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愛體質:為什麼我容易對愛昏頭、陷入愛河?

  • 0

易愛體質:為什麼我容易對愛昏頭、陷入愛河?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覺得自己有易愛體質嗎?你容易在情感中失去自我,又常被朋友碎念見色忘友?
見一個愛一個,有時候事過境遷,又不禁回想究竟愛對方什麼?也不懂究竟為何當時一頭熱?

如果你有這樣的狀態,也許你可以思考,面對關係能不能分辨自己的「需要」與「想要」。

這兩種狀態的情感姿態截然不同,因為你「需要」就會期切渴望,也會在相處中有許多討好,希望讓對方開心,與對方的思維一致,而得到對方的愛與關注;也會發展出許多控制關係的策略,包括情緒勒索、限制對方的交友、要求對方跟自己想法一致。這些兩者合而為一的愛,是不成熟也容易讓人窒息,卻因為出發自「需要」,就會產生強烈的糾結感。

如果你「想要」,通常來自於你已經懂得你的需求,並且大部份時候都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也會在伴侶關係中清楚表達自己的需要,且理性評估需要是否合理,以及如何獲得滿足,而不會透過控制與討好的方式來滿足,因而能夠理解與尊重彼此的差異,是成熟與和諧的關係。

如果你看見自己一直「需要」愛情,也許你需要的是一種「陪伴」或者「結合」感,而它不一定是愛情,而是這種緊密結合的「需要」,往往愛情比較容易提供,其他諸如朋友與同事的關係是很難達到這種密切的程度。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深層的匱乏感

童年基本的被愛感不足,或感受不到照顧者的愛,或照顧者的缺席,而無法有穩定的愛和認可感,就會在關係裡出現非常「需要」滿足的狀態,因而會有一股在情感中的熱切與投入,以及討好與控制,來確定自己能滿足深層匱乏的感受。

 

2.深層的孤單感

如果小時候沒有被足夠的陪伴,通常是缺乏友伴關係,像是兄弟姊妹,或典型的像是鑰匙兒童,或者回顧生命會經常感受到是自己一個人時,就會特別害怕那股孤單、靜默的感受。

這種孤單感如果沒有被引導,容易在成長後變得無法獨處,或者會有一種就是因為我不好,所以沒人陪我(尤其是小時候要求陪伴被拒絕的孩子,更容易有這種感受),因此在關係中特別容易陷入三角關係或無縫接軌的狀態。(三角關係有可能是自己劈腿,避免自己被拋棄,也有可能成為第三者,因為不相信自己好到可以擁有完整的愛)

 

也許你會看見,這種深層的匱乏感與孤單感,其實在尋找的關係,往往都渴望有取代兒時與照顧者關係的期待,也就是一種,希望斷開與父母或照顧者的臍帶,轉而將臍帶連結到其他人身上那股「需要」,因此在關係中經常出現不成熟的狀態,也像是退回到沒有被滿足的兒時一樣,在關係裡索取

親愛的,最終你要學會的,就是好好陪伴自己,而陪伴的過程,你可以去理解自己與療癒過往,更擁抱那個匱乏又孤單的內在孩子,如此你的愛情就有機會跳脫「需要」,邁向「想要」了。

 

 

延伸閱讀:吳姵瑩心理師:愛情依賴背後,難以獨立的心理特質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