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的創傷經驗,成為你認識自己的方式

  • 0

過往的創傷經驗,成為你認識自己的方式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多數在討論不安全感,其實在談的都是我們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且這個負面情緒會導致我很多事情想做卻做不了,比如我很想找對方,但又怕對方不喜歡,所以我不敢。

像這樣很多的不安全感導致的情況,如果你看懂自己是被什麼東西影響,當它再次出現時,你就可以練習去跟這樣的情緒對話,久而久之你就會有坦然的感覺,覺得其實沒有什麼好害怕、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提到安全感,就必須要提到過去經驗。童年教養的經驗會形成我們對自己的自我設定,尤其是創傷更容易;例如你從小被鄰居的小孩排擠,就可能會在你內心形成「我沒朋友」、「我人緣差」,甚至是「沒有人會喜歡我」的自我設定,以至於你每到了一個新環境時,你就感到焦慮、沒有安全感。

也是因為你過往的創傷經驗,形成了一種你認識自己的方式,這就叫自我設定。

這也是我在工作實務上經常協助學員的議題,也就是我們都怎麼看待自己,專有名詞稱作「self identity」,你自我的認同是什麼?你都怎麼角色定位你自己?

如果你在小時候經歷過類似事情,你要理解的是,那一個小時候被鄰居排擠,甚至回到家跟媽媽哭訴還被笑說:「誰叫你就是討人厭」的經驗,使你的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

我們的基本需求不外乎被關注、被需要、被認同、被理解,這麼多的基本需求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歸屬感」;我有沒有覺得自己在團體裡是其中的一份子?

如果我們在一個團體中有與他人連結的歸屬感,我們就會感覺自己是安全的。有時候我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但當我們沒有被給予過這種感覺時,說真的,我們也無法給出相同的感受給別人。

我們很容易因為沒有安全感而變得很黏、很強勢,甚至是時常控制別人,畢竟我們沒有過與人有安全舒服的連結經驗。

親愛的,雖然行為很難改變,但只要看懂背後恐懼,以及自己容易被過往創傷經驗所綁架,你其實就能越來越掌握你自己。

陪伴你成長:【親密關係訓練之旅】—改寫愛情潛意識班:跳脫原生家庭,成為愛情富一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