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談教養:信任,是對孩子最好的肯定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媽咪我吃飽了,我想要下去!」
「這裡是餐廳,阿姨叔叔拿著熱湯撞到妳會很危險!」
「我不會亂跑,我就在你旁邊。媽咪你相信我?!」
「好!我相信妳寶貝!」
每次聽到安安說「媽咪你相信我?!」,我立即意會到自己的多慮,馬上回應「我相信妳寶貝!」。是啊!我根本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先前和安安硯硯看《海底總動員》,兩人從此愛上尼莫和多莉。劇情中小丑魚馬林非常愛孩子,保護孩子。多莉對馬林說:「你不可能不讓他經歷任何事,這樣生活就沒有樂趣了。」
當尼莫為了救多莉挺身進入漁網,爸爸馬林拉著他,害怕再次失去他。尼莫說:「爸爸你相信我,我相信一定可以的!」馬林放手了。事實也證明尼莫沒有爸爸的過度保護,反而學到了更多。
1. 孩子提出要求,必定是他有自信能處理當下情境
那就放手讓他試試看吧!
信心來自能力的累積,一次次的嘗試,從中獲得成功經驗,孩子便會慢慢提高成就感與自信感。
2. 信任不等於放任;自信不等於自負
孩子必須了解:被別人信任是種特權,是需要用自己誠信換來的;自重自愛,遵守父母的界線,才能得到父母信任的特權。
講好遊戲規則,孩子也會樂於遵守父母的規範。
作家畢淑敏說:「友情的樹上只有一顆果子—信任。」其實不只友情,所有的關係皆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
對於孩子,我們希望他有足夠的安全感去信任他人,拓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我們大人便要給予孩子犯錯的空間,即使是再小的孩子,也該將他視為獨立自主的人,在有限範圍內放手盡情探索。尊重和信任的種子即悄悄地在他心裡萌芽。
親愛的,擔心是心的詛咒,放手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