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時事》將女兒獻給男友?恐怖母親討好男友背後的心態

  • 0

《心理時事》將女兒獻給男友?恐怖母親討好男友背後的心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2018年,嘉義一名17歲少女與媽媽及媽媽男友出遊,並於汽車旅館休息,沒想到媽媽男友卻趁女友喝醉後對其女兒性騷擾,不僅熊抱她,更將手伸進她衣服內撫摸,一邊用下體猥褻。事後少女向媽媽淚訴,媽媽非但沒有反應,少女甚至發現媽媽曾傳訊給男友表示那天是故意給他機會,讓少女相當崩潰,對此,少女媽媽坦承自己是因為很愛男友,才會答應他這樣做。近日判決出爐,母親男友依強制猥褻遭判十個月。

看了這個新聞覺得心寒,也可以體會少女的痛苦,但我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是:

明知男友有問題,卻不肯離開甚至讓他對女兒下手,母親是什麼心態?

1.女友的角色大於母親:

很多人都認為「為母則強」,意味著你有孩子要照顧時,會讓你渴望復出,而當你失去力量時,你會想起孩子的眼神與笑容,而讓自己更堅強。但當一個「母親」,更渴望被陪伴、被照顧時,就是讓自己不斷失去力量,需要攀附他人來完整自己,或者純粹攀附他人,我就不用擔心生活,更不用擔心孤單。

2.女兒是我的延伸、是我的附屬品,加成我在情感關係中的優勢,也就是:

你跟我在一起,你有兩個人可以選。聽起來很殘忍,就如同我一直強調的,「無法做自己的人,也不會允許別人做自己」,女兒因此不是一個獨立個體,成為母親私慾下的加值品。

母親並不是很愛男友,而是不能沒有男友。愛與需要,愛是一種自我飽滿的付出感,需要是一種匱乏無助的恐懼感,兩者在心理上有巨大的差距。

與這則新聞類似的,就是少龍仙女班事件,這群將女兒送去仙女班的父母,你可以說是被洗腦了,但在宗教裡尋求皈依者,就是一群渴望透過宗教的力量獲得「保護」的人,希望藉由女兒獲得「加值得道」的優勢,更是因為自己是少龍子民的角色大於父母的角色,更需要宗教保護的父母,又怎麼保護的了自己的孩子?

當你行走於人世,卻失去自我的力量,你走到哪都容易失去保護自我與他人的外殼,也因此容易遍體鱗傷。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愛恨交織的關係:面對曾經傷害我的父母,我可以不照顧他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