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型情人在身邊?心理師教你辨識與因應

  • 0

控制型情人在身邊?心理師教你辨識與因應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他,會是恐怖情人嗎?:我的親密關係診斷書
Invisible Chains: Overcoming Coercive Control in Your Intimate Relationship
麗莎・馮特思(Lisa Aronson Fontes)
橡實文化 2019/01/24 出版

第一次知道本書,是在Guilford的書籍介紹年刊裡。Guilford是美國一家出版心理相關教科書、大眾書籍,很有代表性的公司。當時就對coercive control這個字很有興趣,但沒時間多研究。非常感謝橡實慧眼識英雄,談下了翻譯的版權,並且火速於2019年年初上市了《他,會是恐怖情人嗎?:我的親密關係診斷書》這本書。

民眾對恐怖情人的印象,多半來自媒體。好比,新聞報導:數名女子出面投訴台大一名謝姓男大生。其中一名女大生表示,謝男剛交往時相當體貼,但之後只要心情欠佳就會打人,她只因去看演唱會,就在捷運出口被痛毆,交往後期甚至被軟禁在宿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也許就在你我身邊,你的另一半、你的朋友、朋友伴侶的某些行為,也可以被算在coercive control,也就是「高壓管控」的範疇內。所以,在閱讀《他,會是恐怖情人嗎?:我的親密關係診斷書》這本書時,你會發現,作者用了很長的篇幅,一一舉例,告訴大家如何辨識這樣的行為。裡面某些案例真的已經是「電影情節」等級了。但讓人遺憾的是,這些被對待的方式,居然是出現在某些人的真實生活中。

什麼是「高壓管控」呢?

典型的高壓管控(Coercive Control,或譯「強制控制」、「高壓權控」),指的是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某一方伴侶系統性地使用手段來支配、掌控另一方的暴力(Stark, 2007)。為達到「控制」的目的,施暴者採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如本書裡列舉的:

  • 孤立:控制者隔絕被控制者的親友支持系統,使受控制者逐漸依賴控制者。
  • 微型控管:控制者規範受控制者該說、該穿、該做什麼,或該如何做事情,使得受控制者越來越沒有自由。
  • 跟蹤:不斷打電話或傳簡訊、突然出現、監督受控制者的電腦或電話,使被施暴者彷彿被牢牢銬住。
  • 性暴力:施暴者決定是否發生性行為,甚至可能隨時要求發生性行為,受控制者沒有拒絕的權利。
  • 肢體暴力:在這種關係中,肢體暴力只是控制關係的工具之一,可有可無,並非所有控制關係都伴隨肢體暴力。
  • 愛的行為:施暴者仍會對受害者做出充滿愛意的舉動,這種不定期的善意,會將受害者綁住。

關係中的「權力控制」,包括控管伴侶衣著和交友自由、無時無刻地監視等,但這些行為很容易被誤解成是「愛意」或「關心」。若我們能夠了解、辨識出高壓控管的親密伴侶關係,便能協助自己或他人及早辨識並處理不平衡、不健康的親密伴侶關係。(Source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面對「高壓管控」,可以如何自我協助?

在了解高壓控管的徵兆之後,本書接著針對後續可以採取的行動做了必要的介紹。如:

  1. 尋求專業支援,像是家暴防治中心、接受治療或諮商輔導、與警方/律師合作。
  2. 事先模擬與預演對方的反應。
  3. 處理關係終結後,他人的反應。
  4. 擬定安全脫身計劃,不管是人身安全,或是財產、孩子安危。
  5. 關係結束後的身心復原與生活重建等。

另一個本書的亮點是,同時顧及到性/性別少數的處境,特別用了兩個章節來介紹。本書讀起來格外沈重,但在台灣卻是少見「真實」而「不拐彎抹角」地談論恐怖情人、高壓管控,也很適合民眾閱讀的書籍。這種真實性,是源於作者Fontes博士本身就是高壓控管的受害者,而書中舉的各種例子,其實都是某些人真實的經歷。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許多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些「恐怖」離我們很遙遠;但在某些時候,也許是因為生存的龐大壓力、疾病、其他因素作用下,也許正是最熟悉的人(或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採取了這些行為而不自覺。

讀完本書後,當我們知道身邊有疑似這樣狀況發生時,我們也不會再追問像是「他這麼爛,你幹嘛不離開他?」這種搞不清楚狀況,還多刺了朋友一刀的問題了。畢竟,高壓控管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段關係裡頭的互動構成的權力不對等狀態。細讀本書後,你將更認識與理解受害者的恐懼,並非毫無依據,而是十分真實的。

每個恐怖情人的行徑,往往都被包裹在「愛」的名義上。「以愛之名」看似理直氣壯,但當我們檢視這段關係才發現,他所謂的「愛」往往是「愛自己」更勝「對方」;有時,為了維護這個愛,而必須威脅或傷害對方,其實早就已經不是愛了。

在情感教育幾乎缺席的台灣,我認為每個人在進入一段關係之前,都應該讀讀這本書。我們不要不小心成為高壓控管的加害者,在成為受害者時,也能及早留意與處理,自然是本書最好的效益。如果你是青少年的父母,更應該閱讀本書,除了檢視自己的關係之外,也陪伴、協助你的孩子,用健康的方式嘗試經營關係。在此沈重,卻也用力的向讀者推薦本書!

 

書籍資訊:《他,會是恐怖情人嗎?:我的親密關係診斷書

延伸閱讀:別再越陷越深! 九大徵兆幫你揪出潛在「恐怖情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