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情緒危機:你有哪些負向情緒人格?

  • 0

疫情情緒危機:你有哪些負向情緒人格?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疫情之下,你花時間在哪裡,決定你是誰。
疫情的考驗,挑戰我們原有的生活常規,也強迫人類停下來,在停下的過程中,有人開始焦慮恐慌,有人開始反思檢視,有人開始感恩懺悔,有人開始怨天尤人。


你呢?你可注意到在這段時間你情緒的常態?
在《疾病的希望》中談到,一個人的疾病,是生活持續失衡的累積。而我相信地球的疾病也是。因此疫情之下,如何在意識上、情緒上、行動上去強化個人在身心上的免疫力,變得極為重要,有負向情緒常態者,其實更需要謹慎看顧自己。

1.散播憤怒與厭惡的「怪罪者」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許多人在環境改變的失落中,會忍不住找人咎責、怪罪、獵巫,當人們憤怒於這些散播病毒的人多麽可惡時,那麼,你散播的又是什麼?

試問,這疫情不存在,你的生活又真的喜悅和諧了嗎?
還是你會說,「至少不會」這類的語句,來掩飾原本早已不開心的狀態?還是你會說,「要不是他們」這類的句型,來說明自己感受到被害?

怪罪者,最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因此對於損失時會用力放大檢視,即使自己一直是既得利益者,一旦出現比預期獲得少的局面,就會出現斤斤計較並且大力抨擊,心中的情緒被害感,讓他們容易深陷受害者情緒中,不斷為生活塑造加害者,而覺得生活的苦,半點不由人的局面。(一起來看:歇斯底里或破口大罵的人怎麼了?你不可不知的「情緒被害感」

當生活中早已累積各種不滿足與不平衡,這次疫情不過是你生活中的照妖鏡,更彰顯你生命裡長期「沒有好好照顧好自己」的狀態,而容易期待他人給予、保護與照顧,最終你會在靠人人跑的窘境裡,必須重新站穩與扎根自己。

2.散播不安與恐慌的「焦慮者」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大環境出現動盪與未知時,最容易挑動焦慮者,對疾病焦慮、死亡焦慮、未知焦慮,若再加上工作的不穩定,則會加上金錢焦慮與成就焦慮。
在他們身邊的人,會一直感受到世界即將毀滅的無望感,因為他們往往擔心完一件事,總有下一件事可以憂慮,沒完沒了,同時也因為焦慮會消磨掉太多精力,以至於無法提起精神做其他的事情,或者無法專注而開啟看似忙碌實則毫無空轉的狀態,導致焦慮的惡性循環。(帶你閱讀:焦慮心理學:別讓心中的猴子綁架你的情緒

有時焦慮者會為了抵擋排山倒海的不安,轉而想要擁有控制感時,最容易成為所謂的「衛道人士」,打著正義與維護的旗幟去撻伐,為了讓內在減緩失控感,但其實真正能幫助自己身心上獲得控制感的,是在信念上的調整。

焦慮者的心智狀態很容易變得牆頭草,也就是隨著外界鼓譟,找不到穩定自己的中心力量。面對焦慮最重要的方式,是幫助自己安靜下來,練習忽略外在各種紛擾的聲音,從內在重新長出對自己的信任,帶著自己一步步往前走,「踏實累積」與「信任安排」,是焦慮最大的敵人。

3.交雜憂愁與罪惡的「內疚者」

對於在疫情之下,生活不受影響的人,若具有太強的同理心,則可能會有類似所謂「倖存者內疚」(Survival Guilt)的狀態,當周遭的人被潑及與受難,我卻是毫髮無傷又生活安逸,我憑什麼?我怎麼可以?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一般而言,愧疚與罪惡感的發生,在於你做錯事情、你傷害到他人、讓他人遭受損失時,你會心生愧疚,而適時的愧疚能幫助個人擁有正義感,並擁有道德感,但當倖存者內疚發生時,會侵蝕你原本安定生活中的滿足與喜悅,將自己推向焦慮或陷入無望感中。(帶你閱讀:疫情期間易出現內疚感?試著傾聽「內疚」要告訴你的事

如何將內疚轉化,很棒的地方在於,你是有能力看見「自身擁有」的人,畢竟有很多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也不一定看得見,而當你看見擁有,進而有限度的「分享」擁有,包括分享你的時間、想法、金錢,甚至分享你的正能量,都是一種從外而內真正轉化的過程,而你也能推動身旁許多人在情緒與狀態上的轉變!

 

說到這裡,覺察自己、看顧自己,為自己的情緒狀態適時調整,你將能為自己與環境產出更有正向影響力的循環,幫助自己與他人度過疫情下的情緒危機!

延伸閱讀:在COVID-19之間,你是被動做出改變?還是願意主動做出改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