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容易和人吵架?「身心容納之窗」概念為你解答

  • 0

疫情期間容易和人吵架?「身心容納之窗」概念為你解答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文章寫著:「過去這一個禮拜,我認識的許多伴侶都說,他們在去完超市買菜後都會吵架。我覺得非常的合理呀,超市現在變成了很可怕的地方,而大家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很恐懼,於是這些恐懼就轉成憤怒,傾倒給對方。」

如果在疫情期間,你很容易和身邊的人吵架、對孩子生氣、內心更浮躁易怒,這些都非常正常,而且你一點都不孤單。這場疫情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型態產生許多改變,是我們從未經歷過的。

從今年三月以來,疫情帶來的封城與居家令,讓許多人失去與人實際接觸的機會、失去習慣的生活形態和社交活動。世界各國的人們渡過了好幾個月的「居家令」生活──線上工作與上學,和伴侶、孩子、家人、父母親或公婆每天二十四小時在同一個空間相處。疫情嚴重的國家像美國,這樣的生活型態已經超過半年,還仍然在持續中。

除此之外,疫情帶來許多壓力源,若伴侶或家人有人失業、或是工作型態更暴露在病毒下,都會帶來許多心理壓力、或金錢財務壓力。大家都被關在家時要如何分配空間、分配家事或照料孩子,這些都可能造成關係中的紛爭和衝突。這段期間,不管是台灣或是美國,我聽到各式各樣的關係議題:

「居家隔離期間我和先生很常吵架,我們都在家工作,他卻什麼家事都不做,也不顧孩子,好像都認為一切都應該是由我來做!」

「我的伴侶從疫情開始後就完全不出門,也會阻止或責罵出門的家人。」

「辦公室的同事咳嗽時都不戴口罩,每次聽到有人打噴嚏、咳嗽的聲音,都會讓我很緊張。」

「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以前只要想談心事就會打電會給她,但疫情開始後,她因為居家令每天都在家裡顧小孩,很少有個人時間,我們也很難像以前那樣談話,我覺得我好像突然失去了支柱。」

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都需要與人連結,但疫情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型態,人不再是安心的來源,而是病毒的傳染源。

我們都脫離了身心容納之窗

最近和一位在美國唸書的朋友視訊,我們聊著這場疫情實在是讓我們的大腦太困惑了:「外面景色看起來好像世界一切正常,從社群網站上看起來大家的生活就和疫情前一模一樣,看台灣的新聞也好像生活一切正常,但是我們的生活卻完全不正常,這實在是太詭異了!」

前幾個月,我處在大腦「理性上」知道現在有疫情、生活很不一樣了,但這個「知道」並沒有真正進入我的心裡,直到近期,覺得自己卡住、覺得耗竭、提不起勁來做事情、無法像以前一樣有效率,我才真正了解到:「對,疫情真的帶來很大的影響呀。」這樣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流行帶來許多改變、未知與焦慮,會影響到我們的狀態、精神、專注力、內心能夠處理情緒和事情的空間。

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Dan Siegel)提出了「身心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這個詞彙,他解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身心容納之窗,當我們處在窗內時,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和狀態。當出現危險時,我們就可能衝出身心容納之窗,進到「戰或逃」狀態,這時候你感受到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好像火山要爆發了。有時候威脅太劇烈,你就會掉進「關閉、凍結」狀態,這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全身無力、癱瘓、或是凍結住了。

不管是「戰或逃」或者是「關閉、凍結」狀態,這都是神經系統為了幫助我們存活所做的生存機制。而偵測周遭是否有威脅的是來自你的「神經覺」(Neuroception),這是潛意識的、不是大腦在思考後作決定的。

這場新冠狀病毒疫情最弔詭的地方,就是我們「看不見」病毒,一般災難或危險發生時,我們看得見災難帶來的殘害或是看得見危險源,但是現在危險可能就在身邊,但我們卻無法看見。而且每天看出窗外,還會覺得世界似乎一切都正常、沒有任何的改變。

雖然大腦理性上感覺世界好像一切正常,但你的「神經覺」並不這麼認為。這場疫情讓「有人的地方」變得不再安全了,而是成為病毒傳播的戰場──不管是搭捷運、坐公車、走在路上、去超市、看到有人不戴口罩、聽到有人在咳嗽打噴嚏…,這些對你的神經系統來說,都是威脅,你可能衝入「戰或逃」狀態,或是掉入「關閉、凍結」狀態。

可是,我們的大腦不知道身體進入這樣的狀態,讓我們更可能把這些情緒轉成和身邊的人的互動,於是,當伴侶忘了洗碗、當孩子不斷嚷嚷著要你陪他玩、當媽媽跟你抱怨一兩句話,處在「戰或逃」狀態的你就可能提高音量、吼罵、說出傷人的話語,處在「關閉、凍結」狀態的你就可能整個人關閉、冷戰不講話。

我們需要覺察到自己的身體狀態是否脫窗了,以及,了解到疫情所帶來的壓力和焦慮,讓我們每個人現在有較狹窄的身心容納之窗,更容易因為生活上的小事,衝到「戰或逃」狀態,或是掉入「關閉/凍結」狀態,讓你和伴侶和家人發生爭執

在壓力中,容納差異,保有連結

世界著名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師艾絲特・佩萊爾 (Esther Perel)在幾場和疫情有關的講座中提到: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要建立一個空間,容納差異。

我們每個人之間都會有差異,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壓力下,我們每個人都會變得更極端、讓彼此之間的差異更劇烈。

譬如有些人在壓力下需要更多規則,有些人在壓力下需要拋棄規則,這都沒有對錯,就是每個人處理壓力的方式不同。 但是當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些差異時,就可能會產生衝突。

譬如居家隔離時,你認為應該要更嚴格限制孩子使用平板的時間,但伴侶覺得現在可以寬鬆一點沒關係。或者同住的家人認為和朋友聚會沒關係,但你認為現在應該要嚴守社交距離、不應該見面。又或者,你認為疫情下應該要對生活更充滿感激,而你的伴侶每天抱怨、十分焦慮。這些差異,都可能造成關係間許多紛爭。

艾絲特・佩萊爾在許多講座中都談到,我們要練習抱持著「兩者都是」(Both/And)的眼光,而非「兩者擇一」(Either/Or)。我們的大腦很喜歡將事情簡化,所以喜歡用二擇一的方式解讀事情。但是這種「兩者擇一」的角度,就會讓彼此間開始對立:「只有我在乎孩子的健康,伴侶根本不在乎平板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只有我在乎防疫和安全,家人根本不在乎、還想出去聚會」。當我們這樣做分化,另一方就變成了敵人,於是,彼此間的談話就不是溝通,而是戰爭、攻擊與防衛。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你們兩個都在乎孩子的健康、都在乎防疫和安全,只是你們在不同觀點上有差異。我們可以練習建立一個空間,抱著「兩者都是」(Both/And)的眼光,同時容納這些不同與差異,讓這些不同的情緒、觀點可以同時存在。當兩個對立分化的人,可以走到中間,真正傾聽彼此的觀點,溝通才能開始。

當然,容納差異不代表你一定要同意或照做,我們也要幫助自己建立界線──知道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哪些是別人的情緒?我們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而對於別人的情緒,我們可以提供陪伴、給予資源、或試著發揮影響力。但是我們擁有無法為另一個人負責、或強迫另一個人做改變,不管那個人是你的伴侶、家人、或是孩子。

你可以非常愛你的伴侶、父母、或家人,但也同時對他所做的行為感到憤怒;你們可以在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有爭執、有衝突,也仍然維持彼此間的連結。

然後,要記得,現在真的是一個充滿焦慮和壓力的期間,疫情帶來許多身心層面的影響,就算你的大腦理性上不覺得,但是你的身體感受得到。你不需要一定要都過得很好、不一定都要達到過往對自己的期待和標準,因為,現在的生活真的不一樣。

或許這樣,我們對自己和對身邊的人,都可以有多一點包容和理解。

更多關於疫情中伴侶或家庭關係議題,可以參考婚家治療師Esther Perel的講座: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疫情期間易出現內疚感?試著傾聽「內疚」要告訴你的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