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猜忌對方的讚美,不如回到專注的事情上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工作中,我時不時會聽到這種「稱讚」,尤其是在跟我進行治療的孩子家長面前,更容易出現這種評語。
當別人評論我為「年輕」時,其實我當下是很不自在的,我會突然不知道怎麼回應,不知是該笑著說:「對呀!」,還是搖搖手說:「沒有很年輕啦!」。
會有這份糾結,其實源自於我對於「心理師」這份工作的想像。
我認為心理師是一份需要累積經驗的工作,而「累積」正是我最缺乏的東西,儘管我再怎麼努力,時間就是在那裡,經歷就是只有那幾年,所以我對此很是自卑。
當我的個案也許只是隨口說了一句「你好年輕」,我就會被我的自卑驅動內心小劇場:「他是不是認為我經驗很不足?」、「他是不是覺得我太年輕所以不會懂得他們問題?」、「他是不是在暗示想找更資深的心理師?」
我的自卑正在告訴我,因為我不夠資深,所以能力不夠好,如果有人看出我很年輕,那他就會看到我能力不好的一面。透過自我不斷的探問與思考,我終於找到自己「僵化的思考模式」。
於是我試著打破這個思考模式。
第一步,站在我比較年輕的角度來看,有什麼優點呢?總不可能都是缺點吧!
我想到我可以比較有彈性的工作,比別人更多的嘗試與冒險。相較於資深或是有一定年紀的心理師,我沒有包袱與負擔,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這種彈性在心理工作當中非常重要,意味著我可以隨著情況調整自己,讓自己是開放且容易適應環境的。
再來,因為我的焦慮與自卑,所以在遇到類似情況的個案時,我能更加準確的接住他們、同理他們,因為我也正在打敗這些感受的路上,所以我能提供給個案的「陪伴感」將更加真實。
第二步,接受自己真實的狀態
還記得一位我很尊敬的老闆曾對我說過一段話:「我從來不覺得年輕的心理師比較弱,每位心理師其實都只是在雷達圖上的技能分佈不同而已,你有你的強項跟弱項,那繼續把弱項技能點起來就好,資深心理師也會有他的技能弱項,所以大家都需要互相學習,沒有誰弱誰強。」
所以,最重要的是撇除掉「年齡焦慮」,我在專業上的弱點為何?把它抓出來並且努力打磨,把精力放在如何補足自己的弱項,而不是單單放在年紀上,這反而是讓我撕掉焦慮的障眼法,看見自己真實的狀態之後準確的精進自己。
第三步,把自卑轉換成正向的動力
阿德勒曾說過:「自卑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祝福,驅策著人們奮力抵抗大自然的嚴苛考驗。」
所以自卑不是我綁手綁腳的藉口,反而是我激起行動與改變現況的動力。因為這一份自卑,而讓我開始思考自己想成為何種心理師,而我又改使用哪種方式來達成這個目標。
不管是我為自己制定的目標,還是我朝著目標努力的方式與過程,都將形塑我成為獨一無二的治療師。
透過這些探究與思考,下次再遇到有個案說:「心理師,你好年輕喔。」我希望自己能大方的說一聲:「謝謝。」然後繼續專注在我該做的事情上面。
當然,糾結與焦慮還是會持續,但這也是我持續前進的力量。
陪伴你成長:2/12【心想事成工作坊】桃花:完勝愛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