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parenting

  • 0

來自上海14歲女孩的遺書:「你們心目中的完美女兒太優秀,我達不到。」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了…」

九月一日,是許多孩子期待看到學校老師、同學的開學日。但有一位十四歲的上海女孩,寧願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想再背起沉重的書包上學。

我看完這女孩留下的遺書,紅了眼眶,心裡很沈重也很惋惜。一千五百字的遺書中,你能看到她寫作的文采與思辨的能力,也能感受的到她強烈的責任感與溫柔善良的心。

到底是怎麼樣的處境,讓正值青春年華的生命選擇止步,折損一個如此獨特的孩子?

在寫給父母的遺書中,刻劃出她是多麼的努力。努力地讀書考試、努力地成為父母的驕傲、努力地當個稱職的女兒、努力地過生活。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被迫變成媽寶的你,是否成為媽媽的安定劑?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阿和今年28歲,母胎單身,以門禁森嚴聞名朋友圈,明明是個身高183的彪形大漢,但接到媽媽的電話就馬上化身乖巧小男孩,連連稱是,掛上電話就急忙道歉著離開朋友聚會。但其實阿和的朋友都習慣了,只要他出門久一點,他媽媽就會用各種理由叫他回家,比如說:突然身體不舒服,或是家裡電器壞了,總之就是要阿和趕快回家,只要阿和在家,他的媽媽都表現很穩定,但只要阿和出門,媽媽就會不安的奪命連環Call。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快樂童年的「受害者」:要不是父母,我現在人生已經不同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非常多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有這麼大的不安全感,父母需要負很大的責任,甚至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彌補。但其實在成年之後,我們要學會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並為自己的人生腳本付起責任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情裡的「十萬個為什麼」:當你不信任愛情,就有連珠砲般的問題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先前上廣播節目時,主持人問我:「好奇怪哦!如果這些人都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另一半,他們為什麼要進到親密關係裡呢?」我笑著回答:「有很多人雖然不相信愛情,卻始終無法離開愛情。」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成人的分離焦慮,容易轉為「情緒勒索」或「不停操煩」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分離焦慮的詞彙在孩子身上特別常被使用,當孩子要與照顧者分離時,有些會有抗拒反應,包括與父母拉扯、拍打父母,拒絕與父母分開,有些則是不停哭泣,展現脆弱情緒試圖讓照顧者心軟,或尋求更多安慰與語言上的保證。

然而成人雖然面臨分離不會有「小孩般」的行為舉止,卻容易轉為「情緒勒索」或「不停操煩」的現象。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焦慮就沒有安全感?你的課題是「願意」讓自己安頓下來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我的工作中常常遇到一種類型的個案,他們會沒有來由的感到焦慮與恐懼,覺得自己每天被這些情緒綁住,無法逃出,也沒有辦法充滿動力的度過每一天,這種無力不從心的感覺也更加深了他們對於自己的否定。

他們總希望快點擺脫焦慮感與負面情緒,安適下來,就可以過著更愉快的生活、更有動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等我跟他們深入會談了一陣子,陪著他們撥開這些重重迷霧,才發現裡面核心的恐懼是他們根本「不願意」讓自己安頓下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看比賽就會輸!你也是比賽魔咒嗎?

(圖片來源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臉書)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大家瘋奧運,台灣代表隊表現特別亮眼,每一場比賽,都不想錯過。

日前「小林同學」在桌球男單銅牌戰,不敵德國老將奧恰洛夫,尤其是已經先拿下三局,卻被對方死纏甚至逆轉,實在令人心碎呀!

賽後,朋友傳訊息給我:「都是我不好!」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憂鬱的負面循環,為什麼不能喊停就停?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反芻性思考(Rumination)是憂鬱症的特色之一,患者因為外界刺激而陷入自己的小劇場,就算只是中性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正向的互動,都有可能勾起憂鬱症患者的反芻性思考,無限增加這刺激帶來的負面感受與影響。

有些人可能會說:「不要想的這麼負面就好阿,不要鑽牛角尖就好。」

但反芻性思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當事人根本無法阻止腦中小劇場的上演,只要進入了劇場的第一幕,就會想起之前類似的回憶,反覆驗證自己的想法,變成一個牢不可怕的世界觀。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機智醫師生活S2E2》

但戲劇中擔綱沈默寡言又社交迴避的婦產科醫師楊碩亨,用了這句話安撫了一對早產兒夭折的夫妻,並給予他們莫大的力量。

如此平常的話語中,卻蘊藏著深刻的智慧,以及在文字之下濃厚的同理與支持,是啊,有多少人正在經歷著生命中的低谷,在低落之中身心陷入極大的危機與自責。

看著影集,劇情中出入醫院的熟悉場景,讓我想起母親。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親情焦慮:難親近父母的背後,往往深藏著恐懼與傷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曾經在一次課堂,有學員問我他非常困擾的問題,他說他曾經有十年的時間沒有與家人往來,因為每次與家人互動都讓他害怕顫抖,一直到近兩年信了主,在宗教力量下,他逐漸有能力放下對父母的害怕,他也逐漸感受到父母努力想要對他好,包括會帶很多食物給他,即使他們沒有住在一起。

他覺得很愧疚,因為沒辦法去回應父母對他的愛,也沒辦法好好接收他們想要對自己的好,看著逐漸年邁的父母,他不知道如何加速自己與他們親近的速度。

我聽了他的故事很是心疼,尤其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說了「顫抖」兩字好幾次。試想,什麼樣的父母會讓成年的孩子看到了還會顫抖呢?這個顫抖背後所透露的恐懼,又是什麼?

那是個多人聽課的場合,所以我並沒有去問原因,但我可以猜測關係傷害度很高,而身體的智慧其實會幫助我們遠離心裡認為恐懼的人事物。無法親近,正意味著對關係的恐懼與顧忌依舊存在,而身心自然產生排斥感,而當傷口隱隱作痛時,說明我們必須透過與他人保持距離來獲得安全感。

然而現實是,孝順的傳統文化會壓得這群在原生家庭受創的孩子喘不過氣來,掙扎於自身安全感與子女罪惡感中,而這時他可以為自己做的,其實就是練習「信任」。

因此,這個受創嚴重的學生,他找上了主,宗教提供他再生家庭的倚靠感,他與主的關係是一個信任重建的過程,當他每一次呼喚都得到回應,每一次低潮與痛苦都被聆聽時,這段與神性的連結,就成為一段自我修復的關鍵關係。

所以在聽完他的故事與跟他討論後,我給了他兩個方向:

第一:強化與神的信任,因為神醫治了他,重建了他的信任,這段穩妥的關係是難以被任何人取代。而他可以做得就是更邀請神進入他的內在,邀請神陪伴他最深層的恐懼,或者將過往一切的恐懼交託給神。

第二:陪伴自己顫抖,甚至擴大自己的顫抖。在經歷身體創傷的學員身上,經常看見他們在很多情境裡容易有凍結、六神無主的狀態,包括有人大聲說話,或突然大動作等,而通常他們在驚嚇之後,總是努力讓自己鎮靜得像個成熟的大人,一直在面對我時,他們一邊很憤怒揍罵對方,一邊卻雙手開始顫抖。我示意他停下語言,因為語言往往容易讓自己與真正的感受剝離,轉而專注在自己顫抖的雙手,感受顫抖,並稍微放大顫抖的幅度。

接著,他眼淚無法停歇的不停哭泣,他的內在湧現極為深層與不知來源的悲傷,接著是積藏很深,不願被看見的恐懼。他的抖動釋放掉原本被凍結的恐懼與悲傷能量,在流動之中,也開啟了生命整合的契機,他在眼淚裡,遇見了童年受創的自己,那個被驚嚇、無助、恐懼的自己,在身體的顫抖中他才意識到身體積累巨大恐懼的情緒,而他終於意識到這些積累如何影響他的生活。

親愛的,無法親近的背後,往往是各種深藏的恐懼與悲傷,釋放與重新整合自己,關係的親近就成為自然而然了!

陪伴你成長:【敬,童年的傷】療癒自我,從致敬童年的傷開始

 

 

延伸閱讀:孤獨焦慮:朋友很多卻依舊寂寞?你是否在被動等待他人的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揭示你在關係中的樣貌:藉由早年回憶來指引現在的自己吧!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我們每天製造的記憶這麼多,為何早年回憶特別重要?

大約在六歲左右的回憶我們會稱為「早年回憶」,心理學巨擘佛洛伊德、榮格與阿德勒等,都認為早年回憶對於了解一個人十分重要。

我們每天睜開眼接收的各種訊息,日常所見所聞,不是每條訊息都會被我們所接收並化為記憶,記憶的形成絕非偶然,我們會選擇記住某件事情,是因為這件事情跟我們的生命有所連結,也是我們人生態度的痕跡,因為有所感觸才會印象深刻。在討論記憶中,最具心理意義的就是早年回憶。

所以在六歲以前的回憶,就是塑形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元素,帶著這些元素,我們再去處理長大後接觸到的訊息,轉化成我們的獨家記憶,自我就是如此層層堆疊起來。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他的象徵,揭示他自身的風格與自我在關係中的樣子。

如果問起我最印象深刻的早年回憶,腦海中會浮現一個平常的下午,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吧,那時的我最喜歡跟爺爺在一起。那天,我跟在爺爺身後,不斷的問他1+1,2+2,3+3……等於多少,印象中問到了三位數以上。爺爺自己經營一家小工廠,所以其實他有大小事等著處理,但他還是不厭其煩的回答我,很認真的心算之後才給出答案,沒有一絲敷衍與不耐煩。

這是一段很簡短的回憶,但總在我想念爺爺時浮現這個畫面,長大之後才明白這段回憶帶給我的意義。

我之所以保存這段回憶,就是因為那時爺爺讓我感受到全然的陪伴與愛,他不介意我在他忙碌的時刻嘰嘰喳喳,也沒有希望快點打發我然後投入工作。

直到我近年來面臨情感問題,心情非常低落時,這段回憶突然湧上心頭,當下的自己突然感受到被全然的愛與安全所接住。我知道自己在這段關係中雖然發生了問題,但我是被愛的,被呵護的。我可以穩住自我價值,知道我可以做自己而不用迎合他人,委曲求全。

所以我認為這段回憶對於我的心理素質養成很重要,它滋養了我的安全感與穩定度。

而屬於你的早年回憶又是什麼呢?我們要怎麼從早年回憶來指引現在的自己呢?

曾有個個案因為跟女友分手而前來諮商,他告訴我,他在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中總是無法與人靠近。對於自己的早年回憶,他道:「我父親去世的時候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他們都認為我年紀還小,不要告訴我們,後來是因為一個鄰居阿姨說溜嘴我才知道爸爸已經走了,當下我超級難過,跑回家罵媽媽是大騙子,媽媽一句話也不說的就出門了,我一個人在房間裡面哭到睡著,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家裡一個人都沒有,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極大的害怕與寂寞,後來媽媽回來了,我們像是沒發生任何事一樣,一起吃了晚餐,在之後的日子裡也沒有再提起這件事,那時我也才6歲吧!現在想一想我還蠻佩服當時的自己。」

從這段回憶中可以看到他的人生主題也許是「冷漠」與「孤寂」。在得知父親過世這重大失落之後,他沒有得到安撫反而是被硬生生地拒於門外,從這創傷事件開始,他開始建構自己面對情緒的獨特模式與自我暗示,在脆弱需要關注時,我要「自己堅強」、「不依靠任何人」、「我要裝作若無其事」。

我帶著個案看到他潛藏在早年回憶的情緒模式,他才得以察覺自己的狀態,明白為何在關係中他總是無法靠近他人。

當我們卡在自己目前人生的迴圈中,很難看清造成這痛苦的原因與模式。早年回憶其實是一把鑰匙,讓我們得知小時候的自己遇到狀況時,我們所運用的資源、情緒模式、自我暗示是什麼,那帶到現在的自己,這些元素又是怎麼造就我們獨一無二的生活呢?

早年回憶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提醒著我們耿耿於懷的重要需求與人生目標、最想要擺脫的特質與情緒,最害怕面對的自卑與隱憂。早年回憶中也隱含了面對人生困境所需的能力,其迷惘與失落之出口,再仔細探究一番,也許還會找到你遺忘已久的能力。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心理時事】男童遭教練重摔!孩子說不要就是不要,請你停止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最近只要打開新聞,就會看到七歲男童被重摔27次的消息,法醫高大成認為依照孩子顱內出血嚴重的程度,堪比從五層樓摔到地面,是霸凌!身為媽媽的我看了心好痛,好心疼那個可憐的孩子,也好不捨兩位心碎的爸媽。

練習影片中不斷重複孩子哭著大喊「我的腳…我的腳…」、哭著跪坐在地上聽教練的訓斥,真的真的很想大聲怒吼:你沒有看到他很痛苦嗎?你沒有聽到他說「不要」嗎?你沒有感受到他的恐懼嗎?

大人面對孩子,很容易以「我比你懂」、「我說的算」的高姿態對待孩子,忽略孩子表達的聲音,看輕孩子訴說的感受,一意孤行地強壓自己所認為的「好的」、「對的」、「有效的」方式在孩子身上。忘記了,孩子是個獨立、有自主意識的個體!

所以「有一種冷,叫做阿公阿嬤覺得冷」、「有一種飽,叫做爸爸媽媽覺得還沒飽」的現象,也在說明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時,大人很容易凌駕自己的意識在孩子身上,變相強迫孩子否認掉自己體驗到的,造成孩子對感官的矛盾。

孩子從兩歲牙牙學語進入語言成長爆炸期,大人欣喜若狂地希望孩子多開口多說話,但當孩子真的很會講話闡述自我時,大人卻要孩子安靜順從,忽視孩子的聲音,討厭孩子說「不要」。

但「不要就是不要」啊!當你說不要時,很希望對方能停止下來,孩子也不例外。而這個概念也延伸至反性侵、反性騷的「#MeToo」運動,不要就是不要,沒有同意就是性侵(only YES mesns YES),倡導全球女權運動「積極同意」的教育與立法,希望遏止一個又一個的悲劇上演。

如果,當初有人傾聽並在乎那七歲男童真心的吶喊,這個重大傷害是否就不會發生?

「不要就是不要,請你停止!」請重視我的聲音!

 

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聆聽孩子的心聲:「罵我,不是在關心我!」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總是想改變別人?是你的「看不下去」讓你感到痛苦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認識我的人,一定常聽我這麼說:「我們很難去改變另一個人,除非,他自己也想要改變。」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不具備改變的意願,除非拿槍指著他的頭,不然要他改變有時真是難如登天。

這幾年,我在許多地方教情緒管理的課程,授課的對象有家長、老師、學生、企業主管、職場員工,普羅大眾都需要學習如何安頓自己的心情。每當我教了一套情緒安頓的技巧後,就會有人問:「老師,我可以用這個方法去幫助別人嗎?」

提問的人眼裡有光,好似發現新大陸,或在大海中抓到浮木。我會說:「當然可以!不過,你說的那個人,自己有想要改變嗎?」對方先是停頓了一下,然後說:「嗯……好像沒有!」我又問:「那麼,是什麼讓你這麼想幫他呢?」

「因為他讓我感到困擾!」、

「他一直這樣,我實在看不下去!」、

「和他相處,讓我很感到很痛苦!」……

這是我時常聽到的答案,然後,我會接著問:「所以,你真正想改變的,好像不是他,而是自己的困擾、看不下去或痛苦,是嗎?」

站在誰的需求去考量?

「我知道,你很痛苦,所以想要幫助他改變。問題是,他不感到困擾,沒有改變的意願,那麼,你該如何幫助他呢?而你期待著,透過他的改變,而讓你減少困擾、減輕痛苦或煩惱消失,這樣,真的是在幫助他,或者,只是想控制他呢?」

問題來了,「幫助別人」和「控制別人」,如何區別?

這兩者很容易混淆。若要分辨,可以從你是站在誰的需求或最佳利益來考量,這樣的觀點去判斷。

幫助別人,是站在他人的需求或最佳利益去思考,怎麼做對他人最好;控制別人,則是站在自己的需求或最佳利益去思考,怎麼做會對自己最好。

所以,當我們想要幫助別人時,出發點是看見別人有尋求改變的需求,也許是感到痛苦,或者一直為此付出代價,期待自己的現狀有所不同;於是,我們出手相挺,提供資源或介入,邀請他接受協助,促使他擺脫困擾,人生因此過得更好。

由這樣的起心動念出發,而做出來的,就是在幫助別人。

相對的,當我們發現自己處在痛苦當中,那痛苦是來自身旁的家人、同事或朋友的某些壞習慣或問題行為所引起,因而希望別人改變:「當你改變時,我就會好多了!」,當這麼期待時,與其說是想幫助別人,其實更想幫助自己。

這時候,往往會失望收場。因為,你所給出的建議或良方,並不容易被接受。當一個人沒有改變意願,你又不斷要求他要改變時,美其名是幫助他,事實上是想控制他、改造他,很容易引發對方的心理抗拒。

要求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這樣的狀況,會發生在各種關係中。因為看不慣孩子、另一半、好友、情人、同事、上司、部屬、學生,甚至不認識的路人甲乙丙的某些行為,而要求別人非得改變。表面上看起來是出於一份善意,實際上是把自己人生快樂與否的責任,推給了別人,要求別人透過改變來負責——這是一份「託付心態」。

就好像,許多年輕會這麼說:「如果父母願意支持我,我就有勇氣去追尋夢想了!」父母能支持,當然最好;但如果父母永遠不支持,你就裹足不前,放棄夢想了嗎?那麼,造成你夢想破滅的,到底是父母,還是你自己呢?

也有不少家長,會這麼對孩子說:「如果你乖巧懂事一點,我就會開心了!」於是,你把自己的開心與否,交由孩子來負責。所以,你會想方設法地改造孩子,把孩子打造成你理想中的樣貌;卻忽略了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的,有其獨一無二的生命價值。

安頓好自己,才能看懂別人真正的需求

回到課堂上,我會告訴提問的學員:「所以,你最先需要幫助的,是你自己。是你的『看不下去』讓你感到痛苦,你得先學會安頓好這些『看不下去』。當你能先安頓好自己,或許,對方根本沒有改變的必要。」

如果,我們能先安頓好自己,就能靜下心來去思考與觀察:「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卡住他,讓他無法改變的地方在哪裡?」而能從他的需求著手,往往能引發他產生改變的意願。通常一個人最渴望的,大概就是感受到被重視與被接納了吧!

當一個人的需求能被看見、被滿足,你所做的,才會在對方身上發揮效果,也才稱得上是「幫助別人」。

從雙贏到三贏

「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助人行為是同時兼顧利他與利己的呢?」又有人發問了。

當然可能,能這樣是最好的囉!

如果,你在幫助別人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自己也感到愉悅滿足,生活品質更為提升,便造就了雙贏的局面。而可以的話,我們更要追求「三贏」,也就是,「我好」、「你好」、「大家好」;至少,長期下來,不該有人一直是犧牲的、委屈的。

一切從先安頓好自己開始

然而,這一切都是站在能夠先安頓好自己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

有時候,我們真的很難區分「幫助別人」或「控制別人」,甚至,我們常常要求別人要改變,是混雜著來自己或他人的需求與最佳利益。這時候,我們需要透過以下問題來提醒自己:

「當我希望對方改變時,我是關注自己多一點,還是關注別人多一點呢?」

向內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會幫助你區分,是在「幫助」對方還是「控制」對方。若是後者,其實真正需要先得到幫助的,是你自己。

那麼,就趕緊把學到的身心安頓技巧,用在自己身上吧!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學習面對父母失望的眼神,也是一種長大的證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聆聽孩子的心聲:「罵我,不是在關心我!」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剛過四歲的硯硯最近就像隻頑皮的小猴子,東跳西蹦、衝來衝去,不時就會跌倒撞到,腳上都是瘀青和擦傷。但對樂天的他而言好像過眼煙雲,最多痛哭三秒鐘,下一刻繼續玩。

今天老公出門前,特別對著硯硯說:「硯硯,你自己要小心,不要撞來撞去,爸爸一直罵你其實都是因為心疼你!」硯硯看著爸爸沒說一句話,不知道有沒有聽懂。

「硯~爸爸不是有跟你說要注意安全嗎?」下午又一次地跌倒後,我跟硯硯說。

傻笑的硯硯不說話,繼續跑。

「那你今天有聽到爸爸說的:他罵你其實是很心疼你受傷嗎?」

「他罵我,不是在關心我!」硯硯大聲回應。

「是啦!只是爸爸不會表達而已,其實他是因為很心疼你痛痛⋯」我蠻意外硯硯會這樣回答。

「他罵我,不是在關心我!」硯硯這句話不斷縈繞在我耳邊,原來孩子真實的感受就是如此。

心想,我自己也常出現類似行為。每當警告提醒無數次後,安安硯硯還是屢勸不聽,結果就是聽到哭聲或抱歉,因為受傷或搞砸了。看到慘狀我就會氣沖沖地說:「你看你!跟你講了要小心,你就是不聽!很痛(壞掉)我也沒辦法。活該!」

恐龍媽媽出現時,言語完全沒有憐憫之心,心裡只有憤怒與煩躁的火焰在燃燒。但真的是這樣嗎?仔細想想,其實跟老公說的一樣:是心疼孩子啊!

看到孩子疼痛與難過,做父母的心裡都不好受。當不知如何表達關心時,呈現出來的憤怒語言就像是一把利刃,攻擊著自家寶貝。單純的孩子只能感受到大人表層的情緒—生氣,更深的情感—擔心、害怕或心疼,孩子是無法接收到的。

硯硯的一句話也打破許多大人的說法「我打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關心你!」孩子感受到的只有不好的行為與強烈的負能量,大人宣稱的「為你好」、「關心你」如果可以選擇,我想他們寧願不要。

感謝老天爺帶給我兩個這麼會表達自我的孩子。有時覺得安安硯硯太多意見、很麻煩很囉嗦,但換個角度思考:能得到孩子立即且真實的反饋,其實是很寶貴的!

也許孩子慢慢長大,不會時常陪伴身邊,不再對我們敢怒敢言。現在的反思與調整,除了可以改善親子關係,或許也可以延緩孩子沈默以對的那一天到來!

「罵我,不是在關心我!」是的!寶貝,媽媽聽見了!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站在孩子的視角,你會發現他們的小小世界同樣充滿挫折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少年與狗》:感受不說話的陪伴力量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如果有一天,有隻狗兒出現在你的生命故事裡。 接下來的故事,會怎麼發展下去呢?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這本小說《少年與狗》,故事背景是二〇一一年日本的311地震後。貫穿整本書的主角,是一隻狗兒。本書以小說的形式,描述了這隻狗兒與六位不同背景的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看完小說後發現,本書講的不僅是「狗與人的關係」,六段故事背後,都有著更大且值得討論的議題。從犯罪者、失和卻不願離異的夫妻、以身體謀生的性工作者、罹癌而不願就醫的人,到緘默不語的小孩⋯⋯各種人生故事裡頭,其實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不得已」。沈浸在這六段故事時,我們更有機會去看見這些可能未曾有機會說出口的什麼。

此外,整個故事最讓我感動的,則是主角狗兒在不同故事裡發揮的「陪伴力量」。在探討人類健康狀態時,除了生理、心理與社會因素之外,有學者認為「靈性」也是重要的一環。我對靈性的初步想像,本來還停留在宗教、藝術、大自然與美感等領域。但看完《少年與狗》後突然發現,會不會,其實貓咪、狗狗或其他生物,也正在許多人的生命裡,扮演著靈性福祉的來源呢?

在與這些生命共處時,人們感受到的是「連結」。或者,是我們自顧自地,用人類的觀點,感覺自己「被理解了」。在這本小說裡,主角這隻狗,不斷用著合宜且讓人感覺舒服的方式,不透過語言,提供了不同主角在他們那段時光裡最需要的陪伴。

在故事中,這種「不說話的陪伴力量」時常比「身旁人類話語的陪伴」還更具力量。撫摸狗兒得到的生命力,與狗兒的感受共感⋯⋯這些超出言語的連結感,在這部小說的劇情中,不斷地出現,也默默地改變了許多主角的人生故事。

時常,我覺得貓、狗牠們在提醒我的是「活在當下」。但《少年與狗》這個故事則提醒我,不同生物還可以告訴人類的是,更多種「陪伴」的可能。

我會把這本書視為一部療癒小說。讀者會在六段生命故事裡,看到許多似曾相似;未必是自己,也可能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人身上。但我覺得,本書真正療癒的所在,是人與狗兒的羈絆。透過這羈絆帶來的力量,讓許多人生故事有機會被轉化、翻頁、改寫。誠摯推薦這本小說,給此刻心情悶悶的你。願這本小說,能陪你找回一點暖意。

 

 

《少年與狗》一書,作者馳星周為日本北海道人,畢業於橫濱市立大學。一九九六年以《不夜城》一書步入文壇,獲得第十八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日本冒險小說協會大獎等。一九九八年更以《鎮魂歌─不夜城Ⅱ》榮獲第十五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一九九九年以《漂流街》榮獲大藪春彥獎。著有多部小說作品。

在看似無盡的黑夜裡,那些受傷、孤獨與迷茫的人們所依偎的──是一隻狗。2011年秋天,距離那場大地震已過去半年。大地震後家破人散,主角狗狗多聞為了找到主人,在路途中和各式各樣的人相遇。這些人各自處在人生的谷底,透過與狗的相處得到心靈上的療癒與救贖,也都和狗有了深厚的情誼。多聞之所以出現在他們身邊,似乎不僅只是偶然⋯⋯

 

 

陪伴你成長:【練習減壓】每天20分鐘,找回輕鬆自在的自己。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如何陪伴自己走出人際衝突的恐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防疫期間如何幫孩子提升專注?正念親子瑜珈的四個練習

作者:張瑋庭 諮商心理師

因為COVID-19疫情的影響,讓孩子與家長有更多的相處時間,也許是來的措手不及,很多家長都在臉書上求救,和孩子長時間待在家裡,不知道要做什麼怎麼辦?讓我們一起做正念親子瑜珈,不僅能讓身體動一動,也能使親子關係有更深、更緊密的連結喔!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懶人包底加】疫情來襲,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作者: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最近新冠肺炎covid-19(又別稱武漢肺炎,怎樣習維尼又要生氣了嗎)來勢洶洶,對於人們的內心會如何影響呢?

一篇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的文章很有意思,我把重點摘要並加入我個人的觀點,整理在圖上。作者觀察到,為何明明許多政府都大力宣傳自我隔離,但仍有許多人在路上走來走去呢或是出現好像無感的行為呢?

感到恐懼與不安的人們會…

可能有幾個現象。第一個是基本歸因謬誤,就是我們在解釋他人行為時,會忽略掉「環境」的影響,而容易把此人的行為歸因於「個人特質」。這個的意思是說,我們容易把那些在路上走來走去的人歸因為他們很「壞」、「不在乎別人」或是都是「傻B」…等等,而忽略到人若處於高壓環境下,很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行為。

人若處於高壓環境,可能會出現哪些非理性行為呢?就是圖上的四種:「無法掌握而脫離真實」、「過度樂觀只看好消息」、「不相信嚴重性」、「感到困惑只好依靠本能」…等,這些非理性行為會惡化武漢肺炎的傳播度程度;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是要改名CHO)疑似掩蓋疫情,可能更會混淆資訊的警戒程度。

不過…別忘記人們會互相影響

然而,事情也不是那麼絕望,別忘了人類可以很容易影響其他人,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有從眾的現象,又稱為「行為渲染」,如果我們能從自身做起,帶好口罩、自我隔離,這樣越來越多人將會互相模仿,一起待著家中,等到疫苗出現,或是病毒消失的美好時光。

蔡心「心理防疫」指南

現在就是考驗心理韌性的時候了,這也讓我想到心理學對壓力的研究顯示,當:

1. 事情無法控制
2. 無法確定結束時間
3. 對自身影響很大

4. 過去未曾有過的經驗
5. 無法預期結果時

人們最容易感受壓力與焦慮。那該怎麼辦呢?

我整理了五點心理防疫指南,希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唷!

不同場合的感染風險與「可以控制」的事(一般版與兒童注音版)

去年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我在原作者的同意下,翻譯了一張圖文跟大家分享「可以控制」與「無法控制」的事情。當我們把專注力的焦點放在「可以控制」的部分時,自身的壓力感受可以較為釋放、緩和。(兒童注音版本在本文最後)一年之後的今天,疫情變得更加嚴重,我想再貼一這張圖文,也提醒帶好口罩、勤洗手、使用酒精消毒,如無特殊必要,減少外出互動。也請大家下載「臺灣社交距離App」,只要一下下就能快速判斷確診者是否有與您擦身而過,一起安裝起來!

另外,我在新聞上看見德州醫學會將感染的風險區分成九個等級,我特別做出了兒童版,希望百香果家長/老師都能帶著孩子討論,也減少做中低度風險以上的事,疫情期間請多忍耐一下,多戴著口罩、隨時消毒,也漸少群聚外出唷!

另外,當面對重大壓力(例如:疫情惡化)時,如果能把專注力的焦點放在「可以控制」的部分的話,自身的壓力感受可以較為釋放、緩和。因此,我從國外的資訊中,整理出「可以控制」與「無法控制」的兒童圖文版。希望各位家長/老師,可以印出來與孩子討論唷!

對兒童負向身心狀況之影響

最近疫情變嚴重了,我很想知道如果封城(lockdown)了的話,對兒童身心健康會不會有影響。因此我就查了一些文獻,結果我發現國外有不少這樣的研究。雖然國外研究的結果不能直接推論台灣的狀況,但應該有參考價值,所以我就做成了圖文與百香果分享。

調查結果顯示,封城後大概有21.3%的兒童有睡眠問題、22.5%的兒童害怕新冠肺炎、30.8的兒童有不專心的問題、34.5%的兒童有緊張/焦慮、35.2%的兒童容易無聊、41.7%的兒童有難過/憂鬱、42.3%的兒童有易怒的問題。另外,普遍有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

希望台灣不需要走到封城的那一步,但最近因為三級警戒,大家沒事就減少出門吧。因此若大家長時間都在家裡時,除了在經濟上開源節流以外,要幫孩子安排好穩定的作息,也要多找一些能促進家庭與親子關係的事唷!疫情是一個考驗,是對親子或家庭關係的壓力測試,這些都會度過的,蔡心與大家一起加油!

親子家庭方案:疫情期間60個親子同樂/活動的清單

最近大家待在家裡的時間可能會變很多,所以我從國外的網站上整理了「疫情期間親子同樂清單」。

我刪除了很多我們文化玩不起來的遊戲,也新增一些我想到可以玩的親子遊戲,希望大家能多增加快樂的時光,以免太憂鬱或煩惱,所以一直罵小孩或是夫妻吵架唷!對了,這是蔡心說繪本「我會誠實」 feat. 姪子的影片唷;這是「蔡心 x 小康軒」團購網址(https://gbf.tw/zjq7d

家庭親子方案:疫情突然激增「早療家長」可以怎麼辦

先前我在社福單位帶領人際情緒團體,帶領到一半看見社工臉色凝重,我問她發生什麼事,她說「確診180+,雙北宣布三級警戒」,我突然覺得一片發昏,心裡想到最煩惱的是我的股票,還有如果餐廳都關門了我要吃什麼….雖然帶團體時,工作同仁的心裡都非常慌亂,但我們還是盡我們所能的好好把團體帶完。

帶完團體後,我覺得每個工作同仁都是人在魂不在的進行會後討論。這兩天我的私訊收到非常多家長的訊息,有些問我要不要去醫院上早療課的意見、有些問我孩子的狀況、有些只是來亂的(例如:問我要不要買名牌A貨),但最多的是擔心的「早療家長」的心情抒發。

很多家長很擔心現在去醫院或診所上早療課,會不會是高風險的行為;但如果沒上早療課,會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還有會不會因此被停課結束,以後就不好排了….未來的事情我不知道,也說不準,我無法給我沒見過的孩子家長建議是否上早療或不上早療課。

但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先預備一下「居家早療」可以做的活動內容,請早療家長趁著還會遇到治療師的時候,問一問治療師回家後,可以做些什麼練習。這樣除了能持續訓練孩子以外,也能有更多面對疫情時的掌控感。對於早療兒童,我建議家長可以在家裡做幾件事:

第一、維持固定五分鐘的遊戲時間

如果有來找我做治療或輔導的家長,幾乎都學過一套遊戲治療,請持續每天花5-10分鐘操作,好處多多。還沒有學過的家長現在一時間可能也找不到我來學習遊戲治療怎麼操作了,但也沒關係,可以去買「遊戲力」(修訂版)與「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趕快惡補一下,或是我與我之前同事一起寫的電子書「玩遊戲打造全能小孩」,都有詳細描述怎麼操作。

第二、持續與孩子進行情緒與內在想法辨識的練習

簡單來說,家長可以一邊念繪本給孩子聽,一邊問問孩子,繪本上角色的情緒(快樂、生氣、難過、害怕、緊張、驚訝…等等)與有這個情緒的原因,當孩子在講原因的時候,多半就是在辨識這個情緒的「內在想法」。(例如:我想到週一上午我會很難過、煩惱,因為看起來股票會綠油油的一片,又要好幾萬好幾萬的賠了)

臨床實務上,常常會看見過動兒或自閉症對於情緒與內在想法的辨識有困難,當然,若你手上有一套蔡心或蔡蔡子情緒圖卡,可能會比較好操作。不過沒有的話也沒關係,上網找情緒圖片即可。另外,因為不確定疫情會緩和還是變得嚴重,如果需要可以用來練習「辨識情緒」與「想法」的200個社交情境狀況題,下載連結在此

第三、操作一些與孩子缺損有關的練習

若孩子是過動兒,可以多請孩子練習靜坐、或是玩一些專注力的桌遊,也可以下載蔡心「情緒力 X 專注力」的學習單來使用(我仍然在更新唷!);若孩子有情緒議題,可以請孩子練習深呼吸或放鬆練習,練習完之後與孩子「角色扮演」容易生氣的情境,然後立刻要求孩子深呼吸或放鬆練習;若孩子不知道怎麼該別人聊天,可以請孩子設計要跟別人聊天的問題;若孩子不知道跟別人聊天時,怎麼回話,就跟孩子討論怎麼回話(這個時候若您有「換你說囉」的人際教材,就會很適合使用)。

第四、照顧好你自己,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請家長多安撫自己的感受,當自身比較穩定了,就會讓孩子跟著比較穩定一點,也多對孩子表達一些正向的情緒感受,灌注一些愛的能量。想一想前幾天我的文章,把專注力選擇放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上,會比較容易沒有壓力。最後,這一段時間真的會比較辛苦,蔡心會與大家一起撐下去,我會盡量多寫一些居家早療可以做的活動,也請大家持續支持蔡心唷!

蔡心目前開發之兒童情緒/專注/社交教材

1. 情緒圖卡「我的心情我決定」:

2. 由美國​設計,但我在地化翻譯與合作發行的人際情緒/社交技巧教具:
「換你說囉!」(SAY NEXT!)繁體中文版

3. 情緒 X 專注力 教材「情緒對對碰」(EMOTIONAL MATCHING CARDS)現正預購中!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aisean.psy/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正向教養學:先連結孩子的情感,再討論行為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心理師,你可以告訴我,我的孩子還有救嗎?」

會在治療室中出現的家長,往往都是在親子關係中感到絕望的家長,這些爸媽可能試過千百種方法了,但他們的孩子行為沒有改善,親子關係依舊惡劣,所以與我的晤談就好像抓住最後一根浮木。

孩子有沒有「救」?

這是一個多沈重的問句,讓我完全可以感受出他們講這句話背後的挫折有多大。

確實,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過程需要時時刻刻調整,我們要如何在孩子失控時穩穩地抓住他,引領他往正確的道路上,正向教養就是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所以心理師你的意思是我不要再管他了嗎?」

「所以正向教養就是不能打不能罵?這樣我家小孩會鬧的天翻地覆啦!」

「心理師,你直接告訴我,我孩子的問題要怎麼使用正向教養?我覺得他很嚴重耶」

先連結孩子的情感,再討論行為

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家長很容易第一反應就是責罵孩子,因為孩子犯的錯往往都是一錯再錯,難免引發家長的負面情緒,在情緒不好的情況之下,就反射性開啟說教模式,試圖糾正他的行為並且希望孩子下次不要再犯。但這樣往往效果不佳,孩子不是聽不進去,就是下次又再犯。

「我跟你講過多少遍,再怎麼生氣都不准打人!你看,老師又把我跟爸爸叫來學校處理你的問題,你不覺得丟臉,我都覺得丟臉死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批評,他行為背後有很多原因也很難說出口,能夠乖乖被罵而不回嘴可能已經是他最好的表現,很難再有進一步的改進。

而正向教養的做法則是會先連結孩子的情感,再糾正他們的行為。

「媽媽知道你剛剛跟同學打架是因為你很生氣,你生氣同學沒有尊重你就拿你的東西,而你會動手也是因為你在很生氣的時候沒有控制好自己,媽媽可以感受到現在你其實很懊惱很後悔。但我還是要再重申一次,打人是不好的行為,這我們之前也約定過了,你可以告訴媽媽,你沒有辦法遵守約定的原因嗎?」

在我們糾正孩子之前先同理他的感受,讓他覺得父母親是跟他同盟而非敵對的關係,孩子就可以放下戒備心,讓我們有機會了解他的真實感受與想法,也許問題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嚴重,或是討論他之後改善的方案時,孩子也較能接受。

正向教養只要從生活中做些小改變,也許你會發現你跟孩子的關係改變了,而且孩子自己處理自己問題的能力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喔!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孩子打不得但又不成材?心理師:你需要愛與規範兼具的「正向教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職場心理學:明明從事同一行,為什麼別人能成功、我不行?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時常出遠門工作,搭乘計程車往返車站與工作地點之間是家常便飯。前一陣子,很巧的是,我連續兩次搭到了同一位司機駕駛的計程車。這位計程車司機專門做附近幾間大學委託載客的生意,也難怪前往同一個地方演講時,會再次遇到。

「這幾間學校都是我的服務範圍呢!」司機大哥笑著說:「聽說裡頭有好幾個科系的系辦公佈欄上,都寫著我的聯絡方式,需要叫車時,就會打給我。」

我很好奇,他跟其他小黃運將有什麼不一樣?如果能夠專門做大學委託的生意,就不用一直去排班,也不用擔心載不到客人了吧!

「哈哈!十年了,生意一直都還蠻穩定的,我是運氣好啦!」

「怎麼說?」我好奇地問。

什麼樣的司機,就會載到什麼樣的客人

「十年前,我在車站排班。有一次,載到了一位大學兼任講師,他說我的車資怎麼比別人便宜,閒聊了一下才知道,他之前坐的車,有些司機會故意繞遠路,或者不照跳表計費,他被坑了還不知道。於是,從此之後,他只要來這裡上課,就會指定要坐我的車。後來,他又介紹他們系上的教授,而系裡若辦活動有外賓來訪,也都會叫我的車。慢慢地,各系互相介紹,我服務的重心便轉而到這幾間大學了。」

「原來如此,不過,大哥,你太謙虛了。你不只是運氣好,是你會把握機會吧!」我想,事情應該不是這麼簡單。

「說起來,我常覺得,哪一種司機就會載到哪一類的客人。」司機大哥語重心長地說。我正納悶著,他繼續說:

「我雖然會抽煙也嚼檳榔,但是,我絕對不會在車上抽煙、嚼檳榔;我也不讓我的客人在車上抽煙、嚼檳榔。」

我環顧車內,乾淨清爽,沒有刺鼻的菸焦或檳榔味,相當舒服。可是,光是這樣,還不足以有如此穩定的客源吧?

「我也是很有原則的。我有時候會載到路上攔車的散客,若他們有吸煙的習慣,我會要求他們在車外先解決後再上車,若他們不願意,我就不載了。客人若主動跟我要名片,我也會觀察,只有我覺得適合搭我的車的乘客,才會給名片。」

原來,他不是一個來者不拒的計程車司機,而是預先設定好載客對象的素質或類型,這樣反而為他吸引來更多相同品質的乘客。而這些乘客,常是固定出差往返高鐵車站與大學端的教授或專業人士,會有固定搭乘計程車的需求,同時也是較有經濟能力負擔得起計程車資的人。

從服務對象身上學習,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從高鐵站到我要前往演講的大學,距離不算近,搭乘計程車也要花費將近半小時,但與這位司機大哥閒聊,感覺時間一下子就過了,一點也不無聊。我想起有幾次搭乘計程車的經驗,運將不是自顧自地碎碎念,就是放聲抱怨時機不好、被車隊剝削等悲慘命運,充滿負能量。關於與客人聊天這一點,司機大哥也分享了他的見解:

「我多半是聽人家怎麼說啦!邊聽邊學呀!我常載到不同科系的教授,他們都是各領域的專家,當他們願意分享一些他們的專業觀點時,我就盡量學,可能是這樣,才好像蠻能聊的。」

原來如此,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如果他每天互動的對象都是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耳濡目染之下,言談的層次當然會有不同。而對於許多領域的專家學者而言,能夠與人在同樣的水平層次上自在地討論交流,肯定是一件相當過癮的事情吧!

下了車後,我仍不時想起他說的一句話:「什麼樣的司機,就會載到什麼樣的客人」。

身分定位決定你在工作上的發展可能性

我想,這句話涉及的就是一個人對於自己在這項工作上的「身分定位」吧!

同樣身為小黃的運將,但這位司機大哥內心裡對自己隱隱約約有個身分定位,那便是「我是一位服務高素質乘客的運將」。為了符應這樣的身分,他得為自己豎立起相對應的載客原則,例如:不讓自己與乘客在車內吸煙、嚼檳榔;因為他相信,高素質的乘客會喜歡搭乘乾淨清爽的交通工具,這是他的信念或價值觀。

同時,他得學習表現出能與這些有專業背景的乘客閒聊的能力,於是,他願意傾聽並學習乘客分享的觀點,甚至,讓自己和這些人變得越來越像。這都有助於他在未來載客時,與客人閒談時能言之有物,話題直通客人的心坎裡。

於是,他不需要太多宣傳,在口耳相傳之下,他的工作環境便逐漸從原來與一般小黃運將一樣在車站排班載客,或穿梭於大街小巷,轉移到專門跑車站到附近幾所大學間的固定路線。服務內容更為單純,但客源也更加穩定。

大部分的人,在踏入某一行,展開某一領域的職涯後,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要如何定義自己,也就是,為自己在這一個工作角色上找到一個清楚明確的定位。要不是人云亦云,一股腦兒地跟著大夥兒或前輩的樣子走(最糟糕的是盲目地模仿);不然就是受到家庭與成長背景的制約,對自己早有一份負面的自我認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註1)。

而因為定位不清,你便可能在你的專業領域裡瞎忙,每天像陀螺般轉著轉著,卻不知道自己要轉去哪裡。

相同的工作,可以存在著不同的身分定位

我是一位心理助人者,同樣從事的是專業的助人工作,終極目標都是幫助他人獲得更好的身心靈提升,但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身分定位。

例如,以宣導或傳播知識技能為主的心理課程「講師」或「培訓師」、以深入療癒與長期改變為主的「心理諮商或治療者」、以喚起他人潛能以突破困境為主的「教練」、以建立平台或整合資源為主的「心理服務經營者」、以寫作或創作心理應用工具為主的「心理知識工作者」……等。

或許你的工作內容複雜,常像多頭馬車做著不同的事,要找到單一的身分定位似乎有些困難,這是相當自然的,現今社會常要求人們要有多元的角色能力;也或許,你正自我期許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工作者。然而,有一個清楚的身分定位做為指引,你將不會迷失在忙碌的工作中。而你也會因為清楚的身分定位,吸引到需要你的服務對象,再回過頭來影響你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滿意度,這甚至會影響到你如何為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做出新的決定。

別讓別人決定你是誰

影響身分定位形成的因素十分複雜,不但與成長環境及重要他人的回饋有關,也很大部分關乎你如何自我決定。是的,別等著別人來定義你,你自己就可以決定你在各個角色上的身分定位!

(一)探索工作領域中的各種可能性:充分探索你正在從事的角色職責中所涉及的各種可能性,包括已經有人正在做的事,或者尚待開發的方向,這會為你的身分定位提供多元的參考選項。

(二)檢視個人價值觀與內在渴望:我不建議你打腫臉充胖子,去做能符合你內在價值觀與渴望的事情,才能真正感到輕鬆自在。請不斷在心中問自己:「在這份工作上,我重視的是什麼?」、「我理想中的工作樣貌是什麼?」、「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工作者?」、「當我成為什麼樣的工作者時,最能活出自己的面貌?」、「我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內容與我理想中的生活樣貌是否有落差?」。

(三)持續微調與平衡:當自我檢視後,內心浮現出些許答案或方向時,試著開始在生活中進行微調,朝向那個方向多做一點點的努力,並不斷觀察:「當朝著這個身分定位前進時,我的生活各面向是否能保持平衡,若有些變動,我是否能夠接受?」。持續檢視、持續調整。

(四)打破局限自己的框架:在找尋新的身分定位的過程中,內心常會浮現「我沒有能力……」、「我沒有可能……」及「我沒有資格……」的局限性信念,這些可能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創傷,或者重要他人的負面評價,你需要回頭去面對並積極處理(註2)。

事實上,身分定位就是一個標籤,貼在你身上的標籤是什麼,你將擁有符合該標籤的信念或價值觀,設法具備該標籤所需的能力,進而扮演出相對應的角色行為,當然,也決定你會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與什麼樣的人相處。因此,身分定位的影響力之大,可想而知,確立自己在工作上的身分定位,便能讓自己有個明確的歸屬,同時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極大潛能。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就可以決定自己的身分定位!

註1:延伸閱讀《那個為你種下第一顆希望種子的人

註2:延伸閱讀《受夠了腦中一再自我批判的聲音嗎?—運用「同在模式」鬆動局限性信念的溫柔練習

(本文撰寫於2018年3月6日)

 

陪伴你成長:別再「找」工作!帶你規劃工作的系統性作法

 

延伸閱讀:被工作生活追著跑?職場專家教你重整生活法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小時候不被允許哭,長大後也就無法處理孩子的情緒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我發現許多家長不能容許孩子出現的行為,多半是自己在原生家庭中也不被容許的。

危險的、暴力的、會傷及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大家都能理解大人制止的原因。但是,哭泣呢?

我們常聽到大人氣急敗壞地對著孩子說:「不要哭!有甚麼好哭的?」、「哭甚麼哭?吵死了!」、「動不動就哭,你不會好好說話嗎?」是的!哭鬧的聲音會讓人莫名的煩躁與不安,因為人類原始的機制便是如此。

孩子聒聒落地時,第一個體驗生命的感覺就是放聲大哭,用哭聲表達他所有的慾望與需求,大人為了降低煩躁感,想盡各種方式停止孩子哭鬧。

會傾聽孩子聲音的父母,可以從哭聲理解到孩子的需求,並且盡力滿足他,孩子舒服了大人也清靜了。

不會傾聽孩子聲音的父母,只覺得自己被打擾了,對於哭鬧的孩子感到厭煩,要麼離開現場眼不見為淨,要麼用更大的怒吼壓過孩子的哭鬧聲。

我總在想:孩子為甚麼不能哭呢?開心會笑、難過會哭,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情緒嗎?為甚麼只能接受孩子正向的一面,而不能容許孩子負向的一面呢?

原來,許多父母自己沒有好好被接納過,就成了父母啊!

他不能容許哭鬧是因為他的原生家庭沒有給他一個包容的環境,讓他可以展現各個面向的自己。當他難過時會被說「不准哭」,當他生氣時會被罵「不准鬧」,他的情緒只能自己面對與承擔,喜悅可以展現,傷心卻只能埋藏。

然而,一個沒有人引導的孩子,他怎麼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呢?這樣壓抑的孩子成了大人,自己的情緒都處理不好,又怎麼有能力應付孩子的情緒?

當個大人不容易,心理也許還是個孩子卻被迫成了大人。當孩子的更不容易,面對可以主宰自己生活的大人,必須依照大人的喜好標準生存長大。我深深體會到,如果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只當個孩子,讓他放心地展現自己的喜怒哀樂,那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

「當我的感受被你感受到時,我就感覺到愛了!」這是一個普遍的道理。

孩子哭泣時,請靜下心來傾聽他的眼淚想訴說甚麼;孩子生氣時,請沉住氣來理解他的拳頭想表達什麼。

無論是還沒長大的大人,抑是已然成熟的大人,我們小時候不行的,不代表我們的孩子不行。讓孩子生活在愛的環境裡,孩子便會成為一個有愛的人。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站在孩子的視角,你會發現他們的小小世界同樣充滿挫折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小時候「被照顧的經驗」很重要,因為那是「重視自己」的起點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兒子小學三年級,有次半夜兩點多痛醒在哭。當然我也醒了,問他怎麼了?兒子用手摀著左耳,說這裡痛。

耳朵痛得莫名,沒有前因沒有徵兆,這是最令人害怕的痛,兒子表達欠佳,無法陳述細節、哪部位痛、程度、頻率、像什麼般的痛…就是「很痛」而已。我阻止自己歸因是他平常亂挖耳朵弄傷了活該,大半夜能做的,是安撫、解釋、嘗試減少疼痛,等待隔天一早再帶去看醫生。

我帶他到客廳休息以免吵到其他人,花五分鐘細細問診,是怎樣的痛(抽痛、絞痛、刺痛…),也輕觸會痛的位置。好像是耳朵裡面發炎,我用手電筒照,非專業的看不出端倪,即使自認還有醫學常識,但實在沒辦法。兒子還是不舒服,我想就直接吃止痛藥吧。藥效發揮要20-30分,先讓他看一集卡通,轉移注意力,我則趁機上網查看相關症狀,推理可能是中耳炎或下顎關節拉傷引起,但這也是猜的。

卡通演完後止痛藥發揮藥效,兒子舒服多了,我跟他解釋耳痛的可能原因及後續發展,然後我們可以怎麼應對,這不算嚴重,所以先睡覺再說。我陪兒子上床,等他睡著了才離開,然後繼續上網查並思考究竟怎麼回事,累了才去睡。

被照顧的經驗—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照顧」是包括身體與心理的,生理的照顧大家都能明白,而心理的照顧則是針對情緒的由來、變化與承接。蘇絢慧在《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一書對於「被照顧」的描述如下:

『這一個重要的人,不僅捕捉到這些情緒,還能在過程中安撫,以規律、耐心與溫柔的語調告訴你,原來你怎麼了,原來你發生了什麼事,原來你想要什麼。然後這個人設法給予你照顧與滿足,或是設法解除那些不舒服的內外在因素。這就是我們被照顧的開始。』

當我們無法口述內在狀態,在混亂失序時,有一個人很懂我們,然後照顧我們,且由這個體驗中,我們也學到了怎麼照顧自己(並成為日後「照顧他人」的基本模型),這就是親密關係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當自己在痛苦裡無法具體描述,卻有人能解讀並以正確的姿勢接住,那種被對待的方式就是「被接住的感覺」,當自己被重視了,爾後就會學到如何接住自己、接住他人。

被照顧的關係,心理學稱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結合了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旨在說明「人際情感」的關鍵及心理社會發展。原初概念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最重要的概念是:「兒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親密關係,若無將造成其心理與交際功能的不健全,並延伸至成人期」。「依附」是最初人與人之間的基礎關係,包括如何被照顧、互動、依賴:「當自己不能做什麼的時候,對方是怎麼接住我、照顧我的,我從這個體驗中學到了『我的重要性』,以及『我的情緒』出現後該怎麼對待的方式」。

依附匱乏長大後的成人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以《假性孤兒》一書寫到孤單成長的孩子們,背後可能有著情感缺失的父母,他們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會關心孩子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安全,但僅止於此,並沒有「情感交流」。

當孩子心理沒有被照顧、沒有被需要的感覺,卻不曉得問題出在哪,他不安地亂猜:「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沒有肯定和讚美」;「關鍵時刻常懷疑自己,心底會冒出一個聲音否定自己」;「覺得常要假扮成另一個人,父母才會喜歡自己」;「每次和家人相處總是感到挫折,像是遍體鱗傷,也不敢求助他人」;「即使已經有所成就,自己還是會覺得孤寂」。史秀雄也以《假性親密關係》形容成人期的依附匱乏,如夫妻兩人長期迴避親密,不敢表達真實情緒,只維持表面和諧,重現童年缺乏情感的交流模式。這些以「假」為開頭的人際模型,顯示人們沒有從關係中學到照顧自己,才會把童年的渴望與匱乏,一直寄望他人「再一次來照顧我們」,卻總是失望挫折。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愛情經營,其表現心理學分為下列三型:

1.「安全依附型」:由獨立、信任與適度依賴組成,這是理想型,能照顧自己也能照顧對方,平衡互補。

2.「逃避依附型」:冷漠、逃避親密、壓抑,不表露情感,強迫性自我依賴並與伴侶保持距離。

3.「焦慮依附型」:又分為兩型(1)無助型:歇斯底里、不知所措、合作討好、沉溺迷戀/被愛,富有誘惑性但缺乏界線(2)混亂型:陷於「想像中的被拋棄的恐懼」,導致憤怒、苛求、勒索、控制,處於想要又不想要的兩極矛盾中。

後兩型因缺乏安全感,關係發展時常帶著害怕、無助而反反覆覆。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

依附關係最初從父母的照顧關係開始,但若是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成長過程中如師長、親戚或其他友伴的相處經驗也能有正面影響,早期經驗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這告訴我們其實不必強求已邁入老年的照顧者(父母)做調整與改變,不但現實困難(太過習慣,老狗很難學新把戲),也容易卡在過去前進不了。我常問案主:「你希望父母為過去道歉嗎?」他們說不知道,也不確定要的是不是這個,如果道歉了又如何?我想,說不定這些不懂照顧孩子的大人,在他們童年也是被不懂照顧的祖父母所養,代代相傳。

要逃離魔咒並非期待奇蹟,並非等待天上掉下來天使拯救自己,既然覺察到自己的需要,不妨從此刻開始「新的學習」。愛與被愛為一體兩面,缺乏被愛也可以從愛人開始。彌補缺憾能從照顧他人開始,主動付出,再回到身上接納自己的各種需求,與伴侶一起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

底下有幾項方式可以練習「照顧自己」這件事:

(1)多進行情感的因果書寫。

練習寫或說出「我很難過(情緒詞),因為(事件)…」的句子,包括感受、想法、欲望,串連情緒因果,請完全允許自己任何的主觀經驗,無論正負面都沒有關係,那只是一種訊號,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2)和對方一起練習表達感受。

向信任的他人練習說出真實感受、想法,或許會因意見不同而爭執,但也能從每一次相左中得到建設性的修整,減少「只要不同意,就會遭對方捨棄」的衝突想像。

也從表達中「練習依賴」,兩人像孩子般玩在一起,互相依靠,培養「有時我不行但你行、有時你不行但我行」的默契,互相承接、互相照顧。

(3)卡關前進不了的人,建議找專業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是一段暫時的特殊關係,有點像是與教練互動,在心理師的回饋下安心練習,是「再發展」的概念。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永遠不會太遲。

 

陪伴你成長:【拯救愛之病】讓愛自我實現的18味愛情靈丹

 

延伸閱讀:焦慮型依戀:你追他跑的關係,是你安心的姿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學習面對父母失望的眼神,也是一種長大的證明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從小到大,從父母的眼神中,你看到的是肯定的成分居多,還是失望的成分居多?

當看到父母肯定的眼神時,我們知道自己做對了、是重要的,或者,自己是被愛著的;當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我們知道自己的表現不如預期,自己做錯了,或者,是不被喜愛的。

從小,我們就是這樣望著父母的眼神長大的。在渴望父母肯定的同時,慢慢地建構起自己對自己的觀感,包括自己是否是重要的人、自己是否值得被愛、自己是否足夠優秀等。

就算負氣離家,仍然對父母深感愧疚

每孩子無不渴望獲得父母肯定與認同的眼神,換句話說,當看到父母失望與否定的眼神時,自己也會深感懊悔、自責甚至恐懼。因此,孩子從小就懂得察言觀色,從小就懂得透過各種方式取悅父母;換句話說,他們是如此深愛著自己的父母,也期待與父母保持著正向深厚的情感連結。

問題是,有一天我們也得剪斷臍帶、展翅高飛,走向屬於自己的路;而往往,這樣獨立自主的展現,與父母的期待常是背道而馳的,這時,就可能得不斷面對父母失望的眼神。

在電影劇情裡,我們常會看到主角為了追尋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惜與家人反目,負氣離家,留下家鄉兩老失落又無奈的眼神;此刻鏡頭又來到搭上離家班車主教角身上,偷偷地拭淚,那淚水中有著不被支持與理解的委屈與苦悶,更摻雜著沒能讓父母滿意的愧疚。

電影中演的,往往就是真實人生。

兩代之間都有亟待被滿足的內在需求

曾有好幾次,在晤談中,坐在我對面的年輕孩子幾近控訴地問著我:

「為什麼我的父母總是不能支持我?」

「為什麼我自以為能讓他們滿意的表現,換來的卻是失望的下場?」

「我也很想讓他們為我感到驕傲,但怎麼做他們就是不滿意呀!」

這些話,聽來格外心酸。兩代之間因期待不同,而讓彼此都被困住了,相當辛苦。

可想而知,父母與孩子對彼此都有深深的期待。做孩子的,期待父母允許他們自由發展,且得到父母的肯定與支持;做父母的,則期待孩子能按照他們規劃的途徑發展。當彼此感受到自己的期待未被照顧時,難免痛苦與失落;而越是在意彼此,痛苦與失落感則越強。

藏在這些期待背後的,是亟待被滿足的內在需求。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大多來自於對安全與穩定的渴求;而孩子對父母的期待,則是想感受到被愛與肯定,這是自我價值的重要來源。

問題是,長輩因受其成長背景與人生經驗的影響,有些價值觀與信念早就牢不可破,對事情有著一定的執著,對孩子期待中的理想樣貌,也早就根深柢固,要他們改變,談何容易?

就算再三保證,也難以換來肯定與支持

最近,在一場親職教育講座會後遇到一位家長,原以為他要和我討論孩子的事情,他有些猶豫地開口:「我不知道問這個問題適不適當,但是我一直很困擾。」

我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意識到,我正是個受傷的孩子。一直以來,我都無法做我想做的事情,就算長大成人、出了社會,我仍然得凡事聽從父母的安排。年輕時,我曾經有自己的夢想,想開一家咖啡店,當時與父母有一番爭執,甚至鬧到要斷絕關係。最後,我放棄了,聽從父母的期待,去銀行工作。我想,這樣父母就會以我為榮了;確實,父母對我感到放心了。」

他停頓了一會兒,繼續說:

「然而,我仍然心有不甘,年少的夢想一直召喚著我。我想轉換跑道,做點不同的嘗試,卻立即遭到強力勸阻;父母又對我流露出失望的眼神,即使我向他們再三保證也一樣。」

「面對他們,我真得覺得好痛苦呀!」

這是一個四十幾歲的大男生,內心沈重的告白。

學習接受差異,因為就是不一樣

聽完了他的苦,我問:「你真的很想去完成你年輕時未竟的夢想嗎?」他點點頭。我又問:「你願意在大膽嘗試後,不論成敗,對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嗎?」他再度堅定地點點頭。接著我說:

「那麼,我想告訴你,你不可能要求父母對你不感到失望,你只能學習不去在意。」

我想讓他知道,人要活的,終究是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的。如果每一代都活在上一代的期待下,那麼整個人類的生命系統是不會往前進的,而是會在原地打轉。

他專注地聽著我說,咀嚼著我的每一句話,接著說:

「可是,我只要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就深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孩子!」

我點點頭:「沒錯,不只罪惡感,還會氣憤、惱怒又無力,為什麼自己的決定總是不被父母支持,彷彿自己不值得被愛——為了真正長大,這或許都是必需經歷的痛苦。

「所以,如果你想實現夢想,同時仍然能與老人家能和平相處,你就得學習去面對父母對你流露出失望的眼神。」

不管我們再怎麼愛父母,再怎麼希望父母以我們為榮,慢慢長大後,終究要體認到,父母與我們就是不同的個體,與我們對事情就是會有不同的期待,你只能接受這個差異的事實,但很難去改變他們。

家人間要能相處下去,最重要的,就是承認彼此存在著差異,抱持著「我不必變成你,你也不需要變成我」的認知,在差異存在的基礎上,仍然保有一定的情感連結與溫暖關懷。

別把不被認同當做不被愛

「其中有一個關鍵,」我繼續說:「就是別把父母的失望,與自己是否被愛或是否有價值,劃上了等號。

「換句話說,你只是沒達到父母的期待,但你仍然是個正直、善良、上進且重要的人,你依然值得被愛,更值得擁有美好的人生。你要相信,當你能把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這本身就值得被肯定了。」

這個課題好難,但或許,我們都需要去學習面對父母失望的眼神;這正是一個人邁向獨立成熟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一個人真正長大的證明。

 

(本文撰寫於2020年2月5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寫)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這一次,聽孩子的聲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1

孩子長大後刻意與你疏遠?其實是你揮霍掉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建立關係很困難,打壞關係很容易」相信你對這句話一定很熟悉。人際關係,總是得付出極大的心力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但一個小小的誤解或摩擦,很可能就讓多年的交情付之一炬。

那麼……

天底下,究竟有沒有那種無論你做什麼,對方對你的信任與好感依舊會自動加值的關係呢?

當然有,那就是「孩子與你」的關係。

當你因為心情不好罵了孩子,過一段時間,他還是會想你。

當你打了孩子,傷痕復原之後,他可能會怕你、可能會討厭自己,但卻依舊愛你。

當你批評或貶低孩子時,他不一定會否定你說的話,卻很可能會否定自己。

當你在大庭廣眾下說「你自己在這裡,我不要你了」並發動車子離去時,孩子還是會哭著在後頭追著你跑。

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後,孩子還是會因著沒有化開的誤解,帶著傷生活。

當你傷害了他之後,每當逢年過節,他心裡依舊掛念著這個家、以及家中的那一對父母。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他雖然生氣,但依舊在意。

我遇過年幼的、青少年的、成年的孩子,提到父母先是許多抱怨、憤怒,但是當生氣消退之後,隨之而來的卻是失落與受傷。

他們對父母有多生氣,就有多在意。而那個在意,往往是來自於沒有被理解的失落。

你知道嗎?

身為父母的你,在孩子心中有一張堅不可摧的貴賓卡。

無論你做什麼,都在他的生命中佔有一席無可取代的位置。

可是,你有珍惜孩子對你的重視嗎?

你是否隨口說出:你怎麼這麼笨?怎麼不懂事?怎麼說不聽?怎麼連買菜都不會?

你是否告訴他:別人的孩子都比你厲害、別人都怎樣而你又怎樣、你再怎樣我就不要你了。

你是否恣意地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緒丟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懂事」,懂得你的壓力、理所當然地接受你情緒化的行為?

你有沒有觀察到:

那個你嫌笨、不會賣菜的孩子,其實是用心想要幫忙、想討你歡欣的?

那個你說不如別人的孩子,其實很努力想要達成你的期待,但在這過程中卻備感挫折、甚至逐漸失去自信心。

那個你情緒化對待的孩子,變得在愛你與怕你之間動彈不得、充滿矛盾。

他會這樣,不是因為他脆弱,而是因為他真的很在意你。

你以為孩子長大以後刻意對你疏離與冷漠,其實是我們長時間大把大把揮霍掉信任與親密的額度。

這一套加值系統雖然很堅固,但也可能慢慢喪失加值的功能。

不是因為他不信任你,而是因為他變得不信任自己。

其實,你只需要一句謝謝,他就願意繼續為你賣命。

其實,你只需要針對他具體的努力而鼓勵,他就願意繼續努力。

其實,你只需要不帶批評的分享你的心情,他就願意繼續傾聽。

其實,你只需要在工作之外花一點點時間專心陪他,他就願意陪著你工作。

其實,你只需要多一些尊重,他就能夠成為尊重自己的人。

其實,你最該珍惜的就是你在孩子心裡那一張VIP貴賓卡。

要剪掉這張卡很困難、要加值這張卡很容易。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孩子把你當成無比重要的貴賓。

那麼,你如何看待孩子呢?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急著罵孩子之前,先讀懂孩子背後行為的目的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站在孩子的視角,你會發現他們的小小世界同樣充滿挫折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最近安安硯硯幼兒園舉辦運動會,硯硯是運動好手,比賽項目樣樣得名。相較之下,安安運動細胞比較薄弱,在700公尺長跑項目是最後一個回到終點線。

跑完後安安大哭的跟我說「她是最後一名!」,我緊緊抱著她,緩和她挫敗的情緒,跟她說:「寶貝,媽咪看到你好努力、好努力的完成任務勒!媽咪覺得你真的很厲害,要跑那麼長很不容易耶!你都沒有放棄。好有耐心、好有毅力,你真的很棒!我們下次再加油,好嗎?」

安安聽了似乎得到安撫,點點頭說「好!」安安的強烈情緒讓我突有所感:人生,總會時不時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溫室里的花朵總有一天需要進入社會勇敢地迎接挑戰。

而當經歷挫折時,重要的是一個人面對挫折的態度。挫折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困於挫折,不斷把不幸放大,並成為評斷自己的標準。

蘋果公司前任CEO賈伯斯曾在演講中坦言:在蘋果公司不斷壯大的過程中,他那次被出局的經歷,恰恰是他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

抗挫能力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並不是「孩子長大了自然就好了」,而是需要從小培養起來的。

我發現,生活中有一些爸爸媽媽讓孩子獨自經歷挫敗,甚至還會刻意地為孩子創造出一些挫折,想讓孩子多一點歷練。

然而,這種做法實在沒有必要。因為,在日常過程中,孩子自然經歷的挫折已經很多,完全不需要被額外強加負擔和困難。

可能會有不少父母認為,生活的坎坷和不易都是家長在承擔,孩子只要每天管好自己、開開心心生活就好了,哪裡有什麼挫折與負擔?

其實不然!大人之所以會認為孩子的生活一帆風順,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沒有真正同理孩子的心情。尿濕褲子、打翻玻璃杯、作業完成的不理想、被爸媽唸了幾句⋯這些在我們看來小小的事情,對孩子而言卻是一個又一個的挫折。

所有人都經歷過童年,只不過很少有人記得。只要我們試著細想自己的幼年時期,就會更加理解孩子的感受,就更能夠體會到孩子面對的挫折。

相比於「人為製造」的挫折,孩子的成長更需要來自父母的關愛。

安安硯硯就讀的幼兒園,一進門就寫著教育學家蒙特梭利的話「孩子自身蘊藏著巨大的精神能量」,即孩子本身擁有著我們認為地所有好的特質。

作為父母,我們只需要為孩子提供充滿愛的環境,陪伴他們面對挫折,如同一個能容納孩子各種面向的容器,孩子原有的美好特質就能夠被充分發揮出來。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急著罵孩子之前,先讀懂孩子背後行為的目的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身體界線:別教孩子壓抑情緒,孩子才會懂得向不舒服說「不」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繪本一直是小朋友「替代學習」很好的來源。這次要與大家分享的《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正是一本教小朋友學習勇敢說「不」的好繪本。

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

Kriebels in je buik. Ja- en nee-gevoelens

作者:波琳奧德(Pauline Oud)

水滴文化 2020/11/12 出版

「拒絕」二字之於國人,始終說得不太順口。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從小會被鼓勵的,不是說不,而是說好的順從行為。

面對不舒服的情境,你希望某件事情可以停下來,該怎麼做?該怎麼說?該說些什麼?這個情境要如何應對呢?同時,假如今天讓別人不舒服的是自己,在別人說不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如何調適雙方的情緒?如何尊重對方的感受呢?

該不該說不,背後有一個很好用的提示,就是我們自己的「情緒」。只是,大人多半在看到孩子有情緒時,急著「壓抑」這些情緒;雖然這是社會化必經的過程,但一個更成熟的大人,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去認識這些情緒,並將它們疏通至更健康的表達管道才是。

在繪本裡,可愛的插圖慢慢引導孩子認識、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且學會一些好用的說法,可以用來表達自身感受。除了自保之外,我覺得這本繪本更重要的精神,還有「尊重他人」這部分。爸媽時常比較關注的是孩子是否學會了自保之道,但有時會忘了,孩子的某些行為,也可能讓其他人不舒服,這時,學會尊重、保護別人的感受、身體意識就變得格外重要。

本書文案精確地描述了這本繪本希望引導小朋友探索的情境:

透過貼近日常的簡單故事,引導孩子覺察,什麼是喜歡、想要,什麼是不喜歡、不想要,循序漸進建立起身體自主權的認知,同時也學會尊重與體貼他人感受。

藉由具體案例,讓孩子理解遇到問題時的應對,像是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食物;遇到不舒服的事情,能夠勇敢說不、制止對方。逐步為孩子建構出自我保護的安全機制。

【原來是這樣!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這系列繪本已經出了三冊,都很值得爸媽、老師參考,一起陪伴孩子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並學習自我保護~

也把這三個繪本整理在這供大家參考囉!
《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
《這就是我的身體》
《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

 

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遠離兒童性暴力:三方法成為孩子的身心守護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心理時事》將女兒獻給男友?恐怖母親討好男友背後的心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2018年,嘉義一名17歲少女與媽媽及媽媽男友出遊,並於汽車旅館休息,沒想到媽媽男友卻趁女友喝醉後對其女兒性騷擾,不僅熊抱她,更將手伸進她衣服內撫摸,一邊用下體猥褻。事後少女向媽媽淚訴,媽媽非但沒有反應,少女甚至發現媽媽曾傳訊給男友表示那天是故意給他機會,讓少女相當崩潰,對此,少女媽媽坦承自己是因為很愛男友,才會答應他這樣做。近日判決出爐,母親男友依強制猥褻遭判十個月。

看了這個新聞覺得心寒,也可以體會少女的痛苦,但我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是:

明知男友有問題,卻不肯離開甚至讓他對女兒下手,母親是什麼心態?

1.女友的角色大於母親:

很多人都認為「為母則強」,意味著你有孩子要照顧時,會讓你渴望復出,而當你失去力量時,你會想起孩子的眼神與笑容,而讓自己更堅強。但當一個「母親」,更渴望被陪伴、被照顧時,就是讓自己不斷失去力量,需要攀附他人來完整自己,或者純粹攀附他人,我就不用擔心生活,更不用擔心孤單。

2.女兒是我的延伸、是我的附屬品,加成我在情感關係中的優勢,也就是:

你跟我在一起,你有兩個人可以選。聽起來很殘忍,就如同我一直強調的,「無法做自己的人,也不會允許別人做自己」,女兒因此不是一個獨立個體,成為母親私慾下的加值品。

母親並不是很愛男友,而是不能沒有男友。愛與需要,愛是一種自我飽滿的付出感,需要是一種匱乏無助的恐懼感,兩者在心理上有巨大的差距。

與這則新聞類似的,就是少龍仙女班事件,這群將女兒送去仙女班的父母,你可以說是被洗腦了,但在宗教裡尋求皈依者,就是一群渴望透過宗教的力量獲得「保護」的人,希望藉由女兒獲得「加值得道」的優勢,更是因為自己是少龍子民的角色大於父母的角色,更需要宗教保護的父母,又怎麼保護的了自己的孩子?

當你行走於人世,卻失去自我的力量,你走到哪都容易失去保護自我與他人的外殼,也因此容易遍體鱗傷。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愛恨交織的關係:面對曾經傷害我的父母,我可以不照顧他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尊重高齡者的付出與價值

作者: 黃越綏

曾經有人問我:「黃老師,妳為什麼不會得憂鬱症?」我幽默回答:「我都是在造成別人的憂鬱,自己怎麼會得?」人老雖然是一種自然的規律,但大部分老年人的命運,都是被迫不得不學習與孤獨共存。大部分的時間更像一艘破舊的棄船,茫然沒有目標的漂浮在海上。但不論是孤獨感、失落感和無用感,也會常因個性和環境使然呀!

譬如有一些平時比較溫順而理性的人,老了以後反而變得更壓抑。認為既然已經時不我與,又何必多浪費口舌和時間?

而原本性格上就比較情緒化的人,則有可能變得更任性或更幼稚。會覺得反正我已經老了,既然管不了別人,但別人也休想管我。這也是大家口中常說的「老小老小」。人老了有時在心態上,並非真的要返樸歸真,只不過是想能夠像小孩子一樣任性地當自己。

可惜晚輩們看不清這一點,總覺得長輩怎麼老是一副悶悶不樂樣子?或者怎麼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和古里古怪的行徑?而且通常家人都只限於在心裡質疑或犯嘀咕,即使會感到奇怪,卻也很少會主動進一步地付出行動,去關心、了解、聆聽、安慰和協助老人家。

要不然就是經常會以指導者身分自居,不斷地提供一大堆關於老人心理問題的建言,甚至會用著不耐煩或教訓的口吻來激怒他們。殊不知老人家走過的橋都比年輕人走過的路多,道理人人會說。但對於衰老的長者而言,不僅僅是為難,也是他們內心深感遺憾的地方。

西方的親職教育裡面只有「獨立」、「尊重」和「包容」,並沒有「孝順」和「回饋」;對華人而言,「孝」就是關照,而「順」就是配合。時下臺灣的家庭教育,由於少子化的普遍,因此每個孩子幾乎都是寶媽下的媽寶。一旦被寵被慣壞的孩子,是不懂得老人家活在世上的歲月已經不多,而其一生都在為國家社會和家庭奉獻。因此真正孝順的子女,是不會只光出一張嘴,而且還是臭嘴、髒嘴和賤嘴。

例如:「爸爸你又不是小孩子,吃東西的時候要把嘴巴閉起來,不要老掉得滿地都是。你知道我們打掃起來有多辛苦嗎?」

「媽,妳就少管我和我們家媳婦的事。妳看妳自己,爸爸年輕有小三妳都管不了,還好意思再來管我。」

「爸爸媽媽我跟你們說,這一切都是為你們好!如果你們不趕快把財產分配處理一下,萬一你們有個三長兩短,只會讓我們兄弟幾個打成一團,或是告來告去的,到時候你們也死不瞑目,對吧?」。

原本還可以溝通的機會,從此裝上了自動鎖,沒有密碼是不會再開放,而老人家偏偏故意把號碼給忘了。其實除非是真的失智了,否則多數的老人家,是不想在他所剩無幾的歲月裡,再與晚輩斤斤計較。因為每個老人家的心中都自有一把尺,而這把尺是留著用來量自己的棺材和死期。

本文節錄自《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老」就是這麼一回事!》

購買連結:https://reurl.cc/D654Ld

 

延伸閱讀:我該如何原諒父母與他們和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並安享晚年?

有些事情繼續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要早做。

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並安享晚年?

這裡有些給妳/你的建議。

衰老是高齡者的商標,老化和衰弱像是連體嬰,使老年人背後的包袱裡裝滿各種病痛。人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有病痛。偏偏老人家除了類別多外,發生頻率也較高。就醫過程既瑣碎又繁複,而花費跟開銷負擔也大。但最令照顧者深感困擾和乏力的,莫過於在溝通上經常會遇到雞同鴨講,或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不服輸、不信邪及固執行為上的瓶頸。

聽兒女忠言,別誤信詐騙

許多高齡者,若不是因為生不逢時,來不及學習電腦,就是覺得自己已經老了,用不著學也就更懶得學。甚至有些老年人因害怕電磁波會影響到健康,而拒絕使用3C產品。雖然懂得跟上時代潮流,退而不休,且精於各種電腦程式或產品使用的老年人也不少。但多數七、八十歲以上的人,手機只會用到接聽電話的功能罷了。

因此在資訊氾濫的現實社會中,年老者往往因為資訊不足,或是不懂得上網搜尋及確認,加上性格閉關自守,或自以為是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變成詐騙集團下手的對象。朋友家的女性長輩,特別喜歡收聽一些地下電台的廣播節目。而節目的男女主持人,也很懂得利用心理戰,親切地透過 Call In 跟 Call Out 的交流方式,與聽眾搏感情。

因此,長輩像著了魔般,拚命為了贊助主持人的廣告業績,而出手大方地買了堆積如山的各種成藥,並分別要轉送給家裡的子女們服用。怎麼勸都勸不聽,直到電台賣假藥的新聞上了報,才肯死心。

曾有一位八十多歲老先生的個案是這樣的,他在親朋好友熱心揪團的情況下,一起飛到了中國,參觀了當地靠海濱的房地產投資說明會。沿途受到相當禮遇的接待,不但吃得好、睡得也好,身旁又特地安排了位美女專門伺候,感受到有如帝王般的幸福。

他本以為只是隨團免費參觀的行程,豈知參觀團的行程快結束時,一路上挽著他,輕聲嗲氣、噓寒問暖的美女,突然無預警地打開門房,後面跟著兩位彪形大漢。原本的天使面孔竟然像中了邪似的,擺出一張兇狠的嘴臉,然後冷冷地丟給他一張同意購買房地產的意向書,並要預付十萬元人民幣的訂金。他老人家哪裡經得起如此無厘頭的恐嚇和驚嚇,當場居然就暈厥了過去。詐騙集團怕事情鬧大,就連夜設法把他送回臺灣。

而他居然是全團裡面,唯一沒有付出十萬元人民幣才能贖身的倖免者。但在他昏倒就醫的過程中,信用卡還是被盜刷了。事後子女們念在父親年歲已大,都不忍心太過分責備。其實自從父親決定參團一直到臨行前,他們都很反對。不止因為父親年紀大,完全沒有購屋的意願和能力,更主要的是擔心老人家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生命安危的問題。何況又是一人獨自在他鄉,家人真的很不放心。

反而事過境遷,他老人家經常會拿自己這段不愉快的遭遇,來提醒大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否則吃虧的終究還是自己。

對高齡者的行事建議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藉此建議高齡者至少要了解、遵守及運用以下三點,並能夠做到明哲保身、進退有據、安守本分的地步。

第一點,要認知到年紀大了,體力、精力加上智力都在衰退中,凡事盡量不要太逞強,不要過分熱心與好管閒事。

切記「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尤其是對於子女成家立業後,其家庭的生活方式及家務管理,盡量給與年輕人自主的空間,越少介入越好。只要偶爾正面的給與鼓勵,和提供及配合即時的支援即可。除此以外,更要懂得寬心以待,提醒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再為兒孫做牛做馬般地操心。

第二點,怕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繼續教育或傳授功力給晚輩,因此不是急於耳提面命,就是嘮嘮叨叨地瑣碎到不行。如此的做法只會令人更厭煩,而老生常談加上陳腔濫調,更是突顯自己不長進的弱點。最後反而形成了說者諄諄教誨,但聽者敷衍了事。

第三點,雖然說擇善固執是好事,但過分的執著,則容易變成剛愎自用的老頑固。晚輩們不是因為瞧不起老人,而刻意要抹殺長者的尊嚴,而是尊嚴必須建構在超越代溝的良性溝通上,與彼此尊重及樂意妥協的前提下。

所謂長者的風範,指的就是其人生的價值觀、理念及作為,有值得令晚輩們敬佩、仿效、追隨及傳承的價值。因此如果你老了以後,經常會有失落感,那麼就是你不能從自我的成就中獲得滿足。而且總是對別人的要求或標準太高,甚至導致令人怯步而不想接近你。

財務規劃要趁早

俗話說:「一毛錢可以逼死英雄漢,而英雄最怕就是病來磨。」貧窮和疾病,可說是高齡者無形的兩大殺手。這也是為什麼當你發現自己有「初老」的現象時,就要開始為將來必須面對「中老」和「終老」的生活品質,做未雨綢繆的準備。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現實的社會就是這麼殘酷。人老了以後病痛多,用錢的地方相對也會比較頻繁。因此奉勸高齡者一定要有保命的自我危機,並且要有儲蓄或保險,以及足以給自己安心、讓晚輩們放心的財務規劃。

否則,要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更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臺灣健保制度可以媲美全世界,所以不用去擔心。但實際上在高齡社會的福利上,政府的預算依然拮据和短缺。此外,醫療資源的浪費,每年達約一千六百億元。

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有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我們做什麼,而是我們能為國家做什麼。」同樣的,我們也希望年老的長者,包括我本人在內,都要自愛,且願為自己的生命負完全的責任,不要隨性且任意浪費國家及社會的資源。只要我們有心注意和節制,就可以多留一些有形或無形的資產給下一代子孫。

談到醫療資源的浪費,讓我想起了一個十分嘲諷的笑話。話說有一天,四個同住在一間病房的老人家,見了面開始聊天。其中有一位突然問說:「奇怪了!今天怎麼沒看見老王?」其中一位馬上不假思索地告訴他:「老王今天生病了,不能來。」

由於人老體衰,免疫系統差而後遺症又多。所以一旦生病了,就會特別害怕。因為在國人的刻板觀念裡,生、老、病之後,接下來就是死,怎麼不會擔心和恐懼呢?

其實並沒有人希望沒事進醫院,進醫院都是沒得選擇的選擇。我出生後就開始很常生病,如肺炎、百日咳、拉肚子、出疹子都找上我。當時想必是身體不適,所以日夜哭鬧不休。外婆和父母親幾乎二十四小時採三班制,輪流把我捧在手心。更是找遍了中西醫,甚至最後連醫生都認為無救了,而願意提前把死亡證明開給我們。

母親和外婆有空就四處求神問卜,所幸籤詩文上都說,我有生機且能享晚福。所以她們才願意抱著一絲絲的希望,把我死馬當活馬醫。而我也真的一路病懨懨地長到了四歲,之後才不用他人攙扶,開始能有元氣自己走路。

外婆告訴我,當她看到我小學二年級可以提著燈籠跟大家一起遊行的時候,感動得不禁提起袖口拭淚。可是直到今天,我都還沒辦法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倒是有位命理界的朋友安慰我說,凡事人一出生就命有定數。帝王將相也一樣,人生總歸是難逃時也、運也、命也的運轉,所以才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之說。

所以他認為,我出生時是運途不佳,才會生病。雖說江湖術士不可迷信,但他這句話仍深深地烙在我心裡。更體會到天意難測,「命中有的終須有,命中無的也勿強求」,愈老愈能體會其中的奧妙。因此只要遇到莫名而檢查不出的病痛,我就會以「運途病」來自我安慰一番。

本文節錄自《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老」就是這麼一回事!》

作者: 黃越綏

購買連結:https://reurl.cc/D654Ld

 

延伸閱讀:陪伴父母好挫折?你只能讓他稍微不寂寞,無法讓他快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媽媽們的心聲:母乳≠母愛,別用你的道德標準綁架我!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最近在看一齣韓劇《產後調理院》,雖然才看三集,但感觸很深,很想跟大家分享。

劇情在描述一位社會女強人成了高齡產婦,歷經生死後的痛苦生產過程,以為住進月子中心就到了天堂,萬萬沒想到,那只是失去自我的起點。

產後調理院獨立的社會標準,讓曾經風光亮麗的女主角備感挫折。在那,學歷、財富、地位的高低不會令人特別稱羨或貶低,養育的子女數、餵母乳的時間長短、母乳的多寡才是媽媽們評斷一個人的標準。

看到新手媽媽的女主角一開始為了哺乳,遇到親餵姿勢不正確、產後奶量不足、因為哺乳睡眠嚴重缺乏、乳腺堵塞成了「石頭奶」等情境,彷彿看到了五年前自己,狼狽且窘迫。

不避諱的跟大家說,我的情形跟女主角一樣,剛好是哺乳較不易的扁平乳頭。因此寶寶會特別難吸到乳汁,也因為困難與飢餓,常常惹得剛出生的安安嚎啕大哭。新手媽媽的我不知所措,只能拼命地把小頭往懷裡塞,但終究只會讓安安哭得更激烈,我也更加挫折。

新生兒吸吮的力度是非常強勁地,相信初次哺乳的媽媽都難以忘懷第一次親餵的疼痛感。我也因為先天的乳頭形狀,容易使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造成乳頭磨損受傷,即便買了乳頭保護罩,仍時常強忍的劇痛,持續給安安吸吮「草莓人奶」。那時候的我,流著血忍著痛也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

無論是政府、醫院、月子中心都提倡母乳是最好的,對寶寶的吸收與發展受益良多。因此,每個媽媽大都會走上哺乳的路,差別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已。逐漸地,社會形成一種風氣,就像《產後調理院》一樣,因為應該給孩子最好的,餵母乳變成母愛的標準,不餵母乳成了較自私的媽媽。

即便有特殊原因無法哺乳,媽媽心裡也會產生罪疚感,自責沒給到孩子最好的,設想孩子以後容易產生消化不順、過敏、免疫力低等現象,無形中貼上了「失職母親」的標籤,是社會貼上的,也是自己貼上的。

沒錯!母乳的營養價值對寶寶是最好的,但就因為對寶寶最好就理當餵母乳嗎?

剛生產完的媽媽,正面臨身心巨大地轉變,陌生的一切使得每一天都很漫長。人人提倡餵母乳,反而給了許多新手媽媽焦慮與負擔,餵母乳成了一種壓力,媽媽拼命喝湯湯水水、三小時擠一次奶、擔心奶量衝不上去、孩子母奶吃不夠…種種考驗都容易讓產後媽媽陷入挫折與憂愁。

曾經的我,迫切地想當個自以為的好媽媽,但怎樣努力奶量就是不足以供給孩子。我焦慮地哭著說:「怎麼辦?我的奶不夠安安吃,怎麼辦?」在場的娘家媽媽、哥哥與台勞老公,傻眼的互看,沒想到餵母乳這件事會讓我壓力大到崩潰。大家頻頻說:「沒關係啊!餵奶粉就好啦!不需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

人,終究是需要接受幫助的,我的母乳之路走了六個月而止步。「快樂的養育孩子,孩子會因媽媽的愉悅而感到安穩;焦慮的養育孩子,孩子會因媽媽的擔憂而感到不安。」是我慢慢才懂得道理。

也許,現在社會風氣不像《產後調理院》那麼誇張,也或許是我當時產後狀態很不好,因此特別敏感。

但我想跟我一樣為了母乳焦慮的媽媽們說:

「妳真的辛苦了,放過自己吧!太累了就餵奶粉,沒關係的,妳已經盡力了!沒有人可以對妳指指點點,妳也不必愧疚與自責。」

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會隨著母乳的停止而消逝。媽媽的愛,是永遠!

 

陪伴你成長:【練習減壓】每天20分鐘,找回輕鬆自在的自己。

 

延伸閱讀:我為什麼要當媽媽?三大問題容易讓「母親身份」的你出現情緒困擾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1

總是抱怨孩子很難教?也許你是受到了家庭複製的擺佈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美安老師是國中的英文老師,已有20年的教職資歷了,卻對班級經營感到力不從心。在一次機緣下,我們有機會聊上幾句。

「我帶過幾輪的班級,總覺得有些孩子讓我特別感到頭痛。隨著年資加深,照理說,應該要更得心應手才是,但我仍然對孩子們層出不窮的問題無力招架。我想,或許不是孩子難教,是我自己有問題。」

美安老師是個對教學工作十分投入,自我要求極高的人;即使年資漸深,該堅持的也絕不馬虎。而從她的一番話裡,我感覺得出來她亟欲尋求突破。

我請她描述一個在班級中令她頭痛的場景:

「上課時,常會有幾位同學發出怪聲、起鬨、胡亂回應,干擾上課秩序,我總會苦口婆心地勸說。規勸了一個,另一個人又作怪,勸阻了另一個,又有下一個人發作。我忙著一一處理,又不時拉高嗓門管秩序,班上同學則好像在看戲,堂課秩序總是一團亂。」

「這些孩子都不壞,出了課堂卻也是大小問題不斷,輔導了半天也沒成效!都國中了,為什麼還可以如此幼稚呢!」

美安老師曾請教過前輩及同儕,她說:「很多老師都熱心提供我一些方法,我覺得不錯,但是,我常使不上力呀!。」

「是因為理智線斷了吧!」我笑著說:「人們一旦理智線斷了,就只會用那最慣常也最無效的方式去因應困境,也就是『走老路』。」

我知道,有許多老師或家長,面對孩子一再發生的脫序行為,總是用怒吼或責備的方式應對,明知無效卻又無法跳脫,因為那是條「老路」。他們不是沒有其他選擇,而是在大腦被憤怒情緒夾持時,往往限縮了個人判斷與選擇的空間:「那就走老路吧!」。

而我們的情緒因應模式,又往往與家庭及成長經驗有關。

聊到美安老師的原生家庭,她回憶起母親,是個堅強又充滿韌性的女性。當初嫁給父親,是聽從家人安排,一直心有不甘。怎知,另一半還是一個遊手好閒、嗜賭如命的敗家子,散盡家財,負債累累。全靠母親一人辛苦掙錢,撐起半邊天,幫忙還債,還把三個孩子拉拔長大。

美安老師是家裡的老大。印象中,母親對孩子的要求嚴格,而她從小就是個循規蹈矩的孩子,乖巧聽話,用心向學,從不太需要母親操煩。

「妳對父親的感覺呢?」我問。

「印象中,父親常不在家,偶而回來,常是帶著濃濃的酒氣。父親對我們蠻好的,出手大方,總會買禮物回來給我們。但我母親說,那是父親為了籠絡我們的感情才這麼做的。」

「我對父親的印象不深,都是從母親那邊得來的。反正,在母親眼裡,父親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因此,我對他的印象也沒多好。」

如果你問我,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我會告訴你,大到不可思議!但一般人卻難以自覺。

我漸漸理解,美安老師這輩子努力的,就是活出母親期待中的樣貌,也不知不覺地複製了母親那嚴謹、高度自制與自我要求的性格。另一方面,在美安老師心裡頭,也努力排拒著另一個樣貌——來自父親那無所事事、不負責任、隨性任性,還會為別人帶來麻煩的形象。

我問:「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父親,會是什麼?」

「幼稚吧!」她幾乎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點點頭:「我注意到,妳提到班上那幾位愛胡鬧的同學,用的也是相同的形容詞『幼稚』。」

美安老師張大了眼,若有所思地說:「啊…..好像真的是如此…..」

幼稚,是一種未能成熟的樣貌。對美安老師而言,父親一直以來就有著不成熟的大人的形象——層出不窮的亂子,需要身旁的人為他善後、擦屁股。而那個付出最多的人,就是她的母親。

「看起來,妳似乎在那些不知分寸的孩子身上,看到了父親的樣子。」

「我好像有點懂了,為什麼我如此受不了那些孩子,特別是他們表現出來幼稚的一面。」美安老師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這可是點中了我的死穴呀!」

不論是來自成長過程中的觀察,或者母親的言語描述,美安老師不自覺地在心裡面否定了父親的人格。人生中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便是那些你憎惡、迴避與最不願意接受的部分,總會在生活中以各種形式的挑戰反覆出現,就像是你的功課一樣,逼著你得去面對。

「而妳面對與處理這些孩子的方式,會不會,也有如妳的母親『上身』一般?」

美安老師笑了出來:「哈!坐我對面的一位數學老師,我看他處理學生問題,總是老神在在。而他一直不懂我怎麼可以忙成這樣?我也不懂,為什麼他就可以如此沈著穩定呢?」

「是疲於奔命的感覺吧!」我說。美安老師用力地點點頭:「疲於奔命,對!就是這種感覺!」

「這也是妳的母親年輕時,多數時間的感覺。妳認同母親,也不自覺地承接了母親的思維與感受,於是你總是高度自我要求,卻又忙碌不堪。不只在學校裡,在家裡,面對孩子或另一半,也是如此吧?」

她確實覺得自己每天都像上戰場,疲於奔命。

那天,我們還聊了很多,她說:「或許,是該為自己做點不同的事情了。」我很欣賞美安老師高度自我覺察的意願;一位老師,要能做到這樣,真是不容易。當我們在教養孩子或教育學生上,遇到了瓶頸,正是提醒著我們回頭反思自己的生命經驗,帶著覺知持續改變。否則,我們永遠只會在理智線斷裂時,死守著無效的教養方式,同時一再抱怨:「現在的孩子很難教!」

透過原生家庭生活經驗的探索,往往能幫助一個人洞悉那些反覆出現的行為模式,是如何受到父母或家庭成員互動的影響。

看懂了,就要設法跳脫,而不是迴避,更不是毫無招架地繼續受到家庭複製的擺佈。我們需要在內心裡接納這一切,帶著一份尊重去看見它們;也需要真切地知道:「我可以不用重複那些無效的情感或行為模式,我是有選擇的!」

當然,改變的路總是很漫長。只要我們願意帶著覺知前行,大人改變了,孩子就改變了!

 

陪伴你成長:【兒童青少年心理營】預見、遇見滿意的自己

 

 

延伸閱讀:我一定不要找像爸爸一樣的男人,可是我做不到!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如何擁有夠好的心理功能與工作功能,在於「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物質」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新聞報導桃園市中壢區一名24歲妙齡女子日前被民眾發現在街頭乞討,由於她的外貌清秀,和一般街友大不相同,引發外界關注。

因為馬來西亞少女事件,讓這件事格外引發關注,你們的看法又如何呢?

坦白說,看到這件事讓我感到憂慮,一是行乞年輕化的社會現象,而是家庭伸手牌/啃老族一直是廣泛被關注的社會議題。

家庭伸手牌與行乞的社會伸手牌,都在說明一件事,一個成年人不透過勞力與體力的付出,就希望獲得資源與金錢的接收,若廣泛與長期下來,必然造成社會「施與受的失衡」。

而我想談論的,是關於「功能」這件事。

在心理諮商工作中,為什麼家庭會出問題,往往因為家人的「失功能」,而有家暴、精神遺棄等各種問題,進而造成孩子各種心理能力的缺失,容易引發心理與情緒疾病。

而在此社會事件中,一個成年人的失功能,正在發生,包括情緒調節功能:如何面對求職的挫敗;也包括供給生存的工作功能/職能:如何學習一技之長。同時都在成年人身上缺失時,就是一個足以令人憂慮的現象。

但是,問題回來了,為什麼「伸手牌」現象可以存在?當上一輩的人說到這一輩的幸福時,又為什麼物質無虞,讓人不事生產,或缺乏企圖心?

這讓我想到Youtuber老高談到的25號宇宙,所介紹的1968年老鼠烏托邦實驗,實驗中供給老鼠足夠的食物與安全的住所,沒有天災與天敵,像天堂般的環境,但實驗結果卻極為慘烈!

三年後不再有老鼠繁衍,老鼠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包含攤著不動,莫名找其他領地老鼠打架(我懷疑老鼠有憂鬱症了…)。不到五年,全部老鼠在天堂般的環境下,全數死亡。

這個實驗的介紹給我很大的震撼,當然不一定能將這實驗帶到人類社會來說明,但我所看見的卻是,太過充裕的物質生活供給,人類太容易取得,心中不再認為需要透過付出來獲得渴望時,生命似乎不再需要前進,也不一定需要追求什麼。

我的歸納是:如何讓一個人擁有夠好的心理功能與工作功能,在於「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物質」。

愛給予一個人後盾,可以修復後重新強大自己的心理素質,而這份愛是不論你做得好不好,都值得被愛。

物質給予一個人努力獲取酬賞的動力,同時學會對生活與角色負起責任,認知到要透過「付出」來「接收」,畢竟成年人總是等待「接收」,那社會將成為停滯的泥淖。而當一個人學會付出,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付出心力學習會有挫折,而這份挫折在無條件的愛裡,被溫和的接納情緒,被堅定地拒絕依賴情緒,孩子轉大人的心理勢必是疼痛的,但那是成年人必經的成長痛。

親愛的,你怎麼想?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長不大的孩子:「問題行為」都在回應家庭關係的需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不是孩子的思想偏差,而是你無法認同——如何回應孩子「比較特別」的觀點?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常遇到孩子有些偏執或怪誕的想法,你勸也勸不聽,講也講不動,孩子就是這麼想,甚至準備這麼做,你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特別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就會不斷向父母出招,你們的對話會像是:

「我不想唸書了,念再多也沒有用!」

「不唸書,那你要做什麼?」

「做網拍、網紅都好呀!不然當電競選手,現在這個正當道。」

「你好歹也要念到大學畢業,這是基本學歷了。」

「有什麼用?現在大學生失業的一大堆。」

「……」

講到這裡,你已經想拿出藤條了!又像是,你的孩子總是跟一些「不太正經」朋友混在一起,你告訴他,不是不准他交朋友,可是與那群人出去,很容易惹上麻煩,早日遠離他們才是上策!

孩子回答你:「他們又沒有犯法,做什麼壞事,為什麼要對他們這麼有意見?而且,我已經長大了,我會自己保護自己,你們擔心過多了。不要老是以會不會讀書來當做交朋友的標準,我跟他們一起出去玩,很開心呀!」

孩子說得理直氣壯,你只能搖頭嘆氣:「這孩子怎麼『走鐘』了?」

我不喜歡用「偏差」或「錯誤」來形容孩子的思考模式,很多所謂的偏差觀念只不過是非主流,或不被大人世界所認同,而不一定絕對是「錯」的。孩子們的某些想法只不過是比較「獨特」罷了。

遇到這樣的情境,如果你試圖向孩子分析利弊,搬出仁義禮智的大道理,目的在說服孩子,終究會招致更頑強的抵抗。因為,人為了證明自己的獨立性,會設法捍衛自己的觀點,於是,你們的爭辯只會沒完沒了。這在青少年身上,更為明顯。

有句話說,家裡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在某種程度,我是蠻贊同的。因為,如果孩子長大了,還願意接受你的某些觀點,不在於你說的多有道理,而在於孩子是否願意信任「你這個人」。

更精確一點來說,家裡是「先談感情,再講道理」的地方,而信任感來自於穩固的關係,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

那麼,你一定很想知道,什麼樣的人,會讓青少年孩子信任甚至信服呢?

第一,是教主型人物,就是夠酷、夠炫、夠新潮、與眾不同。青少年孩子追求的就是特立獨行,這類的典範人物出現在眼前,很難不吸睛。當然,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話,全是金玉良言。

不過,時尚教主終究有過時的一天,孩子對他們的信任也常只是短暫的。能讓孩子長期信任的人,還有一個特質,就是當孩子與他們互動時,會感到舒適自在——要不是被充分理解,就是感覺到內心充滿力量。

被充分理解,是「有人懂我」的感覺,滿足了歸屬感的需求;內心感受到力量,是「我是有價值的」的感覺,滿足了自尊的需求。對青少年而言,這兩者「超級重要」。

當孩子長大了,你也老了,你不再是孩子們崇拜的超人或英雄;你只能當個陪伴者,讓孩子與你相處時,能被充分理解,且深感力量。當然,這免不了要下點功夫。

有了這些基本認識,當孩子有著一些你無法認同的觀念時,該如何面對與回應,甚至有效引導呢?

(一)善用探問引導,聽聽孩子怎麼說

不論孩子怎麼想,請先放下「偏差觀念」這樣的標籤,試著去理解孩子與你不同的想法的背後,有些什麼考量?發生了什麼事?經驗到了什麼?或者,遇到了什麼困難?

大人可以帶著好奇,透過一連串的探問:「怎麼說呢?」、「會這樣想,一定有你的理由吧!可以與我分享嗎?」、「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有了這個想法?」、「你這麼想多久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去深刻理解孩子。

記住,語氣保持和緩,才不讓人有著「被盤問」的感覺。而當孩子陳述時,只要靜靜地聽就好了。這麼做,一方面能幫助你蒐集到更多與孩子有關的訊息——通常是孩子遭遇到困境了;另一方面,孩子也能感受到被大人充分理解。

(二)把問題丟還給孩子,讓孩子告訴你他的計畫

接著,一樣保持溫和的態度,問問孩子:「那麼,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呢?」,提出各種假設問題,讓孩子去思考:「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辦?」、「如果結果不如你的預期,你會如何因應呢?」

別忘了,這麼問,仍是在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在潑孩子冷水,更不是傳達出「看衰你」的訊息。這麼做的用意,是幫助孩子在心平氣和之下,更縝密地思考自己的想法的合理性,增進自我覺察。所以,不評價、不否定、不給建議、不講道理,是最高指導原則。

(三)將回應聚焦在情緒感受

很多時候,孩子獨特想法的背後,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困境,而期待被關注與理解。像是,不想去上學的孩子,常是在學習過程屢遭挫敗,無力感持續累積,或者在學校裡有著不愉快的經驗。又像是,喜歡與「不正經」的朋友耗在一起的孩子,可能是在學校裡不受歡迎,交不到知心好友,或者在家中感受不到肯定與支持。

此刻,大人便可以將回應的焦點,放在孩子身處困境中的情緒感受上。例如:「我知道你在讀書學習上一直感到很無力」、「你很擔心功課一直沒起色,會令我們失望」、「你一直覺得很孤單,不被理解,是嗎?」

通常,孩子的某些想法看似不切實際或荒唐無理,事實上是在傳遞出內心深沈的無力、委屈、挫敗、不安、恐懼或生氣。

(四)說出孩子內心的需求

躲藏在情緒背後的,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需求。例如,人為什麼會生氣,可能是沒有受到重視——自尊的需求未被滿足;又例如,人為什麼感到孤單,因為不受歡迎或不被接納——人際歸屬的需求未被滿足。

大人可以在回應孩子的情緒感受後,順勢說出孩子內心的需求。例如:「原來,你一直想要有好的課業表現,但卻無能為力,其實,你是很希望被重視,不想被瞧不起,是嗎?」、「我感覺得出來,你是多麼期待有人可以接納你,真正理解你。」、「你也很渴望成功,有一番好表現,讓爸媽滿意的。」

(五)告訴孩子,你很樂意與他討論

前面四個步驟,就是在鋪陳出一條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充分理解,以及有更多力量的道路。一旦這條路徑打造出來了,便可以針對孩子的想法內容,進行理性討論了。

你可以徵求孩子的同意,分享你對這個議題的觀點,也可以說出你的經驗,或者舉別人的例子。記得,討論的目的是交換觀點,擴大孩子的思維廣度。而不是藉機批評孩子的想法,甚至讓孩子感到更難堪。

最重要的是,請傳達出一份訊息:「我很重視你的想法,也很樂意與你討論,如果你願意的話,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這一次,聽孩子的聲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我該如何原諒父母與他們和解?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這幾年上課時,學員常會帶著著急的心情問我這個問題,告訴我他的父親罹患糖尿病,他很擔心父親即將不久於人世,若父親在世的時期沒能好好和解父女關係,將會成為他此生最大的遺憾,而父親與自己的人生可能都無法圓滿。

你是否也有相似的困擾呢?希望能與父母親近,但每次都覺得心煩,不時還會想起相處中大大小小的受傷經驗,你一邊覺得自己愛計較、愛記恨,一邊又覺得就是無法平心靜氣的與他們相處?

其實,與父母的關係,之所以在你認為需要「原諒或和解」,正意味著關係帶給你「傷害」。

這是很多親子之間很痛苦的矛盾:父母總等著孩子道謝,子女總等著父母道歉。因為父母總認為在對孩子付出,為了孩子與愛孩子的過程,給得卻不是孩子需要與期待的方式,導致父母之愛有太多「壓迫」,因此孩子面對父母時痛苦的感受一旦大於被愛的感受時,親子關係就充滿抗拒。

當你聚焦在「必須原諒父母」,你容易壓抑自己,你同時氣憤他們的行為讓你受傷,卻責備自己為何要批判父母,但努力壓抑的過程並沒有讓你真正有能力靠近父母,因此原本因為受傷而痛苦,現在則增加因為做不到而痛苦,你只會感覺你離目標越遙遠。

所以親愛的,不如就叫自己不要原諒了,做不到,就別做了。
轉而聚焦在「療癒自身的傷口」,去體認自己的受傷、委屈與氣憤,去深刻理解與父母關係中,那個不被理解的自己,不被用自己渴望的方式在乎的自己,去好好靠近這份感受,你的傷口才有機會再被看見後,釋放痛苦。

當傷口的疼痛被理解,你才能從對自己的同理與支持中,逐漸長出對他人的同理與支持,因為「原諒與和解」的發生,無法脫離「由衷的同理」,也就是原諒並不是用腦袋原諒,而是真正感同身受的體認後才能發生。

而由衷的同理則是,你從你的傷口中,看見父母同樣也是受傷的個體,你的傷不過是代代相傳的痕跡,在你身上這個傷痛得以止息,你也才能看懂,若父母也能好好被理解,他們就具備有理解他人的能力,若父母也能被用他們渴望的方式對待,也會具備有敏感度感知孩子的需求,提供孩子渴望的照顧,而多數時候,父母已經用了他們極限的能力,去「愛」自己的孩子。

親愛的,停下原諒他人的執念,回到自身去療癒,這條回家的路才走得快。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破碎的親子關係:心理師帶你用「三份相信」與父母和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一句話,治癒孩子的擺爛思考病:「如果你知道的話,那會是什麼?」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當你與孩子對話時,你的孩子常回你「不知道」嗎?

許多父母都抱怨,好好問孩子一些事情,孩子卻總用一句話:「不知道」帶過。我也常聽聞為師者的痛苦心聲,課前精心準備課程與教學內容,期待與學生能有良好的互動,但每當向同學提問時,台下總是鴉雀無聲,若指定某位學生回答,孩子便要吐出三個字:「不知道!」

用「不知道」一語帶過師長的提問,似乎是現代青少年的常態。有時候,真讓人摸不著頭緒,孩子們究竟是沒想法、不知道答案,或者,根本不願意思考,所以出現消極的思考態度——近乎擺爛。為方便說明,我把舉凡對思考與回答問題展現出來的消極態度,稱為「擺爛思考病」。

除了「不知道」外,常見的還有「還好」、「沒差」、「都可以」……等極簡回應。

說「不知道」的保護功能

要拯救孩子的擺爛思考病,免不了需要對這個現象深入探究一番。還是回到老話一句,所有的行為都是有功能的,不是用來幫助自己更為提升,就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想一想,如果在一個公開場合,例如演講或會議上,裡頭最有權勢的人(通常是拿著麥克風的人),突然問你個問題,或邀請你發表意見,而你的腦中一片空白,同時,你發現,你的手心冒汗、呼吸急促、肌肉緊繃,你試圖張開嘴,卻一個音也發不出來。我相信,你也會很想就把「不知道」三個字,脫口而出吧!

因為,當說「不知道」時,雖然什麼都沒說,但也至少說了三個字,可以交差了;而當說「不知道」時,如果對方就不再繼續問,你就脫離險境了。

所以,「不知道」這三個字,確實具有保護功能,讓你免於繼續處在尷尬與煎熬的狀態中。而對青少年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如果說了會被罵,不如不說算了

青少年孩子很聰明,當他們知道,回答大人的話,很可能受到批判時,他們就學到「少說比多說好,沒說比有說好」。但如果被要求不能不說時,「不知道」就成了讓師長即使惱怒也沒輒的防禦武器了。

什麼,被批判?沒錯!大人總是很愛批評孩子的意見。於是,許多孩子便從一個原本好思考、愛發問、願意嘗試回答問題的孩子,成了將「沈默是金」視為圭臬的信徒。於是,在青少年的團體中,不輕易在課堂上對師長發表自己的高見,是孩子們的默契。

因為講了也被罵,沒講也被罵,那麼乾脆就說「不知道」好了。連帶著,也不需要去思考任何大人的提問了。看在大人眼裡,便會好像一副對思考有著消極態度的動物。

其實,孩子陷入了「認為講了一定會被批判→焦慮不敢講→被罵得更凶→更焦慮不敢講→放棄思考→說不知道帶過」的循環機制中。

「如果你知道的話,那會是什麼?」

幸好,擺爛思考病是有得醫的。關鍵在於大人的態度,你得表現出好奇、開放與絕對尊重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你很想聽到他們的想法,同時,說錯話也沒關係,絕對不會受到批評。

光有這樣的態度還不夠,還得能問出好問題。

在我的實務經驗中,每當孩子說出「不知道」,我是不會就此放過的。我會接著問:「如果你知道的話,那會是什麼?」

這是一句神奇的話語,當我這麼問時,通常孩子們就會多少說點什麼了。如果我想繼續鼓勵孩子說更多,我會接著問:「那還有嗎?」,以及「如果你知道的話,那還會想到什麼呢?」我正在暗示他們能夠思考,對我的問題已經擁有答案,而且能夠表達得出來。

這樣帶有假設性質的問句,之所以能夠促使孩子多思考一下,多表達一點,是因為對孩子而言比較不具「威脅性」,同時,傳達出一份「我相信你一定想得到」的期待,這正能鬆動那些原本放棄思考或懶得思考的孩子的內在信念:「因為我想不到大人要的好答案,所以說什麼都是錯的。」

治癒擺爛思考病,大人的態度是關鍵

在我的晤談中,我常問個案,你有什麼感覺?個案常回答:「不知道」或「沒有感覺」。我會接著問:「如果你有感覺到的話,那會是什麼?」

在我帶領的工作坊中,我常邀請學員做活動,像是畫圖,學員常說:「我不會做!」或「我不知道要畫什麼?」我會接著問:「如果你知道要畫什麼的話,你會畫些什麼?」

在我的授課過程中,我常會請學員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見解。學員常說:「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我會接著問:「如果你知道要說什麼的話,那會是什麼?」

我也曾遇過好幾次,有學員舉手想問問題,但當站起來時,卻停頓了好一會兒,尷尬地說:「我忘記要問什麼了?」,我也會接著問:「如果你知道你要問什麼的話,那會是什麼?」

說也奇怪,這句話一出,通常對方就能開口說話、分享意見,或者著手活動了。

當然,這句話雖然有一定程度的魔力,但關鍵還是在師長的態度。若你能表現出好奇、誠懇與開放的態度,孩子通常感受得到,他們會願意多說一點。

而若孩子願意說點話了,你能繼續保持尊重,甚至肯定他所說的:「我聽到你說了……,謝謝你願意告訴我!」孩子便學到,在這位大人面前說話是不會被責罵的,未來,則更可能積極表達,當然,連帶著就會啟動思考。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這一次,聽孩子的聲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別讓手機成為數位保姆!帶小孩的姐妹淘聚會,你可以這麼做…..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進入餐廳,常看到的景象是:小孩面前人人一台手機或平板播放著卡通電玩,父母邊餵食邊吃飯⋯以前還沒小孩前,會直接的認為:「這爸媽也太不顧小孩了吧!小孩這樣吃飯習慣很不好耶⋯」。

現在有了小孩,比較能站在這些父母的立場同理他們,也許這一整天只有這20分鐘耳根清靜一些、也許這整週都沒有好好吃頓飯、也許這半年都沒有好好跟姐妹淘聊聊天⋯⋯

很多大人當然知道給小孩看手機平板不好,但帶娃的人都知道,小孩番起來真的讓人精神衰弱,好不容易到外面吃頓飯,總想平和愉快的用餐,而也許這樣的方法是能讓大人小孩都開心吃到飯最方便快速的方法!

但你們知道嗎?法國政府已通過一項法令,將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使用各種連網裝置,包括手機與平板電腦在內 ,就算可攜帶這些裝置到學校,也規定不得開機。

目的除了讓學生專心於上課,維持教室秩序,也顧及孩子的生理層面視力發展、大腦發展。很重要的是孩子心理層面「網路成癮」的後續問題。

2017年12月1日,韓國高麗大學的神經放射學教授Hyung Suk Seo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學會年會上公布:「網路成癮」的青少年大腦中的化學物質不平衡,這種不平衡與經歷焦慮和抑鬱症的人相似。且這些青少年在抑鬱、焦慮、失眠和衝動方面的分數顯著高於平常人。

快速得到成效的方法,往往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天底下沒有一蹴可幾的事!就像打罵也能快速讓孩子聽話照著自己的意思做,但如果孩子的心裡並不理解為何而做,下次依然會舊戲重演,嚴重可能還會留下創傷。

孩子還小不受控,媽媽又想跟姊妹淘好好吃頓飯,怎麼辦?也許可以學習我一個好朋友,每次聚餐他的孩子都會背著自己的背包,裡頭裝著他愛玩的玩具,媽媽就可以好好吃飯聊天,孩子也不無聊。

孩子很聰明,當知道沒有「看手機」這個選項,久而久之自然習慣這種模式,便不會再吵著要玩手機,自己會尋找新樂子。吃飯時與孩子分享一天的生活趣事,也許是開啟親子對話的良好時機。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穩定度與理解力增加,教導餐桌禮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幫助孩子更適應未來的群體生活。

手機不可能陪著孩子上學,但良好的習慣可以陪伴孩子每一天!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心理師談教養:信任,是對孩子最好的肯定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遠離兒童性暴力:三方法成為孩子的身心守護者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今年三月,南韓爆發「N號房」未成年人性剝削影片事件,嫌犯在通訊軟體Telegram建立私人聊天室,在網路上利用打工當藉口,吸引年輕女性提供性感照片並取得個資威脅,超過七十名受害者被迫拍攝不雅影片,供付費的聊天室成員觀看,其中年紀最小的少女甚至僅有11歲。消息一出,不僅引其南韓社會譁然,性暴力議題也再度引起全球討論。

儘管無關乎性別,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但無法否認的是,身為女性所遭遇的環境地卻更危險,這也是為什麼詢問有女兒的家長最擔心的問題時,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性暴力」。

與過去不同的是,隨著勇敢揭露性犯罪的「#Me Too」運動在全球掀起巨大浪潮,不僅加大了社會大眾對性暴力的意識,許多受害者也得以發聲,並將性犯罪者訴諸法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性暴力為任何人企圖透過肢體暴力或是心理威脅等強迫手段,企圖強迫另一方發生任何形式的性行為、性騷擾、性暗示等行為。

然而,對孩子們而言,當遇到性暴力的情況時,也許只會就感覺哪裡不對勁,而不會意識到這就是性暴力。因此,既然無法完全避免危險發生,就必須讓孩子對性暴力有高度意識,並且知道若遇到性暴力時的對應方法。

從「感覺訓練」開始

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的書中建議家長可以從「感覺訓練」開始,也就是遇到某件事時,家長就可以詢問孩子的感覺,當孩子出現討厭的感覺時,就可以教導他怎麼處理。比如卡通《蠟筆小新》中的主角時常對性表現出冒失的態度,家長就可以藉此詢問孩子「你覺得小新這樣的行為,對方會有什麼感覺?」經常透過這樣的對話來為孩子做感覺訓練。

熟人其實比陌生人更危險

經過感覺訓練之後,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哪些情況下提高警覺,多數家長會叮嚀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小心陌生人」,但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五年來平均每年有超過一萬件的性侵案件,且加害人與被害人是相識關係者超過九成,顯示熟人其實比陌生人更危險,因為孩子可能並不認為那些人是陌生人。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就以「熟悉的陌生人」為主題探討,她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對這些熟悉的陌生人卸下心防,主要是因為這些人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比如對方是聊天許久的網友,又或是遠房親戚。(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對此,羅怡君建議家長,要教導孩子拉好自己的心理界限,也就是當熟悉的陌生人要求孩子去做「平常陌生人對自己要求時不會答應的事」時,孩子就要懂得拉緊界線,不要因為害怕破壞關係而打破原則。

若孩子遭到性暴力,家長可以怎麼做?

當孩子受到性暴力後,不一定會馬上跟父母說,所以父母在平常就需要好好觀察孩子的心理與身體上是否突然有什麼症狀,若懷疑孩子遭受性暴力時,也不要太過驚嚇或慌亂,因為此時內心感到最不安的是孩子。

而當孩子向家長表示自己受到性暴力時,除了向相關單位尋求協助以外,家長絕對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保護他的人,無論如何,都要相信孩子所說的話,更不能怪罪孩子。

信任與傾聽

孫京伊也在書中建議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說:「爸媽相信你」、「這件事不是你的錯」、「你會生氣是理所當然的」;不能對孩子說的則是:「你不是在說謊吧?」、「我不是已經跟你說過要小心那種人了嗎?」、「你為什麼不早說?」

安撫與鼓勵

此外,孫京伊也提醒家長,在詢問孩子相關問題時,要記住孩子現在的情緒是混亂與不安,所以務必要使孩子安心後,再慢慢提出問題。當問題問完之後,也不要忘記鼓勵孩子:「我知道你很痛苦,謝謝你願意說出來。」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受害者的預防,而是防止成為加害者。」

孫京伊在書中強調,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永遠活在自己的保護裡,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的是,性暴力並非爸媽可以防止的問題,孩子無論何時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所以在無法完全預防性暴力的情況下,除了提高孩子對性暴力的意識以外,透過正確和健康的性教育「防止孩子成為加害者」也是改善性暴力環境的重要關鍵。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延伸閱讀: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當兒女情竇初開:成為孩子信賴的情愛教練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根據《蘋果新聞》報導,去年新北市一對未成年的高中生情侶偷嚐禁果,少女母親得知此事後便報警處理,少年為逃避責任,登入少女臉書帳號刪除對話內容。雖然少女在筆錄中稱性交是兩情相悅,但法院認為少年對未滿16歲的少女進行的合意性行為,以及擅自刪除訊息都屬不法侵害少女的權益,判賠少年及其父母要賠償共25萬元,該案可再上訴。

隨著社群平台發達,加上青春校園偶像劇的催化,大大提升了青少年對戀愛的渴望與憧憬,不少孩子在青春期甚至之前就有過戀愛經驗。然而,青春期的孩子談戀愛卻總是讓家長感到擔憂不已,深怕戀愛影響了孩子的成績,或是擔心過早的親密接觸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有危害。

戀愛成為日常,與其禁止,不如找到親子對話空間

事實上,戀愛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為了日常,與其禁止孩子不准談戀愛,導致孩子偷偷摸摸瞞著家長談戀愛,不如接受孩子談戀愛的事實,讓孩子正常交往,並且搭配情感教育,讓孩子對愛情有正確健康的認知。若孩子願意將他的感情生活分享給家長知道,危險性便能降低很多。

對於孩子談戀愛,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的書中提到,她認為談戀愛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孩子在談戀愛的過程中,也許可以藉此檢討自己的性別敏感度,並且讓自己成長,甚至發覺彼此意識中的偏見。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此外,家長最擔心的,不外乎是孩子在心智尚未成熟前就與戀愛對象發生親密行為,對此,孫京伊則認為,無條件地阻礙孩子發生親密行為並非好方法,因為即便家長阻止,孩子也不一定會照單全收。因此,她認為家長不妨時刻提醒孩子,雙方要在彼此同意且對對方負責的前提下才能發生親密關係。

當孩子害怕被分手,而違背意願發生性關係時

然而,即使是充分受過主體性訓練的孩子,在進入戀愛關係之後,也可能會擔心對方提分手,而勉強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孫京伊在書中就建議家長可以藉由對話,來了解孩子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與感受。

比如可以向孩子詢問:

「你跟對方發生身體接觸時,有感到不舒服嗎?」

「你要接近對方時,對方有說過『不』嗎?聽到這句話後,你又是怎麼做的呢?」

家長要幫忙孩子檢視,當自己不想讓對方碰觸身體時,能否清楚地向對方說「不」,相反的,當對方表達不願意時,孩子是否也會尊重對方的意願。

不帶偏見的與孩子談論戀愛話題,孩子也比較容易主動向家長分享戀愛生活,家長也能與孩子一起調整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方式與態度。

當愛得如火如荼:讓孩子了解法律風險

除了身體界線以外,家長也必須告訴孩子相關的法律風險,讓青春期的孩子懂得保護自己。若覺得直接以法律條例來說明孩子可能無法理解,也可以透過新聞案例與孩子討論,從中了解孩子是否對於戀愛相處有錯誤認知,並提醒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以提升其正確觀念。

當對方一直要求親熱:提升孩子的主體權

以「對方一直要求親熱怎麼辦」的問題為例,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時其實也包含了「要怎麼拒絕比較好」的疑問,儘管多數人會認為「直接拒絕」就可以,但對孩子來說,就是因為無法果斷拒絕才為此感到痛苦。因為他們會擔心若拒絕了對方,對方心裡會受傷;另一方面,則是會認為自己似乎拒絕了對方「合理」的要求而感到困惑。

孫京伊建議,當孩子問到這個問題時,就要引導孩子認真思考自己內心的想法,以及當對方提出親熱要求時自己的心情,等孩子釐清好自己的感受及情緒之後,就請孩子坦率並明確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若孩子已經表達拒絕,對方卻還是一直要求,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對方並沒有認真看待這段關係,也不懂得尊重對方,引導孩子思考這段關係是否還有持續下去的必要。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也建議,家長要提醒孩子將「人與事」分開來看,讓孩子明白若對方是值得交往的對象,便會懂得尊重自己的意願。一旦孩子不會被他人情緒勒索,便能自然地開口拒絕。

當孩子進入戀愛關係時,不要急著反對或是過度反應,可以改為支持及理解的態度適時的關心孩子的交友情況,成為讓孩子信賴的戀愛教練,讓孩子主動分享生活,不僅能避免親子關係疏離,也是相對起來讓孩子更為安全的方式。

 

線上課程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20年,南投一名男高中生遭爆料仗著父親是警察,涉嫌逼迫同班弱勢家庭的女同學口交、性交,時間長達兩年,甚至自拍影片炫耀,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網友撻伐。再加上童年高雄發生14歲少女遭略誘,並囚禁長達66小時,接二連三的事件更是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深怕自己的孩子也遭遇類性情形。

為了保護孩子安全,不少家長會加強監控孩子,然而,比起過度監控孩子生活,讓孩子提早對性別教育有所認識,不僅能加強孩子對性侵及性騷擾等安全議題的敏感度,孩子也能藉此了解無論是何種性別,每個人都擁有絕對的身體主導權。

在華人社會的傳統裡,大多數的人對「性」通常是避而不談,似乎「性」是一件令人尷尬且羞恥的事,也因此,在對孩子的性教育上,許多家長總是只告訴女兒要避開性暴力,而告訴兒子的則是不要讓對方懷孕;簡單來說,就是將性隱藏起來,告訴孩子性很危險,僅此而已。

然而,這樣的性教育不僅無法真正保護到孩子,孩子對性沒有正確的觀念下所得到的錯誤理解,反而更容易使孩子陷入危險中。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就提到:「犯案者會優先挑選對身體界線毫無概念,也就是『不會意識到自己被侵犯』的小孩。」至於青少年時期已經進入了兩性關係萌芽的階段,就更需要明確的資訊來幫助孩子們思考愛與性是什麼。(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在與孩子談性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的是,每個人的身體界線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認為共處一個密閉空間時就會感到不自在,有些人也許習慣了牽手等較親密的接觸,但無論是何種情況,孩子都需要了解,只要自己感到不舒服,就算對方是家人,也不能隨意觸碰自己的身體,特別是私密處。

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的書中就強調,性教育必須先在家人間進行,因為性教育並非只是傳達性的相關知識,而是以「關係」為基礎的教育,人際關係、同理心也都是性教育的根本,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對話持續訓練才能實現。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讓我們從日常生活的情境思考,當你帶著女兒出門遇到了隔壁鄰居或是親戚,他們看到你的女兒便不假思索地邊說:「真可愛!」的同時打算碰觸孩子的臉,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第一,任由對方碰觸。

第二,請對方經過你的同意。

第三,請對方詢問孩子的意見。

多半家長為了不讓氣氛尷尬,會同意讓對方碰觸,而當孩子表示不願意時,家長甚至會告訴孩子:「那是因為你很可愛,人家才會想摸你呀!」以勸導孩子要接受對方的碰觸。但無論是第一種、第二種,還是勸導孩子接受對方的觸碰,都是在無視孩子的感受及壓抑他的主體權。所以這種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做決定,請對方詢問孩子的意見。

然而,大多時候當有人想要碰觸你的孩子,孩子會轉頭看向父母,希望父母能保護他,此時就更是應該明確地讓對方知道,必須先經過孩子的同意才能碰觸他們。孩子看到這個情況也會再度明白,「只要我不同意,誰都不能摸我。」同時也會對父母產生信賴感。

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會有「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這樣的觀念,也會知道「別人也是他們身體的主人」,進而懂得尊重他人。

延續同樣的觀念,當家長想要觸碰孩子之前,也要獲得孩子的允許,比如透過「我現在好想抱抱你,可以嗎?」等對話為孩子建立典範,讓孩子展現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當身體主體權的概念深植在孩子心中後,生活中一旦有人不尊重或是未經過同意就觸碰孩子,孩子便會感到不習慣,自然也會有所警覺。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也提醒,無論是身體界線還是心理界線,都會隨著孩子的年紀與心態而有所改變,因此,與孩子保持對話的習慣,讓孩子願意分享他們的生活及感受,才是守護孩子的關鍵要素。

 

延伸閱讀: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父性」逐漸消失的今日,我們該如何成為「夠好的父親」?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序:佛洛依德對父親的回憶

雅各布.佛洛依德是個布匹商人,他因為是西格蒙德.佛洛依德的父親而被歷史記住。一個星期六,他穿戴整齊,帶著一頂新的皮禮帽,在街道上散步。當他拐進一個轉角時發現有個男人擋住了去路,當時十分尷尬,人行道狹窄只容許一人站立,雅各布.佛洛依德向前邊一步,但有點膽怯,因為他想要求路的優先權。但對面那男人比他更快更急地展現力量,他把雅各布.佛洛依德的帽子擊落到爛泥中,吼道:「從人行道滾下去,你這個猶太人!」

在向兒子講述這件事時,雅各布.佛洛依德在這個地方停頓下來。小西格蒙德希望聽到更多,因為對他來說,這才是故事開始變得有趣的地方。他問:「那麼,你怎麼回應?」

雅各布.佛洛依德十分平靜地回答:「我走下人行道,然後撿起帽子。」

據佛洛依德的傳記作者寫道,這件事對佛洛依德影響甚大,在這個他以前視為絕對和完美榜樣的男人身上幻想破滅,有一根大棒砸落在他的心靈上。如果沒有這一段,精神分析或許會不一樣,佛洛依德也許不會想到把兒子做為父親必然的對手。

故事的主題是,孩子對他們的父親有什麼期待呢?

一位輕易地忍受冒犯的父親,可能會聽到孩子譴責他不像個父親的風險。孩子對這個觀點的執著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的安慰不單單源自父親的愛與正直,他們還期望父親是強大和勝利的。

源自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父性》

孩子生命裡最先出現的是母親及依附關係,後期才有父親出現的社會關係。社會關係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權力高下,孩子期待父親是一位熟悉社會競爭,強壯勇敢,可以帶領和保護他們的人,延續兒童期以來的權威和榜樣,繼續成為人生路上的「男性典範」。孩子在青春期將面臨更多挑戰,此時父親該怎麼做呢?又可以給予孩子什麼?我們先從「父性」的心理原則說起。

一、「父性」及其消失

什麼是「父性」?它是一種心理原則,簡單來說,是未來式的,是一種有條件的期待,包含計畫、秩序及延遲滿足等概念。如果拿來跟母性相對,父性則顯得嚴格或有限制。河合隼雄在《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裡這樣說明:『所謂的母性原理,就是「再怎麼不好,也是自己的孩子」,基本上對孩子採取「包容」、「保護」的態度。』,而『所謂的父性原理,指的是扮演嚴父的角色,也就是教孩子要「明辨是非」,用比較極端的說法,就是「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也要好好修理」。』但今日「父性」已逐漸消失,父親沒了父性,好像失去獠牙般沈默與沮喪。

義大利精神分析學家Luigi Zoja在《父性》一書中從歷史角度探討了父性消失的原因與後續問題:

1.社會結構改變才有缺席的父親。

過去社會有文化與神話,祈福和成人儀式賦予孩子在精神上的第二次誕生,認可他的成熟,父親便是人生信念傳承的祭司,而現實裡父親也傳授生活技能及做人處事道理,為孩子進社會作準備。如今這些都已萎靡,工業革命後許多東西都被取代,父親被長時間工時綁住,只剩提供經濟的角色,光是養家就早出晚歸,成了「缺席的父親」,而父性的傳授與傳承也被教育及媒體取代。

2.沈默的父親,有苦說不出。

過去父親是一個狩獵者、教育者,傳遞價值觀及技能,但進入資訊時代後,只懂養家的父親不見得有意識、有資源地跟上這些變化,資訊落差令他們必須向孩子討好,也焦慮與恐懼擔心孩子鄙視他。

社會標榜金錢和物質的需求也影響了孩子,對父親強大且勝利的期待具象化為「物質上的成就」,一個父親即使友善正直但沒有成功(沒有賺錢),可能得不到孩子的尊敬。父親既要強壯和勝利,近代又要求要對孩子感性說愛,這兩種生存法則(力量的法則與愛的法則)對男人是對立的,對親密關係不熟練而產生不安全感和矛盾,Luigi Zoja稱此為「父親的悖論」,也因此成了「沈默的父親」。

3.抑鬱:否定自己

男人被期待成就,如果沒有達成,社會對父親們並不友善,加上不懂內心感受(常常只會憤怒)而導致抑鬱。父親也會否定自己,他們說:「不要像爸爸這樣,這一輩子沒用了。」社會也允許有學位的孩子鄙視自己的工人父親,讓孩子權力比父親大,反過來輕視他的不足。孤立使有些父親惱羞成怒、放縱暴力,對兒童也許有效,但對青少年以上的孩子反而失去他對權威的信任。

父親否定自己,卻希望孩子學好,沒有榜樣的青少年們不能從父親人身上學習,只好去社會裡(如電視)尋找替代品,找「父親形象」。

4. 替代品「父親形象」的錯用:

Luigi Zoja認為義大利童話「小木偶」的故事,說明了此一心理機制:小木偶離開溫和卻不夠強大的老爺爺,轉向環境裡的壞孩子靠攏。因為那個年長的、體型大的、可以帶頭的大男孩才是老大,是小木偶的「父親形象」。我的童年也是這樣,男孩們會跟隨當時已懂甚麼是「民進黨」的那個老大,學他講話,學他批評政治。缺乏榜樣的孩子,會找替代品,代替家裡父親沒有的權威,通常是那些敢反抗、有擔當、有義氣,在社會吃得開的大哥,他們過度強調男性氣概、行事偏激、暴力破壞,一如「教父」角色,不過那並不是「父性」的心理原則,只是錯用。

父性的消失不僅造成孩子問題,社會集體其實也在追尋父親(一個領導),然而無意識的追求是有害的,總是矯枉過正又刻板印象。電影《吸特樂回來了》就在講這樣的故事,民眾對社會和政治的不滿,無力改變使得人們企求「國家的父親」,所以「希特勒」穿越時空,一個有強烈信念及霸道的父性形象,藉媒體再度活躍人們心中,且永遠不滅。Luigi Zoja在《父性》一書的觀點,推翻男性害怕捨棄舊有觀念不願學習「自我成長」的個人因素,而是從歷史、社會演變來看,它們如何限制了某些心理發展,所以老狗們依然在傳統重重壓力裡打轉,父親的父親是如此,父親也是如此,而此刻成為父親的自己呢?

二、成為父親,成為孩子的典範

「夠好的父親」無法天生,男人們必須「有意識地讓自己成為父親」,如何在孩子面前呈現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什麼角色,給孩子(尤其男孩)學習男性概念至為重要。不隨父性消亡自我放棄,不過度追求成功和金錢,養家豐衣足食提供生活所需就夠,更重要的是傳承,透過與孩子多多相處,傳遞自己的生活信念、人生價值及面對態度,教孩子能在社會上立足。「成為父親」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榜樣,以身作則,就是孩子路上的燈。

1.成為父親:先了解自己

「父親」其實是文化建構、社會產物,「父親」沒有所謂「應當像這個樣子」的說法。父親是父性心理原則產生的角色,想成為父親的人必須經歷「認識自己」的過程:敘說自己的故事,整理自己的經驗,認識自己的父親,了解家族歷史,過程要真誠,留心注意關係中的反應。

男人不擅表述,我建議可從成就、學經歷等開始,再慢慢推到其他關係故事(如愛情、家族史),以身作則,探索本身就是一種榜樣,孩子會學習到的。已故劇場大師李國修就把對父親的探索寫成戲劇〈京劇啟示錄〉,重新認識他的父親及自己所受的影響,並把父親的教誨:「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傳承下去。

2.與孩子多相處,多讚賞與認可。

做好時間規劃,在「量」或「質」上多與孩子相處。成為父親後,孩子定會追隨父親的腳步,因此當他們付出努力與奉獻而得到成就時,他們不是真的要那個成就,而是要父親的讚賞,努力打破沈默,多聆聽與認可孩子,允許自己和孩子的感情在生活中佔據比較重要的位子。如果經濟困難,不要默默承受不讓孩子參與,坦誠現況全家一起面對,也是種對孩子能力的肯定。孩子得到榜樣父親的認可,自然產生更多學習動力與興趣。對男孩來說,是往成熟男人前進的典範,對女孩來說,則是日後與異性相處的根基。

3.標竿的價值:

如果說母親所給予的,是從共生到認識「自我(self)」概念,那麼父親所傳遞的生活信念、人生價值及面對態度,便是「自我」裡的內容物,可讓孩子參照學習。佛洛依德被稱為心理學之父,他所提的學說,無論後輩是贊成或反對或改造,全都要先理解他的觀點再以此為基礎產生自己的想法,父親也是這樣,讓孩子在成人之路有個對照,並允許他們攀附、再生、反逆、改造、重組等,不是依父親的要求,而是依自己的意願及想法前進。

「成熟」是孩子在精神上第二次出生的象徵,無論父親是否有偉大成就,都不要妄自菲薄,努力練習可以強壯、權勢,同時又有能力感覺自己的脆弱,以及需要安慰及協助,讓兒女不需尋求社會裡虛空的父親形象,認識一個真正的人所顯現的經歷,無可替代的關係。

三、父親的關鍵性,「父性」真的很重要

『我們社會已朝母性化的方向發展…一旦過度增值,原本滿足對方、守護對方的情緒將會反過頭來,變成破壞他人、吞噬他人的情緒怪獸。』梶原千遠《拒絕長大的男人》

在不確定的年代,人們回尋父性希望確立一種原則、價值觀,以平衡過度的母性,他們尋找宗教、心理治療、靈修導師,期待誰來告訴他們怎麼生活。

父親是關鍵的,電影《墊底辣妹》故事裡主角沙耶加長期不被父親期待,即使母親無條件支持與保護,她仍然不知道出社會要作什麼,「也許就這樣了吧」是她的口頭禪。直到補習班坪田老師的父性引導與鼓勵,沙耶加才有考大學的動力。孩子只有母性無條件的愛是不夠的,目前社會整體偏母性化,被快速有效、即時口舌滿足的消費渴望調控,鼓勵享受當下,但面對未來沒有方向,沒有信念作根基。

父性是必須的,電影《長江七號》周星馳飾演的父親,把自己全部精力與愛都給孩子,雖然在工地做工,但他經常教育孩子:「我們雖然窮,但不能打架,不能說謊……」、「我們做人要有骨氣…」,讓孩子即使在學校被取笑都仍記著父親說過的話,讓孩子即使窮也能保持樂觀快樂。這是一位夠好的父親,他實現了父性的價值。

「需要父親」是心理需求,單純生理父親或物質父親是不夠的,父親在兒童期是認可孩子、提供與母親不同刺激的權威指引,到了青少年期,孩子從家庭轉入社會,「父親榜樣」是絕對重要的發展引導,「父性」心理原則也是重要的內在概念,他要知道自己是誰的孩子,才能站在父親的肩膀上建構自己。

夠好的父親愛他孩子的健康、自主與成長,當然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如此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典範。

參考資料:

《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Luigi Zoja(魯伊基•肇嘉),張敏等譯(2000/20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停不下來的求神拜佛?心理師:你在尋找完美父親的身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急著罵孩子之前,先讀懂孩子背後行為的目的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有一次到國小演講,因為距離演講還有一些時間,我便到校園的其他角落走走。

在人來人往的走廊上,我看見一對父母正在教訓孩子:「剛剛老師都已經告訴我了。」「你不要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在學校做了什麼事。」「你真的會被我們修理得很慘。」

「我們有講錯嗎?你說啊!」雖然父母親盡量壓低了音量,但她們的對話我還是聽得很清楚,感覺得到父母的確蠻生氣。

沒想到孩子竟扭動身子說:「媽我跟你說,我們班同學說有一個地方很好玩,你們要不要去看看?」

父母親聽到孩子的回應似乎氣炸了,瞪大眼睛、說不出話。

換成是你,當下會怎麼回應呢?

(A)我在跟你講話,你到底有沒有在聽啊?

(B)你也知道丟臉喔?知道丟臉就給我乖一點。

(C)先這樣,回家之後,我們需要花點時間討論這件事。

當天演講的題目是「看見行為背後的訊息」,講座結束前有一位爸爸舉手提問,我一看,是剛剛在走廊上的那對父母。

父親提了剛剛的對話,疑惑的問:「孩子這樣打岔、逃避問題,行為背後難道也透露什麼訊息嗎?」

當然呀!

你想,當一個孩子在人來人往的地方被教訓,可能會被認識的老師或同學看見、可能會擔心被嘲笑,這時候的心情是什麼?

覺得尷尬、覺得丟臉,對嗎?更別提那個當下孩子早已滿臉通紅、身子扭來扭去。

那麼,當一個人覺得尷尬、不想繼續這個話題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方式來中斷對話呢?

孩子想到的方式可能就是轉移話題。

只是,孩子的認知並沒有成熟到可以緩緩說出:「爸、媽,這個話題在這當下讓我覺得有些尷尬、有些不自在,我知道我或許做錯了,但我們能不能回家再繼續討論呢?」(萬一一個國小的孩子講出這段話,我猜大人也會傻眼)

如果沒有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我們就會把這種行為解讀成打岔,甚至是不尊重父母。

那麼,如果讀懂了孩子當下其實蠻尷尬、想要保留一些面子(價值感),身為大人的你會選擇怎麼回應呢?

(A)我在跟你講話,你到底有沒有在聽啊?

(B)你也知道丟臉喔?知道丟臉就給我乖一點。

(C)先這樣,回家之後,我們需要花點時間討論這件事。

問題的確是要處理的,不過我們往往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連人也一併處理掉了。

我們是家人,不是敵人。

我們的目標是教育,而不是漏氣;

我們的本意是相愛,而不是相害。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自在父母學:你正在用「恐懼教育」養出匱乏無力的孩子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我為什麼要當媽媽?三大問題容易讓「母親身份」的你出現情緒困擾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2020的難過事,真是接二連三。

新聞報導提到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似二寶生完後的產後憂鬱症,因為報導資訊有限,我先跟大家談談「產後憂鬱症」。心中有些感傷,因為她正是2004年出品的《現在,很想見你》的女主角。

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整理中,提到:
那些人容易發生產後憂鬱症?
ㄧ般認為造成產後憂鬱症的危險因子有下列幾項:
@過去曾是重度憂鬱症患者或為其他精神疾患,或前胎有產後憂鬱症,或平時有嚴重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症。
@ 懷孕過程中即有憂鬱或焦慮症狀者。
@ 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如:失去親人、婚姻家庭問題、失業等。
@ 社會支持或資源不足者。
@ 懷孕或生產時出現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早產或生產併發症等。

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中,則看到以下幾個現象,也非常容易造成強烈的情緒困擾,需要加以重視:

1.母職創傷:我為什麼要當媽媽?

這一詞源自《後悔當媽媽》是以色列教授奧爾娜‧多娜絲依據自己2008到2103年的質性研究發展的書籍,在說得是許多女性後悔的是有了「母親」的身分,而不是希望「孩子消失」。

「母親」身份佔據掉女人大半的時間與精力,生活不再擁有掌握權時,對這個身份有後悔感,而不是對擁有孩子這件事後悔。的確,並非每個後悔的母親都能區分「成為母親」與「孩子消失」的感受差別,這也是後悔感容易帶來強烈的罪惡感,壓得一個女人在產後,身體、心理與生活層次上適應更為困難。

2.懷疑「母親」的角色:我真得可以當好媽媽?

不是每個人生來就具備強烈母性,即使擁有母性有著捍衛守護與照顧的本能,也不代表你總是能將孩子的各種需求照顧得無微不致,也不代表你的照顧方式在週遭人眼裡都是完美無瑕。

當一個女人已經傾全心在照顧寶寶,那份身心的勞累,以及一觸即發又瀕臨斷裂的理智線,那份挫敗與有時像是無止盡的照顧之路,很需要身旁的人給予支持與肯定。

若是一個女人辭去工作,只為專心照顧一個孩子,那份對原本成就的失落感,加上照顧孩子的挫折感,加成之下也能成為擊垮女人身心的利刃。

3.與寶寶的共生:我只剩下寶寶? 還是我只需要寶寶?

有時候一個女人生下孩子後,在沒有覺察之下,容易帶著童年的傷口在照顧孩子上。例如一個在童年經驗裡感覺匱乏的女性,就會在孩子身上形成「強制性照顧」,與孩子之間形成共生且融合為一體的狀態,就容易形成一道神聖不可侵犯的牆,阻隔所有外界的人進入這圈關係中,包括丈夫。

許多生產完的女性當中一項痛苦,是缺席的丈夫,但究竟是丈夫對身為父親的角色無感?對照顧職責常做不好的挫折?還是被排除在外的孤單落寞?

孩子的來臨,對母親、對父親、對家庭都是一項人生新課題,也意味著人生新階段,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要彼此的支持、理解與肯定,才能在挑戰中穩固與強化彼此的愛,而非消磨彼此的情感存款。

說到這裡,我不確定日本女星竹內結子是否真是產後憂鬱症,但你我都值得關注一個女性在生育孩子中,那難言的心路歷程。

 

 

陪伴你成長:【改變戀愛 DNA】安全的愛:修復內在小孩,找回愛與被愛的勇氣

 

延伸閱讀:母職創傷:後悔的是「母親」的身分,而非希望「孩子消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別讓同理心變成「捅你心」!善良也該有這三個原則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孩子上學之後,家長要擔心的狀況數也數不盡。

「每個孩子有他天生的氣質」,該如何結合天生氣質與後天教養做適配,是父母需要用心著墨的地方。大女兒與小女兒的性子南轅北轍,即便相差五歲,大女兒的單純率直,常常會被靈巧的妹妹捉弄;對於教養,因材施教是最貼切的方式。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無法拒絕別人?其實你是害怕面對別人對你的失望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剛在便利商店繳費時,一旁有個小女孩向母親央求著買巧克力,一陣拒絕與請求的互動之後,只聽見母親說:「好啦,去拿啦。」

小女孩當然就開心地去拿了一條巧克力。但母親隨後抱怨道:「浪費錢、花這麼多錢……」

在這個互動中,你看見了什麼?

是不懂事的小女孩?還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母親?

我看見的,是在這個文化底下不敢拒絕的我們,以及無法接納他人對我們的失望。

父母難以面對的,其實不是這個吵鬧不休的孩子,而是無法拒絕孩子的自己。說得更白一點,就是無法面對他人對我們的失望。

父母親有經濟的壓力,當然有權利規劃金錢的使用。如果不想讓孩子買巧克力,直接拒絕也就是了。即便我們都很清楚,在有些情況下,孩子會因為期待沒有被滿足而或吵或鬧。

「我不買,她就一直吵啊!能有什麼辦法?」是這樣嗎?

其實,你是可以不要買的。

只是,你得要接受孩子失望的情緒、多花一些時間與孩子周旋,以及,面對自己是一個無法全然滿足孩子的父母。

無法全然滿足別人並不是一件錯事,因為父母親也是人,是人就會有限制。

同理,對於成年的孩子而言,當你無法滿足父母的某些期待(對你而言可能是壓迫或強求)時,他們也可能對你表達失望、憤怒、生氣。

這時候你或許也會覺得:「這是情緒勒索吧?幹嘛要求我滿足你們的期待呢?」

但是,你選擇不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也得接受他們就是會有這樣的情緒或反應,否則,我們也同樣成為那個在商店裡的父母,要嘛妥協地放棄自己的界限,要嘛不情不願地去做,卻又抱怨父母。

但我們卻都忘了去面對一件事實:你其實是一個無法接納父母對你表達失望的孩子。

接受「自己無法滿足他人所有的需求」,同時,也接受他人有失望或挫敗的情緒。

我們都在生命中不斷地發現彼此的有限、接納彼此的不完美,然後找出互相合作與妥協的方式,讓兩個不完美的人,共同創造出一段彼此都幸福的關係,不是嗎?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拒絕怎麼這麼難?想為自己勇敢,先練習看懂自己的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心理時事】14歲少女略誘案:青少年時期自我成就動機強,就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8月29日,高雄一名14歲國中少女北上到新竹,接著搭上了陌生人的車後便失聯,心急的家長不僅報警,也在網路各大社團發文協尋。

少女父親透過女兒臉書歷史訊息發現,一名羅姓男子從5月開始就以畫畫、唱歌等打工機會給予女兒薪水,一步步騙取女兒信任,而這回羅姓男子則是以擔任「電競陪玩師」及每週可賺五萬元等話術,約女兒到新竹碰面。所幸在少女失聯3日後,警方終於在竹東一間透天厝的夾層中找到少女。

這起14歲少女誘拐囚禁案震驚全台,許多家長除了擔心自己孩子碰到類似的網路交友詐騙,也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認為,從該案件來看,我們首先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青少年、青少女很多事情都不願意告訴父母?」,對此,她點出兩個原因:「父母不了解」以及「父母可能會阻止或批評」,所以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需求或決定,就很可能會選擇不說。

「我們能不能去理解孩子在網路虛擬世界裡的需求是什麼?也許他們需要的是很多精神層次上的肯定,甚至是愛的歸屬感。」吳姵瑩以個案經歷分析,她發現有很多案主與她諮商時,都會回頭談到他們在青少年時期所發生的事,如其中一個案主就提到自己青少年時期是鑰匙兒童,回到家都沒有人在,他內心對父母相當不諒解,認為雖然父母給了他溫飽,但他還是希望父母能夠願意花一點時間來陪伴他,這個情況也讓他在過程中產生出了創傷。

因此,我們要知道的是,當孩子在青少年的階段失去了跟親人之間緊密的感覺時,他們就會很容易產生「我是不是不夠好、不夠有價值,所以你們才不願意來陪我」的心理感受。

不僅如此,若孩子的內在出現這樣的狀態,他們在人際關係裡也會很容易產生「我覺得同學好像也不太喜歡我」等這樣的負面情緒。而當青少年在家庭以及人際關係上都得不到他想要的時候,「網路世界」便成為他們最快能夠獲得人際支持,甚至有榮耀感的環境,他們也就容易投入其中。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也對此分析,她認為這個案件中的少女家庭背景並不複雜,看起來跟家人的關係也不錯,與一般失學中輟或低成就的青少年案例不太相同。除了嫌犯有計畫性一步步讓少女卸下心防之外,也可能是因為少女的「自我成就」的動機很強,才容易高估自己掌握風險的能力。

她進一步指出,特別是當青少年已具有類似成人的獨立行動與體型,加上想要證明自己能力時,儘管小心謹慎仍難防有心之士。羅怡君強調,這一點家長要特別提醒孩子,不論做什麼活動,多一個大人知道去向、隨時留下「行動痕跡」就少一分風險,絕對是不變的道理。

此外,對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而言,即使是與三五好友結伴一起前往,認為人多壯膽好辦事,但在不知道對方目的的前提下,結果通常也可能會是一網打盡,畢竟對方也未必只有單獨一人。因此,家長們也要時刻提醒,不要隨意答應陪同學前往任何奇怪場所或聚會,避免自己也步入風險之中。

 

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用孩子聽得懂的「擬人化」與「具象化」法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先不論孩子是否能聽懂,但這個行為帶出來的正面意涵與家庭的生命與情緒教育極為重要。與孩子的疏離感,其中最大的因素往往是「家庭秘密」或「家庭禁忌」,那個人人心知肚明,卻無法言說的話題,最容易造成家庭隔閡。

1.死亡不用成為禁忌:死亡與疾病最容易帶來禁忌感,因為談論時產生的悲傷、羞愧與罪惡感,會讓人「不舒服」,會讓氣氛尷尬,也會讓家人之間的感受困在原地,孩子更會學習到如果我問了,家人會不喜歡我,對死亡感覺害怕之外,還對心裡渴望了解的狀態感到無助。

2.傷心可以被承接:失去家人會帶來極大的失落與不安,因為原本可以安撫自己情緒的對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未知與低壓的家庭氛圍時,孩子很容易有「退化」或「噤聲」的狀態。

-所謂退化是:例如原本戒奶嘴了,又吵著要吃奶嘴,或者翻找出前兩年在玩的玩具或遊戲,想要透過遊戲跟過往的記憶有連結,想像媽媽還在身邊,來調節自己思念的情緒,或者希望玩這個母親就會出現,也就是行為或思維上像是退回到更小時候的狀態。

-所謂噤聲是:孩子會變得極為乖巧、不吵不鬧,因為知覺到家人已經有很多煩惱時,孩子很多事情就會自己想辦法消化,又不一定知道如何消化,因此可能會阻隔情緒或容易出現記憶的斷片來處理。

當死亡可以被討論,最重要的是能去討論「如何思念與緬懷」,當孩子知道大人也很思念時,反而心裡有更多安全感,因為那是家人間的愛如此深刻,就有這麼深的思念,而家人若可以有特別的儀式來緬懷,也讓孩子的愛有投注的方放,例如,當我想念媽媽時,我會穿上媽媽送我的衣服,對鏡子中的自己說說話、笑一笑,感覺她還在旁邊支持我。你也可以喔,拿出媽媽買給你的鉛筆,寫寫字或畫畫,感覺她就在旁邊陪著你。

過世的家人,會用另一種方式活在家人的心中,被留下來的家人,需要能學會重新擺放已逝家人在心中的位置,從有形的物理存在,轉為無形的心理與精神的存在,對已逝的家人而言,也活出生命很重要的意義了。

避免用這個方式與孩子談論死亡

要避免的其實就是錯誤的「希望感」,以及可能產生的誤導與更深的恐懼。

1.睡覺:避免跟孩子說媽媽去睡覺,會讓孩子很害怕睡覺就醒不過來,甚至認為自己只要去睡一覺,明天又能看見媽媽。要讓孩子知道,媽媽因為生了很嚴重的疾病離開人間了,因此孩子會懂得去世與消失的概念之外,也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2.去旅行:如果說去旅行工作,會讓孩子有複雜的感受,因為孩子會不知道怎麼處理對母親的想念,還有一直有著期待,因此對旅行工作這個詞有敵意,甚至可能覺得是不是旅行這麼重要,是不是我不夠好而要拋棄我。

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

需要用孩子聽得懂得語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擬人化」與「具象化」的過程,最好能使用孩子常看得卡通中的元素、或日常生活接觸到的事物。
例如:

1.生命的概念:人生就像是很長的一段旅程,我們要從A點走向B點,可是有些人提早到站了,他們要下車去,但是最後我們都會跟他們見到面,只是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沒辦法看到他們,他也沒辦法陪我們玩。

2.健康的概念:人的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像是爸爸開車帶你出去玩你所坐的車子,我們開久了,就會容易這裡壞那裡壞,有時候就要進廠維修,有時候早一點發現,還能把它修好,還有辦法像平常一樣使用,有時候太晚發現,就沒辦法修理,需要更換零件,但是身體裡面的器官,像是我們可以呼吸,是因為有肺,每一個都很重要,每個人的身體都有特殊編號,就很難有適合我們的零件。

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也要好好善待身體,像是如果從太高的地方跳下來,腳或手就容易受傷,沒有按照時間吃飯,你專門管理吃東西的胃也會有問題,就要進廠去修理了。

 

陪伴你成長:療癒你的親子關係:如何引導孩子面對憤怒與悲傷

 

延伸閱讀:小孩哭就抱會寵壞?不足的觸摸擁抱有更多負面情緒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如何告訴孩子父母要離婚?心理師建議掌握三大策略

作者: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前幾天有一個我做早療很久的孩子,他的父母告訴我他們要離婚了。我聽到的時候心裡很多不捨與震驚,畢竟他們都是好棒的父母,願意帶著孩子每個禮拜都來找我,對我的態度也很好、很配合治療。當然,父母親會多或少會有不合,我也曾建議他們去做婚姻諮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媽媽: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愛,長大才有能力愛人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520那天晚上,我抱著安安硯硯說:「心肝寶貝~今天是5月20號,就是520我愛你喔!對不起~媽媽有時候會兇兇、不耐煩、臉色不好、大吼大叫,但無論怎麼樣,媽媽永遠永遠愛你們喔!」

安安先說:「媽媽~沒關係啦!雖然你有時候兇兇,但你知道我最愛的人是誰嗎?就是媽媽啊!」

硯硯接著說:「媽媽不會兇兇啊~媽媽我愛你!」(兒啊~我大多數兇的不都是你嗎?你怎麼一點都沒感覺…冏)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不只是媽媽,還是我自己》——育兒前,別忘了先育己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在一次和女兒「交涉」幫忙洗碗的過程,作者Nichole Clark搬出了「時間」理論,想說服女兒,幫媽媽洗碗十分鐘,只占去你一天很少很少的時間。女兒想了一想,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終於稍微甘願地幫忙洗碗。一天睡眠八小時,其他活動八小時;還剩八小時,十分鐘所占去的,也就是8 X 60 = 480,也就是1/48而已!

事後,作者自己也被這個「十分鐘」概念給打到了。就算身為媽媽,再忙、再累,拿出十分鐘,會不會沒有這麼困難?拿出十分鐘來好好照顧自己,點滴累積,會不會很有效果?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別再讓對話句點,講道理前先引導孩子思考這三個問題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那麼,下次要再努力一點呀!」

「分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真的學會。」

「考試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別難過了!」

「以前我也曾考得很差過,你不會比我還慘的。快!打起精神來!」

「只要你更用功,不放棄,下次就可以考好啦!」

「你要想想問題出在哪裡,下次不要再犯就可以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爸媽,其實我是同性戀⋯」當孩子向你出櫃,你如何反應?

作者:愛心理編輯 林佳慧

因為珍惜和父母的關係,希望以真實面貌和父母互動,所以同志選擇向父母出櫃,這是根源於親子間的愛,渴望彼此能擁有更深的連結。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該怎麼說話才不奇怪?有品質的陪伴,需要刻意練習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比起上個世代,這個世代的父母有著更多的焦慮與挑戰;因為,長輩過去的那一套行不通,但新的方法還有待學習。難怪有許多家長大嘆:「昨是今非」或「現代父母難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的守護者:疫情當道你如何教養孩子?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兒童節連假滿滿的出遊人潮,讓身陷在疫情中的民眾惶恐不已,尤以親子社團討論聲浪更為鼎沸,大致分為幾派:

老神在在家長:打從疫情爆發初期就讓孩子停課在家。

堅守到底家長:選擇相信學校,繼續讓孩子正常上學。

猶豫不已家長:該自行停課?還是讓孩子繼續上學?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自在父母學: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教孩子面對失敗」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你這次段考集滿三張100分,爸爸就買手錶給你。」你是否曾為誘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而祭出獎勵?當結果不如預期時,你又是如何帶著孩子與自己去應對失落的感受?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瀕臨理智線斷裂?心理師帶你培養「踩煞車、自我接納」兩大情緒調節力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我常向父母授課,也常分享關於情緒調節的議題,現在大家普遍都認同,父母本身的情緒穩定度,是孩子心理與社會發展良窳的重要關鍵。

很多人問我:「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時,該如何保持心平氣和?」

我常會這麼說:「這會是一條漫長的路呀!」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青少年憂鬱:自殺、霸凌與完美主義,父母該如何面對?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剛開學就有兩個高中的孩子選擇放棄生命,身為治療師同時也是一個母親的我,突然珍惜起自己兩個調皮的孩子,以及那些歷盡千辛萬苦,有緣來到晤談室自我療癒的人們。

他們是怎麼走過脆弱又憂鬱的青春期呢?長大之後到晤談室裡,有了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回頭看當時的自己,他們會想告訴自己什麼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你開的玩笑好笑嗎?心理師:你的話,已使孩子認同混淆又自卑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近日某個親戚飯局,因為我身體不適,台勞老公帶著兩個寶前往參加!

安安隔天突然扭扭捏捏小聲跟我說:「媽媽我有一件事要跟你說!」

我覺得不像平常的安安,停下手邊動作。「好啊!你說啊!媽媽很願意聽⋯」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建立心理界限:讓孩子退出父母戰局,做回他自己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當一對夫妻有了孩子之後,情感及互動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當雙方起了衝突,不論是爭執、口角、冷戰或對立,孩子很難不受影響。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當父母成了「老小孩」,你將經歷的三條心路歷程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當父母老去,讓他們做自己

「心理師,醫生說我媽失智了,這怎麼可能呢?她到現在還每天唸我之前去美國沒讓她跟的事情,時間一到就吵著要吃飯,失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精明!」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70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與母親鬥嘴多年,她心目中母親是如此「精明」,怎麼可能跟失智扯上關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家庭心理學:不完美的家庭,如何滋養自己?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記憶拉回二十年前的黃昏。伴著夕陽,背著厚重的書包,小小的我總是快速地穿過被樹林覆蓋的窄巷,一步當兩步地蹬上石階,印入眼簾的是阿公的背影。

「阿公~」我大聲的打招呼。「小乖呦~啊逆欸厚書包壓了袂大漢?」阿公坐在木椅上,捏捏我瘦小的肩膀,擔心的語氣表達著老一輩含蓄的關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怎麼教都教不會?心理師:你在教孩子?還是拿走孩子面對問題的勇氣?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前幾天逛街時,一位母親帶著兩姐妹走在我的前方,姐姐看起來是國小中年級,妹妹大約幼稚園左右的年紀。

母親一路上不斷「叮嚀」姐姐:

「剛剛出門前不是說不想尿尿嗎?怎麼一出來又要尿尿了?
「叫你去問哪裡有廁所,為什麼不敢問?」
「連問個廁所在哪裡都不敢,真是沒用。」

姊姊沒有說話,只是低著頭跟在持續碎念的媽媽身旁。或許是因為母親的音量大了些,吸引許多路人的目光。

突然間,一直保持沉默的姐姐開口說了:「我知道錯了,不要再說了好嗎?」

結果媽媽回應:「怎麼樣?妳還會怕丟臉喔?」「我又不是說給妳聽的,我是說給妹妹聽的,這樣她長大以後才會比妳更勇敢。」

姐姐聽了媽媽的回應,不知道是因為「求饒」未果,還是不知道怎麼回話,她再度底下了頭、沒有說話。

 

在後方看著這一幕的我,心裡面想著,自己小時候好像也是很膽小呢!

剛上幼稚園的時候總是在校門口嚎啕大哭、被同學欺負的時候不敢還手、上課想上廁所時不敢舉手、有時候去買東西老闆少找了零錢也不敢開口要⋯。

當時,幸好我還有一個大我三歲的姊姊,經常在我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幫助我。

我們的「害怕」,往往是覺得自己不足以克服眼前的挑戰,因而覺得膽怯與焦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又因此被罵,內心肯定是很難受的。

想想看:如果一個人的害怕是來自於「覺得自己面對困境的能力不夠」,那我們如何可以幫助對方長出面對問題的勇氣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幫助他,但不要直接出手:

鼓勵孩子思考、並且說出他希望別人可以怎麼幫他?一方面讓他有機會培養思考的能力,一方面也尊重他想要被幫助的方式。

2.鼓勵他,提取成功的經驗:

陪伴他回想曾經有過的成功經驗,從孩子本身的成功經驗中堆疊出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可以達成某些目標的主觀感受)。

3.引導他,一起建構行動策略:

有時候孩子的害怕是因為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坐而處在模糊狀態裡。這時候我們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討論問題解決的策略。

4.接納他,害怕不是可恥的事:

即使你在那當下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至少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你很不舒服吧?你是不是很怕跟陌生人互動?傳達你對孩子的接納理解,別讓孩子因為害怕而貶低自己。

 

「尿個尿還要這麼麻煩,我哪有這種閒工夫?」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樁芝麻小事,累積的次數多了,卻關乎著孩子的自信心、問題解決能力、以及你們之間的關係品質。

想到這裡,我覺得眼前這一個小女孩比小時候的我勇敢多了

因為我相信,當她說「我知道錯了,不要再說了好嗎?」的當下,內心一定鼓足了相當的勇氣,只是這一份勇氣並沒有被看見、沒有被善待。

覺得不舒服而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也是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身為大人的我們不也常常因為不舒服卻不好意思說、不敢說,而經常感到內傷、甚至將情緒轉嫁到家人身上?

有時候留點台階給孩子下,大人沒有什麼損失,也幫孩子保留幾分顏面。

或許,彼此都是贏家。

 

 

延伸閱讀: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破碎的親子關係:心理師帶你用「三份相信」與父母和解

作者: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

 

楔子:不知道你們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爸爸總是好嚴肅,好難跟他說心事。

小時候,我非常害怕父親,嗯⋯我用字精確點,我非常憎恨父親。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你的幫忙,其實正在剝奪孩子的學習?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前幾天帶著兩娃參加公園寫生比賽,走到中年級組時,工作人員一面遞圖畫紙給我,一面說:再麻煩家長盡量不要幫忙孩子畫圖,讓他們自己完成。我不禁悄悄跟大女兒咬起耳朵:若我幫你畫,只會毀了妳的作品。接著我又牽著小女兒來到學齡前組報到,工作人員再次提醒:家長盡量不要幫孩子畫喔!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總是擔心孩子?心理師帶你三步驟對孩子放手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睡夢中突然被大女兒輕聲喚醒:媽媽,我肚子餓想吃肉包。昏沉中的我努力擠出一句話:現在幾點?她衝出去客廳秒回:五點半。全身癱軟的我正逐漸恢復意識,正打算奮力起身同時,突然想到快八歲的大女兒是時候可以獨自完成電鍋蒸煮,我決定放手,簡單提醒她使用的注意事項後,便倒頭大睡。不久我們醒來後,她驕傲地向我與先生展示她的成功,並宣告不久的將來會持續邁向小廚神之路。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夜深了,正要就寢前,我的臉書粉絲專頁上出現一則訊息,點開來看:「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的孩子不上學?心理師:放下教導建議,帶著「讓孩子成熟開放」的信念去等待

作者:洪美鈴 諮商心理師

曾經有個醫師,在我做不孕治療時跟我說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不贊成你做這個風險太高的決定,但妳如果堅持,我就支撐妳,陪你走一趟。」後來我就死心蹋地信任他,無論結果好壞。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小孩哭就抱會寵壞?不足的觸摸擁抱有更多負面情緒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前兩天看到一篇標題為《擁抱意圖自殺的少年,挽回了差點消逝的生命》的文章。這樁驚險事件發生在 5月17日美國帕克羅斯高中,一名長期承受精神困擾的學生持槍走進校園,體育教練洛威(Keanon Lowe)的反應不是驚慌逃竄,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上前擁抱對方,奇蹟似地化解一場校園槍擊案。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長不大的孩子:「問題行為」都在回應家庭關係的需求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一次演講,一位年齡看起來應該有七十歲的老父親來問我與兒子的關係,他說到兒子已經三十多歲結婚有孩子,過去五年多自己創業經營餐廳,卻一直是老父親為他支付租金,一直因為經濟問題小家庭沒辦法搬出去,但如果兒子一件事不開心,就會有情緒爆衝大吼等反應,而老父親一直為此事覺得擔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從卸下完美父母的面具開始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某藝人爸爸因為孩子不收玩具而將玩具撕毀」、「某部落客媽媽將孩子哭著道歉的影片上傳」,這樣的新聞你應該一點都不陌生。在這個社群媒體發達的年代,「如何教養孩子」成為一個不斷被眾人拿來檢視與討論的議題。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輔導老師的難為:拒學孩子爽爽過,其他學生是否群起效尤?

作者:洪美鈴 諮商心理師

「若其他學校老師或行政擔心孩子爽爽過,擔心其他學生也群起效尤時,該如何溝通?」

也許有時候,我們太認真了,認真的做某件事,反而拒絕了別的可能,例如:當老師認真要維持一種秩序,拒學孩子(或家庭)認真的要維持心裡對上學的想像,我們自然會拒絕彼此,以避免外在或內在的失序?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影響一生的親子互動:請告訴孩子「不論你如何,你都是有價值的」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七月初,公視上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同名小說,作者吳曉樂講述著自己在當家教時,看見台灣許多家庭中「成績至上」價值觀如何影響著親子關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就是結婚生子才會這麼苦!」為什麼媽媽們總覺得另一半是豬隊友?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在生兒育女這件事上,有很多文章從各個角度探索「母親」,談「父親」的視角卻著墨較少,今天就來分享一下,男人做爸爸時常被提到的兩個問題:一個是爸爸在家裡究竟扮演著什麼心理角色呢?再來是,為什麼女人總覺得身邊一起養兒育女的男人是豬隊友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爭吵不休?心理師帶你掌握八大原則,讓手足和睦相處

作者:盧新之諮商心理師

「你們兩個不管怎樣都要在一起哦~」

「好~~~」姊弟異口同聲。

帶安安、硯硯到遊樂場玩,現場人潮眾多,他倆興奮地往內衝,直奔遊樂設施。我擔憂地大喊:「安安、硯硯,你們兩個不管怎樣都要在一起哦~」,看著姊弟倆開心雀躍的背影。頓時,一股感動湧上心頭。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人人都有讀心術!心理師帶你鍛鍊三歲開始發展的換位思考力

作者: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從我念心理系開始,甚至到現在當心理師好一陣子了,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或「你是不是心機很重啊?⋯跟你講話要小心一點!」

其實,我不是通靈師,也無法算命讀心,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我真的不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只是我透過行為觀察、外在線索、過去聽過類似的故事或經驗,來解讀別人可能的目的與意圖。因此,跟我對話的人,常會覺得我知道他在想什麼或感覺我很理解他,就滔滔不絕跟我說心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媽媽這樣想很自私?心理師:妳需要先接納自己內在的渴望

作者:洪美鈴 諮商心理師

你是你,我是我;只是,你如何能夠是你?或許,我得先回來成為我自己。

我是個天性糾結的媽媽,老天爺帶我不薄,給了我好些任務去修通我的糾結。這些年,倚賴陪伴個案或家庭時的支持提醒,也倚賴那群睜眼閉眼都紮實存在的孩子們不斷給我刺激修練,自己心理那個幽微的陰暗面,總是閃不開地必須接納看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小孩是同志?心理師陪你四面向面對複雜的思緒感受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告訴你他/她是同志,你會怎麼回應?你的心裡會有哪些感覺?

對於大部分的異性戀父母,如果不熟悉同志,那麼,當你聽到孩子坦承他是同志時,內心可能會產生許多複雜的情緒和想法。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停不下來的求神拜佛?心理師:你在尋找完美父親的身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朋友問起我怎麼看宗教與信仰,先撇除法力與高層靈性的存在,許多人在信仰的追尋上,之所以獲得依歸,也許是一種關係的連結與安全感。

Read More
Read More

  • 2

離不開家,又無法一個人?心理師:無法展翅是害怕失去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翻著文獻,看到吳麗娟老師的期刊上寫著這段話:「『家庭給予孩子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就是──根與翅膀』, 這也說明了孩子與家庭間建立親密關係的連結,與長大後展翅高飛獨立自主的需要,而能夠在「根與翅膀」間尋求平衡,讓個體在被愛的親密隸屬關係中,仍能擁有自我的獨立空間,是孩子健全發展的基石。」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母職創傷:後悔的是「母親」的身分,而非希望「孩子消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在朋友的臉書看到一篇很精緻談論「母職」的分享,源《後悔當媽媽》是以色列教授奧爾娜‧多娜絲依據自己2008到2013年的質性研究發展的書籍,裡面的論述也開展我看待我的來訪者的看法,很值得一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打不得但又不成材?心理師:你需要愛與規範兼具的「正向教養」

作者: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養兒育女的議題讓許多家長在意,說穿了,家長都希望打造孩子能有無限的未來。在近幾年的工作經驗中,我最常遇見的議題不只是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反而是不知如何處理孩子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的父母;另外,也有些家長樂於擔任虎爸、虎媽,常有「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失敗為讓家人蒙羞」的迷思,坦白說,從長遠的未來來看,我都很擔心這類型孩子與家長的身心健康。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怎麼哭不停?心理師:「高需求嬰兒」與父母,都需要你我的支持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什麼!同一廂列車上有嬰兒」。相信你我都這樣的經驗,在大眾運輸工具聽到嬰兒吵鬧;幸運點嬰兒鬧個幾分鐘被安撫,倒楣的話十幾個小時的密閉空間不斷傳來嬰兒的啼哭,導致無法休息,甚至難以專注當下工作,叫人神經不衰弱也難。

Read More
Read More

  • 1

孩子的分離焦慮:讓「過渡性客體」陪孩子走一段成長路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上週開學,安安第一次離家上學,呈現嚴重的分離焦慮,一直害怕而哭泣,媽媽看了很是心疼!

為了降低她的不安,一方面讓她多瞭解學校環境、老師、同學、作息等;一方面給她信心鼓勵和「安心咒語」,不斷強調媽媽只要接到老師電話或放學時間,一定會飛奔去找她,試圖讓安安卸下擔心和恐懼。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如何回應孩子拒學?你可以做的是:當孩子的鏡子,映照真實的他

作者:洪美鈴 諮商心理師

 

看懂孩子的拒學行為

拒學的本質是拒絕,也是退縮,許多孩子的心理深處在害怕去感覺失敗,感覺那個的不符理想的自己,所以用盡力氣迴避掉現實外界接觸,躲回家裡這個相對安全的堡壘中,接下來,又會以有限的、習慣的、更強烈的方式和家人共處(依賴家人保護,或和家人衝突…),以求得維持自己不實際的高自尊或理想我。

孩子在當塔頂的國王,唯一的臣民是父母,不離開高塔,才可以繼續在想像中感覺安全或是自在為王。有些孩子會努力想名符其實,所以在塔裡不斷模擬戰,有些會逞匹夫之勇,直接到現實中胡亂廝殺再鍛羽而歸,無論模擬戰或胡亂廝殺,焦慮害怕去感覺自己的不好,反而不斷喚醒自己去想這些不好,最終再從閉鎖的行為去證明自己真的不好,再也不能離開塔頂。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如何回應拒學的孩子?

回應拒學孩子的挫敗或失落,不急於因為害怕他更挫折而特意讚美他做得多好,因為他的眼光不在那裡,也因為那會增強他必須要好。可以陪他和挫折失落待一下,慢慢帶著他擴充看待自己的眼光,務實體會自己的存在價值。

「你打了一場硬仗,肯定是累的。」;「沒做到你想要的,心裡會苦,會失望是自然的,我可以安靜地陪你難過。」;「我看見你現在很緊繃啊!沒事的,你是安全的!」;「我心裡這會兒感覺又氣又難過,我猜想這也是你說不出來的感受…」

「沒做到⋯的你,依舊是個很好,很重要的人啊!」;「好囉!謝謝自己總是努力吧!」;「呃,感覺失敗生氣時,我們還能好好講話也很可以的吧。」;「通常這麼煩的時候,我會來點冰淇淋,先好好休息一下再想怎麼辦。」

我們當孩子的鏡子,總習慣了映照他的理想我,也要嘗試映照他的真實我,安全無害不帶評價地映照著,直到他也有這樣安全無害的空間容許真實我的存在。

真實我在哪裡?得先從周圍關係中內化務實看自己的眼光,這個我才敢探出頭來。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拒學的孩子?你能做的是「陪孩子經歷絕望失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領養毛孩,你準備好了嗎?心理師陪你走一段狗爸媽的適應路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領養代替購買是一樁美意,讓想給愛的人去給這些流浪毛孩們一個家,但毛孩的心理重建,也著實是條漫長的路,老實說,領養毛孩的前三個月,我在不斷氣餒與挫折中,好幾度打開流浪花園的網頁,想把她送回去。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談教養:信任,是對孩子最好的肯定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媽咪我吃飽了,我想要下去!」

「這裡是餐廳,阿姨叔叔拿著熱湯撞到妳會很危險!」

「我不會亂跑,我就在你旁邊。媽咪你相信我?!」

「好!我相信妳寶貝!」

每次聽到安安說「媽咪你相信我?!」,我立即意會到自己的多慮,馬上回應「我相信妳寶貝!」。是啊!我根本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上幼兒園哭不停?心理師帶你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作者:洪美鈴 諮商心理師

「愛我,不愛我⋯;愛我,不愛我⋯;妳愛我嗎,不,妳不愛我⋯;我相信妳是愛我的,不是,把我送來就是不愛我⋯;妳真的愛我嗎?不然怎麼還不來接我?⋯直到下午四點,好吧!呼!妳是愛我的。」大人戀愛患得患失時會折騰玫瑰花,假若幼兒園孩子們也比照辦理,可能需要來把大黃菊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出櫃就得犧牲親子關係?心理師教你「三心二意」拉近距離

作者: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

「嗚..嗚嗚…嗚嗚嗚…」

「到底怎麼啦!你快說啊?」

「嗚嗚…沒關係…妳不用說…說話…妳聽…聽就好…」

「怎麼了!你是不是跟男朋友分手了?」

啪噠!手機就這樣掉在地上,而且這是我第一台智慧型手機!!!

僵住兩秒後,我顫抖地撿起手機。

「妳…妳怎麼會知道…」

「唉,不是只有我知道,你爸其實他早就也知道了」

電話那端傳來阿姨(爸爸女友)的聲音,語氣中仍有許多擔心與疑惑,而我的思緒已經飄到好遠好遠…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如何面對拒學的孩子?你能做的是「陪孩子經歷絕望失落」

作者:洪美鈴 諮商心理師

我有時候會在談話時跟著落淚,尤其是拒學孩子走進自己深沉的悲傷之中,當那個時刻來臨,我會先感覺自己心裡某個角落開始騷動著,好想安慰鼓勵他,讓他平復,讓他有力量振作,但我慶幸我沒有這麼做…。

因為成長,需要踏實地經過這樣失落的時刻。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過動該怎麼辦?ADHD評估與求診指南

作者: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媽媽,你們家大寶好像有過動喔,要不要去檢查一下?」當學校老師跟大寶媽媽說這句話時,大寶媽媽心裡想的是「怎麼又來了!」。媽媽覺得大寶長得頭好壯壯,但怎麼從幼稚園開始,就常會收到許多老師或親友的「關心」,媽媽心裡焦急、煩惱著「哎,我該怎麼辦?」。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媽媽的分離焦慮:三面向探索,帶妳找回關係安定感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那天,我將寶寶送托給保母,寶寶哭紅了眼奮力呼喊我,至今我仍充滿著愧疚感,我覺得我拋棄了他,我不是個好媽媽」留職停薪一年的新手媽媽聲淚俱下地這樣對我傾訴,並在整個晤談過程透露強烈的懊悔。

原來有時候「分離焦慮」不僅發生在嬰幼兒身上,諸多因素影響下,也可能使得主要照顧者在面臨與嬰幼兒分離時,產生的焦慮感更為劇烈,進而影響到嬰幼兒的情緒感受,互為渲染的焦慮無限擴張。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男孩不准哭!別讓性別框架,影響孩子情感表達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不准哭!男生哭什麼哭?用說的嘛!就只會哭⋯沒出息!沒出息!」長輩邊指、邊罵正在哭泣的硯硯,硯硯被指責後,愈哭愈大聲。聽到哭聲,我趕緊跑過去緩和氣氛地說:「他才兩歲⋯」,並把硯硯帶離現場。

不只我們家,這樣的對話,這樣的場景,在許多家庭裡天天上演。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讓你無法放手?心理師:孩子在照顧你「為人父母的價值」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在我從事心理助人的生涯中,總會遇到一些不被允許長大的孩子。

他們的父母,常見的是,嘴裡總說著:「要是你成熟點就好了!」,但實際上卻過度保護,不敢讓孩子放手去嘗試與做決定。不過,也有些父母本身一直處於不夠成熟的心理狀態中,而無法放手讓孩子長大。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受傷的童年,受創的大腦:美國諮商師帶你喚醒復原力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你有聽過美國ACE研究嗎?在介紹ACE是什麼之前,請你先回答下列十個問題。   (以下每一題問題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拋開直線式生涯觀點:38歲的你,會感謝18歲的決定嗎?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一直到現在,社會大眾對於一個人從小到老的生涯規劃,仍存在著「直線性」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將「好好唸書→考上好大學,選個好科系→進入好公司→爬上好職位→退休」做為個人生涯發展的標準作業流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你憑什麼沾爸爸的光」—霸凌行為與消失的親情

作者:劉信詮 社工師

從近期的霸凌新聞案片段的語言裡,出現兩個巧合,五個悲劇:

柯同學的行為表現,正是他父母如今對待他的方式

柯同學在廁所刻意忽略呂同學,用關燈來「消失」他的存在。
柯同學闖入寢室,指責呂同學衣著是在性騷擾他,「消失」呂同學的私領域。
柯同學用家人的法律專長來比較,「消失」呂同學的學習努力。
柯同學用羞辱性別氣質,「消失」呂同學的主體性與社會價值。
柯同學一則無關痛癢的道歉文,「消失」呂同學的創傷。
(真是族繁不及備載)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陪伴父母好挫折?你只能讓他稍微不寂寞,無法讓他快樂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身邊的案主,都在教我「愛」。他們總是盡責地在每個角色中努力地付出,看著他們愛人的方式,我深感自己不及。
聽著他們是如何陪伴自己的家人,以及如何去逗家人開心,我總是打從心底佩服。

親愛的,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可以讓你愛著、付出著、珍惜著,是很珍貴的事情,可是有一天當你不停的付出,卻對自己依舊不滿意時,你就需要讓自己停下來,照顧好自己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覺得父母開始健忘?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症的前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我的鄰居知道我的工作後,表情立刻從社交的問候,轉為愁眉苦臉的擔憂,她忍不住告訴我,因為最近母親開始失智的問題,讓他們全家人都亂了手腳。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孩子成年了該放手,究竟是父母放手?還是孩子放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一說起媽媽,你就感覺難過?」我跟Sherry約了姐妹下午茶,聽了她的故事後我說到。
「對啊!真得覺得她很辛苦。」Sherry一直牽掛著。接著說:「我爸一直對事業都不放棄,有時候我們甚至覺得他才是家裡的teenager。」她苦笑著。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當人不安時,該如何回應?心理專家教你安定心法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當我們還是個孩子時,一邊探索這個世界,一邊回頭尋找父母的臉。我們渴望父母永遠在我們身旁,當與父母的眼神交會時,我們就安心了!

當我們長大時,仍然有著一顆玻璃心,也渴望身邊有個讓我們安心的人,帶給我們安全感。即使成為孩子的父母或師長時,也是如此。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