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遠離就是攻擊對方?其實是你玻璃心的反應啟動了自我保護

  • 0

不是遠離就是攻擊對方?其實是你玻璃心的反應啟動了自我保護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的玻璃心,其實有針對性的,包括對特定人、對某群人、對某一情境。像是伴侶說的一句話讓你過度反應,總是特別在意主管或年長者對你的評語,或總是難以忍受別人對你的拒絕。

例如伴侶說:你今天要去健身房嗎?(你覺得你被嫌胖)

例如主管說:你專案進度如何?(你覺得你被質疑、被否定)

別人拒絕你的邀約:你覺得你失去自尊,一點價值都沒有。

玻璃心的反應會啟動你的自我保護,你可能開始防衛而攻擊對方,你也可能開始退縮而遠離對方,但這些都可以是具有破壞性的舉動,讓你更覺得自己在一段很糟糕的關係裡,或自己總是處理不好關係,而越亦挫敗。

玻璃心的情境往往來自以下兩種背景因素:

一、受傷的關係

針對特定人,你在其他情境不太會有玻璃心的情況,那麼正說明你們關係已經有受傷的歷史,導致你容易放大解讀對方的話語和行為,或者過度尋求對方的認可與保證,而搞得對方筋疲力竭。關係的受傷有可能是,對方曾經在你最需要的時刻忽略或缺席,對你說了具有羞辱與傷害性的話,因而引發你對關係有很高的不安感,總是想靠近對方又害怕對方傷害你的矛盾狀態,而受傷沒有處理,往往會導致關係的張力與一觸即發,或是僵化與漸行漸遠。

因此修復關係就會是停止玻璃心最有效的途徑,但修復是兩個人共同投入的過程,你是知覺到傷害的人,透過「好好的」邀約,將是開啟修復的前置作業。

二、受傷的自我

當你成長自嚴厲、比較、否定的家庭,長期累積的受傷感,將會形塑你對自我的認同,你心中那受傷的內在小孩,往往最需要人去理解、保護與支持,但因為你在互動中容易被引動的受傷感,總是在人際經驗中重複發生,而受傷的自我,會因為過度敏銳的偵測器,讓你總知覺到他人對你的不友善、質疑和否定,因此人際關係也常在搖晃狀態裡。

因此,修復自我,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去面對內心長年累積的傷口,以及尋求協助來釋放心中的痛,將能有效停下總是容易知覺到傷害而玻璃心碎一地的狀態了。

親愛的請記得,不用每次都循著受傷的感受走向無助的境地,而是可以在感覺受傷時停下抓住自己,成為自己支持與肯定的陪伴,你將更有能力面對各種人與各種情境了。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擁抱「玻璃心」,自我肯定的日常練習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