要不是父母,我現在人生已經不同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非常多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有這麼大的不安全感,父母需要負很大的責任,甚至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彌補。但其實在成年之後,我們要學會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並為自己的人生腳本付起責任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看影集《性/生活》:誠實的面對滿足與不滿足的部分

作者:林俐 諮商心理師

這部影集從一位已婚、育有兩子的女子「比莉」為視角,在看似美滿但缺少刺激的日復一日的主婦生活中,因為與丈夫在性方面的不滿足,而開始回憶起與前任男友在一起時的種種美好經驗。前任男友布萊德,是一位經營唱片公司並擁有豪宅的標準高富帥,他刺激好玩、冒險狂野,但同時也因為過往原生家庭的創傷,在他內心有一塊難以被撫平的黑洞,導致在關係中總是難以穩定,對女主角造成諸多傷害。而比莉的現任老公庫柏,工作努力、專情又照顧家庭的好好先生,是大多數女人理想中的結婚對象,也是比莉在被前任狠狠傷透之後,遇到的「好男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情裡的「十萬個為什麼」:當你不信任愛情,就有連珠砲般的問題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先前上廣播節目時,主持人問我:「好奇怪哦!如果這些人都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另一半,他們為什麼要進到親密關係裡呢?」我笑著回答:「有很多人雖然不相信愛情,卻始終無法離開愛情。」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想要離開關係,你欠的只是一個「開始」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前陣子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在一個三角關係裡面待了8年,對方已經結婚有老婆小孩了,但她就這麼傻傻的等了8年。對方從出社會、離婚、分居、到要搬過來和她一起住,給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諾言,每次都破滅,最後她終於看清楚了,對方只是想要兩邊都當好人,都不得罪,但卻沒想到,這樣反而才是讓兩個女人都受傷。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敢打破他人世界的需求,往往來自於兩種狀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很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評價」自己,當別人的說法不符合自己的人設,就會激烈反應,可能會努力證明,也可能辯解或攻擊對方,想要扭正對方的看法,但往往是徒勞無功。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當他人酸言酸語:別讓他人的不自信,影響你的價值感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網路上酸民很多,生活中閒言閒語的人也不少,有時候你覺得你努力在自己的領域裡耕耘,或者你用心做好每件事情,但總有些人會提出他們自己的「見解」,認為你可以照他們的方式做,或許會讓你變得更好,或者就是要「評論」一下你的現況,藉機酸你一把,目的就是希望看見你臉上略顯為難的模樣。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