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主動的人,如何讓自己對群體活動參與得更多?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想像一個情境,週末假期,你抱著籃球到球場上練球,看到對面籃框來了一群人開始鬥牛,你覺得一個人投籃很無趣,想要加入他們,但他們始終沒發現你,你是否會主動過去請求加入戰局呢?
如果是,那麼,你算是個蠻主動的人;如果不是,也很正常。而如果,在其他很多吸引你的事物上,別人不主動邀約,你就寧可呆坐在一旁,也不會主動參與的話,那麼,你與我是同一國的,比較偏向被動的性格。
主動與被動沒有孰優孰劣之別,只不過是一個人的性格或習慣罷了!而我也從沒看過有人在任何方面都很主動,或在任何方面都很被動,通常是選擇性地主動參與一些事,其他事則因為某些原因,傾向採取被動的姿態。
然而,我們的社會總是鼓勵我們應該主動一點—主動爭取某些機會,主動去認識想認識的人,主動去參加社交活動,主動表現自己的優勢與長才。好像,主動的人會獲得比較多的機會,成功的可能性也會比較高。
這樣的說法見仁見智,但對我而言,過於被動的壞處,是容易錯失一些機會,而日後懊悔不已。如果你不想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悔不當初,偶而積極地採取行動,也是必要的。
前面提到,一個人不會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如此被動。那麼,在什麼樣的狀況下,你會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態度呢?
通常,第一,你想參與的活動或議題,是你熟悉有把握的,你知道主動參與不會丟臉,不會出洋相;第二,你想參與的活動中,同行的夥伴中是你熟悉的,或對你友善的,你知道不會被拒絕,更不會被冷落或批判。
這麼說來,影響我們是否願意主動參與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評估當下的情境—是安全的,或是有威脅的?不論是主題或參與者,對我們的威脅性越低,安全感越足夠,我們越可能表現積極。
當然,還有一個有趣的心理作用是,為了顯示自己不比別人差,總要等著別人先開口邀請,也就是「主動就輸了」。這在政治場合中很常見,許多人即使很想爭取某一職位,也不能主動表態,非得等著其他人簇擁,這能為自己塑造高人一等的形象。但有時候,也顯示本身的自我價值感低落,所以非得透過這種方式跟別人區分個高下。
也許你的一生中,不太有機會去參與政治;但是,你卻可能遇到很想把握的機會、很想交流的人物,以及很想參與的活動,可是,你又是個被動的人,那麼,該怎麼開始呢?
既然阻擋我們主動參與的,是具有威脅性或不夠安全的情境,也就是擔心自己受傷害;那麼,
1.允許自己可以受傷
「允許自己可以受傷」就是個重要的心態調整—先做好最壞的打算。
2.給自己機會,逐步參與
接著,請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參與一點點就好。也就是說,如果一頭栽進去會令你感到不安,那麼,就允許自己先在外圍觀望,然後,一點一點地增加參與的深度與範圍。
舉例而言,我曾經很想加入一個網路讀書會,成為這個社群的一份子。但是,我那害羞的個性與害怕被拒絕的內心,讓我遲疑不決,不得其門而入,而裡頭也沒有我熟識的人,如果貿然參加他們的聚會討論,好像也很奇怪。
有一次,我偶然發現,他們舉辦了一個對外開放的公開講座,任何人都可以來參與。我立馬報名,講座當天,我提早到場,先觀察環境,挑選一個讓我感到安心的位置坐下來,靜靜地聽完整場講座,活動一結束,我就打道回府。
第二次的公開活動,我又去參加。這一次,我選擇離講者稍微近一點的位置,而在過程中,也與鄰座的夥伴講了幾句話。第三次,我又坐得更近一點了,甚至與講者有些互動。
不知道是哪一次,我被讀書會裡的一份子認了出來:「你好像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好幾次了,是嗎?」我點點頭。他接著興奮地問:「那麼,你一定對我們很感興趣,要不要加入我們的讀書會呢?」太好了!有人主動邀約,當下,我立馬點頭答應,而成了他們的一份子。
這樣看來,你一定覺得,我是在製造一個讓對方主動邀約的機會,得以順理成章地參與其中。確實如此沒錯,但一開始,我只是想讓自己稍微參與一點點就好,在自己感到安全的範圍內,多投入一點。而見面三分情,多次曝光就會為彼此帶來好印象,也拉起了互動的機緣。
事實上,促使我能提高參與程度的,是一種稱為「認知失調」的心理運作機制。也就是說,人們傾向對於一件事情,在想法和行動上保持和諧一致,若出現差異,我們就會感到不舒服,要不是調整想法,不然就是調整行動,讓兩者恢復一致。
一開始,我覺得這個網路讀書會不是個安全的情境—這是想法,所以我沒有主動參與—這是行動。但我允許自己先參與一點點,大腦為了合理解釋我的行動,於是將想法調整成「其實這裡也沒那麼令人不安」;因為想法改變了,我又願意多參與一點點,然後,大腦又得幫我的想法做點調整,以維持平衡。如此,我化被動為主動了。
所以,行動會讓人改觀,因而促發更多行動。但是,如何展開第一步是關鍵,通常,在自己感覺到安全的範圍內,允許自己先參與一點點就好。接著,就等待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發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