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為你選書

  • 0

用「間歇性心流」,喚醒內在最好的自己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間歇性心流 #有衝刺也要有休息

#深度休息 #喚醒內在最好的自己

有在關注粉專的夥伴,大概對「休息」這兩個字不陌生。有效休息一直都是我們覺得重要,卻容易被忽視的概念。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在團隊裡幾乎不敢表達?讀《全球最強團隊都在用的「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55》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為什麼都不說出真心話 #認識心理安全感
#蘇蘇推薦好書 #組織管理領導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面對問題的習慣,決定了問題是否能被好好處理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生老病死、工作壓力、人際衝突、經濟負荷⋯⋯人生在世,需要面對的挑戰確實遠比我們所想的還要多。讓事情變得更複雜的因素,還有一個人們時常忽略的面向,就是我們的大腦,這個非常擅長「解決問題」的器官,能帶我們回憶過往,記取教訓;展望未來,未雨綢繆,卻也同時製造了更多的挑戰給我們。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讀《母女的世界》:愛有多少,傷害就有多少;有多親近,就有多麼埋怨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成長路上,我們可能受了一些傷,
這些傷並未消失,也不是不痛了,
而是小時候的自己,說服自己不痛的自我催眠。

長大的我們看到了這些傷口,
可以陪著小時候的自己勇敢面對,
好好照顧,傷口就有機會慢慢癒合。

近期有許多探討女性心理健康的好書陸續上市。最近吸引我目光的,是來自韓國《母女的世界:愛有多少,傷害就有多少;有多親近,就有多麼埋怨》。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讀《逆思維》:誰說吵架一定是壞事?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有在follow粉專的讀者,應該時常看到我們分享與「大腦思考」有關的貼文。一般狀況下,大腦真的太厲害了,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它的規劃、預測與安排,從家庭到工作,從帳單到晚餐,我們得已解決許多大小難題。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替你的負面情緒,找到存在的意義:讀《你的大腦有點Blue》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在了解人類行為時,脈絡(context)是很重要的。把右手高舉,可能是在招呼公車;可能是教室裡想提問的孩子;也可能只是因為肩頸痠痛了,而想伸展身體。在閱讀安德斯.韓森的《你的大腦有點Blue》之前,先稍微記得這樣的觀念,應該會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本書的核心概念。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代際創傷:受過傷的母親會有意無意地將同樣傷口帶給孩子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從女孩成為女人,從女性成為母親,這路上的每一關,其實都不容易。

在出生時,有些女孩不被家人期待,她們在心理上被拋棄、嫌棄,或者從未被雙親好好愛過。成為女人時,擔憂自己的外貌與身材,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出於不安,以迎合、討好的方式和周遭的人互動,時常覺得「失去了自我」,不敢說出內心真實的感受。成為妻子後,也未必能得到先生與婆家尊重,甚至只被看作用來「實踐生兒育女」責任的人⋯⋯這些情境雖看似連續劇,卻仍在某些地方真實上演著。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面對困境時:大腦容易高估壞事機率、低估處理能力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先前的摘文提到的「用一把尺來練習轉念」,這個練習也很適合用在「過度類化」與「非黑即白」的大腦偷懶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用一把尺來練習轉念 ,原來沒想的那麼糟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原來沒想的那麼糟

➤用一把尺來練習轉念

➤轉動內心的聚光燈

➤摘文

在心理治療時, 心理師會介紹一個觀念給個案, 叫做「主觀不適量尺」,這把尺特別常用在焦慮症患者身上。在協助焦慮症患者時,我們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是,患者在面對引發他們焦慮情緒的人、事、地、物時,很難去「精確」評估這次焦慮的強度、焦慮帶來的不舒服是大還是小。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一看就懂!圖解 1小時讀懂阿德勒心理學》:接受失敗的方式,足以改變未來

作者: 永藤かおる, 岩井俊憲

POINT①不要把不願想起的失敗過去封印起來。

POINT②以正面態度接受失敗,應用在下一次的挑戰上。

每個人都有失敗的經驗

沒有人不曾失敗。反而應該說,隨著年齡增長,失敗的次數愈多。活在這世界上的我們,隨時都與失敗同在。

從「忘了帶手帕」這種日常生活的小失敗,到工作上造成嚴重虧損的大失敗,人生中有各式各樣的失敗。如果每次失敗都抱頭苦惱,原地踏步,或是反過來把「失敗」當成沒發生過,將永遠無法把自己的失敗轉化為成功。

接受失敗和應對失敗的方法

失敗的時候,重要的是「如何接受」和「如何應對」。

接受失敗的方法,有以下五種:

視為勇於挑戰的證明

挑戰新事物難免失敗,積極挑戰不保證一定成功的事,光是這種態度就夠值得尊敬了。

視為學習的機會

「因為做了……所以失敗」、「下次遇到一樣情形就要……才會順利」……只要能像這樣從失敗經驗中學到某種教訓,失敗就會成為無可取代的經驗。

視為再次出發的原動力

遇到失敗,當然會產生「不甘心」、「丟臉」的心情。這時,不妨把這種心情化為「下次一定要成功!」的原動力。要是一點都不感到懊悔,也不會湧現再次出發的力量。

視為挑戰過遠大目標的勳章

在奧運中,有些選手會惋惜自己「沒拿到獎牌」。但是,光是能參加奧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獲得代表國家出賽的資格,已可說是十分光榮的勳章。

視為下一次成功的題材

只要誠摯面對失敗,一定能夠從中察覺該反省或改善的地方。這時察覺到的內容,將會成為下一次成功的題材。

此外,如果我們的失敗會造成誰的困擾或給誰添麻煩,千萬不要當場找藉口矇混過去。按照下面三個步驟做,可以避免無謂的失敗。

賠罪:真心誠意道歉。

恢復原狀:收拾失敗的殘局,恢復原本的狀態。

避免重蹈覆轍:討論並實施對策,不再犯相同的錯。

最後,就算無法「稱讚」失敗的人,至少能為失敗的人「鼓舞勇氣」,對失敗的人說些以正面態度接受失敗的話吧。

本文節錄自《一看就懂!圖解 1小時讀懂阿德勒心理學》

購買連結:https://pse.is/49y55k

 

延伸閱讀:《一看就懂!圖解 1小時讀懂阿德勒心理學》:與其過度保護,不如讓孩子親身體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一看就懂!圖解 1小時讀懂阿德勒心理學》:與其過度保護,不如讓孩子親身體驗

作者: 永藤かおる, 岩井俊憲

POINT①過度保護與過度干涉都不行。

POINT②讓孩子從親身體驗中學習。

什麼是過度保護與過度干涉

忍不住對孩子說的話、做的事插嘴或插手的父母應該不少吧。或許因為孩子不聽話, 惹得父母很火大,可是,父母這樣的行為有可能導致過度保護或過度干涉。

過度保護、過度干涉是什麼意思呢?所謂過度保護,就是「父母超乎必要地為小孩提供服務」,過度干涉則是「小孩沒有提出要求,父母卻什麼都要指導」。

親身體驗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孩子能從自己親身體驗的後果中學到很多事。阿德勒心理學也教導我們「親身體驗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此外,阿德勒心理學提倡「自然發展的後果」與「講道理的後果」 的教養方式。

.自然發展的後果

讓孩子在沒有父母干涉的狀況下,承受自己所作所為帶來的後果。比方說,看到孩子不寫功課也不責罵。最後,孩子到學校自然會體驗到沒寫功課的後果,自己感到愧疚, 進而願意反省。對挑食的孩子也一樣,不勉強孩子吃,等他體驗到肚子餓的後果,自然就能學到食物的重要。

.講道理的後果

事前與孩子討論某個行為,讓孩子自己為做出這種行為的後果負起責任。舉例來說, 假設孩子主動提出想打棒球或學鋼琴,就事先和孩子討論好,以一天至少練習十五分鐘為條件,讓他們去打棒球或學鋼琴。接下來如果孩子怠忽練習,就和他們講道理: 「我們已經決定要學○○就得一天練習十五分鐘吧?現在你要選擇練習,還是放棄學習?自己決定一個吧。」像這樣,讓孩子自己負起做決定的責任。如此一來,只要真的有心想學習,孩子就會乖乖練習了。

不過,「可想而知會發生重大災害或損失」、「孩子從親身體驗中學到的教訓不到促進發展的程度」、「致使親子關係惡化」等狀況下,就不適用這套教育方法了。

例如,放任孩子去做顯然會出車禍的體驗,這就絕對不行。此外,年幼的孩子不知道舔硬幣會導致肚子痛,但也不能為了讓他學到這個,就放任孩子把硬幣放進嘴裡。

此外,親子之間如果沒有充分的信賴關係,父母不可以隨意採取放任主義的態度。這是因為,孩子會誤以為父母不關心自己,感覺自己不受重視。「讓孩子從親身體驗中學習」的教育方法,必須建立在親子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的關係上。

本文節錄自《一看就懂!圖解 1小時讀懂阿德勒心理學》

購買連結:https://pse.is/49y55k

 

延伸閱讀:【為你選書】《有多痛,就有多值得》:擔心很痛卻不痛,對比的力量就會將微痛變作愉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一看就懂!圖解1小時讀懂阿德勒心理學》:煩惱無法掌握的事毫無意義,練習學會「課題分離」

作者: 永藤かおる, 岩井俊憲

POINT①把事情分成自己能掌控的和不能掌控的。

POINT②有時對方的課題也會變成「共同課題」。

「做得到的事」和「做不到的事」

生活中有各式各樣擾亂心情的事,仔細分析這些事,會發現可以將它們分成「自己掌控得了的事」和「自己無法掌控的事」。舉例來說,自己的態度或言語可以靠自己掌控,別人的態度或言語就是自己掌控不了的事。

「他心情好像不太好。」

「我是不是被討厭了……

你是否也曾為這些事忐忑不安?

然而,煩惱那些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毫無意義,不如專注在自己努力就能改變的事,也就是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這叫做「課題分離」

前職棒選手松井秀喜先生曾如此表達他的看法:「我無法控制來看球賽的觀眾怎麼想,但只要我對賽事全力以赴,留下好的結果,就能把倒采轉換為掌聲。」

這就是「專注於自己能掌控的事」(以松井選手的情況來說,就是在球場上盡己所能,全力以赴)。

除此之外,例如參加考試。考卷上會出現什麼問題,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事。但是,在考題範圍內盡力準備,就是自己能掌控的事。

像這樣把課題分開來思考,就看得出自己該做的事是什麼。

還有一個態度很重要,那就是──不要雞婆干涉別人的課題。試圖改變別人,甚至有可能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

和對方的「共同課題」

為了解決課題,對方可能會尋求我們的建議或協助。此外,有時我們也應該為對方鼓舞勇氣。像這種情形,對方的課題就會變成雙方的「共同課題」。簡單來說,不管怎麼樣,只要各自努力克服自己的課題就行了。

當然,還是需要設下某種程度的界線。「幫忙就幫到這裡」、「接下來不能再幫了」,如果不像這樣劃下界線,將會漸漸無法釐清責任歸屬,反而使人際關係出現裂縫。

無論是「課題分離」或「共同課題」,都需要看清界線,避免過度涉入對方的課題。最重要的,是判斷自己該做什麼。

本文節錄自《一看就懂!圖解 1小時讀懂阿德勒心理學》

購買連結:https://pse.is/49y55k

 

延伸閱讀:【為你選書】《有多痛,就有多值得》:擔心很痛卻不痛,對比的力量就會將微痛變作愉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看開一點」的相反=「執念」:讀《轉動內心的聚光燈 ,照亮人生更多可能》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為什麼「執念」會傷到自己?

➤摘文

「看開一點」的相反=「執念」

「看開一點」的相反,叫做「執念」。執念的「執」是緊緊抓著的意思。在一件事情發生之後,你緊抓著某一個想法牢牢地不肯放,並深深相信事情只有這個觀點,這就是執念。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有多痛,就有多值得》:擔心很痛卻不痛,對比的力量就會將微痛變作愉悅

作者:保羅·布倫  Paul Bloom

「受虐癖」(masochism)這個詞是十九世紀末的精神科醫師理察.克拉夫特.埃賓(Richard von Krafft-Ebing)所發明的。其語源來自利奧波德.薩克.馬索克(Leopold von Sacher-Masoch),他著有《穿裘皮的維納斯》(Venus in Furs),小說內容敘述男子說服一名地位較高的女性當自己的主人,後來這名女子卻又拋棄他去當了另一個男子的奴隸。

埃賓以受虐癖指稱性慾異常,這種人的性幻想主題是「完全且無條件臣服於某個異性的支配,以對方為主人,接受其羞辱和虐待」。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有多痛,就有多值得》:生活處處是提醒,痛苦的可能性無所不在

作者:保羅·布倫  Paul Bloom

一帆風順時,人很容易忘記自己有多脆弱。然而生活處處是提醒,痛苦的可能性無所不在,好比說下背部突如其來一陣痛、小腿破皮、頭痛緩緩浮現,也可能是情緒遭受打擊,例如發現自己提及私密話題時居然按到「全部回覆」。上述例子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能體驗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而且大半由不得自己。

Read More
Read More

  • 0

S-M-A-R-T工作法,教你從匆忙中優雅達陣

作者:菲比.嘉文

S-M-A-R-T 工作法,匆忙中優雅達陣

你運用時間的方式,會反映出你的優先事項。但是,這些優先事項從何而來?如果你分心了,就是讓潛意識擅自更動你原本的安排。人類的潛意識會不斷在改變,如果讓它占上風,你就會一直被牽著走。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生活總會遇到挫折,但韌性較強的人通常會保持這兩種態度

作者:菲比.嘉文

工作、生活總會遇到挫折,但重點並不在於挫折是否會發生、何時發生,而是這些挫折會不會讓你放棄原本的目標。「挫折終究會發生」這樣的想法可能很悲觀,但這能讓你更加主動去建立自己的韌性,而韌性則會幫助你適應壓力、變化和失敗。根據我的經驗,韌性較強的學生通常會保持以下兩種態度: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和初學者心態。為什麼這兩種心態那麼重要?以及該如何才能建立起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努力有底線,不拚更能贏》:放棄「苦守現狀」,聰明轉職未來會更好

作者:  午堂登紀雄

讓我們來看看以下的內心世界,是你目前遇到的狀況嗎?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做了許多努力,而且對於自己取得不錯的工作成績感到自豪。你不僅熟悉經手的業務,也熟悉公司內部的狀況,身為一名中堅員工,主管們都對你相當信賴。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如何識別高衝突:聆聽人們的語言、注意人們的動作

作者: 亞曼達.瑞普立

如何識別世界上的高衝突

聆聽人們的語言:

人們是否使用籠統、誇張或暴力的語言來描述這場衝突?

衝突中是否存在謠言、傳說或陰謀論?

注意人們的動作:

是否因為有人退出衝突,導致出現二元極端的狀況?

衝突似乎帶有某種自發的動力?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練習不壓抑》:不是忽視內心的聲音,而是允許它們存在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在心理治療中,「不聽話」又被稱為「相反的行動」(opposite action)。我們不是忽視內心的聲音,我們接納它,允許它存在,只是我們不遵循這些聲音的命令來行動。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憂鬱症者自白:重生後,我決定珍惜「愛自己」的陌生感

作者:  金賢真

在我經歷過「不如死了更好」的經驗之後,我在許多面向都變得亂七八糟。之前也是因為患有憂鬱症,所以不斷服藥但是當精神上受到創傷後,憂鬱症的症狀就更加惡化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給憂鬱症患者:你有憂鬱症並不是誰的錯

作者:  金賢真

「早知道我就不要醒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憂鬱症患者:我在手臂上劃刀不是為了求死,而是要確定我還活著

作者:  金賢真

韓國有一部《精神病房的故事》的短篇漫畫書,這本漫畫書的作者本身曾遭受過精神疾病的折磨,而且還擔任過精神病房的護士,以親身經驗講述精神病房與精神並患者的故事。其中有一個章節是描寫一位自殘的女病患住進了作者服務的病房,看到了女病患手上的刀疤「就像瓦楞紙板的手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虐待我的爸爸終於死了》:停止複製貼上的長大歷程,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兒虐如何影響一個人 #動人漫畫作品

#作者的親身經驗 #原來我們是這樣壞掉的

「在那個家裡,光是身為小孩子,就是一種罪。」—荒井廣世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其實,問題出在心理受傷了》:要健康,身心都得兼顧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某次與朋友聊天,他提到最近感覺自己的睡眠品質不是太好,想聽聽我的想法。

我問道:「你是觀察到什麼狀況,所以覺得自己睡眠品質不好啊?」

「是這樣的,前陣子X公司不是出了穿戴型手錶嗎?我覺得很實用,就去買了一個來戴。發現裡面有偵測睡眠品質的功能,我就開始天天帶著它睡覺,起床的時候順便檢查一下自己睡得怎樣。但它顯示我睡得不好,寫說『熟睡期』的時間,佔的百分比很少。」朋友一邊回想一邊說著。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讀《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一段從敵人變成朋友的心路歷程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關於憂鬱症的書籍很多,憂鬱症患者自傳的書籍也很多,但這一本是少數我看到,從阻抗(resistance)到接納(acceptance)每一個歷程都寫得很清楚的作品。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莫斯科紳士》:如何成為「不自由」卻「最幸運」的人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好久沒看小說了,這本書一直放在口袋名單裡。前陣子剛好有些時間,緣分也到了,就拆開了塑膠封膜。帶著一點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網路上看到不少好評,也看到了一些負評),開始了這本書的閱讀之旅。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1922年,蘇聯甫成立的首都莫斯科街頭,矗立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的大都會飯店,成為亞歷山大.羅斯托夫伯爵將度過餘生的牢籠。

因為一首同情革命的詩,貴族出身的他逃過死刑,卻被布爾什維克法庭判處終身不得踏出飯店一步,從寬敞的豪華套房被趕到窄小的屋頂閣樓,在一方斗室中見證了蘇聯三十年來的變革。

儘管生活只能局限於方寸之地,但在動盪不安的時代,遭軟禁反而成為他的護身符。他把房間建構成屬於自己的宮殿,甚至放下身段在餐廳當起領班,逐漸改變生活方式,找到另一種屬於他的人生意義。

他在飯店裡結交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驕縱美豔的女演員、關注蘇聯情勢的美國上尉、好奇西方世界的紅軍上校,也從飯店主廚、經理、裁縫師和屋頂維修工等平凡人身上,收獲真摯友誼。

他沒料到的是,偶然認識的那名早熟九歲女孩妮娜,兩人命運的交會,竟成為彼此人生轉變的契機⋯⋯

《莫斯科紳士》是亞莫爾.托歐斯繼一鳴驚人的暢銷處女作《上流法則》後,時隔五年再度席捲書市的力作。書中慧黠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的諸多角色,以及輪番上演的精緻劇碼,描繪出莫斯科那段最紛亂、動盪卻也最迷人的光景。作者以20世紀初的蘇聯為背景,描繪一個失去奢華生活的貴族紳士,如何在拮据中獲得心靈的豐盛與自由。筆觸幽默,激發哲學思考,深入探索身為人的意義。

《莫斯科紳士》一書背景設定在俄羅斯,內容也提及了不少歷史事件。原本對此很擔心的我(外國史全部都還給老師了),在閱讀的過程,慢慢放下了這樣的擔心。隨著作者鋪陳,我的大腦一步步建構起這間將困住紳士一輩子的「大都會飯店」。然後,跟著紳士與其他人的相遇,慢慢從好奇、感嘆、驚訝,最後開始欣賞,並參與紳士這明明物理上非常「有限」,卻被翻轉的十分「無限」的生活方式與際遇。

不知為何,想起了這陣子,我們似乎也困在類似的經驗裡。疫情嚴峻後,我們被提醒盡可能留在家中。宅在家,從以前的一種期待,變成了一種「責任」。當一件事情「被規定」之後,它的性質就開始有了轉變。

但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擁有的那顆腦袋,卻也是唯一能夠從這有限空間裡,「解放」我們的工具。而對紳士來說,他的許多解放,都是源於「人」。在整個故事裡,圍繞在紳士的「人們」,不管是好人、還是相對定義的「壞人」,都替紳士在這有限的飯店中,拓展了他腦袋的時間與空間。

疫情期間,似乎也是這樣。人際互動真的好重要。讀過這本小說你會發現,人與人的連結,許多時候真的會是一種救贖(當然,前陣子讓疫情爆發的那種連結,和這邊提到的可能不太一樣😅)。

更別忘了,在你身體感到受限的時刻,讓你的大腦有機會透過一些好的故事、戲劇、電影、小說,透過這些載體的力量,替你打開心靈的空間。

讀畢小說後,我翻開了版權頁。
2019年10月,初版1刷;2021年5月,39刷。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想,這是多少創作者夢寐以求看到的數字。
但與此同時,一邊回想起看完這個故事的感受,
我也深信,這個故事,值得獲得這樣的欣賞與看見。
推薦給最近必須宅在家,突然開始想讀小說的讀者。

👉《莫斯科紳士》由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出版
PS.本書譯筆極為流暢,實在佩服譯者李静宜前輩。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在複雜的關係裡,做回自己

延伸閱讀:總是心太軟?七個靈魂拷問整理你的人際關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少年與狗》:感受不說話的陪伴力量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如果有一天,有隻狗兒出現在你的生命故事裡。 接下來的故事,會怎麼發展下去呢?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這本小說《少年與狗》,故事背景是二〇一一年日本的311地震後。貫穿整本書的主角,是一隻狗兒。本書以小說的形式,描述了這隻狗兒與六位不同背景的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看完小說後發現,本書講的不僅是「狗與人的關係」,六段故事背後,都有著更大且值得討論的議題。從犯罪者、失和卻不願離異的夫妻、以身體謀生的性工作者、罹癌而不願就醫的人,到緘默不語的小孩⋯⋯各種人生故事裡頭,其實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不得已」。沈浸在這六段故事時,我們更有機會去看見這些可能未曾有機會說出口的什麼。

此外,整個故事最讓我感動的,則是主角狗兒在不同故事裡發揮的「陪伴力量」。在探討人類健康狀態時,除了生理、心理與社會因素之外,有學者認為「靈性」也是重要的一環。我對靈性的初步想像,本來還停留在宗教、藝術、大自然與美感等領域。但看完《少年與狗》後突然發現,會不會,其實貓咪、狗狗或其他生物,也正在許多人的生命裡,扮演著靈性福祉的來源呢?

在與這些生命共處時,人們感受到的是「連結」。或者,是我們自顧自地,用人類的觀點,感覺自己「被理解了」。在這本小說裡,主角這隻狗,不斷用著合宜且讓人感覺舒服的方式,不透過語言,提供了不同主角在他們那段時光裡最需要的陪伴。

在故事中,這種「不說話的陪伴力量」時常比「身旁人類話語的陪伴」還更具力量。撫摸狗兒得到的生命力,與狗兒的感受共感⋯⋯這些超出言語的連結感,在這部小說的劇情中,不斷地出現,也默默地改變了許多主角的人生故事。

時常,我覺得貓、狗牠們在提醒我的是「活在當下」。但《少年與狗》這個故事則提醒我,不同生物還可以告訴人類的是,更多種「陪伴」的可能。

我會把這本書視為一部療癒小說。讀者會在六段生命故事裡,看到許多似曾相似;未必是自己,也可能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人身上。但我覺得,本書真正療癒的所在,是人與狗兒的羈絆。透過這羈絆帶來的力量,讓許多人生故事有機會被轉化、翻頁、改寫。誠摯推薦這本小說,給此刻心情悶悶的你。願這本小說,能陪你找回一點暖意。

 

 

《少年與狗》一書,作者馳星周為日本北海道人,畢業於橫濱市立大學。一九九六年以《不夜城》一書步入文壇,獲得第十八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日本冒險小說協會大獎等。一九九八年更以《鎮魂歌─不夜城Ⅱ》榮獲第十五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一九九九年以《漂流街》榮獲大藪春彥獎。著有多部小說作品。

在看似無盡的黑夜裡,那些受傷、孤獨與迷茫的人們所依偎的──是一隻狗。2011年秋天,距離那場大地震已過去半年。大地震後家破人散,主角狗狗多聞為了找到主人,在路途中和各式各樣的人相遇。這些人各自處在人生的谷底,透過與狗的相處得到心靈上的療癒與救贖,也都和狗有了深厚的情誼。多聞之所以出現在他們身邊,似乎不僅只是偶然⋯⋯

 

 

陪伴你成長:【練習減壓】每天20分鐘,找回輕鬆自在的自己。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如何陪伴自己走出人際衝突的恐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心理師推薦:居家療癒的五本好書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1.《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我最愛的作者一行禪師,他的文章不曉得被我引用在文章裡多少次,透過正念與佛法的觀念說明如何療癒內在小孩。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推薦:居家修行/休息的四本好書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待在家的時間多了,越來越多人跟我敲書單,如何平靜自己的身心,在正念、禪修相關著作其實非常多,以下統整四本我閱讀過很值得大家也收藏的好書!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的美好,不該是你騷擾我的藉口》:職場性騷擾的工具書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近期在準備年後數場職場不法侵害預防的演講,正在更新本來的簡報內容。恰好留意到《我的美好,不該是你騷擾我的藉口》一書,感謝寶鼎文化提供本書,讓我對於職場性騷擾(職場不法侵害是更大的議題,包含性騷擾)這個議題,又多了更多可以與聽眾分享的素材。

什麼行為會被視為性騷擾?

根據社會當前的普遍標準,以下是被視為性騷擾的五種行為:

1.性別歧視言論及行為、2.因性別而施以霸凌行為、3.不當及令人反感的性示好、4.性侵害(sex assault)、5.以賄賂及(或)威脅懲處來脅迫性行為。

解釋這五種性騷擾類型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根據其相似特色將其分為三類。這三類分別是性別騷擾、討人厭的性注意及性要脅。

(圖片引用自本書第42頁)

本書上市的時間很巧妙,近期沸沸揚揚的雞排妹事件,激起了許多民眾對於「性騷擾」這個議題的關注。只是,對多數民眾來說,性騷擾這個詞到底該如何界定?這種現象常見嗎?加害者、被害者兩造的心理狀態各式什麼,乃至於要如何預防,我們所知其實都比較有限。

我曾與不少企業的教育訓練或人資專員聊過,其實不少公司都曾辦過「職場不法侵害」、「性別平等」或「性騷擾預防」的課程,但發現效果都不好(事實上,早點辦這類課程,對企業來說是有利無害;未來職安相關法規對於這部分的規範會愈來愈嚴格,超前部署是好事)。

他們的觀察是,大部分講師都聚焦在法規與罰則上。乍看之下,這確實是相當有威嚇效果的宣導。

只是,法規和罰鍰的宣導,很多時候無效,是因為聽眾還是對於這類事件的核心預防機制無感,那就是「尊重」、「同理心」,以及對「權利不對等」和「界線」概念的意識。從這個角度切入,往往更容易讓聽眾理解性騷擾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職場性騷擾無關性慾或慾望,而是一種維護傳統權力結構的非法手段。」

在準備這類課程時,案例往往是最有效的。而這也是《我的美好,不該是你騷擾我的藉口》一書讓我受益良多的地方。本書包含了大量案例,從騷擾者的類型、共犯的類型為起點,呼籲每個職場工作者培養出直覺,對性騷擾議題有所感。

接著,若真的遇到這種狀況,該如何記錄、蒐證,在合適的時機拿出證據,又能透過哪些管道申訴。故事到此尚未結束,除了行政的程序之外,要如何修復自己的心理狀態,這部分在書裡也有必要的介紹與討論。

一般來說,過往這類講座多半強調的是「男女兩性」,但其實我們可以做的還有更多,除了生理性別之外,對於多元的心理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概念,也都可以涵蓋在裡頭。本書也完整地把這些多元議題囊括進來,架構非常完整。

作為一本案例書、工具書,乃至觀念釐清的書籍,本書非常易讀,而且內容完整。推薦給所有對這類議題感興趣的讀者、企業人資、教育訓練、性平專責者,乃至於校園負責相關議題的行政人員與老師。

我的美好,不該是你騷擾我的藉口:15步驟全面擊退性騷擾,在職場的權力遊戲裡,沉默不是唯一武器

Staying in the Game: The Playbook for Beating Workplace Sexual Harassment

Adrienne Lawrence

寶鼎 2020/11/05 出版

PS.工商服務一下,如果企業、組織有這類課程的需求,歡迎來信交流討論。期待我們為更多人一起營造一個更舒適、更尊重多元的職場文化。

 

陪伴你成長:【練習減壓】每天20分鐘,找回輕鬆自在的自己。

 

延伸閱讀:身體界線:別教孩子壓抑情緒,孩子才會懂得向不舒服說「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身體界線:別教孩子壓抑情緒,孩子才會懂得向不舒服說「不」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繪本一直是小朋友「替代學習」很好的來源。這次要與大家分享的《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正是一本教小朋友學習勇敢說「不」的好繪本。

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

Kriebels in je buik. Ja- en nee-gevoelens

作者:波琳奧德(Pauline Oud)

水滴文化 2020/11/12 出版

「拒絕」二字之於國人,始終說得不太順口。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從小會被鼓勵的,不是說不,而是說好的順從行為。

面對不舒服的情境,你希望某件事情可以停下來,該怎麼做?該怎麼說?該說些什麼?這個情境要如何應對呢?同時,假如今天讓別人不舒服的是自己,在別人說不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如何調適雙方的情緒?如何尊重對方的感受呢?

該不該說不,背後有一個很好用的提示,就是我們自己的「情緒」。只是,大人多半在看到孩子有情緒時,急著「壓抑」這些情緒;雖然這是社會化必經的過程,但一個更成熟的大人,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去認識這些情緒,並將它們疏通至更健康的表達管道才是。

在繪本裡,可愛的插圖慢慢引導孩子認識、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且學會一些好用的說法,可以用來表達自身感受。除了自保之外,我覺得這本繪本更重要的精神,還有「尊重他人」這部分。爸媽時常比較關注的是孩子是否學會了自保之道,但有時會忘了,孩子的某些行為,也可能讓其他人不舒服,這時,學會尊重、保護別人的感受、身體意識就變得格外重要。

本書文案精確地描述了這本繪本希望引導小朋友探索的情境:

透過貼近日常的簡單故事,引導孩子覺察,什麼是喜歡、想要,什麼是不喜歡、不想要,循序漸進建立起身體自主權的認知,同時也學會尊重與體貼他人感受。

藉由具體案例,讓孩子理解遇到問題時的應對,像是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食物;遇到不舒服的事情,能夠勇敢說不、制止對方。逐步為孩子建構出自我保護的安全機制。

【原來是這樣!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這系列繪本已經出了三冊,都很值得爸媽、老師參考,一起陪伴孩子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並學習自我保護~

也把這三個繪本整理在這供大家參考囉!
《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
《這就是我的身體》
《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

 

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遠離兒童性暴力:三方法成為孩子的身心守護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網路罵戰無關對錯,攻擊者只是「受到傷害的人們」

作者:水島廣子 精神科醫師

到目前為止,所介紹的都是現實中的人際關係。當然,在網路上也會遇到「情緒化的人」。

例:在網路社群媒體無意間的發言,突然引發了他人的罵戰攻擊。

網路社群媒體特別容易聚集「情緒化」的人。即使平常覺得「情緒化很丟臉」的人,一旦躲在鍵盤後匿名發言,也很容易迷失自己。

此外,受到其他人的「情緒化」發言所衝擊,也會有越來越多人加入這種發言的行列,讓狀況不斷擴散、蔓延而逐漸失控。

網路上突然延燒的嚴重罵戰,通常都是屬於這種模式。而這時最常聽到的攻擊或批判,就是「白目、輕率、說風涼話」。

比方說,一有機會就想找碴的人,或是支持特定對象而刻意攻擊其競爭對手的人……可想而知,這些人必然會在網路上興風作浪。

這些人都可說是「所謂的好事者」。每當見到網路上展開罵戰,我都會抱著「暴風雨來了」的心情遠遠旁觀,然後提醒自己,盡量不要做出招來暴風雨的行為,像是絕對不要發表會刺激他人「被害者意識」的言論等等。

然而,發生災害等緊急事態時,就算平常「不是好事者」的人,有時也會在網路上用「白目、輕率」來批判、攻擊別人。

這時候,雖然對方看來師出有名,被攻擊的人還是會感到困惑,為什麼乍看之下善意溫和的人,也會在網路上攻擊別人呢?

可以想見的理由,就是那個人本身因為災害的相關新聞報導而受到衝擊,使得內心受傷了。所以,當他覺得有人是搞不清楚狀況而在說風涼話時,就會覺得「不可原諒!太過分了!」。

面臨這樣的處境時,與其覺得「自己遭遇了網路罵戰攻擊」 ,不如思考自己的發言是不是碰觸到了很多人內心的傷口。

這跟「生氣的人=困擾的人」是相同的原則。

如果一直被困在「自己是否真的輕率、白目」的思維裡,就等於發動了「對錯」之爭,很可能會在過程中承受不必要的傷害。

畢竟每個人都是「正確的」,這裡所發生的情況,只是某個時候的自己被他人認為「白目、輕率」而已。

雖然覺得自己還不到必須謝罪的程度,但說一句安撫對方的「不好意思」,也沒什麼不好。

當然,要怎麼運用社群媒體是自己的事,就這樣不去在意和理會,也不失為一項適宜的對策。

無關「對錯」,攻擊者只是「受到傷害的人們」。

 

本文節錄自《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不再與對錯拔河,從此擺脫「地雷型」人設!》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m8AAD

 

延伸閱讀:你不爽,為何不明說?胡展誥心理師談「被動攻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當你遇上正義魔人:不被對方話語牽著走,有理也要體諒自己

作者:水島廣子 精神科醫師

前面的例子是認識的人突然「情緒化」,但在生活中,有時也會遇到陌生人突然對自己發飆。

在電車裡補口紅的時候,隔壁的大叔突然對我大發脾氣,怒罵「這是在做什麼,難看死了!」完全破壞了約會的心情。

如果只是陌生人突然對自己發飆,一般來說.只要當成自己遇到了「愛管閒事的大叔」就好,為什麼心情會因此完全受到影響呢?

那是因為在自己的內心,有著跟大叔相同的「應該」思考模式。

由於自己其實也有著「不應該這麼做」的心虛感,一旦受到刺激,才會跟著變得「情緒化」。

突然被不認識的人批評,已經是很大的衝擊,要是再加上自己也覺得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就會更加受挫。

也就是說,自己除了對亂罵人的陌生大叔生氣之外,對於「給大叔攻擊機會的自己」也同樣感到懊惱,所以才遲遲無法平復情緒。

這裡先一一來做個整理。

首先要注意的是,大叔說的「難看死了」這句話。

對於別人在電車上化妝有什麼感覺,純屬個人看法。不過,大多數的人應該只會覺得「雖然不太恰當,但對方可能真的沒有時間吧,那也沒辦法」,不會太放在心上。

對於可能有什麼原由或苦衷的人大聲批判「難看死了」,這完全是一種暴力,即使當事人自己心裡可能也覺得「有點難看」。

由於這個大叔的行為完全侵害了對方的「領域」,所以遭到攻擊的人會感到憤怒,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首先,就要接納自己的情緒——「會覺得生氣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例子還有另一個重點,就是要觀察自己內心隱藏的「應該」思考模式。當自己遭到責罵時會變得情緒化,很可能就是內心存在著「在電車裡不應該塗口紅」的價值觀。

大叔的行為當然侵害了自己的「領域」,但也因為自己同樣覺得「不應該這麼做」,才讓怒氣更為高漲。先接受這樣的現狀,然後再重新冷靜思考。

在電車上塗口紅對自己來說是必要的舉動,沒有給別人添麻煩,也不是犯罪行為,只是大叔自己覺得不快而已。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待,就能迅速平撫自己的心情,同時也能提醒自己「以後盡量不要在電車上塗口紅」。

另外,177頁提過的「好友筆記」也很有用,可以扮演自己的好友,在筆記裡溫柔地安慰自己:

「突然被陌生大叔責罵,應該嚇了一跳吧!」

「當時你真的沒有時間嘛,那也沒辦法。」

「我都不知道在電車裡塗口紅,會有人氣到口不擇言呢!」

這樣也能及早重拾平靜。

情緒會受對方影響,是因為自己也有「不應該」的心虛感。

 

本文節錄自《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不再與對錯拔河,從此擺脫「地雷型」人設!》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m8AAD

 

延伸閱讀:不爽就發文?公審世代下其實有著一群害怕面對面衝突的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尊重高齡者的付出與價值

作者: 黃越綏

曾經有人問我:「黃老師,妳為什麼不會得憂鬱症?」我幽默回答:「我都是在造成別人的憂鬱,自己怎麼會得?」人老雖然是一種自然的規律,但大部分老年人的命運,都是被迫不得不學習與孤獨共存。大部分的時間更像一艘破舊的棄船,茫然沒有目標的漂浮在海上。但不論是孤獨感、失落感和無用感,也會常因個性和環境使然呀!

譬如有一些平時比較溫順而理性的人,老了以後反而變得更壓抑。認為既然已經時不我與,又何必多浪費口舌和時間?

而原本性格上就比較情緒化的人,則有可能變得更任性或更幼稚。會覺得反正我已經老了,既然管不了別人,但別人也休想管我。這也是大家口中常說的「老小老小」。人老了有時在心態上,並非真的要返樸歸真,只不過是想能夠像小孩子一樣任性地當自己。

可惜晚輩們看不清這一點,總覺得長輩怎麼老是一副悶悶不樂樣子?或者怎麼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和古里古怪的行徑?而且通常家人都只限於在心裡質疑或犯嘀咕,即使會感到奇怪,卻也很少會主動進一步地付出行動,去關心、了解、聆聽、安慰和協助老人家。

要不然就是經常會以指導者身分自居,不斷地提供一大堆關於老人心理問題的建言,甚至會用著不耐煩或教訓的口吻來激怒他們。殊不知老人家走過的橋都比年輕人走過的路多,道理人人會說。但對於衰老的長者而言,不僅僅是為難,也是他們內心深感遺憾的地方。

西方的親職教育裡面只有「獨立」、「尊重」和「包容」,並沒有「孝順」和「回饋」;對華人而言,「孝」就是關照,而「順」就是配合。時下臺灣的家庭教育,由於少子化的普遍,因此每個孩子幾乎都是寶媽下的媽寶。一旦被寵被慣壞的孩子,是不懂得老人家活在世上的歲月已經不多,而其一生都在為國家社會和家庭奉獻。因此真正孝順的子女,是不會只光出一張嘴,而且還是臭嘴、髒嘴和賤嘴。

例如:「爸爸你又不是小孩子,吃東西的時候要把嘴巴閉起來,不要老掉得滿地都是。你知道我們打掃起來有多辛苦嗎?」

「媽,妳就少管我和我們家媳婦的事。妳看妳自己,爸爸年輕有小三妳都管不了,還好意思再來管我。」

「爸爸媽媽我跟你們說,這一切都是為你們好!如果你們不趕快把財產分配處理一下,萬一你們有個三長兩短,只會讓我們兄弟幾個打成一團,或是告來告去的,到時候你們也死不瞑目,對吧?」。

原本還可以溝通的機會,從此裝上了自動鎖,沒有密碼是不會再開放,而老人家偏偏故意把號碼給忘了。其實除非是真的失智了,否則多數的老人家,是不想在他所剩無幾的歲月裡,再與晚輩斤斤計較。因為每個老人家的心中都自有一把尺,而這把尺是留著用來量自己的棺材和死期。

本文節錄自《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老」就是這麼一回事!》

購買連結:https://reurl.cc/D654Ld

 

延伸閱讀:我該如何原諒父母與他們和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並安享晚年?

有些事情繼續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要早做。

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並安享晚年?

這裡有些給妳/你的建議。

衰老是高齡者的商標,老化和衰弱像是連體嬰,使老年人背後的包袱裡裝滿各種病痛。人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有病痛。偏偏老人家除了類別多外,發生頻率也較高。就醫過程既瑣碎又繁複,而花費跟開銷負擔也大。但最令照顧者深感困擾和乏力的,莫過於在溝通上經常會遇到雞同鴨講,或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不服輸、不信邪及固執行為上的瓶頸。

聽兒女忠言,別誤信詐騙

許多高齡者,若不是因為生不逢時,來不及學習電腦,就是覺得自己已經老了,用不著學也就更懶得學。甚至有些老年人因害怕電磁波會影響到健康,而拒絕使用3C產品。雖然懂得跟上時代潮流,退而不休,且精於各種電腦程式或產品使用的老年人也不少。但多數七、八十歲以上的人,手機只會用到接聽電話的功能罷了。

因此在資訊氾濫的現實社會中,年老者往往因為資訊不足,或是不懂得上網搜尋及確認,加上性格閉關自守,或自以為是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變成詐騙集團下手的對象。朋友家的女性長輩,特別喜歡收聽一些地下電台的廣播節目。而節目的男女主持人,也很懂得利用心理戰,親切地透過 Call In 跟 Call Out 的交流方式,與聽眾搏感情。

因此,長輩像著了魔般,拚命為了贊助主持人的廣告業績,而出手大方地買了堆積如山的各種成藥,並分別要轉送給家裡的子女們服用。怎麼勸都勸不聽,直到電台賣假藥的新聞上了報,才肯死心。

曾有一位八十多歲老先生的個案是這樣的,他在親朋好友熱心揪團的情況下,一起飛到了中國,參觀了當地靠海濱的房地產投資說明會。沿途受到相當禮遇的接待,不但吃得好、睡得也好,身旁又特地安排了位美女專門伺候,感受到有如帝王般的幸福。

他本以為只是隨團免費參觀的行程,豈知參觀團的行程快結束時,一路上挽著他,輕聲嗲氣、噓寒問暖的美女,突然無預警地打開門房,後面跟著兩位彪形大漢。原本的天使面孔竟然像中了邪似的,擺出一張兇狠的嘴臉,然後冷冷地丟給他一張同意購買房地產的意向書,並要預付十萬元人民幣的訂金。他老人家哪裡經得起如此無厘頭的恐嚇和驚嚇,當場居然就暈厥了過去。詐騙集團怕事情鬧大,就連夜設法把他送回臺灣。

而他居然是全團裡面,唯一沒有付出十萬元人民幣才能贖身的倖免者。但在他昏倒就醫的過程中,信用卡還是被盜刷了。事後子女們念在父親年歲已大,都不忍心太過分責備。其實自從父親決定參團一直到臨行前,他們都很反對。不止因為父親年紀大,完全沒有購屋的意願和能力,更主要的是擔心老人家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生命安危的問題。何況又是一人獨自在他鄉,家人真的很不放心。

反而事過境遷,他老人家經常會拿自己這段不愉快的遭遇,來提醒大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否則吃虧的終究還是自己。

對高齡者的行事建議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藉此建議高齡者至少要了解、遵守及運用以下三點,並能夠做到明哲保身、進退有據、安守本分的地步。

第一點,要認知到年紀大了,體力、精力加上智力都在衰退中,凡事盡量不要太逞強,不要過分熱心與好管閒事。

切記「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尤其是對於子女成家立業後,其家庭的生活方式及家務管理,盡量給與年輕人自主的空間,越少介入越好。只要偶爾正面的給與鼓勵,和提供及配合即時的支援即可。除此以外,更要懂得寬心以待,提醒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再為兒孫做牛做馬般地操心。

第二點,怕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繼續教育或傳授功力給晚輩,因此不是急於耳提面命,就是嘮嘮叨叨地瑣碎到不行。如此的做法只會令人更厭煩,而老生常談加上陳腔濫調,更是突顯自己不長進的弱點。最後反而形成了說者諄諄教誨,但聽者敷衍了事。

第三點,雖然說擇善固執是好事,但過分的執著,則容易變成剛愎自用的老頑固。晚輩們不是因為瞧不起老人,而刻意要抹殺長者的尊嚴,而是尊嚴必須建構在超越代溝的良性溝通上,與彼此尊重及樂意妥協的前提下。

所謂長者的風範,指的就是其人生的價值觀、理念及作為,有值得令晚輩們敬佩、仿效、追隨及傳承的價值。因此如果你老了以後,經常會有失落感,那麼就是你不能從自我的成就中獲得滿足。而且總是對別人的要求或標準太高,甚至導致令人怯步而不想接近你。

財務規劃要趁早

俗話說:「一毛錢可以逼死英雄漢,而英雄最怕就是病來磨。」貧窮和疾病,可說是高齡者無形的兩大殺手。這也是為什麼當你發現自己有「初老」的現象時,就要開始為將來必須面對「中老」和「終老」的生活品質,做未雨綢繆的準備。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現實的社會就是這麼殘酷。人老了以後病痛多,用錢的地方相對也會比較頻繁。因此奉勸高齡者一定要有保命的自我危機,並且要有儲蓄或保險,以及足以給自己安心、讓晚輩們放心的財務規劃。

否則,要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更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臺灣健保制度可以媲美全世界,所以不用去擔心。但實際上在高齡社會的福利上,政府的預算依然拮据和短缺。此外,醫療資源的浪費,每年達約一千六百億元。

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有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我們做什麼,而是我們能為國家做什麼。」同樣的,我們也希望年老的長者,包括我本人在內,都要自愛,且願為自己的生命負完全的責任,不要隨性且任意浪費國家及社會的資源。只要我們有心注意和節制,就可以多留一些有形或無形的資產給下一代子孫。

談到醫療資源的浪費,讓我想起了一個十分嘲諷的笑話。話說有一天,四個同住在一間病房的老人家,見了面開始聊天。其中有一位突然問說:「奇怪了!今天怎麼沒看見老王?」其中一位馬上不假思索地告訴他:「老王今天生病了,不能來。」

由於人老體衰,免疫系統差而後遺症又多。所以一旦生病了,就會特別害怕。因為在國人的刻板觀念裡,生、老、病之後,接下來就是死,怎麼不會擔心和恐懼呢?

其實並沒有人希望沒事進醫院,進醫院都是沒得選擇的選擇。我出生後就開始很常生病,如肺炎、百日咳、拉肚子、出疹子都找上我。當時想必是身體不適,所以日夜哭鬧不休。外婆和父母親幾乎二十四小時採三班制,輪流把我捧在手心。更是找遍了中西醫,甚至最後連醫生都認為無救了,而願意提前把死亡證明開給我們。

母親和外婆有空就四處求神問卜,所幸籤詩文上都說,我有生機且能享晚福。所以她們才願意抱著一絲絲的希望,把我死馬當活馬醫。而我也真的一路病懨懨地長到了四歲,之後才不用他人攙扶,開始能有元氣自己走路。

外婆告訴我,當她看到我小學二年級可以提著燈籠跟大家一起遊行的時候,感動得不禁提起袖口拭淚。可是直到今天,我都還沒辦法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倒是有位命理界的朋友安慰我說,凡事人一出生就命有定數。帝王將相也一樣,人生總歸是難逃時也、運也、命也的運轉,所以才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之說。

所以他認為,我出生時是運途不佳,才會生病。雖說江湖術士不可迷信,但他這句話仍深深地烙在我心裡。更體會到天意難測,「命中有的終須有,命中無的也勿強求」,愈老愈能體會其中的奧妙。因此只要遇到莫名而檢查不出的病痛,我就會以「運途病」來自我安慰一番。

本文節錄自《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老」就是這麼一回事!》

作者: 黃越綏

購買連結:https://reurl.cc/D654Ld

 

延伸閱讀:陪伴父母好挫折?你只能讓他稍微不寂寞,無法讓他快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閱讀筆記:關於情緒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CPTSD是在接觸一個或一系列本質上極其具威脅性或恐怖的事件後,可能發展出的疾患,尤其是長時間或重複發生、難以逃脫或無法逃脫的事件(如折磨、奴役、大屠殺、持續的家庭暴力、重複發生的童年性虐待或肢體虐待等)。

CPTSD必須符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全部診斷標準,並具備嚴重且持續的:

1.情緒調節問題;

2.相信自己是渺小的、挫敗的或無價值的,並且感到與創傷事件有關的羞恥、罪惡或失敗;

3.難以維持關係和與他人感到親近。

這些症狀會導致個人、家庭、社交、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顯著損壞。

閱讀這本書時,同時幫助我統整這幾年的實務經驗,更能體會許多深受長期創傷的學員他們內在多層次的痛苦,往往很難在一兩次課程中就解決困擾,原因也在於創傷後,除了身心會重複經歷創傷景象之外,情緒與思維往往僵化嚴重,他們內在為了保護自己,而某種程度打造出銅牆鐵壁般的思維體系,因此看懂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銅牆鐵壁般的思維,才能開啟你的復原之路。

以下是幾個CPTSD在情緒層面療癒上,增進你覺察的詞彙:

1.壓抑情緒:當人逃避不被接受的情緒,導致傷害或耗竭自己,而會更卡在那樣的情緒中。壓抑情緒光譜的其中一端,通常導致整個光譜被壓抑。

2.情緒智力:能成功便是管理自己情緒,並健康地回應他人情緒的能力。情緒智力的品質,反映在我們有多接受自己的情緒、不自動解離、不使用傷己或傷人的方式表達情緒。

3.情緒遺棄:父母持續無情地缺乏溫暖與愛意,辛酸說法是:父母不喜歡你。

4.情緒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對我們真正重要~榮格。

5.毒性羞恥:孩子表達情緒時,被憎惡的攻擊,以至於任何情緒經驗都陷入毒性羞恥中,如同靈魂謀殺般。

6.哀悼:釋放並突破受苦的童年,哀悼是必要的,好好失去過往的失去,讓哀悼促使他們重生。

我想最讓我深有同感的,是「哀悼」,因為哀悼可以幫助你深刻處理各種負面情緒,特別是遺棄感、失落感與羞恥感,正是因為哀悼,幫助一個人真正整合自己的生命,拼湊生命旅途中各段創傷的碎片,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非心靈空洞的人。

祝福你。

書籍介紹: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博客來:https://reurl.cc/6lXzZM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心理創傷?三步驟帶你在傷痛中重獲自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我想好好理解你!原來同理心是可以學習的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晃一趟書店、查一輪網路,你會發現,專門討論同理心的書籍,其實不多。所以,當我知道時報出版了這本Helen Riess寫的《我想好好理解你:發揮神經科學的七個關鍵,你的同理也可以很走心》時,非常期待能一讀。

(題外話,我本來以為「走心」是那個意思,還想說書名是不是用錯了;但後來一查,才發現原來走心也有這種意思😂。)

我想好好理解你》這本書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討論同理心的本質到底為何。作者從嬰幼兒發展開始探問,原來,「分享的心智」(我更偏好稱為「共享的心智」)是人類演化慢慢發展出來的求生工具。是故,缺乏同理心的人,其實在過往可能會遭遇生存上的挑戰。

以此為起點,作者接下來透過一些實驗、研究的發現,帶領讀者窺探「同理心是如何運作的」,以及認識「同理心光譜」——為什麼有人先天的同理心比較強,有人比較薄弱。作者進行這樣的討論,其實是為了點出一個她的信仰與價值觀,那就是:

同理心是可以學習的。

(本書作者:Helen Riess)

本書主要作者Helen Riess本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曾在哈佛醫學院擔任精神醫學系的臨床副教授,也負責麻省總醫院「同理心和關係科學計畫」主持人。此外,在醫學領域中引進同理心教育的先驅,她也算是其一。除了臨床之外,她也與人合創了「同理心公司」(Empathetics, Inc.),並擔任首席科學家。這家公司旨在訓練醫學專業人士、教育家和領袖,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如何以同理進行溝通。

了解了作者的背景與信念後,作者提出了一套以「E. M. P. A. T. H. Y.」作為縮寫的七個同理心關鍵元素,並在書中簡單的介紹這七個字母的意涵。

  • E:四目交接
  • M:臉部表情
  • P:姿勢
  • A:情感
  • T:音調
  • H:傾聽全人
  • Y:你的反應

在讀到這邊時,我本來期待會有些具體的練習或操作可以學習,但整本書的定位其實是比較偏向「概念理解與導覽」。所以比較常看到作者提出觀點、分享故事,而較少具體可以操作同理心的練習,覺得有點可惜(但後來想想,具體的操作練習,應該就是作者公司的賣點,全都揭露在書上應該也不合理? XD)。

本書的第二部分則針對親子教養、教育、3C工具與網路、藝術、政治、常見身心疾病等領域,探討「同理心」扮演的角色。特別是在3C工具與網路這一篇,很值得大家細讀,已經不只一位專家站出來呼籲,數位時代來臨之後,我們人類對於同理溝通反而變得愈來愈不擅長(更詳細的書目,可參考《在一起,孤獨》與《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

在提到藝術和文學的這部分,我也深感共鳴。我一直認為,好的小說、影集、電影、音樂、戲劇⋯⋯這些創作,其實都是我們可以用來練習「換位思考」的方法與素材。

根據作者對同理心的定義,她認為同理心應該包含:

1. 基於自己對痛苦的熟悉度,想像他人內在經驗的「情緒同理心」。

2. 了解他人的思考與感覺和我們不同,並用他人眼睛看世界的「認知同理心」。

3. 採取行動關懷,對他人痛苦展現溫暖回應的「同理關懷」。

在接觸許多好藝術、好創作之後,我相信我們都能在認知、情感與動機這些元素,補充不少同理心能量!

然後,在閱讀本書過程的另一個小趣味,是作者隱約透露的一些政治立場(作者花了一些篇幅在婊川普)XD。此外,若要說本書還有什麼缺憾的話,大概就是翻譯了。

首先,書中出現不少的psychiatrist和psychologist的專業職稱。但翻譯似乎沒有留意到這兩個字的差異,在某些地方交替使用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作者本身背景應該是精神科醫師(psychiatrist),而不是心理師(psychologist),不管在台灣還是國外,這兩種都是不同的專業)。

此外,對於一些專有名詞的使用,書裡的用法也與主流用語有差異,好比: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通常翻譯為「膚電反應」而非「皮電反應」;oxytocin通常翻譯為「催產素」而不是「增產素」。在167頁,多巴胺也被誤植為「多巴酚」。

然後,196頁有一個翻譯上很怪的地方:「英國劍橋大學有一些有趣的研究,建議有同理能力的人,會被藝術吸引」。我愈看愈不懂,翻了一下原文,才知道原文的用字是suggest,但在這邊,這個字不是翻譯為「建議」,而是「暗示(imply)」才對😓。

雖然有一些些語意或翻譯上的狀況,但本書作為同理心入門的導讀,仍是非常有參考價值,在此與大家分享這本書~

 

 

陪伴你成長:【親密而獨立】洞悉愛情的20堂心理課

 

 

 

延伸閱讀:他罵我我還要理解他?「同理」是建立信任合作關係的唯一途徑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從榮格論人格類型:你的情人是內傾、外傾、思考、情感、實感、直覺的哪一種?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榮格的人格類型」一直是我心中永遠的痛,每一次讀的時候都覺得頭昏眼花,而且還不知道自己唸的對或不對,書上的解釋都很抽象,越看頭越糊。

(圖片取自林仁廷心理師《【諮商信念】簡論「人格功能:榮格的心理類型」》一文)

知道強者我朋友前幾天推薦我惠文的這個這影片,我才發現原來她竟然有拍攝相關的說明,而且每一個軸向都有精細的解釋。

(圖片取自《【心理學】榮格人格類型(三):四種功能1–優勢功能與劣勢功能》一文)

下面是我這系列影片的觀看筆記,也分享給大家。

人格類型

1.內傾/外傾

這是指和外界互動的一種基本態度。能量流向是朝內還是朝外,比較容易受人際關係和互動吸引,還是比較關注自己的內在?

外傾型:能量關注在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習慣跟其他人討論,可以從和別人的互動當中覺得舒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我怎麼看別人、在聚會的時候會想知道「我是不是能夠找一個人互動對話」。盛俞跟著外在的環境變化來變化自己,就像變色龍一樣。這些人容易與外界連結,與別人交流跟互動。

內傾型:有心事的時候他們第一件做的事情是退回自己的堡壘,對他們來說,心裡面有一扇門,這扇門並不是對每個人都可以打開的。當感情產生爭執的時候,他們傾向先退回自己的空間、不要產生衝突。比起立刻跟你討論,他們習慣先消化自己的情緒,釐清感受之後再跟你溝通。跟這樣的人互動,比較不適合立刻幫他貼標籤(他可能會覺得:我自己都還沒有搞懂我自己了,你就在那下指導棋,說什麼我是被原生家庭影響之類的)。

一般來說,這兩種個性的人雖然有很多的不同,但又很奇怪經常互相吸引,有一點像是彼此互補的感覺,因為外傾型會有很多的想法、很多話,另外一個人(內傾型)只要認真聽就好了,如果另外一個人也很多話,那可能會太吵XD;可是在一起久了之後,外傾型的人很容易覺得內傾型的人很悶,為什麼都是我在說話,你都不表示一點自己的看法;內傾型的人就會覺得外傾型的人太吵,想要清靜,可能會露出不耐煩、輕蔑的表情等等。

「好啊,我也可以不講,可是我不講你也不講,難道要這樣子耗下去嗎?然後我不講你又在那裡不開心⋯⋯到底想要我怎樣?」外傾型的人可能會這樣覺得。難道這就是因為誤解而在一起,因為了解而分開嗎?並不是,我的想法比較是,因為對方是你的陰影,所以你會被你的陰影吸引;但同時對方也因為是你的陰影,所以當陰影變得比較巨大的時候,你會覺得討厭、難以接受。

兩個人既然要在一起,就得理解「對方習慣的溝通模式和自己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習慣一直說話,就練習給他一點空間;如果你習慣悶在心裡面先想清楚,可能就要練習把自己的感覺講出來。

 

 

2.思考/情感

這是指在理性上面判斷事情的方法,是習慣用思考(Thinking)還是習慣用情感(Feeling)來判斷。你覺得哪一種東西有價值?如果你覺得邏輯比較有價值,那麼你比較偏向思考型;你覺得人情比較有價值,那麼你可能就傾向情感型。

思考型(Thinking):慣用邏輯、理論、推演、因果,你和他討論事情的時候,他會跟你講這件事情要怎麼做,才能夠「有效果」,邏輯上是怎麼樣才通;很多時候,他忽略掉人情、還有人際之間互動的時候有的一些潛規則,沒有重視到別人的感受。當然,他也可能會不小心沒重視到自己的感受,例如自己講話的語氣明明很生氣,但卻說「我沒有在生氣呀!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情感型(Feeling):會在意自己的感受也會在意別人的感受,也就是說,當你在跟他們溝通的時候,他們經常會說「可是我就是覺得心裡不舒服啊」、「你都沒有想想我的感受!」,對這些人來講,他們會偏向事物帶給他們的感覺,而不是理論上或者是邏輯上有道理的判準。

比方說,你們一群人一起出去,情感型的人可能會把感受放在第一位,抱怨「這家店的服務態度很差,店員都臭臉」,但思考型的人可能會說「我覺得還好耶,他們該送的餐都有送到,而且餐點CP值也很高。」結果你會發現兩個人可能會因為喜不喜歡這家店、下次還要不要再去而吵架,可是兩個人根本沒有在同一件事情上面討論。

 

 

3.直覺/實感

如何去知道事物的存在。直覺型靠的是第六感,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很多的跳躍、新的想像、創新等(從小被鼓勵探索和想像),或者是天生第六感強。實感型的人靠的是看得到、摸得到,具體的、有數據的這些可以測量的東西;很重視細節、繁瑣,而且對於嚴謹和規則很在意(從小父母要求自己不可以出錯)。

Combo內外傾

外傾直覺:擅長看到機構的願景未來,印象派,只會說感覺好好但是卻沒有辦法仔細描述那個「好」是什麼

內傾直覺:先知(和內在靈性連結緊密)

外傾實感:美食家型,吃一個東西可以告訴你裡面有哪些配料;到一個地方會記得那個地方所有的細節。

內傾實感:藝術家型,可以把內心的感覺用很細緻、感受的方式呈現出來。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延伸閱讀:焦慮型依戀:你追他跑的關係,是你安心的姿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遠離兒童性暴力:三方法成為孩子的身心守護者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今年三月,南韓爆發「N號房」未成年人性剝削影片事件,嫌犯在通訊軟體Telegram建立私人聊天室,在網路上利用打工當藉口,吸引年輕女性提供性感照片並取得個資威脅,超過七十名受害者被迫拍攝不雅影片,供付費的聊天室成員觀看,其中年紀最小的少女甚至僅有11歲。消息一出,不僅引其南韓社會譁然,性暴力議題也再度引起全球討論。

儘管無關乎性別,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但無法否認的是,身為女性所遭遇的環境地卻更危險,這也是為什麼詢問有女兒的家長最擔心的問題時,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性暴力」。

與過去不同的是,隨著勇敢揭露性犯罪的「#Me Too」運動在全球掀起巨大浪潮,不僅加大了社會大眾對性暴力的意識,許多受害者也得以發聲,並將性犯罪者訴諸法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性暴力為任何人企圖透過肢體暴力或是心理威脅等強迫手段,企圖強迫另一方發生任何形式的性行為、性騷擾、性暗示等行為。

然而,對孩子們而言,當遇到性暴力的情況時,也許只會就感覺哪裡不對勁,而不會意識到這就是性暴力。因此,既然無法完全避免危險發生,就必須讓孩子對性暴力有高度意識,並且知道若遇到性暴力時的對應方法。

從「感覺訓練」開始

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的書中建議家長可以從「感覺訓練」開始,也就是遇到某件事時,家長就可以詢問孩子的感覺,當孩子出現討厭的感覺時,就可以教導他怎麼處理。比如卡通《蠟筆小新》中的主角時常對性表現出冒失的態度,家長就可以藉此詢問孩子「你覺得小新這樣的行為,對方會有什麼感覺?」經常透過這樣的對話來為孩子做感覺訓練。

熟人其實比陌生人更危險

經過感覺訓練之後,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哪些情況下提高警覺,多數家長會叮嚀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小心陌生人」,但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五年來平均每年有超過一萬件的性侵案件,且加害人與被害人是相識關係者超過九成,顯示熟人其實比陌生人更危險,因為孩子可能並不認為那些人是陌生人。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就以「熟悉的陌生人」為主題探討,她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對這些熟悉的陌生人卸下心防,主要是因為這些人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比如對方是聊天許久的網友,又或是遠房親戚。(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對此,羅怡君建議家長,要教導孩子拉好自己的心理界限,也就是當熟悉的陌生人要求孩子去做「平常陌生人對自己要求時不會答應的事」時,孩子就要懂得拉緊界線,不要因為害怕破壞關係而打破原則。

若孩子遭到性暴力,家長可以怎麼做?

當孩子受到性暴力後,不一定會馬上跟父母說,所以父母在平常就需要好好觀察孩子的心理與身體上是否突然有什麼症狀,若懷疑孩子遭受性暴力時,也不要太過驚嚇或慌亂,因為此時內心感到最不安的是孩子。

而當孩子向家長表示自己受到性暴力時,除了向相關單位尋求協助以外,家長絕對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保護他的人,無論如何,都要相信孩子所說的話,更不能怪罪孩子。

信任與傾聽

孫京伊也在書中建議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說:「爸媽相信你」、「這件事不是你的錯」、「你會生氣是理所當然的」;不能對孩子說的則是:「你不是在說謊吧?」、「我不是已經跟你說過要小心那種人了嗎?」、「你為什麼不早說?」

安撫與鼓勵

此外,孫京伊也提醒家長,在詢問孩子相關問題時,要記住孩子現在的情緒是混亂與不安,所以務必要使孩子安心後,再慢慢提出問題。當問題問完之後,也不要忘記鼓勵孩子:「我知道你很痛苦,謝謝你願意說出來。」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受害者的預防,而是防止成為加害者。」

孫京伊在書中強調,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永遠活在自己的保護裡,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的是,性暴力並非爸媽可以防止的問題,孩子無論何時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所以在無法完全預防性暴力的情況下,除了提高孩子對性暴力的意識以外,透過正確和健康的性教育「防止孩子成為加害者」也是改善性暴力環境的重要關鍵。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延伸閱讀: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當兒女情竇初開:成為孩子信賴的情愛教練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根據《蘋果新聞》報導,去年新北市一對未成年的高中生情侶偷嚐禁果,少女母親得知此事後便報警處理,少年為逃避責任,登入少女臉書帳號刪除對話內容。雖然少女在筆錄中稱性交是兩情相悅,但法院認為少年對未滿16歲的少女進行的合意性行為,以及擅自刪除訊息都屬不法侵害少女的權益,判賠少年及其父母要賠償共25萬元,該案可再上訴。

隨著社群平台發達,加上青春校園偶像劇的催化,大大提升了青少年對戀愛的渴望與憧憬,不少孩子在青春期甚至之前就有過戀愛經驗。然而,青春期的孩子談戀愛卻總是讓家長感到擔憂不已,深怕戀愛影響了孩子的成績,或是擔心過早的親密接觸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有危害。

戀愛成為日常,與其禁止,不如找到親子對話空間

事實上,戀愛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為了日常,與其禁止孩子不准談戀愛,導致孩子偷偷摸摸瞞著家長談戀愛,不如接受孩子談戀愛的事實,讓孩子正常交往,並且搭配情感教育,讓孩子對愛情有正確健康的認知。若孩子願意將他的感情生活分享給家長知道,危險性便能降低很多。

對於孩子談戀愛,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的書中提到,她認為談戀愛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孩子在談戀愛的過程中,也許可以藉此檢討自己的性別敏感度,並且讓自己成長,甚至發覺彼此意識中的偏見。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此外,家長最擔心的,不外乎是孩子在心智尚未成熟前就與戀愛對象發生親密行為,對此,孫京伊則認為,無條件地阻礙孩子發生親密行為並非好方法,因為即便家長阻止,孩子也不一定會照單全收。因此,她認為家長不妨時刻提醒孩子,雙方要在彼此同意且對對方負責的前提下才能發生親密關係。

當孩子害怕被分手,而違背意願發生性關係時

然而,即使是充分受過主體性訓練的孩子,在進入戀愛關係之後,也可能會擔心對方提分手,而勉強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孫京伊在書中就建議家長可以藉由對話,來了解孩子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與感受。

比如可以向孩子詢問:

「你跟對方發生身體接觸時,有感到不舒服嗎?」

「你要接近對方時,對方有說過『不』嗎?聽到這句話後,你又是怎麼做的呢?」

家長要幫忙孩子檢視,當自己不想讓對方碰觸身體時,能否清楚地向對方說「不」,相反的,當對方表達不願意時,孩子是否也會尊重對方的意願。

不帶偏見的與孩子談論戀愛話題,孩子也比較容易主動向家長分享戀愛生活,家長也能與孩子一起調整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方式與態度。

當愛得如火如荼:讓孩子了解法律風險

除了身體界線以外,家長也必須告訴孩子相關的法律風險,讓青春期的孩子懂得保護自己。若覺得直接以法律條例來說明孩子可能無法理解,也可以透過新聞案例與孩子討論,從中了解孩子是否對於戀愛相處有錯誤認知,並提醒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以提升其正確觀念。

當對方一直要求親熱:提升孩子的主體權

以「對方一直要求親熱怎麼辦」的問題為例,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時其實也包含了「要怎麼拒絕比較好」的疑問,儘管多數人會認為「直接拒絕」就可以,但對孩子來說,就是因為無法果斷拒絕才為此感到痛苦。因為他們會擔心若拒絕了對方,對方心裡會受傷;另一方面,則是會認為自己似乎拒絕了對方「合理」的要求而感到困惑。

孫京伊建議,當孩子問到這個問題時,就要引導孩子認真思考自己內心的想法,以及當對方提出親熱要求時自己的心情,等孩子釐清好自己的感受及情緒之後,就請孩子坦率並明確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若孩子已經表達拒絕,對方卻還是一直要求,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對方並沒有認真看待這段關係,也不懂得尊重對方,引導孩子思考這段關係是否還有持續下去的必要。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也建議,家長要提醒孩子將「人與事」分開來看,讓孩子明白若對方是值得交往的對象,便會懂得尊重自己的意願。一旦孩子不會被他人情緒勒索,便能自然地開口拒絕。

當孩子進入戀愛關係時,不要急著反對或是過度反應,可以改為支持及理解的態度適時的關心孩子的交友情況,成為讓孩子信賴的戀愛教練,讓孩子主動分享生活,不僅能避免親子關係疏離,也是相對起來讓孩子更為安全的方式。

 

線上課程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20年,南投一名男高中生遭爆料仗著父親是警察,涉嫌逼迫同班弱勢家庭的女同學口交、性交,時間長達兩年,甚至自拍影片炫耀,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網友撻伐。再加上童年高雄發生14歲少女遭略誘,並囚禁長達66小時,接二連三的事件更是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深怕自己的孩子也遭遇類性情形。

為了保護孩子安全,不少家長會加強監控孩子,然而,比起過度監控孩子生活,讓孩子提早對性別教育有所認識,不僅能加強孩子對性侵及性騷擾等安全議題的敏感度,孩子也能藉此了解無論是何種性別,每個人都擁有絕對的身體主導權。

在華人社會的傳統裡,大多數的人對「性」通常是避而不談,似乎「性」是一件令人尷尬且羞恥的事,也因此,在對孩子的性教育上,許多家長總是只告訴女兒要避開性暴力,而告訴兒子的則是不要讓對方懷孕;簡單來說,就是將性隱藏起來,告訴孩子性很危險,僅此而已。

然而,這樣的性教育不僅無法真正保護到孩子,孩子對性沒有正確的觀念下所得到的錯誤理解,反而更容易使孩子陷入危險中。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就提到:「犯案者會優先挑選對身體界線毫無概念,也就是『不會意識到自己被侵犯』的小孩。」至於青少年時期已經進入了兩性關係萌芽的階段,就更需要明確的資訊來幫助孩子們思考愛與性是什麼。(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在與孩子談性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的是,每個人的身體界線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認為共處一個密閉空間時就會感到不自在,有些人也許習慣了牽手等較親密的接觸,但無論是何種情況,孩子都需要了解,只要自己感到不舒服,就算對方是家人,也不能隨意觸碰自己的身體,特別是私密處。

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的書中就強調,性教育必須先在家人間進行,因為性教育並非只是傳達性的相關知識,而是以「關係」為基礎的教育,人際關係、同理心也都是性教育的根本,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對話持續訓練才能實現。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讓我們從日常生活的情境思考,當你帶著女兒出門遇到了隔壁鄰居或是親戚,他們看到你的女兒便不假思索地邊說:「真可愛!」的同時打算碰觸孩子的臉,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第一,任由對方碰觸。

第二,請對方經過你的同意。

第三,請對方詢問孩子的意見。

多半家長為了不讓氣氛尷尬,會同意讓對方碰觸,而當孩子表示不願意時,家長甚至會告訴孩子:「那是因為你很可愛,人家才會想摸你呀!」以勸導孩子要接受對方的碰觸。但無論是第一種、第二種,還是勸導孩子接受對方的觸碰,都是在無視孩子的感受及壓抑他的主體權。所以這種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做決定,請對方詢問孩子的意見。

然而,大多時候當有人想要碰觸你的孩子,孩子會轉頭看向父母,希望父母能保護他,此時就更是應該明確地讓對方知道,必須先經過孩子的同意才能碰觸他們。孩子看到這個情況也會再度明白,「只要我不同意,誰都不能摸我。」同時也會對父母產生信賴感。

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會有「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這樣的觀念,也會知道「別人也是他們身體的主人」,進而懂得尊重他人。

延續同樣的觀念,當家長想要觸碰孩子之前,也要獲得孩子的允許,比如透過「我現在好想抱抱你,可以嗎?」等對話為孩子建立典範,讓孩子展現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當身體主體權的概念深植在孩子心中後,生活中一旦有人不尊重或是未經過同意就觸碰孩子,孩子便會感到不習慣,自然也會有所警覺。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也提醒,無論是身體界線還是心理界線,都會隨著孩子的年紀與心態而有所改變,因此,與孩子保持對話的習慣,讓孩子願意分享他們的生活及感受,才是守護孩子的關鍵要素。

 

延伸閱讀: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你有多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情緒傳染量表」測你對周遭的情緒敏感度有多高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在基礎心理學中,「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是當我們從「一個人」的環境,來到「一個人以上」的環境時,我們的行為會有哪些變化?這「非個人」的環境,會如何影響到我們的表現?

很多初次接觸心理學的讀者,通常都會對這領域的知識深感興趣。我們都聽過,人類是社交生物。人際需求,似乎是漫長演化之後,我們得以生存的一個關鍵。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失控的群體思維》,原文書名為The Power of Other,直譯為「他人的力量」,或「他人的影響力」,正是一本專注在討論這種「他人」是如何影響「自己」的科普好書。

作者:Michael Bond
方言文化 2020/08/05出版

當然,我得先說,中譯之後的書名,其實有點不公平。作者並不認為「群體思維」都是負面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人」(或者本書翻譯的「群性」)其實也是,團體與組織,可以放大我們某些美好的天性;反過來,也可能放大人類某些不那麼美好的特質,好比:順從、盲從、放棄思考,又或者是本書裡提到的許多歷史故事展現出來,讓人大失所望的樣貌。

回顧2020至今,我想,我們可以把「疫情」作為今年的註解。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其實就是一個「群性」最直接展現的真實舞台。哪些現象跟這有關呢?從一開始恐慌情緒的傳染、瘋搶物資(還記得衛生紙之亂、口罩之亂嗎),直到排外的舉動等,這些現象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其實都可以在本書裡找到端倪。

以「情緒傳染」為例,在此整理書中引用的「情緒傳染量表」,你可以測測看,評估一下,與他人相比,你多容易受人影響。許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獨立思考、冷靜的,但當真實狀況發生時,我們卻難以不受群眾的反應所影響呢。

情緒傳染量表

出處:R. W. Doherty. (1997). The emotional contagion scale: a measur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1, 131-154.說明:你有多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本量表將協助你瞭解自己對周遭的情緒敏感度有多高。

針對以下描述,請利用下列指標計分:

・4分:總是如此=每次都會發生,沒有例外。

・3分:經常如此=十次有八、九次,經常發生。

・2分:很少如此=不常發生。

・1分:從來沒有=從來不會發生。

____ 1. 談話的對象如果講到一半就開始哭,我也會跟著熱淚盈眶。
____ 2. 當我情緒低落時,跟快樂的人在一起,心情就會跟著好轉。
____ 3. 有人對我親切微笑時,我也會微笑以對,覺得很溫暖。
____ 4. 別人談論親人去世時,我會覺得非常悲傷。
____ 5. 看到新聞上的憤怒面孔,我會緊咬下巴,肩膀緊繃。

____ 6. 當我注視著情人的眼睛,心中會充滿浪漫的感覺。
____ 7. 站在憤怒的人身邊,讓我非常惱火。
____ 8. 看見新聞報導中受害者恐懼的神情,我會試著想像他們的感受。
____ 9. 被情人緊抱的時候,我覺得整個人都融化了。
____ 10. 聽到別人吵得不可開交時,我會緊張。

____ 11. 和快樂的人相處時,我心裡也會充滿快樂正向的想法。
____ 12. 情人碰觸我的時候,我感覺到身體有所反應。
____ 13. 和有壓力的人相處時,我發現自己也變得緊繃起來。
____ 14. 看悲傷電影的時候,我會哭。
____ 15. 在牙醫候診室聽見小孩驚恐刺耳的尖叫聲,我會很緊張。

計分說明:以上總分之分數愈高,代表愈容易受到情緒傳染,也愈有可能「捕捉」到別人的情緒。分書愈高愈不好嗎?倒也未必,容易被情緒傳染的人,也比較容易與他人的情緒共鳴。在某些情況下,應用得宜,會是很好的工具(好比助人者)。再次強調,本書不認為「他人」帶來的力量總是負面的,而端視我們對於這樣的力量是否有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這樣的理解,會讓我們未來在面對生活各種情境時,更可能展現出得宜的行為。

好比,本書文案裡的幾個有趣的問題,都與「他人的力量」有關;在這本書的許多地方,也都將為您解答。

・嬰兒一出世便會追蹤母親臉部表情,你知道嗎?

・真的有「夫妻臉」,原因是什麼?

・遭遇急難時,你該隨眾人逃跑,或獨自逃生?

・日常優雅之人,置身群眾立即變身粗暴狂人,為什麼?

・人人都怕死,卻有人選擇壯烈犧牲的英雄行徑?

・股民為何會集體狂買或狂賣,導致股票急漲或形成股災?

為了寫完這本書,作者麥可.龐德可說歷經千辛萬苦,他從難民營到原始部落都去過了,在漫長的研究期間,透過質性、量化的方式,搜集了許多資料,透過與多位心理學、社會學家對談來釐清書籍架構,最後寫下了本書。

本書儘管嚴謹,但卻沒有我想像中的「硬邦邦」。

貫穿本書的,主要是故事、史實與研究,搭配理論的說明。你會在裡頭讀到許多有名的實驗(像是「電擊實驗」、「監獄實驗」、「三線實驗」等,都是社會心理學經典到不行的有名研究),以及許多歷史故事,好比:列寧、史達林、自殺恐怖攻擊、911事件等,其實背後都涉及了「他人的力量」之展現。

若要理解人性,就不能忘了,人類畢竟是社交生物。我們的言行,是極難不受他人影響的。但這影響是好、是壞,就端視我們身為群體一份子時,對這個樣子的自己,是否有多一點的自知。誠如作者麥可‧龐德所言:

「該學會何時順應群眾或是當個獨行俠、如何從聚集大批民眾的緊急事件中全身而退、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幫助我們勇於對抗歧視、如何成功號召眾人集思廣益、如何面對孤獨與疏離,以及如何避免團體迷思隱藏的風險。」

非常感謝過去出版物多半以日本譯著為主的方言文化,在近期推出了這本紮實、道地的歐美心理學科普著作《失控的群體思維》,讓未來對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在社會心理、軍事心理、決策心理學等領域,又多了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

 

 

陪伴你成長:【贏得好人緣】全方位提升人際魅力的14堂課

 

延伸閱讀:羨慕他人又見不得別人好?快試試「隱性自戀人格測試」!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深度職場力》——「把工作做好」比「入對行」更重要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深度職場力》的中文書名有點尷尬,原文書名比較直接: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Why Skills Trump Passion in the Quest for Work You Love。優秀到別人無法忽視你:為什麼在追求你愛的工作時,「專業/技能」比「熱情」更重要。

猜是出版社為了延續作者卡爾‧紐波特之前一系列熱賣的「深度」系列,所以取了這樣乍看有點難理解的書名。追根究底,其實只有《深度工作力》這本書真的在講「深度工作」。《深度學習力》其實是在討論如何在大學的環境中脫穎而出(HOW TO WIN AT COLLEGE: Surprising Secrets for Success from the Country’s Top Students)。數位大掃除也要加個深度,變成《深度數位大掃除》。無論如何,這幾本書真的都蠻值得一看的。

深度職場力》一書回答了我在看過一些傳記之後的心中之謎:為什麼許多成功人士的自傳裡,幾乎必備「誤打誤撞」的劇情?

作者從「如何找到你所愛的工作?」這個命題出發,發現「卡住了」,同時翻轉整個命題,變成: 「一個人究竟是如何愛上自己的工作?」

將問題翻轉之後,發現了一件驚人的事實:幾乎沒有多少人,生下來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包含書裡提到最有名的案例——賈伯斯(照書裡描述所說,賈伯斯如果真的follow his heart的話,最後應該會成為禪修大師,而不是蘋果電腦的老闆)。

在這過度強調「熱情」的世代,本書反而想說:追隨熱情不是好建議。因為,這實在是一個難以抓摸的概念。什麼是熱情?要怎麼知道我對什麼有熱情?

同時,許多人也因這「熱情」的概念,不斷換工作,卻總是找不到所謂一個「自己真的有熱情」的職業;明眼人會發現,在熱情難以衡量、估計的情境下,這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無窮迴圈。

書裡舉了羅伯·瓦勒朗(Robert J. Valerand)、艾美·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wski)等人在職場的研究,非常精彩,也具體的動搖了「熱情」這種歷久彌新的職涯迷思。

作者下了三個小結論:

結論一:職涯熱情很罕見

結論二:熱情需要時間醞釀

結論三:熱情是駕輕就熟之後的副產品

同時,「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簡稱SDT)中,也沒有提到,必須要有「熱情」才能產生「動機」的說法。所以,會不會「熱情」不是職涯發展最最最重要的關鍵,而有別的?

作者寫本書時,也正巧遭逢自身職涯的瓶頸。為了陪自己面對職涯議題,他出發尋找許多在職涯領域闖出一片天的各種人,來自不同產業,和他們聊聊一路的心路歷程。

若要把發現稍微濃縮,小結論會是:

「把工作做好」比「入對行」更重要。

此後,作者分成幾個架構探討這句話的意思,主要重點是:

1. 執著於「熱情」是個危險的現象(如上所述)

2. 你必須優秀到沒人可忽視你

根據供需法則,美好工作是稀有的,你若想爭取這樣的工作型態,就必須自身要有珍貴的技能,能夠去交換。

3. 承上,不管你在哪份工作,都可以透過「刻意練習」去累積你的「職涯資本」,也就是俗稱的競爭力。

作者也介紹了許多「職涯資本家」們的故事,讓大家去看看成功發生之前,這些人是如何累積職涯資本的;同時,沒有累積資本就去追逐熱情的失敗案例,在書裡也血淋淋的呈現著。

4. 「刻意練習」是痛苦的,而這決定了誰能夠累積更多職涯資本,在未來找到更理想的職業

5. 想在工作擁有「自主性」,你就要有籌碼(=職涯資本)和老闆談條件
沒資本就貿然衝動行事,失敗案例居多(不妨想想許多夢想開咖啡廳的人)

6. 當你強到可以用職涯資本和老闆談判時,老闆可能會捨不得你走

7. 如何思考你的職涯資本是否足夠?「財務可行性法則」,自問:有人會願意花錢買你的東西、請你做你想做的事情嗎?

8. 職涯資本最理想的情況是,可以換來一份帶來「使命」的職業

因緣際會讀到了本書,許多觀念非常撼動我本來的想像。但仔細參照自己的經驗與許多前輩或成功人士的故事,又突然覺得這種觀點也非常具說服力。

誠摯推薦給還在職場上迷惘、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又或者是準備轉職、二度就業的每個人參考。一起練習重新翻轉命題,找到更多職涯新的可能。

 

深度職場力:拋開熱情迷思,專心把自己變強!

卡爾‧紐波特

天下文化2018/05/28

 

 

陪伴你成長:別再「找」工作!帶你規劃工作的系統性作法

 

 

 

延伸閱讀:《職場上做人很累,不會做人更累》:30個職場好人緣要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總是心太軟?七個靈魂拷問整理你的人際關係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為什麼總是有人可以這麼「做自己」?

  • 約見面,十次有七次都是讓對方等。
  • 平常都無消無息,只有感情出狀況才聯絡朋友。
  • 每次有困難的時候,都會找人出來吐苦水。
  • 只會提議,然後把所有事情丟給別人。
  • 需要別人的時候,才會裝熟靠近,偷偷把別人資源搶走。
  • 總是按照自己方便的時間、地點約見面。

這麼做自己的人,其實生活大概過得挺舒適的,也不會覺得困擾。

所以,《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這本書想關心的,是剛剛那些情境中比較像苦主的那些人⋯⋯來看看,把這些情境換個角度呈現,會變成怎樣?

  • 約見面,十次有七次都是我等對方。
  • 平常都無消無息,只有和男朋友分手才聯絡我。
  • 每次有困難的時候,都會把我叫出來吐苦水。
  • 只會提議,卻把所有事情丟給我。
  • 只有需要我的時候,才會裝熟靠近我,卻把我的資源都搶走。
  • 「我比較忙走不開,請你過來我這吧。」總是按照自己方便的時間、地點約見面。

有覺得熟悉嗎?不知為何,閱讀這本書時,我想起「心太軟」這首歌的幾句歌詞:

「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
「多餘的犧牲他不懂心疼,你應該不會只想做個好人。」

做個好人,完全打中本書主旨。

好人不懂「界線」,好人希望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

但好來好去之後,往往變成,「我的就是你的,但你的怎麼不是我的!?」

好人很懂「壓抑」,也很會忍耐。

心中真實的聲音時常被自己忽略,更別提敢讓對方知道了。

只是,一味容忍下場終究是不好的,要嘛自己氣到心累,要嘛突然洩洪,對方傻眼跟著生起氣來,「你以前不都是⋯⋯的嗎?」、「不爽幹嘛不早講?」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一書,寫給在關係中感到疲憊的人,帶你自我發現,我們是不是「被利用」了。書中指的利用包含那種金錢上的;也包含人際間佔人便宜、那種不大不小的利用。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

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이제껏 너를 친구라고 생각했는데

成裕美|성유미 著

三采 2020/02/27 出版

以此展開,全書Part 1聚焦在辨識這種被利用的關係,作者透過許多主角的故事,重新帶大家「正視」一些我們很熟悉,卻未必深思過的詞彙,好比:好意、愛自己、冤大頭、吃虧。當我們透過「一來一往」的關係去重新切入這些詞時,就能看到裡頭一些微妙的人際動力。對這些動力稍有理解,確實是避免自己未來落入這種狀態的基本功。

Part 2則來到「解藥篇」,該如何應對這種「失衡」的關係,保護好自己呢?作者鼓勵大家找回自己心中的情緒,為人際關係進行「損益分析」,並真誠的說出自己內心的話。同時,當你遇到「不健康」的人際關係時,作者也提供了好好退場、好聚好散的指南。

倘若在生活中真的遇到人際問題,要鼓起勇氣來面對,主動處理,或者發現必要時,勇敢斷捨離,其實並不容易。但誠如作者書中所說「直視問題,關係才能前進」。作為人類,我們就是活在關係裡的生物,每一段關係,不管是好、是壞,其實都是我們修煉的對象。

最後,我想分享作者在結語這邊提出的七道問題,可以用來檢視自己人際關係是否平衡。倘若您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那麼清楚,或者滿意,或許可以找時間讀讀《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一書,整理一下自己的人際關係。

保護自己也保護對方的七道問題

(引自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頁259)

想面對關係問題的第一道關卡,就是認同自己及尋找自己的需求。以下的問題,將有助你辨識自己真正的需求。儘管有些困難,也希望你在認真思考這七道問題後,試著盡力找出解答。

一、認清自己的需求:問自己,我在這段關係中的需求什麼?

你對於自己的需求了解有多少?請將你的需求列為清單,盡可能詳細記錄下來。這些需求通常會分成兩塊,一邊是不需再多說、非常明確的需求,一邊是模糊不清、有待確認的需求。有些人可能對自己的需求沒有任何想法,或許還會這麼說:「這個嘛,我沒有特別需要什麼。」其實每個人都是有需求的,不是因為你真的沒有需求,你只是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而已。

二、建立在個人需求上的關係:他和我的需求有多大關聯?

請你試著評估各種可能性,例如對方是完全符合我的需求,還是部分符合,又或者和我的需求完全無關?

三、將對方視為獨立個體的思維:我是否將他視為獨立的人格個體?

每個人就是一個人格個體。在關係中,我對這事實有多少體認和經驗?撇開我的需求,和對方相處的時光有多快樂?對我的意義有多大?

四、有求於人時,我對待對方的態度:我怎麼要求他滿足自己?

當對方確實擁有我所需的某項條件時,我是否會向對方提出要求?我是用什麼態度向對方提出要求?是強迫對方,還是低聲下氣,又或者鄭重拜託他?

五、我對待對方決定的反應:我對他的決定有何反應?

我向對方表達了我的需求,並希望對方能予以滿足。對於我的要求,對方出現何種反應?他是否同意幫忙?如果他不同意幫忙,我又是如何回應的?我是否做好尊重與接受對方決定的心理準備?

六、界定需求和幫忙之間的分際:雙方是否有說好會幫到什麼程度?

如果對方對我的需求給予正面回應,那麼下一個我該問自己的問題是:雙方是否對幫忙的實際限度與範圍有明確的共識?雙方能否溝通這個問題?

七、在滿足需求後,我對這段關係的回應:我會如何向對方表達謝意?

當我獲得實質的幫助時,我是否會發自內心感謝對方?我會謝謝他嗎?如果我很感謝對方,是否有表達出來?如果有,又是如何表達的?

分享彼此「需求」,讓關係走入現實

前面所提到的七道問題,對於診斷及解決我們在關係中的問題,能提供非常大的幫助。面對當下的關係,雙方應各自釐清自己的需求,並接受自己是為了滿足個人需求而接近對方的事實。唯有認清這個事實,我們才能正視對方,將自己的需求鄭重託付給對方。

在你告訴對方自己的所需後,也必須做好尊重對方回應的準備。如此一來,即使雙方一開始是「我與它」的關係,日後也有機會發展成「我和你」的關係。我既能接受對方對我釋出的善意,同時我依然能保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只不過這裡有一點我們要能分辨清楚,究竟對方是帶著善意提供所需,還是帶著特殊的目的來引我上鉤。

這七道問題不僅有助於了解自己的需求,也能用來檢驗為了個人需求而接近自己的人。這時,我們只要將問題的主詞換成對方即可。在經過這一連串的檢驗過程後,我們就能決定是否要提供對方我所擁有的東西,而這個決定將有助於雙方建立能積極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而不是某一方在不知不覺中被利用的關係。唯有如此,這認同彼此需求的平衡關係才算真正展開。

每個人都想單方面利用與壓榨對方,這也無可厚非。相對地,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我們都要以保護自己為優先。在此基本前提下,雙方能尊重彼此為獨立的人格個體,時而與對方分享心情,時而滿足自己的需求,也許這種關係才是目前我們期盼的解答,同時也是我想推薦給讀者的最實際的解答。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做自己的9堂課

 

延伸閱讀:海苔熊:為什麼朋友要這樣對你?四種不同的背叛分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讀「關係物化」:你相信自己什麼都不做,就有價值嗎?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你曾經進入「物化的關係」嗎——你覺得你只是一枚棋子,任由他擺布,你覺得痛苦,但是又無力退出,留下雖然沒有比較好,但離開你又有巨大的罪惡,所以只好日日夜夜,變成抖M,繼續順應他的要求,成為他的奴僕⋯⋯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疫情期間易出現內疚感?試著傾聽「內疚」要告訴你的事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聽一場線上講座,其中一位分享者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院的醫師Sanjay Reddy。主持人在介紹Reddy醫師時說:「一個多月前,UCSF有一群醫護人員志願飛到紐約的醫院去支援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個月,這群醫護人員剛結束任務回來,其中一位Reddy醫生今天來這裡分享他的經驗。」

Reddy醫生說,在出發前,他們都是抱持著「去了一定會被感染」的心情做準備,也對於會被感染感到恐懼。出發前,他和家人與朋友討論了關於死亡和若要善終時傾向的方式,Reddy醫生提到,我們都知道人終究會死,但都一直不談論這個話題,而這次任務讓他開始談論死亡。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不只是媽媽,還是我自己》——育兒前,別忘了先育己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在一次和女兒「交涉」幫忙洗碗的過程,作者Nichole Clark搬出了「時間」理論,想說服女兒,幫媽媽洗碗十分鐘,只占去你一天很少很少的時間。女兒想了一想,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終於稍微甘願地幫忙洗碗。一天睡眠八小時,其他活動八小時;還剩八小時,十分鐘所占去的,也就是8 X 60 = 480,也就是1/48而已!

事後,作者自己也被這個「十分鐘」概念給打到了。就算身為媽媽,再忙、再累,拿出十分鐘,會不會沒有這麼困難?拿出十分鐘來好好照顧自己,點滴累積,會不會很有效果?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你最該討好的人是你自己》:一再容忍別人越界,不是隨和而是軟弱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最近台灣出版界引進了許多中國作者的創作,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我們可以跨越空間限制,真正在心理層面進行交流;憂的是,台灣本土創作的能量,有時深感未如對岸這麼蓬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職場上做人很累,不會做人更累》:30個職場好人緣要訣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有人力資源經理說:「在這個社會,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工作,簡直是把工作當成另一個家庭。因此,職場人際關係的好壞,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改變大腦負向思維,建立打不倒的內在力量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Rick Hanson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在台灣之前兩本著作都蠻有名氣的,分別是《大腦快樂工程》與《像佛陀一樣快樂》。

在《大腦快樂工程》一書裡,作者初次提出了一個HEAL的概念。簡單的四個步驟,每當你遇上一件好事,擁有(Have)正向經驗的當下,記得要豐富它(Enrich)吸收它(Absorb),同時連結(Link)正面和負面的成分,讓正面事物能舒緩甚至取代負面的部分,每次不到一分鐘,就能用心改變你的大腦,給你內在源源不絕的平靜、滿足和愛的力量,像佛陀一樣知足常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讀《他們都說妳應該》:你是習慣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其實這本書裡面寫的,都是你我很熟悉的事。但生命當中最恐怖的事情就是「熟悉」。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蘇益賢說書:《憤怒也好,生氣也可以》不被他人操縱情緒的憤怒使用說明書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憤怒也好,生氣也可以:不被他人操縱情緒的憤怒使用說明書
분노도 습관이다 화를 못 참는 사람을 위한 마음 사용 설명서
李忠憲(이충헌)
方舟文化 2019/04/03出版

這本由韓國精神科寫的書,十分淺顯易懂。書裡,針對「憤怒」這樣情緒的存在,做了蠻完整的解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情緒靈敏力》四步驟,讓痛苦的情緒脫鉤

整理與撰寫:林俐 愛心理編輯

「情緒」擁有偵查外界訊息的重要功能,能夠幫助我們分辨生活中各類錯綜複雜的暗示與線索,快速的解讀實際的狀況,並且做出反應。但在某些特定的狀況下,情緒喚起更多的是過往的記憶,那些痛苦、不安、焦慮一湧而上時,往往容易讓我們僵在原地無法動彈,除了削弱問題解決能力,也容易蒙蔽判斷力,讓我們的狀態跌至谷底。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父母會傷人》正視受傷的經驗,釋放心中潛藏的內在力量

整理與撰寫:林俐 愛心理編輯

父母難免有不稱職的時候,而當我們有意識無意識的受到傷害時,應該怎麼擁有自覺,然後開始避免傷害一再發生?

由心理治療師Susan Forward所寫的《父母會傷人》,書中舉出了六種有毒的父母類型,今天將在文章中與大家介紹華人文化最普遍的兩種,最後也將和各位分享,當我們打算開始與父母協商時,我們該怎麼做。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成功者的八個特質》每一個願意努力實踐的靈魂,成功只是理所當然

整理與撰寫:林俐Li Lin 愛心理編輯

你也希望可以闖出一片天,卻認為「成功」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嗎?若你為此感到焦急,這篇文章將會對你有莫大的幫助,以下內容整理至《成功者的8個特質:持續這8件事,預約十年後的名利雙收》此書,由行銷大師Richard St. John,在訪談了五百位各領域頂尖人士後,將他們一致認為不可或缺的八個邁向成功特質記錄下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五分鐘了解「認同上癮症」成因、症狀、解方(上)

製作撰寫: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總是有這麼多的不安?或者,為什麼一直以來你都以為自己過得很好,小時候也沒什麼童年創傷,後來在感情或是人生走到中場的時候,才發現許多隱藏的焦慮和緊張,正在你的身體裡面蔓延?

有些書籍都會用很多的故事、很多的「爸媽害的」(或者童年創傷)、早年不被愛的感受,來解釋「你為何會過得如此辛苦」,可是,然後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我愛你,你感受到了嗎?讀懂愛的語言,不再為愛的表達苦惱

資料整理與撰寫:林俐Li Lin 愛心理編輯

「為什麼總是覺得我愛他比較多?」
「為什麼她不能理解我對她的愛?」

在親密關係中,你是否也經歷過上述心境,而深感困擾呢?心理學家Gary Chapman認為,每個人對於愛的需求都是不盡相同的,而通常我們會以自己感受愛的方式,去表達愛,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會出現氣餒於「我感受不到對方的愛」或「對方無法接受我的愛」的狀況。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我已經夠好了》成長從善待自己開始

資料統整與撰寫:林俐 愛心理編輯

你是否也常常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而陷入焦慮、憂鬱或者討厭自己的情緒中,走不出來嗎?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曾經感受過「自卑」的痛苦,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也不值得擁有歸屬感。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恐懼讓你變成想像的怪物:理解恐懼循環的四個階段

資料統整與撰寫:林俐 Li Lin

恐懼是人類演化過程,很重要用於「自我保護」的情緒,是因真實的危險而起的正常情緒,幫助我們提高對周遭環境的警覺,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是否容易對「想像的」或「不存在的」事物感到恐懼,甚至陷入負面思考的迴圈中。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你選書】《關係療癒》:打開過去經驗的鎖,開啟心的療癒

Tags : 

資料整理/撰寫:林俐Li Lin

心理學博士 John Gottman 在《關係療癒》這本書中,討論了許多關於過去的經驗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感情連結。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四本內在小孩的療癒書單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1.做自己最好的陪伴:找回安全感,讓你的內在小孩不害怕、不寂寞的五堂課購買連結
作者:吳姵瑩  遠流出版社  好讀度:★★★  練習度:★★★ 療癒度:★★★

Read More
Read More

  • 2

【心理測驗】當你面對難題的思維模式?

資料整理/撰寫:林俐Li Lin

以下十六題,翻譯自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所提出之簡易「思維模式」類型測驗,快來測驗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思維模式」類型的人吧!

Read More
Read More

  • 1

【為你選書】安全感解碼:不可不知的四大不安全感來源

資料整理/撰寫:林俐Li Lin

「不安感」作祟總是讓人感到痛苦,《安全的人:發展健康的關係,大家一起幸福吧!》這本書整理出四種影響我們安全感發展的方式: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告別心中的不安:歡迎光臨,您先請坐

Tags :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心理專家

我想要談談「不安」這件事。
不安,其實廣泛的存在每一個人心裡面,縱使你再有安全感,亦然。

雖許多書都談到如何面對心中的不安,但或許對你來說,有些可能太過抽象,有些可能要打的魔王太大(例如要回去修復和父母的關係),並不容易做到。不過,前陣子我收到了日本精神科醫師西多昌規(2017)最近出版的《情緒鬆綁》這本書,倒是繞過了許多「和父母重建關係」的路線,用簡單的方式,用 「現在立馬」就可以著手的方式來減低不安。下面是幾個例子: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的成功學:無法相信愛?讓你不害怕愛與被愛的四件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想大家都知道「愛」與「被愛」是人的天性,卻有許多人在愛裡跌跌撞撞,而無法再相信愛,也就是不相信自己能在愛人,也不相信真的有人愛他,而往往這樣「不相信」,會一再創造讓你無法再相信愛的事實。

Read More
Read More

  • 1

【為你選書】《姊就是大器》看見優勢,改變生命軌跡

Tags : 

資料整理與撰寫:林俐 Li Lin

我們時常擔憂自己的能力不足,害怕投入全力去做,依然做不好,所以乾脆將自己的實力隱藏起來,說服自己已經盡力,不願意再冒險前進,不去做讓自己更有成就感的事。(推薦閱讀:海苔熊談「批評者」: 吹毛求疵的背後,是失去安全感的靈魂

《姊就是大器》的作者Tara Mohr,提出以下六種常見的「隱藏策略」,讓你恍然大悟:「原來我並不是沒有實力,只是個喜歡拖延的人啊!」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談正不正常了,你知道我們都有「病」嗎?

Tags :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老師

這篇文章我想談「標籤」這件事情。

「你們心理學家很喜歡把人分類、貼標籤,什麼『焦慮依戀』啦、『強迫型人格』啦,可是人真的是可以分類的嗎?」多年前有一個念諮商的朋友這樣跟我說,那時候的我過度相信診斷和問卷,整個是「煞氣a心理學家」,所以心裡還暗笑他的迂(朱自清語氣)。

多年以後,我再重新翻到那時候的日記,覺得當時我真的是聰明過分——不過,我也在反省,現在的我,對於「標籤」這件事情,有沒有不一樣的看法?

Read More
Read More

  • 2

【為你選書】《脆弱的力量》與不安揮手道別,擁抱生命中的不完美

資料整理與撰寫:林俐Li Lin

「脆弱」是許多人終其一生想要逃避的,其實讓我們害怕的是後續延伸出的種種不安,包含「羞恥感」、「自我價值的貶損」或「他人眼中的我」等等,而《脆弱的力量》的作者—Brene Brown,一直想要強調的是:

「我們或許不應該強求自己事事完美,相反的,我們應該學習去擁抱自己的不完美。」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