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讀《逆思維》:誰說吵架一定是壞事?

  • 0

心理師讀《逆思維》:誰說吵架一定是壞事?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有在follow粉專的讀者,應該時常看到我們分享與「大腦思考」有關的貼文。一般狀況下,大腦真的太厲害了,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它的規劃、預測與安排,從家庭到工作,從帳單到晚餐,我們得已解決許多大小難題。

不過,大腦確實是有它的限制。之前我們分享過許多關於「認知偏誤」的文章,就在點出大腦因為先天設計,很容易讓人們產生「思考盲點」。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逆思維》這本書,想要透過各種日常生活經驗,再次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大腦思考習慣!

本書原文書名「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我覺得比中文書名再更傳神一點:再想想吧!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力量。看似有點拗口,但其實就是指:真正的「知道」,就是承認自己的「不知道」。因此,我們時常要提醒自己:再想一下!

在探討各種認知偏誤、思考盲點的書裡,多半都會提到,「承認」自己有認知偏誤、「知道」自己就是個有思考盲點的人,是改變這種狀態的第一步。而本書除了要讓你產生這樣的自覺之外,更希望你把它變成行為,時常問自己:真的就是這樣嗎?我對我的想法真的這麼有信心嗎?要不要再思考一下,看看我漏了些什麼重要的資訊?

我最喜歡裡面介紹,關於「爭吵」的章節了。

談到爭吵,一般人的印象是「吵什麼!?有話好好說!」。不過,讓我們「再次思考」一下爭吵這件事,它永遠都是不好的嗎?還是,我們在思考這件事情時,漏了什麼環節呢?

作者Adam Grant在書裡介紹了他過去曾對矽谷數百個新創團隊做的研究。作者想,有沒有可能,爭吵沒有我們想的那麼不好?只是,我們在吵的內容,要再想想看?

研究發現真的是這樣,作者把爭吵再細分為「人際衝突」與「任務衝突」。白話說,就是在爭執時,此人傾向於「對人」,還是「對事」。那些高效能表現的新創團隊並不是不會爭吵,而是在爭吵時很確實的做到「對事」+「不對人」。

此外,作者還發現,在「吵事情」的過程,還能促發團隊更多的創意與革新。作者透過這樣的資料,帶我們重新反思了「爭執」這兩個字,讀到這邊我心想,哎呀!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理所當然,是不是都有機會可以透過「再想一下」,重新打開理解的可能性呢?

想再多分享一個作者介紹的概念,是在探討爸媽的爭執,是否會影響到孩子:

「研究顯示,父母親有多常爭吵,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學業、社交或情緒發展。重點是父母親爭吵的態度有多和善,而不是有多頻繁。父母親發生具有建設性的衝突,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情緒方面比較具有安全感,而且在接下來的幾年,他們會表現得更樂於幫助同學,也更具有同理心。」

太讚,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逆思維」!

如果讀者對於這種「理所當然」背後的「理所不當然」深感興趣,不妨讀讀本書,讓作者帶領你從職場到教室、從人際關係到親子教養,深思某些觀點,重新切入,並看見「再想一次」能如何讓我們拓展看事情的眼界!

 

【蘇蘇推薦好書】

書名|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作者|Adam Grant(沒錯,就是《給予》的作者!)

出版|平安文化 皇冠文化集團

連結|https://reurl.cc/XVxkde

 

陪伴你成長:【人際安全感】人際傷痛修復班

 

延伸閱讀:從女孩到女人,也從女人到女孩的「代際創傷」:讀《因為我是女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