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看見自己的價值?肯定自我又保持彈性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常常我在討論安全感或是情感議題,很多人常問我什麼是自我價值?我又該如何活出且看見自我價值?
舉個例子,如果我認爲自己是個善良的人,那這段描述是看見自我價值嗎?下一個反應,你可能又會覺得,那善良有什麼好的?善良會被欺負!
那「善良」還是「好」的?
自信是「好」的嗎?不會太自以為是?
勇敢是「好」的嗎?不會太魯莽不顧一切?
當你對特質有好壞的描述,那基本上你要先思考是否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傾向負面評價?當你習慣貼上質疑好壞,貼上負面標籤,就是不斷往自我否定走去,你自然看不見「價值」,你只看見「不值」。
究竟是什麼讓你對自己不滿意?
在《活出自我肯定力》一書中,作者中島輝談到「自我尊重感」,是在於對個人特質(獨特性、個性、人品』的自我評價,能否意識到自己的生存價值,重視自己有意義的生命。他還給出一個比較數據,談到日本13-29歲的年輕人在「對自己感到滿意」的選項上,選擇「滿意」與「還算滿意」的總和僅45.8%,相比歐美地區的年輕人則達到7-8成。
如果你經常不滿意自己,很有可能有:
1.不夠認識自己
當一個人對自己更全面的認識,就能知道自己的能與不能,也就是越了解自己的界限,一個人的界限。
因此善良其實可以是可選擇的,當個人受到侵害時,可以選擇不善良,而這並不折損於你善良的本質。因此善良並非讓人予取予求,而是溫和慈愛的待人。
若個人不理解自己的感受,不能保護自己的感受,在受到侵害時依舊選擇善良,最終會因為受傷而否定自己的善良。(邀你閱讀:總是抱怨另一半?你有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價值嗎?)
2.對自我不夠有彈性
承接上述的「選擇」,意味著對自己的看法要具備彈性,並非全有全無,當這一刻我選擇不再溫和,就意味著我這人殘忍而絕非善類?自我否定慣性者,基本上也具備兩極化思考,缺乏灰色地帶的彈性,但事實是,這個社會總需要一把彈性衡量的尺,他可以跳脫你所認爲的對錯、好壞,真正能越過眼前的當下,穿透的看見事件因果的智慧。
白話來說,就是你可以思考當這個善良再三年五年,是否會啃蝕掉你善良的意願與活力?
因此,增加對自己的認識與覺察,增加對自我的彈性和允許,你將能逐漸肯定與看見自我價值。
當你擁有自我價值感,又會有什麼好處?
一、他人眼光與看法失去影響力
在《活出自我肯定力》中談到穩定自我價值來源的自我尊重感,就是自我之樹的根基,當你根基穩固時,才能不斷向上茂密成長。
所以當你為自己扎根,你無需透過他人眼眸裡的愛來滋養自己成長,別人的批評即使像是颳風下雨,也無法刨光你的根基,你依舊能在自己的位置站穩,他人的看法因而失去影響力。(邀你閱讀:【好不浪漫】觀後感:成為高價值女性的腦震盪之旅)
二、在自己的園地裡開枝散葉
當你肯定自己,你不會綁手綁腳的做事,你能成為那個具備行動力且貫徹實行的人,因為你的心智運作,少了「這樣好嗎?」,更少了「別人怎麼想我/看我?」的疑慮,因此你想種什麼花,你自然播什麼種,而不會一直拿著種子,一直詢問究竟哪一塊才是大家認為最棒的風水寶地,什麼才是最棒的肥料,或者什麼才是最棒的種子。
親愛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而你可以為自己達到「做自己」這個終極任務。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給年輕人的一封信:你的價值,來自於你存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