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限就是自私?八個常見心理界限迷思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大家,在推廣「心理學在生活」的觀念已經好一段時間,看到許多人在心理學的觀念裡獲益,也有許多人對心理學感到困惑和恐懼,因為這些觀念有別於深植於我們內心的文化觀點、教養以及人際互動方式。
然而這些深植於心的恐懼,讓我們陷入一段段消耗自己關係裡,我們很難去拒絕,也很難保護自己,因為害怕拒絕之後會沒有朋友、會失去被愛的可能性,而讓自己在強忍的無奈裡要自己去討好與付出,也讓自己被他人予取予求,也因此我們馴養出一段段不夠尊重也不夠獨立的關係,在關係裡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指責,依賴對方給出的認同,又指責對方對自己的索取。(親愛的,你清楚你在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嗎?)
以下是自《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中整理的八個心理界限迷思,也是多數人的恐懼,在講究「群我」文化中的我們更是,害怕與眾不同、害怕孤單、過度在乎他人的反應,整個文化影響父母也影響著我們,成為一個個不敢擁有自我意識的個體,也因此對自己的界限感到困惑不安,讓我們在獨立和依賴之間徘徊,在討好與委屈之間痛苦。一起看看這些迷思,你就會懂得究竟這些想法有多普遍了!
1.設立自我界限代表我是個只為自己利益而活的人
我們都以為愛是一種無私、不求回報的付出,卻往往在付出與接受的天平上嚴重失衡,當關係沒有進出的流動就只會讓付出端感到浩劫。很多人以為「滿足自我需求」在關係裡是自私,但它不等於「只為自己而活」,它是一種重要的自我管理方式,而是一種「給予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種對關係的負責,讓我們懂得自己的限制,可以在該休息的時候休息,為自己也為關係充電,才有辦法維繫平衡與彼此滿意的關係。
2.設立自我界限是冷漠的象徵
小時候可能我們都有拒絕他人的時候,而往往沒有受到正面接納的反應,或者我們都被教會要為他人著想,因此對於拒絕有心理障礙。「拒絕」他人並不是無回應的冷漠,表面上同意,心底卻充滿怨言,才是一種不誠實與不協調,坦然面對自己的意願,真誠無畏的說出感受,可能換得對方短暫的開心,卻換來自己心裡的委屈,而不一定能換來關係長久的尊重,因此不假裝妥協,才能展現關係的真誠。
3.設立自我界限會遭到他人討厭
當我們曾經有被討厭的經驗時,拒絕他人將變得恐怖,我們擔心「拒絕」他人後,自己會被排擠,而我們其實可以思考那些總是希望我們服從的人,又是否值得我們繼續和他們產生連結?我們又是否在過往被討厭的經驗裡療癒自己了?
「設立界限」與「表達事實」有關,什麼是我的責任,什麼是你的責任,真正尊重你是獨立個體的人,是不會因為你的自我界限而不喜歡你,因此我們也需要再設立界限中學會對自我與他人的尊重。
4.設立自我界限,我就是一個傷人者
我們經常太在乎他人的感受,而變得一點都不自由,我們可能從小就習慣照顧別人的情緒,而被某些人的反應給制約和操控,經常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就該付出,而忽略他們其實也可以為自己的情緒和事務負起責任。「拒絕」重要他人的請求時,往往對方的表現會讓你感到內疚,你覺得自己傷害者,但其實這是一種防護罩,不讓你勉強又耗弱自己。所以在我們建立界限的同時,我們同樣幫助重要他人建立對自己的責任和獨立性。
5.設立自我界限,代表我是個地雷難搞的傢伙
當我們開始說出真心話,設立起界限,為自己負責後,「怒氣」確實會出現,就如同當你拒絕上司要求妳假日加班,心中會有憤怒升起,而這股「憤怒」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自己的保護裝置啟動,給予我們力量保護自己,但是這樣的事實使人們感到恐慌,他們的朋友也可能說出「你不再是我以前所認識的那個溫和有愛心的人了。」
越能設立自我界限的人,其實是不容易動怒也不難搞的,他明確的了解自己的接受程度與自己在情緒上和能力上的限制,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做,而是我們情緒上難以負荷某些事情,而這個情況也是我們需建立界限,尊重與保護自己的。
6.別人設立「自我界限」,我就會成為受害者
當我們無法拒絕別人時,對於別人的「拒絕」也會變得格外敏感,會忍不住埋怨對方,明明把他看的這麼重要,為何會無視於我的求助?是不是我是個沒有價值的人?而往往過度感覺受害的反應,讓我們充滿對自己的懷疑,因而忽略對方設立「界限」的立場和需求。因此我們希望別人尊重我們的界限,當然我們也要尊重對方,才能在關係的兩造感受到持續性的平衡。
7.「自我界限」是產生愧疚感的元凶
我們總以為我們從別人那邊接受什麼,就虧欠別人什麼。然而真正的「禮物」是無條件的給予,受者只需懷抱感恩的心,而不是假定對方一定要同等的回饋。而往往我們困難做到,是在我們的環境中,父母親容易提及他們對我的犧牲,讓我對於做出某個決定感到對他們虧欠,例如:遠的地方有好的工作機會,他們會因為寂寞希望我們可以留下…。(【好文分享】六種危險行為,教出失去心理界限也讓你心痛的孩子。)
因此,向別人設立界限的主要障礙之一,來自我們的義務感,於是乾脆避免對那些讓我們有「義務感」的對象設立界限,就不會有愧疚感發生,但卻讓自己一直處在痛苦又不滿足的生活裡。
8.設立「自我界限」,會成為孤獨一生的人
剛開始設立界限是會令人害怕的,害怕因為界限的設立他人會離開自己,然而你的「不」是由你操控。你擁有界限的主控權,而不是讓界限控制你。假設你的朋友對你的界限表現出成熟與尊重的態度,你覺得自己已經處在一個安全的狀態,其實界限依然是有彈性可調整的。因此並非永恆並且僵化的,我們永遠可以決定我們的大門要向誰開啟,只要我們願意向內詢問自己。
親愛的,當我們一直無法建立界限,下一個讓我們覺醒的時機,往往是身心崩潰的狀態,而在那時也會是我們毅然決然斷絕關係的時候,而這種斷絕往往難以修復,這才可能是最傷害彼此的結局了。讓我們一起來破除這些深植內心的界限迷思,我們都值得去愛與被愛,也值得過健康平衡的人生,而界限的建立就是幫助我們達成此生活狀態的前奏,當我們得以破除心裡的恐懼向前邁進,將能享受在自己和關係中的自由和尊重。
Reference:
亨利・克勞德博士及約翰・湯德森博士(2001)。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加州:台福傳播中心
推薦課程:擁抱內在小孩~心理界限訓練六講
4 Comments
設立界限的三種困難 – iSpace 愛空間
5 1 月, 2017at 1:51 下午[…] 這是對設界限的誤解,如果我們可以設定界限,知道自己對於事情忍受的臨界點在哪裡,就可以提早設定停損點,而不是在爆炸之後斷開關係,因此內心裡一直感覺設界限就會讓自己失去對方帶給彼此受傷,因此一直在關係裡隱忍退讓倍感委屈,卻只能像其他人抱怨,最終關係中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推薦閱讀:有界限就是自私?八個常見心理界限迷思) […]
建立心理界限:你已經成年了,為什麼要一直當孩子? – iSpace 愛空間
11 2 月, 2017at 7:55 下午[…] 而這需要透過建立界限,了解到自己不需為父母的爭吵負責,不需承擔父母在婚姻中不滿足的情緒,父母需要回到彼此身上正視長年未解決的矛盾,而不是讓戰火延燒到孩子身上。無法離家的孩子往往會說:「我不能放他們兩個人..」而背後代表他經常看見兩人的爭吵或冷戰,而認為自己有責任去調節氛圍,卻忽略了自己成長與獨立的責任,為了避免父母因不滿而關注彼此,就會在潛意識裡透過許多不成熟的舉動、莽撞頂撞他人、衝動購物、或者身心化地產生許多身體病痛,像是難纏的皮膚疾病等,更常見的則是憂鬱或焦慮等情緒的困擾導致無法正常工作,繼續「迫使」父母無法卸下父母職責,而孩子繼續待在家中被照顧。(推薦你看:有界限就是自私?八個常見心理界限迷思) […]
擁抱內在小孩:放過自己,解放心中的「小大人」 – iSpace 愛空間
20 4 月, 2017at 10:25 上午[…] 「我印象好深刻,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放學回家,跟同學在公園裡玩遊戲玩得很開心,晚了半小時回家,回家後媽媽很生氣就甩了我一巴掌,痛罵我一頓,其實確切的內容我已經忘記了,我只覺得我做錯事,而那句話:『你知道家裡有多少張嘴巴等你吃飯嗎?』還有轉頭過去,看見弟弟妹妹無助的眼神。」她在那瞬間,忘了自己的委屈和無助,只保存巨大的罪惡感和責任感,她也知道從那一刻起煮飯、照顧弟妹,叮嚀他們的功課都要由她一手包辦,也從那一刻起,她不再擁有童年。(介紹你讀:有界限就是自私?八個常見心理界限迷思) […]
一張圖帶你讀懂,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建立心理界限 – 愛心理
5 7 月, 2017at 3:23 下午[…] 親愛的,其實我們早該在關係裡設立界限了。設立界限不是要限制對方,也不是為了拒絕對方而拒絕,而是為了保護關係,為了讓關係可以持續進展下去,因為唯有平衡的關係才能既長久又開心,而當我們無法適時的拒絕也好、告訴對方也好,最終關係會走向癱瘓。可是話說回來,又為什麼我們無法適時設下停損點呢?我用下述的圖片呈現給大家,讓你們更清楚整個心理歷程。(邀你看看:有界限就是自私?八個常見心理界限迷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