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article-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 0

被排擠先別著急,用這四個步驟做好心理建設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排擠」是通俗用語,是在社交關係上被拒絕、被嘲諷、故意無視(冷暴力的一種),讓個人與群體之間產生隔閡及孤立感。對個人而言也許沒有實際傷害,然人類是社會動物,在互動上被拒絕、當空氣,長久下來就會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健康問題。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拿你重要的,去換他想要的?關於情緒勒索的四個大哉問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一)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意識不到自己在遭受情緒勒索或是在勒索別人,做為第三方如果發現了這個情況,可以如何去介入或是緩解呢?

Read More
Read More

  • 0

不能好好生氣的根本,可能來自「童年時情緒被壓制」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不能好好生氣的根本,可能來自「童年時情緒被壓制」,但為了心理健康,一定要責怪他人、罵出來,不妨試著練習一下。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連他人的過錯都要自責?你該練習表達出你的生氣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有學生臨時來談,情緒似乎很滿。

因為醫療疏失造成他身體不可逆的損傷,功能是還好,只是影響美觀。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情緒是老大!不甘願的情緒,需要被人看見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當情緒壓抑至一定歲數時,累積的點數可能就爆了;當他重複地倒在地上時,有一天他突然不想起來了,起來一點也沒意義,不如就繼續躺著,即使這樣很不應該,因為情緒沒被安撫,就跟小孩耍脾氣一樣,什麼事都不想做。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總是認為自己沒選擇?也許是因為這兩種可能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上帝與門徒的故事

我最喜歡的信仰故事如下(已改編):

有位基督徒死後靈魂來到天堂之門,上帝在那等他,他說:「親愛的上帝,您所吩咐的律法與誡命我一輩子都遵守,平常也扶弱濟貧、幫助他人,我主動做的比您規定的還多,將基督徒的角色發揚光大,希望有得到您的讚賞。」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眼花繚亂的資訊時代,我們該學習哪些心理能力?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物質水準快速成長,人們的需求逐漸從外在轉向內在,如果說社會已經發展成「吃到飽的餐廳」,那麼我們要學習的,是在不擔心沒得吃的前提下,開始吃的健康、吃的享受,是細嚼慢嚥地體驗、描述與紀錄美好的經驗,而不是囫圇吞棗,吃壞肚子,只為了不被別人搶先、不吃虧。

學習心理能力,便是幫助我們讓心靈發展,穩扎穩打地成長,讓生命得到滿足,好好享受這趟旅途。

Read More
Read More

  • 0

道歉不該只是三個字,在關係裡的道歉三要點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道歉不該是三個字,不該是短句:「對不起,我知道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總是害怕自己一個人?練習消除孤獨感的五個方式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小姍是行政職員,部門有十幾位同事,她很少單獨行動,總喜歡跟著某些人,身體貼很近,不太敢表達意見。

小姍在辦公室常不自覺計算她打招呼誰視而不見?敏感哪一群沒有找她吃飯?當出現距離時,她覺得自己被討厭了,但又不清楚原因,結果越想越焦慮,因此影響工作,效率變低。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的裡面有「他們」:不是多重人格,是被阻斷的情緒的化身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一、我的裡面有「他們」

在諮商時有某類個案,在晤談穩定後,他會告訴我「他們」的秘密。

「他們」是住在個案心裡的一群人,不同年紀、不同形象、不同性格,各有各有的生命,最少有兩個人,是黑與白的對立,有的是三人,第三個是小孩,黑跟白吵架時小孩只好無助地哭,最多來到八個人,從童年到中年,然個案卻只有20歲呢,啊還有一些動物也在其中,有狗有貓,有的是安慰人的寵物,但也有威脅人的惡犬。

個案怎麼和「他們」相處?多數是旁觀者,他們做他們性格會作的事,個案只能承受,收拾殘局;其次是針對者,他們常常碎唸、辱罵個案,讓個案覺得自己沒用、情緒低落;少數才是和平共處,像是朋友,有人安慰、有人冷言冷語,不過朋友也幫不了什麼忙,不會代替個案現身解決問題。

這類個案不是雙重或多重人格,因為個案知道他們的存在,可以知道他們在討論,而且必須「獨處時」他們才會清楚對話。在多重人格疾患裡,「他們」稱為「次人格」,其想法、記憶、情緒、行為或身分感知各自獨立,次人格有替原人格行動或承受痛苦的功能,而原人格無法與他們同時出現,彼此無法連結,一團混亂。

這類個案介紹「他們」讓我認識時,能清楚區分他們之間的差別,所以個案還算是個主委,不過只能整理資料,無法下決定,常事到臨頭匆促執行。聽久了「他們」的模樣,我整理一下抓出共通特徵:

1. 負面性格人物居多。

像是無助的孩子、憤怒的男性大個、尖酸刻薄的大嬸、犀利批評的女強人、脆弱敏感的女孩…

2. 只有中立人物,沒有正面人物。

鮮少正向、活潑的人物,最多是「冷靜、理性、分析」的中立人物,習慣分析自身遭遇,理解發生什麼事,然後冷眼旁觀,結論是「原來如此,那也是沒辦法…(所以被這樣對待也無法改變)」

3. 獨處時才會出來。

個案獨處時他們才會出來對話,很少人認識他們,除非個案願意介紹。他們與個案看起來相依為命。

4. 個案缺乏主見,無法決定任何事。

他們的對話不是討論,是七嘴八舌、各說各話,個案無法整合意見,且多是退縮的行為,如「快回家躲起來」。

二、榮格也有「一號人格」和「二號人格」

心理學家榮格(Jung)也有這種情形,在他的傳記裡提到小時候父母感情不合,父親是牧師,平時忙碌不太管他,而母親性情反覆無常,小榮格常覺得孤獨又憂鬱,只好自己與自己作伴,以幻想遊戲自娛。大概在六歲上學後,榮格把自己的內在分成兩個人格,稱為「一號人格」和「二號人格」。一號人格遵從每天的日常生活,如同一般的小孩上學唸書、認真學習;二號人格則像個大人,多疑、不輕易相信別人,並遠離人群,接近大自然。

在十二歲時,榮格意外受傷昏厥,在夢裡他掙扎生命有何意義,醒來後休學並在父親藏書室裡大量閱讀神學和宗教叢書,沉溺思考,他逐漸開竅,像是從濃密雲層探出頭來,他找到了自己,擺脫被別人意志掌握,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榮格越來越認同一號人格以及所發現的新自我,專注在學校學習,爾後那容易讓他沮喪的二號人格就慢慢消逝了。

三、「他們」:孩子想像中的朋友

榮格在孩童時期的想像:不同人住著自己裡面,心理學有一個說法,稱為「想像中的朋友」。這是孩子正常發展所會經歷的一種幻覺,三分之一的人曾經有過,不過想像中的朋友不一定住在心裡,而且孩子們知道這些朋友可能異於常態,因為大人看不見他們。

另一種說法則是「假想中的玩伴」,顧名思義,主要功能是跟孩子一起玩,假想玩伴也是一種假裝遊戲,不一定要是憑空假想出來一個同伴,然後對著空氣說話,也可以是把布偶娃娃想像成一個人,或是在玩家家酒時、玩具戰爭時孩子一人分飾好幾角,互相對話,演出劇情。這類假想玩伴的遊戲,孩子能自己享受喜好(與想像同伴分享),甚至那個看不見的朋友會鼓勵孩子產生勇氣嘗試新的活動。

假想遊戲對兒童發展是有意義的,想像家家酒時成員間的感受,代入不同觀點,表示孩子意識到別人也跟自己一樣有各種想法。

想像中的朋友或玩伴,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在孩子有壓力時提供安慰與放鬆,在孤獨與感到無能為力時提供陪伴,還能解釋許多不可解的成人世界。想像中的朋友似乎在孩子孤獨時(因為父母情感疏忽照顧而感憂鬱)更容易出現,他們扮演了不同角色,提供對話、整理、安慰與行為指引,以彌補孩子世界裡沒有其他真實的人存在的空白。

一般而言,對待孩子的那些看不見的朋友,順其自然就好了。不用挑戰他們是否真的存在,也不用強迫孩子放棄他們,孩子要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也沒問題,放鬆地「歡迎新朋友加入」就可以了。父母若主動認識他們,反能更了解孩子的現況、興趣、恐懼和內心感受,因為「他們」都是孩子內在世界的化身。

四、成人時的「他們」:被阻斷的情緒的化身

想像中的朋友是孩子孤獨時,想像出來陪伴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該被照顧,所以創造出來的就會是朋友。若是被虐待的孩子或被父母過度漠視的孩子,會失去照顧自己的信念,也沒有被呵護的經驗,那麼在想像的過程中,就會被負面評價與負面情緒淹沒,從而創造出會傷害他、貶損他的人,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夠乖,所以該被處罰(此為內化的父母形象,監督著他)。

那麼當個案已經成人,在他心裡的「他們」該怎麼解釋呢?

來諮商的個案,這些「他們」並沒有同伴的意味,感覺是眾生喧嘩、令人混亂(就好像房間很亂一樣),不是來照顧他的,反而會指責個案。

「他們」是個案被阻斷的情緒的化身。

被阻斷的情緒多是負面的、被排擠的、不被接受的、不知道如何處理的,像是憤怒、羞恥、軟弱、恐懼、擔憂、自責、愧疚、狂喜、失落、期待、驚嚇、屈辱、挫折…因為不知道怎麼辦也沒人教,過去只好壓抑或否認,把這些從意識裡「切分」出去,讓生活裡沒有情緒,只要遵循角色與任務生活就好。

被切分出去的情緒,類似核廢料封存在體內,無滋無味地過一天算一天,沒想到多年後身體抗議了,它說你埋得太多它快要爆掉了,於是諸多身心症。被切分出去的情緒自己也抗議了,多年來它沒被正視過,如今個案生活穩定,為何不能得到安慰,反而出社會後變本加厲漠視更多?

仔細觀看也會發現這類個案:『無法與自己連結、無法與他人連結、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於是沒有未來』。缺乏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就像是童年的孤獨,他只能和自己說話,於是被切分出去的情緒化為人物:軟弱無助的小孩、憤怒不公的男性、狂罵粗話的女主管、指責批評的權威者…情緒才是核心,都是個案過去不能面對的情緒,如今通通變成擬人化,強迫自己與自己爭論。

這些情緒的分身,用意並非是落井下石(害死自己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是保護個案,氣球完整自身。只是「他們」即使出現,也沒有聰敏的處理方式,例如憤怒的本能是保護,但情緒沒有被接納、沒有方法,憤怒就是破壞,而破壞又讓個案和眾人嚇到,只好又被意識排擠與壓抑,直到下一次再爆發,個案覺得憤怒那一塊真不可控,令人害怕。情緒沒有頭腦領導,而頭腦無法自我肯定,不知道怎麼接納情緒,就只會一直壓,最後就是亂成一團。

五、解方:長期穩定的連結關係

情緒化身是一種訊號,意指個案沒有信任的人與之連結,他一直是孤單的,同時又壓抑各種情緒,壓力一來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所以他陷入混亂,不知道要聽誰的,就算聽某個人的也解決不了困境(那是當然,因為那只是部分的他,而不是全部的他)。

這類個案的重點不是處理「他們」那一群人,最需要的是「與人連結」,有人深刻傾聽與接納,不評價地互動,長期穩定的聯絡,讓他心有歸屬,有需要時知道要向誰求助,有安全依附。連結的意涵,是有人當個案的鏡子,自在互動與回饋,並教導個案適切表達,讓個案學習足夠心理的工具整合他自己,尤其是負面情緒。

做起來當然很難,孤單太久的個案可能寧願相信自己那些分裂的群像,但他也像飢腸轆轆的野貓,既需填飽肚子又恐懼被害。所以需要長期諮商/關係,助人者不是一下子就踩進他的心靈,而是在一定距離裡放下食物,再後退,以等待的眼光陪伴他吃完食物,目送他離開,再等耐下一次的機會,週而復始,直到他願意在進食時相信你在身邊是無害的。

助人者就像是心靈上的父母,面對這些有「他們」的個案,順其自然地「歡迎新朋友」,甚至主動認識他們,從那裡了解個案的現況、興趣、恐懼和內心感受,「他們」都是個案隱藏的情緒的化身,讓他們都喜歡與助人者親近,我們才能登門整理他的房間。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在複雜的關係裡,做回自己

 

延伸閱讀:懷疑現實、質疑自己?你可能是被「煤氣燈效應」操縱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傾聽他人主要是「認同情緒」,不是論斷是非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情緒認同」與「行為認同」是不同的兩件事,先看見情緒,才處理事情,這同時也能減輕我們承接對方的負擔,意思是同理他的感受,但後續不一定同意他的行為。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懷疑現實、質疑自己?你可能是被「煤氣燈效應」操縱了!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什麼是《煤氣燈效應》?

電影《媒氣燈下》(Gaslight)講述一個原本美麗、自信且能夠獨立思考的女主角,在丈夫縝密的心理操縱下變得懷疑現實、質疑自己,最後精神上幾乎被對方控制的故事。男主角則藉此來掩飾自己的罪行,並謀奪妻子財產。

煤氣燈一詞的由來是在該電影裡,男主角故意將家中的煤氣燈調得忽明忽暗,當女主角對燈光的異常變化表達疑惑時,男主角堅定地否認,並「堅持這種感覺是她的幻覺」,長久下來造成她對現實認知的疑神疑鬼(自我懷疑)。

在心理學裡這種以「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來控制對方,繼而操控情感,就被命名為「煤氣燈操縱法」(gaslighting)。

《煤氣燈效應》是怎麼作用的?有哪些日常例子?

一般人做判斷時需要認知「現實線索」,越充足的資訊越能判斷該怎麼做,然煤氣燈的操作手法卻破壞這條路徑,讓受害者無所適從,簡略分為三個手段:

1.「否定」受害者的認知能力。

例如說「你太敏感了,對方沒有惡意」、「是你看錯了」、「你常常都會記錯,所以沒這回事」,讓受害者判斷屢遭挫折,進而自我懷疑、不敢決定。

2.給予「長期的虛假訊息」。

既然受害者不能相信自己,生活當然四處皆是恐懼,此時兼身邊親密關係的操作者,自然提供了希望與依靠,但卻是單方面、長期的虛假訊息(如外面的人都不可信,只要相信我),讓受害者信任操作者的扭曲價值。

3.卡在「分強弱的關係」。

如果一段關係裡,雙方的社會地位和權力有落差,受害者處於弱勢或無知,就容易被壓迫,成為被操縱的對象,而且受害者也很難細說這種迫害,難以提供有力的證據。跟PUA手法很像,最後變成「是受害者自己決定要這麼做」的表象,精神和心理上被虐待在法律和眾人面前如同啞巴吃黃連。

分強弱的關係可如「經濟或學歷有落差的伴侶(必須靠對方才能生活)」、「婆媳關係」、「家人關係」、「師生關係」、「老闆員工關係(必須養家無法離職)。」

《煤氣燈效應》的操控在關係中十分常見,或許操作者並非蓄意籌劃,但依然造成受害者強大損傷,對受害者傷害最大的是:「本來你是相信自己的,後來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日常舉例】:煤氣燈老闆會將員工貶得一文不值,不斷加重做事的量,即使事情完成也全然否定他的努力,並暗示他這麼爛去別的公司也很快被開除(製造社交恐懼),只有這裡會接受他,以掩飾老闆只給員工低薪的事實。

如何觀察自己是否正遭受《煤氣燈效應》的對待?

當你開始不相信自己時,可以想想這是怎麼轉變的?如果回想起的畫面都是「人為因素」,都是某個特定人物給你的負面回饋,與他相處時常感到自尊低落抬不起頭、無法自主做決定、產生社交恐懼,而你又無法反駁時,請趕快求助。

也可以觀察對方是否具有「想操作他人」的企圖,比較外顯的會類似恐怖情人,有很明顯的脅迫、暴力,令人恐懼。

有些比較不明顯的則需要花時間審視,對方可能會以一副「我都是為你好」的姿態,卻是用否定、誤導和暗示「你都一直做錯,除了我沒有別人能幫你」的訊息。簡單來說,在關係裡相處你覺得不自在、不舒服,很多事不能自主時,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要有危機意識。

不過大部分人們不是意識不到危機,而是即使知道了也會「自信過低地認為自己不怎麼樣」所以「我沒有那麼倒楣吧?」、「我這麼糟,不要有人要佔便宜的啦」、「可是,如果沒有對方,我一個人要怎麼生活?」…等等忽略自己感受的壓抑。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自我成長」是最根本的議題,懂得這些也就會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對抗《煤氣燈效應》

平常若要防範煤氣燈的操弄,可針對前述三點做準備:

1.自我肯定:

你的感受最重要,感受無對錯,就算是幻覺也有一定意涵。找認同你的人討論感受,不要找否定你的人,如果關係裡的那個人否定你,去找關係外的。

2.學習新知:

主動學習第一手的資訊,閱讀新知,增廣見聞,從多元訊息中練習思考和選擇,並多與人討論,你會越來越有自己的判斷原則。

3.建立支持網絡:

關係不要只有一段,也不要封閉性的。被家暴兒童起先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受虐,這是因為他不知道別人的家庭生活是怎麼過的,沒有比較自然覺得被打很正常,但一旦長大去朋友家做客,眼見為憑,觀念就完全改觀了。

要有支持網路,當你在一段關係裡覺得疑惑時,就去另一段關係裡尋求依賴與支持,不要擔心「家醜外揚」,支持網路裡都是你的親密關係,沒什麼外不外揚的

以上三項,都需要與「關係外的其他人」接觸,如果他不願意讓你接觸,或限縮你的支持網路,那就是快逃的第一步了。如果你正身處於《煤氣燈效應》裡,也要記得「操縱是能夠被打破的」,先求助找回支持網路,並練習從小事開始,相信自己有做決定的能力。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在複雜的關係裡,做回自己

 

延伸閱讀:同理心的力量:透過「兩類型四層次」,創造親密關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你有職場適應不良的情況嗎?「做人、做事」潛規則大解密!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職場分析

職場人、事交雜,並不單純。

「做事」:指的是做事,如工作角色與工作能力。以T代表。

「做人」:指的是社交,具潤滑功能與溝通合作之用。引擎需要潤滑油減少摩擦及過熱,職場也是,因此社交是連接「人」與「事情」之間的黏著劑,讓對方心情上較願意合作。直接跟對方就事論事,雖然有效率但也會摩擦,影響日後再共事的意願。以P代表。

職場上幾乎沒有單純的T,一定會牽涉部分的P,即使是總務、會計也一定會與人有所互動。

對職場適應不良的人,鮮少是工作能力不足,主要是「職場社交」所引起的情緒,讓當事人過份擔憂他人眼光,繼而影響工作表現。

工作分析

志明是資訊系統組的組員,負責電腦與系統維護,主要業務是到各辦公室協助他人電腦故障排除。有需要的人上網填申請單,簡述電腦故障原因,然後志明排時間去處理。

以志明的例子來說明:

(T)做事的部分:

需理解業務目的、性質、相關器材、專業能力(判斷哪裡壞掉、故障排除、拯救資料…)。績效表現強調「明確性」:修好就好。

(P)做人的部分:

需面對服務的人,做溝通與教育(說明怎麼維護、為何修不好)。績效表現強調「社交性」,關乎他人印象如何,如態度親切、禮貌,工作迅速、替當事人多做什麼…

P的部分可以「扮演」,例如志明對一時修不好感到抱歉,請對方再稍後(但心裡卻覺得對方無理要求,電腦壞掉剛好,不關我事…)

職場的溝通語法

T與P既是兩個不同部分,性質不同,在溝通時也是不同作法的。

(T)事的溝通型態:如正式文法、說明書一般,單一指涉、全有全無、結構步驟,講是非、論對錯、說有無,EX:「請你辦主題月活動,按照流程來做。」

(B)人的溝通型態:

社交語言,是口語的,常常會有以下特色:

(1)簡化:「你知道的吧,就醬。」

(2)意有所指、言外之意:「你知道該怎麼做的吧…」,這邊指的是按照流程做?還是別有所指,某部分不要按照流程做,否則對方又何必刻意提醒?

(3)涉及「程度多寡」、不是全有全無:

EX:「你好強喔,若你來幫忙,一定能讓事情更好。」這句話可以延伸很多訊息,只能大意推說對方就是要你幫忙,但要幫到哪個地方不會明講,有模糊空間,可能幫忙越多表示越有誠意,幫忙越少可能代表關係一般。

社交口語的轉彎處太多,在對方還沒說完之前,意思可能會變,但即使對方說完了句子,也還有言外之意。這些輔助線索,來自互動時的「情緒直覺」、「語調」、「表情」、「兩人關係」…並且隨時變動,令人感到人生很難。

分不清T、P的影響,造成焦慮與憂鬱

如果是事情,默默地做就好,但職場多為團體分工,除非是機器操作,否則很少人會用「說明書」的方式跟對方溝通事情怎麼做,太過瑣碎了。舉凡交接時、合作時、企劃時都免不了「溝通」,如果不懂社交性,方向不對當然事情也會做錯。人際溝通要用P的口語型態,人類習慣簡單認知、刻板印象、避免負責,常會表達含糊並隱藏言外之意,以為對方用社會共識或默契就會委婉知道。

在職場上被說「白目」的人,是不懂P所致;被嫌沒有效益的人,是不會T所致。但適應不良者多來自P,不會P的人通常也會被他人影響,覺得自己被排擠、被討厭,低落情緒讓T的表現逐漸變差。

志明工作半年,發現自己適應不良,他去修電腦時,發現很多故障是極小的疏失,例如插了隨身碟沒反應,但志明改換另一個插槽就可以用了,他想「與其等我來才能用電腦,不如教他們自己先試試」,於是說「這只是插槽問題,下次你先換一邊試試。」;也很有人事後謝謝志明,熱情地說:「哇!你好厲害啊,一下子就修好了。」志明則害羞地回:「這只要插槽換邊,不是什麼大問題啦…」,結果志明並不曉得大家為何不喜歡他。

志明並非工作能力問題,而是修電腦時的互動,被很多人覺得說話直白、沒有禮節,他不懂社交語言,卻發現大家看見他時都收起笑容或沒有好臉色,於是他「猜」–「是不是電腦修的效率不好,所以才不理他?還是他讓大家覺得很煩,被以為擺爛?」志明這樣想時,因為也改變不了困境,,每天被焦慮纏身,影響原本還不錯的T(工作能力),長期之後就變成「憂鬱」(習慣過度檢視自己是否做錯、心情容易低落),最後什麼事也做不了,從「不適應」變成「不勝任」。

其實在職場上真正擺爛的人,根本不在乎P,也不在乎T,優遊自在的很。

『問題是問題,人是人』:把問題與人分開,找辦法拆解

職場上做事T與做人P是真的很複雜,如果兩者無法兼具的人,先認識自己的狀態,不用自責,把問題與人分開,逐一拆解找辦法。

1.先認識自己與自我接納

職場分析就是把問題與人分開,『問題是問題,人是人』,而你現在遇到問題,所以想辦法解決問題就好,並非以為自己是問題然後解決自己。只是溝通、認知事情的途徑不同罷了。

認識自己與自我接納在人際領域的弱勢,另外找辦法「補強工作角色的扮演」就好。

2.先把事做好

在職場上,老闆是請人來做事的,不是來請人來搞小團體的,因此「把事情做好」還是工作上最重要的事,先求恢復工作能力。

假設精力可以數字化,你有100數值,那麼從此刻起盡量讓自己維持工作角色,專注在工作上,減少投資「事倍功半的人際關係」。把能量拿來進修學習、課外進修,以本例來說,就是把電腦維修的功夫學更好,讓自己覺得很滿意。

至於人際互動的部分,則建議把「人」當成「事」來應對,對情境作工作分析,「預先想像」在修電腦時會有什麼社交互動,先私下演練對話,屆時就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類似先上「遇見奧客怎麼辦」的事先應對課程。

「工作分析」是把執行、應對的過程拆成「每個步驟」,讓自己依照流程照著做。雖然不能臨時應變,但可以減少慌張與焦慮。

3.情緒抒解

職場上互動的挫敗,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請私下找朋友(最好非同職場的)聊聊,要找能理解你做事方法的人,不要找會說「你怎麼會不知道呢?」的人。

運動可以解悶,保持一定強度,有紀律地去做。泡澡、按摩也可以,由身體舒暢帶動心理抒壓。

試著找心理專業幫忙。或者有些狀況你說不清楚,那就請專家幫你一把,把它澄清出來,知道焦慮源,有具體情境才知道怎麼見招拆招。

不用自責,不用自己懷疑自己,歸咎於自己並無法解決問題。

記住,它就只是問題,而不是「你是問題」,分離出來,就會有空間可以找解決辦法。如果你想不通也沒關係,人對自己都有盲點,就找專業幫忙吧,也記得適時抒壓,不要累積到最後才爆炸。

 

陪伴你成長:【贏得好人緣】全方位提升人際魅力的14堂課

 

延伸閱讀:總是焦慮不安?職場心理學家帶你看懂人生六大煩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小時候「被照顧的經驗」很重要,因為那是「重視自己」的起點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兒子小學三年級,有次半夜兩點多痛醒在哭。當然我也醒了,問他怎麼了?兒子用手摀著左耳,說這裡痛。

耳朵痛得莫名,沒有前因沒有徵兆,這是最令人害怕的痛,兒子表達欠佳,無法陳述細節、哪部位痛、程度、頻率、像什麼般的痛…就是「很痛」而已。我阻止自己歸因是他平常亂挖耳朵弄傷了活該,大半夜能做的,是安撫、解釋、嘗試減少疼痛,等待隔天一早再帶去看醫生。

我帶他到客廳休息以免吵到其他人,花五分鐘細細問診,是怎樣的痛(抽痛、絞痛、刺痛…),也輕觸會痛的位置。好像是耳朵裡面發炎,我用手電筒照,非專業的看不出端倪,即使自認還有醫學常識,但實在沒辦法。兒子還是不舒服,我想就直接吃止痛藥吧。藥效發揮要20-30分,先讓他看一集卡通,轉移注意力,我則趁機上網查看相關症狀,推理可能是中耳炎或下顎關節拉傷引起,但這也是猜的。

卡通演完後止痛藥發揮藥效,兒子舒服多了,我跟他解釋耳痛的可能原因及後續發展,然後我們可以怎麼應對,這不算嚴重,所以先睡覺再說。我陪兒子上床,等他睡著了才離開,然後繼續上網查並思考究竟怎麼回事,累了才去睡。

被照顧的經驗—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照顧」是包括身體與心理的,生理的照顧大家都能明白,而心理的照顧則是針對情緒的由來、變化與承接。蘇絢慧在《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一書對於「被照顧」的描述如下:

『這一個重要的人,不僅捕捉到這些情緒,還能在過程中安撫,以規律、耐心與溫柔的語調告訴你,原來你怎麼了,原來你發生了什麼事,原來你想要什麼。然後這個人設法給予你照顧與滿足,或是設法解除那些不舒服的內外在因素。這就是我們被照顧的開始。』

當我們無法口述內在狀態,在混亂失序時,有一個人很懂我們,然後照顧我們,且由這個體驗中,我們也學到了怎麼照顧自己(並成為日後「照顧他人」的基本模型),這就是親密關係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當自己在痛苦裡無法具體描述,卻有人能解讀並以正確的姿勢接住,那種被對待的方式就是「被接住的感覺」,當自己被重視了,爾後就會學到如何接住自己、接住他人。

被照顧的關係,心理學稱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結合了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旨在說明「人際情感」的關鍵及心理社會發展。原初概念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最重要的概念是:「兒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親密關係,若無將造成其心理與交際功能的不健全,並延伸至成人期」。「依附」是最初人與人之間的基礎關係,包括如何被照顧、互動、依賴:「當自己不能做什麼的時候,對方是怎麼接住我、照顧我的,我從這個體驗中學到了『我的重要性』,以及『我的情緒』出現後該怎麼對待的方式」。

依附匱乏長大後的成人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以《假性孤兒》一書寫到孤單成長的孩子們,背後可能有著情感缺失的父母,他們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會關心孩子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安全,但僅止於此,並沒有「情感交流」。

當孩子心理沒有被照顧、沒有被需要的感覺,卻不曉得問題出在哪,他不安地亂猜:「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沒有肯定和讚美」;「關鍵時刻常懷疑自己,心底會冒出一個聲音否定自己」;「覺得常要假扮成另一個人,父母才會喜歡自己」;「每次和家人相處總是感到挫折,像是遍體鱗傷,也不敢求助他人」;「即使已經有所成就,自己還是會覺得孤寂」。史秀雄也以《假性親密關係》形容成人期的依附匱乏,如夫妻兩人長期迴避親密,不敢表達真實情緒,只維持表面和諧,重現童年缺乏情感的交流模式。這些以「假」為開頭的人際模型,顯示人們沒有從關係中學到照顧自己,才會把童年的渴望與匱乏,一直寄望他人「再一次來照顧我們」,卻總是失望挫折。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愛情經營,其表現心理學分為下列三型:

1.「安全依附型」:由獨立、信任與適度依賴組成,這是理想型,能照顧自己也能照顧對方,平衡互補。

2.「逃避依附型」:冷漠、逃避親密、壓抑,不表露情感,強迫性自我依賴並與伴侶保持距離。

3.「焦慮依附型」:又分為兩型(1)無助型:歇斯底里、不知所措、合作討好、沉溺迷戀/被愛,富有誘惑性但缺乏界線(2)混亂型:陷於「想像中的被拋棄的恐懼」,導致憤怒、苛求、勒索、控制,處於想要又不想要的兩極矛盾中。

後兩型因缺乏安全感,關係發展時常帶著害怕、無助而反反覆覆。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

依附關係最初從父母的照顧關係開始,但若是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成長過程中如師長、親戚或其他友伴的相處經驗也能有正面影響,早期經驗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這告訴我們其實不必強求已邁入老年的照顧者(父母)做調整與改變,不但現實困難(太過習慣,老狗很難學新把戲),也容易卡在過去前進不了。我常問案主:「你希望父母為過去道歉嗎?」他們說不知道,也不確定要的是不是這個,如果道歉了又如何?我想,說不定這些不懂照顧孩子的大人,在他們童年也是被不懂照顧的祖父母所養,代代相傳。

要逃離魔咒並非期待奇蹟,並非等待天上掉下來天使拯救自己,既然覺察到自己的需要,不妨從此刻開始「新的學習」。愛與被愛為一體兩面,缺乏被愛也可以從愛人開始。彌補缺憾能從照顧他人開始,主動付出,再回到身上接納自己的各種需求,與伴侶一起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

底下有幾項方式可以練習「照顧自己」這件事:

(1)多進行情感的因果書寫。

練習寫或說出「我很難過(情緒詞),因為(事件)…」的句子,包括感受、想法、欲望,串連情緒因果,請完全允許自己任何的主觀經驗,無論正負面都沒有關係,那只是一種訊號,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2)和對方一起練習表達感受。

向信任的他人練習說出真實感受、想法,或許會因意見不同而爭執,但也能從每一次相左中得到建設性的修整,減少「只要不同意,就會遭對方捨棄」的衝突想像。

也從表達中「練習依賴」,兩人像孩子般玩在一起,互相依靠,培養「有時我不行但你行、有時你不行但我行」的默契,互相承接、互相照顧。

(3)卡關前進不了的人,建議找專業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是一段暫時的特殊關係,有點像是與教練互動,在心理師的回饋下安心練習,是「再發展」的概念。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永遠不會太遲。

 

陪伴你成長:【拯救愛之病】讓愛自我實現的18味愛情靈丹

 

延伸閱讀:焦慮型依戀:你追他跑的關係,是你安心的姿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女友懷孕怎麼辦?一個好的懷孕抉擇是:了解資訊、想一想、談一談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再試一支看看,也許不準?」你的女友拿著驗孕棒前來,你怯怯地問。

你即使千萬個小心,人生還是會有意外,因為保險套避孕率不是百分百。什麼,其實你沒用套套!?這樣搞,總是要還的。

她冷冷地說「整盒12支都測過了。兩條線。」你臉上三條線,因為還沒準備好當爸爸。事實已定,即使震驚讓你頭埋在砂堆裡,最多也只能消失一天,然後就要出來面對,別忘了她的存在,你們要一起面對生命的降臨。

「懷孕後」的抉擇,簡單說也就墮胎或生下來兩種,看似二選一,實際上複雜的多,別以為生下來交親人扶養繼續青春或墮胎假裝沒事,這是人生的嚴肅時刻,不是倒楣時刻,你們的未來、關係、心理都被迫在短時間內調整,並帶著責任與犧牲。這也是男性的關鍵時刻,瞭解資訊、想一想、談一談。

一、先瞭解「懷孕」是怎麼回事

生命的孕育很奇妙,如果你養過寵物、植物或美少女養成遊戲就會明白:「那是有感情的」,更何況這是「來自你的」孩子,你的一部份。如果你能理解,那麼對女人而言,生命直接在母體內生成,藉由身體變化告知長大,最後誕生,意義豈不更為重大,真的是她的一塊肉啊。

我永遠記得,妻子在懷第一胎時,第二個月小產了,她陷入情緒低谷至少半年,男人會認為「胚胎」不過是「未成型的細胞」,可對母親而言,卻已是兒女的靈魂,懷胎的微微身心變化都是生命信號,我想,這是身為男人難以體會的。

「墮胎」真的並沒有那麼隨便,不是吃藥或引產手術後,像排便一樣輕輕鬆鬆,在看不見的心理部分,受傷是很重的,不能同理也沒關係,希望男性能明白,過程一定要陪在對方身邊。

二、在客觀標準(3個月)內抉擇

網路上可以找到墮胎資訊,基本上視懷孕週數而有不同處理,唯一相同的是先服藥或打針「先強迫生命體停止運作(殺死他)」,再動手取出屍體或母體自動排出。

如此殘忍的事避免不了,因此我建議客觀標準是『3個月內』(12週)必須作決定,此時胚胎略為成形,約略掌心大小,主靠墮胎藥將之排出,物理傷害較小(但心理傷害一樣大)。越靠近3個月或超過,胚胎已有人形,就不考慮墮胎了,因此時物理及心理傷害都很大,對女性而言,簡直是一墮兩命。

(PS:若經濟條件不允許,可以考慮找社福機構出養,等生活條件穩定再說。)

三、抉擇的考量:先檢視你們的關係

也許你心理已有底,但不要衝動,一定要先檢視你們的關係,拜託不要像電視演的那套劇本:女方要求男方負責或委屈地等決定,男生超有氣魄我要了或超孬瞬間消失。先檢視關係及瞭解現實,再決定要不要孩子,因為有穩定的父母關係,才有好的家庭和快樂的孩子。底下是幾個可以討論的題目:

1.對懷孕一事的情緒。

先談一談對「懷孕」這件事的情緒,有什麼想法,要面對什麼(EX被父母知道會被打死之類的)?記住,你跟她是一起的,要互相支持與承擔。

2.談一談你們的關係。

談一談你們的愛情,對彼此的期待是什麼,對婚姻有什麼看法。結婚是兩個人的事,不要因懷孕倉促成婚,孩子不是維繫婚姻的首要條件。如果不打算結婚,也可以分別是孩子的父親、母親,雖然生活安排會複雜一點,但至少不會是怨偶。

3.成為父母的心理準備。

準備好當父母了嗎?孩子是一連串生、養、教、陪、責任的事,這些資訊怎麼學?有人可以請教嗎?自己的原生家庭經驗又是如何?彼此說一說、談一談。

4.你們的支持系統。

不論是墮胎或生下,除了你們之外有哪些支持系統或支援關係。想一下,第一個你想告訴的長者或前輩是誰。另外原生家庭、親朋好友、師長同儕或社會福利機構有哪些可以幫忙,真的不知道怎麼討論時,可以尋求政府免費的婚姻諮詢:各區衛生所心理諮商、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你不會孤單的。

四、墮胎或生下來的心理預備

◎選擇墮胎

選擇墮胎並不容易,也許生活沒有孩子會比較輕省,但心理負擔比較重,尤其是女性。請陪同女友去合法診所看診,定期服藥,排出(俗稱小產)並定期追蹤,女性身體會有些不適,但大致可正常生活,請多多陪伴。

後續的心理復原要多留意,女性在自己體內失去小孩,違反母性本能,會自責罪疚,甚至認為嬰靈討債。切膚之痛男性大概難以體會,除了陪伴,男性能作的是接納心理復原需長時間(至少半年),給對方未來承諾,付出實際行動。

◎生下來

生下來的現實挑戰比較多,從懷孕期開始關係的調整,婚姻的規劃,育兒知識、穩定工作與生涯討論。關係改變了,生活改變了,父母不是天生的,要主動學習。

五、意外的人生,意外的收穫

遇到了就面對,承擔負責而已,早點進入婚姻也有好處,學習當父親,不會「父老子幼」,可以「成家立業」,人生有奮鬥動力;如果是墮胎,就學習承受傷痛,與女友共同走出失落與挫敗,並讓自己之後成為一個更成熟的人。「關係經營」是男性終生的功課,懷孕既然是事實,就當是一個好的契機,是的,意外的人生,同時也會有意外的收穫。

還有,之後要全程使用保險套。

 

陪伴你成長:【親密而獨立】洞悉愛情的20堂心理課

 

延伸閱讀:「就是結婚生子才會這麼苦!」為什麼媽媽們總覺得另一半是豬隊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父性」逐漸消失的今日,我們該如何成為「夠好的父親」?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序:佛洛依德對父親的回憶

雅各布.佛洛依德是個布匹商人,他因為是西格蒙德.佛洛依德的父親而被歷史記住。一個星期六,他穿戴整齊,帶著一頂新的皮禮帽,在街道上散步。當他拐進一個轉角時發現有個男人擋住了去路,當時十分尷尬,人行道狹窄只容許一人站立,雅各布.佛洛依德向前邊一步,但有點膽怯,因為他想要求路的優先權。但對面那男人比他更快更急地展現力量,他把雅各布.佛洛依德的帽子擊落到爛泥中,吼道:「從人行道滾下去,你這個猶太人!」

在向兒子講述這件事時,雅各布.佛洛依德在這個地方停頓下來。小西格蒙德希望聽到更多,因為對他來說,這才是故事開始變得有趣的地方。他問:「那麼,你怎麼回應?」

雅各布.佛洛依德十分平靜地回答:「我走下人行道,然後撿起帽子。」

據佛洛依德的傳記作者寫道,這件事對佛洛依德影響甚大,在這個他以前視為絕對和完美榜樣的男人身上幻想破滅,有一根大棒砸落在他的心靈上。如果沒有這一段,精神分析或許會不一樣,佛洛依德也許不會想到把兒子做為父親必然的對手。

故事的主題是,孩子對他們的父親有什麼期待呢?

一位輕易地忍受冒犯的父親,可能會聽到孩子譴責他不像個父親的風險。孩子對這個觀點的執著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的安慰不單單源自父親的愛與正直,他們還期望父親是強大和勝利的。

源自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父性》

孩子生命裡最先出現的是母親及依附關係,後期才有父親出現的社會關係。社會關係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權力高下,孩子期待父親是一位熟悉社會競爭,強壯勇敢,可以帶領和保護他們的人,延續兒童期以來的權威和榜樣,繼續成為人生路上的「男性典範」。孩子在青春期將面臨更多挑戰,此時父親該怎麼做呢?又可以給予孩子什麼?我們先從「父性」的心理原則說起。

一、「父性」及其消失

什麼是「父性」?它是一種心理原則,簡單來說,是未來式的,是一種有條件的期待,包含計畫、秩序及延遲滿足等概念。如果拿來跟母性相對,父性則顯得嚴格或有限制。河合隼雄在《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裡這樣說明:『所謂的母性原理,就是「再怎麼不好,也是自己的孩子」,基本上對孩子採取「包容」、「保護」的態度。』,而『所謂的父性原理,指的是扮演嚴父的角色,也就是教孩子要「明辨是非」,用比較極端的說法,就是「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也要好好修理」。』但今日「父性」已逐漸消失,父親沒了父性,好像失去獠牙般沈默與沮喪。

義大利精神分析學家Luigi Zoja在《父性》一書中從歷史角度探討了父性消失的原因與後續問題:

1.社會結構改變才有缺席的父親。

過去社會有文化與神話,祈福和成人儀式賦予孩子在精神上的第二次誕生,認可他的成熟,父親便是人生信念傳承的祭司,而現實裡父親也傳授生活技能及做人處事道理,為孩子進社會作準備。如今這些都已萎靡,工業革命後許多東西都被取代,父親被長時間工時綁住,只剩提供經濟的角色,光是養家就早出晚歸,成了「缺席的父親」,而父性的傳授與傳承也被教育及媒體取代。

2.沈默的父親,有苦說不出。

過去父親是一個狩獵者、教育者,傳遞價值觀及技能,但進入資訊時代後,只懂養家的父親不見得有意識、有資源地跟上這些變化,資訊落差令他們必須向孩子討好,也焦慮與恐懼擔心孩子鄙視他。

社會標榜金錢和物質的需求也影響了孩子,對父親強大且勝利的期待具象化為「物質上的成就」,一個父親即使友善正直但沒有成功(沒有賺錢),可能得不到孩子的尊敬。父親既要強壯和勝利,近代又要求要對孩子感性說愛,這兩種生存法則(力量的法則與愛的法則)對男人是對立的,對親密關係不熟練而產生不安全感和矛盾,Luigi Zoja稱此為「父親的悖論」,也因此成了「沈默的父親」。

3.抑鬱:否定自己

男人被期待成就,如果沒有達成,社會對父親們並不友善,加上不懂內心感受(常常只會憤怒)而導致抑鬱。父親也會否定自己,他們說:「不要像爸爸這樣,這一輩子沒用了。」社會也允許有學位的孩子鄙視自己的工人父親,讓孩子權力比父親大,反過來輕視他的不足。孤立使有些父親惱羞成怒、放縱暴力,對兒童也許有效,但對青少年以上的孩子反而失去他對權威的信任。

父親否定自己,卻希望孩子學好,沒有榜樣的青少年們不能從父親人身上學習,只好去社會裡(如電視)尋找替代品,找「父親形象」。

4. 替代品「父親形象」的錯用:

Luigi Zoja認為義大利童話「小木偶」的故事,說明了此一心理機制:小木偶離開溫和卻不夠強大的老爺爺,轉向環境裡的壞孩子靠攏。因為那個年長的、體型大的、可以帶頭的大男孩才是老大,是小木偶的「父親形象」。我的童年也是這樣,男孩們會跟隨當時已懂甚麼是「民進黨」的那個老大,學他講話,學他批評政治。缺乏榜樣的孩子,會找替代品,代替家裡父親沒有的權威,通常是那些敢反抗、有擔當、有義氣,在社會吃得開的大哥,他們過度強調男性氣概、行事偏激、暴力破壞,一如「教父」角色,不過那並不是「父性」的心理原則,只是錯用。

父性的消失不僅造成孩子問題,社會集體其實也在追尋父親(一個領導),然而無意識的追求是有害的,總是矯枉過正又刻板印象。電影《吸特樂回來了》就在講這樣的故事,民眾對社會和政治的不滿,無力改變使得人們企求「國家的父親」,所以「希特勒」穿越時空,一個有強烈信念及霸道的父性形象,藉媒體再度活躍人們心中,且永遠不滅。Luigi Zoja在《父性》一書的觀點,推翻男性害怕捨棄舊有觀念不願學習「自我成長」的個人因素,而是從歷史、社會演變來看,它們如何限制了某些心理發展,所以老狗們依然在傳統重重壓力裡打轉,父親的父親是如此,父親也是如此,而此刻成為父親的自己呢?

二、成為父親,成為孩子的典範

「夠好的父親」無法天生,男人們必須「有意識地讓自己成為父親」,如何在孩子面前呈現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什麼角色,給孩子(尤其男孩)學習男性概念至為重要。不隨父性消亡自我放棄,不過度追求成功和金錢,養家豐衣足食提供生活所需就夠,更重要的是傳承,透過與孩子多多相處,傳遞自己的生活信念、人生價值及面對態度,教孩子能在社會上立足。「成為父親」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榜樣,以身作則,就是孩子路上的燈。

1.成為父親:先了解自己

「父親」其實是文化建構、社會產物,「父親」沒有所謂「應當像這個樣子」的說法。父親是父性心理原則產生的角色,想成為父親的人必須經歷「認識自己」的過程:敘說自己的故事,整理自己的經驗,認識自己的父親,了解家族歷史,過程要真誠,留心注意關係中的反應。

男人不擅表述,我建議可從成就、學經歷等開始,再慢慢推到其他關係故事(如愛情、家族史),以身作則,探索本身就是一種榜樣,孩子會學習到的。已故劇場大師李國修就把對父親的探索寫成戲劇〈京劇啟示錄〉,重新認識他的父親及自己所受的影響,並把父親的教誨:「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傳承下去。

2.與孩子多相處,多讚賞與認可。

做好時間規劃,在「量」或「質」上多與孩子相處。成為父親後,孩子定會追隨父親的腳步,因此當他們付出努力與奉獻而得到成就時,他們不是真的要那個成就,而是要父親的讚賞,努力打破沈默,多聆聽與認可孩子,允許自己和孩子的感情在生活中佔據比較重要的位子。如果經濟困難,不要默默承受不讓孩子參與,坦誠現況全家一起面對,也是種對孩子能力的肯定。孩子得到榜樣父親的認可,自然產生更多學習動力與興趣。對男孩來說,是往成熟男人前進的典範,對女孩來說,則是日後與異性相處的根基。

3.標竿的價值:

如果說母親所給予的,是從共生到認識「自我(self)」概念,那麼父親所傳遞的生活信念、人生價值及面對態度,便是「自我」裡的內容物,可讓孩子參照學習。佛洛依德被稱為心理學之父,他所提的學說,無論後輩是贊成或反對或改造,全都要先理解他的觀點再以此為基礎產生自己的想法,父親也是這樣,讓孩子在成人之路有個對照,並允許他們攀附、再生、反逆、改造、重組等,不是依父親的要求,而是依自己的意願及想法前進。

「成熟」是孩子在精神上第二次出生的象徵,無論父親是否有偉大成就,都不要妄自菲薄,努力練習可以強壯、權勢,同時又有能力感覺自己的脆弱,以及需要安慰及協助,讓兒女不需尋求社會裡虛空的父親形象,認識一個真正的人所顯現的經歷,無可替代的關係。

三、父親的關鍵性,「父性」真的很重要

『我們社會已朝母性化的方向發展…一旦過度增值,原本滿足對方、守護對方的情緒將會反過頭來,變成破壞他人、吞噬他人的情緒怪獸。』梶原千遠《拒絕長大的男人》

在不確定的年代,人們回尋父性希望確立一種原則、價值觀,以平衡過度的母性,他們尋找宗教、心理治療、靈修導師,期待誰來告訴他們怎麼生活。

父親是關鍵的,電影《墊底辣妹》故事裡主角沙耶加長期不被父親期待,即使母親無條件支持與保護,她仍然不知道出社會要作什麼,「也許就這樣了吧」是她的口頭禪。直到補習班坪田老師的父性引導與鼓勵,沙耶加才有考大學的動力。孩子只有母性無條件的愛是不夠的,目前社會整體偏母性化,被快速有效、即時口舌滿足的消費渴望調控,鼓勵享受當下,但面對未來沒有方向,沒有信念作根基。

父性是必須的,電影《長江七號》周星馳飾演的父親,把自己全部精力與愛都給孩子,雖然在工地做工,但他經常教育孩子:「我們雖然窮,但不能打架,不能說謊……」、「我們做人要有骨氣…」,讓孩子即使在學校被取笑都仍記著父親說過的話,讓孩子即使窮也能保持樂觀快樂。這是一位夠好的父親,他實現了父性的價值。

「需要父親」是心理需求,單純生理父親或物質父親是不夠的,父親在兒童期是認可孩子、提供與母親不同刺激的權威指引,到了青少年期,孩子從家庭轉入社會,「父親榜樣」是絕對重要的發展引導,「父性」心理原則也是重要的內在概念,他要知道自己是誰的孩子,才能站在父親的肩膀上建構自己。

夠好的父親愛他孩子的健康、自主與成長,當然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如此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典範。

參考資料:

《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Luigi Zoja(魯伊基•肇嘉),張敏等譯(2000/20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停不下來的求神拜佛?心理師:你在尋找完美父親的身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超實用約會指南:戀愛初心者如何創造牽手好時機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約會就是談戀愛,談到兩人關係進入蜜月期時,就會急切地想以身體碰觸昭告世人,也向自己證明愛情真奇妙。社會常見坐火車時座位明明很長很空,但戀愛中的兩人就會非常有公德心地擠在一起讓座,肩並肩、心連心、體連體,害得原本站位的老先生不知道是坐下好呢還是走遠一點好。以上連續動作是俗稱的「曬恩愛」,兩個人太黏了,曬一曬才不會發霉,可是旁人看了都皺眉,最好是在家裡曬啦。

牽手是談戀愛搞親密的第一步,有些人很急,不想看劇情片想直接做動作片,把後續的摟抱、親嘴、愛撫及性行為,這些指南後幾週要講的事,他不到一天就完成,結果搞得自己也很空虛。記住,「慢慢來、比較快」。牽手有很多好處,一是親密感,感覺對方手掌的溫度與濕度,有人說當對方把手交給你就是把心給你了,這種話聽了就算惹。二是方便,不用再像連體嬰靠在一起,一隻手牽著,另一隻手還可以用來吃飯、玩手機或接殺棒球。

牽手雖然簡單,卻不能小看它,本篇就是要提醒大家牽手的注意事項,初學者如何創造牽手的好時機,以及牽手的進一步變化。

【牽手的注意事項】

是的,牽手前必須鄭重釐清大家過去的一個迷思。

那就是,根據科學證明

牽手並不會導致懷孕發生!

所以不小心牽錯另一個人的手也毋須擔心。

除此之外,牽手沒什麼好注意的。

倒是上完廁所後記得要洗手。

【創造牽手的好時機】

我國講求禮義廉恥、道德良知,士農工商,各司其職,所以牽手這等情感小事是沒有人教的,既沒有人教,當然你也不會談,因此鮮少向對方訴諸語言如「親愛的,我們兩情相悅、門當戶對,父母也見過了,感情相當穩定,依你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呢?」,但我國厲害的地方,是抬面上不會說的事,抬面下通通都做了,反而每個人都會玩員外遊戲「員外,這不好吧,夫人快回來了…」然後員外牽起她的手,ㄚ環欲拒還迎。我不是要你當員外,不要誤會。

通常你得設計一個情境,讓兩隻手發生自然碰撞的機會,以達到男女雙方心理迫不及待又維持表面衿持的禮貌,所以說,這就是禮義廉恥中的禮。

如何設計情境呢?

由於男女生困難度不一,底下分別述之。

男生部分:

第一招:「恐怖緊張情境」

此招常見於電影院或遊樂園,你可找情人一同觀賞恐怖片,越血腥越陰森越沒有人性越好,如果在遊樂園,則一定要挑最驚險最刺激的雲霄飛車,最好是可以720度三次旋轉的。非常不建議搭大怒神,因為時間太短了,而且你會腳軟。當人感覺恐怖緊張時,直覺反應就是抓住穩當可靠的手臂,你就可以順勢牽手了。不過這一招有風險,搞不好你會比女生早一步嚇到或嘔吐,結果是你去抓對方的手,雖然最後一樣達到牽手目的,可是你已經弱掉了。

第二招:「黑暗情境」

此招應用於光線不足的公園或海邊,你可以邀情人一同散步,來回給它走個十幾二十回,然後故作體貼說:「你累了吧,我們不妨在這休息一下。」此時選擇位子超小的石頭椅是關鍵,說不定你還能藉口說抱住對方以防她滑下去。我們建議男生最好在一週前場勘,避免到太偏遠的河堤、廢棄屋打擾到宵小強盜,因為牽手落跑的速度也只比兩人三腳快一點而已,另外也不要選社區公園,因為7-11就在對面,女生會直接去那休息喝city coffee。

第三招:「危險情境」

這是最普遍的方式,我們不需學吳宇森設計爆破和動作場面,只要挑選沒有斑馬線的十字路口過馬路就可以了,如果旁邊真的有斑馬線、天橋或地下道,你也要假裝沒看到。當下你立馬展現英雄氣概,突然拉起她的手往前衝,一路伸手擋車過馬路,其實過小巷子更好,因為汽車根本進不來,你還兼顧了安全呢。

女生部分:

女追男,隔層紗,女生要牽男生的手,很少人拒絕的,要嗎你展現大姊大的風範直接抓起來,或者保持你的衿持,假裝上情境的當,這完全可以自由發揮的。

【牽手的進一步玩法】

牽手一般是虎口對虎口,兩手交叉合握,走!一同去郊遊。只是姿勢單一難免手痠又無聊,於是手自己會找到出路,在電影院裡,他們手牽手看電影,上面演什麼不知道,但下面演什麼倒是十分精彩,充分表現出人體手部的抓.揉.翻.轉.機能,或者騎機車等紅綠燈時,男生會將女生的手拉過來把玩一番,假裝手是IPHONE,用大拇指滑來搓去,完全不浪費時間。指南在此建議幾種手的創意玩法,增進情侶間的感情。

1.十指緊扣:

十指緊扣比虎口交叉的牽手姿勢更為親密,因為它多了一個「緊」,不過實際使用發現它很難玩出什麼新花招,展示的功能居多。緊扣的時候那四隻指頭不要閒著,可以假裝在彈鋼琴以展現你的才華。

2.玩算命:

 查看手掌紋路不是算命的專利,你可以數數生命線、感情線、事業線(非胸線),互相說說鬼才信的未來。如果不小心發現對方某些線有問題,太短什麼的,剛好可以考慮分手。

3.生理觀察:

戀愛時情人的每部分都是夢幻的,你們可以細看手部構造,讚美指甲、指頭、手掌及手的皮膚柔細度,並秀秀你道聽塗說的命運傳說,例如中指比食指短,就是表示中指比食指短的意思。切忌不可數毛有幾根、說指頭像甜不辣或指甲沒剪乾淨等實話。

4.玩遊戲:

    雙方四指疊扣一起,看誰的大拇指可以壓倒對方;雙方各伸一隻手正反重疊,下方的手要迅速地翻來拍打對方的手,看誰反應快。如果你們真的沒事做,不妨試試這些遊戲,很幼稚,但是絕對比兩個人就在隔壁卻用手機傳APP的好。

5.按摩:

手掌其實有很多穴道連接人體重要器官,適度地以指尖施力劃圈按摩可舒緩壓力與情緒,有關按摩的知識與方式,我們另外附上FB連結給你參考,唯一的問題是FB專頁預計3年後才會完成。

最後建議,兩隻手不要一直牽著,偶爾要甩一甩健康操,以免衍生手汗而得濕疹。

 

陪伴你成長:【愛情輕鬆學】 教你贏回愛情二十堂線上課

 

延伸閱讀:超實用約會指南:三大重點教你如何談情說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超實用約會指南:三大重點教你如何談情說愛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R.J. Sternberg在80年代發表一個研究,他分析許多對情侶及夫妻的愛情後發現,愛情可以用「親密(Intimacy)」、「熱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等三元素來分成八類愛情。此理論被廣泛運用,它們分別代表在愛情裡需要經營情緒、動機與認知才能趨向完美。但愛情能分析嗎,然後說好我要在某項目加強與灌注,如養成遊戲一樣分配成長點數?有時候我們就是突然愛上某人,有時候我們雖然不滿意婚姻,卻隨時間倒吃甘蔗越來越穩定與甘甜。

Read More
Read More

  • 0

為什麼割手?心理師帶你看懂自傷的三大原因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最近幾年很多孩子割手被送來輔導室。

看到割手切勿驚慌,通常很少是重要部位(動脈區)或深割到肌肉組織(這就要縫),除了止血消毒包紮外,也要留一些時間、空間幫孩子梳理「怎麼了?」。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如何面對親友自殺?談和解與懷念的哀悼儀式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1.會出現「想彌補,想替亡者做些什麼」的心態與行為

這是很普遍的反應,生前來不及做的,之後就會想彌補,並直接行動化。

這是悔恨與否認的情緒,會捕風捉影,尋找任何可彌補的動作,EX:唸經迴向、調查清楚死因⋯,然這些動作的背後目的,其實是逃避面對「亡者就是不在了的事實」。

 

2.和解的儀式

傳統(混和宗教信仰)都說:「不要太傷心,以免讓亡者牽掛無法離開人間」。那是錯誤的,以前沒有情緒教育,是避免生者傷心過度影響健康的權宜之計(結果後遺症超多)。

把對亡者的感受說出來才是正解。

對亡者的情緒一般來說,必定包含「自責」與「怒氣」,前者是譴責自己的疏忽、不夠關心對方,後者是對亡者自私離世的生氣,後者最為困難現身,因為人都走了,生氣有何用?(也不該生氣),結果所有的情緒失衡地往「自責」面去,攻擊向自己。這個焦慮感結合彌補行為,讓生者時間也卡在「失去的那一刻」無法前進。

情緒進程:否認、不處理、壓抑—壓抑重要事項,就如同阻擋整個水庫需要龐大能量,水庫難免滲透,偷跑出來的情緒,當事人再用發呆、恍神、失眠、焦慮阻擋它。

辦一個「和解的儀式」吧,把上述兩者情緒正確辨識與表達,然後與亡者和解,讓這個「無奈的事實」就只是「過去的無奈」,但不影響生者與亡者的情感連結。

我建議當事人設定一個安全範圍(安全網),包括時間、地點,讓情緒去爆開,如果害怕就找專業人員陪伴。例如設立一週,一週內就任情緒放開:又哭又笑、又氣又悲…允許暫時失序。情緒會有暫時歇息(哭累了)的時候,就趁機正常飲食、洗澡及休息。也可以利用文字記錄或找人聊聊。等一週時間到,就收拾心情改用「懷念儀式」。界線的設立就是讓心理有底,放心,不太會回不來。

如果是家人,就建議舉辦「家庭會議」、「家庭諮商」。要有人主持發問做引導。建議由亡者生前最親近的人做主持,而這個人之前需先做過諮商輔導,自己的情緒需先調解。

 

3.懷念的儀式

亡者已逝,但並非消失,而是換個方式存在,所以我們「懷念」,切不可「忘記」。我們本來就不會忘記,只是不敢想起來,因為想起來也不知道如何處理。

方式1:共同整理紀念相本

整理家人們手邊、手機裡的相片,共同觀賞與挑選,說說照片裡的回憶,共同做出一本紀念相本。說的過程自然有所抒解。

方式2:共同討論房間與遺物的處理

家人一起討論亡者房間與遺物該如何處理,從處理的討論與執行裡,可以從那些蛛絲馬跡裡更認識亡者,補足之前忽略到的部分,讓亡者顯活在記憶裡。不要放著不動,整理實質的房間,就如同整理亡者在生者心中的記憶庫的整理。

 

這是情緒緩解後給的建議,在晤談前期,無論自殺者遺族說什麼、做什麼,「傾聽」與「接納」永遠還是最重要的喔!

 

 

延伸閱讀:你不該有這麼多情緒:同理自己,才能真正掌握情緒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 0

同理心的力量:透過「兩類型四層次」,創造親密關係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同理心,empathy,又譯為「神入」,意指進入案主的位置,同理思想邏輯,共情並理解他情緒的由來,感同身受。我則稱「起於情,同此理」,對於某些失控或不自知的行為能理解為「這麼做一定有對方的理由及情緒」。

目前已知的同理心的類型包括有認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我如何長成現在的樣子?心理師帶你看懂人生五歷程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1.「兒童期Child」的誕生

1800年前後,人們才意識到「兒童」是另一個概念,而不是身體縮小版的成人,在此之前並沒有「兒童」一詞與其相對應的認識。1837年德國Froebeld首開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觀點,創辦「玩樂與活動學園」,以教具及玩樂激發嬰幼兒成長,1840年改稱「幼兒園」。

Read More
Read More

  • 2

自我中心的人,其實不自私,只是害怕受傷而選擇封閉自己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自私」的社會定義

自私,是以自己的利益為考量,「做這件事或這樣反應是否對我有益?」而決定。人不自私天誅地滅,自私理所當然,就生物層面自私是重要的本能,不過份。

「自私」被我們嫌惡,是因為自私的人在「人際情境裡」只顧及自己利益,卻傷害了他人權益。換句話說,自私的人超過了該有的份際和界線,他不管別人死活,他好就好。

 

Read More
Read More

  • 0

永遠好不了的傷痛?心理師:家庭修復力,從接受他還困在創傷裡開始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影片並非在說我們如何面對失去兒子/弟弟的傷痛,重點是母親因悲傷無法復原,她失去了她自己,雖然她還活著。而我們失去了妻子/母親,這是我們要面對的事實。

接納了她,而不是期待她該努力復原走出悲傷。這才是「家的容量」:海納百川。雖然他們失去了母親及妻子,但她還在這個家,放下了自己的失落與期盼,重新學習如何和受創的她以新的連結、新的相處模式。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宮廟文化與心理諮商,哪一種形式才能給人終極心安?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與文化工作的心理諮商

我們的文化是集體主義,不重視個人(也就不重視個人可以自主解決或決定什麼…但不可麻煩別人)

因此當遇見未知現象或不可解決的現況時,會通過文化儀式來獲得掌握感,如:多拜拜就會安心;多燒香就能消災。

宮廟文化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只是這制度裡「人為因素」很多,民眾專注消災解厄,遇見好師父可以上天堂,但若遇上無良之人,有可能傾家蕩產更慘。

與文化工作,就是當事人覺得什麼對他們好就符合他們的利益去,而不是非得改變當事人的價值觀,重新建構人格或什麼。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心理師談罷工:解決制度問題,而不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罷工有沒有可能遭濫用?每一件事都有可能被利用與黑暗面,更因此我們都要好好瞭解怎麼回事,不要太快短視近利,不去思考,單純S-R反應(EX:因為被空服員罷工,害我買機票出不了國…),近因看起來是空服員,但其實是背後的制度所致才對。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基準,所有人都在追求制度改善,整體社會才會向上,否則「不爽不要做」的結果,每個人都會淪到高工時領低薪(因為永遠有替代人力在補,老闆永遠不缺人…),當社會逐步往下,只有資方獨佔金字塔頂端。

我是已買長榮機票的心理師,我支持罷工,希望社會每個行業都能邁向更合理的工時與報酬,每個行業真的都需要,包括心理師這行。

Read More
Read More

  • 0

堅定的韓粉:談認知失調與發大財的集體潛意識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鐵粉的誕生之路:
1. 內心做不到或說不出的需求
2. 向外投射,跟隨領導
3. 團體都這樣說肯定不會錯
4. 對所作所為合理化解釋
5. 認知失調時自圓其說
6. 繼續跟隨領導與團體

Read Mor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