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故事分享

  • 0

家人反對我的夢想:如何將反對化為支持的力量?

作者:林佳慧 諮商員

前陣子參加廣播節目錄製,談「不被祝福的夢想」,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大學畢業那年,我考上臺北市公職輔導教師,一放榜整個家族都為我歡喜,覺得能一次考上鐵飯碗是很值得喝采的事!然而,工作三、四年後,我發覺職業上的一些限制,加上渴望更有挑戰性的職涯,因此決定升讀研究所、預備轉職,但對觀念較傳統的家人而言,女孩子當老師一生有保障多好!當時媽媽對我說:「多少人還在當流浪教師,妳都考上了怎麼會想離職?諮商心理師哪有老師穩定?」也認為成年了就該幫忙分擔家計,指責我的決定很自私、只想到自己。

你的追夢之路,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充斥著反對的聲音呢?

 

不被祝福,不代表不被愛!

人生而有被愛、被支持與認可的「親密需求」,我們這麼渴望對方的祝福,很可能這個人是你在意和重視的家人、伴侶或朋友,因此,你自然會期待能受到他的支持和肯定,但同時,我們也有渴望獨立、自我實現的「自主需求」,當兩者相衝突時,你會怎麼辦?

一段無法接納,甚至不允許雙方有差異的關係,其實是種「共生」的狀態,會使得一方是「我要你聽我的-繼續當老師」,另一方則是「我也要你聽我的-祝福我、支持我」,互拉對方和自己共生,而這就是讓關係衝突僵持不下的核心原因。

在共生關係裡,彼此的痛苦程度經常是相當的!也就是,你感受到多強烈的痛苦,反對你的那一方也和你有著相似程度的痛苦感,但我們非得讓彼此這麽痛苦嗎?這很可能不是你們的本意,你是否曾想過,「不被祝福」不代表不被愛,關係還有另一種可能性是「我不認同、不支持你,但我一樣愛你」。

爭吵聲中潛藏三大恐懼

其實我們身邊不乏不被祝福的築夢故事,甚至可以說是越來越多。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多元的特性,我們更被鼓勵探索、認識自己,也從中受到許多啟發,這使得「追夢」早已不只是存在於青少年或20~30歲間的故事,就如在戲劇《俗女養成記》中,女主角陳嘉玲在近40歲時選擇了轉職,以及在電影《如蝶翩翩》中,70歲的老爺爺在退休後決定追求一直深藏心中的芭蕾夢。

在這一個個追夢故事中,比起光鮮亮麗,更多的是不被祝福、披荊斬棘。而衝突和反對的聲音,不僅反映出世代落差,也映照出我們心中的恐懼。

1. 失去恐懼:害怕失去原有的一切,包含金錢收入、身份地位、他人的景仰等。

2. 失敗恐懼:害怕未來不成功,擔心結果不如預期,也擔心失敗的後果引來更多批評、指責,像是「就跟你說了吧!好好的老師不當,考什麼研究所,搞得一塌糊塗!」。

3. 失連恐懼:害怕因為雙方的差異、想法不同,而彼此疏離、失去連結。

但除了恐懼,這些不支持的話語中,還潛藏了愛。例如:在恐懼背後是,父母的成長環境中「穩定」很重要,甚至是一生的追求,為此在職涯路上跌跌撞撞,所以看到想轉職、跳出安穩的我,心疼我可能會很辛苦。

 

將反對化為支持的三要訣

在不被祝福的夢想路上,我們需要練習有意識地收下家人的愛,把恐懼交還給家人,如此才能不被罪惡感拖著而寸步難行。你可以嘗試的是:

1. 提醒自己「不被祝福,不代表不被愛!」
2. 辨識出反對聲中的「愛」與「恐懼」
3. 如實地和對方說說自己的感受,用真實情緒與對方連結

卸下偽裝,分享你真實的想法感受時,你很可能會發現你們的擔憂、恐懼是共享的。至今,我依舊清晰記得,我和家人將近有一年半鮮少和彼此說話,直到那天在客廳,我說起:「其實我也很擔心,不知道這樣的選擇未來會如何、家裡經濟能怎麼分擔,而當你們說『妳只想到自己,不把家當家,那妳以後不要回來好了!』我更怕自己好像要被丟棄了,無依無靠,甚至不再是你們的女兒了,可是,我又很希望能讀研究所,所以我用下班時間在準備⋯⋯」我說著內心真實的擔心、害怕、矛盾與痛苦,這一刻,一家人才真正地安靜下來聽彼此說話,不再落入爭吵或冷戰。

幾番對話後,我哭著回應媽媽:「妳也是從不穩定慢慢努力到現在我們有了這個家。」媽媽接著說:「我就是自己走過,才不想要妳這麼辛苦!」我聽見了反對聲中深深的愛,於是我回應:「妳可以,我相信我也可以,因為我是妳的女兒。」那次談話後,媽媽看我的眼光有了不同,她好似真的知道我已經成年了,受到家庭的愛與滋養,我已經是個可以照顧自己、為自己做選擇和承擔的大人了!

 

 

而家人的擔憂呢?當然還是存在著,我能做的是「將他的恐懼交還給他,持續向前,並將一步步的累積分享給他們」,家人依舊擔心我會失去、會失敗,所以每當我向前走一步,我也和他們分享,用實際行動和收穫增進他們對我的夢想的理解、安撫他們的擔憂。

後來,我和一群心理師出版了合著書,回家時,看見客廳裡擺了十幾本我的書,我想,家人正用他們的方式參與著我的夢想啊!且在我和家人討論有諮商所邀請畢業後任職的事,媽媽分享若是自己會如何思量,但最終對我說:「可是,我沒辦法為妳做決定,因為那是妳的人生,但我真的覺得妳很棒、很為妳開心!如果有需要,我都會在,有需要幫忙要說。」這一刻,我感覺我們的關係有了新的連結,很親密、很厚實的支持,但又能夠相互獨立與尊重,而我很喜歡這樣的互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是安慰還是八卦別人?心理師教你七大點,成為他人溫暖的擁抱

Tags : 

作者:YaHan Wang 諮商心理師

「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我的擔心與慰問,其實是在傷害人」,一向熱心助人的小安,無奈的說出這句話。

 

在公司裡,大家都流傳著小杰家裡發生了大事,小安聽說小杰的爸媽在上個月車禍過世,而他許久未聯絡的弟弟回來奔喪,卻帶著一屁股賭債,要求小杰幫忙清償,然而,更慘的是交往十年的女友突然提出分手,快速地和別人結婚。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建立心理界限:華人的緊密關係,其實是共生現象?

作者:吳姵瑩Chloe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上個月去中國的時候剛巧買了《巨嬰國》這本書,在家族治療的領域裡,剛好聽到有人評論中國心理諮詢師武志紅的這本書,我到了蘇州誠品時,就立刻把它買下來拜讀。

翻開書之後我倍感驚艷,因為他的確整理了整個華人民族裡何以產生「巨嬰」現象,多數人在情感模式裡的「共生」現象,你就是我,我還是我的「自戀」,容不得他人跟自己有不同意見的「自體性」,總是企圖吞沒他人所有物、甚至思想的傾向,描述之貼切,也幫我統整了我這幾年來所看見的現象。

http://gty.im/169260449

他提到華人家庭裡的八大鍊鎖,為何家中總是有缺席的先生,佔有慾和總是干涉孩子的母親,反映了華人家庭思維裡重視親子關係,忽略夫妻關係的弊病,而導致許多不快樂也不健康的家庭,也造就了許多媽寶,還有痛苦孤單,無法融入丈夫家庭的媳婦,但這一切也來自於我們的「巨嬰」思維中,不容許別人介入自己所屬的關係裡,而讓家庭更容易生病。(推薦閱讀:失控的母親背後,是孤單的太太

那天我搭滴滴打車時,司機知道我是台灣人時問了我這個問題:「你們台灣人還在搞台獨嗎?」我納悶著他為何這麼問,但我只是回應他:「我們沒有搞台獨,台灣就是台灣,台灣是一個國家,台灣人擁有屬於台灣人的意識。」接著他告訴我一套他的理論,說著如果台灣沒有守護好,韓國沒有守護好,中國就會有危險,美國很可怕,會把中國給吞沒,所以台灣是中國的,香港是中國的,西藏也是中國的,全世界都是中國的……

當時我還沒看「巨嬰國」,我大概只能評估這裡頭的思維充滿了恐懼,害怕失去現有狀態的恐懼,不相信自己的國家夠強大到可以保護自己的國民,或者不相信自己的價值而需要透過吞噬他者來證明自己的國力。但當我讀了「巨嬰國」之後,卻更清楚看見,這是一種心理意識的渾沌狀態,沒有分化出你我的差異性,因此全世界只有「我」,只要與「我」不同的聲音、民族都是「非我」,也就是敵人且具有威脅性,而這也是何以在中國歷史裡經常渴望「統一」,而歐洲的版圖一直都是多國並存。

在西方能夠容許「他者」的存在,並且尊重差異性,同時也強調了個人的主體性,卻也因為尊重而更能理解彼此,然而東方強調關係的同時,消融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更吞沒了每一個個體的獨特性,而造就許多扭曲的關係模式,孩子與母親共生而結婚時覺得是背叛,先生與太太共生而彼此牽絆犧牲無法去追尋夢想,為了綁在一起,也綁架了自己的夢想,活在一起看似安全有連結,卻怨懟彼此又需要彼此的關係裡。
親愛的,這一切並非無解,而其實只要在自己身上的鍊鎖斷了,很多事就解開了,當我們願意去認識自己設立界限時。

購買連結:《巨嬰國》

延伸閱讀:你不是不夠好,而是他們眼中的你不夠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

【心理測驗】你是「濫」好人嗎?便利貼女孩指數測驗

作者:吳姵瑩ChloeWu 諮商心理師 /林俐Li Lin

「便利貼女孩的存在,就像便利貼一樣,人人撕下來就用,但未必用過就丟,或許有人會在意記下滿滿事項的紙條最後哪裡去了。反正她完成該做的任務,就識相地消失。」

大家對於《命中注定我愛你》中,陳喬恩飾演的女主角陳欣怡有著很深刻的印象吧!總是無法拒絕他人的拜託,默默地接下許多事,卻又不曾被真正的看見,真是又委屈又無奈。簡單有趣的小測驗,一起來看看你的便利貼指數吧!

 

距離下班還剩下三分鐘,你已經將今天的工作完成,正準備收東西離開,這時隔壁桌的小美,突然和你說,她晚上有個重要的約會,希望你可以幫助她將一份報表製作完成,請問你會有下列何種反應?

A.「好吧!勉勉強強拉!但必須要請我一杯珍奶作為回報」
B.「啊…..恩……..好吧」(再不答應他就要在一旁盧了)
C.「Sorry拉~我也有重要的約,下次請早唷!啾啾掰」
D.「真是的,下不為例!」
.
.
.
.
.
.
.
.
.
.
.
.
.
.
.
.
.
.
.

http://gty.im/511322567

選擇A的朋友,你的便利貼指數為[40%]
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雖然沒有到「濫」好人的程度,但耳根子軟的你,也較容易做超出自己所能幫助的事物,陷入自我的小小糾結之中。了解自己的底線到哪裡,對你而言很重要唷!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選擇B的朋友,你的便利貼指數為[100%]

很重人情的你,是一個沒辦法拒絕他人的人,為了避免紛爭,你寧願心裡的苦自己吞。「寶寶很累,但寶寶不說」這樣的方式繼續生活下去,真的會很辛苦!學習好好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與勇敢地拒絕,是你這一生很重要的課題。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選擇C的朋友,你的便利貼指數為[0%]

非常注重個人界限的你,將責任劃分得很清晰,是個理性且聰明的人。勇於表達自己的處境與看法,這是你的優點,但有時過度黑白分明,可能會傷害到他人。建議多給出一點彈性,會提升你的親和力唷!

 

 

選擇D的朋友,你的便利貼指數為[20%]
你是一個很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底線與可以接受的範圍,並且可以清楚但不帶刺的表達自己的立場與態度,是一個可以兼顧人情,又可以維護自己的個人界限的人唷!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

大腦先生:究竟是什麼讓漢典缺乏羞恥心?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這是在「大腦先生」的節目裡,我們一起分析了在演藝圈裡被稱為最稱職綠葉的陳漢典。跟陳漢典接觸的過程很有趣,因為總是很輕易地被他逗笑,也可以想像讓他人開心其實對漢典來說就是一件快樂又重要的事情。

漢典在一個關係緊密又很具有滋養性的家庭長大,而這讓他感到心理舒適因為很容易被照顧得很好,在人際互動裡容易依賴他人的意見,但幸運的是他即便是這樣的依賴,還是一直有支持他的人,讓他逐漸找到自己的天地。而家庭關係的緊密,在很多我們看過的案例中,其實很容易因為失去心理界限,而帶來很多情緒困擾,可是漢典並沒有這些困擾,很重要的部分是家中長幼有序,並且親人之間關係也是親密又有支持性,就不容易形成代間的問題。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很多華人的家庭裡,我們最容易看見母親跟孩子很親近,親近到孩子取代了父親的位置,或者容易跟孩子討論父親的不是,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成所謂的「媽寶」,或是媽媽的戰友,一起抵抗父親,也會母親感覺強烈的心疼,這對孩子而言即使是成人了,也很難從家中分離、獨立出來,也會帶來很多親密關係的困擾,因為媽寶心中最重要的,總會是媽媽。

雖然漢典缺乏自我卻心理素質強,因此人生中不容易感覺到逆境,當我們說他缺乏羞恥心,並不是那種說別人一直秀下線不要臉那種狀態,而是在他的教育過程中,那種「我做錯事情」、「我好糟糕」的羞愧感並沒有被增強。我們很容易遇到小朋友做錯事情,就被當眾羞理要他記取教訓,當孩子感受到自尊被打擊,甚至有其他人在一旁訕笑時,往往讓孩子在未來面對挫折時,會記住的是羞愧跟難堪的感受,但在漢典身上反而沒有,這跟家庭教育有關,家人本身就把挫折當養分,不會因為挫折就自責或自我攻擊,因此在常人覺得是挫折的,他不會因為羞愧而卻步,自然就看淡逆境了。(推薦閱讀:心理師的自白:原來說出真實需求,讓人感覺羞愧。

所以我們可以從漢典身上學習到的,是家庭結構中的長幼有序,父母慈愛子女自然孝順,夫妻之間的矛盾留在夫妻之間解決,不傳遞給下一代,夫妻情感真摯融洽,就會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再來看待挫折總是自我解嘲一番,就不會傷害到自我的價值,反而為自己蓄積能量繼續前行。

然而漢典仍然需要找到他自己,在他過往不論自己想不想做都獲得很正向的回饋和掌聲,其實會讓他很迷惑:「究竟我真正要的是什麼?我是誰?可是大家都很開心啊!大家也覺得我做得很好啊!」究竟他喜歡什麼,還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重要嗎?所以有時候很容易被他人影響左右,而不見得會去追尋自己的渴望。所以當今天他開始想要擁有自我和更多的自信,就需要對自己的感受更誠實,並且徹底執行那些聲音,才能慢慢清楚自己是誰,還有你想往哪裡走。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練習用中性眼光看待情緒

 

Read More

  • -

29歲的徬徨:又困難又關鍵的一年。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其實一直有很多興趣,除了心理學裡面各式各樣的學派,我也喜歡閱讀宗教的典籍,從小就很喜歡神祕學,甚至近年來也喜歡看占星相關的書籍,而對我而言,它們都是認識人的一種途徑,也是不斷解釋人為何活著的智慧和知識。

有時候覺得很幸運,有這樣的機緣去涉獵這麼多的知識,雖然還不夠有時間去深入的瞭解(你們都知道這些知識多麽廣博精深的),但每次將這些資訊整合起來時,會感覺到強大的同時性和力量。

我想說說我在旅途中遇到的小插曲。
那天我在旅館遇到一個英國女孩,我看到她是個背包客,就跟她聊了起來甚至約她一起去吃早餐,我跟她說,她跟我以往看到的背包客很不一樣,因為我在她身上看到正經、優雅但又帶有點天使般的氣質,而多數的西方背包客都會發現身上有刺青、鼻環或唇環,或者頭上一定要邊上幾撮辮子。我試著要用形容詞描繪背包客…

http://gty.im/459120199

「妳的意思是說嬉皮嗎?」她說著。
「賓果!」我笑著回答。

我們天南地北的聊起來,因為我私心的喜歡英國腔,就覺得跟她說話很有趣,然後我們不自覺得來到為什麼開始當背包客,因為這是她辭職後第二個月的旅行,預計在東南亞旅行六個月,她很興奮但也看起來很迷惘。我就告訴她我這趟旅途並不是背包客,我參加十天的僻靜營,是我的休假,卻也是我的進修。

然後我們一邊吃個泰國的水果早餐,一邊開始聊起人生。
她告訴我她29歲,我一邊陷入我當年的29歲,我一邊用一種複雜的眼神幽幽地說…

「29歲,是困難又關鍵的一年」我搖著頭。
「真的!」她很驚訝我說出這句話。

可以想像的是,29歲的她,曾經是在非營利組織裡頭擔任專案經理的角色,從行政上去援助很多有困難身世背景的孩子,她覺得是很棒的工作環境,但她並不確定自己是否想一輩子這樣工作。
「是的,29歲很多人做了很多很重要的決定,結婚、離婚、換工作(而且往往換了非領域的工作,就是換跑道)等等,而其實很多人在28歲左右就開始感覺到生命的壓力,因為在占星學上有很重要的行運會開始磨練你,迫使你學習甚至迫使你去感受與思考!」我說著。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妳的父母支持妳的決定嗎?」我繼續問著她,因為我似乎感覺她才剛經歷一場革命。

「嗯…他們一開始不是很認同,但慢慢的他們開始去理解我了」她淡淡的說著。(唉!在華人的家庭裡頭不知道會有多嚴重的革命了!)

「那妳現在開心嗎?」我接著問。

「嗯…」她有點猶豫的表情…「我還在體驗我現在的生活!」她說著。

「真棒!妳做了一個很不容易的決定去跳出妳的舒適圈,重新思索妳的人生。我還記得我大概28歲半開始就陷入一種極度瘋狂的焦慮當中,一直擔心行運的考驗,而對生活充滿恐懼,一邊對未知感覺挑戰,一邊又對自己缺乏自信,而妳的人生究竟要往哪裡走,妳要走到哪裡去,光想到這些就感到疲憊。」我分享我的經驗,只看到她深有同感的點點頭。

接著因為閒聊我開始猜她在工作上喜歡什麼,有什麼樣的興趣,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模式,因為透過聊天我已經大概猜到她的性格,然後我接著問她:「妳開始寫部落格了嗎?」她有點驚訝,因為她說她已經想著這件事兩個多月,一直到最近才開始動筆寫了三篇文章。哈哈真是太美好的開始了!我也開始跟他分享了我這兩年來寫了近兩百篇文章,裡頭有我滿滿了成長和偏執,而一且都是很重要的生命累積,我回頭過去看覺得這一切都很值得!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跟她分享一些她性格的特徵後,因為我不確定她想了解的程度有多少,只給了他相關的網站讓她自己去玩玩,卻沒想到她當天晚上就傳了訊息給我…

「嗨Chloe!謝謝妳告訴我這個工具,我做完之後真的好準確,也給了我很多方向去思考,我覺得我現在邁向了解自我的道路上了!(笑臉)」哈哈,我真為她感覺開心,一來是她其實特性很明顯,但她自己不清楚,我猜測她應該是性格中的某兩種,而果真也測出這樣的類型來,並且在網路上她搜集到了很多關於她自己類型的職涯跟情感面向的描述,我想光是這些資訊就夠她消化好一陣子了,而看見她願意為自己進一步探索,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還不忘我們分開前,她問了我這個問題:「那可以如何快一點找到方向呢?」我想她也問出很多29歲生命的困頓。

「不要批判你自己,練習去欣賞你自己,欣賞你目前的生活與創造,欣賞你過往的足跡,欣賞你生命的累積!而我還是要告訴你,沒有捷徑,你還是要讓自己一頭遭進去感受那股強大和無助的迷惘,而練習一次次在迷惘中站穩自己的腳步,而告訴自己這裡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有價值的,哪怕你現在看不到這些成果!」我堅定的告訴他。

「想做什麼就去做,一邊做一邊修正,雖然對你而言很困難,你總是希望自己準備好,而你只會不斷延遲你的理想,也會不斷懷疑你的天賦,甚至有一天你根本害怕實現它。所以當你開始拖延,告訴自己:『我還沒準備好!』你就要開始反問自己:『你在擔心什麼?』了。」我繼續說著。

親愛的,分享給你們我在旅程中的小插曲,而這個插曲扎實的喚醒我29歲的迷惘和徬徨,而到現在我卻感覺自己的人生不斷加速前進,都歸功於那時候願意讓自己痛苦地思考和摸索,即使是無助與恐懼,也讓自己去面對那個狀態的自己,並且同時不忘知識上的學習來充實自己,當然還有身旁很多值得尊重和學習的貴人不斷扶持。

而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都能為自己去創造這樣的環境,會有適合你的學習和啟發,也會有適合你的人來到你身邊,只要你們願意。

延伸閱讀:印度之旅教會我的事:原來擁有與失去,都讓人恐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卸下面具,好好愛自己

Tags : 

本文為張老師月刊採訪吳姵瑩老師之專欄文章。
張老師月刊第465期,2016年09月號,陳怡潔採訪編輯。

 

「要是我能像他一樣就好了。」

日常生活裡,你是不是曾經聽過、或是浮現過這樣的念頭?因為對自身某些缺點和特質感到自卑與厭惡,而妄想成為他人,得到旁人的支持與讚美,散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只是,一味地仿效難免也讓人質疑其存在的正確性,依循前人道路行走固然穩妥舒適,卻也注定錯失找尋另類美景的樂趣。美國知名企業家賈伯斯,就曾在校園演講時公開說過:「鼓起勇氣跟隨你的心靈與直覺,它們才知道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他認為,生命的時光有限,為什麼要浪費時間需耗在別人的生命中?他們所信奉的教條,只不過是他們自身思考的結果,如果我們讓內心的聲音被這些所遮蔽,就無法做到真正的「為自己而活」。

這段話看似簡單,實行卻不容易,對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而言,更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因為覺得自己的狀態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害怕外在環境如何去看待和解讀。」這樣的恐懼一度將她吞噬,讓她戴起許多「不合身」的面具…。

dsc_1020

(此圖為吳姵瑩老師於純青基金會演講側拍。由純青基金會提供)

白袍的光芒與偽裝

時光回溯到吳姵瑩剛成為諮商心理師的時候,那時她在醫院實習,必須穿上象徵醫事人員的白袍來面對個案。「但當時大家都不清楚什麼叫心理諮商,有些人只是因為醫生轉介就來了,以為我們也是醫生。」

稱呼的錯放,總讓吳姵瑩猶豫要不要坦承自己並不是醫生。「卻也擔心把『真相』說出口後,個案會對我的專業有所疑慮。」說還是不說,選擇導致的衝突與挫折慢慢地在胸口囤積,壓力像重擔一樣壓在肩頭,每天回家都只感覺到異常疲累。

在尚未意識到自我的面具之前,吳姵瑩以為疲累的源頭是來自於個案過於沉重的情緒。當她看見資深諮商心理師們的個案比自己更多更複雜,卻總是能保持個人狀態的穩定時,「我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在哪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

漸漸地,她發現醫事人員的白袍就像是偽裝,雖然賦予她自信,卻也使她產生對「專業」的迷思:「我就好像戴上醫生的面具來面對個案,不允許自己有任何表情,害怕被別人知道我只是實習生,不是領了執照的諮商心理師。」勉強自己嚴肅正經的結果,吳姵瑩說,現在她回去看自己當時的照片,肢體動作都是挺直且僵硬的。

「我一直沒有好好接納我自己的狀態。」害怕資淺的經驗導致個案對自己的不信任,但她無法否認自己確實還在學習之中。「雖然當我把這個狀態告訴任何來晤談的個案時,他們會害怕、會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

吳姵瑩認為,每個人都會希望找資深的人進行諮商,但若心理師本身也落入這個情境中的話,就會變成沒有辦法接受自己身處在「資淺」的狀態裡。「我必須先接受自己的狀態,否則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因為恐懼而懷疑、否定自己。」

 

摘下面具和自己對話

「那段時間的我不斷地在問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內心告訴吳姵瑩,她害怕個案對自己失望,害怕個案不相信自己。「其實,這些都是別人對我的觀感,我對自身的質疑太大了,導致別人的質疑也被我加倍地放大,使我愈來愈不相信自己。」過度焦慮的情況下,她更迫切想讓自己感覺是專業的,於是面具愈戴愈厚,最後變成整個人在硬撐。

在發現自己的焦慮和恐懼後,她花許多時間與自我對話,安撫自我的情緒。身旁的督導和同事們也不斷給予她支持及鼓勵,容許她有犯錯的空間,以及提醒她不要將諮商關係裡的責任放得太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候我還是會跌回那個漩渦中。」她只能不斷告訴自己,每個人都一定會有初學的階段,個案的反應不一定都和自己有關。「我的確還是個初學者,學會與焦慮和恐懼共處,是我當時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這層面具雖帶給吳姵瑩焦慮與恐懼,卻也讓她看見本身專業的不足,成為精進自我的動力。「所以我還是戴著面具前進,在工作時我戴著它弭平我的恐懼,離開工作場合後,我就必須把它摘下,好好地看看最真實的自己。」

對她來說,讓焦慮和恐懼降低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學習。「當個案在不該結束的點自行結束了諮商,我就會問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地方遺漏了,他是不是想談什麼議題,但是我沒有注意到。」看見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持續的專精、研究,讓逐步累積出的專業,一點一滴地溶化掉那張偽裝專業的假面具。

 

來自於家庭的自我否定

後來,吳姵瑩離開醫院,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卻又掉進了另外一個面具的漩渦。

「我希望能有心理大師一般的風範。」因著這個念頭,她開始模仿自己所觀察到的「大師特質」:「他們不化妝、衣著飄逸舒適,總是給人溫暖又正面的能量。」可是,當她捨棄一切的美感時尚時,心裡卻一直有個聲音在問她:妳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這句疑問,讓她察覺自己陷回了「自我否定」的迴圈裡。於是,吳姵瑩決定梳理過往的經驗,企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最後我發現這份否定,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她的父母都是公務人員,樸實慣了,對外表的呈現並不是特別在意。「但我從小就特別愛漂亮,母親常對我說,為什麼我會生出像妳這麼愛美的孩子?」

內在渴望得不到支持,導致她對於「諮商心理工作者」應該呈現什麼樣的面貌,一直存在著巨大的問號,而渴望得到支持與信任的內心,更驅使她不斷地找尋其他人做成典範,將他們的風格做成面具戴上,忘了思考它究竟適不適合自己。

「卸下面具讓我看見了自己的認真與努力,並懂得接納自我的狀態。」吳姵瑩笑著說道。自她的笑容裡,我看見了她的自信,正散發著獨一無二的美麗。

dsc_0011

(此圖為吳姵瑩老師於純青基金會演講側拍。由純青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戴上「面具」的美麗與哀愁

推薦課程:人格面具首部曲:邂逅心中的千面女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故事分享:親愛的孩子,對不起。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孩子,過了這麼多年,我才開始意識到,我教養的方式對你的影響性,而我決定好好寫封信告訴你。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故事分享:我是人生勝利組,但我一點都不快樂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爸媽,我很愛你們,也很高興能成為你們的女兒,在我成長的路途上,我都被教育著要孝順父母與尊重長輩,要聽話當個不讓人操心煩惱的孩子。一直以來我做到了。
我努力地唸完書拿到學位,我努力地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努力地談戀愛當個稱職的女友,而緊接著我知道我要步入婚姻,成為萬眾人群中一個時間到就結婚的好女人,我也努力地追上那班車。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故事分享:曾經這麼相愛的你,卻沒有勇氣好好說再見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跟他已經論及婚嫁了,他對我許下了諾言,要一輩子在我左右,逗我開心,他的眼神是這麼真誠,他送給我我一直很愛的鮮紅玫瑰,在每個月的紀念日裡,從來沒 有人對我這麼好。我把自己全部都給了他,也相信我們會白頭偕老,也相信一定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讓我遇到這麼好的男人,身旁的人都很羨慕我,也祝福我即將擁有完美的歸宿。 我還記得那天是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我們說好一起去花蓮玩,在家裡一直等著他開車來接我,半小時過去了,他從來不這樣遲到的,打手機沒人接,LINE的訊息也沒回,我的心開始慌了起來,到底發生什麼事了?難道是他在來接我路上發生什麼事嗎?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打了十幾通電話沒有任何回應,心急如焚下,我飛奔到他家。 我還記得那時門口的警衛用著奇怪的眼神看著我,但還是幫我通知他,我滿肚子的疑惑,卻在電梯門打開那一刻凝結了,出現的是他的父母。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故事分享:我前半輩子的依靠,卻成為我後半輩子的痛苦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年輕時候的我,大家都說我美麗又單純,乖巧懂事的個性,讓很多人追求我,我的能力也不錯,也為自己找了份不錯的工作。

他是個家世背景都很好的人,追我追得很勤,一直告訴我他會照顧我,我不用這麼辛苦的工作了,因為他賺得錢就夠我們一家花用,我可以好好地當人人稱羨的貴婦,每天將自己打扮得美美的,這樣就是他想要的家庭生活了。

我相信了,也答應了,我嫁給他,也為他生了漂亮的孩子。

mother-84628_1280

 

Read More
Read More

  • 0

Vera Wang 再婚!六十歲還保有熱戀心情的秘密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遇到一個女性,坦白說我不清楚她的年齡,但從她描述她女兒的情形看來,她應該有五十多歲了,離了婚決定好好享受人生。我看著她的堅韌與勇敢,與眉宇間的神采,忍不住脫口而出:「妳不用擔心,妳到了六十歲還會繼續談戀愛!」

content_womany_ying_mu_kuai_zhao_2014_11_06__xia_wu_2_52_10_1415259645-16206-4403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愛上一個不能回家的男人:再見,我們都值得擁有完整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心碎有多難過,我相信用心談過感情的人都知道。

親愛的,今天我想分享給妳們一個故事。

但在這個故事前,希望妳們放下評斷,去看這個故事中,發生的情緒轉換與療癒過程,因為我們總在別人的故事裡,看見某部分的自己。

我陪著這女孩一段時間,從一開始她多麼痛苦的崩潰大哭,告訴我她不得不跟對方分開起,就陪著她一起經歷在這傷痛中的起起伏伏。

他們一定要分開,因為女孩太愛對方了,從他們相遇的那一刻起,強烈的吸引力與情感拉扯,一直糾結著彼此,但對方已經結婚,她從來就不敢奢望有一天他們會走再一起,甚至相愛。兩年後依舊是朋友的他們,原本該是一場道別的相見,成為他們對彼此的坦誠,延宕了兩年的情感,讓他們無法自拔地陷入熱戀中,既痛苦又掙扎,卻也帶著強烈的甜蜜感,女孩一直在關係中擺盪著,看著自己越發不可收拾地愛,她越來越恐懼,就在彼此還有著強烈依戀的情形下,她要求不再見面。

離開後,她以淚洗面,自責自己愛上已婚的男人,愧疚自己硬要離開帶給對方的難過、也心碎自己從來無法真正全然地擁有對方。 我陪著她去整理她跟他的點點滴滴。有時候她會說:「我怎麼不等著我們感情消褪一點再分開呢?這樣也不會這麼難過了。」或者她也會說:「其實他根本沒這麼愛我,我不過讓他感覺新鮮吧!」甚至她也會說:「我其實想過我們最完美的方式,就是他老婆主動要求離婚,但這件事要怎麼發生呢?」反過來她又說:「我永遠無法取代他老婆,她對他太重要了。」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