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療心室:在愛裡學會做一個孩子

  • -

心理學療心室:在愛裡學會做一個孩子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青少年時期是我們建立自我認同—「我是誰」的概念很重要的階段,從房間的分配其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你的房間代表你的自我狀態,房門代表的是心理界限,也就是你可不可以決定誰可以進來,誰不可以進來;這件事情是你的責任或不是你的責任,你是否能做決定。在房間內的物品,代表一個人在空間裡擁有的聲音,像在有一些家庭裡媽媽的權力最大,就會在各個地方擺滿她的東西,為什麼?因為家人「允許」這件事發生。

因此我們去看靜雯的房間,雖然她有一個房間,但在國高中五六年間同時也是媽媽的避風港,因此她是不能(也不會)拒絕媽媽進來的,甚至後來房間裡越來越多媽媽的物品,因此媽媽的聲音、思想,甚至媽媽的心情都會成為靜雯很重要的一部份,甚至是責任,覺得她可以做就去做,也分不清楚哪個是自己的哪個是媽媽的,包括情緒與責任。(推薦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為自己發聲,找回心中的公平正義

我們一般說太太如果對先生生氣,其實是需要直接面對先生,事情才會解決,但當她面對孩子時,孩子會當那個想保護媽媽的角色,有時候去對抗爸爸,或者去當溝通協調的角色,但同時孩子又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卻又覺得自己是重要的。

與父母的關係也因此帶來親密關係的矛盾,她其實很愛爸爸,但又帶著媽媽的視野去看爸爸,因此也會有憤怒跟不信任,因為經常看到爸爸讓媽媽難過,而親密跟歸屬的需求,她也會希望有人可以保護和照顧自己,在保護母親的過程中,練就靜雯有著強壯的肩膀,因此會很難相信人與依賴人,但有時候又很希望能夠再當小女孩那樣被照顧與呵護的感受,又同時擔憂一旦被照顧了會不會忘記自己?或者一旦承諾的關係,是否有餘力去照顧對方?是否自己有能力去讓關係是和諧和幸福的,而不會像父母一樣?

說到這裡,我其實已經在華人家庭中看見太多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父母關係的失和中,總是會有一個孩子「介入」父母的關係去「求和」,而這種壓力也只有當事人清楚,而周遭的人都習慣差遣他,或不能沒有他,而對女兒來說,最容易延宕的就是「婚姻」,因為身上的壓力,其實很難承受有另一個人需要照顧或需要負責任,而帶來情感矛盾的感受,又想靠近又害怕靠近,除了自己困頓難受之外,也讓另一半難以捉摸而帶來關係中的衝突。

http://gty.im/151810914

所以親愛的,我相信很多人有類似靜雯的處境,而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透過各種方式不斷讓自己變好,而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其實你們真得夠好了,而因為不可能的任務:讓父母「幸福」,而讓你害怕去擁抱幸福,也害怕去擁抱自己的不完美,而忘了父母婚姻幸福與否,永遠是身為夫妻兩人的責任,而孩子因為心疼和不忍試圖拯救他們。

如果你準備好要卸下這個角色,如果你身旁的人也開始擔心你的幸福,如果你身旁的人總是認為你給自己太多壓力和責任,親愛的,請你就如實地做回「孩子」吧!你要記得,你是媽媽的女兒(兒子),也是爸爸的女兒,幫自己看見保護者/協調者的角色影響你跟爸爸的互動,也影響你去愛人以及感受被愛,當你可以如實的卸下保護者/協調者的角色,你才能清楚看見爸爸與媽媽對你的愛,謝謝自己一直以來在保護著你的家人,做回你孩子的位置,把自己愛回來,你愛人與被愛的接受器就能打開,在愛裡你就能感覺安全和自在了。

延伸閱讀:無法改變家人?有一種苦,是你覺得他很苦。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