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我們總在尋找父母眼眸裡的愛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小時候,我愛撒嬌,總喜歡窩在母親懷裡,聽著母親輕聲哼唱。母親經常唱起一首兒歌:
美麗的~美麗的~天空裡,
出來了~光亮的~小星星,
好像是~我媽媽~慈愛的眼睛,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常常希望我做個好小孩,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我望著母親清澈溫柔的眼睛,安心地享受著母親帶給我滿滿的愛。這首兒歌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媽媽的眼睛」。
還記得,這首歌是在描述一隻大象寶寶被人類從野外抓到動物園裡,被迫與大象媽媽分離。每當夜晚來臨,星星出來時,孤獨又害怕的大象寶寶便仰望星空,想念著媽媽的眼睛。這首歌道盡了親子之間綿密深厚的情感。
http://gty.im/850968820
據說,眼睛是最能表情達意的器官之一,各種情緒都能夠過眼神流露出來,其中也包括了愛。而孩子是仰望著父母的眼睛長大的,透過父母的眼睛,感受到自己被愛與被保護著,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
事實上,當我們長大後,始終在心中仰望著父母的眼睛,與父母之間保持著情感連結。在與他人互動時,則會從對方的眼睛中,找尋著父母那熟悉的眼神。
曾遇過一個大學快畢業的孩子,跟我聊起自己現階段的生活。他非常上進,各方面都有傑出的表現,多方嘗試各種領域,探索未知的自己,實在難得。畢業前,內心莫名慌亂,更是加緊腳步,把握時間,設法為自己的就業做最好的準備。
「怎麼辦?我就是覺得心裡好慌亂,完全失去了方向。」
「你在各方面表現都很傑出,比起你的同學,應該會有很好的發展才對,這點你自己是很清楚的。」我試圖鼓勵他,讓他看到自己的優勢。
「是這樣沒錯!可是,我就是覺得自己還有哪裡不足,就是覺得還需要去努力些什麼。不過,我卻不知道我還要努力什麼。我像無頭蒼蠅般忙呀忙、拼呀拼,就是停不下來,卻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我思索著他的話,感受著他的焦慮不安。話鋒一轉,我問他:「你的父母呢?他們有什麼建議?期待你畢業後做些什麼?」
「他們一向很開放,對我很尊重,從小就不干涉我做任何決定。」難得有如此開明的父母,不加諸任何自己的期待在孩子身上。照理說,在這樣成長背景下長大的孩子,會特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怎麼會……?
「完全沒有一點對你的任何期待嗎?」我追問。「沒有,他們非常尊重我!」他說得非常堅定。
「那麼,從小到大,有什麼時候,你曾經被父母肯定或讚美過?」這孩子想了片刻,搖搖頭:「好像沒有耶!」我納悶了,怎麼可能沒有?
「你再想想,從小到大,你是否曾經做過什麼事,有了什麼好的表現,令你父母為你感到開心、驕傲?」這孩子再度搖搖頭。沒有?真的都沒有過嗎?我簡直難以置信。
「老師,我不騙你,真的沒有,至少我想不起來。」「告訴我,你曾經在你父母的眼睛裡,看到過他們對你感到滿意的眼神嗎?」我看著他說。他低下頭,輕聲告訴我:「沒有。」同時,兩行淚水流了下來。
我明白了。這個樣樣優秀的孩子,永無止盡地追求各項表現都傑出,卻始終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他停不下腳步,因為不知道要努力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足夠;他的內心始終慌亂,因為他一直在尋找著父母眼裡那一絲絲對他肯定的訊息。
這孩子的父母看似尊重與開放,事實上卻是用一種相當疏離方式與孩子交流情感。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獲得了獨立自主的空間得以自由揮灑,但始終不知道怎麼做、做什麼,才能得到父母的讚賞與肯定。
即使人人都說他好,但他內心裡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只有父母說他好,才是真的好;唯有父母說足夠了,才會真的感到足夠。所以,他用盡全力,始終想表現給別人看,想從別人的眼睛裡獲得肯定的眼神。然而,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那給予他生命的父母的那雙眼睛。(推薦閱讀:委屈自己滿足他人,往往來自深刻的愛)
是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認同的眼神。若缺乏這樣的經驗,便會用盡各種方式,在任何遇到的人的眼中尋求認同。事實上,我們都在尋找父母的眼睛,尤其是眼眸中流露出的愛。
從小看到父母的眼神是睥睨、不滿與失望的,長大後便會在其他的人際關係中,總是發現對方的眼神也是帶有輕視和瞧不起自己的訊息。於是,便會想方設法地討好對方,期待看到對方眼裡有著對自己感到滿意的眼神;或者顯現自己的強勢,好讓對方的眼睛流露出畏懼,以提昇自己的地位與價值。
從小看到父母的眼神是讚賞、肯定與充滿期待的,長大後便會有著一份自信與從容,能夠自我肯定,自我負責,自然也會從他人眼中看見滿意、尊敬與重視的眼神。於是,我們能活出真正的自己,不用委曲求全地討好別人,也不用戴著虛假面具打腫臉充胖子。
其實,不管父母如何對待我們,我們終究是長大了。父母帶給我們的,不管是好是壞,不管我們接受與否,都是父母用各種方式與我們聯繫情感的結果。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侷限與不足,如果他們有任何令我們無法接受的地方,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對孩子表達愛。
理解了這些,我們便可以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人生。至少,在有了孩子,挑起父母這個重責大任時,可以讓孩子看到我們眼眸中對他們的愛,是純然的肯定、欣賞與信任的。
*文中案例均經過編修,以符合助人專業倫理
(本文轉載自UDN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延伸閱讀:【為你選書】《父母會傷人》正視受傷的經驗,釋放心中潛藏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