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先不論孩子是否能聽懂,但這個行為帶出來的正面意涵與家庭的生命與情緒教育極為重要。與孩子的疏離感,其中最大的因素往往是「家庭秘密」或「家庭禁忌」,那個人人心知肚明,卻無法言說的話題,最容易造成家庭隔閡。
1.死亡不用成為禁忌:死亡與疾病最容易帶來禁忌感,因為談論時產生的悲傷、羞愧與罪惡感,會讓人「不舒服」,會讓氣氛尷尬,也會讓家人之間的感受困在原地,孩子更會學習到如果我問了,家人會不喜歡我,對死亡感覺害怕之外,還對心裡渴望了解的狀態感到無助。
2.傷心可以被承接:失去家人會帶來極大的失落與不安,因為原本可以安撫自己情緒的對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未知與低壓的家庭氛圍時,孩子很容易有「退化」或「噤聲」的狀態。
-所謂退化是:例如原本戒奶嘴了,又吵著要吃奶嘴,或者翻找出前兩年在玩的玩具或遊戲,想要透過遊戲跟過往的記憶有連結,想像媽媽還在身邊,來調節自己思念的情緒,或者希望玩這個母親就會出現,也就是行為或思維上像是退回到更小時候的狀態。
-所謂噤聲是:孩子會變得極為乖巧、不吵不鬧,因為知覺到家人已經有很多煩惱時,孩子很多事情就會自己想辦法消化,又不一定知道如何消化,因此可能會阻隔情緒或容易出現記憶的斷片來處理。
當死亡可以被討論,最重要的是能去討論「如何思念與緬懷」,當孩子知道大人也很思念時,反而心裡有更多安全感,因為那是家人間的愛如此深刻,就有這麼深的思念,而家人若可以有特別的儀式來緬懷,也讓孩子的愛有投注的方放,例如,當我想念媽媽時,我會穿上媽媽送我的衣服,對鏡子中的自己說說話、笑一笑,感覺她還在旁邊支持我。你也可以喔,拿出媽媽買給你的鉛筆,寫寫字或畫畫,感覺她就在旁邊陪著你。
過世的家人,會用另一種方式活在家人的心中,被留下來的家人,需要能學會重新擺放已逝家人在心中的位置,從有形的物理存在,轉為無形的心理與精神的存在,對已逝的家人而言,也活出生命很重要的意義了。
避免用這個方式與孩子談論死亡
要避免的其實就是錯誤的「希望感」,以及可能產生的誤導與更深的恐懼。
1.睡覺:避免跟孩子說媽媽去睡覺,會讓孩子很害怕睡覺就醒不過來,甚至認為自己只要去睡一覺,明天又能看見媽媽。要讓孩子知道,媽媽因為生了很嚴重的疾病離開人間了,因此孩子會懂得去世與消失的概念之外,也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2.去旅行:如果說去旅行工作,會讓孩子有複雜的感受,因為孩子會不知道怎麼處理對母親的想念,還有一直有著期待,因此對旅行工作這個詞有敵意,甚至可能覺得是不是旅行這麼重要,是不是我不夠好而要拋棄我。
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
需要用孩子聽得懂得語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擬人化」與「具象化」的過程,最好能使用孩子常看得卡通中的元素、或日常生活接觸到的事物。
例如:
1.生命的概念:人生就像是很長的一段旅程,我們要從A點走向B點,可是有些人提早到站了,他們要下車去,但是最後我們都會跟他們見到面,只是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沒辦法看到他們,他也沒辦法陪我們玩。
2.健康的概念:人的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像是爸爸開車帶你出去玩你所坐的車子,我們開久了,就會容易這裡壞那裡壞,有時候就要進廠維修,有時候早一點發現,還能把它修好,還有辦法像平常一樣使用,有時候太晚發現,就沒辦法修理,需要更換零件,但是身體裡面的器官,像是我們可以呼吸,是因為有肺,每一個都很重要,每個人的身體都有特殊編號,就很難有適合我們的零件。
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也要好好善待身體,像是如果從太高的地方跳下來,腳或手就容易受傷,沒有按照時間吃飯,你專門管理吃東西的胃也會有問題,就要進廠去修理了。
陪伴你成長:療癒你的親子關係:如何引導孩子面對憤怒與悲傷
延伸閱讀:小孩哭就抱會寵壞?不足的觸摸擁抱有更多負面情緒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