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停止不斷爭吵的關係前,先正視自己的需求
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與越親近的人相處時,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展現出更真實的一面。當然包含脆弱的、憂傷的、煩躁的、自私的那些面向,有趣的是,有些面貌的自己,甚至是我們跟自己獨處時都不見得敢於正視的。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與越親近的人相處時,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展現出更真實的一面。當然包含脆弱的、憂傷的、煩躁的、自私的那些面向,有趣的是,有些面貌的自己,甚至是我們跟自己獨處時都不見得敢於正視的。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在我的求學階段,有一位輔導老師曾在生涯規劃課程中,向我們分享關於他自己的職涯故事,他說自己也並非一開始就知道「我要什麼?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只是在成長過程中發覺自己喜歡說話、也善於表達,因此曾經夢想未來成為一名記者,也實際付諸行動參與課程及訓練,但真的接觸後卻發覺那並不是自己所喜歡的,也因這段經歷,更確信他想從事的是可以上台說話、發揮好的影響力的工作,然而這段看似「走錯路」的經歷,並沒有白白浪費,因為實際的投入其中體驗過,才更清楚哪些部分不適合自己、也更釐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1.新年新希望
為彼此設定三~五個新年目標提示題,分別秘密的寫在小紙條上讓對方抽籤(可討論要抽出幾張來執行),伴侶抽出題目後,視個人的喜好、意願填上新願望的內容。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諮商,對我來說就像是每週去上一次心靈的健身房。」這是幾年前的一位案主和我分享的心得回饋,這個比喻我相當喜歡,也很認同。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人生總是充滿跌宕起伏,即便不是自己陷在難關裡,也難免碰到周遭很親近的家人、伴侶或朋友正逢「低潮期」,此時,我們能如何在陪伴過程中,好好接住對方呢?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
許多物品即使堆在角落用不到,卻怎麼也捨不得丟棄…
在外面看到還堪用、卻沒有人要的東西,忍不住想留住或撿回家裡…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許多人會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出席社交場合,或是對於到人多且需要互動的場所,會心生抗拒;當中也有部分人對人際交際的阻抗,已擴及至日常生活與人相處的微小互動裡,例如,買東西時不想與店員對到眼、剪頭髮時暗自祈禱設計師別跟自己交談、家庭聚餐前絕不主動擔任打電話訂位的人⋯⋯等。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每當看到他人擁有我所沒有的,嫉妒感就會油然而生…」
「這種感覺很不好受,我也不想嫉妒別人,但想法卻怎麼壓也壓不下去。」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不論是在捷運、公車等通勤場域,還是日常的大街、餐廳裡,隨處可見周遭的人群低頭滑手機。隨著手機裝載的功能、型態越趨多樣化,也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更讓人們離不開手機和網路的使用。其中,包含很大一部份的人際交流型式,也移轉到了更廣闊的網路世界,然而,頻繁使用社群媒體,許多人也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卻在關上手機後,沒有休息到的感覺,反而陷入無力感、空虛感,甚至焦躁感和沮喪感也油然而生。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有時,會沒來由的覺得活得很累,累到難以思考,也累到不想與人交際,可偏偏還是會自動化的勉強自己,去完成一件件的待辦事項,於是無力感逐漸囤積,看似忙碌,卻總覺得沒有意義。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生活中總是遇到令人心煩的事,也總有抱怨不完的人和事,有時,情緒確實好需要宣洩的出口,但在大肆的抱怨後,總是覺得心頭的煩躁感仍揮之不去,即使將周遭的人事物都抱怨過一輪了,還是無法打從心裡欣賞自己、融入人群。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生活中的人際關係類型百百種,端看對象與關係需求的層次有所不同,除了血濃於水的親屬關係、相濡以沫的親密關係、或是氣味相投的摯友結交,其實也存在著某些深深影響著生活方式或個人情緒的關係,舉凡校園中親師、同儕的相處、或是職場上與主管、組織的互動、與客戶的交際、甚至住家週遭左鄰右舍的八卦閒談等,都可能帶來心情的波動與身心壓力。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員
有次,我們有一群從事心理或諮商工作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位朋友分享了近日繁忙的行程後,問了大家:「你們有沒有發現季節轉換的時候,情緒困擾類型的個案會變多?」,其他人紛紛分享著自己的觀察,還有人找了相關的研究,發現部分研究在數據上而言確實如此,尤其秋冬時節,黑夜比白晝來得更長,生理上日照變少、心理上的寂寥感籠罩,也許都是情緒困擾的導火線之一。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員
前幾年網路上曾流傳所謂的「國際孤獨量表」,也曾有日本節目進行類似主題的趣味性訪談,調查了人們心目中認為最孤獨的生活行為排行榜,而年年榜上有名的,包括「一個人去吃燒肉/火鍋」、「一個人去逛夜市」、「一個人看電影」等日常活動,引發大家的熱烈討論,有許多人開始爭辯何謂「孤獨」?何為「獨處」?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員
我相信每個生命中的變動,都會帶來意義,變動會帶來「成長」還是「遺憾」,端看我們看待事件的角度,有時反而能激發出更多的可能性。
成為心理師的路途,一直是馬不停蹄的「長期抗戰」歷程。
在我升上高二即將選組的那年,想從許多有興趣的事物當中,選出我未來職涯的努力方向,當時搜集多方資料、還找了學校輔導老師交流心裡的想法,在一連串的自我探索之後,我立定志向要成為一名諮商心理師,自此之後,開啟了一段走不了回頭路的職涯。
接著一路拚上理想的校系、推甄嚮往的研究所,一步步踏完了一邊修學分、邊打工、 邊習、還得邊發想論文的日子,輕描淡寫的兩行字,卻概括了我近10年的人生, 可想而知啊,終於快到心理師國考的前夕,我會是如何的激動。
可是在這時生命的轉折一如既往的降臨,所謂的「變動」沒有一次不在我生命裡的重 要時刻發生。這一次,是在考前衝刺的一個半月,我因各種因素得選擇「搬家」,想當然爾,找房 子、看房子、收拾搬運、打掃、佈置等事情,佔據我三分之二的讀書時間,面臨的壓力不在話下,何況當時還兼職兩份工作,每天唸書時間剩下午夜12點到1點半,「誰會在國考前搬家,還不知死活的自己擦油漆、施作木地板?」我每天都在心裡這樣問自己。
可是,每當我結束一天的工作與代辦事項,我發現,自己似乎能更舒心的坐在書桌前,因為我清楚地知道,「變動」剝奪了我原訂計畫裡的時間與進度,而我才必須更把握住所剩下無幾的時間,試著將效率值開到最大。
於是,正是生活變動帶來的焦慮感,讓我毫不猶豫的翻書、卯起來準備;而我因應變動的狀態,更激化了我應對考試的決心。
就這段經驗而言,我會說,這次生活裡的變動帶給我的「禮物」,是更有效率、更堅定決絕的自己,那段時日在桌前發奮振筆疾書、不顧一切的圖像仍刻印腦中,我認為這就是自我潛能的一部份,是我原先所沒有看見的自己的一面。
陪伴你成長:【苦戀花系列工作坊】渣渣回收專門戶: 讓你痛並快樂著的愛情暈船症
延伸閱讀:想選一輩子不會後悔的科系就讀?面對生涯不確定性吧!
作者:劉乙欣 諮商員
(瓦拉米古道健行記事)
前些日子剛結束心理師證照考試,一連串的準備和馬不停蹄的專業工作,讓我意識到自己早已身心俱疲,對於助人工作者而言,工作之餘是格外講究放鬆、休息的。
週末難得不用工作,於是把握好天氣,悠悠搭著火車到花東,走訪瓦拉米步道。
Read More作者:劉乙欣 諮商員
曾經有個朋友很常向我傾吐,說他總是在羨慕別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在社群平台上都能看見其他人聚會、出遊的照片,反觀自己,他總是不在那些歡樂的場合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