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先生:究竟是什麼讓漢典缺乏羞恥心?

  • -

大腦先生:究竟是什麼讓漢典缺乏羞恥心?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這是在「大腦先生」的節目裡,我們一起分析了在演藝圈裡被稱為最稱職綠葉的陳漢典。跟陳漢典接觸的過程很有趣,因為總是很輕易地被他逗笑,也可以想像讓他人開心其實對漢典來說就是一件快樂又重要的事情。

漢典在一個關係緊密又很具有滋養性的家庭長大,而這讓他感到心理舒適因為很容易被照顧得很好,在人際互動裡容易依賴他人的意見,但幸運的是他即便是這樣的依賴,還是一直有支持他的人,讓他逐漸找到自己的天地。而家庭關係的緊密,在很多我們看過的案例中,其實很容易因為失去心理界限,而帶來很多情緒困擾,可是漢典並沒有這些困擾,很重要的部分是家中長幼有序,並且親人之間關係也是親密又有支持性,就不容易形成代間的問題。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很多華人的家庭裡,我們最容易看見母親跟孩子很親近,親近到孩子取代了父親的位置,或者容易跟孩子討論父親的不是,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成所謂的「媽寶」,或是媽媽的戰友,一起抵抗父親,也會母親感覺強烈的心疼,這對孩子而言即使是成人了,也很難從家中分離、獨立出來,也會帶來很多親密關係的困擾,因為媽寶心中最重要的,總會是媽媽。

雖然漢典缺乏自我卻心理素質強,因此人生中不容易感覺到逆境,當我們說他缺乏羞恥心,並不是那種說別人一直秀下線不要臉那種狀態,而是在他的教育過程中,那種「我做錯事情」、「我好糟糕」的羞愧感並沒有被增強。我們很容易遇到小朋友做錯事情,就被當眾羞理要他記取教訓,當孩子感受到自尊被打擊,甚至有其他人在一旁訕笑時,往往讓孩子在未來面對挫折時,會記住的是羞愧跟難堪的感受,但在漢典身上反而沒有,這跟家庭教育有關,家人本身就把挫折當養分,不會因為挫折就自責或自我攻擊,因此在常人覺得是挫折的,他不會因為羞愧而卻步,自然就看淡逆境了。(推薦閱讀:心理師的自白:原來說出真實需求,讓人感覺羞愧。

所以我們可以從漢典身上學習到的,是家庭結構中的長幼有序,父母慈愛子女自然孝順,夫妻之間的矛盾留在夫妻之間解決,不傳遞給下一代,夫妻情感真摯融洽,就會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再來看待挫折總是自我解嘲一番,就不會傷害到自我的價值,反而為自己蓄積能量繼續前行。

然而漢典仍然需要找到他自己,在他過往不論自己想不想做都獲得很正向的回饋和掌聲,其實會讓他很迷惑:「究竟我真正要的是什麼?我是誰?可是大家都很開心啊!大家也覺得我做得很好啊!」究竟他喜歡什麼,還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重要嗎?所以有時候很容易被他人影響左右,而不見得會去追尋自己的渴望。所以當今天他開始想要擁有自我和更多的自信,就需要對自己的感受更誠實,並且徹底執行那些聲音,才能慢慢清楚自己是誰,還有你想往哪裡走。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練習用中性眼光看待情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