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心理學:會生病是因為病痛正在提醒我們愛自己

  • 0

身體心理學:會生病是因為病痛正在提醒我們愛自己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跟長期心理諮商執業過程中的看見,有高度共鳴。

在心理諮商中,一個人的情緒為何會失調、為何會痛苦、為何有所謂的心病,除了過往創傷、基因、傳染病等影響外,更多來自「依附」課題,也就是人可不可以找到一個可以感覺到被愛與被認可的歸屬感,然而依附通常不一定是人,有時轉到事情或物品上,就容易變成癡狂,也容易造成物質濫用。依附在工作上獲得工作的權力與成就歸屬,依附在物質成了老菸槍,總是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

是個,依附人事物,就是為了獲得快樂與幸福的感受,但卻因為過度依附,而無法看見自己,為了被愛、被認可,犧牲身體健康也無所謂。

這幾天看到許多生病的案例,也讓我思考過往看過書籍裡談論疾病與情緒失衡的狀態。

也許生病來自一個人的生活模式,然而生活模式卻來自一個人的思維與信念。

依附是心理學的用語,佛家說法是執著,一般人說法是應該。像是什麼狀況呢?

1.對人的依附:包含對伴侶犧牲奉獻、拼命守候在生病家人旁、為了老闆瘋狂加班。為了得到愛跟認可,忽視自己的需求、壓抑自己的聲音,而這背後其實是各種恐懼與孤單,失去這個人生活就會失重,而害怕失去也讓人焦慮、憂鬱,繼而在過度使用自己裡累積出疾病。

2.對事的依附:包括對事業、工作的癡迷,以及對冒險事務體驗的狂熱,或者對網路的黏著。很多人著迷於權力地位、著迷於血脈噴張,著迷於被高度景仰,因此在這些狂熱背後,也許難以面對抽離這些事情時的空虛寂寞,我常問很多工作狂,當你脫去工作的外衣,你職場的抬頭後,你剩下什麼?

工作狂往往愣著難以回答,而他們的身心已經出現各種抗議,包含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當然還有一種,是對美的依附,對膠原蛋白、高蛋白的需求、對染劑、整形的需求,使用過量下反而被潮流的美給吞噬,跟不上潮流所產生的自卑或自我厭惡,比外來補充物質還毒。

3.對物的依附:包含各種容易成癮的物質,毒品、煙、酒、名牌品,試圖從這些物質中獲得情緒的紓緩、解放或感受到被喜愛、被追捧、被崇拜,對物質的沈迷通常很難跟人深度連結,難以真正表達自己,可能也難以真正理解他人,與人的互動就像隔著防彈玻璃一樣保持安全距離,即使表面歡樂,但總在落幕後感到無比孤寂。而這些對物質的依賴往往會讓人付出鉅額的代價,除了花上大把金錢導致金錢破洞,獲得暫時的正向情緒,可能整個人生方向都傾全力在填滿這個金錢的坑口。

什麼時候一個人才會覺醒?什麼時候才會大徹大悟的修正自己?

通常都在生病之後。因為生病的痛苦讓人開始思考,這一輩子的忙碌是為了什麼,才會意識到一輩子依附般的追尋,換來疾病的身體,一點都不值得後,才會開始真正「愛自己」。

真誠感受自己的需求、謙卑聆聽身體的聲音、用心呵護自己的情緒與健康,有意識選擇你想要生活的姿態與方式、環境與周圍的人,有些人要等失去青春、金錢、才能真正體悟,人生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做到你要的目標,如此你能一直保持在快樂與持續地熱情與動力在你正在做得事情上。

陪伴你成長:【學會愛自己】帶你邁向高價值人生-線上/線下同步工作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