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老大!不甘願的情緒,需要被人看見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當情緒壓抑至一定歲數時,累積的點數可能就爆了;當他重複地倒在地上時,有一天他突然不想起來了,起來一點也沒意義,不如就繼續躺著,即使這樣很不應該,因為情緒沒被安撫,就跟小孩耍脾氣一樣,什麼事都不想做。
個案問:「心理師,關於『愛自己』、『為自己想』這些事我都知道,該設目標前進,可是,諮商結束後我還是沒動力,究竟怎麼了?是意志力不夠嗎?」
個案前半生乖巧順從,即使被凹被不平對待,也咬牙忍過挫折做好各階段角色、鞠躬盡瘁,他終於撐到人生後半場,算是苦盡甘來,卻不知道為什麼不快樂。
個案來諮商都很準時,提出很多問題檢討、認真探索,每次諮商後有新觀點也都認同,他知道該做,卻一點也不想動。
諮商關係於這幾次萌芽,我想,時候到了。
「因為有不甘願的情緒。」我回答。
他想了一下,覺得很對,但又一頭霧水,我繼續用一段譬喻:『小孩跌倒,趴在地上哭著不想起來。他需要甚麼呢?』
是一頓罵、假裝沒看見要他自己跟上,還是拉他起來,向他說「你一定很痛對不對?」,並給他秀秀抱抱?
小孩在成長中跌跌撞撞,自己不協調跌倒也就算了,可他多數被絆倒的是因為家人,然後又被他們要求:不能氣!不能哭!不能怕,要勇敢!
這像話嗎?
到了青春期,他忍不住暴走被說叛逆,氣到離家出走被說發神經,努力賺錢分擔家人經濟負擔還被嫌…
當情緒壓抑至一定歲數時,累積的點數可能就爆了;當他重複地倒在地上時,有一天他突然不想起來了,因為起來一點也沒意義,不如就繼續躺著,即使這樣很不應該;因為情緒沒被安撫,就跟小孩耍脾氣一樣,什麼事都不想做。
「內在小孩」就是情緒停止發展的部分,來自過去的傷沒被安撫,老是要咬牙自己爬起來,很苦啊!
到頭來他到底要為了甚麼要站起來?他不敢抱怨,可是也強迫不來,感到矛盾混亂,乾脆就甚麼事也不想做,但是又覺得很怪,最後還是害到自己,所以來諮商問問。
這就是「不甘願」
一個孩子跌倒了,做家人的沒人看見、沒人理解、沒人支持,這一點也不正常,而且有些路障還是家人給的,不是他的錯。
「不甘願」的意思是,「我都沒被看見、理解、支持,那我為什麼要做得好好的?」
情緒是老大,這是冥冥之中的抗議,可是個案已經成人,這些孩子氣的內在情緒要怎麼說、跟誰說,於是只能氣自己。
愛自己(為自己)前需要被愛(被看見)
孩子需要的是:
1.情緒出的來,可以被辨識
同理他有情緒,一定是遭遇了甚麼事,有情緒很正常:憤怒、委屈、傷心。可以氣、可以哭、可以怕
「都是他們害的,我真的很委屈…」
2.需要被秀秀
情緒是一種需求,委屈出來後,當然也想得到安慰,他想要有人告訴他:「不是你的錯,你真的很努力了,你做得很好…」
3.最後,他才想要為自己站起來
孩子被看見、被理解、被支持,最後他才「甘願」站起來繼續他的人生,而不是自我放棄。
與人連結,被人看見是人性需求,諮商在做的便是這樣的事,因為我們見識的多,我們說他真的委屈、沒有錯、辛苦了,就有很大的力量平衡過去負面經驗對他的譴責,然後繼續陪伴,直到內在孩子願意在跌倒的地方站起來,而不是躺下去。
陪伴你成長:【敬,童年的傷】療癒自我,從致敬童年的傷開始。
延伸閱讀:總是認為自己沒選擇?也許是因為這兩種可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