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看《無聲》:當聽障者受傷,也受困在不被看見的受傷輪迴中

  • 0

心理師看《無聲》:當聽障者受傷,也受困在不被看見的受傷輪迴中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如果能有一位受傷的孩子早點被接住,
也許就能避免下一位受傷的孩子出現。

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最大的感慨。

《無聲》電影劇情

學校裡很寧靜,但卻充斥著詭異氛圍。天真無邪的學生一起在玩一個遊戲,但這個遊戲卻是不能說的祕密,可是到底為什麼不能說⋯⋯在這個遊戲中,什麼才是勝利?誰勝誰負?又或,大家口中不能說的遊戲只是一種無助的求救訊號?在孤寂的無聲世界中,聽不見,不代表看不見,其實,你並不孤單。

新銳導演柯貞年的首部長片以大膽敘事方式探討「愛與救贖」,現實雖然未能盡如人意,但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他們只是在玩」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在無聲的世界中蔓延,究竟什麼是一起玩,卻不能說的遊戲?(引自此

週日下午在電影院,抱著「有所準備」的心情,開始看起了《無聲》。

印象深刻的蟬聲,在看完電影之後仍在腦中停留著。

但電影帶來的心理衝擊,還是超越了觀影前我能做好的準備。

離開電影院時,帶著夾雜著無力、憤怒、不捨與沈重等種種感覺。

回程路上,看見下午的太陽,路上把握假期的民眾們,

我心裡頭卻想著:此刻,是不是有人正在受苦,卻無法說出口。

電影開演時「改編自真實案例」幾個字加重了劇情的重量。

看完電影後,無法停止思考,也無法抑制地開始搜尋起相關資料。

雖然導演說,電影內容已經完全改編了,與真實事件完全不同了,

但這部電影厲害之處或許正在於,在真實案件裡,那些讓人疼痛的元素,

其實都被輕巧地揉和在《無聲》這部電影裡。

也因此,後來我再查閱真實事件始末時,總有股與「似曾相似」的毛骨悚然感受。

看完電影的你,如果想多知道一些真實案例的資訊,

不妨參考志棋七七團隊製作的說明影片

在影片資訊欄位,他們團隊也條列了一些很關鍵的資訊供讀者參考。

有好多條線可以來整理這部電影觀後的心情。

在查找資料時,發現了一本報導文學:《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讀完書籍簡介後,發現這本書似乎與電影一樣,是在講述同一個案件。雖然本書已經絕版了,但在書籍的文案裡,仍可看見引用自艾德蒙・伯克的一句話:

「邪惡的凱旋唯一需要的,只是善良人的袖手旁觀。」

一句看似有力的引用,卻也讓剛看完這部電影的我十分無力。

社會心理學中,有個「基本歸因謬誤」的理論,意指:「人們在評估他人的行為時,即使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仍總是傾向於高估個人因素的影響(一定是他有這樣的人格,才做出這樣的行為),而非外在情境因素(也許是情勢所迫,或這個場所有特殊的潛規則)」。

這個提醒,或許能提供我們另一種理解人類行為的觀點。

當某人做出某個讓人詫異的行為時,我們總不由自主地往「這人也太糟糕了吧!」、「真是敗類!沒救了!」(都是人的問題)這個角度去想。

我覺得電影很棒的一部分是,導演善用了故事的起承轉合,讓我們有機會去發現自己對於「人所下的定論」是否過於武斷、絕對,有了跳出來檢視的機會。

「啊!原來是這樣子啊。」這句話總是在很久之後,我們才會說出口。因為,在某些事情發生的當下,我們也許早已下了某些武斷的結論而不自知。

其實,每個壞掉的孩子背後,都是有原因的。這也是我一開始提到「如果能有一位受傷的孩子早點被接住,也許就能避免下一位受傷的孩子出現。」這句話的原因。

忽視了情境因素,我們對人類行為的理解,就一定會有限制。這是我在看完電影之後,很想再次提醒自己的事。

當然,電影(或真實案例)裡,每一位「壞掉的大人」,或許也是如此。用單純的人的問題去解釋他們的行為,其實是很輕鬆的;但其實,是不完整的。環境因素夾雜著許多我們深陷其中卻未必自知的動力,權力結構、封閉組織、資訊不流動等,都是影響著環境裡每個人的背景因素。

在觀影過程體悟到,我們對這些知情不報、不作為的人有多憤怒,其實也就有多無力。儘管,我們不能用簡單一個「基本歸因謬誤」就替這些人脫罪。但回到日常生活中一看,我們是否都多少體會過,在許多時刻,明哲保身是如此符合直覺的選項——儘管我們未必留意到,明哲保身背後,可能會如何影響到其他人。而這血淋淋的狀況,正在電影裡被呈現了出來。

另一個觀影時印象深刻的地方是,由於電影裡頭多數角色為聽障者,在許多聲音的處理上,讓我格外印象深刻。某些安靜,原來可以帶來這麼強烈的壓迫感。同時,好像也因為電影的呈現方式,讓觀影者的我們更能體會、或稍微進入聽障者的內心世界。

聲音處理時的許多留白,就像是半夜在過度安靜的房間裡失眠,清晰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一樣,是這麼地有張力。這已經不是「無聲勝有聲」這樣而已;在電影諸多無聲的鏡頭裡,主角們的吶喊已經衝破了畫面,直擊每個觀影者的心。

回程路上,還想到許多可以延伸討論的議題,好比:青春期的性、性別教育、性傾向的探索;教育體系對於性議題的不自在與忽視;團體極化、權威暗示效應、旁觀者效應;受害者的心理狀態、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身份轉變;檢討被害者與正義世界信念等。但落筆至此,我相信再多的討論與分析,都遠遠比不上觀影之後,籠罩著我們的沈重情緒來得有力道。

接觸、看見、認識、理解⋯⋯電影作為一個「現實」的緩衝體,不管是改編,還是重新說出一個故事,其實都是一個呼籲,希望能有更多人能清楚看見真實世界的樣子——特別是那些,我們很少想到、不常聽聞,但卻真實存在著的現實。會不會,此刻仍有人正困在裡面,痛苦萬分,卻不知道如何說出口?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遠離兒童性暴力:三方法成為孩子的身心守護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