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心靈成長

  • 0

憂鬱症患者:我在手臂上劃刀不是為了求死,而是要確定我還活著

作者:  金賢真

韓國有一部《精神病房的故事》的短篇漫畫書,這本漫畫書的作者本身曾遭受過精神疾病的折磨,而且還擔任過精神病房的護士,以親身經驗講述精神病房與精神並患者的故事。其中有一個章節是描寫一位自殘的女病患住進了作者服務的病房,看到了女病患手上的刀疤「就像瓦楞紙板的手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在討好別人之前,先處理內在小孩的需求吧!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小桃是個28歲的服務業,在工作中勤勤懇懇,生活裡也是好好小姐,只要別人開口,她絕對幫到底,長久下來小桃確實收穫很多朋友,但卻感受著一股被掏空的感覺,她開始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如此認真工作,她也感受到她的底線不斷被別人踩著,總以為不斷忍讓與付出,別人會看見她的好,善待她,但事實卻是身邊的家人與朋友對她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過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什麼該是止痛劑的愛,讓更多人痛苦?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在節目裡,我問了「是什麼讓你感覺愛上一個人?」這也是我常在情感課程中問的問題,也許你會覺得太理性了,愛情之所以為愛情,不正是因為那是一股FU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自卑的惡性循環:曾經的沒做到而不相信,也因為不相信而不去做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我常會在派出工作的時候,看著他們的雙眼說:「給我一個自信的眼神!」而他們這時,會立刻坐挺自己,聲音宏亮地說:「我可以!」

許多人的沒自信,在於過往經驗中,一來沒有累積足夠的成功經驗,或者過往太多挫敗經驗;ㄧ來覺得自己不夠有豐厚的知識或技能,而擔憂臨場時不夠多的武器可以提槍上陣。而這些擔憂都是合理的,但這些擔憂不該成為阻礙自己前進,爭取展露頭角的機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好想找諮商師談談…三個方法找到適合你的諮商師

作者:林佳慧 諮商心理師

「我想找諮商心理師談談……」從我心中浮現這個想法,到真的和諮商師碰面談話,這中間經歷了近半年。你說這時間久嗎?

當你想談的是長年以來的困擾,或內心深層的困境,便很可能有這樣的情況,畢竟接下來這段諮商歷程,可能打開我們心裡深處的傷痕,可能掀起許多情緒,也可能為生活帶來波動,當然會謹慎些。

從浮現想法到決定去行動,這過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緊接著要面臨的是「我要找誰?什麼樣的諮商心理師適合我?」

1. 初步認識心理師

如果你的情況是,對於自己的困擾有些覺察、整理,且已經有想到幾位曾接觸過,或他人向你推薦過的心理師,而你在猶豫要找哪一位的話,現在許多諮商所都有經營網路平台,可能是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官方網站等,上頭通常會有諮商所內所有心理師的簡介,可以先閱讀他們在網路上簡要的介紹,尤其可以看看「心理師對來談者說的一段話」,或是心理師描述他自己對心理諮商的想法、看法等。

2. 找信任的人推薦

若你沒有特別想到一些心理師名單,可是,你有認識、信任的人是學習或從事心理諮商相關工作,則可以詢問看看這些你相信的人。你可以簡要地提你想談哪方面的主題、你目前的困擾和什麼有關,也可以說說你對心理師的期待,例如:你希望心理師的風格、取向、性別等,讓這個你信任的人為你做推薦。

這裡許多人會有的疑惑是,那我怎麼不直接找這個我信任的人諮商就好了?

你信任的人,或許可以成為你「分享」心事的對象,但進行心理諮商與治療便不太適合了!

試想,如果你今天想談的事件裡的當事人,可能是這位你相信的人的朋友、親戚或家人,那麼,你們談起話來是否可能有些說不上來的奇怪感覺?甚至,很可能你或他會思考「怎麼說比較好?怎麼回應比較適合?」等等,因為這裡頭牽扯太多不同性質的關係了,諮商關係夾雜著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親戚或家庭關係,在「雙重關係」的情況下,很可能影響諮商醫療行為的引導與進行。再者,當你在諮商室裡很深層地揭露自己,這些「秘密」你不一定希望生活中的人知道,更可能的是,你只希望它被好好安放在諮商室裡。

3. 交由諮商所媒合

而如果你的情況是,你其實不太了解心理諮商相關資源,也沒有信任的人能為你做推薦,那麼,你或許可以先選擇一間諮商所。就我之前擔任諮商所行政人員的經驗,許多人會透過Google map評論、Facebook搜尋來認識諮商所,也有許多人會先參加諮商所辦的講座、工作坊,初步探索自己的困擾,同時也邊尋找較契合的諮商所或諮商心理師。

一般來說,當你和諮商所聯絡表達想預約諮商後,將有行政人員初步了解你的困擾、基本資料、對諮商的期待與需求、方便預約的時間、預算考量等等資訊,這是為了幫你安排適合你的心理師,諮商所通常由資歷較豐富的諮商師擔任派案的角色,他會根據你提供給行政人員的訊息,為你安排適合你的諮商心理師,後續則會回到行政人員與你聯繫、完成預約流程,這即是交由諮商所媒合大略的程序。

在我自己尋求自費諮商的經驗中,因為我多年來在心理諮商領域學習和工作,自然認識了許多可以信任的前輩,因此,我是透過詢問熟悉也相信的資深心理師,簡要和他提我尋求諮商想談的主題,以及對諮商的期待、需求、考量等,請他為我推薦,他建議我某某諮商所後,我再上該諮商所網站,看了幾位心理師的簡介,我當時想若沒有特別想預約的心理師,我就交由諮商所媒合,但在我閱讀「心理師對來談者說的一段話」後,我選擇了我現在的諮商心理師。

從「你好,我想預約和OOO諮商師談話」這個開端至今,我覺得心理師幫助我打開許多看待自己困擾的不同視野,讓我更理解自己,也因為這份理解,而更接納和喜歡自己,此外,由於我認為在諮商心理師工作中「自我整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我現在持續在諮商中,到目前為止也很喜歡和現在這位心理師的互動。

尋求諮商是很為自己負責的行為,但這個歷程確實很不容易,因為諮商不比一般人際關係,我們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向眼前這位原先不認識的人吐露心事,這實在是件冒險的事!所以,你可以透過上面三種方法試試看,祝福你找到適合你的諮商心理師,也提醒你,更重要的事情是,當覺得諮商關係中有些你與你想像不相符的地方時,記得練習提出來和你的心理師討論唷!

 

陪伴你成長:【情感月老廟】給為愛迷茫者的60籤

 

延伸閱讀:揮之不去的霸凌陰影,究竟能如何面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消除心中的分裂感,從「看見」內在小孩開始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她是個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最困擾的是她無法真實的喜歡當媽媽的自己,心中總是有股難以言喻的分裂感,她渴望自由自在的自己,卻也想要身負媽媽責任的天職感。在我們晤談了幾次之後,她說:「我以前很討厭講自己的故事,更討厭講自己的感覺,我只希望你告訴我該怎麼做就好,但談了幾次後慢慢發現,我開始享受講自己的故事,雖然偶而會有很難過的感覺浮現,但我在講的當下,那種奇怪的分裂感就消失了,我不再感到很矛盾與不知所措。」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裡的煩悶是怎麼了?安全卡三步驟帶你自我整理

作者:林佳慧 諮商員

「我最近好悶,總覺得快喘不過氣了,但說實話我不太知道為什麼,也在想自己究竟怎麼了⋯⋯」諮商室裡經常聽到一句句和這相似的開頭。你也是這樣嗎?生活一天又一天地過,不斷累積壓力,卻不自覺,時常是感覺到身體不舒服了、心裡頭煩悶了,才意識到「啊!需要停下來關心自己、照顧自己」了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脫離父母的第一步:從罪惡感中找回自己的聲音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我現在講這句話,好像在講我爸爸壞話喔!」他對我苦笑著。

從高中就開始出現反覆自傷行為的他,前前後後接受心理諮商與藥物治療長達10年,現在的他終於可以踏出家門,跟朋友吃飯聊天,或是拿一本書在咖啡廳獨處一整個下午,最近他的目標是回歸就業市場。這看似普通人唾手可得的生活,卻是他在每個崩潰夜晚努力把自己拉回來,努力讓自己安穩下來才能做到的。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熱血、不奮鬥、不伸手,高學歷的你也過著「蹲族」生活嗎?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讓你的「蹲族生活」過出心意義
增強內在標準對抗外在評價、學習面對永存心中的評價者

芳芳當業務四年多,覺得自己不想繼續待在這行,想創業又差了點什麼,前年領完年終就辭職,在家待了一年多,本來幫自己規劃了許多進修課程,卻發現不上班之後,要自己堅持固定排程很不容易,常常「想做點什麼」可是又「什麼都不想做」兩種狀態間擺盪,內心受到「我想要自由」跟「我為什麼這麼懶惰」兩種想法煎熬。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建立關係界限的第一步:先將自己照顧好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今天在廣播中跟大家分享關係中的界線時,主持人問道:「大家常常都在說人跟人之間相處要有界限,但界線要如何拿捏?我怎麼知道這個東西我要堅持,這個東西我可以妥協?其實我認為很多人對於這一塊是有疑問的。」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給總是追求完美的你:小心!完美主義反而讓你離完美越來越遠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這崇尚功利主義的社會風氣之下,完美主義似乎變成努力的代名詞,不追求完美變成怠惰與不上進。完美主義常常讓人有個誤解是它可以讓人發憤向上且充滿動力,但事實不然,完美主義反而會消磨人的意志與能量,讓你離心目中完美的樣子越來越遠。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柚子甜看《斯卡羅》:我們對他人的好,也許是為了換取心中失落的歸屬感

(圖片來源:公視《斯卡羅》)

作者:柚子甜 心靈工作者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

……………………..

………………………

………………………

……………………..

斯卡羅一路進到第八集,多方角力進入了劍拔弩張的極限,火藥一觸即發。

即使已經是百年前的歷史,但對台灣歷史相當生疏的我,依舊看得極為投入,甚至為了搞清楚人物和地名,第一集還重複二刷,總算摸清楚角色間的微妙關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想要復仇的背後,其實是在說明「你真的受傷了」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上週到南投地方法院演講,離開前,法官與我聊了一下。
他說,在家事案件裡,有許多攻防都是多年來累積的怨恨。坐在法庭裡,他無法停止這一切,卻又對這些家人之間的衝突感到無力、感到難過。

「面對這些家庭\家族裡的紛紛擾擾,到底該怎麼辦?」法官問。
「下次我們再來開一堂課好了。」我苦笑。

「復仇」的表面目的是為了要讓對方好看,然而在內心深處,卻是讓自己受傷的心好過一些。

是啊,傷得越重,想要復仇的動機就越強烈。

好比說:

「我想讓全世界都知道他有多爛。」
「我想要讓他也嚐嚐我的痛苦。」
「我看到他過得悲慘,我就是爽。」

這時候,旁人的優劣分析你一點都聽不進去。

可是靜下心來想想:你為何需要讓大家知道他是個爛人?你為何需要對方體會你的痛苦?你為何需要知道他過得幸福還是悲慘?
真正的怨恨是冷淡,是你徹底將這個人排除在生命的脈絡之外。而當你用盡心力想報復的同時,你也正在為自己創造機會,與對方保持各種互動與連結。

這裡面或許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你真的受傷了。」

其實你好希望有人可以理解你的難過與委屈。而讓你更難以接受的事實是,你最想報復的這個人,或許也就是你最希望可以理解你的人。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想要復仇的自己,其實是希望別人可以聽見你受傷的聲音。

可是,你真的需要這些人來聽見你的悲傷、憤怒、與受傷嗎?這些人聽到了,就能理解你了嗎?如果可以,那這些衝突怎麼還能維繫這麼久?

還是你希望,學習不讓這些人有機會再干擾你,然後把力氣用來好好生活呢?

「放下」是很困難的事情,難的不是放下仇恨,而是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對方是不會理解、也沒有意願理解你有多麼痛苦。

不過,你不孤單呀。

這世界上,有一個人真真切切知道你的痛苦,而他這麼多年來,也陪著你一起受苦。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對嗎?

與其報復,你其實更需要的,是學會停下腳步。把注意力從外在拉回內在,好好陪伴自己。喔對了,或許你身邊也有一些人從頭到尾都陪伴著你。你有注意到嗎?

如果生命有限,你覺得把力氣拿去放在與你討厭的人無限攻防比較重要,還是好好地與陪伴你的家人\朋友相處,CP值比較高呢?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重新認識、練習掌握、與修煉情緒

 

 

延伸閱讀:討厭與被討厭,不過是彼此長得不一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讀《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一段從敵人變成朋友的心路歷程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關於憂鬱症的書籍很多,憂鬱症患者自傳的書籍也很多,但這一本是少數我看到,從阻抗(resistance)到接納(acceptance)每一個歷程都寫得很清楚的作品。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真愛病者:「既然你愛我,那你就應該滿足我的一切」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在實務工作中看到許多人很需要愛情,也很依賴愛情,而且對愛情有非常多夢幻泡泡。

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關係不幸福,所以他們自己腦補出所謂「幸福」應該要有的狀態,但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被迫變成媽寶的你,是否成為媽媽的安定劑?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阿和今年28歲,母胎單身,以門禁森嚴聞名朋友圈,明明是個身高183的彪形大漢,但接到媽媽的電話就馬上化身乖巧小男孩,連連稱是,掛上電話就急忙道歉著離開朋友聚會。但其實阿和的朋友都習慣了,只要他出門久一點,他媽媽就會用各種理由叫他回家,比如說:突然身體不舒服,或是家裡電器壞了,總之就是要阿和趕快回家,只要阿和在家,他的媽媽都表現很穩定,但只要阿和出門,媽媽就會不安的奪命連環Call。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忙了一整天,工作還是做不完?「work smart」3大關鍵

作者:張瑋庭 Allie 諮商心理師

2021下半年,已經過了兩個月,當時寫了目標清單,已經完成一半了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快樂童年的「受害者」:要不是父母,我現在人生已經不同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非常多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有這麼大的不安全感,父母需要負很大的責任,甚至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彌補。但其實在成年之後,我們要學會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並為自己的人生腳本付起責任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情裡的「十萬個為什麼」:當你不信任愛情,就有連珠砲般的問題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先前上廣播節目時,主持人問我:「好奇怪哦!如果這些人都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另一半,他們為什麼要進到親密關係裡呢?」我笑著回答:「有很多人雖然不相信愛情,卻始終無法離開愛情。」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成人的分離焦慮,容易轉為「情緒勒索」或「不停操煩」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分離焦慮的詞彙在孩子身上特別常被使用,當孩子要與照顧者分離時,有些會有抗拒反應,包括與父母拉扯、拍打父母,拒絕與父母分開,有些則是不停哭泣,展現脆弱情緒試圖讓照顧者心軟,或尋求更多安慰與語言上的保證。

然而成人雖然面臨分離不會有「小孩般」的行為舉止,卻容易轉為「情緒勒索」或「不停操煩」的現象。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是想要還是需要?衝動消費背後來自於兩個心理困境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慾望,『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似乎不是一句玩笑話,但偏偏想要的很多,真正需要的卻很少。這很常體現在購買東西時,的確心理總是會有理智的聲音,告訴自己應該把錢花在對的地方,要理性的評估及判斷,但總是會有難以克制的衝動或是情緒,碰上這樣的狀況到底該怎麼克服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焦慮就沒有安全感?你的課題是「願意」讓自己安頓下來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我的工作中常常遇到一種類型的個案,他們會沒有來由的感到焦慮與恐懼,覺得自己每天被這些情緒綁住,無法逃出,也沒有辦法充滿動力的度過每一天,這種無力不從心的感覺也更加深了他們對於自己的否定。

他們總希望快點擺脫焦慮感與負面情緒,安適下來,就可以過著更愉快的生活、更有動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等我跟他們深入會談了一陣子,陪著他們撥開這些重重迷霧,才發現裡面核心的恐懼是他們根本「不願意」讓自己安頓下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當你業力不夠時,就算地獄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當你業力不夠時,就算地獄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這句話是從我很喜歡的YouTube頻道《文昭思緒飛揚》上聽到的,那是在講述一個人類在睡著時被抓去當鬼差的傳奇故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會愛你一輩子!15道題目測你是否有浪漫癌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該量表由(美國)布雷姆·米勒研究創建,浪漫信念高的人認為:
1.他們的愛是完美的。
2.每人只有一個完美的真愛。
3.真愛會跨越一切障礙。
4.一見鍾情是有可能的。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有時候在做喜歡的事,為什麼還是不開心?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將近十年前,我終於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事,就是獨自去印度,這件我心心念念渴望達成的願望,以及「旅行」本身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事情,但我依稀記得,在旅行的過程,我心中總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沈重感。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生活總會出現莫名焦慮?試試看無為而治吧!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前些日子大家都在討論疫情之下的焦慮,而在疫情趨緩的現在,有更多人討論著疫情之後的焦慮。我們的生活彷彿不管有沒有疫情都跟焦慮拖不了關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寫給「大齡女子」的一句話:無論幾歲,妳絕對可以做妳自己的導演!

作者:林俐 諮商心理師

被數字綁架的東方女性

在許多25歲以上到45歲的女性個案中,感情往往是來談的主題,而35到45歲的單身或未婚女子的感情主題中,普遍還包含著年紀所帶來的壓力。

記得當33歲準備要跨越到34歲時,單身的我突然莫名地焦慮了起來,自己也感到困惑,不過是一個年的差距,為何帶來如此大的恐慌感。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適度自信」好處多!自信對不同關係的正面影響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不是誇耀自己多優秀!真正的自信有這五大特質》《自我界線不清楚!缺乏自信者常見的四大表現》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擁有自信心與否的人會有哪些特質,這一篇我們就來進一步談談,為什麼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擁有自信,擁有穩定的自信心對不同的關係又會有哪些正面影響。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了榮耀的一刻!你會讓你的孩子成為運動選手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今天去錄製新聞挖挖哇的節目時,我們談到選手與他們的家人,談到選手與家人之間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的犧牲,以及父母在孩子成為選手的過程中,一家人經歷的種種考驗,讓我不禁思考,我是否會願意看著孩子且有這股能耐一路陪著孩子走這一段辛苦訓練之路。

坦白說,我很猶豫。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自我界線不清楚!缺乏自信者常見的四大表現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若請你想像一個缺乏自信的人的樣貌,你會怎麼形容他呢?

不是誇耀自己多優秀!真正的自信有這五大特質》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擁有自信心的人會有哪些特質,這一篇我們就來談談缺乏自信者的表現有哪些。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有自信不代表不會失敗,而是不會被失敗擊垮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為什麼許多人會說,自信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呢?

你覺得擁有自信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世界球后」戴資穎讓我們看見「相信自己」的力量!

(圖片來源為戴資穎/ Tai Tzu Ying臉書

作者:張瑋庭 Allie 諮商心理師

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心中的目標嗎?

當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生活!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被自卑鬼魂追著跑?那就停下、回頭、面對它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自卑像人生的一塊污點,讓你對自身感到厭倦或厭惡,拼命想要逃離舊時記憶的自己,又像是陰魂不散的鬼魂。

像個陀螺轉不停的人生,充斥著各種忙碌的Sandy,在一次線上對談中,描述了她疲累不堪的生活,她說其實生活已經優渥,但慢不下來的腳步,深夜裡無法靜下來思考沈澱,總是需要靠ipad播放各種Youtube讓自己最後斷線睡著,每次醒來都感受滿滿電磁波與早已開好等待自己的日光燈。

她即使已經擁有成就,卻不認可這樣的自己。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是誇耀自己多優秀!真正的自信有這五大特質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我們無法脫離人群及社會獨自生存,因此,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想到人際關係,你會想到什麼呢?是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與情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在職場上與上司及同事的關係?

在這些不同的人際關係中,你認為擁有哪種特質的人最不容易感到煩惱,甚至反而能在這些關係中感到更快樂、更自在地做自己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你不是改掉壞習慣,而是過往讓你過得幸福的習慣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改變好痛苦啊,我要如何才能改掉壞習慣?」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焦慮是騙人的:身為公眾人物會面臨的三道難題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知名Youtuber 阿滴一直是我很欣賞的知識型網紅,我向來讚嘆他的創造力與產力,看到他談對抗憂鬱症的新聞,很是難過,而其實我所知道的很多藝人、主播或KOL也常籠罩在憂鬱的困頓中,有時候他們辛苦的地方在於: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擔心輸給別人?你的努力只是「有就好」的表層體驗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有一段時間,我花很多時間拼命學習,卻總有一種疾病亂投醫的感覺,花費很多金錢、時間,卻一直覺得無效。我想,那應該是一種「怕輸病」或是一種「怕窮病」,總覺得持續在努力進修的道路上,自己看起來像樣些。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憂鬱的負面循環,為什麼不能喊停就停?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反芻性思考(Rumination)是憂鬱症的特色之一,患者因為外界刺激而陷入自己的小劇場,就算只是中性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正向的互動,都有可能勾起憂鬱症患者的反芻性思考,無限增加這刺激帶來的負面感受與影響。

有些人可能會說:「不要想的這麼負面就好阿,不要鑽牛角尖就好。」

但反芻性思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當事人根本無法阻止腦中小劇場的上演,只要進入了劇場的第一幕,就會想起之前類似的回憶,反覆驗證自己的想法,變成一個牢不可怕的世界觀。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機智醫師生活S2E2》

但戲劇中擔綱沈默寡言又社交迴避的婦產科醫師楊碩亨,用了這句話安撫了一對早產兒夭折的夫妻,並給予他們莫大的力量。

如此平常的話語中,卻蘊藏著深刻的智慧,以及在文字之下濃厚的同理與支持,是啊,有多少人正在經歷著生命中的低谷,在低落之中身心陷入極大的危機與自責。

看著影集,劇情中出入醫院的熟悉場景,讓我想起母親。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其實關係中的痛苦,往往都源自於「自我忽略」

作者:連弘生 諮商心理師

這次,想跟大家談談「忽略」這個主題,這也是跟自我覺察相關的主題,自我覺察可以說是所有心理諮商的核心,自我覺察用白話來說就是「了解自己」。

蘇格拉底曾說:「了解自己是最困難的事情」,心理諮商就是針對「了解自己」這個主題在深入執行,而「忽略」就是讓人無法了解自己的主要因素之一。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親情焦慮:難親近父母的背後,往往深藏著恐懼與傷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曾經在一次課堂,有學員問我他非常困擾的問題,他說他曾經有十年的時間沒有與家人往來,因為每次與家人互動都讓他害怕顫抖,一直到近兩年信了主,在宗教力量下,他逐漸有能力放下對父母的害怕,他也逐漸感受到父母努力想要對他好,包括會帶很多食物給他,即使他們沒有住在一起。

他覺得很愧疚,因為沒辦法去回應父母對他的愛,也沒辦法好好接收他們想要對自己的好,看著逐漸年邁的父母,他不知道如何加速自己與他們親近的速度。

我聽了他的故事很是心疼,尤其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說了「顫抖」兩字好幾次。試想,什麼樣的父母會讓成年的孩子看到了還會顫抖呢?這個顫抖背後所透露的恐懼,又是什麼?

那是個多人聽課的場合,所以我並沒有去問原因,但我可以猜測關係傷害度很高,而身體的智慧其實會幫助我們遠離心裡認為恐懼的人事物。無法親近,正意味著對關係的恐懼與顧忌依舊存在,而身心自然產生排斥感,而當傷口隱隱作痛時,說明我們必須透過與他人保持距離來獲得安全感。

然而現實是,孝順的傳統文化會壓得這群在原生家庭受創的孩子喘不過氣來,掙扎於自身安全感與子女罪惡感中,而這時他可以為自己做的,其實就是練習「信任」。

因此,這個受創嚴重的學生,他找上了主,宗教提供他再生家庭的倚靠感,他與主的關係是一個信任重建的過程,當他每一次呼喚都得到回應,每一次低潮與痛苦都被聆聽時,這段與神性的連結,就成為一段自我修復的關鍵關係。

所以在聽完他的故事與跟他討論後,我給了他兩個方向:

第一:強化與神的信任,因為神醫治了他,重建了他的信任,這段穩妥的關係是難以被任何人取代。而他可以做得就是更邀請神進入他的內在,邀請神陪伴他最深層的恐懼,或者將過往一切的恐懼交託給神。

第二:陪伴自己顫抖,甚至擴大自己的顫抖。在經歷身體創傷的學員身上,經常看見他們在很多情境裡容易有凍結、六神無主的狀態,包括有人大聲說話,或突然大動作等,而通常他們在驚嚇之後,總是努力讓自己鎮靜得像個成熟的大人,一直在面對我時,他們一邊很憤怒揍罵對方,一邊卻雙手開始顫抖。我示意他停下語言,因為語言往往容易讓自己與真正的感受剝離,轉而專注在自己顫抖的雙手,感受顫抖,並稍微放大顫抖的幅度。

接著,他眼淚無法停歇的不停哭泣,他的內在湧現極為深層與不知來源的悲傷,接著是積藏很深,不願被看見的恐懼。他的抖動釋放掉原本被凍結的恐懼與悲傷能量,在流動之中,也開啟了生命整合的契機,他在眼淚裡,遇見了童年受創的自己,那個被驚嚇、無助、恐懼的自己,在身體的顫抖中他才意識到身體積累巨大恐懼的情緒,而他終於意識到這些積累如何影響他的生活。

親愛的,無法親近的背後,往往是各種深藏的恐懼與悲傷,釋放與重新整合自己,關係的親近就成為自然而然了!

陪伴你成長:【敬,童年的傷】療癒自我,從致敬童年的傷開始

 

 

延伸閱讀:孤獨焦慮:朋友很多卻依舊寂寞?你是否在被動等待他人的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孤獨焦慮:朋友很多卻依舊寂寞?你是否在被動等待他人的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網路交友、社群媒體如此發達的現代,似乎認識人,與人產生關聯變得輕而易舉,但詭異的卻是孤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即使社群媒體上有眾多好友,依舊感到自己的孤立。

《愛無能世代》作者米夏埃爾在書中曾談到人群裡的寂寞,他被一個社交活躍的朋友邀請到派對上,大家看似熱絡的交談,但其實除了主人之外,他一個人也不認識,主人要與會者開始介紹自己,大家略為尷尬地說起自己的職業,最後是主人自己開始介紹起他認識的每個人。在這場活動中,他感覺十足的寂寞,而這股寂寞卻是,他不認為有任何人想要真正認識與瞭解彼此,他們渴望的,似乎只是我在這群體裡,我是個還不錯的存在,在歡笑聲驅除心中的孤獨感。

也許現代人的孤獨感,正隱藏在許多派對的歡笑裡、美食與美圖的按讚數後,多數人在乎的,已經不是我關懷我身旁的人,而是透過社群的連結,想要知道這個人混得好不好,以確保自己混得還不錯,或更甚的是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混得好,以此獲取更多眼球與稱讚。

那份與人的連結,有時候成為一種需要證明自己夠好的存在,而連結也因此失去真正重要的意義而變得單薄。

現代人孤獨,但並不孤立。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覺得自己沒人理解與關心,但孤立是一種客觀事實,是被物理上的隔開不得接觸的狀態。而當人的連結與接觸變得容易,友誼卻也變得表層與速食,每個人企圖在快步調的環境中生存,好友與關注變成一個個扁平的數字。

消除孤獨感在於與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因此破除孤獨,有一個重要的內在歷程,是能夠敞開自己,讓他人感受與看見你真實的狀態,因此對於自卑的人,就容易陷入孤獨的困擾中,因為跟人連結會恐懼被拒絕、被嘲笑,而敞開自己又會感到焦慮與羞愧,因此總在連結與失聯之間、敞開與封閉之間痛苦的擺盪。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談到,當人遇到危機、困頓時,會陷入孤獨與無助的狀態裡,而此時人們會有「再交往動機(reaffiliation motive,RAM)」與他人建立聯繫,因為孤獨帶來的痛苦會令人想要修復社會關係,也是一種尋求生存機的機制,但有些人RAM機制會失靈。當一個人RAM失靈時,會錯誤的解讀自己與環境,對外在有敵意的反應,這也許是一種自我保護不受傷害的方式,卻也造成長期孤獨的狀態。

因此不受孤獨困擾的人,通常對自己也有正向自我概念,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可以去愛。因此他們往往能「主動」給予關注,注意到他人的不一樣,與人互動有很多「不重要」的small talk,當然,他們也能「主動」尋求協助,這種適時call for help的行為,也能創造周圍的人產生價值感/有用感的一種方式,因此你不需要總是一個人想破頭的解決問題。

越是孤獨的人,在人際互動中越是「被動」,他們不確定自己給的關心是不是有人想要,更害怕尋求幫忙會被拒絕,因此他們會在行為上表現得可憐,「等待」他人看見自己,期望他人連結自己,如此他們不用品嚐被拒絕的羞愧感,卻也容易在無助中陷入自怨自艾,覺得自己不像其他人擁有很多資源。

說到這裡,你可有發自內心關懷身邊的人,還是希望藉由關懷來換取肯定或陪伴?
當你越是孤獨,你可以越回到自己內在詢問,你花多少的時間關注你內心的痛苦了?你關注的時間已經讓你消耗去愛與付出的能力,成為在人際中飢渴且乾旱的狀態,久而久之,你就容易成為真正的孤島。

也許現在正是時候,去用心關懷身旁的人了。

也許你想測測你的孤獨指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創用的孤獨量表 (UCLA Loneliness Scale):內容、計分

UCLA 孤獨量表(第3版),共有十題,讓受試者針對每個個別題目在“1從來沒有” 、“2很少” 、“3有時” 、或“4常常” 共四個答案中選一個。以下是這十題的譯文和原文:

你多常會因為需要單獨做很多事情而感到不快樂?How often do you feel unhappy doing so many things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沒有說話的對象?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have nobody to talk to?

你多常會覺得目前處境如此孤獨而難以忍受?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cannot tolerate being so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沒有人真正理解你?How often do you feel as if nobody really understands you?

你多常發現自己在等待別人打電話或寫信來?How often do you find yourself waiting for people to call or write?

你多常覺得自己是完全地孤單?How often do you feel completely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你無法與你周圍的人接觸和溝通?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are unable to reach out and communicate with those around you?

你多常會覺得渴望能有伴侶?How often do you feel starved for company?

你多常會覺得你很難交到朋友?How often do you feel it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make friends?

你多常會覺得你被他人排擠或拒於門外?How often do you feel shut out and excluded by others?

總分在 15 和 20 之間,被認為是一般人正常的孤獨經驗。總分在 30 以上,則表明一個人正在經歷嚴重的孤獨感。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人際焦慮:別人的讚美都是假的,批評都是真的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揭示你在關係中的樣貌:藉由早年回憶來指引現在的自己吧!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我們每天製造的記憶這麼多,為何早年回憶特別重要?

大約在六歲左右的回憶我們會稱為「早年回憶」,心理學巨擘佛洛伊德、榮格與阿德勒等,都認為早年回憶對於了解一個人十分重要。

我們每天睜開眼接收的各種訊息,日常所見所聞,不是每條訊息都會被我們所接收並化為記憶,記憶的形成絕非偶然,我們會選擇記住某件事情,是因為這件事情跟我們的生命有所連結,也是我們人生態度的痕跡,因為有所感觸才會印象深刻。在討論記憶中,最具心理意義的就是早年回憶。

所以在六歲以前的回憶,就是塑形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元素,帶著這些元素,我們再去處理長大後接觸到的訊息,轉化成我們的獨家記憶,自我就是如此層層堆疊起來。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他的象徵,揭示他自身的風格與自我在關係中的樣子。

如果問起我最印象深刻的早年回憶,腦海中會浮現一個平常的下午,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吧,那時的我最喜歡跟爺爺在一起。那天,我跟在爺爺身後,不斷的問他1+1,2+2,3+3……等於多少,印象中問到了三位數以上。爺爺自己經營一家小工廠,所以其實他有大小事等著處理,但他還是不厭其煩的回答我,很認真的心算之後才給出答案,沒有一絲敷衍與不耐煩。

這是一段很簡短的回憶,但總在我想念爺爺時浮現這個畫面,長大之後才明白這段回憶帶給我的意義。

我之所以保存這段回憶,就是因為那時爺爺讓我感受到全然的陪伴與愛,他不介意我在他忙碌的時刻嘰嘰喳喳,也沒有希望快點打發我然後投入工作。

直到我近年來面臨情感問題,心情非常低落時,這段回憶突然湧上心頭,當下的自己突然感受到被全然的愛與安全所接住。我知道自己在這段關係中雖然發生了問題,但我是被愛的,被呵護的。我可以穩住自我價值,知道我可以做自己而不用迎合他人,委曲求全。

所以我認為這段回憶對於我的心理素質養成很重要,它滋養了我的安全感與穩定度。

而屬於你的早年回憶又是什麼呢?我們要怎麼從早年回憶來指引現在的自己呢?

曾有個個案因為跟女友分手而前來諮商,他告訴我,他在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中總是無法與人靠近。對於自己的早年回憶,他道:「我父親去世的時候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他們都認為我年紀還小,不要告訴我們,後來是因為一個鄰居阿姨說溜嘴我才知道爸爸已經走了,當下我超級難過,跑回家罵媽媽是大騙子,媽媽一句話也不說的就出門了,我一個人在房間裡面哭到睡著,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家裡一個人都沒有,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極大的害怕與寂寞,後來媽媽回來了,我們像是沒發生任何事一樣,一起吃了晚餐,在之後的日子裡也沒有再提起這件事,那時我也才6歲吧!現在想一想我還蠻佩服當時的自己。」

從這段回憶中可以看到他的人生主題也許是「冷漠」與「孤寂」。在得知父親過世這重大失落之後,他沒有得到安撫反而是被硬生生地拒於門外,從這創傷事件開始,他開始建構自己面對情緒的獨特模式與自我暗示,在脆弱需要關注時,我要「自己堅強」、「不依靠任何人」、「我要裝作若無其事」。

我帶著個案看到他潛藏在早年回憶的情緒模式,他才得以察覺自己的狀態,明白為何在關係中他總是無法靠近他人。

當我們卡在自己目前人生的迴圈中,很難看清造成這痛苦的原因與模式。早年回憶其實是一把鑰匙,讓我們得知小時候的自己遇到狀況時,我們所運用的資源、情緒模式、自我暗示是什麼,那帶到現在的自己,這些元素又是怎麼造就我們獨一無二的生活呢?

早年回憶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提醒著我們耿耿於懷的重要需求與人生目標、最想要擺脫的特質與情緒,最害怕面對的自卑與隱憂。早年回憶中也隱含了面對人生困境所需的能力,其迷惘與失落之出口,再仔細探究一番,也許還會找到你遺忘已久的能力。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你是否擅於愛自己?「自我疼惜量表」測愛自己的能力指標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自己的實踐,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再拿著刀砍殺自己,用佛陀的眼光看向自己。愛自己與他人的方式,就是將射向自己與他人的劍,轉為地送給自己與他人的花,如此,你的世界與他人的世界將因此改變。

愛自己的能力指標,最好的說明就是「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量表,也有人翻譯成自我關懷、自我關愛或是自我悲愍。

Neff(2003)將自我疼惜有三組成,而各組成又分為正向的和負向的兩類。第一組成是自我仁慈 (self-kindness)(在失敗或受苦時對自己仁慈)。相對於自我仁慈的是自我批評(self-Judgment),意指嚴格地自我評斷。

第二組成是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意指自己苦難的經驗是人類的共同經驗。相對於共同苦境的是孤立的、獨有的經驗(isolation)。

第三組成 是正念(mindfulness)意指平衡地覺察自己的痛苦與感受。相對於正念的是「過度認同」與沈浸於自身的苦難與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因此一共有六組分量表,說明你在自我疼惜上的正向與負向能力。
【5非常符合】、【4符合】、【3一般】、【2不符合】、【1非常不符合】

第一組正向能力:自我仁慈(self-kindness)


5 情緒不好時,我會更關愛自己。

12 歷經艱難時,我會關心、善待自己。

19 經歷困苦時,我會善待自己。

23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寬容態度。

26 我試著去理解和容忍自己性格中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第一組負向能力:自我批評(self-Judgment)

1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不滿和批判的態度。

8 處境艱難時,我容易苛求自己。

11 我不能容忍自己性格中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16 當我意識到自身的缺點時,會變得情緒低落。

21 經歷困苦時,我對自己有點冷酷無情。

第二組正向能力: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


3 遇到困難時,我把困難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7 當我感到不走運的時候,我經常勸勉自己其實很多人也正經歷霉運。

10 當我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時,我盡量提醒自己大部分人和我一樣,都不完美。

15 我盡量把自己的失敗看成人生經歷中的一個必然部分。

第二組負向能力:孤立感(isolation)


4 思及自己的缺點時,我容易覺得愈發孤立、與世隔絕。
13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覺得很多人可能比我幸福。


18 當我很努力去爭取某樣東西時,我覺得其他人得到同樣的東西一定會比我輕鬆些。


25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容易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承受失敗,感到孤獨。

第三組正向能力:正念(mindfulness)


9 遇到煩心事,我會盡量想辦法讓自己保持情緒穩定。

14 當一些令人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盡量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它。

17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會盡量全面、客觀地認識這些事情。

22 當情緒低落時,我試著用好奇與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它。

第三組負向能力:過度認同(over-identification)


2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糾結於不順心的事情。

6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後,我會感到自己缺點很多。

20 當某些事使我心煩時,我容易受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
24 當一些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容易誇大它的影響。

從這六組分量表,你可以查看哪一組平均分數最高,就能知道你是否擅於愛自己,還是容易耽溺在自我批評與強烈負向情緒中,而這三組能力就是光譜的兩端,你可以有意識地在面對生命的挫折與困頓時,讓自己保持彈性位移。

有人問我,如果這麼愛自己,那麼是不是不應該設定高標準給自己?否則做不到又會自我批評,但如果一直沈浸在低標準中,又該如何愛自己?

其實「高標準」並不是問題,一直以來的心理困擾,都在於現實與理想產生落差時,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若你依舊能用愛的眼光看向60分的自己,並且為自己構築邁向100分的階梯,你一樣可以不斷超越與茁壯。若你用怒意的雙眼看像自己,鞭打燃燒自己,你拼了命走到80分時就會意識到自己根本走不下去。

因此問題不在標準,而在你的眼光罷了。

看顧自己的眼光,注意自己的視角,你將是那位成就自己的人!

 

延伸閱讀:我要怎麼愛自己?試著對自己感同身受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我要怎麼愛自己?試著對自己感同身受吧!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會從各種途徑來問我「要怎麼愛自己」,但奇怪的是「愛自己」這件事似乎講了很多次,還是很難讓人實踐其中的精髓。

在實務工作上,大部分的諮商案主的諮商目標,多被定調為「增進案主的自我悅納感」,簡單來說,就是在諮商中逐步增加對自己的喜歡和接納感受,然而這件事的困難在於,多數來尋求協助的人,很難喜歡自己,也往往厭惡自己因為過往的「不成功」或「錯誤決定」,導致現在痛苦的處境。

例如:愛錯了人、選錯了工作、沒有好好念書、沒有把握機會等等。生命裡充滿各種懊悔與不甘心,而那一刻,你往往帶著「恨、失望」的眼光看向自己,如此只會削弱你自我的力量,讓你陷入自責與無力轉圜的狀態,創造出惡性循環,你努力想改變自己、翻轉自己,其實正意味著你無法欣賞此時此刻的自己。

這時候你會想問,那該怎麼辦,現在的我這麼糟糕,我要怎麼愛自己呢?

我就忍不住好奇,現在糟糕的處境,有時候是我們面對挫折與困境的反應,但大部分無法愛自己的人,也往往缺乏面對困境的共處能力,他們拼命鞭策自己前進、突破,直到他們意志癱瘓為止,而那時就會爆發憂鬱與焦慮,對所有事情力不從心。

那不是愛自己,那像是討厭自己到想要重新換掉自己一般。

因此,你追求的「美好」處境往往不會出現,就像一個一直抱怨低薪的人,在真正獲得高薪時也只能享受到短暫的虛榮,之後在生活中的新責任、新挫折,將會讓他抱怨起下一件事,簡單來說,就是一直難以滿意自己,更別談生命中滿足與幸福的狀態。

要是不再急於改變呢?

Arnold Beisser提出了改變的悖論:「改變發生於一個人成為自己的時候,而不是當他試圖成為一個他還不是的人的時候。」也就是說,當你不再想改變時,改變就發生了。那個改變在於,我接受了我如其所示的自己,不再用過多的標籤、評價看待自己。多數一直聽不懂什麼是愛自己的人,都是已經帶著充滿苛責、批判與厭惡的眼光看向自己習慣的人,因此會一直「不懂」也無法體會愛自己。

其實,在更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換一副看自己的眼光。

換上可以溫柔地看向自己,對付出努力的自己微笑眼光,就是愛自己的實踐,不去想「然後呢?」而是,這樣也可以的一種坦然。

在研究上,我認為愛自己最好的說明,就是「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了。Neff(2003)將自我疼惜有三組成,而各組成又分為正向的和負向的兩類。

第一組成是自我仁慈 (self-kindness)(在失敗或受苦時對自己仁慈)。相對於自我仁慈的是自我批評(self-criticism),意指嚴格地自我評斷。

第二組成是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意指自己苦難的經驗是人類的共同經驗。相對於共同苦境的是孤立的、獨有的經驗(isolation)。

第三組成 是正念(mindfulness)意指平衡地覺察自己的痛苦與感受。相對於正念的是「過度認同」與沈浸於自身的苦難與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因此有能力自我疼惜的人,在面對死亡這件事會如何對待自己呢?
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失落與哀傷,也心疼自己在遭受失親的過程中,允許自己難過、休息或不做任何事,他們可以因此理解同樣失親的人,也曾經歷心被撕裂的痛苦感受,與內心空洞荒蕪的不安感,也因此更有能力同理他人,最後,他們可以知道自己的悲傷,也知道悲傷的前身是因為滿滿的愛。

相對而言,沒有自我疼惜能力的人,則是:

他們覺得悲傷難以承受,因此怪罪自己沒有好好把握與親人相處的時間,他們陷入極深的孤獨中,覺得因為失親的痛苦而感覺被世界遺棄,每個人都可以如此開懷的笑,而自己不行,他們會陷入悲傷的黑洞中,覺得自己活該又覺得老天不公,又認為在悲傷的自己需要被更多認同、安撫。

所以,愛自己,就是能對自己感同身受,溫柔的體會與體諒,溫柔的呵護與支持的過程,並且像愛自己一樣愛他人,如此你的身邊都能欣欣向榮。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延伸閱讀:怎麼愛自己?先從「允許自己可以睡得自在」開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人際焦慮:別人的讚美都是假的,批評都是真的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無法接受讚美、對讚美抗拒,覺得讚美不過是場面話,總是懷疑他人在讚美時的用意或背後的企圖。而當他人批評你的時候,你才認為別人在說真心話,因此推翻了先前他給的一切讚美。

親愛的,這是你嗎?

但奇怪的是,無法接受他人讚美的你,卻是急切的渴望他人認可的,害怕他人對你失望,透過努力與付出來燃燒自己,但往往身邊吸引的人,卻不一定是可以持續提供你認可的,那些會注意到你美好的人,反而是會帶給你尷尬與焦慮的人,因此你身邊的「重要他人」往往吝於提供你認可,你身邊的「路人」提供給你過,卻不曾存進你的字典,成為你自我肯定的內涵。

所以我常說,這是identity的問題,也就是你對自己身份的認同,你不認為自己值得被稱讚。

當我在進行人際相關的課程時,喜歡用團體諮商中常用的手法,稱為「優點轟炸法」,也就是讓上了一天課程的成員,最後可以回饋彼此他們身上值得被肯定的特質,來上人際課程的人,有蠻大比例是討好型的人,因此也特別容易注意到別人的優點,因此優點轟炸別人向來都很容易,但被轟炸卻顯得格外緊張,有很多人受不了被轟炸,一下子就面紅耳赤,全身發熱,要求成員們停下來不要再說了。

有時候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你就不會將自己放在充滿正向語言的地方,因為你會發現你全身的細胞都在拒絕肯定的語言。

說到這裡,你也許就要重新思量,是你選擇你的環境、也是你選擇你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是經過你的意識篩選下來的結果。

印象深刻有一次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有一個學員因為感覺太尷尬,因此一直笑,企圖用笑聲化解尷尬與羞愧的感受,同組的學員也因為被逗笑到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我不介入的話,這組大概就會草草了事,所以我走到一直在笑的學生旁,用雙手抱著他的頭,讓他可以安靜下來。

因為我介入後,他也就認真地讓自己身體開始放鬆,不再透過笑來抗拒接收肯定的話語。而在他安靜之後,我感覺到他的身體輕微的顫抖著。

活動結束時,他則是悠悠的說了這句:「我都忘了自己有這麼好了。」搭配著濕紅的眼眶,我猜他終於好好體驗了「被稱讚」的感覺。

很多時候,無法接受他人稱讚者,往往對肯定的語言有一種下意識的危機感,害怕接受他人的稱讚後可能會失敗、可能被剝削、或者可能會沈溺不思長進等等,但這些害怕與恐慌卻是自己的想像。此時此刻來到你面前的肯定,並不會帶來任何生命危險,因此我們在面對話語時,身體是安全的,但心理卻不安全,若能讓自己「身心合一」就能降低焦慮,接受他人話語,並且回歸理性運作,去認知到他人所言屬實。

這也帶到焦慮者常見的狀態,就是「身心分離」,身體在這裡,心緒雜亂紛飛,或墜入某個時空背景,因此焦躁不安,無法好好與人接觸,而當我將學員的頭抱著,就是一種提醒:「安靜地回到你的身體裡,因為你的身體是安全的」,而心真正的安頓在身體中,自然沒有抗拒,也無需恐懼。

簡單來說,當你在環境中感覺到任何引發你不安的話語或狀態,讓身體放鬆,心思與身體再一起,就是一個幫助自己回到當下、回到平靜最快速又有效的方法,當你身心合一,內在將因為平靜安適而能容納且能思考,當你有能力儲存肯定的語言,就能開始累積自己成為具肯定力的自己,就能破除自卑與人際焦慮狀態了。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延伸閱讀:情緒入侵:他的高情緒表露與你的心驚膽顫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情緒入侵:他的高情緒表露與你的心驚膽顫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是人稱的乖乖牌嗎?

你除了是乖乖牌,還覺得情緒壓力大嗎?

除了情緒困擾,你還有反覆發生的疾病纏身嗎?不論是精神上或身體上。

如何意識到自己被情緒入侵?

1.經常感到沮喪無力,特別是跟他人相處之後。


2.不自覺反芻對方說過得話,甚至替對方煩惱。

3.因為無法處理他人的困擾而自責。

4.感覺情緒負擔極大,又覺得自己很沒用。

5.身體有反覆發生的問題,例如:腸胃不適、皮膚過敏或發炎。

在《疾病的希望》一書談到,胃是消化器官,腸胃不適也象徵生活中發生很多「難以消化」的事;皮膚是內在與外在的第一道防線,而皮膚的過敏發炎反應,也是一種抵禦入侵,拒絕疆界被破壞的象徵。

而長期生活在情緒被入侵的環境中,會導致個人變得沒有聲音、否定自己的存在,卻又依賴他人而存在,因此往往也出現糾纏不清的共生狀態。而沒有聲音與自我否定的個體,基於關係互補性,就是在他們環境中,往往有個具有聲量,又不斷需要被關注,經常自我聲張者,這類人往往是我們所謂的High EE家人。

高表露情緒 (high expressed emotion, HEE) 行為包括三項特色:常對個案過度批判、過度敵意和過度情緒介入。也就是經常否定、挑惕、責備他人的行為,當他人做得好的時候又充滿敵意想要貶低,對於他人的選擇有太多干涉、太多憂慮,經常表現出矛盾反應,一方面過度縱容,一方面又過度約束。

當有這樣的家庭成員,對家人的影響性又在哪裡,我則觀察到有以下的現象:

1.高精神疾患復發率:

基本上我服務的族群多為憂鬱與焦慮困擾者,思覺失調者並不在我的服務族群中,但HEE的家屬與這些疾病有高度關聯,而英國學者George Brown研究發現,家庭中若有HEE的成員,患者復發率將高出許多。而HEE的相處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會造成巨大情緒壓力,卻又讓人有一種無法離開、無處可逃的感受,若與他們分離會有強烈內疚感的問題,因而也會有以下兩種情形。

2.低自我認同感:

長期活在沒有聲音的情境中,會讓他們變得唯諾、變得怕事,當然也變得依賴,因為他們可能難以為自己做決定,因為無法自主,也變得害怕分離、害怕被丟掉,因此很難真正獨立的離開原本的環境。

3.低情緒支持度:

在HEE的環境下,通常都存在著必須服從的恐懼,即使關係看似親近,卻並未真正親密,因此不被理解的強烈孤單感,經常需要憂慮被拋棄的無助感,如此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會讓他們有時想像外尋求情緒支持的對象,卻又因為自我否定,他們容易依賴無法善待它們的對象,只為有一個陪伴,再次複製不穩定的情感關係狀態於後續的關係中。

因此離開情緒入侵的環境,最重要是能重新認識自己,不再用就有眼光理解自己,如此才能重新在自己的生命裡體認力量,而當「自我」的感受出來了,也才有能力去設立界限,去區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與責任,而能真正做到支持與照顧自己,不再背負那些侵入的情緒與語言,為人生重新扎根。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當他無法告訴你感受?述情障礙:內在情緒色盲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確診之後濺血急診室!從醫護人員角度談「情緒勞動」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看著新聞播報的急診室濺血事件,看了讓人憤慨不已,你確診了很痛苦、很恐懼,不代表你可以將情緒宣洩在努力做好感染醫治工作的醫護人員身上!

確診了你很不願意,而傳染病流行醫護人員更不願意!當人們習慣被服務,甚至將醫療專業視為服務業時,就會要求與索取更多照顧,醫護人員需要付出專業知識,同時要情緒支持患者,除了加速患者的康復外,同時也為了維繫良好醫病關係。

而醫療專業的確是「高度情緒勞動」的產業。

在1983年Hochschild達美航空公司空服員情緒表達的個案研究時,提出情緒勞務(Emotional labor)一詞,指工作者對客戶密集接觸過程中,對自身情緒的控制,以展現出組織制度下的情緒期待。近十年臺灣博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中, 以專業性、技術性工作者,如護士、醫師與教師等高情緒勞動類別者為主。

因此根本不用疫情爆發,醫護人員的情緒勞動本身就很值得關注與謹慎對待,而當這麼多雙眼睛盯著、期待著醫護人員時,又有多少行動與言語是肯定與支持他們在專業與情緒上的付出?

更進一步來談,什麼是情緒付出。當你沒有辦法隨時隨地表達真實感受時,就是情緒付出的過程,當你覺得因為你的角色「你必須」,也是情緒付出過程。

在面對病患時的情緒表達又有兩種類型:

1.「表層展演(surface acting)」也就是表裡不一的情況,內心覺得對方很煩,但表面依舊耐心的服務,最常見的情況會壓抑情緒來做到;

2.「深層展演(deep acting)」即使表裡不一,也會修正自己的想法,來做到情緒要求,像是將奧客當成沒長大的孩子來降低自己的情緒衝擊或轉移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然也有醫護人員有能力展現深層同理,完全不用「演」,而這種內外完全一致的是專業同理心的修煉,一般專業工作者往往需要長期心性的淬煉才有機會達到,但當專業訓練已經沈重負擔,難道要要求每個醫護人員都能秉持人溺己溺的精神與信仰,才能成為醫護工作者嗎?

聽到這裡,你也許會說,是的,我當媽媽也在情緒勞動,當女兒也在情緒勞動,我們每天面對多少人對你有多少期待,基本上都可廣泛包含在情緒勞動的範圍中。

在逐漸專業有價的社會意識抬頭後,大家又是否可以開始體認情緒有限的存在?
願意在他人情緒付出時,能夠「有意識地接收」,不視為理所當然的,甚至多一點帶著情感的回應?談談我最憂慮的:情緒耗竭到專業耗竭(burnout)

當高強度的情緒付出,會有不斷覺得心累的狀態,原本日常工作內容,會在長期情緒消磨下,變得越發缺乏成就感,不斷「輸出output」自己的時間、精力與壓抑情緒,而太少「輸入input」,包括知識的增長、情緒的滋養和陪伴,最終導致的是一觸即發的情緒崩潰,以及專業工作意願被消耗殆盡。

醫護人員的焦慮與孤獨,醫護人員的堅強與嚴謹,在疫情之下更讓人擔憂,也許你我能做的,就是多一點同樣為人的「尊重」少一點歧視,多一點「感謝」少一點應該,多一點愛人如己的心思,保護好醫護人員,如同保護好自己的健康一樣,那麼你也是這社會上有力的支援者了。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當你越想證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重要性,你將越活不出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你若安好便是天晴,若不好我陪你到雨中散心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你若不好,我陪你到雨中散心

有些日子總是會下雨。

尤其是,如果你好不容易已經一段時間沒有掉下去,你更會擔心「如果掉下去該怎麼辦」。

前幾天我讀書的時候看到了這句話「你若安好便是天晴」,覺得很溫暖,如果有人跟我講這句話,我會覺得很窩心,至少在蒼茫的人生當中,還是有人在意我的。但我又想到前幾天去研習的時候一位講者講一句話:

「有時候我們會被情緒給纏身,想事情都會變得很負面,當你傳一句關心的話,他很可能會想到糟糕的那一面,例如,他可能會說:那我如果不安好,是不是你的世界也會下雨?這樣我是不是就變成你的麻煩?各位朋友,當對方這樣回應你的關心,你該怎麼回答?」

媽媽樂咧,這也太難了,要是我的話可能就會給他一把雨傘,然後不知所措⋯⋯。沒想到現場有個朋友非常有智慧地說:「你可以跟他說,如果你心情不好的話,我就陪你到雨裡面散心。」

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一句浪漫的話,可能比較適合用在愛情喜劇裡面之類的,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其實這句話有很深刻的意思,它代表「我願意陪你一起等待雨停」,重點不是在雨裡面散步,而是那個「陪伴」。

相較於「躲雨」,好像是在逃避某一種黑暗的東西,一起走到雨裡面,反而是去感受那個「不好」,或許走著走著,心裡面的一些什麼,就會慢慢變得安好。

有些時候我們對於情緒的糾結,是來自於那個「抵抗」,蠻奇怪的是,當我們可以走到情緒裡面,而不嘗試去把它擋在外面,或許很快就會放晴,因為我們少用了一些力氣去阻止事情發生,這個「少用力」就會讓自己和對方都輕鬆許多。

未來是擔心不完的,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

如果現在就是在下雨,那就好好享受下雨的涼快吧,如果覺得一個人淋雨很孤單,就找朋友一起在雨中散步,散著散著,或許心裡面某些雲霧也會跟著散開。

其實,每天晚上的月亮都是圓的,只是我們不一定看得見,可是就算看不見,在心裡面我們也要有一種相信,相信在烏雲的後面,有一抹黃澄澄、圓呼呼的月亮在對我們微笑。

想像著月亮的陪伴、月亮的微笑,就算你的世界不那麼安好,寂寞也不會來打擾。

#標記你想陪他的朋友

#或者是你想跟他說這段話的朋友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延伸閱讀:對自己溫柔,就不怕別人遠走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當你越想證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重要性,你將越活不出自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不懂為什麼我把週末都留給他,但他卻要跟父母過,難道我就不重要嗎?」
「上次講好去看電影,但他南部的朋友來,他去赴約又把我們約會取消,我不懂為什麼我總被排這麼後面,朋友重要還是我重要?」

「難道不會想想我才是陪你一輩子的人嗎?」「為什麼我說過的話都拋耳邊,別人說得話都記緊緊?」

情感中相處的位階與權力感,並不會一兩天就定型,而是在幾次的「相處默契」下慢慢培養出來,當你在關係中經常疑慮自己的重要性,你通常會有兩種方式來面對不如預期的撞期:「委屈地妥協」或是「不停較勁比較」。

其實,當你不斷需要活出他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常需要拿自己去跟其他人較勁,也許你可以重新反思,你是否有真正活出「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是你的自我價值感與肯定感。

「我是重要的人」這種肯定感,不會讓你一直陷入「我不重要」的狀態裡,反而會讓你因為安定而可以體貼,因為自信而對方自然會想要趨近你想要在乎你,而當對方在你的穩定中,「一直不把你當一回事」時,你自然心中會有一把尺,決定自己在關係中的去留。

所以說回來是,常覺得自己不重要的,也不太有能力帶自己離開不受尊重的關係,因此持續待在被剝削、被消遣、被奴役、被選擇的關係中,而自己失去選擇的餘地,在關係中不斷感覺失控,而想要透過擁有重要性重新獲得掌控,或感受到自己的重量。

親愛的,請重新回到自己身上,你越想證明自己的重要性,你會在討好中忘了自己的美好,你會在計較中開始變得猙獰,你會在質問裡展開關係的追逐。自己的價值是透過自己活出來的,而不是活在別人心裡,你不用這麼拼命的往他人心裡鑽,你可以穿上你最喜歡的衣服,盡情揮灑你的熱情與天賦,當你越專注活出你的重要,你自然擁有他人心中那獨特又重要的影響力。

不用去證明,也不用去爭取,你只有快樂的活出你自己。

陪伴你成長:【拯救愛之病】讓愛自我實現的18味愛情靈丹

 

延伸閱讀:焦慮心理學:練習在忙碌中,看見生活中的無形小偷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焦慮心理學:練習在忙碌中,看見生活中的無形小偷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自從2020去年底確定要搬遷後,我的身心都處在高度變動與資訊快速流轉的狀態中,每天需要面對非常多的資訊量,卻同時必須保持諮商工作的穩定性,對我而言是極大挑戰。

一轉眼時間來到2021五月中旬,時間快速流動了半年,在新場地中,也覺得自己不論是思考甚或內在的血液都彷彿煥然一新,做了非常多新的決定,也清理了積累許久的舊習,同時更看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當人在無窮的忙碌中,你很難安靜下來細思:

*會不會你生活中有很多時間的小偷?

心不在焉而總搞不清楚東西放哪、總是出門才發現忘了錢包手機又折返、沒心思清理的垃圾衣物導致更多的污垢…

*會不會你生活中有很多金錢的小偷?

你忘記付的帳單導致的罰金、你不再需要的訂閱制、因為煩躁又想補償自己的空心消費、報復進食、彌補因為太忙而無法陪伴身旁的人的高額禮物…

*會不會你生活中有很多情緒的小偷?

草率的決定迎來「後悔」的結果、心不在焉的對待迎來衝突不斷的關係、猶豫不決導致錯失良機、忙中又茫的生活帶來持續焦慮…

如何在忙碌中保有一雙有意識的雙眼,對自己、對生活有意識的覺察,需要不斷地練習。在忙碌中,有時候急躁了,事情不如預期,可能會慌張、可能會憤怒;在忙碌中,有時候迷惘了,開始感到焦慮,可能會對未來充滿恐懼。

你的生活方式決定你是誰,這些是你的思維、你的行動、你的情緒的總和。做好生活的焦慮管理,在於你帶著覺知的平衡自己,就像是穩健的騎士,不會因為過勞而從馬匹上摔下,更不會因為力道不足而無法控制馬匹,人的理性就如同騎士,情感就如同馬匹,在情與理之間能揉合出最適合的旋律。

同時,人身上這兩股力量,「自我鞭策」與「自我接納」就像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一個在促進前進,一個在含容寬慰,一個像父親,一個像母親,一陽一陰,而唯有平衡才能讓自己獲得寧靜又同時擁有力量。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心理師推薦:居家修行/休息的四本好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心理師推薦:居家療癒的五本好書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1.《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我最愛的作者一行禪師,他的文章不曉得被我引用在文章裡多少次,透過正念與佛法的觀念說明如何療癒內在小孩。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什麼是看見自己的價值?肯定自我又保持彈性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常常我在討論安全感或是情感議題,很多人常問我什麼是自我價值?我又該如何活出且看見自我價值?

舉個例子,如果我認爲自己是個善良的人,那這段描述是看見自我價值嗎?下一個反應,你可能又會覺得,那善良有什麼好的?善良會被欺負!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打造防疫心生活!東西多、空間少的空間淨化術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台灣疫情升溫,本土案例暴增,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六月中,隨著越來越多確診個案的足跡被公布,民眾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因為高度焦慮而就醫。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與其一直盯著新聞轉播而讓自己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不如趁待在家的時候將房間好好整理一番,因為其實在整理房間的過程中,我們會感覺到情緒及思緒正在流動,反而可以讓不安的情緒安穩下來哦!

先前我們提到了衣服紊亂、囤積行為以及衝動消費的背後心理因素,這篇我們來談談如何實際整理及收納房間!

首先,如果你不知道從何開始,不妨就從衣服堆或是亂成一團的衣櫃開始整理。如同先前《空間與心靈淨化術:疫情時刻透過「整理房間」來穩定情緒吧!》提到,先將衣服分類,再進行斷捨離;當同類型的衣服過多時,也可以依據穿衣頻率再多一次分類。特別注意的是,很多人在好不容易整理好衣櫃後,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又恢復到先前雜亂的樣子,因此,維護整理好的房間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簡單來說,整理的同時也要將我們個人洗衣、更換衣物以及收衣的流程考量進去,好比將常穿的衣服放置更容易拿到的位置,或是回家後馬上換的家居服掛在衣櫃一打開的側門上等,將衣櫃整理成符合個人的生活習慣,就更能保持衣櫃的整潔度。

東西多可以這樣做

回到整理房間,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將東西堆得到處都是,你可以先準備三到四個袋子或紙箱,分別是「垃圾」、「回收」、「留存」及「捐贈或轉售」,如果沒有時間進行捐增或轉售,則分為三類,此類物品改放進直接丟棄或回收即可。這個部分可以從最亂的區域開始進行,只要是過期、損壞、無法再使用的東西就直接丟棄,確定會再使用到的東西則放進留存類裡,而一些高單價且狀況良好的東西就放進「捐贈或轉售」類中。

事實上,想要房間看起來整潔寬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只放會用到的東西」,一旦超過半年,甚至一年都沒有用過的東西,基本上往後也不會再使用,所以只要改掉「以後還會用到所以留著」的這種習慣,房間就能有很大的改變。

特別提醒的是,很多人因為折扣關係會一次購買很多保養品等,對於這類之後的確會用到的東西,記得另外用一個透明的收納箱放置,並依據保存期限排列,如此一來才不會將其遺忘至過期。

空間小可以這樣做

即使丟了很多東西,還是因為空間小而感到凌亂擁擠嗎?重點在於收納以及善用空間。

當東西都分類完後,我們就要將「留存」類的東西進行收納,若不同種類的東西通通丟在一起,不僅容易找不到,也會看起來雜亂無比,所以不妨利用不同大小的收納盒或抽屜,試著將同樣類型的東西整理在一起,若有些東西無法自成一類,那就藉由類似形狀或大小來整理。

不僅如此,也可以善用牆面來擺放飾品、帽子、書籍等物品,盡量讓整體空間看起來簡潔,或是將棉被、過季衣物等收納置床底下,以空出更多空間。

整理完後還有一點要注意,由於現在是疫情期間,因此無論是與家人同住的家庭式房型,還是個人是套房,都別忘了建立回家後的防疫流程。比如這時候你可以將本來放在房間深處的外套架移至移進門的旁邊,方便一回家就先將外套消毒掛上;或是除了浴室以外,可以再放置一個洗衣籃在房間門口,好一回到家、回到房間的時候就將剛才出門穿的衣服換掉。此外,別忘了放置酒精瓶在一進門的地方,也可以放置一個垃圾袋,方便一到家就將使用過的口罩丟棄。

親愛的,疫情期間整理房間不僅可以藉機梳理焦慮的心緒,整理完後建立防疫流程也能降低對疫情的不安感,著手為居家空間打造成一個全新面貌,試著透過空間的收納一起來淨化心靈吧!

 

參考資料:

房間亂得像豬窩?跟著「專業收納整理師」8 大心法除舊佈新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空間與心靈淨化術:為什麼整理房間時總是難斷捨離?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疫情長時間在家,如何避免自己手滑網購?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全台皆列入三級警戒,指揮中心也依據個案足跡熱點,於全台22個縣市增設篩檢站,不僅身居前線的醫護人員不敢鬆懈,許多民眾也為了安全非必要而不出門。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甚至你因為長時間待在家不知道做什麼,於是瘋狂網購嗎?這一篇我們就從衝動購物來討論其中的心理因素。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各地的實體通路的購物率大幅減少,也因為減少出門、無法出國等緣故,大量消費者將消費力轉投向網路購物。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上半年台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達新台幣1587億元,年增17.5%;顯示網購已逐漸成為消費者近年主要的購物管道。

的確,網路購物不僅能有效節省消費者購物的時間,網購商品也時常會有許多附加優惠而相對便宜,在種種優點之下,消費者很難不被網購吸引。然而,也因為網購流程太過方便,人們很容易陷入衝動購物的陷阱裡;尤其每逢折扣日看到便宜就想買,又或是家中已有仍認為要提前囤貨等而過度購買。

現在,不妨回想一下你的網購習慣,是不是每次購物完總是很後悔、買東西回來只用了一兩次都放著、在網購時完全沒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導致每個月都成為月光族?

衝動型購物的背後可能有這幾種因素:

身體需求直接影響

身體的反應最為直接,我們在購物時也時常最先看到身體需求,好比當你身體感到疲憊時,你可能就會搜尋按摩槍、按摩椅等商品,表面上是為了照顧自己,但很常時候我們沒有考量到其實用性,買回來只用了一、兩次都放在旁邊;因為當下身體的需求直接影響了你的購物行為,然而卻忘了真正改善身體疲勞的方法是讓身體能夠好好休息。

補足內心匱乏感

此外,也可能是比較心態、自信心低落的原因造成我們衝動消費,比如你兩天後即將參加同學會,為了不比其他同學過得差,所以衝動購買了自己不一定負擔得起的高級精品;又或是你剛才在路上碰到前男友與他穿著短裙的新女友,為了贏過她,你立刻跑去買了各種漂亮衣服。

掌握過去的失控感

小時候我們可能因為父母不同意而無法買想要的東西,或是在年輕時經濟能力不足而沒辦法隨心所欲地購物,使得過去被壓抑的感受在自己有能力之後,就可能如同洩洪般,透過達到過去無法完成的目標來宣示自己的權利感,此時,許多人就會藉由衝動購物來取得這種逃脫過去的掌控感。

短暫地紓解壓力

許多衝動消費的人其實是想透過購物來補足內心的匱乏感,也許是壓力大、自我認同不足,或是比較心態等原因,就如同心情不好就去吃大餐、跟朋友出遊一樣,有些人在負面情緒出現時透過購物就能得到抒壓的感覺,只是雖然他們在購物的當下會得到滿足,但往往在購物完後又會出現強烈的罪惡感。

親愛的,衝動消費除了可能造成你在購物完後心情更為低落以外,衝動消費也時常會需要退貨等耗費時間心力的後續處理,更會直接因為經濟能力而影響你的生活。為了避免衝動購物成為生活中的小惡魔,我們可以這樣做。

辨別「需要」與「想要」

首先,由於在逛網拍時很常會出現「我好喜歡」、「我好想要」的時刻,使得我們容易暫時忽略了是否「需要」這項商品,加上網購過於方便,輕輕一點便完成購物。因此,我們可以先練習辨別「需要」與「想要」,在按下放入購物車的按鈕之前,先冒出這項商品是否需要的念頭,再決定要不要放入購物車。

如果你辨別不出來,又或是你真的很喜歡而已經將該商品放入了購物車,那就訓練自己先讓那些商品待在購物車裡不要結帳,建立起「購物冷靜期」的好習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那個當下」很想買,所以讓自己稍微冷靜三天,三天過後再回頭確認是否要購買。

尋找生活中健康的快樂來源

生活中有許多事物等著我們去發掘,你可以透過運動、看影集、讀小說等各種健康的方式來補足內心的匱乏感及快樂,雖然疫情時刻不適合面對面與朋友聚會,但線上社交也是很好的方式,你們可以一起玩線上遊戲、或是與對方視訊聊聊最近的心情,找出自己適合且健康的紓壓方式,就可以改變衝動消費的不良習慣。

 

參考資料:

黃惠萱臨床心理師《 搶完雙11優惠,接下來就準備退貨?心理師帶你看懂「衝動購物」的三種心理需求

吳姵瑩心理師:賺多花多的月光族?為你破解衝動購物的三種心態

橫山光昭《90%的節約都會造成反效果》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懶人包底加】疫情來襲,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作者: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最近新冠肺炎covid-19(又別稱武漢肺炎,怎樣習維尼又要生氣了嗎)來勢洶洶,對於人們的內心會如何影響呢?

一篇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的文章很有意思,我把重點摘要並加入我個人的觀點,整理在圖上。作者觀察到,為何明明許多政府都大力宣傳自我隔離,但仍有許多人在路上走來走去呢或是出現好像無感的行為呢?

感到恐懼與不安的人們會…

可能有幾個現象。第一個是基本歸因謬誤,就是我們在解釋他人行為時,會忽略掉「環境」的影響,而容易把此人的行為歸因於「個人特質」。這個的意思是說,我們容易把那些在路上走來走去的人歸因為他們很「壞」、「不在乎別人」或是都是「傻B」…等等,而忽略到人若處於高壓環境下,很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行為。

人若處於高壓環境,可能會出現哪些非理性行為呢?就是圖上的四種:「無法掌握而脫離真實」、「過度樂觀只看好消息」、「不相信嚴重性」、「感到困惑只好依靠本能」…等,這些非理性行為會惡化武漢肺炎的傳播度程度;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是要改名CHO)疑似掩蓋疫情,可能更會混淆資訊的警戒程度。

不過…別忘記人們會互相影響

然而,事情也不是那麼絕望,別忘了人類可以很容易影響其他人,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有從眾的現象,又稱為「行為渲染」,如果我們能從自身做起,帶好口罩、自我隔離,這樣越來越多人將會互相模仿,一起待著家中,等到疫苗出現,或是病毒消失的美好時光。

蔡心「心理防疫」指南

現在就是考驗心理韌性的時候了,這也讓我想到心理學對壓力的研究顯示,當:

1. 事情無法控制
2. 無法確定結束時間
3. 對自身影響很大

4. 過去未曾有過的經驗
5. 無法預期結果時

人們最容易感受壓力與焦慮。那該怎麼辦呢?

我整理了五點心理防疫指南,希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唷!

不同場合的感染風險與「可以控制」的事(一般版與兒童注音版)

去年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我在原作者的同意下,翻譯了一張圖文跟大家分享「可以控制」與「無法控制」的事情。當我們把專注力的焦點放在「可以控制」的部分時,自身的壓力感受可以較為釋放、緩和。(兒童注音版本在本文最後)一年之後的今天,疫情變得更加嚴重,我想再貼一這張圖文,也提醒帶好口罩、勤洗手、使用酒精消毒,如無特殊必要,減少外出互動。也請大家下載「臺灣社交距離App」,只要一下下就能快速判斷確診者是否有與您擦身而過,一起安裝起來!

另外,我在新聞上看見德州醫學會將感染的風險區分成九個等級,我特別做出了兒童版,希望百香果家長/老師都能帶著孩子討論,也減少做中低度風險以上的事,疫情期間請多忍耐一下,多戴著口罩、隨時消毒,也漸少群聚外出唷!

另外,當面對重大壓力(例如:疫情惡化)時,如果能把專注力的焦點放在「可以控制」的部分的話,自身的壓力感受可以較為釋放、緩和。因此,我從國外的資訊中,整理出「可以控制」與「無法控制」的兒童圖文版。希望各位家長/老師,可以印出來與孩子討論唷!

對兒童負向身心狀況之影響

最近疫情變嚴重了,我很想知道如果封城(lockdown)了的話,對兒童身心健康會不會有影響。因此我就查了一些文獻,結果我發現國外有不少這樣的研究。雖然國外研究的結果不能直接推論台灣的狀況,但應該有參考價值,所以我就做成了圖文與百香果分享。

調查結果顯示,封城後大概有21.3%的兒童有睡眠問題、22.5%的兒童害怕新冠肺炎、30.8的兒童有不專心的問題、34.5%的兒童有緊張/焦慮、35.2%的兒童容易無聊、41.7%的兒童有難過/憂鬱、42.3%的兒童有易怒的問題。另外,普遍有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

希望台灣不需要走到封城的那一步,但最近因為三級警戒,大家沒事就減少出門吧。因此若大家長時間都在家裡時,除了在經濟上開源節流以外,要幫孩子安排好穩定的作息,也要多找一些能促進家庭與親子關係的事唷!疫情是一個考驗,是對親子或家庭關係的壓力測試,這些都會度過的,蔡心與大家一起加油!

親子家庭方案:疫情期間60個親子同樂/活動的清單

最近大家待在家裡的時間可能會變很多,所以我從國外的網站上整理了「疫情期間親子同樂清單」。

我刪除了很多我們文化玩不起來的遊戲,也新增一些我想到可以玩的親子遊戲,希望大家能多增加快樂的時光,以免太憂鬱或煩惱,所以一直罵小孩或是夫妻吵架唷!對了,這是蔡心說繪本「我會誠實」 feat. 姪子的影片唷;這是「蔡心 x 小康軒」團購網址(https://gbf.tw/zjq7d

家庭親子方案:疫情突然激增「早療家長」可以怎麼辦

先前我在社福單位帶領人際情緒團體,帶領到一半看見社工臉色凝重,我問她發生什麼事,她說「確診180+,雙北宣布三級警戒」,我突然覺得一片發昏,心裡想到最煩惱的是我的股票,還有如果餐廳都關門了我要吃什麼….雖然帶團體時,工作同仁的心裡都非常慌亂,但我們還是盡我們所能的好好把團體帶完。

帶完團體後,我覺得每個工作同仁都是人在魂不在的進行會後討論。這兩天我的私訊收到非常多家長的訊息,有些問我要不要去醫院上早療課的意見、有些問我孩子的狀況、有些只是來亂的(例如:問我要不要買名牌A貨),但最多的是擔心的「早療家長」的心情抒發。

很多家長很擔心現在去醫院或診所上早療課,會不會是高風險的行為;但如果沒上早療課,會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還有會不會因此被停課結束,以後就不好排了….未來的事情我不知道,也說不準,我無法給我沒見過的孩子家長建議是否上早療或不上早療課。

但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先預備一下「居家早療」可以做的活動內容,請早療家長趁著還會遇到治療師的時候,問一問治療師回家後,可以做些什麼練習。這樣除了能持續訓練孩子以外,也能有更多面對疫情時的掌控感。對於早療兒童,我建議家長可以在家裡做幾件事:

第一、維持固定五分鐘的遊戲時間

如果有來找我做治療或輔導的家長,幾乎都學過一套遊戲治療,請持續每天花5-10分鐘操作,好處多多。還沒有學過的家長現在一時間可能也找不到我來學習遊戲治療怎麼操作了,但也沒關係,可以去買「遊戲力」(修訂版)與「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趕快惡補一下,或是我與我之前同事一起寫的電子書「玩遊戲打造全能小孩」,都有詳細描述怎麼操作。

第二、持續與孩子進行情緒與內在想法辨識的練習

簡單來說,家長可以一邊念繪本給孩子聽,一邊問問孩子,繪本上角色的情緒(快樂、生氣、難過、害怕、緊張、驚訝…等等)與有這個情緒的原因,當孩子在講原因的時候,多半就是在辨識這個情緒的「內在想法」。(例如:我想到週一上午我會很難過、煩惱,因為看起來股票會綠油油的一片,又要好幾萬好幾萬的賠了)

臨床實務上,常常會看見過動兒或自閉症對於情緒與內在想法的辨識有困難,當然,若你手上有一套蔡心或蔡蔡子情緒圖卡,可能會比較好操作。不過沒有的話也沒關係,上網找情緒圖片即可。另外,因為不確定疫情會緩和還是變得嚴重,如果需要可以用來練習「辨識情緒」與「想法」的200個社交情境狀況題,下載連結在此

第三、操作一些與孩子缺損有關的練習

若孩子是過動兒,可以多請孩子練習靜坐、或是玩一些專注力的桌遊,也可以下載蔡心「情緒力 X 專注力」的學習單來使用(我仍然在更新唷!);若孩子有情緒議題,可以請孩子練習深呼吸或放鬆練習,練習完之後與孩子「角色扮演」容易生氣的情境,然後立刻要求孩子深呼吸或放鬆練習;若孩子不知道怎麼該別人聊天,可以請孩子設計要跟別人聊天的問題;若孩子不知道跟別人聊天時,怎麼回話,就跟孩子討論怎麼回話(這個時候若您有「換你說囉」的人際教材,就會很適合使用)。

第四、照顧好你自己,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請家長多安撫自己的感受,當自身比較穩定了,就會讓孩子跟著比較穩定一點,也多對孩子表達一些正向的情緒感受,灌注一些愛的能量。想一想前幾天我的文章,把專注力選擇放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上,會比較容易沒有壓力。最後,這一段時間真的會比較辛苦,蔡心會與大家一起撐下去,我會盡量多寫一些居家早療可以做的活動,也請大家持續支持蔡心唷!

蔡心目前開發之兒童情緒/專注/社交教材

1. 情緒圖卡「我的心情我決定」:

2. 由美國​設計,但我在地化翻譯與合作發行的人際情緒/社交技巧教具:
「換你說囉!」(SAY NEXT!)繁體中文版

3. 情緒 X 專注力 教材「情緒對對碰」(EMOTIONAL MATCHING CARDS)現正預購中!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aisean.psy/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空間與心靈淨化術:為什麼整理房間時總是難斷捨離?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全台皆列入三級警戒,除了規定民眾外出時需全程配戴口罩,也禁止室內五人以上、室外十人以上的聚會。連日破百的確診數,也讓許多民眾人心惶惶,不僅許多公司都宣布居家上班,先前人來人往的街道、捷運、商圈也明顯少了許多人潮。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其實,待在家裡最好的穩定情緒方法之一,就是整理房間。

上一篇我們討論了房間凌亂所代表的人格特質,這一篇我們會進一步將囤積行為分類,並且談談背後的心理因素。

許多人的房間之所以凌亂,很多是來自於囤積行為,而囤積行為大致又可以簡單分為購物型囤積及拾荒型囤積。

囤積症並不少見,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也將其正式定義為精神疾病,除了從檢視居住空間是否造成安全風險判斷以外,也可從是否影響患者及身邊的人的生活上基本活動,或是造成經濟困難來判斷。

購物型囤積

囤積行為中有八成無法停止獲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則是藉由不斷購物來囤積物品,無論他們的經濟是否足夠,也不管家中是否有足夠空間,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系教授藍迪佛羅斯特(Randy Frost)稱此行為是「購物療法」;他們透過購物行為來消除負面情緒,並獲得滿足。

拾荒型囤積

除了花錢購買,想要囤積物品還有另一種作法,那就是撿拾。拾荒型囤積者傾向從外面撿東西回家,這東西可能是免費報紙、小傳單等甚至是空瓶,在他們眼裡,那些物品並非垃圾,而是「總有一天」會用得到的物品,於是家中東西就越堆越多,當物品數量累積一定程度,不僅會影響囤積者本身的生活,也可能會因環境不衛生或東西過多而造成安全上的危險。

雖然人們在面臨斷捨離時通常都會感到十分兩難,但若已經因為「過度」的囤積行為而造成生活上的極大影響,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幫助。因為大多數的囤積行為是來自於內心的創傷,當你的創傷黑洞越大,就可能會透過不斷地囤積來彌補,好比可能是對缺乏物資的不安全感,也可能是給予物品過度的情感依附等許多原因,因此,最好改善囤積的方式就是找出囤積背後的壓力來源。

那麼對於不到疾病程度的囤積行為,為什麼我們明知道該丟但總是難以斷捨離?

客體恆存認知(object constancy)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客體恆存認知」,指的是「環境中的物體是長久存在的,並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或是憑空消失」,若照顧者能提供穩定安全的環境,在嬰幼兒在約八至十二個月時大多就可以發展出客體恆存的認知。

以大人最喜歡和孩子玩的遮眼躲貓貓遊戲舉例,當我們用手將約六至九個月大的嬰幼兒的眼睛遮住,再突然打開時,他們會以為你不見又突然出現而咯咯地笑,這個階段也同時是在建立孩子的客體恆存認知。超過九個月之後,當我們再次用手遮住孩子的眼睛,已具備客體恆存認知的孩子漸漸地會開始移動找尋手後面的你,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你依然在那邊,而不是突然消失。

簡單來說,當我們具備客體恆存的認知,我們就不容易感到情感焦慮,相反地,倘若你小時候的環境沒有讓你感到安全,成年後的你因為缺乏客體恆存認知,在關係中也就容易感到不安,而需要透過全面掌控的方式來維持關係,他們也才可以感覺稍微安心。

回到難以斷捨離的情況,很多人會藉由保存物品來懷念過往或是藉此證明自己的價值,這背後可能就表示他們對於客體恆存的認知不足,認為一旦丟掉了那些東西,自己的過往及價值便不復存在。

親愛的,若你發現自己很擔心丟了那些東西,回憶就一併消逝,此時,不妨回到你的內在,開始回想並感受究竟是什麼讓你如此沒有安全感,究竟是什麼使你一定要藉由「保有」這些東西才能「保有」依附在物品上的情感,是什麼讓你這麼害怕「被剝奪」?

過期物品不丟才是浪費空間

檢視過自己的內心狀態後,就可以著手來處理家中所堆積很久沒用到的物品,放了這麼久、跟了你這麼久,突然要你丟掉的確不容易,我們不妨先從過期的東西開始,花錢買了很貴卻不適合的化妝品、不合時代的昂貴衣服等,相信你內心都明白這些你再也不會用到。或許你會說:「可是這些都是花很多錢買的,丟掉很浪費!」是的,當初你買的時候花了很多錢,但如今它再也用不上,只能堆在你家中的某個角落長灰塵,何嘗不是在「浪費」你的使用空間呢!

向回憶物品道謝、道別

丟掉過期的物品之後,接著整理過往的回憶,可能是你小時候的包屁衣、前男友送的刻了你們名字的項鍊,又或是外婆流給你的脫線毛帽,這些你都留著,因為你想保留的是當時的回憶,以及對他們的情感連結。想一想,這些東西在平常的時候你多久會拿出來看?如果你只是擺在那裡,已經好幾年沒有看過一眼,而只是想藉有放在那裡來認為這些情感不會逝去的話,是時候跟這些物品告別了。

你可以在整理這些物品時,一樣一樣感受當時的回憶,並好好地向每個回憶說聲感謝,謝謝它們造就了現在這麼好的我,在道別的同時也將它們放到心裡的位置。不需要強迫自己全部一次丟掉,我們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好好回憶,好好告別,為這些東西建立一套儀式,最後再好好的安放到心裡面。

無論是處理家中的空間還是心理的空間,都是來自於我們對於分化及歸納的能力,一旦長出這些能力,我們便能更有力量在生命中繼續前進。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囤積病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兒童發展評估中心-零至二歲嬰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親職技巧

https://wd.vghtpe.gov.tw/PMREIP/Fpage.action?muid=10307&fid=9951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特別收錄10個情緒引導音頻QR Code)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常發飆的失智症:他不是故意的,他其實非常努力。

作者:愛心理編輯 朱漓

有次友人跟我聊到他的近況,他的父親罹患了失智症,已經病發兩年左右,而今年年初父親的病情越發嚴重,因此他和哥哥們得一起照顧父親,每人輪流一個月。在照護期間不能上班以外,另外還得負擔相關醫療費用,財務拮据影響父親和自己生活的品質,而照護父親的過程常常發生爭吵。他向我訴苦父親的行為:「他動不動就發飆」、「叫他不要這樣做,他還是一直這樣做」,抱怨著父親情緒波動和無理取鬧,種種行為如何將他的耐心消耗殆盡。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空間與心靈淨化術:疫情時刻透過「整理房間」來穩定情緒吧!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光六天本土案例就已經累積超過五百例,多個縣市都有個案,台灣民眾也人心惶惶,不僅許多公司都宣布居家上班,先前人來人往的街道、捷運、商圈也明顯少了許多人潮。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其實,待在家裡最好的穩定情緒方法之一,就是整理房間。

一想到要整理房間,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好啦!等我有空時就會整理。」或是「好麻煩哦,過一陣子再說!」即使知道房間已經亂無可亂,甚至每天都為了找東西而花上許多時間,有些人對於整理房間還是會選擇「以後再說」。

撇開會立刻行動整理房間的人,我們今天來談談房間凌亂反映了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尤其最常見的衣服很多而堆的到處都是的「囤積」亂,

衣服對人們而言如同一張張的「對外」的面具,而衣櫃便是裝載面具的空間,因此,如何整理衣服也就象徵了如何收納我們的面具。而當一個人無法收納好衣服時,其實就代表著三種狀態:

缺乏自我整合能力

明明你的衣服很多,但會穿的衣服是不是都是那幾件呢?每次換季整理衣服時,是不是都會挖出很多你已經好久沒穿,但總是不會丟的衣服,使得你的衣櫃空間永遠都被那些「不會穿」的衣服給佔據?

之所以留著那些不會穿的衣服,或許是因為你對每件衣服都保有不一樣的回憶,你想藉由保留這些衣服來確認你與那些回憶的連結。然而,這也表示你其實缺乏自我整合的能力,因為一個成熟的個體具備著將事物「內化」的能力,他們會將對人及對事物的價值感收納在心智中並進行自我整合,不需要透過囤積大量物品來確認自己曾經擁有的歷史或記憶。

容易有失分寸

當你無法為衣服好好分類整理,而總是將所有衣服都堆在一起,要穿的時候再重新翻過衣服山,這樣的日常行為可能也代表著你容易在不同的場合有失分寸,或做出不合時宜的表現,因為你總是找不到想穿的衣服而隨便穿一件,衣服無論是否穿過也都隨便的丟在一旁,當整個選衣、穿衣的過程持續混亂,久而久之,你生活中的分寸感也就難以掌握。

太隨心所欲

若你在疫情期間已經改為居家工作,但你依然無法整理自己的私人空間,這表示你缺乏結構性、過於隨心所欲,而這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你的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會混淆;當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不明時,你不僅無法在工作時專注,你在生活中也會因為無法將工作完全切割而沒辦法好好休息。

親愛的,疫情嚴峻時代,盡可能地待在家就是對你我最好的保護,無論是居家工作,還是需要長時間地在家防疫,若你出現焦慮、情緒難以平靜,無法休息想要做點什麼事情的情況,不妨花點時間好好整理你的房間。

分類、收納、斷捨離

整理房間不外乎幾個關鍵:分類、收納以及斷捨離;不知道如何著手的話,就先從衣服區開始吧!從最簡單的分類開始,先從季節分起,接著可以分為外出服、家居服、洋裝等各個類別,同時你也可以將每件衣服分別很常穿、特定時刻會穿、運動服、紀念衣物等。特別注意的是,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有幾件是新買但不適合的衣服,這很正常,因為每個人的體型、喜好都會隨著年齡或潮流而有所改變,所以別忘了要整理出那些不適合的衣服。

當衣服都進行好分類及挑選後,就可以將不適合及紀念衣物類別以外的收納進衣櫃,而不適合及紀念衣物就是時候做出斷捨離的決定,你可以為這些衣服尋找更適合的人,或是問問自己「我還需要這些衣服來建立意義感嗎?」在自我對話時,相信你可以找出答案。

也許整理房間的這條路對你來說很漫長,但只要你願意踏出整理的第一步,之後也會漸漸適應,且你在清整房間的過程中,不僅能訓練自己有意識地挑選「需要」的衣服,也能建立起清晰的界線,同時你也會感到一絲平靜,當你的情緒開始流動,你的思緒也會更加清晰!

 

參考資料: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我衣服很多,是不是也有囤積症?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1

對自己溫柔,就不怕別人遠走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拋棄了你,或背叛了你,都只是他們的個性使然,與你是否值得無關。」 – —Christopher Walken

當時在盧美妏的塗鴉牆上面看到這句話,覺得手很癢就把它抄下來,好像心裡面有一些什麼東西變得安穩了起來。

 

如果你也是那種習慣「壞事內歸因,好事外歸因」的人,別人對你不好,你就覺得是自己不好;別人稱讚你好,你就覺得一切都是運氣好,那麼不如練習一天就好 – —把「好事內歸因,壞事外歸因」,有人糟糕的對待你,你就想像是他吃了炸藥;有人說你表現得很棒,你就跟他說謝謝,笑一笑。

一開始做這件事情很難,但是幾次以後,你就會發現,誰的世界都會有雨天,但別人的世界下雨,並不代表你不值得放晴。

我的觀點跟 Christopher有點不一樣,我覺得,有人背叛、拋棄、傷害你,有可能是他的個性,也有可能是他的遭遇,或者是還有其他的可能,但無論如何,都不妨礙,你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

尤其在你身邊總有一些人用很苛責的話來對待你、開口就沒有好聽的言語、甚至看到你就要酸你的時候,你更要對自己寬容一點。

對自己溫柔,就不怕別人遠走。

晚安。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為自己發聲,找回心中的公平正義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療傷心理學:讓人受傷的不是事件,而是事件後的關係創傷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過往我們討論創傷療癒工作,有時候我們談論的是重大事件的創傷,例如在災難與意外後、霸凌、暴力等「事件創傷」,但大部分人真正痛苦的,往往是在事件之後下一層次的「關係創傷」。

曾有個定居美國的女孩,她告訴我她不想再回到台灣這片傷心的土地,因為這片土地對她而言沒有愛。生命中累積各種不被肯定與支持的對待,家庭中的重男輕女,許多資源都投注在哥哥身上的情形,最後她想盡辦法的努力,考上公費留學,從此離開家鄉。

印象深刻的是她曾在高中晚自習時結束回家的路上,被人跟蹤一段路,轉身看見對方時,還發現對方是遛鳥俠,她嚇得拔腿狂奔,終於到家後,她驚魂未定的告訴媽媽剛才的遭遇,但母親只是皺著眉跟她說:「誰叫妳這麼晚回家。」

當個人在經驗到恐懼、驚嚇等壓力事件,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找尋提供給自己安全感的依附對象,通常此人是自己的伴侶、父母,但當這些對象並非安全對象時,就會感受雙層斷裂,不僅是在事件中感覺痛苦,後續得不到支持與安撫時,對個人來說就像是這整個世界一點都不安全,也沒有任何人是值得信任的,包括自己,也是不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個體。

這也是為什麼過往創傷經驗,後續也容易繼續引發創傷的原因。因為對自己的負面看法,容易排拒身旁的支持與肯定,而不斷陷入深層孤寂之中。

因此創傷的療癒,往往會需要兩層次,一個是修復關係,與關係中受傷的自己;一個是修復事件帶來的驚嚇與恐懼的情緒經驗,進而有能力降低事件對生活的影響力。

而在療癒之後,心靈會進入類似初生嬰兒般的純淨與彈性,又再次重現那份愛可以自然流動、輕巧地感受愛與被愛的狀態。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自我護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自我護理為「個人、家庭和社區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維持健康,以及在沒有醫療人員的支持下應對疾病的能力。」

這周開始,全台灣人民的生活開始經歷了大篇幅的更動,大家的生活正在變動當中,日程規劃與生活安排都才剛確立下來,可能一時之間很難感受到心理方面的壓力。

但美國的研究指出,在疫情持續肆虐之下,生活狀態遲遲無法恢復正常,焦慮和憂鬱的狀態有所增加,約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4名出現這些症狀,且女性的患病率高於男性,青少年又比成年人來的多(Panchal, Kamal, Cox & Garfield, 2021)。

這很有可能是我們接下來會到的問題,所以心理自我護理變得非常重要。

要怎麼做到心理自我護理呢?

1. 了解身心狀態
觀察自己是否過度焦慮或是出現憂鬱症狀,像是出現失眠、食不下嚥、在工作上無法專心、緊盯著疫情消息深怕遺漏,生活節奏被打亂,這些都是焦慮與憂鬱的警訊。一旦觀察到自己出現這些情形,要有意識的截斷讓你焦慮的來源,在生活中增加正念和冥想,在Netflix上有個「冥想正念指南」的節目,可以每天花20分鐘跟著練習,可以有效放鬆心情,安定情緒。

2. 維持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建立工作界限,不管是時間還是空間都要劃分清楚,在家也可以換上外出服,畫上淡妝,給自己開始上班的心情準備。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並且融入放鬆時間。規定自己一段放鬆的時間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規劃好,就很容易放鬆時擔心工作,在工作時又禁不起想放鬆的誘惑。如此矛盾之下,又會增加心理負擔與焦慮感。推薦大家一個很實用的影片,跟著他一起工作一起休息,可以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喔。影片連結:https://reurl.cc/MZn783

3. 增加心靈彈性度
在全台灣人生活大亂的當下,也請給自己一點調適的時間,一時之間無法讓生活步上軌道,工作效率較低、心情較煩躁,都是很正常的。這段時間可以讓自己多一點休息的時間,如果不想工作,就整理一下房間,清理一下因為忙碌而忽略的窗框灰塵。透過這些清掃也可以順便梳理自己的情緒。房間乾淨了,心情也會輕鬆多了。人生有時就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給自己一段適應期,慢慢調整,焦慮的心情也會隨之放鬆喔。可以每天在睡前寫下今天發生的三件美好事件,有助於增加正面情緒,進而增加心靈彈性度。

4. 尋求社會支持 
充分利用個人支持和專業支持系統,跟同事或是朋友開著視訊一起工作,互吐苦水,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社會支持,拿起電話,聯絡不同縣市的父母、兄弟姊妹,在這困難時刻可以付出自己的關懷,接受他人的關懷,就是很幸福的事。但請注意,如果你的同事或是親戚給予你過多的擔心與焦慮情緒,請適時的截斷,先穩定自己情緒最重要。如果覺得自己無法自行調適,也可以尋求線上諮商與線上課程,透過專業協助可以讓自己更快恢復喔。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疫情期間容易和人吵架?「身心容納之窗」概念為你解答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比爾蓋茲離婚反思:關係中無法獨立者有這四種類型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1g931m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每當名人婚姻關係結束,總會引發一波討論與心碎和夢碎,究竟婚姻的終極目標要導向哪裡,才符合多數人對幸福圓滿的渴望?

我好奇與想討論的,是一個人該如何才能好好分手,好好祝福彼此,轉身去擁抱人生。這幾年的實務觀察是,寂寞與自卑,是好好維繫關係的殺手,也是最難好好分離的詛咒。有這兩個特質,關係難以幸福,也為繼續苟延殘喘的維繫,最終痛苦會滿溢到身旁所有人身上。

.對婚姻失敗的懼怕

.對自主獨立的缺乏

.越渴望圓滿卻越活得不像自己的婚姻

.只能死別的無奈讓活著都成為苦差事

邁入中老年的婚姻,經歷空巢之後,家庭中的角色會從父母逐漸回歸夫妻與自我,當婚姻基礎不穩固,就會在角色回歸上遭遇重大挫敗,有些父母選擇緊抓著孩子不放,讓家繼續保持「家的圓滿」,孩子無法離家,父母也無法幸福。

許多人一輩子怨嘆婚姻人生,覺得大把青春揮灑奉獻在家庭中,餵養出的卻不如心中想像的幸福光景,缺乏自我與自主的生命經驗,要放手除了心有不甘,其實也不一定具備分離的能力。

分離的決定,是有能力再造幸福

看著比爾蓋茲頂著在台灣被定為老年人的65歲,可以承認彼此不能以夫妻身份共同成長,祝福彼此自由與幸福,而65歲的離婚,對於後半輩子「心的依歸」,引發多數人恐懼的「孤獨終老」與「青燈獨守」,真是首富無須煩惱的嗎?真是因為財富自由,才能毅然決定嗎?

能不能好好分開,向來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再造幸福」的能力,只是太多人認為金錢才能創造幸福。多數人看著自己年華老去,多數人看著自己窮得只剩下錢,真正恐懼的,是有沒有那顆真心的對待,但會不會需要先真心對自己的人生坦承,這一切才有機會自然發生。

當創造幸福的決定權在你手上,你無須等著他人給你幸福,自然不用擔心他人對你的分離與拋棄,這不會是你需要著眼的恐懼,因此你總是能專注在你的幸福上。

自由的追尋,獨立是基石

「自由」,是自我認識的堆砌,是自主獨立的果實,在關係中無法做自己的人,無法品嚐自由,只有滿滿的責任與義務,滿滿的無奈與委屈;在關係中無法獨立的人,包括:

1.無法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生存能力者;

2.無法生活獨立,可以生活自理者;

3.無法情緒獨立,可以分清自己與他人情緒,並承擔起自身情緒責任者;

4.無法態度獨立,可以為自己做決定,可以選擇自己的喜好。

當你心靈自由,你不會苦苦追尋圓滿,因為自由的人,懂得尊重,懂得理解彼此差異,更懂得自己與他人的極限,真正的自由,是相信彼此可以擁抱幸福的人生,即便那份最幸福,不一定是待在關係中,即便那份最幸福,可能佔據關係相處的時間。

親愛的,可以分離,才可以親密,而太多人所認為的分離,是老死不相往來,太多人認為的親密,是一種同心,不可以吵架、不可以拒絕的粘膩。最後你會發現,這些關係中最重要的尊重與欣賞,信任與支持,早被大部分人忽略。

 

陪伴你成長:【5/15 愛自己的身心練習】

 

延伸閱讀:身心平衡學:身體是情緒的乘載,會洩漏你心底的秘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焦慮心理學:別讓心中的猴子綁架你的情緒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記得一本好看的書《最高休息法》中談到如何真正幫助腦袋休息在於練習「正念」,也就是讓思緒能夠待在此時此刻的當下,能夠心無旁騖,因為當你的腦袋可以安靜下來,心自然就能平靜,就不會被焦慮綁架。

然而大部分焦慮的發生,通常都跟腦袋中有千千百百隻猴子有關:

「我好糟糕」「我什麼都做不好」「他一定會討厭我」「放棄比較快」

當你的心思全被這些叨絮的猴子佔據,甚至你為之起舞,與他們爭吵也好、陷入辯駁、或者被打趴也好,你會發現散亂的心思,就帶來焦躁不安的心情。

「如果他放棄怎麼辦,我就變一個人了」

「為什麼他不帶我回家,他是不是根本就不愛我」

你會發現猴子的組成,大部分都是對自我的懷疑、批評與否定,而當你花太多心思跟猴群在一起,你會發現人生越來越失去盼望。

但有時候,也許你感受一下,如果沒有這群猴子,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呢?

有些人會告訴我:

「是煥然一新的感覺」

「我就可以好好追尋我想完成的事」

那麼,請問真正原因,是猴群阻礙你自我的發展與夢想的追尋,還是你習慣為之起舞而消耗自我發展的精力?假如你面對猴群依舊聞風不動,這些猴群又能奈你如何呢?

這也是我每一次在靜心練習中,不斷訓練自己的,我們每天總有千百個思緒,但並非每一個思緒都是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可以掌握我現在要專注的思緒,而其他不需要的猴子們,都可以讓他們搭上高鐵,一聲令下離開你的視線範圍,這也是我一直訓練學生,要練習揀選你的思緒,更要練習忽略你的思緒,同時在焦慮發生時,練習專注在自我發展上。

你,是你時間投注的總和。

你投注在恐懼,身上就有恐懼的巨獸。

你專注在夢想,就能累積實現夢想的能量。

而當你真正意識到這一切由你決定,你的人生又能感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由。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心理師帶你在焦慮世代中,安穩下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2

【熊熊遇見你經典QA】努力經營關係還是不快樂?海苔熊:先停下你的努力

4/25(日)愛心理舉辦【熊熊遇見你】新書分享會,由吳姵瑩諮商心理師主持,「科普心理學家」海苔熊與「約會顧問」瑪那熊主講,一同談談從脫單到進入關係,再到分手後的放下等不同階段的感情課題,愛心理小編也整理了當時現場朋友所提問在關係中常見的問題以及老師們的看法,希望對於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們也有所幫助唷!

跟對方在一起很久,也覺得很愛對方,但為什麼我們依然衝突不斷、時常吵架?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事實上,當一個人已經佔據強勢的主導地位時,另一方就會嘗試在其他地方反擊,進而引起你的情緒,最後就會演變成高衝突的相處模式。

想要改變這樣的相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如果發現自己就是強勢的那一方,不妨試著將強勢的語氣用詞改為站在對方角度,以想要了解對方想法的態度進行對話。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經營這段關係,為什麼彼此間的關係卻沒有因此而變好,依然陷入僵局?到底還有哪個部分需要努力才對?

海苔熊💁‍♂️:其實,有時候不是因為你沒做甚麼所以無法改變,而是因為你做了甚麼才導致現況。所以,如果想要打破僵局,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停止努力」,無論結果是好是壞,至少能打破現在的僵局。

很多人會說要放下,但其實大家都知道放下不容易,所以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放下,那就把那塊放不下的對象、回憶或是傷痕留下吧!讓它留在你的內心深處,不要老是想著要忘記,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那塊放不下的印記會越來越小,它也許不會消失,但你已經可以帶著它自在地繼續往前走。

如果真的覺得自己需要外在輔助,那我們也可以藉由一些儀式,好比我有個朋友先前已經與未婚夫拍了婚紗,卻發現對方劈腿,最後她就將婚紗燒掉,像這個燒的過程對她而言,無論是她的不甘心、憤怒等其他情緒,或是這段感情,她都有劃下句點的感覺。所以如果覺得自己仍受前段關係的影響,可以透過一些儀式感來幫忙,比如也可以用筆試著寫下此刻的心情,接著放進信封裡,讓這樣的儀式幫助你釋放情緒。

當我們面對恐懼或挑戰時,最常出現的行為就是逃避,現在想像有一扇門的後面有一隻很可怕的怪物,但因為我們害怕,所以我們就會將門緊緊關上,並與那扇門離得遠遠的。但如此一來,我們永遠也不知道門的後面除了那隻可怕的怪物以外,也許還會有什麼其他美好的事物。

海苔熊💁‍♂️:像我最近真的很不想唸書,我就詢問我的「慢慢來」朋友,他告訴我既然不想唸書,那就念少一點吧!他說我每天只能唸書十分鐘,千萬不要再多了,唸完書後就做自己的事。於是,我拿起書本開始唸書,唸著唸著,不自覺就超過十分鐘了,接著我發現唸書這件事也沒那麼討厭,所以接連唸了兩個小時。我告訴那位「慢慢來」朋友,他還罵我不是跟你說不能唸超過十分鐘嗎?

所以,當我們面對挑戰或恐懼時,會有逃避心態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不妨試著用「慢慢來」的態度來面對,我們可以從緊閉門,慢慢地開一點小縫,再開大一點縫,總有一天我們就可以把門打開,面對可怕怪物後看見更美好的事物。

 

對愛情還有更多疑問的小愛粉們,歡迎參考八月份海苔熊與瑪那熊的愛情這種病系列講座唷💕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

8/14【愛情這種病 – 迷惘症】掌握愛情價值,吸引值得的伴侶!

8/14【愛情這種病 – 迷惘症】掌握愛情價值,吸引值得的伴侶!

海苔熊科普心理學家

8/15【愛情這種病 – 焦慮症】他愛我?他不愛我?總是愛得患得患失?

8/15【愛情這種病 – 焦慮症】他愛我?他不愛我?總是愛得患得患失?

 

8/15【愛情這種病 – 缺愛症】不愛會死!幫你戒除愛情吸食上癮問題

8/15【愛情這種病 – 缺愛症】不愛會死!幫你戒除愛情吸食上癮問題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8/21【愛情這種病 – 絕緣症】不再自斬桃花,擁抱且真實去愛

8/21【愛情這種病 – 絕緣症】不再自斬桃花,擁抱且真實去愛

 

8/21【愛情這種病-依賴症】遇見他,你變得很低很低,低到認不出自己

8/21【愛情這種病-依賴症】遇見他,你變得很低很低,低到認不出自己

【愛情這種病】其他課程請點:https://www.iiispace.com/loveism/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1

【心理時事】莊凌芸的殞落:無預兆的自殺,帶你認識微笑憂鬱症

作者:愛心理編輯 朱漓

在2021年3月5日我們一位美麗的歌手殞落-《聲林之王》的莊凌芸。

自殺的前一天,莊凌芸還問媽媽:「你可不可以教我做滷排骨?」一切既往如舊,那堅強的小女生,直到最後跟母親道別時,母親仍沒有察覺到這小女生的心理的最後防線已經潰堤了。在她與母親輕抱後,一聲簡潔有力的「bye bye」似乎讓周遭的空氣結凍,那股寒意逐漸滲進母親的心中,但卻為時已晚。

即便是最親的人,也未能及時察覺的某人內心最深也是痛苦不堪跟別無他法的決定。同樣的在2017年7月20日聯合公園主唱查斯特班寧(Chester Bennington)在自宅中上吊自殺,他的遺孀泰琳達(Talinda Bennington)在9月公布查斯特班寧自殺前36小時快樂地與孩子玩耍的樣子,寫下「Suicidal thoughts were there. but you’d. Never kmow[1]# fuckdepression (自殺想法一直都在,但你永遠不會知道。#該死的憂鬱症)」,並呼籲多多關心身旁的人。

微笑憂鬱症患者因為他們表象的情緒很難被他人察覺,但有些線索還是可以讓大家觀察到他們正在也許正在遭受憂鬱症的折磨.就像是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總是光鮮亮麗,生活順利,但偶爾卻會發一些負面的文章,而且內容充滿毀滅或是無望感.有些微笑憂鬱症患者也會表現十分壓抑,面對負面事件時,選擇用委屈自己來取悅他人。就如莊凌芸在面對爸媽之間的矛盾時,選擇委屈自己,讓爸媽避開見面時的尷尬,長時間下來委屈自己就會讓負面情緒快速累積。人的情緒每天都在改變,但當你發現身邊有朋友只表現出正向情緒,所有負面情緒都消失了,而且他的轉化與表現是非常生硬的,這也是很有可能是表現出微笑憂鬱症的特徵。

微笑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是近年來在精神醫學中相當重視的議題,它也被稱為行走的憂鬱症(walked depression)或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 depression),意指這類型的憂鬱症患者具有高度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上正常或者擁有出眾的社交能力,這與典型憂鬱症徵候不同,典型憂鬱症徵候可藉從外部去觀察對象的行為減緩,患者與其他人的互動頻率下降。但微笑憂鬱症並沒有因罹患憂鬱症而有這兩項指標下降的跡象。

因此微笑憂鬱症在統計上往往被低估,甚至連當事人也沒有認知到自己的憂鬱情緒已到達憂鬱症標準以至於沒有尋求幫助。微笑憂鬱症在以往的診斷中常被歸屬於重鬱症,這是因為微笑憂鬱症患者大多持有自殺想法和動力,而與重鬱症的不同地方在於,重鬱症患者的活力會因病情逐漸低落,但微笑憂鬱症的人仍保有原本的體力,在行為動力上高出典重鬱症許多,因此在自殺風險上高出重鬱症許多,另一方面增加自殺風險的原因在於微笑憂鬱症擁有過度壓抑自己的傾向,會像是活躍地層運動的火山,在沉靜的表面底下擁著滾動的炙熱岩漿,過程中一直增進氣壓的密度,直到整個爆發出來,這壓抑一旦爆發出來就會轉換成具體的執行力,例如自殘或自殺。

聽起來令人擔心,另一方面在精神醫學界之中已經開始重視微笑憂鬱症,但實際上微笑憂鬱症還未建立起獨立的診斷,微笑憂鬱症在DSM-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V)中屬於非典型的憂鬱症(Atypical depression)且歸類在重鬱症中的亞型,大部分的診斷仍沿用重鬱症的診斷標準,這讓專業人員在診斷過程中增加許多難度。聽起來有點悲觀,但人們開始重視這個問題,而重鬱症的診斷指摽或者在DSM-V中非典型特徵說明(atypical features specifier)也確實能診斷出當事人某些精神狀況,儘管透過DSM-V是「間接地」診斷出微笑憂鬱症。

其實,早在1970年到1980年代微笑憂鬱症已經被認識,當時是以偽裝憂鬱症(Masked depression)作為學名,爾後實際診斷沒有實質幫助而慢慢沒落。如上述提及的,在實際診斷過程,個案在面對治療者時巧妙地避開相關討論精神問題,不論是刻意的還是沒有察覺到。這樣的情況觸及文化所帶來的影響,例如在亞洲文化中「男兒當自強」、「男生就不該輕易落淚」,教育男性避開承認心理上的脆弱,因此在問診過程中只提及生理上的疼痛,而忽略了精神上的問題。學者並沒有放棄理解微笑憂鬱症,累積了一定文獻探討其本質和診斷的指標。

微笑憂鬱症的特徵臨床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將微笑憂鬱症描述為「當內在承受著憂鬱症的徵狀時,對其他人呈現開心的樣子,而刻意地微笑。」[1] 即使有明確的定義,但在實際上也會因微笑憂鬱的高度偽裝,造成診斷中難以辨識微笑憂鬱症。研究顯示微笑憂鬱症年齡落於22-78歲,男女比例為2.5:1[2]。微笑憂鬱症部分的人格特與重鬱症的人格特徵重疊,為壓抑型、低自尊、過度討好他人,或是帶有強烈自我負面意象。最新的研究表示微笑憂鬱症不同於重鬱症的特徵有[3]

• 積極主動,能力優秀。

• 位於高社經地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人

• 一個看起來開朗,樂觀並且總體上快樂的人

而他們的情緒內在以及外在表現方式呈現不一致的,覺得別人無法接受自己的情緒,認為真實的自己不能被理解與認同。而他們表現與內心感受不一致的狀態又會讓他們的負面情緒加劇。不難理解對於他們來說,在自我和親密關係的價值比較中,親密的人是比自己重要的,同時可能帶有英雄情結,希望以極端的方式協助其他人。說明他們對於與親密的人總是保持著一段距離,不論是為了保護對方還是支持著自己,但這樣的想法,在心理上造成無法確切的理解對方或者忽略了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曾有過個案罹患著重鬱症,在諮商過程中,她表達著自己的感受,她希望自己過得比現在更糟,最好能夠用更極端的方式糟蹋自己,因為她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經無法再糟糕了,但經過進一步,我們發現他其實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她對現在的生活所造成的痛苦已經麻木不仁了,即時她現在知道自己很痛苦,但卻已經習慣了,因此她渴望著更糟糕的生活,讓她覺得她還活在當下。這樣的狀況說明除了與其他人之間保留著隔閡,也與自己切離開來。

高危險族群

微笑憂鬱症時常在高社經地位的女性或亞洲男性身上出現,因為他們被賦予更多的社會期待,他們也需要在生活中扮演溫暖且正向的角色,有家人需要照顧所以不能倒下,這些壓力加諸在身,微笑憂鬱症很難不出現。職業類別上像是服務業等需要長時間用良好的態度面對客人,也會讓他們的微笑面具難以摘下,在面對憂鬱狀態時衍伸為微笑憂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經衛福部統計5,30歲以下青少年使用抗憂鬱症藥物逐年增加,憂鬱症逐漸年輕化,現今社群媒體滲透每個人的生活,很多時候網路上展現的人生比現實人生更為重要,當大家停留在網路上的表現時,認為自己也要過的像別人一樣精彩才是好人生,使得「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落差越高,這也使得年輕主群罹患微笑憂鬱症的危險性正在增加。

微笑憂鬱症在社群媒體上的表現方式

根據研究6顯示使用正向詞彙「快樂(happy)」「爽(exciting)」與微笑憂鬱症有正向關連,可以觀察到微笑憂鬱症在社群媒體上所貼出的文章不全然都是正向的, 也會有極端負面情緒上的貼文,通常被認為是一時的宣洩,如我們在上述所提到的,這正負向的反差,往往是當事者在接受自己心理感受時,中間存在著一個斷層,這斷層作為自我情緒消化的機制,其功能延遲了或懸置了立即性反應,能讓當事者拒絕或者以默認的方式接受自己的痛苦進而拒絕面對它。

微笑憂鬱的指標問答7

1. 你是否感到好像你自己「很假的」度過一天?

2. 你是否經常隱藏你的感受以及擺出一張快樂的臉蛋去讓對方覺得事情其實還過得去?(必答題)

3. 當你這天過得不錯,你是否覺得好像跟其他日子差不多。(必答題)

4. 你是否注意到胃口產生變化?(必答題)

5. 你最近的睡眠習慣或安排是否有更動?(必答題)

6. 你有最近有注意到你看不慣很多事情嗎?(必答題)

7. 你很難聯想最近有過持續好幾個小時的快樂時光?(必答題)

8. 你有注意到早起的感受或者今天過了一整天的感受嗎?(必答題)

9. 你是否感到來自你所面對的或者工作上帶來的壓迫感嗎?(必答題)

10. 你是否花了在自己身上的時間超過你的另一半?

11. 當你做錯事情的時候,你會感受到罪惡感嗎?

12. 你有注意到你的情緒波動增加嗎?(必答題)

13. 你最近是否承受著你無法描述出來的痛苦?(必答題)

你可以經由這13題檢測自己是否目前與微笑憂鬱的狀況相符的程度,也可以把請朋友做一下檢測。在13題問題中若超過6題為肯定的回答,建議你或者你的朋友前往心理諮商所進一步了解近期的身心狀況。

診斷方式

除了一些微笑憂鬱症的特徵之外,DSM-V的憂鬱症診斷標準也作為微笑憂鬱症的指標。

重鬱症診斷標準8

1. 幾乎整天且每天憂鬱,可由主觀報告(例如:感到悲傷、空虛、無助)或他人觀察(例如:看起來像在哭)而得知。其中青少年可能以情緒易怒來表現。

2. 幾乎整天且每天對所有活動降低興趣或愉悅感。

3.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或幾乎每天食慾降低或增加。

4.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5. 幾乎每天都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

6. 幾乎每天都倦怠或無精打采。

7. 幾乎每天感到無自我價值感,或有過度不恰當的罪惡感(達妄想程度,不僅是對生病自責或內責)

8. 幾乎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或是猶豫不決。

9. 反覆想到死亡(不只是害怕死亡),反覆有自殺意念而無具體計畫,或是出現自殺的行為,或有具體計畫。

非典型特徵的診斷準則9

情緒的反應(Mood reactivity),以下至少符合兩項:

1. 體重明顯增加或食慾增加

2. 嗜睡(過多的睡眠,與憂鬱症患者的失眠相對)

3. 鉛樣癱瘓(四肢感受到難以移動)

4. 長期處於人際拒絕敏感性(例如,分離的敏感度。不侷限在情緒障礙發作期間),導致嚴重的社會或直接的損害。

5. 在同一個重鬱症發作當中,以符合憂鬱症特徵或者緊張性說明準則,則不再適用於非典型特徵說明。

專家學者給醫師與心理師的意見

以下作為專業人士建議從業人員需要關注的面向,建議中有許多艱澀的詞彙,但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

• 深入了解心理發展史,以排除可能對精神健康產生持久性影響的神經發育障礙(症)(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 患者呈現的態度,例如,覺得被羞辱或避免探討與憂鬱或心理健康有關的事情,這可能導致疏忽。

• 與神經精神病問題有關的心理特徵,人格概況和家族史。

• 以身體診查(physical examination)去評估潛在關聯幸福感的併發症,儘管現在有著正在發生的健康問題。

• 患者轉診來源和原因,可以為慢性和未確診的神經精神病症提供見解。

• 年齡分佈(發病時為22-78歲)和性取向(男女之比為2.5:1)

簡單來說:這些建議告訴從業人員要注意到除了身體上的病痛所造成的心情低落外,還得更加注意患者是否正在掩蓋著他/她實際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評估案主是否自覺有幸福感,而非僅評估是否有痛苦感。缺乏幸福感才是微笑憂鬱症最重要的評估準則。

如何協助微笑憂鬱症

陪伴

尊重

相信

提高微笑憂鬱症的警覺

建立心理協助網絡

適當的陪伴很重要,面對身邊有憂鬱症狀的人,當然最重要的是陪伴,這陪伴的用意展現溫暖與關懷給站在黑暗邊緣的他們。所以請尊重他們的感受,如果他們需要時間獨處就先讓他們獨處,並且向他們傳達我們隨時都在的訊息,然後再定期關懷他們;好的陪伴需要適量。

另外,愛心理要強調一點,我們不要被微笑憂鬱症的「偽裝」嚇到了,彷彿好像他/她只要把自己藏得好好的,我們就完全沒有辦法知道他/她在想什麼,在面具下好像站著一位陌生的人。但他/她是我們身邊中最親的人,很像水星一樣,他/她只是剛好到了轉到「朔」的那一面,儘管他把自己藏在面具之下,我們卻一直都知道他有個外在且也有那個我們熟悉的內在世界,我們了解他/她,他/她一直是這樣子一個生活在我們身旁,只要我們能稍加注意一些他/她可能的感受,相信他/她是需要我們的,我們就能看見面具背後有個我們最愛的人在那邊等著我們。

如果你透過「微笑憂鬱的指標問答」發現了自己或者是周遭的人有著類似的情況,也可以向愛心理以及各地的心理諮商機構尋求協助,我們一直都在你的身邊。

 

1. 原文錯字

2. Rita Labeaune, 2014, The Secret Pain of “Smiling” Depression,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guest-room/201411/the-secret-pain-smiling-depression

3. Sudip Bhattacharya, Kyle Hoedebecke, Neha Sharma, Ozden Gokdemir, Amarjeet Singh, 2019, “Smiling depression” (an emerging threat): Let’s Talk, In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31:04).

4. Ibid.

5.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2020,〈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0-9734-113.html

6. Loukia Demetriou, 2019, The Smiling Depression of the Social Media: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ocial Media on Mental Well-Being, Conference: 1st Panhellenic Conference :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Mass Media on Everyday LifeAt: Limassol Cyprus.

7. 引用自TMS Treatment Depression,2021https://pulsetms.com/resources/high-functioning/?fbclid=IwAR3C9GMYOEfxDjPErVnYYNu47hL-WWLpByeXu9-ptEfzDpzg4Iwpp3e5RZs

8.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V.

9. Ibid.

 

愛心理諮商所

預約方式(Line ID): @iiispace

地址:10662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66號6樓之1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重新認識、練習掌握、與修煉情緒

 

延伸閱讀:【關於自殺這件事】「生命很美好」,是增加痛苦指數的無效安慰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做事總是急急急?其實你是被完事焦慮感操控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你總羨慕有些人可以愜意優雅地過生活,有時候你總認為怎麼有人如此閒情逸致可以喝茶閒聊。再一次演講場合,有個媽媽問我,他做事情時容易很急,想著現在處理好洗衣服,等一下要去接孩子,之後要煮飯,腦袋沒法安靜,手腳也沒停下過,心思總在一種浮躁與急促的感受中,一整天下來似乎很難有自己的時間,到了夜晚也精疲力竭,不只生活、關係相處也越來越沒有品質。

我問這位媽媽,急著去做下一件事是怎麼了?

她告訴我,她總是一心多用,因為很擔心如果沒有先趕快想好,事情會做不好,會無法趕快完成。

我再問她:那事情有沒做好,下場很慘過嗎?

她思考了一下,說道:好像也沒有…..。

我繼續問道:是的,那希望趕快完成是為了什麼?

她說:不希望事情懸在那邊沒有解決,會很有壓力讓人煩躁。

親愛的,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急匆匆的度日,卻一直沒有好好活著的感覺,生活不曉得在向誰交差,但又像等著一件件事情結束後被打勾的完成感。

在這對話中,已經在呈現一個人思慮與自我的狀態,我的分析是這樣:

1.「趕快做完,不然會被罵」:

這種急促焦慮,是陳年積累,避免自己被罵被唸被批評被挑惕,因此做完之後有短暫的心安。因此解套的方式,是「對自己信任」,也就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當你急著推進,就給自己信任。

2.「趕快做完,就能做我的事」:

有些人,因為應允或承擔太多事,導致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像在夾縫中求生存,因此總處於完事焦慮感中,而這樣的解套其實是「為自己說不」。

當你的時間被太多事情瓜分,自我會產生極大的焦慮在於,喚醒你的意識告訴你現在過得不是自己的人生,應該要「趕快」人生才不會白費。但當你不夠信任自己、不夠肯定自己,就會歡迎別人輕易瓜分你的人生,因為你需要被他人喜歡、被需要、被肯定,而導致一直需要完成事情,去交差,去換得肯定的甜頭。

因此,越茫然,越忙。越茫然,越丟失自我。成為抓住自己,好好信任自己,好好肯定自己的人,你就能越來越踏實的享受人生。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任何事都難做決定?選擇焦慮者常出現的三種現象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關係心理學:評估親密關係的三個重要軸向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一、親密與獨立

在關係中你是否能分享你的心情,是否願意親近對方,是否願意讓對方靠近。在關係中你是否能一個人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事情,當對方無法陪伴與無法參與時,你也能獨當一面,從容度日。當你過度渴望親密,會讓關係變得窒息;當你過度需要獨立,會讓關係變得疏離。

二、自由與責任

你在關係裡是否有選擇的自由,還是充滿「應該必須」的責任?你在關係裡是妥協與不得不的責任,還是隨心所欲又能揮霍無度?

在關係中的自由與責任,通常會落在財務與時間分配中,當關係權力不對等時,權力大的人擁有主導權與話語權的同時,也擁有較大的自由,而另一方有可能是能力較好的人,卻因為恐懼失去而較多無奈配合的責任,如果不遵從就面臨被指責自私。

因此當你過度自由導向,意味著在關係中你不願意失去任何一丁點的自己,也容易成為目中無人與自我中心的狀態;過度的責任導向,意味著在關係中你不願意失去對方或失去認可,也容易成為被軟土深掘與他人中心的狀態。

三、付出與接收(去愛與被愛)

在關係中有多少比例,你感受到對方的需求,並滿足對方?這是一種真正核對過的付出行為。噓寒問暖、關心問候、支持肯定,這些都是付出或去愛的行為。在關係中有多少比例,你接收到對方的付出與愛的表達,並且感受到對關係的信任與安心,知道對方會一直都在?

當你對付出斤斤計較,意味著你太害怕受傷,擔心最後換來一場空,因此需要確定對方投入夠多才願意給予,但也有可能因此讓對方等待過久後,決定撤出關係;當你對接收抗拒無感,可能是你偏執的需要某種形式的愛,因此看不見他人的愛,也可能是你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恐懼有了又失去,而抗拒他人的好。

用這三個軸向,好好感受自己,感受愛情,也許你能逐漸看懂在關係中的問題。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總是逼瘋女友?因為「歇斯底里」的溝通你才會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療傷心理學:療傷才能打破生命裡的強迫性重複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強迫性重複是這樣一種心理現象——個體不斷重複一種創傷性的事件或境遇,包括不斷重新製造類似的事件,或者反覆把自己置身於一種『類似的創傷極有可能重新發生』的處境裡。曾經在一堂課中,我問了小美什麼行為會讓你感受到被愛,她的回應是曾有一任非常有控制慾和佔有慾的男友,如果打了三通電話小美沒接,就會把小美電話簿中的好友名單都打一輪確認小美在哪,如果還找不到就會打去轄區派出所。

小美覺得這是一種對自己極為在乎與關注的行為,但其實已經是對關係過高的掌控,然而當問到小美對這類行為是否感覺「熟悉」時,小美很肯定地點頭,因為她有個容易強制孩子行為的父親,甚至相處也常有精神壓力。

小美因為這份熟悉進入關係,卻也在關係中再次遍體鱗傷,男友恐怖情人的行徑日益嚴重,從原本大量關切,到後來變得多疑,甚至限制小美的交友,每一次小美與人互動,都會被言語羞辱,或跟男友大吵一架。

漸漸的小美才意識到,自己在情感中,忍不住找尋父親的身影,為得是在找到相似於父親的男人後,從對方身上獲得愛、獲得肯定,甚至有能力去改變對方,企圖在「改變對方的過程中想要解救童年的自己」,不論是受驚害怕的還是孤單疏離不被愛的自己,也就是改寫歷史的心理機制。

然而對於有傷害性的關係,最重要的步驟是要能「拒絕」的心理能力,與自我保護的能力,卻不是小美熟悉的一環,因此再次重複的關係中,小美也只是再次受傷。

因此療傷的目的,最重要的在於有能力「分辨」可能發生傷痛的情境,讓自己有適度的警覺來避免,有能力分辨安全與危險,為自己尋覓安全的堡壘以供棲息,有能力阻止傷痛再次發生,而非不斷落難,又不斷盼望身旁傷害自己的人可以華麗轉身成為拯救自己的白馬王子。

成為自己生命裡的那雙大手,將自己抱離受難與受創的情境,成為揭開精彩生命序幕的那雙手,更成為在跌倒時捧著自己的那雙手,你的生命將不會一再重複,而是拍拍塵埃,繼續充滿力量的迎向未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療傷的功能:讓傷口的疼痛不會繼續散佈人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療傷的功能:讓傷口的疼痛不會繼續散佈人間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對於為什麼要療傷,這很常成為演講中的月經題,很多人都很好奇,如果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挖掘過去的創傷?這麼說也沒錯,如果心中不痛不癢,生活沒有不滿足,你的確不會有需要探尋過去的困擾,通常要探尋的契機點,往往是很多重複的傷痛他持續發生與複製,累積的痛苦才會促使你想要改變。

療傷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最常見的就是「受害者轉加害者」現象。

例如一:

成長自重男輕女家庭的母親,持續實踐「重男輕女」在自己兒女身上,造就自卑女性的陰影代代相傳,也容易養出自負又負心的兒子。

有一種說法是在被輕視的環境下,容易長出自我厭惡的感覺,因而會將這份厭惡投射在自己的女兒身上,無法親近與撫慰女兒,而將許多期待與渴望投注在兒子身上,是兒子為拯救自己的存在。

如果母親無法正視心中被忽視的傷口,沒有看懂無意識對孩子的厭惡,家族女性的命運將很難被翻轉。

例如二:

成長自家暴家庭的孩子,身為家暴目睹兒,在沒有療癒的情況下,有很大的可能性成為家暴加害人,原因在於他們在暴力下感受到權力感,因此知道只要發怒這個世界就會順自己的意,或者他也承襲了家人情緒處理的模式,在生活或關係的挫折之下,當情緒無法調節,會轉為憤怒,在怒不可喝之下,又轉為暴力。

因此家暴的陰影,又再次成為暴力的複製,原因也在於沒有學習到新的釋放情緒的方法,沒有意識到其實有其他種方式面對關係與面對情緒。

所以療傷最重要的,是能夠在自我覺察中,看懂自己持續選擇一個傷害自己與親愛的人的生活放事,而提醒自己,愛,永遠可以學會轉彎。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究竟是遇不到完美成熟的伴侶,還是自己並非完美成熟的伴侶?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1

比起如何找到可靠的另一半,不如先問問自己是否可靠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該如何知道另一半是否可靠?

其實問出這個問題,你會發現他非常具有性別指向性,也就是通常都是「女性」問這問題。問此問題的背後動機與心理運作,通常是性別框架與情緒成熟度。

1.受綑綁的性別角色:男人應該有肩膀,要承擔,要照顧家庭,但事實是關係是兩人共同承擔的過程,當你相信自己值得信賴,自然能慧眼識英雄,辨識出對方對你的好,是出於討好還是他本來就認爲這是自然而然地付出。因此鬆動你心中性別角色觀點,不是只單方面要求對方,你才能吸引到渴望與你共好的對象。

2.對關係的依賴與恐懼:對於可靠的要求,通常是:

我一個人好辛苦,我想找個人讓我可以休息。

我沒有對方會活不下去,我要他能永遠都在。

但事實是,何以一個人會辛苦呢?一個人的辛苦通常意味著經常感覺孤單,而容易被孤單困擾的,往往是並不喜歡自己的人,如果跟自己都很難好好相處,另一個人就容易被你情緒渲渦捲入。

沒有對方無法活,就像午覺剛睡醒的孩子哭著找媽媽一樣,害怕自己被丟掉,害怕自己沒人愛,但事實是,你早就脫離這個情境,要成為能夠承接與照顧自己的成人,而不是緊抓著伴侶,期待他總是可靠,但自己卻是粘膩的讓人不斷想推開。

所以,該如何擁有可靠的另一半,最重要的,不是他值得信賴,而是你成為值得信賴的人,成為自己在心情低落時,願意花時間傾聽理解自己的人,而這股安定自我的力量,會讓許多人在你身邊也能展現最舒適版本的自己,接著你會發現,其實許多人都值得信賴。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究竟是遇不到完美成熟的伴侶,還是自己並非完美成熟的伴侶?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如何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不用花時間去討好與討厭別人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記得幾年前看Coco Chanel的傳記,她真是個令人很著迷與上癮的女人,充滿才華又可以成為許多人追尋的精神指標,優雅卻又俐落,讚賞她的獨特改變這個世界,那種忠於自己的靈魂,那股不安於平凡的個性,還有那股傲氣,讓我深深為她著迷,她的好友為她撰寫的回憶錄的書名「我沒時間討厭你」道盡她對生命與時尚的熱情,也說明她對人際互動中的阿諛奉承和勾心鬥角,有多麽不屑一顧。

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時,你會藉由「討好」來留住關係、留住機會,需要花力氣去做自己沒這麼喜歡與擅長的事物,也因此浪費你寶貴的精力,並不一定真正在你人生追尋上為你節省時間。

當你看不慣別人的好時,你會藉由「討厭」來釋放負面能量,甚至希望讓他人沾染負面能量,但始終這些負面能量還是留存在你身上,厭惡會讓你花精力去細細地尋找與挑替他人的不足與缺失,並沒有有效抬高你的地位,更不可能讓你真正開心,也許當他人因為被你討厭而自慚形穢時,你獲得一絲絲得意,但也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更多時候,這種被討厭會影響的,也往往是自我不穩定或茫然的人,對於自我穩定與堅定意志者,往往不受影響。

所以,

討好的心態:我不好,你好

討厭的心態:我好你不好 或者 我不好你不好

終究是自我不夠穩定與不夠欣賞自己帶來的現象,同時是佔據你的專注,轉而關注他人的狀態,讓你離自己真正的渴望越來越遠,延緩達成目標的過程。

親愛的,開始練習專注。

專注追求在你認為重要的事情上,不需要他人的肯定,也不介意他人的評價,更不在乎他人的成就,因為每個人本該可以在他的領域裡開出適合他的花園,世界之大本有每個人的立足之地,無須擔憂在洪流之下你無安身之處,只要讓自己好好扎根、好好耕耘,你也能滿意的活出自己的目標。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我這樣做真的好嗎?揮別自我懷疑,讓你心安理得的自我肯定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五步驟教你如何透過「時尚心理學」找回自信!

作者:江珈瑋 諮商心理師/時尚心理學家

原本我就熱愛色彩、穿搭與配件,故也曾學習服裝設計,成為心理師後,多年來研究來談者的穿著與情緒及身體心像問題,開始用時尚心理學助人,我深信大家可用「時尚心理學」讓自己更美、更有自信與快樂。

什麼是時尚心理學?

時尚心理學領域包括衣櫃與心理、時尚與消費行為、服裝顏色與情緒的關係、如何用服裝來評估及找回自信、時尚與身體心像、時尚與環保議題。

一位在美國紐約流行設計學院研究時尚心理學的教授Dawnn Karen,她認為時尚心理學是「透過色彩、形象、風格和美感研究和治療人類行為,解決文化規範和敏感性問題。」

身為一個心理學家,我看見許多個案透過服裝更了解自己,對自己的情緒更覺察,並在生活中展開實際的行動,提高生活品味及美感,也讓自己更有自信,甚至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Tips如何用時尚心理學找回自信?

1. 給「服裝」一個溫暖的家 

曾經一位長期憂鬱的個案告訴我,她從不整理衣櫥的,她喜歡把衣服一堆、一堆的,永遠出門前只拿最上面那件衣服。所以也常是給服裝一個溫暖的家吧,這會讓你的生活有所動力。觀察自己讓服裝有沒有待在一個溫暖的窩吧?衣服夠自在嗎?與哪些服裝有一些回憶,稍微整理一下,鼓勵展開行動整理你的衣櫥。 

2.了解你自己的身體

了解自己內在不容易,但了解外在身型卻容易多了,這包括了解自己的身型,像是比例、線條、皮膚狀況、皮膚顏色,可以思考自己對於身體接納的程度。曾有乳癌患者告訴我無法面對鏡子前少掉乳房的自己,我們可以用選擇治療者的顏色,像是綠色來療癒自己,也或許可以試著去摸索自己感到安全的服裝材質,讓我們感到較有「安全感」,若是身型或皮膚狀況,我們可以採取實際行動去解決。

3.覺察服裝顏色與情緒的關係

在這邊以黑色來做舉例,許多人都喜歡穿黑色,服裝心理來看黑色帶來的意義,可能是表現心理是想要與人適當保持距離的、神秘的、時尚的,也可能是哀悼的一種自我表達,所以在生活中覺察自己穿衣服的顏色,今天的你不自覺的拿了黑色,有回應到自己哪種情緒嗎?還是對你而言,穿上了黑色帶來了什麼樣的感覺呢?你喜歡穿上什麼顏色,為什麼呢?

4.穿上讓你能愉悅的服裝及配件

找到自己的風格需要摸索一段時間,可以穿上令你感覺愉悅或有力量的服裝,這服裝可能背後是有故事的,比方曾經有個個案告訴我,當她分手時,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感到很討厭,但當她選擇了一件很愛的紅色碎花小洋裝及心愛的耳環,看著鏡子她的自己,感到勇氣與力量,也比較有自信。

5.為這世界盡一份環保責任

時尚心理學不鼓勵過度的消費,所以不一定會選擇快速時尚,因那可能對環境造成汙染,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也會降低購買不合適的單品,讓我們一起為這世界盡一份環保責任。學習關心環保,也會讓我們更有自信。

找到自信需要時間,我們可以藉由服裝來療癒自己給自己力量,而非讓服裝來包裝壓抑自己的情緒。展開行動去了解服裝和自己情緒的關係吧 !

 

陪伴你成長:【療癒魔法盒】藝起動手打開內在修護力

 

延伸閱讀:巴黎時尚教主 教會小資女的時尚43堂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不是遠離就是攻擊對方?其實是你玻璃心的反應啟動了自我保護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的玻璃心,其實有針對性的,包括對特定人、對某群人、對某一情境。像是伴侶說的一句話讓你過度反應,總是特別在意主管或年長者對你的評語,或總是難以忍受別人對你的拒絕。

例如伴侶說:你今天要去健身房嗎?(你覺得你被嫌胖)

例如主管說:你專案進度如何?(你覺得你被質疑、被否定)

別人拒絕你的邀約:你覺得你失去自尊,一點價值都沒有。

玻璃心的反應會啟動你的自我保護,你可能開始防衛而攻擊對方,你也可能開始退縮而遠離對方,但這些都可以是具有破壞性的舉動,讓你更覺得自己在一段很糟糕的關係裡,或自己總是處理不好關係,而越亦挫敗。

玻璃心的情境往往來自以下兩種背景因素:

一、受傷的關係

針對特定人,你在其他情境不太會有玻璃心的情況,那麼正說明你們關係已經有受傷的歷史,導致你容易放大解讀對方的話語和行為,或者過度尋求對方的認可與保證,而搞得對方筋疲力竭。關係的受傷有可能是,對方曾經在你最需要的時刻忽略或缺席,對你說了具有羞辱與傷害性的話,因而引發你對關係有很高的不安感,總是想靠近對方又害怕對方傷害你的矛盾狀態,而受傷沒有處理,往往會導致關係的張力與一觸即發,或是僵化與漸行漸遠。

因此修復關係就會是停止玻璃心最有效的途徑,但修復是兩個人共同投入的過程,你是知覺到傷害的人,透過「好好的」邀約,將是開啟修復的前置作業。

二、受傷的自我

當你成長自嚴厲、比較、否定的家庭,長期累積的受傷感,將會形塑你對自我的認同,你心中那受傷的內在小孩,往往最需要人去理解、保護與支持,但因為你在互動中容易被引動的受傷感,總是在人際經驗中重複發生,而受傷的自我,會因為過度敏銳的偵測器,讓你總知覺到他人對你的不友善、質疑和否定,因此人際關係也常在搖晃狀態裡。

因此,修復自我,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去面對內心長年累積的傷口,以及尋求協助來釋放心中的痛,將能有效停下總是容易知覺到傷害而玻璃心碎一地的狀態了。

親愛的請記得,不用每次都循著受傷的感受走向無助的境地,而是可以在感覺受傷時停下抓住自己,成為自己支持與肯定的陪伴,你將更有能力面對各種人與各種情境了。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擁抱「玻璃心」,自我肯定的日常練習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Be Still──靜止下來,和自己的冬天待在一起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今年的冬天非常特別,這似乎是我第一次喜歡上冬天。

以前的我非常討厭冬天,尤其留學期間居住的大學城,冬天氣溫會降到零下十幾度、經常下雪。出門時常常要花很多時間剷掉車上的積雪或結冰,握著冰冷的方向盤手會發抖,走在路上會冷到臉頰發痛。這樣的氣候,讓我在冬天時總會不耐煩地想著: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結束?春天什麼時候才會來?

冬天就像是痛苦的情緒,出現時,我對它感到厭煩,我只想要它趕快離開。

工作搬到西雅圖後,這裡的冬天相較起來溫暖許多,讓我能常常在外散步。也因為疫情讓我練習慢下來,散步時能夠慢慢地走,偶爾停下來觀察和欣賞景色。我意識到我以前從來沒有好好欣賞冬天的樣貌──樹木枯枝、枯萎的花叢、有幾棵樹上還掛著幾片枯黃葉子…,我這次終於看清楚他們長什麼樣子。我發現,沒有葉子的樹枝原來非常美麗啊,尤其有幾棵樹的樹枝錯綜複雜,織起好特別的圖案。

當樹葉都掉光時,我才能如此清晰地看清楚樹枝的樣貌。

人生中是不是也一樣?唯有當外在紛擾的事物都掉光了,我們才能清晰地看見某些東西?

休息,其實是蛻變

茂盛的樹葉和花朵,就像是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與成就。當然,這些都很好,但是這些外在的事物讓我們看不清楚背後到底是什麼。我想起了美國知名作家格倫農‧杜爾尼 (Glennon Doyle)在書中提到的雪球裝飾比喻──有看過雪球裝飾嗎?一個圓形的玻璃飾品,用手搖晃時裡面的雪片就會開始飛舞,而我們忙碌的工作、聚會、沉浸在各種社群網站,就像是在不斷搖晃這個雪球裝飾,讓雪片紛亂飛舞,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去看見中間到底是什麼。

唯有當我們靜止下來,讓外界事物脫落後,才能好好看見這些東西背後有什麼。

我以前都會認為,「靜止下來、沒有做任何事情」就是懶散,如果要有「生產力」,就必須很忙碌、要做很多事情。而這個冬天我理解到,忙碌並不等於有生產力,或許,「休憩」才是有生產力。

最近看了毛毛蟲轉變為蝴蝶的影片,讓我更對於大自然的智慧感到驚嘆。當毛毛蟲吃足後就會開始結蛹,如果從外在看起來,毛毛蟲好像就是待在蛹裡、什麼都沒做。但是在蛹中的毛毛蟲,其實是在經歷非常劇烈的轉化,它在進行複雜的重組過程,將原有的器官分解、並組成新的身體和羽化。

正是這個休息階段,毛毛蟲進行重大的重組和轉變,轉化成了蝴蝶。

而當我能夠靜止下來,暫停與反思,讓我的內在世界進行重組與轉化,或許,這樣才是有生產力。

很感激這個冬天能夠領悟到一點大自然的智慧──靜止休憩很重要、慢下來很重要。這個社會崇尚「要做很多事情」,在學術圈這樣的文化尤其嚴重,教授們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需要再做多一點,再多接一個計畫、多參加一個研討會、多發表一篇期刊論文…等等。每當我聽見同事或學術圈的朋友在做的精采事情時,內心都會冒出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應該要做更多的內疚情緒。

然後,我會練習跟自己說:「我做的事情已經足夠了。」已經足夠了,現在不需要再多做。讓自己能夠靜止、慢下來,休息才是有生產力。

「成為」,就是不斷讓舊有的自我死亡

這個冬天大自然除了教我要靜止下來休息外,她還教我要保有信念、要相信過程。大自然的韻律就是個充滿信念的過程,秋天樹葉凋落時需要信念,因為相信未來會長出新的枝葉,所以現在能夠讓枯萎的葉子脫落。

同樣的,我們必須願意讓現有的世界破碎,未來才能讓新事物誕生。

讓原有的世界碎裂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可能表示你要離開工作許久的領域、離開戀情或婚姻、離開長期居住的環境…,當然,有時候這些事情不是你決定,是無預期突然發生的,你可能被解雇、發現伴侶外遇、遭遇意外、親人死亡、被診斷出某種疾病…,這些事件都可能將你本來的世界擊碎。

回想過去自己世界破碎的經驗,雖然事發當下很痛苦,但現在的我理解到,原來,讓自己的世界破碎,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

當原本的世界碎裂一地時,我才終於有機會好好看清楚這些碎片──我的價值觀、長期攜帶的信念與想法、老舊的自我認同、許多來自文化的束縛和性別規範…,當我仔細檢視這些碎片時,我才意識到:那個以前我很熟悉的世界,原來是由這些東西組成的?我長期攜帶著許多過時的信念,以前卻渾然不知覺,直到他們碎裂一地,攤在我眼前,我才有機會看見、清理、放入新東西,然後成為一個新的自我。

而人生就是不斷「成為」(Become)的過程,而這個「成為」,就需要不斷碎裂、分解、然後重組。你必須要讓舊的世界破碎,才能重建一個新的世界和新的自我。

除了有勇氣將現有的世界打碎外,你還需要抱有信念──在世界破碎後,在充滿痛苦、未知、與恐懼時,你願意相信未來會有新的自我長出來。雖然現在看不到未來的樣子,但你相信那個新的自我會更貼近真實的你。然後,你還知道,那位你辛苦努力重建的「新的自我」,將來有一天也會需要再破碎,再成為另一個更新的你。因為,成長與轉變,就是不斷破碎與重建。

傾聽自己的內心季節

這幾年來我都居住在四季分明的地方,大自然不斷提醒著我去看見四季的轉變。而我們的人生也有自己的季節──春天時感受到希望和靈感,夏天充滿茂盛與忙碌,秋天的清理與放下,以及冬天的靜謐和休憩。

這個冬天讓我理解到,原來人生的冬天如此重要。

唯有當我願意和冬天待在一起時,我才能慢下來;當外界的紛亂脫落後,我才能清晰看見底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當原本的世界碎裂時,我才能仔細看清楚這些碎片是什麼,才能清理不再適用的自我認同;當和痛苦情緒待在一起夠久,我才能好好吸收這些痛苦,將它們轉為寶貴的肥料。然後,新的自我就會慢慢長出來,我才能重建一個新的世界。

所以我想邀請你,讓自己擁有冬天──慢下來,讓原有的世界破碎,讓自己分解與重組。每一次的分解與重建,都是在幫助你「成為」,下一刻你會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來自於這一刻的你如何吸收和處理情緒。

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內心的季節,每個人也都處在不同的時節。你的冬天時期,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夏天;你需要休憩靜止,另一個人正在茂盛地綻放,兩個都很美麗,都是你們各自需要的階段。請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的韻律與季節,給自己的每個季節足夠的時間,不需要比較,不需要倉促追趕,當時機到了,你的下一個季節就會來了。

邁入三月,春天即將來臨。過往看到春天的跡象時總會充滿興奮,今年卻有點捨不得冬天離開。許多人抱怨西雅圖冬天非常灰暗、常常下雨、日照時間又很短,的確,這裡冬天很陰暗、很多雨,或許,這些黑暗在提醒我們要慢下來,這些雨水在告訴我們要讓自己被好好滋養。

我會好好迎接春天的來臨,也期待下一次的冬天到來。

如果你現在進入了內心的冬天、正在經歷痛苦,恭喜你,請好好和冬天待在一起,讓自己進到蛹中,分解與重組,然後成為一個更新的自我。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心理師帶你在焦慮世代中,安穩下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小時候「被照顧的經驗」很重要,因為那是「重視自己」的起點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兒子小學三年級,有次半夜兩點多痛醒在哭。當然我也醒了,問他怎麼了?兒子用手摀著左耳,說這裡痛。

耳朵痛得莫名,沒有前因沒有徵兆,這是最令人害怕的痛,兒子表達欠佳,無法陳述細節、哪部位痛、程度、頻率、像什麼般的痛…就是「很痛」而已。我阻止自己歸因是他平常亂挖耳朵弄傷了活該,大半夜能做的,是安撫、解釋、嘗試減少疼痛,等待隔天一早再帶去看醫生。

我帶他到客廳休息以免吵到其他人,花五分鐘細細問診,是怎樣的痛(抽痛、絞痛、刺痛…),也輕觸會痛的位置。好像是耳朵裡面發炎,我用手電筒照,非專業的看不出端倪,即使自認還有醫學常識,但實在沒辦法。兒子還是不舒服,我想就直接吃止痛藥吧。藥效發揮要20-30分,先讓他看一集卡通,轉移注意力,我則趁機上網查看相關症狀,推理可能是中耳炎或下顎關節拉傷引起,但這也是猜的。

卡通演完後止痛藥發揮藥效,兒子舒服多了,我跟他解釋耳痛的可能原因及後續發展,然後我們可以怎麼應對,這不算嚴重,所以先睡覺再說。我陪兒子上床,等他睡著了才離開,然後繼續上網查並思考究竟怎麼回事,累了才去睡。

被照顧的經驗—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照顧」是包括身體與心理的,生理的照顧大家都能明白,而心理的照顧則是針對情緒的由來、變化與承接。蘇絢慧在《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一書對於「被照顧」的描述如下:

『這一個重要的人,不僅捕捉到這些情緒,還能在過程中安撫,以規律、耐心與溫柔的語調告訴你,原來你怎麼了,原來你發生了什麼事,原來你想要什麼。然後這個人設法給予你照顧與滿足,或是設法解除那些不舒服的內外在因素。這就是我們被照顧的開始。』

當我們無法口述內在狀態,在混亂失序時,有一個人很懂我們,然後照顧我們,且由這個體驗中,我們也學到了怎麼照顧自己(並成為日後「照顧他人」的基本模型),這就是親密關係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當自己在痛苦裡無法具體描述,卻有人能解讀並以正確的姿勢接住,那種被對待的方式就是「被接住的感覺」,當自己被重視了,爾後就會學到如何接住自己、接住他人。

被照顧的關係,心理學稱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結合了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旨在說明「人際情感」的關鍵及心理社會發展。原初概念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最重要的概念是:「兒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親密關係,若無將造成其心理與交際功能的不健全,並延伸至成人期」。「依附」是最初人與人之間的基礎關係,包括如何被照顧、互動、依賴:「當自己不能做什麼的時候,對方是怎麼接住我、照顧我的,我從這個體驗中學到了『我的重要性』,以及『我的情緒』出現後該怎麼對待的方式」。

依附匱乏長大後的成人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以《假性孤兒》一書寫到孤單成長的孩子們,背後可能有著情感缺失的父母,他們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會關心孩子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安全,但僅止於此,並沒有「情感交流」。

當孩子心理沒有被照顧、沒有被需要的感覺,卻不曉得問題出在哪,他不安地亂猜:「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沒有肯定和讚美」;「關鍵時刻常懷疑自己,心底會冒出一個聲音否定自己」;「覺得常要假扮成另一個人,父母才會喜歡自己」;「每次和家人相處總是感到挫折,像是遍體鱗傷,也不敢求助他人」;「即使已經有所成就,自己還是會覺得孤寂」。史秀雄也以《假性親密關係》形容成人期的依附匱乏,如夫妻兩人長期迴避親密,不敢表達真實情緒,只維持表面和諧,重現童年缺乏情感的交流模式。這些以「假」為開頭的人際模型,顯示人們沒有從關係中學到照顧自己,才會把童年的渴望與匱乏,一直寄望他人「再一次來照顧我們」,卻總是失望挫折。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愛情經營,其表現心理學分為下列三型:

1.「安全依附型」:由獨立、信任與適度依賴組成,這是理想型,能照顧自己也能照顧對方,平衡互補。

2.「逃避依附型」:冷漠、逃避親密、壓抑,不表露情感,強迫性自我依賴並與伴侶保持距離。

3.「焦慮依附型」:又分為兩型(1)無助型:歇斯底里、不知所措、合作討好、沉溺迷戀/被愛,富有誘惑性但缺乏界線(2)混亂型:陷於「想像中的被拋棄的恐懼」,導致憤怒、苛求、勒索、控制,處於想要又不想要的兩極矛盾中。

後兩型因缺乏安全感,關係發展時常帶著害怕、無助而反反覆覆。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

依附關係最初從父母的照顧關係開始,但若是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成長過程中如師長、親戚或其他友伴的相處經驗也能有正面影響,早期經驗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這告訴我們其實不必強求已邁入老年的照顧者(父母)做調整與改變,不但現實困難(太過習慣,老狗很難學新把戲),也容易卡在過去前進不了。我常問案主:「你希望父母為過去道歉嗎?」他們說不知道,也不確定要的是不是這個,如果道歉了又如何?我想,說不定這些不懂照顧孩子的大人,在他們童年也是被不懂照顧的祖父母所養,代代相傳。

要逃離魔咒並非期待奇蹟,並非等待天上掉下來天使拯救自己,既然覺察到自己的需要,不妨從此刻開始「新的學習」。愛與被愛為一體兩面,缺乏被愛也可以從愛人開始。彌補缺憾能從照顧他人開始,主動付出,再回到身上接納自己的各種需求,與伴侶一起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

底下有幾項方式可以練習「照顧自己」這件事:

(1)多進行情感的因果書寫。

練習寫或說出「我很難過(情緒詞),因為(事件)…」的句子,包括感受、想法、欲望,串連情緒因果,請完全允許自己任何的主觀經驗,無論正負面都沒有關係,那只是一種訊號,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2)和對方一起練習表達感受。

向信任的他人練習說出真實感受、想法,或許會因意見不同而爭執,但也能從每一次相左中得到建設性的修整,減少「只要不同意,就會遭對方捨棄」的衝突想像。

也從表達中「練習依賴」,兩人像孩子般玩在一起,互相依靠,培養「有時我不行但你行、有時你不行但我行」的默契,互相承接、互相照顧。

(3)卡關前進不了的人,建議找專業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是一段暫時的特殊關係,有點像是與教練互動,在心理師的回饋下安心練習,是「再發展」的概念。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永遠不會太遲。

 

陪伴你成長:【拯救愛之病】讓愛自我實現的18味愛情靈丹

 

延伸閱讀:焦慮型依戀:你追他跑的關係,是你安心的姿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期許自己成為什麽樣的人之前,先讓自己的內心排毒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2020秋天,我讀完了美國知名作家格萊農‧杜爾尼 (Glennon Doyle)的著作 “Untamed”,這本書一開始,杜爾尼提到了幾年前她跟女兒到動物園時,看見的一場獵豹奔跑表演。

一開始,動物園管理員帶了一隻拉不拉多犬出來,向觀看的孩子與家長們介紹:「這隻狗Minnie是獵豹Tabitha最好的朋友,我們讓他們一起長大,這樣才能馴服Tabitha。Minnie做什麼,Tabitha就會跟著做什麼。等一下Minnie會先跑一次,然後Tabitha會在籠子裡看,這樣Tabitha才會記得怎麼做。」

接著,一台吉普車開始往前開,車尾掛著一隻破舊的粉紅色兔子玩偶,拉不拉多犬Minnie快樂地追逐那個兔子玩偶。

接下來換獵豹Tabitha了,吉普車開始衝刺,Tabitha被放出籠子後開始奔馳,追逐破舊的粉紅色兔子玩偶,飛快跑過終點線。觀看的群眾們鼓掌喝采,管理員給Tabitha一大塊生肉作獎勵,她開始吃著那塊肉。

觀眾中一位小女孩舉手問:「Tabitha不會難過嗎?她不會想念野外嗎?」

管理員微笑著回答:「當然不會啊,Tabitha在這裡出生,她從來沒有待過野外,她根本不知道有野外。這樣的生活對Tabitha很好呢!」

讀到這裡,請你先暫停下來,觀察你的內心有哪些情緒和想法?

在閱讀書中描述的情景時,我內心非常不舒服,光是想像著一隻獵豹追逐著破舊兔子玩偶的畫面,就覺得不太對勁。這個陸地上跑最快的動物,被訓練成要照著動物園管理員規劃好的路線、服從指令,每天奮力追逐一隻破舊兔子玩偶作表演。然後,得到一塊肉作獎勵,以及一群陌生人的喝采與認可。

這樣的情境,讓人不舒服,卻似乎很熟悉。

我們多少人就像是獵豹Tabitha,在別人幫我們規劃好的路線上、服從指令,被訓練成每天奮力追逐破舊兔子玩偶?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為何而跑、為什麼要追逐破舊兔子玩偶,只覺得自己「應該」要這麼做──然後,你照做後,你得到管理員的獎勵,以及一群陌生人的喝采與認可。

這個情境,對你來說熟悉嗎?成長過程中,我們是否被這個社會馴服要追逐破舊兔子玩偶?這些兔子玩偶又是什麼?「管理員」是誰?給你喝采和認可的陌生人又是誰?

我們在奮力追逐哪些破舊兔子玩偶?

讀Untamed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重新檢視自己從以前到現在人生各種面向我有的信念──學歷、工作、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自我認同…等等,我思考著:這些住在我腦中的信念與想法,有哪些是經由我自己思考後決定採用的?有哪些是成長過程中這個社會、文化、學校、和家庭有形無形中灌輸在我身上的?哪些是我被訓練要追逐的破舊兔子玩偶?

如果你願意,我們現在可以停下來,花一點時間檢視:你在奮力追逐的兔子玩偶是什麼?

這個社會訓練我要努力追逐的兔子玩偶叫做學歷至上,成長過程中,我被灌輸了一個人的價值可以用學歷和工作職業來衡量:擁有某些學歷比較高等、某些行業比其他行業優越、你的價值來自於你的成就和你做的事情、你應該要追求大眾認定的好學歷和工作,要很有生產力、休息就是倦怠。

當你奮力追逐這個學歷至上破舊兔子玩偶時,你會得到管理員的獎勵,和一群在旁觀看的陌生人的喝采與認可。

這個社會訓練我要努力追逐的兔子玩偶叫做父權主義,成長過程中,我被灌輸了「陽剛」特質才是好的,展現脆弱就是你有問題。這個社會灌輸我們男性和女性該做哪些事情,教導男性不可以展現脆弱、只能表現陽剛特質;教導女性是輔助的角色,應該要安靜、卑微、討人喜愛、不可以展現力量,以及,還要把「犧牲自我」稱作「愛」。於是許多女性進入婚姻、當了母親後,就喪失了自我。當女性越「無私」,就越被社會讚賞。

當你奮力追逐這個父權主義破舊兔子玩偶時,你會得到管理員的獎勵,和一群在旁觀看的陌生人的喝采與認可。

這個社會訓練我要努力追逐的兔子玩偶叫做身材歧視,成長過程中,我被灌輸了「瘦、白皙」才是美,我們被灌輸了某種特定型態的身材樣貌比較優越、其他身體樣貌比較低劣。這個「比基尼工業複合體」(Bikini Industrial Complex,一群藉由制定這樣不可能達到的「美的標準」而獲利超過千億美金的各種產業集合體),讓許多人為了追求「美」而賠上身體和心理健康,活在飲食失調、厭食症、憂鬱、焦慮、羞愧、自卑、被歧視的痛苦當中。

當你奮力追逐這個身材歧視破舊兔子玩偶時,你會得到管理員的獎勵,和一群在旁觀看的陌生人的喝采與認可。

這個社會馴化我要努力追逐的兔子玩偶叫做異性戀主義,我們成長在一個以異性戀為基準、性別只有女性或男性二分法的社會,我們的語言、法律、政策都是以異性戀為基準來制定。許多人成長過程中被灌輸同性戀是有問題的、跨性別是有問題的,至今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因為是同性戀或跨性別遭遇攻擊、霸凌、歧視、甚至被謀殺。

當你奮力追逐這個異性戀主義破舊兔子玩偶時,你會得到管理員的獎勵,和一群在旁觀看的陌生人的喝采與認可。

這是我觀察到的幾個成長過程中社會訓練我要追逐的破舊兔子玩偶,當然,如果要繼續寫,我還可以寫下更多。

那你呢?你被訓練要追逐的破舊兔子玩偶是什麼?你現在還繼續在追逐嗎?幫你鋪路的管理員是誰?幫你拍手喝采的陌生人們又是誰?還是你已經成為了管理員,訓練著下一代追逐同樣的破舊兔子玩偶?

當我們每天奮力奔跑時,是否可以暫停下來,仔細看一下我們在追逐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看見身體內的毒素,開始排毒

杜爾尼在Untamed這本書中解釋,在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認為白人比其他種族優越)就像是毒空氣,我們每個人都吸進了這些毒空氣。她寫著,美國並不是分成「有種族歧視」和「沒有種族歧視」兩種人,而是分成三種人:第一種是中了種族歧視劇毒,現在還繼續散播毒素的人;第二種是中毒了,現在努力排毒的人;第三種是中毒,但卻沒有覺察、否認自己中毒的人。

同樣地,學歷至上、父權主義、身材歧視、異性戀主義…,這些從小到大灌輸在我們身上的信念就是毒空氣,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從社會、家庭、和教育體制中,都吸進了非常多毒空氣。而現在的你是在努力排毒?還是繼續散播毒素?或者,你根本沒有覺察到、否認自己中毒?

如同病毒是經由人感染,這些信念也是經由人傳染、繼續傳給下一代,某些信念已經傳染了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從你早遠的祖先、祖父母、父母,現在傳到你身上。

而你我現在都可以做決定:我還要繼續攜帶或追逐這些信念嗎?我要把這樣的信念傳遞下去嗎?

讓自己「去除成為」

面對新的一年,我本來想寫的文章是:新的一年,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是我意識到,或許在邁向要成為(become)什麼樣的人之前,我們都需要先幫助自己「去除成為」(Un-become),先好好檢視自己攜帶了哪些不再適用的信念、意識到自己吸進哪些毒氣,然後努力幫助自己排毒。

所以新的一年,我想要幫助自己「去除成為」──

我要去除內心的學歷至上主義,理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同等有價值,工作、學歷、成就、身材外貌…都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或優劣。我們可以練習去尊重與欣賞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存在就是價值;

我要去除內心的父權主義,練習幫助自己和其他人(不管是哪個性別)都能夠擺脫社會加諸的性別束縛,能夠和自己的陰柔特質以及陽剛特質都有連結,找到自己的內在力量與權力;

我要去除內心的身材歧視,讓自己能夠欣賞和愛自己的身體,以及去欣賞與尊重每一種身體型態樣貌,不再傳遞或加劇單一的審美標準,停止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如同大自然萬物都需要多元,身體樣貌也有多元性,每一種身材樣態都很美麗;

我要去除內心的異性戀主義,仔細檢視自己所使用的語言、做的行為、以及做的假設是否是以異性戀為基準,然後做改變,讓自己能夠尊重與包含到每一種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也去改變社會上的歧視與壓迫,讓這個社會邁向更平等。

新的一年,我們可以從「去除成為」、努力排毒開始。當然,排毒需要時間,也需要你花力氣努力──畢竟這些毒素都在我們身體裡累積太久了。

下次當你覺察到內心冒出來的不舒服、偏見、評價、或刻板印象──像是看到非大眾認定美的身體型態讓你開始批評對方身材、因為對方的學歷或成就讓你產生不同觀感、在看到男性展現脆弱或女性展現力量權力時覺得不舒服、或是覺得跨性別有問題…等等,有這些反應出現都是非常正常的,請記得,我們長期吸了很多毒,中毒很深。我們每個人都一定有偏見,我們現在都需要負起責任,去看見和檢視這些偏見,並且做改變。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覺察到這些信念。

接著然後深呼吸、告訴自己:這是我內心的毒素。我在排毒,我在排毒,我在排毒。

**祝福大家都有個幫助自己排毒的2021年

 


參考資料:

Glennon Doyle的著作Untamed

UNTAMED animation video

Do you judge your own body? Here’s how to view it with love, not shame

The Bikini-Industrial Complex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心理師帶你在焦慮世代中,安穩下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常覺得自己倒霉?運氣好壞也許與你的生活習慣有關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雙十一的月份,又是個大百貨週年慶,你剛好花比較多錢,結果月底一個摔車你的存款立刻山窮水盡,你覺得老天怎麼可以對你如此殘忍,怎麼偏偏挑在這時候?

你最近剛好在趕一個大案子,你知道這決定你的升遷,想著運用週末好好拚搏一番,偏偏你突然帶狀皰疹,好死不死頭痛還發作,你扛著疼痛繼續苦撐,週一交出報告後卻在家躺了三天,結果沒能重頭到尾跟進專案,讓你失去功勞只剩苦勞?

景氣不好你失業了,找了很多人幫忙推薦、送履歷都沒有下文,這時你感受到人情冷暖,但別人在被你要求時卻一臉困惑,覺得好像跟你沒這麼熟?

你說這些人就是運氣太差嗎?但是不是好幾年下來運氣都這麼差呢?

最近閱讀《習慣致富》時這段文字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一直以為人生有時候的確需要機運,但殊不知機運也是因為日常好習慣創造的,當然壞的機運,也不過是日常的累積。

作者將運氣分四種:

1.隨機好運(random good luck):無法控制,像是中頭彩或出乎意料的繼承財富。

2.隨機惡運(random bad luck):像是被雷擊、發生事故、走在路上被樹壓著等一樣難以控制。

3.機運運氣(opportunity luck):這種好運是日常好習慣的產品。像是持續性書寫,有一天被跨國出版業者看見,將書賣到全世界;持續運動,當突然來一個為期半年的密集專案,有辦法保有高產能且始終如一。也就是日常就在播種,只是等待時機讓它開花結果。

4.有害運氣(detrimental luck):就是日常壞習慣導致。

前文第一個例子就是缺乏對財務的規劃,因此嚴重捉襟見肘,禁不起生活中一點變動,而一旦變動發生,生活陷入困頓,收入又成了問題,情緒也會繼續困擾,周遭原本有能力幫忙的人,也通通閃人。

第二個例子,就是對身心健康缺乏平衡的意識,日常沒有運動與保養的習慣,或總是習慣將許多壓力往身上扛,身體早就是長期處於高乘載的狀態,爆發開來只是遲早的事情,因此在你特別需要使用它時,並沒有為身體儲蓄足夠的養份與能量,是無法陪你一直續航下去的。

第三個例子,則是一種人際經營的習慣,總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去找別人,缺乏對他人日常的關懷與聯繫,他人本就不是為你的需求而存在,缺乏這種人際之間施與受的概念,只會在人際中處處受困還處處抱怨。

所以在長期積累的壞習慣中,你會看見財務破產、身體破產與人際破產的現象,基本上不是一夕造成,而是長期重複消耗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人常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你的財務很可憐,那你對財務的態度可能很可惡,特別是那些經常性、重複性在你生命裡發生的惡運,絕對是你人生該學會的課題,該養成的新習慣,否則惡運只可能過一段時日又再度接踵而至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建立安全感之後:終於看見我不只是幸運,我一直都很努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生活失能:很多人的好能力,都被生活給埋沒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不論是擁有什麼樣的天賦,都有可能被繁瑣與雜亂的生活拖垮。最近遇到一些擁有才華的學生,哀嘆自己才華不被賞識,也不斷陷入生活著掙扎中,不但能力無法顯現,一直活在大量的焦慮與恐懼中,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能做什麼,喜歡什麼。

其實,人生不是只專注在天賦探索上,「生活失能」也讓許多人即使擁有天賦,也因為過多的挫敗與失敗感,沒有信心繼續專注發展。

關於生活失能的問題,在我的觀察有三種管理,這三個管理不好,就是容易成為所謂「庸庸碌碌過一輩子」或者「經常感到懷才不遇」的狀態。分別是:

1.精力/焦慮/情緒管理:

包括面對生活、工作挫敗的情緒管理,當你生活充滿各種焦慮,往往因為你擔憂生活失控,或者你難以承擔生活的決定,因此你必須徘徊在焦慮中。

陪伴自己前進,承擔生活的重量,承受生命的選擇,如此你才能真正成為生命裡有擔當又成熟的大人,也能成為信任自己不論什麼挑戰都能找到方法與資源的能人。

坦白說,焦慮與情緒,會直接影響人際經營,焦慮者不僅覺得自己不會被喜歡,也不一定能交到朋友,更別說人脈經營,反而成為離群索居者,或者容易與人產生敵意衝突,影響心情也影響工作與事業的發展。

如果談論到精力,除了情緒健康,身體健康也很重要,健身、運動與飲食的均衡,也是維繫精力最重要的一環,失去精力,你也管理不好時間。

2.時間管理:

很多人說時間管理就是自我管理,其實就是不斷自我對話,知道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做什麼事情之後,其他很多事情也許都可以省去,並將生活中大部分時間安排做最重要的事情,並且想辦法讓重要的事情可以越來越省力得做。

而時間管理最重要的,是要讓工作與生活得以平衡,大量工作時間,讓腦無法放鬆,降低創造力與生產力,也會讓時間管理效率降低,並不划算。

3.財務管理:

金錢沒概念,經濟不獨立,往往會讓生活陷入被他人牽制的狀態,當你缺乏用錢足夠的自由度,除了難以深化專業與能力,學習新的技能之外,也因為能力限制,必須做讓自己不滿意的工作,陷入窮忙的循環,你還可能因為突然需要的大筆支出,生活陷入困難後,也影響精力跟時間,所以提早有意識的規劃,養成致富習慣,夠多的金錢,也能成為一個人夠穩的底氣。

簡單來說:金錢、時間與精力,是劃分生活的三大要素,你生活中這三樣如果少一樣或一個出問題,基本上你再多的才華也難以施展,因為每天你都在與生活搏鬥,每天你都彷彿在戰亂中的倖存模式,努力匍匐過每一天。提升你生活的能力,從提升知識開始,我一直是「知識就是力量」的信仰者,因為知識改變我生活許多,讓我有能力且有餘裕的發揮才華,即是最好的證明。

*焦慮管理:「#走出關係焦慮」「#以為時間久了我就會沒事」「#當恐懼遇見愛
*時間管理:「#成功從聚焦一件事情開始
*財務管理:「#習慣致富」「#瞬間啟動財富力

投資點時間讓自己好好閱讀,你會讓你的人生更精彩!

 

陪伴你成長:【心靈除舊佈新】用哀悼加速生命前進

延伸閱讀:經常知覺到孤單的人,長大後就容易繼續複製「孤單的生活經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身陷困境卻拒絕幫助?你只是想證明自己「不值得」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你一定曾觀察到,有一些人,明明身陷困境,若身旁的人,對他們釋放善意、給予協助時,卻常被一口回絕。同時,他們仍不斷面露痛苦,發出求救訊號。這總讓身邊的人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

最想看見,卻最不想經歷的事

曾聽一位大學生訴說,班上有位同學,本來就給人有點陰鬱及情緒化的感受。在一次失戀後,整整兩天沒來上課;接著回到課堂上,終日以淚洗面。班上同學紛紛前去關心,聽她訴說她的痛苦與孤單。還有幾位熱心的同學,為了幫助她走出情傷陰霾,先後提出邀請:

「假日要不要我們陪妳一起出去散散心?」

「晚上有需要的話,可以打電話找我聊聊喔!」

「我可以陪妳去輔導中心找心理師談談。」

甚至有同學,分享前幾天上課的筆記,希望給她一些幫忙。

然而,這些寒冬送暖的舉動,全都被她給回絕了。

「我不需要,你們不要麻煩了!」

「就讓我自己一個人就好。」

「那沒有用的啦!」

同學們聽她這麼說,實在左右為難。大學生問我:「老師,這該怎麼辦呢?」我沒有回答,而是先好奇地問:「那麼,接下來同學們怎麼做呢?」

「有些同學就不管她了,有些同學還會試著安慰她、關心她。不過,我們大多數的同學,都覺得有點累,不太想理她了。」

「甚至有的人還會生氣,為什麼要用熱臉貼冷屁股,是嗎?」我接著說。

大學生用力點點頭。她如果一再拒絕同學的善意,最後,身邊的人都會漸漸離她而去——這正是她想看見的,也是她最不想經歷的。

很矛盾,不是嗎?

身陷被拋棄的恐懼中:「我不值得被愛」

這種人際樣態,在助人關係中經常發生。當助人者與當事人之間漸漸熟悉時,當事人有時便會拒絕助人者的觀點或建議,甚至不斷說,那都沒有用,要助人者不需要對他這麼好。

可是,他明明很痛苦,很需要人幫助,不是嗎?

這種矛盾的人際互動模式,常發生在人際關係屢遭挫敗的人身上,也許曾被戀人背叛、被同儕排擠、與手足或家人發生嚴重紛爭,當在關係互動中受了傷,內心往往浮現「我不值得被愛」念頭,日益深刻。而更往源頭追,往往可以發現,那些傷害常與原生家庭的互動經驗,密不可分。

打從心底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人,往往是最渴望被愛的。然而,因為恐懼自己終有一天被拋棄,於是對他人的關心或善意,採取冷漠或回絕的因應態度,以避免真的受到傷害。

他也知道,身旁的人是出於一番好意,但內心的不安,總會讓他無法放心地接受別人的關懷。他們常想:「要是我再度被傷害,怎麼辦?」;不如,就先拒絕別人,以保護自己僅存的價值感。

可以想見,這樣的人總是難以信任他人。然而,他們也渴求被愛;所以,他們仍會在他人面前,顯露出自己的悲傷、痛苦,他們會落淚,也會抱怨,把自己放在一個悲慘的位置上,而能獲得他人關注的眼神。

人際試探策略卻讓身旁的人一一遠離

同時,這個「我不值得被愛」的念頭,持續縈繞心頭。

當他發出求救訊號,而沒人接收到時,他便告訴自己:「對!我真的不值得被愛。」若有人接收到,也願意伸出援手時,他又矛盾地拒絕對方的幫助。於是,對方可能基於尊重,或者感到厭煩,不再給予協助,這又讓他再度驗證了「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是千真萬確的。

於是,你可以理解,當一個受苦中的人,卻又不斷拒絕他人的關心或協助時,很可能正在透過這種方式,測試別人對他是否是真心的。這看起來是難以信任他人,實際上是自我厭惡、自我否定,不再相信自己值得擁有能被完全接納的關係。

所以,這常是一種不得不的自我保護策略;同時,也招致更大的人際危機。試想,有多少人能受得了這樣的人際試探?——那些關心他的人,終究會一一遠離。

不離不棄VS.設立界線

「那麼,我該怎麼做呢?」大學生問我。

「你很想幫助她嗎?」

「嗯!我覺得她很可憐,但每次被回絕,都讓我有些受傷。」

我告訴他,如果真的有心幫助對方,必須把握兩個原則:

第一、不離不棄。

你必須對他持續不斷地表達關懷,不管他怎麼樣回絕、婉拒或冷漠以對,依然定時關心,持續伸出援手。這能幫助他打破原來「被拋棄」的預想,而感受到新的人際經驗:「原來,我也值得被愛」。只是,要到達這樣的境界,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特別是,若曾經在關係中被傷得越深,要與人建立起長期穩固的關係,便越困難。所以,不要期待對方,會立刻變得比較好。

第二、設立界線。

對方矛盾的回應方式,常弄得身旁的人惱怒不已;但若放著不管,心裡又有些愧疚,這相當不好受。所以,你需要為彼此設立界線。不管對方需要或不需要,你提供的關心與協助,必須是你能力範圍所及。你給予關懷的頻率或強度,要有一定的限度,而不是無止境地付出自己。當然,更要避免做出任何承諾。

如果對方回絕你的協助,而讓你感到不舒服時,請告訴自己:「那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設立界線也意味著,承認自己的極限,尊重對方的選擇。你可以試著分擔對方的苦,但每個人的問題,終究要由他本人去承擔。我們很難去改變另一個人,除非他自己有意願要改變。

有時候,尊重就是最好的陪伴。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海苔熊聊安慰的力量:陪伴療傷的八個秘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社會安全感:孤單寂寞覺得冷?三個問句,找回生命的溫度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人生在世,總是有幾個不是那麼晴朗的日子、不是那麼善良的人擋在你前面,有時候都會覺得自己真的是招誰惹誰了,何以要面對這些不堪?

這種時候你可以嘗試想個溫暖(warmth)、讓你有連結感的人(connectedness)*,像是你可以在心裡面跟自己說這些話——

1.我知道我身邊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可以尋求他的意見或指導,他是⋯⋯

2.我知道我身邊有一個樂意幫助我的人,在我需要的時候會伸出援手,他是⋯⋯

3.我知道我身邊有一個親密的人,在我覺得沮喪的時候我可以向他尋求情感上面的安全感,他是⋯⋯

嘗試想想這種「還好有你」的感覺,並且感謝他們在你生命當中給你帶來的溫暖,那些寒冷的日子,也會透進陽光。

不堪的日子總需要朋友的支持。
如果這個時候腦袋裡面出現「我不想要麻煩別人」或者是「我才不值得他們幫忙」這種想法也很正常,那麼不妨跟自己說:今年還很新,讓我先用一下「被幫忙」的額度吧!

其實如果你願意展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vulnerability),能夠好好的感受被擁抱的溫度,而不是一直想著自己虧欠了多少、愧疚了多少,你會發現其實你並不孤獨。

而且,你的脆弱是你的解藥。

*Kelly, A. C., Zuroff, D. C., Leybman, M. J., & Gilbert, P. (2012). Social safeness,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maladjustment: Testing a tripartite model of affect regul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6(6), 815-826.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延伸閱讀:海苔熊談自我溝通:心裡糾結過不去時,幫自己拉張椅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不爽就發文?公審世代下其實有著一群害怕面對面衝突的人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日前高雄一名女子與好友前往無菜單料理慶祝聖誕節,沒想到只上了四道菜、濃湯、甜點,以及一份甜點,因為套餐沒附飲料,所以他們還點了一瓶一千元的酒,被推銷時也有買酒捧場,最後結帳金額將近七千元。但對於菜色本身,他們感到十分失望,且朋友沒吃飽,認為「踩到大雷」,憤而上網發文抱怨。

對此,店家也發文反擊,除了在臉書公開菜單內容,也表示對方外帶了好幾瓶酒,且在用餐完畢後也有詢問對方是否有吃飽,但當下也沒聽到對方對餐點有任何意見,就協助結帳;可能是雙方不適合才會造成這種結果。

在這個公審世代下,我們很常可以看到消費糾紛被PO上網路,希望眾多網友能評評理,甚至是利用網路聲量迫使被公審的一方出面回應。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除了與網路發達有關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分析思考。

第一、自我聲量感到薄弱

即使已經向身邊好友抱怨過,仍無法讓內心忿忿不平的情緒消失,也許是情感問題,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有落差,或是認為對方死不認錯、死性不改,但自己又無法改變對方:又或是因對方是大公司,認為光憑自己的力量,對方不知痛癢,於是選擇上網公審,藉由眾多網友的聲量發聲,不僅讓自己更站得住腳,若公審情況燒的夠大,對方也會被迫出面說明甚至是道歉。

第二、「以和為貴」文化影響

每每看到消費者糾紛事件,許多人的第一個疑問就是:「你不滿意,為什麼當下不告訴店家?」其實這跟我們文化中「以和為貴」的社會價值觀有相當大的關係。

當兩個或是以上的人,對於某項議題無法達成一致的共識時,便會產生衝突。而「以和為貴」說白了就是「不願意面對衝突」,但當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通通是以和為貴時,維持著的其實只有表面上的和平,實際上本身的關係張力卻是非常高。

1970年代,美國學者湯瑪斯(Kenneth W. Thomas)與基爾曼(Ralph H. Kilmann)建立了「湯瑪斯—基爾曼衝突解決模型」(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該測試類似MBTI等性格測試方法,藉由評分量表分為五種不同的衝突模式,而其中的「迴避型」(Avoiding)就是避免涉入衝突的模式類型。

「迴避型」的模式在關心自己及關心他人的層面上,分別屬於「低自我肯定」及「低合作」,其心態會是「反正我的意見不會被重視」、「我想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一下」等,而採取迴避型策略的人不喜歡處理衝突,寧願躲避和不理會衝突,也不願意找出解決的方法。雖然迴避型的處理模式看上去只是因為退縮,但有些時候這類型的退縮其實是為了做出更強大的出擊。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經不起衝突呢?這得回到我們的成長過程,因為受到「以和為貴」的文化影響,「衝突」本身對我們而言就變成了一個負面的詞彙,我們為衝突先設了「假設」;「假設」衝突會使我們「傷害人」,或是「假設」我們會因為衝突而「被傷害」,這樣的觀念自然會讓許多人在意識即將產生衝突之前就會選擇逃避,以避免傷害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但親愛的,無論是為了避免衝突而長期不願表達意見,或是事後藉由公審來撻伐對方,都不是有效的溝通解決方法。衝突的發生代表的是每個人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等於誰對誰錯,比起當下逃避衝突,練習自在地面對衝突對關係更有幫助。

在發生衝突時你可以這麼做:

先覺察憤怒背後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憤怒包裝著失望、脆弱、焦慮等情緒,因此,在憤怒的情緒失控之前,我們不妨在第一時間先安撫自己,思考為什麼會想要生氣,是因為觸發了我內心的焦慮嗎?還是我用憤怒掩飾了內心的脆弱呢?試著先找出背後的真正情緒,才不會讓憤怒佔據了當下的思緒,而導致更多的衝突發生。

不要急於指責對方

在衝突發生時,很多人總是會「指責」對方,好比以「你看!你怎麼又…」、「都是你才害我…」等作為溝通開頭。但如此一來,不僅自己的情緒無法緩解,一旦對方遭受指責,自然而然也會想要反擊,彼此間的衝突也就無法達到有效溝通,甚至對關係具有破壞性。

表達自己並理解對方

當情緒緩解、釐清好自己的思緒後,除了將自己對於事情的感受表達給對方以外,同時也要換位思考,嘗試理解對方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若雙方觀點不同,你可以先提出解決方法並與對方協調,或是你們共同想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互相傾聽對方的觀點,讓雙方從對立的兩端走向平衡點,溝通才能有效進行。

衝突很難避免,願你我都能從衝突中看見彼此的差異,並讓衝突成為關係成長的助力。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在複雜的關係裡,做回自己

 

延伸閱讀:決定老死不相往來:如何處理人際衝突是你的罩門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並安享晚年?

有些事情繼續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要早做。

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並安享晚年?

這裡有些給妳/你的建議。

衰老是高齡者的商標,老化和衰弱像是連體嬰,使老年人背後的包袱裡裝滿各種病痛。人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有病痛。偏偏老人家除了類別多外,發生頻率也較高。就醫過程既瑣碎又繁複,而花費跟開銷負擔也大。但最令照顧者深感困擾和乏力的,莫過於在溝通上經常會遇到雞同鴨講,或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不服輸、不信邪及固執行為上的瓶頸。

聽兒女忠言,別誤信詐騙

許多高齡者,若不是因為生不逢時,來不及學習電腦,就是覺得自己已經老了,用不著學也就更懶得學。甚至有些老年人因害怕電磁波會影響到健康,而拒絕使用3C產品。雖然懂得跟上時代潮流,退而不休,且精於各種電腦程式或產品使用的老年人也不少。但多數七、八十歲以上的人,手機只會用到接聽電話的功能罷了。

因此在資訊氾濫的現實社會中,年老者往往因為資訊不足,或是不懂得上網搜尋及確認,加上性格閉關自守,或自以為是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變成詐騙集團下手的對象。朋友家的女性長輩,特別喜歡收聽一些地下電台的廣播節目。而節目的男女主持人,也很懂得利用心理戰,親切地透過 Call In 跟 Call Out 的交流方式,與聽眾搏感情。

因此,長輩像著了魔般,拚命為了贊助主持人的廣告業績,而出手大方地買了堆積如山的各種成藥,並分別要轉送給家裡的子女們服用。怎麼勸都勸不聽,直到電台賣假藥的新聞上了報,才肯死心。

曾有一位八十多歲老先生的個案是這樣的,他在親朋好友熱心揪團的情況下,一起飛到了中國,參觀了當地靠海濱的房地產投資說明會。沿途受到相當禮遇的接待,不但吃得好、睡得也好,身旁又特地安排了位美女專門伺候,感受到有如帝王般的幸福。

他本以為只是隨團免費參觀的行程,豈知參觀團的行程快結束時,一路上挽著他,輕聲嗲氣、噓寒問暖的美女,突然無預警地打開門房,後面跟著兩位彪形大漢。原本的天使面孔竟然像中了邪似的,擺出一張兇狠的嘴臉,然後冷冷地丟給他一張同意購買房地產的意向書,並要預付十萬元人民幣的訂金。他老人家哪裡經得起如此無厘頭的恐嚇和驚嚇,當場居然就暈厥了過去。詐騙集團怕事情鬧大,就連夜設法把他送回臺灣。

而他居然是全團裡面,唯一沒有付出十萬元人民幣才能贖身的倖免者。但在他昏倒就醫的過程中,信用卡還是被盜刷了。事後子女們念在父親年歲已大,都不忍心太過分責備。其實自從父親決定參團一直到臨行前,他們都很反對。不止因為父親年紀大,完全沒有購屋的意願和能力,更主要的是擔心老人家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生命安危的問題。何況又是一人獨自在他鄉,家人真的很不放心。

反而事過境遷,他老人家經常會拿自己這段不愉快的遭遇,來提醒大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否則吃虧的終究還是自己。

對高齡者的行事建議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藉此建議高齡者至少要了解、遵守及運用以下三點,並能夠做到明哲保身、進退有據、安守本分的地步。

第一點,要認知到年紀大了,體力、精力加上智力都在衰退中,凡事盡量不要太逞強,不要過分熱心與好管閒事。

切記「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尤其是對於子女成家立業後,其家庭的生活方式及家務管理,盡量給與年輕人自主的空間,越少介入越好。只要偶爾正面的給與鼓勵,和提供及配合即時的支援即可。除此以外,更要懂得寬心以待,提醒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再為兒孫做牛做馬般地操心。

第二點,怕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繼續教育或傳授功力給晚輩,因此不是急於耳提面命,就是嘮嘮叨叨地瑣碎到不行。如此的做法只會令人更厭煩,而老生常談加上陳腔濫調,更是突顯自己不長進的弱點。最後反而形成了說者諄諄教誨,但聽者敷衍了事。

第三點,雖然說擇善固執是好事,但過分的執著,則容易變成剛愎自用的老頑固。晚輩們不是因為瞧不起老人,而刻意要抹殺長者的尊嚴,而是尊嚴必須建構在超越代溝的良性溝通上,與彼此尊重及樂意妥協的前提下。

所謂長者的風範,指的就是其人生的價值觀、理念及作為,有值得令晚輩們敬佩、仿效、追隨及傳承的價值。因此如果你老了以後,經常會有失落感,那麼就是你不能從自我的成就中獲得滿足。而且總是對別人的要求或標準太高,甚至導致令人怯步而不想接近你。

財務規劃要趁早

俗話說:「一毛錢可以逼死英雄漢,而英雄最怕就是病來磨。」貧窮和疾病,可說是高齡者無形的兩大殺手。這也是為什麼當你發現自己有「初老」的現象時,就要開始為將來必須面對「中老」和「終老」的生活品質,做未雨綢繆的準備。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現實的社會就是這麼殘酷。人老了以後病痛多,用錢的地方相對也會比較頻繁。因此奉勸高齡者一定要有保命的自我危機,並且要有儲蓄或保險,以及足以給自己安心、讓晚輩們放心的財務規劃。

否則,要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更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臺灣健保制度可以媲美全世界,所以不用去擔心。但實際上在高齡社會的福利上,政府的預算依然拮据和短缺。此外,醫療資源的浪費,每年達約一千六百億元。

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有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我們做什麼,而是我們能為國家做什麼。」同樣的,我們也希望年老的長者,包括我本人在內,都要自愛,且願為自己的生命負完全的責任,不要隨性且任意浪費國家及社會的資源。只要我們有心注意和節制,就可以多留一些有形或無形的資產給下一代子孫。

談到醫療資源的浪費,讓我想起了一個十分嘲諷的笑話。話說有一天,四個同住在一間病房的老人家,見了面開始聊天。其中有一位突然問說:「奇怪了!今天怎麼沒看見老王?」其中一位馬上不假思索地告訴他:「老王今天生病了,不能來。」

由於人老體衰,免疫系統差而後遺症又多。所以一旦生病了,就會特別害怕。因為在國人的刻板觀念裡,生、老、病之後,接下來就是死,怎麼不會擔心和恐懼呢?

其實並沒有人希望沒事進醫院,進醫院都是沒得選擇的選擇。我出生後就開始很常生病,如肺炎、百日咳、拉肚子、出疹子都找上我。當時想必是身體不適,所以日夜哭鬧不休。外婆和父母親幾乎二十四小時採三班制,輪流把我捧在手心。更是找遍了中西醫,甚至最後連醫生都認為無救了,而願意提前把死亡證明開給我們。

母親和外婆有空就四處求神問卜,所幸籤詩文上都說,我有生機且能享晚福。所以她們才願意抱著一絲絲的希望,把我死馬當活馬醫。而我也真的一路病懨懨地長到了四歲,之後才不用他人攙扶,開始能有元氣自己走路。

外婆告訴我,當她看到我小學二年級可以提著燈籠跟大家一起遊行的時候,感動得不禁提起袖口拭淚。可是直到今天,我都還沒辦法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倒是有位命理界的朋友安慰我說,凡事人一出生就命有定數。帝王將相也一樣,人生總歸是難逃時也、運也、命也的運轉,所以才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之說。

所以他認為,我出生時是運途不佳,才會生病。雖說江湖術士不可迷信,但他這句話仍深深地烙在我心裡。更體會到天意難測,「命中有的終須有,命中無的也勿強求」,愈老愈能體會其中的奧妙。因此只要遇到莫名而檢查不出的病痛,我就會以「運途病」來自我安慰一番。

本文節錄自《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老」就是這麼一回事!》

作者: 黃越綏

購買連結:https://reurl.cc/D654Ld

 

延伸閱讀:陪伴父母好挫折?你只能讓他稍微不寂寞,無法讓他快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我衣服很多,是不是也有囤積症?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顆泛黃的枕頭與堆積如山的衣服,相信引起很多人關注和討論,也引發許多女性的恐慌,我衣服也很多,我是不是也有囤積症?

但從網路大多數的討論,你們會發現,囤積症最重要的是此精神疾病已經影響你的生活與社交功能,並且你是無法克制的囤積與無法丟棄已經沒有價值的物品,才可能符合病症描述。

但另一層次來探討,衣服多且無法整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有一次我跟海苔熊討論起「衣櫃」,因為在今年我換了兩組衣櫃,分別放置我不同的衣服(我也是該剁手的一族),但在換衣櫃的過程中,我心裡有非常多複雜的感受,特別是在將衣服分門別類時,內在有很多聲音,說穿了,那是一個不斷自我對話的過程。

所以,是否有辦法整理房間,與心理的三種能力:「自我界限」、「自我照顧」、「自我統整」能力。

1.自我界限:你能不能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喜歡什麼?重視什麼?在我與物的關係中,也象徵著我與自己的關係。當我無法整理和丟棄,也意味著我生活中容易乘載許多失控的元素,也意味著你可能難以拒絕、難以離開讓你困擾的人事物。

2.自我照顧:另一種可能是嬌生慣養者,從小就有人幫你整理,而讓你在凌亂中,是為了發出求助訊號,渴望有人來照顧你的行為。我曾經也是極度凌亂的人,但因為皮膚與支氣管過敏嚴重下,強迫我學會整理環境,承擔起自我照顧的責任,而不是倚賴人來照顧自己。

3.自我統整:一個成熟的個體,具備有將事物「內化」的能力,也就是不一定需要藉由許多物品來「睹物思人」,來確認自己被愛著,人與事物的意義感和價值感,會被收納進心智中,統整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需要堆積大量的物品,來確認自己曾經擁有的歷史、記憶。因此童年不再使用的教科書等,不再具有現在價值的東西,當它在我們過去存在過,被收納進心智中,就不再需要有「實體存在」,但缺乏統整與內化能力者,就需要不斷堆積。

回到衣服與衣櫃的課題,衣服其實就是人對外的面具,衣櫃則是裝載面具的空間,在海苔熊的說法中,它同時是「與人事物之間的界線、收藏你秘密的地方等等。這些書為什麼我們常常說『出櫃』。」

而我則覺得衣櫃也可以象徵一個人對外的「整體形象」,它可以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當換了衣櫃,可能意味著你換了一整套形象的概念,有趣的是,在我花很多時間整理完兩櫃的衣服後,我開始會更「有意識」的挑選想要「放進衣櫃」的衣服,開始對於自己對外的展現更有掌握,也有更清晰的界限,雖然一開始覺得很花時間,也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所以,回到愛買衣服、愛堆衣服這件事,如果你還在衣服的混亂狀態中,也許你可以問問自己:

1.你是不是經常糾結於「別人怎麼看你」?

2.你是不是被自己的「人格面具」駕馭生活?也就是經常疑惑如果有人認識真正的我,他們還會喜歡我嗎?

3.分不清楚私領域與公領域的界限,分不清工作與生活的界限?

4.難以獨處,討厭孤單,又擔心跟人太親近?

5.常覺得內在空虛,希望時間空間被填滿?

如果是,那不如花時間、花點錢,找人一起幫忙你整理,在清整的過程中,相信你的情緒流動了,思緒也會更清晰唷!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吳姵瑩心理師:賺多花多的月光族?為你破解衝動購物的三種心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想要提升獨處力?可以先從重要的小事做起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獨處的時候,你有這些現象嗎?

▶不自覺連留在臉書或IG、不停更新他人動態。

▶心裡總覺得有些發慌、不踏實。

▶總想安排些事情,最終卻是茫然地過了一天。

▶三餐成了煩心且空虛的時刻。

▶明明討厭喧囂,卻又害怕期待已久的獨處。

▶對於虛度的時間,你感到自責又懊悔。

▶對於為自己做安排,你感到既嚮往卻陌生。

想要提升獨處的能力,你要先學會為自己做選擇。

有些人習慣把選擇權巧妙地丟給別人,以「都可以」、「你們覺得好就好」來回應。或者你只需要撒嬌、表現出沒有想法,或許別人就會幫你張羅好一切。

其實你不是真的什麼都好,而是不想面對意見分歧的衝突,也不想花力氣辨識自己真正的需求。

但是當你習慣由他人來為自己做選擇時,其實也等同於將生活的方式交由他人來決定。

一旦獨處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不知所措、覺得發慌。

獨處的時候,每一分每一秒,你都得為自己做選擇。

你必須為自己決定三餐要吃什麼、決定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決定不出門的時候在家要做什麼,並且為你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

不作任何安排的時候,你要學習面對無事可做的時刻、安然接受自己沒有生產力的一面。

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出乎意料的爛片、吃了某一間人氣很高卻很難吃的餐廳,你也無須後悔出這一趟門。每一個嘗試,都是一種經驗。你並沒有浪費什麼時間。

你越常為自己做選擇,就越能夠了解自己的喜好、需求、限制,即便某些場合不允許你開口表態,至少你內心也清楚知道自己的聲音是什麼。

一個清楚自己內在聲音的人不只能夠獨處,也能夠在關係當中活得更自在。

因為你知道自己的限制,所以不會隨意答應自己做不到或討厭的事情;因為你知道自己的喜好,所以你能幫自己篩選更適合互動的對象;因為你知道自己的需求,所以你有機會正確地讓別人了解你。

把為生活做選擇的權利拿回自己的手上,你就越能夠在獨處的時候傾聽內在的聲音,為自己安排生活的大小事。於是,你可以變得更獨立。

想提升獨處的能力嗎?那麼,先從學習為自己做選擇開始。

是的,無論是多麼微小的事情,都記得問問自己:

✅我的想法是什麼?

✅我喜歡這個嗎?

✅我需要什麼?

✅我討厭什麼?

✅我害怕什麼?

✅我渴望什麼?

✅我在意什麼?

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回答自己,都會幫助你更靠近真實的自己一些。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為什麼不快樂?學習三步驟,讓快樂成為你的人生選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如何擁有夠好的心理功能與工作功能,在於「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物質」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新聞報導桃園市中壢區一名24歲妙齡女子日前被民眾發現在街頭乞討,由於她的外貌清秀,和一般街友大不相同,引發外界關注。

因為馬來西亞少女事件,讓這件事格外引發關注,你們的看法又如何呢?

坦白說,看到這件事讓我感到憂慮,一是行乞年輕化的社會現象,而是家庭伸手牌/啃老族一直是廣泛被關注的社會議題。

家庭伸手牌與行乞的社會伸手牌,都在說明一件事,一個成年人不透過勞力與體力的付出,就希望獲得資源與金錢的接收,若廣泛與長期下來,必然造成社會「施與受的失衡」。

而我想談論的,是關於「功能」這件事。

在心理諮商工作中,為什麼家庭會出問題,往往因為家人的「失功能」,而有家暴、精神遺棄等各種問題,進而造成孩子各種心理能力的缺失,容易引發心理與情緒疾病。

而在此社會事件中,一個成年人的失功能,正在發生,包括情緒調節功能:如何面對求職的挫敗;也包括供給生存的工作功能/職能:如何學習一技之長。同時都在成年人身上缺失時,就是一個足以令人憂慮的現象。

但是,問題回來了,為什麼「伸手牌」現象可以存在?當上一輩的人說到這一輩的幸福時,又為什麼物質無虞,讓人不事生產,或缺乏企圖心?

這讓我想到Youtuber老高談到的25號宇宙,所介紹的1968年老鼠烏托邦實驗,實驗中供給老鼠足夠的食物與安全的住所,沒有天災與天敵,像天堂般的環境,但實驗結果卻極為慘烈!

三年後不再有老鼠繁衍,老鼠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包含攤著不動,莫名找其他領地老鼠打架(我懷疑老鼠有憂鬱症了…)。不到五年,全部老鼠在天堂般的環境下,全數死亡。

這個實驗的介紹給我很大的震撼,當然不一定能將這實驗帶到人類社會來說明,但我所看見的卻是,太過充裕的物質生活供給,人類太容易取得,心中不再認為需要透過付出來獲得渴望時,生命似乎不再需要前進,也不一定需要追求什麼。

我的歸納是:如何讓一個人擁有夠好的心理功能與工作功能,在於「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物質」。

愛給予一個人後盾,可以修復後重新強大自己的心理素質,而這份愛是不論你做得好不好,都值得被愛。

物質給予一個人努力獲取酬賞的動力,同時學會對生活與角色負起責任,認知到要透過「付出」來「接收」,畢竟成年人總是等待「接收」,那社會將成為停滯的泥淖。而當一個人學會付出,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付出心力學習會有挫折,而這份挫折在無條件的愛裡,被溫和的接納情緒,被堅定地拒絕依賴情緒,孩子轉大人的心理勢必是疼痛的,但那是成年人必經的成長痛。

親愛的,你怎麼想?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長不大的孩子:「問題行為」都在回應家庭關係的需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女友懷孕怎麼辦?一個好的懷孕抉擇是:了解資訊、想一想、談一談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再試一支看看,也許不準?」你的女友拿著驗孕棒前來,你怯怯地問。

你即使千萬個小心,人生還是會有意外,因為保險套避孕率不是百分百。什麼,其實你沒用套套!?這樣搞,總是要還的。

她冷冷地說「整盒12支都測過了。兩條線。」你臉上三條線,因為還沒準備好當爸爸。事實已定,即使震驚讓你頭埋在砂堆裡,最多也只能消失一天,然後就要出來面對,別忘了她的存在,你們要一起面對生命的降臨。

「懷孕後」的抉擇,簡單說也就墮胎或生下來兩種,看似二選一,實際上複雜的多,別以為生下來交親人扶養繼續青春或墮胎假裝沒事,這是人生的嚴肅時刻,不是倒楣時刻,你們的未來、關係、心理都被迫在短時間內調整,並帶著責任與犧牲。這也是男性的關鍵時刻,瞭解資訊、想一想、談一談。

一、先瞭解「懷孕」是怎麼回事

生命的孕育很奇妙,如果你養過寵物、植物或美少女養成遊戲就會明白:「那是有感情的」,更何況這是「來自你的」孩子,你的一部份。如果你能理解,那麼對女人而言,生命直接在母體內生成,藉由身體變化告知長大,最後誕生,意義豈不更為重大,真的是她的一塊肉啊。

我永遠記得,妻子在懷第一胎時,第二個月小產了,她陷入情緒低谷至少半年,男人會認為「胚胎」不過是「未成型的細胞」,可對母親而言,卻已是兒女的靈魂,懷胎的微微身心變化都是生命信號,我想,這是身為男人難以體會的。

「墮胎」真的並沒有那麼隨便,不是吃藥或引產手術後,像排便一樣輕輕鬆鬆,在看不見的心理部分,受傷是很重的,不能同理也沒關係,希望男性能明白,過程一定要陪在對方身邊。

二、在客觀標準(3個月)內抉擇

網路上可以找到墮胎資訊,基本上視懷孕週數而有不同處理,唯一相同的是先服藥或打針「先強迫生命體停止運作(殺死他)」,再動手取出屍體或母體自動排出。

如此殘忍的事避免不了,因此我建議客觀標準是『3個月內』(12週)必須作決定,此時胚胎略為成形,約略掌心大小,主靠墮胎藥將之排出,物理傷害較小(但心理傷害一樣大)。越靠近3個月或超過,胚胎已有人形,就不考慮墮胎了,因此時物理及心理傷害都很大,對女性而言,簡直是一墮兩命。

(PS:若經濟條件不允許,可以考慮找社福機構出養,等生活條件穩定再說。)

三、抉擇的考量:先檢視你們的關係

也許你心理已有底,但不要衝動,一定要先檢視你們的關係,拜託不要像電視演的那套劇本:女方要求男方負責或委屈地等決定,男生超有氣魄我要了或超孬瞬間消失。先檢視關係及瞭解現實,再決定要不要孩子,因為有穩定的父母關係,才有好的家庭和快樂的孩子。底下是幾個可以討論的題目:

1.對懷孕一事的情緒。

先談一談對「懷孕」這件事的情緒,有什麼想法,要面對什麼(EX被父母知道會被打死之類的)?記住,你跟她是一起的,要互相支持與承擔。

2.談一談你們的關係。

談一談你們的愛情,對彼此的期待是什麼,對婚姻有什麼看法。結婚是兩個人的事,不要因懷孕倉促成婚,孩子不是維繫婚姻的首要條件。如果不打算結婚,也可以分別是孩子的父親、母親,雖然生活安排會複雜一點,但至少不會是怨偶。

3.成為父母的心理準備。

準備好當父母了嗎?孩子是一連串生、養、教、陪、責任的事,這些資訊怎麼學?有人可以請教嗎?自己的原生家庭經驗又是如何?彼此說一說、談一談。

4.你們的支持系統。

不論是墮胎或生下,除了你們之外有哪些支持系統或支援關係。想一下,第一個你想告訴的長者或前輩是誰。另外原生家庭、親朋好友、師長同儕或社會福利機構有哪些可以幫忙,真的不知道怎麼討論時,可以尋求政府免費的婚姻諮詢:各區衛生所心理諮商、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你不會孤單的。

四、墮胎或生下來的心理預備

◎選擇墮胎

選擇墮胎並不容易,也許生活沒有孩子會比較輕省,但心理負擔比較重,尤其是女性。請陪同女友去合法診所看診,定期服藥,排出(俗稱小產)並定期追蹤,女性身體會有些不適,但大致可正常生活,請多多陪伴。

後續的心理復原要多留意,女性在自己體內失去小孩,違反母性本能,會自責罪疚,甚至認為嬰靈討債。切膚之痛男性大概難以體會,除了陪伴,男性能作的是接納心理復原需長時間(至少半年),給對方未來承諾,付出實際行動。

◎生下來

生下來的現實挑戰比較多,從懷孕期開始關係的調整,婚姻的規劃,育兒知識、穩定工作與生涯討論。關係改變了,生活改變了,父母不是天生的,要主動學習。

五、意外的人生,意外的收穫

遇到了就面對,承擔負責而已,早點進入婚姻也有好處,學習當父親,不會「父老子幼」,可以「成家立業」,人生有奮鬥動力;如果是墮胎,就學習承受傷痛,與女友共同走出失落與挫敗,並讓自己之後成為一個更成熟的人。「關係經營」是男性終生的功課,懷孕既然是事實,就當是一個好的契機,是的,意外的人生,同時也會有意外的收穫。

還有,之後要全程使用保險套。

 

陪伴你成長:【親密而獨立】洞悉愛情的20堂心理課

 

延伸閱讀:「就是結婚生子才會這麼苦!」為什麼媽媽們總覺得另一半是豬隊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從《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看見受創女孩的心靈蛻變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充滿雷的分享文—————————

后翼棄兵這部迷你影集,講述小女孩貝絲經歷母親車禍過世,來到孤兒院後,受到工友薛波啟發她學習西洋棋,後來被領養一直到從美國各地的錦標賽到世界公開賽的過程,以及貝絲漂泊的情路。

從小安靜乖順的貝絲,有著極為聰明卻情緒激烈的母親,一路目睹母親情路坎坷甚至過世,她不曾說,也不曾有人關心,甚至在孤兒院裡,母親手繡的衣物被焚燒,她僅存的依歸蕩然無存,被強迫換上一致的服裝與規矩,一瞬間她失去親人、失去熟悉、也真正失去自己。

痛苦無法言說的貝絲,情緒無法表達的貝絲,因此依賴起鎮靜劑—綠色膠囊。
雖然後來被領養了,但相較於生母又獨立又剽悍,貝絲的養母卻是一位渴求被愛與依賴的女人,沒有完全長大,成天浸泡在酒精、菸草、電視劇、美麗的洋裝,為了男人無法發展自我天賦的人生,每次傷心思念就臥病在床,到後來貝絲擔負起養自己養母的責任。

母親很突然地在異鄉暴斃,貝絲卻一直沒掉過一滴淚。貝絲開始酗酒,開始與曾經的棋逢對手交往,但依舊以下棋的手法對待他們,犀利、毫不留情的痛宰,接著下好離手,轉身離開。她執著於贏,連在愛情也是,她無法展現脆弱,越是脆弱將人推得越遠,因為母親那句:「只有堅強的女人才能獨立自持」讓她無法真正與人親近,也因為她的世界裡沒有美好關係存在的典範。

貝絲生命裡的兩個母親,一個不相信男人,一個太依賴男人,剛好展現女人在情感光譜中的兩端,也讓貝絲在靠近男性時,顯得格外無助又偽裝冷靜。
她從不相信愛,目睹父親的遺棄、父母的拉扯、生母自殺、養母為情所困而暴斃,愛本身就是痛苦的存在,而她自己也像問題般的存在,這些都成為她心靈中不可抹滅的傷痕,總在午夜夢迴時反覆侵擾她。

最後,她戒了綠色膠囊、戒了酒,她在薛波的地下室,發現原本想像自己會孤獨一輩子的人生,卻是被薛波放在心上,那是她第一次發自內心地哭泣,也在那時軟化她長久以來跋扈囂張的盔甲。而她在孤兒院的好友告訴她:「你不再是孤兒,你有家人的。」,她開始接受旁人對她的好,包括「前男友」們的好,讓她重新體認「愛」。

影集的最後一幕,也體現了她最大的改變,當她不再是一個人,她走向了人群,也真正融入人群。

她改寫那本該孤獨一人的生命腳本,她開始相信人,去連結人,去付出、去愛,這一場精煉的心靈蛻變之旅,讓她真正由內而外的美麗動人!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如何陪伴自己走出人際衝突的恐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閱讀筆記:關於情緒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CPTSD是在接觸一個或一系列本質上極其具威脅性或恐怖的事件後,可能發展出的疾患,尤其是長時間或重複發生、難以逃脫或無法逃脫的事件(如折磨、奴役、大屠殺、持續的家庭暴力、重複發生的童年性虐待或肢體虐待等)。

CPTSD必須符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全部診斷標準,並具備嚴重且持續的:

1.情緒調節問題;

2.相信自己是渺小的、挫敗的或無價值的,並且感到與創傷事件有關的羞恥、罪惡或失敗;

3.難以維持關係和與他人感到親近。

這些症狀會導致個人、家庭、社交、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顯著損壞。

閱讀這本書時,同時幫助我統整這幾年的實務經驗,更能體會許多深受長期創傷的學員他們內在多層次的痛苦,往往很難在一兩次課程中就解決困擾,原因也在於創傷後,除了身心會重複經歷創傷景象之外,情緒與思維往往僵化嚴重,他們內在為了保護自己,而某種程度打造出銅牆鐵壁般的思維體系,因此看懂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銅牆鐵壁般的思維,才能開啟你的復原之路。

以下是幾個CPTSD在情緒層面療癒上,增進你覺察的詞彙:

1.壓抑情緒:當人逃避不被接受的情緒,導致傷害或耗竭自己,而會更卡在那樣的情緒中。壓抑情緒光譜的其中一端,通常導致整個光譜被壓抑。

2.情緒智力:能成功便是管理自己情緒,並健康地回應他人情緒的能力。情緒智力的品質,反映在我們有多接受自己的情緒、不自動解離、不使用傷己或傷人的方式表達情緒。

3.情緒遺棄:父母持續無情地缺乏溫暖與愛意,辛酸說法是:父母不喜歡你。

4.情緒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對我們真正重要~榮格。

5.毒性羞恥:孩子表達情緒時,被憎惡的攻擊,以至於任何情緒經驗都陷入毒性羞恥中,如同靈魂謀殺般。

6.哀悼:釋放並突破受苦的童年,哀悼是必要的,好好失去過往的失去,讓哀悼促使他們重生。

我想最讓我深有同感的,是「哀悼」,因為哀悼可以幫助你深刻處理各種負面情緒,特別是遺棄感、失落感與羞恥感,正是因為哀悼,幫助一個人真正整合自己的生命,拼湊生命旅途中各段創傷的碎片,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非心靈空洞的人。

祝福你。

書籍介紹: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博客來:https://reurl.cc/6lXzZM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心理創傷?三步驟帶你在傷痛中重獲自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哀悼沒有「結束」──學習和哀傷一起生活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You’re the
Lingering question
At each day’s end.
I have to laugh
At how
Open-ended you remain–
Still with me
After all these years
Of being lost.

─Donna Carnes

「你是每天不斷徘徊的問題,我笑著,你變成多麼的開放式──在消失了那麼多年之後,仍然和我在一起…」這是詩人唐娜‧卡恩斯(Donna Carnes)寫下的詩,她的先生是一位科學家,在2007年一次出航後就消失了,救難隊結束搜索、剩下她繼續和這樣的未知共存。

「我的先生可能活著,也可能死了。我沒有答案,而我必須和『沒有答案』繼續生活下去。」卡恩斯說。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經常知覺到孤單的人,長大後就容易繼續複製「孤單的生活經驗」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昨天在帶課程時,我們談到孤單的內在小孩,當小時候大部分時間你總感受到獨自一人,沒有陪伴你、沒有人與你互動,很有可能你的心裡就會住著孤單的內在小孩,因為長期的孤單,容易讓你總覺得「掉出團體外」、「掉出家庭外」,而容易有格格不入,在團體中容易手足無措,也不知道如何融入他人。

一個經常知覺到孤單的人,很容易在成人之後,繼續複製「孤單的生活經驗」,因此孤單的心理狀態也就揮之不去,而這些人往往有以下三種情形:

1.孤單帶來的「自我設定」:

一個沒有被陪伴的孩子,無法排解的孤單感,很容易轉成失落感,開始對自我有厭惡、質疑的反應,覺得是不是我不好而讓人不喜歡,因此容易認為自己不被喜歡、不被團體或家人所喜歡。

2.自我設定而導致人際訊息過度敏感:

一旦我們心中有「不被喜歡」的假設,本身就容易假想環境不甚友善,或者在進入新環境會格外謹慎,但當環境中沒有適時的「歡迎」自己時,就很可能迅速關上心房,轉身離開而不願意去探索環境。

3.自我設定決定你的人際模式:

他們最常見的現象有二:「習慣等待」與「難以主動連結」,起因於他們總是害怕被拒絕,或總認為自己容易被拒絕。

因此他們只能被動的等著別人靠近、邀約,或總是期待別人來喜歡自己或關懷自己,他們在「付出」與「理解他人」這一塊特別生疏,總是難以理解別人需要什麼,就如同他們覺得很少有人好好理解自己一樣;在孤單的痛苦感中,也讓他們缺乏對人的好奇與關懷,容易有索取照顧的狀態,因此關係在情感上經常很少流動。

所以,若你經常孤單,用你原本的方法,基本上容易越來越孤單。那麼也許你可以先學習陪伴自己、看顧自己,甚至開始欣賞自己,接著用欣賞他人、好奇他人與關心他人的方式去連結,也許你就有機會看見熱鬧新奇的世界。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透過靠近內在小孩,試著改變討厭自己的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長大依然揮之不去!三步驟消除被霸凌的陰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經歷過霸凌、排擠的青少年階段,非常容易在成年後的人際相處出現相似的病灶,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被霸凌的陰影,往往影響你對自己與他人的知覺,也讓你缺乏修補與核對關係的技能,讓你經常在相處互動中不知所措。

面對霸凌的陰影,我們經常容易落入相同的場景設定,也就是「弱小的自己與強勢的他人」,有時候為了避免再落入相同設定,有些人會起而攻擊,或容易過度反應與防衛,導致關係張力過高,其他人並沒有要欺負你或為難你的意圖,被你曲解,自然許多在你周遭的人,會自動鳥獸散,以免惹禍上身。

這就是霸凌陰影,容易創造出來的錯誤知覺,因此在面對他人與自己的過程,你可以重新思考:

1.如何面對霸凌者?霸凌者究竟要什麼?

相信大家都知道,霸凌者往往也有過被霸凌的經驗,或生命經驗中強烈不平衡,而希望透過威赫來取得權力甚或高人一等的姿態,因此希望被霸凌者的軟弱感,來映襯他的強勢感,他們心中有一份脆弱又無法言說的痛苦,希望加諸在被霸凌者身上。

但是,一個人的脆弱並非軟弱。有些人會在別人低潮時落井下石,但這份戲謔與諷刺的言語羞辱之下,若你有能力承擔自己的情緒而不被對方影響時,你可以如此回應:
「是的,我最近過得沒有想像中好,而我也在調整了,這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也很難過。若是你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一定會了解你的心情,在你需要時陪伴你,而不是嘲笑你。」

當他的羞辱沒有獲得預期中:自卑、自我嫌惡、退縮的反應時,霸凌者反而會感到驚恐與不知所措,而那一刻反而會換他退縮,尊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回到你身上,直視自己的脆弱與真實,才能不被他人話語給決定。

2.學會直視當時的自己

不只霸凌的話語,他人嫌惡與訕笑的眼光,也很令人痛苦,而這股痛苦會帶來
充滿毒性的羞愧感,也是導致你在人際中容易自卑、抬不起頭主要的因素。
幫助自己靜下心來,溫和的看著當時的自己,你會發現,你真正害怕的不是他人的眼光,而是他人眼光下的自己。

當你都有能力看著那個自己,你將發現他人眼光根本無足輕重,那份輕視在你心中早灰飛煙滅。

最後,穩定自我是最快途徑,與其不斷想他人怎麼看自己,不如給自己穩定內在的心咒:

我是___,我是一個成年人,我可以決定我自己,我可以走我的路,我自重重人。(空格處可以放自己的名字、職業、資歷,這些都是你累積的份量)

若你需要更明確的引導,在《走出關係焦慮》一書中,我特別運用情緒引導音頻,像是「替自己發聲」練習、「直視他人」練習、「自我肯定」練習,就在於幫助你透過想像進入過往的畫面中,為受困的自己去安撫與發聲,進而帶領自己跳脫總是只能選擇弱小無助的狀態,好好看見與穩定自己的方法。

親愛的,當你愛好自己,他人的「不愛」自然不是你需要關注的議題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關於霸凌修復這件事】試著築起一道心裡的防火牆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我該如何原諒父母與他們和解?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這幾年上課時,學員常會帶著著急的心情問我這個問題,告訴我他的父親罹患糖尿病,他很擔心父親即將不久於人世,若父親在世的時期沒能好好和解父女關係,將會成為他此生最大的遺憾,而父親與自己的人生可能都無法圓滿。

你是否也有相似的困擾呢?希望能與父母親近,但每次都覺得心煩,不時還會想起相處中大大小小的受傷經驗,你一邊覺得自己愛計較、愛記恨,一邊又覺得就是無法平心靜氣的與他們相處?

其實,與父母的關係,之所以在你認為需要「原諒或和解」,正意味著關係帶給你「傷害」。

這是很多親子之間很痛苦的矛盾:父母總等著孩子道謝,子女總等著父母道歉。因為父母總認為在對孩子付出,為了孩子與愛孩子的過程,給得卻不是孩子需要與期待的方式,導致父母之愛有太多「壓迫」,因此孩子面對父母時痛苦的感受一旦大於被愛的感受時,親子關係就充滿抗拒。

當你聚焦在「必須原諒父母」,你容易壓抑自己,你同時氣憤他們的行為讓你受傷,卻責備自己為何要批判父母,但努力壓抑的過程並沒有讓你真正有能力靠近父母,因此原本因為受傷而痛苦,現在則增加因為做不到而痛苦,你只會感覺你離目標越遙遠。

所以親愛的,不如就叫自己不要原諒了,做不到,就別做了。
轉而聚焦在「療癒自身的傷口」,去體認自己的受傷、委屈與氣憤,去深刻理解與父母關係中,那個不被理解的自己,不被用自己渴望的方式在乎的自己,去好好靠近這份感受,你的傷口才有機會再被看見後,釋放痛苦。

當傷口的疼痛被理解,你才能從對自己的同理與支持中,逐漸長出對他人的同理與支持,因為「原諒與和解」的發生,無法脫離「由衷的同理」,也就是原諒並不是用腦袋原諒,而是真正感同身受的體認後才能發生。

而由衷的同理則是,你從你的傷口中,看見父母同樣也是受傷的個體,你的傷不過是代代相傳的痕跡,在你身上這個傷痛得以止息,你也才能看懂,若父母也能好好被理解,他們就具備有理解他人的能力,若父母也能被用他們渴望的方式對待,也會具備有敏感度感知孩子的需求,提供孩子渴望的照顧,而多數時候,父母已經用了他們極限的能力,去「愛」自己的孩子。

親愛的,停下原諒他人的執念,回到自身去療癒,這條回家的路才走得快。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破碎的親子關係:心理師帶你用「三份相信」與父母和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每當有挑戰就退卻?可能是自我跛腳機制正在上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每當有挑戰出現在你面前,你就自動退卻?
每當有喜歡的事情發生,你就自動忽略?
小心!自我跛腳機制,正在你的生活上演著。

你等待很久的外派機會終於來了,主管也認為這機會難得,你應該趁年輕去好好闖一闖。聽在你耳裡卻格外複雜,你開心不起來,似乎想起了母親可能會黯然失神的表情,不禁擔心起在國外如果生病了怎麼辦?又煩惱著要重新建立生活圈,融入當地生活好花力氣!如果去了國外到頭來只有看似增光的經歷,錢也沒存著怎麼對得起家人?

你躊躇著要不要告訴主管換另一個更年輕的同事去,你找了所有的好友討論這件事,大家忍不住幫你辦起慶祝趴踢,你卻意興闌珊,覺得沒人理解你的憂慮,那股牽制你好好邁步向前的恐懼,可能正是自我頗腳機制。

自我頗腳機制可能會透過:

1.強烈自我抨擊來阻斷你的行為能力,讓你心生恐懼,在挑戰尚未來臨自動頗腳。

2.面對挑戰時,你一方面對未知充滿恐懼,一方面對改變充滿疑慮,也許你知道那是正向改變,但你真正害怕的,是變成「更好的自己」。

因此自我跛腳機制,讓你停留在現在的不滿意,因為正符合你內在自我價值的設定,你就是那個不值得、沒辦法、也沒資格的人,而因此你握不住機會。

當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可能讓你失去更多現在的擁有,最有威脅感的,可能是失去現在依存的關係,因為人非常容易用「自我價值」來「忠誠」於我們依賴的對象,如果我們接受挑戰,提升自己,意味著我們進入另一個對方難以觸及的世界、困難理解的狀態,而讓你更落入孤單恐慌的狀態。

親愛的,其實你可以好好問上自己:當我迎接挑戰、自我實現時,我相不相信愛依舊存在?

如此,很多由恐懼幻化而來的阻礙,將有機會消失無蹤。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容易後悔的人:你害怕的是面對「無法接受的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當「心理免疫」功能低落,就容易受到他人影響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幾年前,因為皮膚困擾的問題過於嚴重,去看西醫時,他除了說皮脂分泌旺盛之外,不忘說一句「你免疫力太差!」。後來吃怕了西藥,改去看中醫時,中醫說了溼氣重、肝火旺,你是不是常常作息不正常外,好像也補了句「免疫力太差」。

進入心理諮商領域這麼多年,看了很多學員身上各種症頭,有時候還是會回到那老話一句,「太沒自信」或者「自我價值低落」或者「缺乏自我感」這類的話,說穿了,就是一種「心理免疫力太差」的狀態。

當一個人「心理免疫」功能低落,就容易因外界一句話而有過敏反應,當人們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換句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病毒」,因為容易在互動中創造負向帶毒的情緒,入侵你的認知系統,造成你強迫性意念,不斷去想「我哪裡做不好?」「怎麼事情會這樣?」而內在天翻地覆不得安寧之下,你也無力做你該做得事情。

例如:當他人拒絕你時,心理免疫較差的人可能有以下幾種可能:

1.就覺得自己缺乏價值—->需要他人的認可來確認自己的存在,覺得不被喜歡而「傷心難過」,也容易「害怕」與「焦慮」。

2.就覺得怒不可遏—>需要他人順從來感覺舒心,希望世界按照自己思維走,無法承受「失望」。

3.就覺得被打敗了—>努力過後卻沒有獲得成功,「挫敗」之下,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當然,沒有人喜歡被拒絕,但心理免疫功能低落時,會被「拒絕事件」劇烈影響,可能引發厭世跟懷疑人生的困擾,而開始將小事情類化到身邊所有事情。

所以心理免疫功能究竟如何提升,就是透過自我覺察中,看懂自己內在歷程,開啟自我對話,進而能夠自我安撫與自我肯定,不斷提供內在穩定的後盾,你的內在就有強大的免疫軍團,不用總覺得自己孤軍奮戰,或總覺得別人在攻擊你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問問症狀想說什麼:當情緒影響身體時,就來場自我對話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火熱時事討論:三種不同思維造就月薪25萬與月薪3萬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思考時間的方式不同

若一天工作8小時,一個月工作22天,一個月將有176工時,25萬換算下來的時薪是1420元,3萬換算下來的時薪是170元,當然在以下七點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1. 喝星巴克 150 元不眨眼,對「買一送一」沒感覺。
因為排隊要花掉半小時,時間成本是710元。

2. 出門只搭計程車,忘記捷運怎麼搭。
因爲每趟若節省半小時,就節省710元。

3. 吃Uber Eats一個人一次就點500元。
一餐是一天收入不到5%,換算成對月薪三萬者來說,一餐只能吃70元以內。

4. 懶得做家事就請打掃阿姨。
打掃阿姨一小時時薪350-450,自己做家事去掉半天到一天,打掃完還要休息恢復精力,不如請阿姨專注掃四小時,也只花25萬者一小時時薪。

5. 吃吃到飽餐廳時,再也不用刻意前一餐不吃。
同3

6. 麥當勞薯條加大,只吃一半就丟掉。
這個我真不知道說什麼,只能說吃東西前好好墊墊肚子空間,不然地獄的廚餘桶很滿。

7. 搭計程車找零錢時,10元硬幣掉到地上不用撿。
我覺得這時候不要拿找零錢,直接給司機當小費也可以。

其實,重要的已經不是時間價格,是因為時間價格下,25萬者要做的事情,往往需要高耗腦、高精力專注,費力去思考其他事情,吃掉的不只是時間,還有精力、精神,而另外花時間休息時,浪費時間就是浪費金錢。

但反觀在3萬者的思維,往往需要用時間換金錢,但當「時間不用錢」的觀念一直存在,3萬元的薪資只能越漲越慢,因為不一定懂得運用時間投資自己,反而花時間羨慕別人而已。

思考價值的方式不同

通常能夠有25萬的收入,代表他在專業領域上需要是高知識密集度、高技術投入、具備有特殊觀點、具備人氣指數等「難以取代」的價值,而通常坐在這位子上一段時間,就會有後進前仆後繼地跟上,因此不斷思考如何墊高自己價值,如何擁有獨特性,將會是這些人投注與投資自己的部分。

思考消費的方式不同

會有生存的將就,與生活的講究不同,當然,還是有很多25萬者依舊在生存的將就中。將就與講究的差別在於選擇用品或服務的過程中,幫助自己節省多少精力,轉化成多少生活的動力與活力。

就像旅行時有人覺得只要有得住就好,不介意只是一張床與人共用空間,有人則需要有星級的飯店,讓自己舒舒服服的養精蓄銳,明日早早提槍上陣。

只是親愛的,這些不同的發生,都是生命、成就積累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質變過程,有人說金錢的擁有會放大一個人的黑暗面,貪婪者會越貪婪,浪費者會越奢侈,這是,也不是,最終,都要回歸本心,你的「選擇」造就你是誰。

參考資料:https://udn.com/news/story/7269/4931145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是自信還是傲慢?職場專家帶你練就自信心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心理師談時間旅行:逃不出命定的迴圈,那就找出生命的意義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闇Dark》是我目前Netflix影集中最喜歡的一部,燒腦之餘兼測臉盲症(溫登小鎮的四大家族,橫跨四大時間軸)。

第三季於6月27日(也就是劇中設定的世界末日)正式回歸。雖然歸類於科幻驚悚類型,但其中蘊含多層面向觸發思考。

如果你喜歡電影《超時空攔截》,對於祖父悖論應該不陌生。如果一個人真的「返回過去」,並且在外祖母懷他母親之前就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這個跨時間旅行者本人還會不會存在呢?如果沒有他的外祖母就沒有他的母親,如果沒有他的母親也就沒有他,如果沒有他,他怎麼「返回過去」。—摘自百度百科

而本劇以命定悖論(也稱鞋帶悖論)為軸心來解釋時間旅行。與祖父悖論相似但並不同,解釋了「為何歷史事實不被時間旅行中所作出的改變而受影響」的方法,就是:改變歷史的做法,不論企圖與否,最終都會引致歷史所「命定」的結果,而並非作出之外的改變。-摘自維基百科

「每隔33年,一切又會回到原樣。恆星、星球、整個宇宙,都會回到同樣的位置,這叫做日月週期。」不斷積累的、沒有解答的詰問,創造出一個沒有活水的死循環。

「時間迴圈對因果法則有很大的衝擊,對因和果二者的關係有影響,只要有蟲洞,就會產生封閉的時間迴圈。在那之中,所有事物都會相互牽連,不只過去會影響到未來,未來也同樣會影響過去,如同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我們不再能判斷誰先誰後,所有事物都會相互牽連。」

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劇中的角色即便身體長大了,但內心似乎尚未真正長大、真正認清自己的面貌,所以無論未來如何返回過去扭轉,同樣的宿命重複上演。以男主角約拿Jonas的母親漢娜為例,她從小暗戀Ulrich,直到雙方各自組成家庭還繼續偷腥,她小時候得不到青睞便對警察撒謊,害Ulrich被關,長大後依然沒有成長,既然得不到,那麼乾脆將對方毀掉(再穿越回33年前羞辱Ulrich也太費心XD)。漢娜若無法從中成長,只會讓自己繼續困在自卑又自私的輪迴當中,難以得到她想要的幸福,因為自始自終她連自己的內心都不願意貼近了解。

在這樣的時間迴圈當中,第三季最終篇如何舖陳又令人更加期待。我想,倘若按照劇組的走向,或許所有人的努力始終逃不出命定的迴圈中, 劇中每一個角色無論多麼努力想穿越時空扭轉,卻仍不得不遵循既定的輪迴,看得到卻吃不到,意義幾乎無從衡量起。或許劇中人物能做的,是從中找出意義,並守護這個意義讓生命得以更加充實。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既然人生不公平,那就珍惜唯一公平的東西—「時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婆媳問題只是家庭問題的冰山一角!主要關鍵還是中間這位男人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最近一則網路文章《我的婆婆殺了我》引起社會關注,文中寫到:「嫁來的幾年,每天過得膽戰心驚…天天看人臉色活著真的很累…三不五時的言語霸凌,說錯一次話,就無視你、恐嚇你。」、「夠了。我連想正常點活著都不行,謝謝指教,我不在就好了。」、「我已經沒有力氣再走下去了…偉大的婆婆,你的業造成這樣的結果。」死者在半夜寫下這篇訣別文後輕生,網友紛紛留言弔念死者,那份承重的壓力與痛苦從文字傳遞給看過的每個人,令人心疼與心酸。

婆媳問題從古至今皆有,不論從戲劇演出或現實社會中得知,你我身邊都可舉出幾個婆媳不和的例子。但我覺得「婆媳問題」其實不是婆婆與媳婦兩個人的問題,而是全家人問題的顯現,許多家庭的問題只是簡單以「婆媳問題」掩蓋著,如同冰山中的一角。

前不久跟朋友聚會,好友抱怨婆婆嘴裡說:「我把你當親生女兒一樣!」,生活中卻感覺不到一絲關心。「出門只買一顆枕頭給兒子、進門只問兒子吃飽沒、同桌吃飯只夾菜給兒子、動不動就把『兒子賺錢辛苦』掛在嘴邊…」好友忿忿不平地說。我拍拍他回應:「媳婦永遠是外人啊!我知道妳受差別待遇覺得很生氣、不公平,但實在不需要!傷了自己身體多不值得啊!」,「那她就不要說『我把你當親生女兒一樣!』這種話啊!」…靜靜聽著好友吐苦水,感受得到好友長期累積的委屈與憤怒,這份痛苦只有她最清楚,並默默承受著。

一個人的人際網絡由自身開始向外拓展,依照自己的排序,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姊妹…像同心圓般從親至疏層層向外。「媳婦永遠是外人」這句話確實如此,媳婦怎麼可能跟懷胎十月、養育數載的兒子在同一個階層呢?好友的婆婆或許大腦理智上的確想把她當親生女兒,因此說出「我把你當親生女兒一樣!」這句話,但實質心裡深處是很難做到的!

我想,分別心人人皆有,當婆婆的智慧就在於讓人感覺不到明顯的差別待遇,同時以同理心面對生活習慣、認知思維不盡相同的媳婦:眼前這女孩,不只是寶貝兒子的老婆,也是別人家的掌上明珠!

婆媳問題,主要關鍵為中間這位男人。當碰到兩個最親的女人起摩擦,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當夾心餅或潤滑劑取決於男人的抗壓性與責任感。許多男人外表看似長大成人,內心卻仍像個吃奶的娃,遇到麻煩便想逃,等著媽媽處理、老婆解決。撒手不管是一招,軟性勸說老婆委曲求全是一招,強硬要求老婆孝順服從是一招,向父母表明立場當老婆的擋箭牌也是一招…

以家族治療的觀點,健康的關係為每位家人的界線不會過於緊密或疏離,孩子不能越權篡位替代父母的責任,父母也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成立自己的家庭,夫妻間該負起小家庭的責任,共同面對遭遇到的困境。人們說「有距離才有美感」,也許距離是婆媳問題的良藥!少了大家族生活中細小的摩擦,多了小家庭專屬的空間與自由,人與人相處也會多一份尊重與禮貌。適當的界線,能讓關係更加美好。

無意間看到《我的婆婆殺了我》這篇文時,同為人媳婦,同為二寶媽,很惋惜一個年輕的生命逝去與不捨兩個孩子,小小年紀就失去媽媽的愛與照顧。不禁在想:「妳,到底經歷了甚麼,讓妳毅然決然地結束自己的生命?這過程一定相當煎熬吧?!彷彿絕望壟罩著妳,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讓你看不到希望。同樣是媽媽,妳的心該有多痛苦才忍心離開親愛的孩子?現在的妳,是否像雲上的阿里,在雲上守護著妳愛的人?願妳不再痛苦,真正獲得解脫。」

身為媳婦,永遠要有自知之明:妳本來就是外人啊!尊重老公的爸媽,是個人的修養;孝順老公的爸媽,是老公的責任。守住自己的原則與界限,別委屈了自己!心疼的,永遠是自己的父母。

別忘了,不管夜晚多黑暗,明日一早,依然會看見清晨的曙光。你永遠有不同的選擇!

 

陪伴你成長:【人妻好累!】女人婚後的關係經營術

 

延伸閱讀:【心理時事】我的婆婆殺了我!在婆媳關係成立之前,請先思考這兩件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