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創傷:受過傷的母親會有意無意地將同樣傷口帶給孩子

  • 0

代際創傷:受過傷的母親會有意無意地將同樣傷口帶給孩子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從女孩成為女人,從女性成為母親,這路上的每一關,其實都不容易。

在出生時,有些女孩不被家人期待,她們在心理上被拋棄、嫌棄,或者從未被雙親好好愛過。成為女人時,擔憂自己的外貌與身材,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出於不安,以迎合、討好的方式和周遭的人互動,時常覺得「失去了自我」,不敢說出內心真實的感受。成為妻子後,也未必能得到先生與婆家尊重,甚至只被看作用來「實踐生兒育女」責任的人⋯⋯這些情境雖看似連續劇,卻仍在某些地方真實上演著。

「從女孩到女人」的任務如此困難,我們或許可用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角度來切入。好比,以生理因素來看,不少女性花了許多力氣,去調適生理期、更年期、孕期生理上的變化。以社會因素來看,環境當中隱性的刻板印象與成見,也確實深深影響了許多女孩的成長。而在心理因素,我們不能不去探討的一個因素,則是來自家庭與成長經驗。

最近蘇蘇讀了《因為我是女性:即使受傷,也能溫柔對待世界》這本書,太有感觸了。作者侯玉珍心理師,檢視自己從女孩成為女人與妻子的經歷之後,發現自己內心曾受過的許多傷,其實與原生家庭、夫家家庭都很有關係。這些傷是怎麼來的呢?

🔸一個受過傷的母親,會在有意無意間,
🔸把同樣的傷口,帶給她的孩子。

其中一個答案可能是「代間遺傳」。這種遺傳不純然是「生理上」的,而是在父母教養、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無意識透過對談、相處、互動的過程,把某些東西「傳給」孩子。而當中,父母過往心裡曾受過的傷,也可能以這樣隱微的方式,傳給了下一代,書中稱為「代際創傷」。

好比,一個小時候曾被視為「附屬品」的女孩,長大後成為了母親,沒發現自己在無意間把這種「被對待」的經驗,代際傳給了女兒,讓女兒也默默地認同了這種被對待的方式,覺得自己就是附屬品。

在《因為我是女性:即使受傷,也能溫柔對待世界》書裡的第一部分,檢視了各種可能造成代際創傷的母親類型(其實這些母親也都是受傷的女人),好比:自戀型、無回應型、拒絕型、情感混亂型的母親,會如何將她們曾受過的傷,以代際創傷的方式傳給孩子。要能停止代際創傷,我們得先發現它的存在。因此,第一部分的認識與觀察是關鍵的。

而下一步,則是透過具體步驟,去「照顧」影響到你的傷口。作者提出的七步驟——分離、哀悼、自愛、和解、認同、發展與突破——也十分值得參考。

最後,則是找到方法,讓自己有力量的「終止」這樣代際創傷的影響力。作者整理了許多經典的心理學概念,從心智化到涵容、從鏡映到表達,讓讀者有機會成為一位有力量的女性與母親。

 

誠如作者在前言所說:

「作為母親,我們可以找到一條自我救贖之路。不管是從母親那裡遭受的創傷,還是我們可能傳遞給孩子的創傷,這些創傷的傳遞是可以被阻止的。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與母親的關係,找到生命源頭的創傷,看見它、修復它。通過修復創傷、阻止創傷的代際傳遞,我們可以重獲母性的力量,塑造獨立、自由的女性身份,成為更有力量的自己。」

認真地說,這不是一本讀起來輕鬆的書,特別當讀者也有過類似的受傷經驗時。因此,別急著看完,多留些時間給自己消化,適時停下來休息、喘口氣是重要的。此外,表面來看,有人或許會覺得這是一本好像在把我們的痛苦歸咎於母親的書。不過,本書更想帶來的反思其實是:不管是好的、壞的母親,母親都能作為一面鏡子,透過她,我們將有機會更認識自己,而這才可能成為改變的基礎。

 

陪伴你成長:【人妻好累!】女人婚後的關係經營術

 

延伸閱讀:用一把尺來練習轉念 ,原來沒想的那麼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