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就會比較好?關鍵其實在於………

  • 0

說出來,就會比較好?關鍵其實在於………

Tags : 

作者:Psy-dectective 貓心 科普心理學家

從我接觸到心理學和心理諮商開始,常常會聽到別人說一句話:「說出來,比較好。」

我不確定這句話的來源,有多少人是接觸過一些心理學,受到精神分析所影響,因而有了這樣的想法;又有多少人,其實不了解心理學,只是單純地希望聽到對方的故事,好讓自己不再處於困惑的狀態中,因而對這句話這麼相信著。

但是,說出來,真的會比較好嗎?這會不會其實只是一個我們的迷思呢?

 

http://gty.im/623763424

 

說出來,真的比較好?

在一次團體裡面,我分享了自己對人際的焦慮。在分享的當下,我的內心其實是害怕的。就如同有些時候,我會選擇在我的文章中談論起自己的人生經驗,希望有一些人可以懂那種感受,可以和我說說話。但是,那次團體透過輪流說話的方式,讓成員陳述對自己的一些負面看法,在團體結束之後,並沒有任何人,對我們的發言做出一些評論,然後團體就結束了。其實在結束的時候,我是有些害怕的。

在結束之後,有一位成員跟我說「說出了這些,你很勇敢」。這一句話,讓我開始思考「說出來,真的比較好嗎?」這一件事情。

前一陣子帶團體,我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某位團體成員告訴我,在之前的團體中,她說出她的故事,反而讓其他成員都覺得好沉重,不知道該怎麼承接,只是對她的經驗感到同情與痛苦。如果回到當事人身上,我想,這並不好受。這些對話、這些經驗,都讓我思考著「說出來,比較好」這句話的核心關鍵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承接的力量。

 

http://gty.im/623504962

 

承接,才能比較好

如果今天聽的人,能夠適時接住聽到的這些故事與情緒,那麼,說話者的生命經驗,才得以被旁人所聽到。單純的「你很勇敢」是不夠的。那麼,什麼樣是好的承接呢?回到依附理論來看,所謂好的承接,具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聽者能不能讓說者感覺到『他對我的需求敏感而支持』呢?」什麼是敏感而支持?其實用言語上很難說明白,但如果從我的經驗來看,敏感而支持,代表的是「我承認你的情緒,也支持你這個人」,其中可能有這些要素:

一、不評判是非,而是回應事件背後的情緒

「你朋友這樣對你真的好讓你生氣喔!」、「真的,要是我也會對這件事情很焦慮欸。」甚至只是單純回應給對方「這樣的故事,讓你好無力喔。」都勝過於聽完對方的故事之後,自己被那個故事所震撼,而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來得好。(推薦閱讀:你不該有這麼多情緒:同理自己,才能真正掌握情緒

二、把行動跟感受切開

很多人在回應時,可能會一直建議說的人「可以怎麼做」。但是當我們在建議對方怎麼做的時候,其實是很急著想帶對方離開這個情緒的。對方可能有很多很多的話想說,但很快地,你就把他帶到了「做」的方向,讓他根本來不及說完原本想說的,就被你轉移焦點了。這就好像,今天有一個球員出了車禍,要半年的時間復健完、恢復日常生活行動,你卻一直教他在好起來之後,可以怎麼樣把自己的球技練得更為精進,那麼,你們在談的東西,就不是此時此刻的東西,你沒有辦法看到他背後深深的無力感,而把討論的重點放在一個彼時彼刻的想像之中。

 

http://gty.im/611182470

 

當然,這並不是說,每個人聽完故事之後,都要有那個能耐去接住對方,只是單純地說,一個會讓當事人舒服的承接,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或許,在選擇要對方說之前,也要評估一下自己當下的能力,能夠接住多少,而不再是單純地帶著「說出來,比較好」的信念去要求對方說,否則可能在說出來之後,會變得「他沒有比較好,你也變得不太好。」即便不能聽對方說太多,能夠告訴對方「我可能接不住你的情緒,但我會試著陪伴你」都好過於逞強。因為這才是此時此刻真實的狀態。

不過,我依舊肯定與認同每一份「希望對方可以真的過得好」這樣的心情。

 

延伸閱讀:「我這樣算走出來了嗎?」問幾遍,才會讓你感覺心安?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