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一生的親子互動:請告訴孩子「不論你如何,你都是有價值的」

  • 0

影響一生的親子互動:請告訴孩子「不論你如何,你都是有價值的」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七月初,公視上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同名小說,作者吳曉樂講述著自己在當家教時,看見台灣許多家庭中「成績至上」價值觀如何影響著親子關係。

看劇時,我感到哀傷、憤怒、沉重與不捨,同時我也試著想要去理解:「這些父母親為什麼會這樣?」「他們發生了什麼事,讓他們需要用這些方式對待孩子?」身為一位諮商師,我理解人很複雜,無法用簡單的二分法去判好壞,就像劇中的父母們,我無法直接定論「她是個糟糕的母親」,因為我也看到,這些行為背後,是父母親內心極力想要掩藏的羞愧感。

 

傷害孩子的行為背後,都埋藏著強烈的羞愧感

人需要愛與歸屬感,這是人與人之間非常必要的需求。專門研究「羞愧」(Shame)的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解釋:

羞愧感是指「一個人害怕如果自己不夠好,就不會被接納與被愛」。我們害怕如果自己表現不夠完美、沒有達到別人的期望、成就不夠高,那麼,我們就沒有價值、就不值得被愛。羞愧感是一種非常痛苦的情緒,有人形容感到羞愧時「想要把自己縮小躲起來」、「覺得很丟臉,想要鑽個洞藏起來」,以及那種感覺就像是「自己全身赤裸裸地暴露在眾人面前」。

羞愧讓人很痛苦,所以每個人都盡極力地想要避免。我猜想,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中的父母們,心中或許都埋藏著很強烈的羞愧感—如果孩子沒有好成績、沒有考上明星高中或頂尖大學,那麼我就會覺得很丟臉、表示我不夠好、會被人看不起。

心中的羞愧感,驅使著父母逼著孩子要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孩子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家」

每一個人都想要有連結和歸屬感,這是人類非常重要的需求。請你回想看看,有沒有曾經在哪個場合裡,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地方」?那樣的感覺是很孤寂的,你覺得自己好像空氣,無法融入、無法和這些人產生連結。不管在學校、工作、各種場合,我們都可能曾經有過這種沒有歸屬感的感覺。在心理諮商中,最讓我痛心的,是看到孩子覺得「我不屬於這個家」。

孩子在家裡沒有歸屬感,試著想想這會是什麼樣的感覺?這樣劇烈的痛苦與孤寂,或許很難用文字來形容。

如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的角色,有許多孩子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永遠得不到父母的認同與讚賞、沒有好成績父母就不會愛我、沒有成就我就沒有價值、父母根本不愛我不關心我、我永遠不夠好、永遠被拿來跟親戚比較…。家,這個應該帶來歸屬的地方,卻有許多孩子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而本來應該要帶來愛與信任的父母,成為孩子心靈上最陌生的人。

於是,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內心可能也建立起強烈的羞愧感──如果我不夠好,就不值得被愛、就沒有價值。

 

讓孩子知道:不管你如何,你都很有價值

但是,一個人的價值,從來就不應該取決於學歷或成就。不管學歷多高、薪水多少、工作多有成就、多有名氣、外貌多麼亮麗,這些都不影響你有沒有價值。你有價值,你值得被愛,因為你是一個人。

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在她的著作《脆弱的力量》裡寫了一篇「親子教養宣言」,這個教養宣言是她身為一位母親想對孩子說的話、以及教養孩子要做的努力和目標。她開頭的第一句話寫著:「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知道有人愛你,你是值得被愛的。」

她繼續寫著:「從我的言語和舉止中,你將會得知這一點—我們如何學習「愛」這件事,包含了我對待你、還有我對待自己的方式⋯看著我犯錯,看著我彌補,觀察我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觀察我如何談論自己的感受—你會從中學到負責和尊重⋯我們將一起哭泣,一起面對恐懼和傷痛。我雖然不想讓你痛苦,但我會選擇坐在你身邊,教你如何感受它。我們將歡笑、歌唱、起舞,並創造美好⋯我們在彼此面前都可以做自己,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屬於這個家。我教導你的方式、愛妳的方式、帶你看世界的方式,都不會是完美的,但我會讓你看到真正的我。

在讀這段教養宣言時,我不斷念著這一句:「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屬於這個家。」如果每一位在台灣的孩子都可以知道「不管自己如何,都屬於自己的家」,這會是什麼樣子?如果孩子可以感受到,不管我的成績學歷如何、身材外貌如何、工作成就如何,我都是有價值的、都是被愛的,那麼,這個世界是否可以少掉很多痛楚,多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連結?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台灣,我們常常用「羞愧」來教孩子

不管在美國或是台灣,社會常常將一個人的價值連結到他所擁有的財富、成就、學歷、外貌、名氣、社經地位,尤其在台灣,我們對成功的定義非常的單一:就是考上好大學,擁有好學歷。

在家庭與學校裡,我們其實很常用「羞愧」來教育學生。布芮尼‧布朗教授特地強調「羞愧」(Shame)與「內疚」(Guilt)的區別,當一位孩子做錯事時,感到內疚的孩子說:「我做錯事了」,而感到羞愧的孩子則是說:「我是一個很爛的人」。內疚針對行為,而羞愧是針對一個人的價值。

在台灣,我們常常看到孩子犯錯時,父母老師責罵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沒用?」「你是個壞孩子」。這樣的成長過程會累積許多羞愧感—我的成績不夠高、學歷不夠響亮、薪水不夠高、身材不夠瘦、長得不夠好看、工作成就不夠高⋯這些表示我沒有價值,都讓我很羞愧。

而成為父母後,如果父母把孩子視為自己的「所有物」,分不清楚原來孩子和自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那麼,孩子的表現也會成為父母自身羞愧感的來源──如果孩子成績不夠好、不夠有成就,這樣我會很丟臉、會很沒價值。

在羞愧教育下長大的父母,如果沒有足夠的自我覺察,也可能繼續用羞愧教育對待下一代。於是,就像劇中演的,這樣的羞愧感驅使著父母用控制、強迫、辱罵讓孩子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來填補心中的匱乏。

 

每一位父母,不論如何,你也都很有價值

最後,我想告訴每一位父母:「不論你如何,你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值得被愛的」。不管你自己的學歷高低、工作內容為何、伴侶多有成就、家庭社經地位多高、婚姻是否美滿、或是孩子的學歷和成就為何,你都是有價值的。

這句話或許會讓許多人聽起來覺得無法理解,畢竟,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價值都與外在條件連結在一起。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中的父母們能夠覺察到自己內心想要努力掩埋的羞愧,並且花力氣去處理與面對自身痛苦和羞愧感。當羞愧不再驅使操縱他們的行為,父母們就能開始看見孩子、理解孩子。

希望《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劇能夠讓父母覺察到自己身上原來帶有許多傷痕與羞愧。父母無法給予孩子自己沒有的東西—譬如,如果你希望孩子能願意認錯,那麼我們自己也要能夠承認錯誤;同樣的,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有價值、值得被愛,那我們也要從自身開始,相信自己不論如何,都是有價值的人。

而要相信「自己不論如何,都有價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包含著自我覺察與理解、去看見來自童年的傷痛、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與自我、以及花力氣去療癒與改變。

但是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我想我們都該去面對和處理自己的傷痛。

 

 

延伸閱讀:心理師看「天才的禮物」:別讓親情,扼殺孩子的自我價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