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三種恐懼,使你長大後容易慣性自責

  • 0

童年的三種恐懼,使你長大後容易慣性自責

作者:張瑋庭 Allie 諮商心理師

你對生命也有放不下的執著嗎?和你分享一個個案的故事。

曾有個案跟我說過這麼一段話:「我知道自己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也知道自己不應該在意別人的眼光,但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因為我害怕被討厭,所以時常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總是拼命的討好對方,但同時心裡明白這不是真實的自己,也覺得這樣的生活好累,總是要戴著面具與人相處,但我真的沒辦法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結果,又會開始討厭這麼在意別人眼光的自己…」

其實,這就是我們對生命的執著,過於追求一種狀態或是目標,其實,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在想睡的時候卻睡不著,在想讀書的時候沒辦法靜下心來,此時我們心裡時常責怪自己,「明天要上班,還不快睡!別再胡思亂想了!」、「為什麼就是沒辦法好好看書,怎麼這麼沒用」,當我們沒辦法在「應該的時間」,做我們認為「應該要做的事情」時,會不停的苛責自己。

人生的執念在於對自己的要求,更深的討論這個被你緊捉不放的信念,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恐懼。馬斯洛提出我們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當我們心理層面的生存需求不被滿足時,就很有可能引發我們對外在環境,包含人、事、物的不安全感,因此,埋在心中的不安,也漸漸的形成內在的恐懼感,這個恐懼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以下三種:

1. 童年被期待與施予壓力的恐懼

也許我們過去承受了許多原生家庭所給予的壓力與期待,例如:時常被拿來與他人比較、被冠上性別期待,或是背負著家人的期待選擇大學的科系、工作…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情境,但我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壓力與期待,已經被我們收進心裡,成為內在的恐懼,而影響我們認為許多事情「必須」、「一定要」的信念。

2. 小時候被拒絕與被遺棄的恐懼

小時候的我們內心一定會有很多期待,期待家人假日帶我們出去玩、期待可以買玩具…而同時,我們也時常面臨著期待落空、被拒絕的感覺,而無論小時候的我們怎麼哭鬧,都沒辦法被滿足需求時,被重要他人遺棄的情緒,也在我們心中留下了陰影,就像上面提到的個案,他的內心就有很深的被拒絕、被遺棄的恐懼。

3. 身體或精神上受限的恐懼

如果從小無論做的好或不好總是被責備,好比考59分被責罵,考90分又被唸沒有滿分;或者是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有些家長會干預孩子跟朋友出去玩、頭髮染頭髮、做光療指甲等等身體界線的議題,這些從身體到精神上的被批評、失去的掌控感,很有可能養成認為自己不夠好的信念,更可能因此對於許多事情會有「一定要一百分」的執著。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白熊效應」,實驗的內容是研究者告訴受試者不可以想到白熊這種動物:然而,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受試者被要求不要做的事情,反而越會去想起它,這是一種思維反彈。當我們試著壓抑某種思想或是記憶時,反而增加他們出現的頻率,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命名為白熊效應 (white bear suppression)。

因此,當我們睡不著時,告訴自己不要想工作上的事情、不要想明天的事情,結果一定適得其反,腦中還是會不停地浮現心裡掛念的事情。我在正念減壓的訓練中,陳德中老師告訴我們,真正讓我們放下心中執念的,就是要去接納它,而接納的第一步,就是要「覺察」,覺察能夠讓我們感覺到內心的感受,並不代表「真實的現象」,如同我們內心的恐懼,並不代表外在世界的真實樣貌,因此,當我們學會了覺察,才有機會接納,也有「放下執念」的機會。

親愛的,你可以找一個安全、安靜的地方與自己相處,試著閉上眼睛,從呼吸開始慢慢地覺察自己,感覺自己的恐懼帶給身體什麼感受,你也許會感覺到呼吸變得急促,或者是身體微微地顫抖,-都沒有關係,試著去感受它,當能夠接納身體的感受時,再進一步思考內心深層的恐懼是什麼?從何而來?試著理解自己內心的恐懼,並且接納內心的恐懼,而當下次我們心中的恐懼浮現時,我們就能馬上地感覺到,並且提醒自己:「這並不是真實的,而是我們內心的恐懼」,進而開始慢慢的鬆開我們緊握著的執念。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延伸閱讀:忙了一整天,工作還是做不完?「work smart」3大關鍵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張瑋庭心理師

也許我不曾和你經歷相同的人生,但我期許自己成為聽得懂你的那個人,在諮商的過程中陪伴你走一趟心的旅程,幫助當事人看見內心深處的自己、清晰內在的迷惘,進而修通在人際互動中卡住的點,找到並且接受真實的自己。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