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課後碎碎念

  • 0

「為什麼你要已讀不回?」當逃避型碰上焦慮型會出現的情況

責任編輯:朱漓

授課老師:吳珮瑩 心理諮商師

在感情關係中,當焦慮型碰見逃避型會出現什麼情況?

衝突情境:為什麼你要已讀不回?

♠逃避型:為什麼要為了小事那麼生氣?? 我就是工作很忙,所以沒有馬上回訊息啊!為什麼要生氣?

♥焦慮型:我才不是因為你沒有馬上回這件事情生氣!而是這件事情的背後意義。像你已經讀了訊息了,如果很忙我就會覺得你只要回個「五分鐘後再回」這就很好。但就是沒有回我!!我就會亂想會亂擔心。你可能覺得「只是晚回而已,這沒什麼」,但我們很看重我們在你心中的重量!

♠逃避型:(默默逃走)

♥焦慮型:─=≡Σ((( つ•̀ω•́)つ

♠逃避型:我們可能就直接逃跑了。

♥焦慮型:為什麼事情不說清楚就要逃跑!

♠逃避型:因為火力太強沒有辦法招架,我說了你也不會聽。

♥焦慮型:你沒有說,怎麼會知道我不會聽。

♠逃避型:就會一直問啊,無止盡地問。

♥焦慮型:我能在問啊,如果很忙為什麼能看訊息?

♠逃避型:看完了,我會評估事情的立即性,如果不是很緊急就會放下來,但可能忘記……。

♥焦慮型:忘記就讓人火大……。

👩吳珮瑩老師:我們在整個過程中,沒有辦法感受到親密感。焦慮型的一直想要靠近對方,很想要有親密感,但在討論過程中讓人感受到焦慮型的侵略性,焦慮型的想要了解對方(逃避型),認為理解就是對感情的付出,但覺得自己做的越多就越累。而逃避型的感受到對方(焦慮型)卻感受到的只有壓迫、還有很多很多的要求。焦慮型的想被對方放在心上,逃避型的只想要逃避就不會看到對方的想法。

關係:兩方的無限循環

👩老師:焦慮型的無止盡是不停地追問。逃避型的是無止盡的軟爛。逃避型會在內心一直反芻「你為什麼要不停地干涉我的生活」,反觀焦慮型的內心就是太過孤單,才在關係上干涉對方,「那些你為什麼不回應我」,這樣的行為 是一種索取,要求對方的關注,而不是想讓對方好好陪伴自己。

♥焦慮型:我們想被放在心上……。

♠逃避型:我們是有放在心上的,之所以沒有回的當下就會覺得有點虧欠,然後記下來晚點就回。

👩吳珮瑩老師:其實循環一停下來就會被打破,那問題是該從哪裡打破?

♥焦慮型:「你在忙,晚點再回我」從這邊嗎?

👩吳珮瑩老師:對,接受和相信這個。一停下來關係就不同了。

了解對方

♥焦慮型:我覺得很難接受,我不知道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很困難。就是「說明一下」而已。

👩老師:這也說明對逃避型來說覺得焦慮型的「信任」是很難建立的。

♥焦慮型:我們想要給正向的東西,逃避型就會一直拒絕,不肯接收下來啊!

👩老師:逃避型你們的感覺是什麼?

♠逃避型:我之前的對象就很正向。但是!我們要的不是正向;我們需要的是能叫我們休息一下的人,我休息夠了,我就會去做該做的事情,關係就會正向一點, 我需要有人陪我,能讓我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去做事情。

♥焦慮型:我知道這有效,但你們(逃避型)的休息讓我感覺到是無盡頭的。

👩老師:如果關係要改變,焦慮型是不要再追討,逃避型是要能夠投入關係之中。 問題是「那誰先做?」如果是逃避型先投入,但焦慮型卻不停追問,就很難讓逃避型持續投入,這就是在不安全的關係之中,常發生的狀況,各種互動下來都是提問或者否認對方,不論是哪一方都是這樣。這是我們要去覺察到的。

深層的自我/關係探索 

♥焦慮型:我會覺得,因為關係會變,尤其是會向負面演變。

♠逃避型:我認為人生是只有一個,所以在未來的日子之中,我會想到很多我需要照顧的部分,會想到不能負責的部分 所以就覺得沒有辦法對對方負責,可能會讓對方失望或拖累到他。

👩吳珮瑩老師:我們要學會自我安頓,我們經驗中缺乏母親抱著我們的經驗,缺乏母親告訴我們她只要去買點東西,安頓我們的心靈。但我們長大了,我們要學會如何安頓我們自己。

♥焦慮型:為什麼他們(逃避型)對自己有那麼多的不了解?

♠逃避型:我清楚我自己的特質(自我),但我不知道的是和人相處上我該怎麼做(關係)。我的步調跟不上你(焦慮型)的要求。

♥焦慮型:了解……,我還有困擾的,有時候我們一起規定做什麼事情,但某天就不做了,我就會覺得為什麼突然不做,我不能理解,一直有藉口。可以一開始不說啊。(追問)

♠逃避型:因為你不會接受。

♥焦慮型:到最後都推到我頭上。

👩吳珮瑩老師:我們可以回到關係上來探索,為什麼在關係上沒有安全感,我們來回應這一點。

♥焦慮型:我只是希望,對方和我不同樣的地方,我希望在互動上,對方可以跟我說明。 

👩吳珮瑩老師:我們可以問逃避型「焦慮型剛剛的行為,有要理解你們嗎?」在怎樣的情況你們會覺得被理解了呢?

♠逃避型:給我點空間,就是一種理解。

👩吳珮瑩老師:逃避型互動上會有一種狀況,就是回應很慢,需要一些時間消化。

♥焦慮型:我接受了 我「讓」他這樣。

👩吳珮瑩吳珮瑩老師:像你說「讓」,在關係上的表現就不會是「接受」。

♥焦慮型:可是我認為我有調整了。

♠逃避型:我覺得她(焦慮型)有努力,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去回應對方。只要他不知道怎麼回應我,我就會回到手足無措的狀態。不然就是他的回應讓我覺得他對我的期待太高,我就沒有辦法回應。

👩吳珮瑩老師:在雙方當中,知覺是很大的不同的,連「理解」都是用各自的方式去理解,這很容易造成誤解,使得互動變得很糟糕。逃避型的可以好好看對方說「我知道」,但這對逃避型來說很難,就像對焦慮型對逃避型的說「你慢慢來 」一樣。

👩吳珮瑩老師:關係是建立在自我能夠獨立,才能讓關係整個親密起來,而不是只有身體或者 心靈只有其中一個親密。心靈上的親密是來自 尊重、理解、包容。這需要練習和覺察,透過這樣的體驗,我們才能了解到如何尊重和理解對方。在這之後我們繼續來探討在關係之中的互動應該要怎麼樣覺察和行為。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總是挑剔伴侶?他的不好,解除你的焦慮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2

【熊熊遇見你經典QA】努力經營關係還是不快樂?海苔熊:先停下你的努力

4/25(日)愛心理舉辦【熊熊遇見你】新書分享會,由吳姵瑩諮商心理師主持,「科普心理學家」海苔熊與「約會顧問」瑪那熊主講,一同談談從脫單到進入關係,再到分手後的放下等不同階段的感情課題,愛心理小編也整理了當時現場朋友所提問在關係中常見的問題以及老師們的看法,希望對於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們也有所幫助唷!

跟對方在一起很久,也覺得很愛對方,但為什麼我們依然衝突不斷、時常吵架?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事實上,當一個人已經佔據強勢的主導地位時,另一方就會嘗試在其他地方反擊,進而引起你的情緒,最後就會演變成高衝突的相處模式。

想要改變這樣的相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如果發現自己就是強勢的那一方,不妨試著將強勢的語氣用詞改為站在對方角度,以想要了解對方想法的態度進行對話。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在經營這段關係,為什麼彼此間的關係卻沒有因此而變好,依然陷入僵局?到底還有哪個部分需要努力才對?

海苔熊💁‍♂️:其實,有時候不是因為你沒做甚麼所以無法改變,而是因為你做了甚麼才導致現況。所以,如果想要打破僵局,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停止努力」,無論結果是好是壞,至少能打破現在的僵局。

很多人會說要放下,但其實大家都知道放下不容易,所以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放下,那就把那塊放不下的對象、回憶或是傷痕留下吧!讓它留在你的內心深處,不要老是想著要忘記,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那塊放不下的印記會越來越小,它也許不會消失,但你已經可以帶著它自在地繼續往前走。

如果真的覺得自己需要外在輔助,那我們也可以藉由一些儀式,好比我有個朋友先前已經與未婚夫拍了婚紗,卻發現對方劈腿,最後她就將婚紗燒掉,像這個燒的過程對她而言,無論是她的不甘心、憤怒等其他情緒,或是這段感情,她都有劃下句點的感覺。所以如果覺得自己仍受前段關係的影響,可以透過一些儀式感來幫忙,比如也可以用筆試著寫下此刻的心情,接著放進信封裡,讓這樣的儀式幫助你釋放情緒。

當我們面對恐懼或挑戰時,最常出現的行為就是逃避,現在想像有一扇門的後面有一隻很可怕的怪物,但因為我們害怕,所以我們就會將門緊緊關上,並與那扇門離得遠遠的。但如此一來,我們永遠也不知道門的後面除了那隻可怕的怪物以外,也許還會有什麼其他美好的事物。

海苔熊💁‍♂️:像我最近真的很不想唸書,我就詢問我的「慢慢來」朋友,他告訴我既然不想唸書,那就念少一點吧!他說我每天只能唸書十分鐘,千萬不要再多了,唸完書後就做自己的事。於是,我拿起書本開始唸書,唸著唸著,不自覺就超過十分鐘了,接著我發現唸書這件事也沒那麼討厭,所以接連唸了兩個小時。我告訴那位「慢慢來」朋友,他還罵我不是跟你說不能唸超過十分鐘嗎?

所以,當我們面對挑戰或恐懼時,會有逃避心態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不妨試著用「慢慢來」的態度來面對,我們可以從緊閉門,慢慢地開一點小縫,再開大一點縫,總有一天我們就可以把門打開,面對可怕怪物後看見更美好的事物。

 

對愛情還有更多疑問的小愛粉們,歡迎參考八月份海苔熊與瑪那熊的愛情這種病系列講座唷💕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

8/14【愛情這種病 – 迷惘症】掌握愛情價值,吸引值得的伴侶!

8/14【愛情這種病 – 迷惘症】掌握愛情價值,吸引值得的伴侶!

海苔熊科普心理學家

8/15【愛情這種病 – 焦慮症】他愛我?他不愛我?總是愛得患得患失?

8/15【愛情這種病 – 焦慮症】他愛我?他不愛我?總是愛得患得患失?

 

8/15【愛情這種病 – 缺愛症】不愛會死!幫你戒除愛情吸食上癮問題

8/15【愛情這種病 – 缺愛症】不愛會死!幫你戒除愛情吸食上癮問題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8/21【愛情這種病 – 絕緣症】不再自斬桃花,擁抱且真實去愛

8/21【愛情這種病 – 絕緣症】不再自斬桃花,擁抱且真實去愛

 

8/21【愛情這種病-依賴症】遇見他,你變得很低很低,低到認不出自己

8/21【愛情這種病-依賴症】遇見他,你變得很低很低,低到認不出自己

【愛情這種病】其他課程請點:https://www.iiispace.com/loveism/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為什麼分手這麼久,我還走不出來?

整理與撰寫:黃秀玉 愛心理特派編輯

我們曾經約好要一起走遍世界各地春天賞花夏天戲水秋日賞楓冬日堆雪,我們說好要在5周年紀念的這年去東京鐵塔看第一道雪,然而站在東京鐵塔眺望時,看著燈火模仿墜落的無數星光,我終於到達但卻更悲傷,因為只有我一個人站在這裡,完成我們的夢想。以前你總說時間還有很多,只是現在我發現明天未必就有以後。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魅力吸引的關鍵要素:用好奇心與自己和他人連結

Tags : 

整理與撰寫:黃秀玉  愛心理特派編輯

根據心理學家們研究發現,相貌外表是影響第一印象的重要原因,人類是一種怕麻煩的生物,喜歡用最具經濟效益的方式進行思考、傾向用最少的「思考」了解最多的「事實」。

外表包含了長相、穿著、打扮、氣質,而重視「外表」並非膚淺的表徵,你所不知道的是,在第一次見面時,外表能給予初次見面的對象相當多的「提示」,對方會根據此提示判斷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並決定是否要再做進一步的了解。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似戀關係:讓你陷入痛苦的,正是那些美好

Tags : 

整理與撰寫:黃秀玉  愛心理特派編輯

「幾個月前我們去看電影,他主動牽我的手;他每天都會傳LINE向我道早安,關心我吃飽了沒;每晚睡前他總會跟我說他很想我;不論是跟朋友聚會、一個人吃晚餐、加班剛回到家,我們會和彼此分享自己現在的狀況,甚至吃了什麼、做了什麼,這些瑣事都瞭若指掌;我的每一則FB貼文他都會立即按讚,甚至我跟其他異性單獨出門他也會表現出醋意;上個月,我們第一次接吻、第一次上床………我們這樣算是在一起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擺脫情緒勒索:開始看懂窒息關係帶給你的好處

Tags : 

整理與撰寫:黃秀玉 愛心理特派編輯

你的人生總在滿足別人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再試著問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願意拿你的人生去滿足別人?」

如果上面的問題難以回答,那麼你可以試著回答姵瑩老師所問的幾個問題: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如何面對資訊爆炸的焦慮感?有意識的抉擇讓人生不超載

Tags : 

作者:趙守箴 諮商心理師

提升適應力的四個元素:

1.放鬆與彈性
2.有意識的抉擇
3.連結與節奏
4.支持

「適應」是對新階段、新環境向外接觸,發展連結的過程,所以適應的條件,首先必須是自己的內在狀態好,才能有足夠的心力,把觸角向外延伸。一個放鬆有彈性的人,在新環境中就比較能保有轉圜的空間,而不會被舊有的習慣模式或僵化的框架侷限,而難以適應。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人生抉擇學:總是猶豫在生活大小事的五種類型

資料整理與撰寫:林俐Li Lin 愛心理編輯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成千上萬個選擇所組成,每個選擇如同巨大機械中的小齒輪,一個嵌著一個,互相影響,推動我們向前走,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取捨。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建立心理界限:情緒被勒索?卻在糾結中感覺安全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也被情緒勒索了嗎?

講到情緒勒索,從關係共構與自我結構著手,讓大家看到勒索者被勒索者之間的對應關係,彼此在當中,勒索者的「開心」,與被勒索者的「痛苦」,但卻隱含著酬賞機制,使得關係非常糾結。如果要擺脫這樣共構出來的關係,就必須讓自己從自我出發,看見自我的狀態和組成,幫強化自我的力量。

Read More

  • 0

如何面對困境:暫停「回歸正軌」的思考,承認是突破逆境的第一步

整理與撰寫:黃秀玉 愛心理特派編輯

每個人一定都曾遭遇過順境跟逆境,順境時看什麼都順眼,就連被人陷害也會自我安慰「哎呀!不用理那種小人,自己可是大格局的人呢!」;但逆境時,腦海裡卻浮出不滿的怨憤,就連等個紅燈稍微久一點,都能成為今日有夠不順遂的理由。我想這樣的經驗大家應該都曾發生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生活忙盲芒?定期心靈卸載,才不會被生活壓榨

整理與撰寫:黃秀玉 愛心理特派編輯

生活在這座城市裡,你最熟悉的路徑是從公司到家裡?
中午用餐時間不是在電腦桌前邊吃飯邊處理工作,就是滑手機確認是否有未讀訊息?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像爛泥一樣攤在沙發上雙腳開開,一點也不想動?
明明是休假,但手指卻總不自覺的點開公司信箱確認是否有新進的未讀信件?睡前腦海浮現的都是隔天的待辦事項?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給陷入三角關係旋渦的你:讓他漂泊,讓自己自由

整理與撰寫:黃秀玉  愛心理特派編輯

  • 「在愛情中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你認同這句話嗎?

  • 是不是真的有所謂的「劈腿性格」?人家說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是真的嗎?如果當初是小三扶正,對方會不會比別人更容易再劈?

  • 為什麼會有「自願性小三」?為什麼明明有些人知道對方已經有伴侶,還要介入這段關係?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五種心理魅力:外顯的自信可以培養,內在的自信充滿力量

整理與撰寫:黃秀玉 愛心理特派編輯

在人生的時間軸中,我從懵懂無知走到了現在的半知半解,內心總有一些疑慮及不踏實,總想要更加了解自己,也想成為更好的自己,追求更美好的未來;面對快速改變的未來該具備那些能力,以及該如何培養自信?這是我想報名這堂講座的緣由。

Read More
Read More

  • 0

身心平衡學:用想法為生命著色

作者:趙守箴 諮商心理師

上週末分享的主題「身心平衡學:讓你成為身體的主人」,聊到大腦的機制和意念對身體心理的影響。

我們的大腦就好像電腦一樣,只會不停地執行任務,沒有停下來的一刻,所以很多人會經驗到:叫自己「不要去想A事件」,大腦偏偏不聽指揮,繼續想著A事件;利用大腦的這特性,我們在現場玩了小遊戲,親身體驗一下不會暫停的大腦。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擁抱內在小孩:給出愛與接收愛,你就是愛的中心

資料整理:陳冠吟 愛心理編輯/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講授:吳姵瑩Chloe 諮商心理師

Do It!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

親愛的,很多人都想知道怎麼療癒內在小孩,我們用幾個簡單步驟和例子,告訴大家你可以怎麼幫忙自己。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擁抱內在小孩:找回任性的自己,享受單純的喜悅

資料整理:陳冠吟 愛心理編輯/吳姵瑩Chloe 諮商心理師

講授:吳姵瑩Chloe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在談論內在小孩時,很多學派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們這段整理到未受傷的內在小孩模式,提供給大家參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擁抱內在小孩:跳脫停格的記憶,把傷痛留在過去

資料整理:陳冠吟 愛心理編輯/吳姵瑩Chloe 諮商心理師

講授:吳姵瑩Chloe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在談論內在小孩時,很多學派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們在這裡以心理學常用的隱喻帶大家認識飽受傷痛記憶的內在小孩模式,提供給大家參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吳姵瑩心理師:在童話中,看見自己反覆的情感模式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聽了海苔熊老師的講座「戀愛童話心理學」,我一直都對童話在隱喻中反映人性這點很感興趣。還記得還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補習班老師跟我們提到:

「童話角色越是讓你認同的,那角色的心思或性格會跟你很一致。」接著老師補了一句:「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們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是什麼,如果你們知道了,我所有的秘密就不保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建立心理界限:人際吸血鬼與拯救者天使之間的愛恨情仇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在「建立心理界限:你我都該提高警覺的人際吸血鬼」中,我跟大家分享了生活中常見的卡普曼戲劇三角,而缺乏界限的人,往往很容易在三角中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因為習慣拯救、幫忙別人,就容易吸引想要被幫助或認為被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吳姵瑩心理師:用轉念,為生活帶來希望與力量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昨天聽了趙守箴老師「身心平衡學:讓你成為身體的主人」,感覺收穫滿滿。趙老師提到「意念」是影響心情,也影響身體,更直接用例子體驗。

想像一下有一件事情你一直想做,但是你很害怕的。

現場有人提到「我想參加三鐵,可是我不會游泳,我怕自己淹死」,然後他把這句話複誦了三次,就發現自己身體越來越緊張,情緒也越來越絕望,對參加三鐵更是寸步難行。

接著只要你這樣轉念:「我想參加三鐵,而我還不會游泳,這是一個挑戰」,然後一樣把這句話複誦三次,就發現自己身體開始放鬆,又帶有一種甦醒的感覺,情緒也越來越激昂,因此開始想採取行動,去報名游泳,也感覺三鐵並不是不可行的。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體驗,只是簡單的轉念,你就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甚至改變行為,只要你有意識地看見,「你到底都怎麼想、怎麼看待事情」,「想法所帶給你的情緒」。我們經常下意識的複誦某一些想法百萬遍,而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陰鬱,行動越來越沈重,這經常與「我不喜歡我自己」、「我一定做不到,我是糟糕的」、「我好廢喔,我一點都不上進」等等負面自我評價有關,而只要我們願意去調整,就會為生活帶來希望和力量。

所以親愛的,其實大腦的特性就是「執行」,它無法「暫停」,所以當你覺得你想做的事情是「挑戰」,那你會升起應對挑戰的機制,接著去執行、學習與克服,但當你覺得那是「恐怖、不可能」的事情,那你也會「執行」這樣的信念,你無法讓自己不去想(暫停)這件事有多恐怖,你會無限放大,一直到你身心癱瘓為止。

 

轉念,以及意念的覺察,就能讓你成為身體的主人了。

延伸閱讀:身心平衡學:愛自己,他人無法取代的四個練習

姵瑩老師新書推薦~
做自己最好的陪伴:找回安全感,讓你的內在小孩不害怕、不寂寞的五堂課購買連結

★ 不單擁抱內在小孩,同時也引領你認識自己的「內在大人」。
★ 各種互動式練習:從開始閱讀的那一刻起,就是安全感的練習!
★ 特別收錄:吳姵瑩老師親錄「內在小孩冥想引導」,掃描書中QR CODE即可聆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建立心理界限之後:原來憤怒的存在,是對自我的保護

Tags : 

作者:林俐Li Lin

「我如果生氣了,是不是很自私?」
「只是一件小事,我真是小心眼的人!」
「我是不是很易怒?慘了,別人會怎麼看我?」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建立安全感之後:終於看見我不只是幸運,我一直都很努力。

作者:林俐Li Lin

我似乎每次在面對人生的低潮或困境時,總會出現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把我從黑暗中救起,所以我常常在心裡對著自己這樣說:「我真的是個幸運的人吧!」或許,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可以感受到「幸運」是很正向、開朗且充滿熱情的想法,但我現在才知道,這與我心中的「不安」有著極大的關聯。

Read More

Read More

  • 1

建立心理界限之後:穿越恐懼,將能滋養茁壯

作者:林俐Li Lin

‘’Name something you might find under a rock.(你在逃避什麼?)’’

上述的句子是我大三修《諮商理論與技術》這門課,老師在講解「自我覺察」的概念時,請我們回去做的練習。那是我第一次認真體會自己內在深層的感受,面對各種情緒的湧現,我是恐慌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所以我逃走了,當然也缺交了那次的作業。

我心中的問號,一直到這次參與「擁抱內在小孩~心理界限訓練工作坊」,我才終於明白,自己當時的狀態,我害怕面對任何具有張力與破壞性的情緒。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為了捍衛自己的界限,在遇到不舒服的事件時,展現憤怒,應該是人之常情,但對我而言並非如此。過去的我總是退縮、不敢憤怒,面臨衝突的壓迫感使我害怕,我只希望情況可以快點緩和下來,所以每一次都選擇「壓抑情緒,避免衝突」。

然而,這些委屈與受傷並不會隨著時間淡化,它們更像是一個個地雷,埋進我的心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不經意的被引爆,傷口一次比一次更深更痛,而我始終逃避、不予理會,任由它們發炎潰爛,最終形成了無法脫離的惡性循環。

在「心理界限工作坊」上課的時候,姵瑩老師和我們說,看見恐懼」是第一個步驟,必須先瞭解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總是無法表達內心感受?於是,當我終於鼓起勇氣面對心底的幽暗時,才知道以前的我是多麼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原來我從不曾好好的陪伴自己。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自我對話的過程中,再度經歷了童年的無助和慌張,但不同於當時,我不再忽略自己的情緒,我學著去感受、我學著去擁抱,我告訴自己,沒有什麼需要害怕的了,因為我已經擁有足以帶著我穿越恐懼的力量。

我早就不是那個總需要討好他人的小女孩,也不是一定得逼著自己融入團體的小女孩。我可以牽著她離開,我可以告訴她,請她不要害怕,我會帶著她去尋找自己的天空。

延伸閱讀:建立心理界限:忍一忍,很多事情就會變好!

推薦課程:擁抱內在小孩~心理界限訓練六講(週三平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職夢沙龍-職場夢想養成計畫1-1讓天賦自由-MBTI與自我認識

Tags : 

作者:Ray Tseng社工師

你帶著一顆徬徨的心來到這裡,對於未來你有好多的不確定性,即便你已經在工作崗位上好多年,但仍然感到心裡少了點什麼,總是少了一些動力,總是感到不踏實。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曼陀羅心靈彩繪 初階/進階『圓』滿落幕

Tags : 

作者:曾瑞娸 Ray Tseng社工師

一天半的心靈彩繪旅程,用圓、色彩、創作走了一趟召見自我之旅。

「當創作開啟了,就不會停下來。」綺祐老師為這堂課這樣開場著。不知道你有沒有過一個經驗是,當你往前跨了一步後,就一直不斷的往前走了,一路上的驚喜及偶遇讓你漸漸放慢的腳步,去細細品嘗周遭的一切,甚至最好不想停下來。

P1340765

 

曼陀羅,源自東方宗教象徵著神的居所,也可視為人們的內在世界,更是一種修行,亦猶如時間紀錄著一切大部分;圓的形象也是,象徵著圓滿、豐盛、生命,或是一種整合與圓融。

對於藝術,相信許多人是害怕靠近的,可能你從小就不是一個有藝術天份的人,或是在繪畫這方面有些挫折,而我也是,總永遠畫不出我真的想要畫的東西。我們都曾因為害怕而拒絕,我們都會因為挫折而逃避,唯有靠著自己的力量,才能勇敢的嘗試挑戰。

來自中部、東部的學員分享著:「其實我也很不會畫畫。」於是在課程最後和大家分享了這一段勇敢的旅程,最後卻是滿滿的收穫,因為自己願意跨出這一步。從害怕恐懼到從中獲得樂趣,需要你的勇氣與願意。

 

「原來我和色彩有這樣的連結!」A學員說到。

「這樣的自我覺察過程好讓我印象深刻」B學員說到。

 P1340780

作品分享

曼陀羅其實是一個媒材,一個透過上色、創作,去檢視自己的狀態或看見自己的過程,每一個顏色代表著一個意義,每一個描繪都是內心場景的投射,曼陀羅的形象與我們從小接觸的繪本不同,繪本中會有圖案,然後我們從學習及社會化過程中會知道每一個物品他所屬的顏色大概是什麼,或是什麼樣的形狀,在曼陀羅的圓裡面,沒有框架,沒有界限,只有你自己。

 

可能你在創作時是帶著某一個靈感或故事,也可能是完全沒有想法的產出了一個作品,在這個沒有對錯美醜的圓裡,透過顏色與作品,去對照與發現自己的狀態,更接近自己的心靈,這正是綺祐老師真正想帶給大家的,當你獲得了此時此刻的自己,創作就不會停下來了,而與自己的連結,就開啟了。

P1340792

 與講師、作品合影

延伸閱讀:「秘密」沒告訴你的事:卸除恐懼與焦慮,才能心想事成

Read More

  • 0

我們一起建構了馴養,也創造獨一無二。

Tags : 

作者:曾瑞娸Ray Tseng社工師/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六、3/20 (日)  09:30-12:30【 我們一起建構了馴養】找回彼此滿意的愛

「什麼是馴養?」家鈴老師這樣問著。

馴養是一種陪伴、是一種教養關係,在這裡的夥伴們此起彼落的說著,但卻似乎沒有辦法有一個好的定義。『對我而言,你只不過是個男孩,就像其他千千萬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隻狐狸,就跟其它千萬隻狐狸一樣。然而,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間惟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唯一的了。互相信任,互相依賴,無論對誰,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是彼此的唯一了。』小王子裡是這麼說的。現實生活裡,你理性的知道對方不是唯一,若將他視為唯一,若有一天失去,是痛苦的;但從親密關係中探究馴養,確實我們在關係中會將他視為這個位置的唯一。

來到這裡的夥伴,開啟了一條自我探索之路,家鈴老師帶著夥伴們去觀察自己的行為模式,在牌卡的探索與書寫中,找出自己的愛情劇本,進而去探究在關係裡的你我他。

 

廖家鈴老師_4761


 

 

七、3/20 (日)  13:30-16:30【 我們一起建構了馴養】讓我們情話綿綿

我們的身體,會誠實的表達當下的感受。

「不需要有任何的思考,做出一個動作。」Mendy老師運用戲劇治療的方式帶領夥伴們,這是一個能量的轉換,覺察的開端。

還記得熱戀時期的你嗎?你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一天24小時似乎都覺得不夠多,總希望有更多的時間相處;但長久的感情是這樣,總是有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會有一些平凡又瑣碎的事情進入關係裏頭,大家總說著溝通很重要,但在溝通前,更重要的是覺察。

你會不會好奇,當老師要你不假思索地做一個動作時,你為什麼選擇這個動作?關係是這樣,有太多的時候沒有想太多,一個反應丟回去給對方,一個情緒回應給對方,因為你知道他應該會接住,因為你有足夠的安全感知道他會理解你,但有時候或許在某一個時刻,對方的回應不如預期時,你有什麼感覺?可能因此大吵一架,可能因此產生了摩擦。

聚焦於自己的感覺,開啟覺察之路。摩擦的產生,常常兩個人會陷入關係中的相互指責,對話中不斷說著的是,你是壞蛋,因為沒有人想成為那個壞蛋,所以會開始有一種揪出壞蛋的循環對話。如果你是一個需要有許多對話的人,而對方的性格上是比較安靜的人,你能不能去看見自己與對方的需求,然後把需求放回自己的身上,而覺察從情緒開始。例如:你不斷的說著你今天發生的大大小小事,對方聽著,但沒有給你太多的回應,你需要有人跟你討論分享,他的安靜聆聽讓你感到生氣,在這個時候,你能不能先停下來去感覺自己的生氣,很多時候這個暫停,只需要三秒鐘就夠了。

因此,希望大家能從覺察開始,看見自己的對話模式,慢慢的找回最初的情話綿綿,如同Mendy老師所說:「你變得更好不一定就會有另一半出現,因為那還需要一些緣分;但可以相信的是,不會再遇到爛桃花」。

延伸閱讀:兩性相處的秘訣:承認害怕失去的恐懼

推薦課程:親密愛情沙龍第二梯次詳情

Read More

  • 0

離開馴養之後:改變,開啟自我療癒之路。

Tags : 

作者:曾瑞娸Ray Tseng 社工師/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三月份隆重登場的親密愛情沙龍,為大家開啟一趟自我療癒之旅。

四、3/19 (六)  09:30-12:30【  離開馴養之後…】愛情與自我療癒

「分手是一種改變,生活模式的改變、自我狀態的改變、世界觀的改變。」姵瑩老師這麼說著。

分手的歷程大多是很長的,在關係裡的你,很多時候可以預期到分手的來臨,而那個痛苦與心理的拉扯,其實從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分手,可能帶給你好長一段時間的掙扎與痛苦,直到之後的完完全全在情緒上「接受事實」為止。從分手事件開始探討,你的生活模式變的不一樣了,突然你空出了好多時間,然後你不知道要做些什麼,那些空白成了一種恐懼;你本來在交友圈中是他的誰誰誰,而突然的要開始做回你自己,有可能霎那間找不到那個自己的定位;如果對方是劈腿,這可能會挑戰著你的價值信念。這些一再的挑戰著你,挑戰你的適應力、你的信念,你需要的是,開啟自我療癒之路。

你會找好多理由來告訴自己,你們為什麼分手了,但其實你知道,分手的理由不需要多,只需要那一個,就是「他不愛你了」。這個理由好殘忍,不愛了,心感覺被撕裂了,為了避開這樣的痛,所以你會找其他100種理由來掩飾這一個讓自己痛苦的理由。

「鑰匙都在自己身上。」姵瑩老師溫暖的說,面對自己的傷口,從自己身上的經驗找尋答案。

可能現在的你是幸福快樂的,可能你在關係裡遇到的瓶頸,又或者是你單身的很不快樂,自我療癒之路的開啟,是一種復健的過程,一開始總是會感到強烈的不適,伴隨著不斷的練習,疼痛感降低了,也漸漸康復了,我想請您帶著這一句話走這段路,「相信自己夠好,且值得被愛」,只有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才能讓自己慢慢回復,找到值得愛你與被你愛的那個人。

20160319_9791

 

五、3/19 (六)  13:30-16:30【 離開馴養之後…】找回愛與被愛的勇氣

接續著上午的探究,下午我們試著用實際的演練,來幫助自己找回愛與被愛的勇氣。

「我們渴望親密,但又害怕衝突;我們期待天長地久,但又擔心不能擁有。」志恆老師為關係這麼說著。

我們都期待有一段好的關係,所謂好的關係並非是避免衝突、負面情緒的產生,那重要的第一步其實是「自我覺察」。這看起來就像是個抽象名詞且人人在講,甚至你其實也知道,卻不知道能怎麼做,你需要的是去看見自己在關係裡的情緒流動。我們的文化總將負面情緒標籤化,因此我們鮮少去正視我們的負面情緒,但其實情緒是一個對自己很好的覺察開始,例如:我感到好孤單,提醒著你需要為目前的生活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連結。承認情緒,有了覺察,就可以試著去讀讀情緒想和你說的話,負面情緒是要幫助你找到正面的價值。

另一方面,感情中,是不是經常不小心有了託付心態,託付心態意味著自己未充分成長的部分,進入關係裡,你不知不覺的將這個責任投射到了對方身上,或是你知不覺地去承擔了對方想放在你身上的東西,一方會因為要不到而失落;一方可能因為承接不了而逃避或倍感疲憊。是否聽過雙人床上躺著六個人,兩個人都可能背負著原生家庭的重擔走入關係,可能因為一些原因,讓兩個人不放棄的一直走著,但若沒有好的處理,那些交錯複雜尚未充分成長的部分,可能會從你的身上再傳到下一代,成為代間循環。

可以運用一些練習,去慢慢地擺脫自己的投射與承擔,你需要知道每個人的人生只能有自己去照顧,你無法改變任何人,只能改變自己,承認自己的限制,也承擔照顧自己的角色。在練習之後,學員收穫滿滿,感受到自己面對關係的焦慮下降,也感受到自己的自信與穩定提升,擅長NLP的志恆老師鼓勵大家不斷用新學習到的語言,陪伴自己度過低潮與恐懼,為愛與被愛找回更多勇氣。

20160319_9228

 

 

延伸閱讀:承認與釋放情緒,是療傷必經之路

推薦課程:親密愛情沙龍第二梯次詳情

Read More

  • 0

愛情與麵包的抉擇:接納自己,很多事就不再是兩難。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在國際女人節裡,我們一群女人聚在一起,討論著歷久彌新的人生選擇題。

「愛情與麵包,看起來很像是把心撕裂的抉擇。」在大學任教總是知性嚴謹的Lucy老師,難得很感性地說著。

1931284_798371526960457_8008352992919208437_n

有別於工作室其他課程的感性導向,Lucy老師非常有條理的設計一連串的變項想要理解,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讓愛情與麵包對人產生影響,而她也很好奇為什麼總是有人在這兩個命題中為難。

她廣泛搜集各個年齡層、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的樣本,去訪談他們對於愛情與麵包的抉擇是什麼,而曾經她覺得得到的答案可能會有差異,但卻發現,透過這些條件的篩選,並不能滿足她對這個答案的渴望。

「我們都以為,直覺的反應會覺得男生應該都事業心比較重,所以會選擇麵包,而感覺女性似乎都會依附愛情,但事實不然,我問過的許多女性,她們其實傾向於選擇麵包,而她們務實的告訴我:『因為我的工作跟成就是我更可以掌握的,它不會背叛我。』。而也有男生告訴我:『當然是愛情啊!因為要找到對的人並不容易!』」Lucy老師說著,在場的女人們一片沈默。(OS:多麽浪漫純情的男性!多麽務實真實的女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也有國外的一個論壇,統計上千筆資料後,發現這樣的事實:七成女性選擇麵包,六成男性選擇愛情。」一片沈默後接著一片譁然,女人們睜大眼睛,也開始想著自己是那七成還是那三成。也許在男女成就有些失衡的世界裡,女性只要有機會在工作上嶄露頭角,就會想要緊抓住機會吧!

親愛的,對你而言的麵包是什麼呢?那個可以不用擔心餓肚子?還不錯的生活品質?足夠的工作成就感?良好的收入與賺錢能力?可以成為工作上的領頭羊?

那對你而言的愛情又是什麼呢?轟轟烈烈的唯一?被懂被理解被接納的愛?共度患難的山盟海誓? 

然而在Lucy老師分享許多愛情故事,以及自身的愛情體悟後,她得出一個結論:

不了解自己的人容易兩難,了解自己順序的人就相對不兩難

不接納自己的人容易兩難,容易執著的人容易兩難

當你不了解自己的需要,你也只能從愛情裡與麵包裡不斷權衡利益,或者長遠規劃的利弊得失,你也容易受人左右,因為總是需要聽聽別人怎麼說怎麼看,而難以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當你不夠相信自己與接納自己時,你總會兩難,因為你不確定自己做的是否正確,捨棄這段愛情,是否還有下一個人等在那裡;為愛遠走他鄉,是否有另一個適合的工作機會在地球另一端等著自己?而在無法接納自己情況下的抉擇,總會出現可怕的爭執,因為愛情而「犧牲」工作,因為麵包而「無愛」的人生,想來想去都難以忍受時,內心也只能交戰了。

最後Lucy老師想送給大家美國知名歌手演員泰勒絲Tylor Swift對於感情的說法:「我建議我所有的朋友們可以讓自己獨處一陣子。當你們陷入愛河,或者與某人約會,你正透過他們的眼睛篩選你生命的抉擇。當你花上幾年的時間成為你自己,完全沒有偏誤的時候,你就能懂什麼是你真正想要的。」

未命名                                     圖片來源:http://www.southernliving.com/travel/taylor-swift

親愛的,願你們都能真的懂,那些生命要你選擇的,那些生命教會你的,懂了之後,去活出屬於你生命的精彩。

延伸閱讀:為結婚而結婚,我不要這種假性歸屬

推薦課程:女人心月-好好說再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1

「秘密」沒告訴你的事:卸除恐懼與焦慮,才能心想事成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聽過吸引力法則和秘密嗎?」在心想事成工作坊開始之前,綺祐老師溫柔地問著大家。

學員們點點頭,看來真是紅遍大半天的著作啊!

「那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人可以吸引願望的達成,有些人卻怎麼努力都吸引不來呢?」綺祐老師繼續問著。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玫瑰花與小王子:因為馴養,我們練習聽懂彼此。

Tags : 

作者:Ray

親愛的,親密愛情沙龍系列在今年一月開跑了。

三堂課,你學到了什麼?你感受到了什麼?

對於愛情,我們總期待又怕受傷害,長大了以後,我們懷念當念純純的愛,再過一段時間,我們期待可以出現一個對的人、一段穩定長久的關係。

在這裡,朋友們、情侶們一起來參加,也有人為了自己成長或現在的感情狀態,想來找答案的那個你,與其說,來這裡學到了什麼知識或理論;不如說,你感受到了什麼,對於你自己或對於,你現在的狀態。

工作室也為大家整理了三位老師的課程,分享給還沒有機會參加到的你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成長!

IMG_7429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自己的身心練習:我們這輩子,只有他會陪伴我們了。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我們這輩子,只有他會一直陪著我們了。」小孟老師對著大家,摸摸自己的手臂,溫柔地說著。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你也測了MBTI嗎?聽聽心理師怎麼說。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你也玩了最近很夯的16型職業性格測試嗎?

這個測驗取用了MBTI的性格評估題目,並且作了一翻修改,相信在準確度上,讓很多人也對這個工具感覺困惑。為了這篇文章,我蒐集了一些資料,也整合了這一路一來我的實務和學習經驗,與大家分享我對MBTI的看法。

Read More
Read More

  • 2

心理學就在生活中,是痛苦讓我們注意到它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今天我再度深刻地感受到榮格說的”沒有一種覺醒,是不帶著痛苦的”。

你們來到這裡,看了我的文章,或者上工作室的課,有人因為需要而覺得有幫助,有人因為有所成長而讓生命有了轉圜。原來我有感而發的文字可以影響、陪伴著一些生命,也可以因為這些文字或者我傳遞的思考和語言,讓一些人覺得生命並不全然是沉重的,或者難以忍受的。(關於覺醒:你對世界的感受,是內在世界的投射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