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碎片:爸媽,為什麼你就不能好好愛我?

  • 0

家庭中的碎片:爸媽,為什麼你就不能好好愛我?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為什麼你就不能好好愛我?」這是多少為人子女的心聲,我們看到置身於父母資源分配不均的子女不可勝數,今天想帶大家認識家族治療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代罪羔羊(Scapegoating)

踢踢(化名)在家裡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家裡父母傳承重男輕女的觀念,身為女性的踢踢自幼即感受到父母不平等的管教方式,無論誰犯錯父母總是拿她開刀,哥哥曾多次為她抱不平反而與父母的關係僵化,後來大學出國唸出後哥哥就選擇遠離原生家庭定居國外,而弟弟因為備受寵愛大學肄業之後就在家當繭居族直到現在四十歲。三十八歲的踢踢兩年前剛結婚,雖然與原生父母住在不同縣市,但每每一有狀況父母總是用聲淚俱下的親情勒索,甚至告訴踢踢因為生了她這個女生才讓父母經常起爭執,也因為常起爭執才讓弟弟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中長大,最後自卑而躲在家裡啃食兩老,踢踢被灌輸弟弟是她一輩子的責任,即便嫁人也一樣。

「代罪羔羊(Scapegoating)」是家族治療中的重要概念。家族治療的治療師認為在某些家庭中,會有位家庭成員,負責去承擔家中所有的問題,其功能常是將家中成員如父母間的衝突做轉向,擔任受到不公平批評、責怪、處罰的成員。藉由家庭中代罪羔羊的出現,其他家庭成員便可避免去面對家庭中真正問題的核心。

很明顯的,我們看到踢踢在這個家庭中的角色,父母強貼在她身上的標籤「女孩次於男孩」讓她在原生家庭中失去個體性,以Carl Whitaker的說法,他指出代罪羔羊在家庭當中不被視為人,而是被視作「家庭的一個碎片」其當此家庭的痛苦和失能繼續惡化的狀況下,這個標籤就會更加強硬烙上,父母將夫妻關係的失和、小兒子的喪志等全推諸於踢踢「生而為女」這個負面標籤上,即便她多年來不斷努力,不斷討好,終於在走入婚姻有了自己的下一代,產後的憂傷帶出她長年「不被父母愛」的陰影,排山倒海而來的負面浪潮讓她踏進了諮商室。

「我真的,真的好努力想讓爸媽看見我,即使我知道他們就是偏愛哥哥及弟弟,所以我拼命討好,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肯定,給錢出力我能幫忙的我全幫了,到頭來我才發現他們是真的無法愛我,我覺得我就像這個家中的工具人,連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後也不肯放過我。

我累了,真的好累,我不想再偽裝。

繼續在這混沌中討愛,最後只能剩下心碎吧!」

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有一個愛你懂你的父母

相信多數父母都想用自己的愛養出內外富足的小孩,無論這樣的愛是直率還是迂迴,孩子總能感受父母真誠的關愛,然而部分父母耳提面命既定的核心家庭育兒價值信念,複製在下一代身上,可惜了忽略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與美好。

我希望你不是那少部分被父母忽略的成人,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好好被看見並在父母給予的安全羽翼下發芽長成自己的樣子,我希望你可以看見自己的美好。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致所有父親:再多的物質滿足,都抵不過你們一個親子溫馨午後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