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的是孩子,心理師幹嘛跟我談話?

  • 0

有問題的是孩子,心理師幹嘛跟我談話?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每次都會有老師或父母困惑的問:「我是帶我孩子來被你諮商的,你幹嘛要跟我談話?」

為何要跟大人談話呢?

如果,我們把家裡的每一個成員都看成是一顆齒輪,而一個家庭,就是由許多齒輪組合而成的單位。

在一個家庭裡,A牽動BB牽動C,而C也因為被其他人影響而牽動了A……,如此成了一個難以找到由誰開始的循環。而這個循環若充滿了負面情緒與衝突,就會有一個人被指責是始作俑者,也就是家族治療裡常談到的「代罪羔羊」。

舉個例子,一個兒童被發現頻繁的咬指甲、拔頭髮,許多大人面對這種情況都會先制止孩子、處罰他、帶他去看醫生,甚至求神問卜,看看是否卡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如何才能停止這些「不正常」的行為。

可是,有沒有可能他咬指甲、拔頭髮的行為與內在的焦慮有關?而這個焦慮來自於父母親在生活起居方面缺乏彈性、過於嚴厲的管教?父母親的嚴厲管教則是來自於害怕對於事情的失控、對孩子投射了過多不合理的擔心與負面的預測?而這些擔心又來自於他們在婚姻中對彼此親密關係的不信任?

如果「相信」孩子有問題,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調整孩子上;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就可以避免面對夫妻彼此之間的猜忌與衝突。可是這些事情往往難以被個人覺察到,因此當孩子出現咬指甲、拔頭髮的行為時,父母親就再度認定:「這孩子的確有問題,如果沒有嚴格管教,未來搞不好把自己拔成一顆光頭。」

殊不知正是這個太過嚴厲的教養,讓孩子出現了這種想要緩解焦慮的行為。

如果父母親無法覺察自己的成長經驗如何影響著自己現在的教養、不願意正視自己的教養方式如何影響著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就會把「問題」往這個孩子身上扔,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認為是他規矩不好、沒衛生。所以有問題、需要改變的是這個孩子。一旦把問題丟給了別人,就不需要去為自己的問題負起責任。而這一切,經常是在沒有意識到的狀態底下完成的。

倘若我們把父、母親與各自原生家庭裡的成員互動的齒輪組合再加進來,那就會形成一個更複雜的生態。有時候我們也會發現原生家庭裡即使有些成員已經離世,代表他的那個齒輪,卻依舊持續作用著、推動著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影響著他們在這世界上的生活態度。

到後來,其實很難找出到底是從誰最早開始轉動的。可以確定的是,無論由誰開始,任何一個齒輪的轉向與速度改變,都可以影響原本轉動的型態。

話題再回到在諮商室裡,困惑著為什麼我要跟他們談話的大人。

孩子的行為往往呈現出他在這個環境當中的適應狀況。孩子主要的生活環境不外乎兩個:家庭、學校。如果孩子的問題行為正是因為環境中不良的因子所影響,若不調整環境中的相關因子,一昧地想要遏止孩子的某些不良行為,一來事倍功半,二來這些沒有被處理的焦慮和負面情緒,很可能讓孩子的偏差行為像是打地鼠那般:某種行為消失了,卻又跑出另一種不良的行為。

把問題與責任丟給別人,尤其是認知思考還不夠成熟、還無法長出判斷力的孩子身上,永遠是最容易的方法,但這卻也是讓整個情境最無法有正向改變的下下之策。

所以,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我通常第一時間還是會邀請老師、父母坐下來,認真的問:「你們願意為了幫助孩子,讓我們先把注意力回到我們身上,看看我們自己用什麼方式過生活、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嗎?」

 

延伸閱讀:陳志恆心理師:表達真有那麼難?當孩子口中只剩下「不知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