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愛自己嗎?寫給每個渴望成長的你們

  • 0

親愛的,你愛自己嗎?寫給每個渴望成長的你們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相信人都渴望被愛著,也渴望能學會愛自己。

近日來,我們將粉絲團的私訊功能關閉,在這裡我想跟大家討論「愛自己」的人生功課這個主題。

粉絲團成立以來,我們面對過各式各樣的詢問,開辦過各種童年療癒、愛情關係、職涯發展與自我覺察等等面相的課程,也有許多人在課程與諮商中看見自己生命的改變,因為最重要的,是他們在過程中「看見自己」,終於有能力回到自己身上「愛自己」,或者在課程與諮商中,面對過往的傷痛,經歷與穿越之後,才有辦法放下過往不再被牽絆。(好文分享:10個指標你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其實人生的成長功課向來不容易,既然是功課,就不會三兩天就搞定,而每個人身上的人生課題截然不同,有人要學會修復與父母的關係,有人要學回從父母身邊離開獨立,有人要學會依賴與信任他人,有人要學會為自己而活。每個人生命延展不同,經歷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課題,就不會是你告訴一個從父母身上受到很多痛苦的人,不斷讓他知道父母都是愛你都是為你好,就可以幫他的人生找到答案。

粉絲團私訊功能的關閉,是希望大家可以更負起自己人生功課的責任,有許多人喜歡在問答中找答案,但誠如我所說,很多事情需要經過不斷討論、探索,並且在過程中感受到自己一生積壓的情緒,甚至自己一路以來養成的思維模式和情緒模式,你才有機會找到「答案」,才能為你的人生走向不同的光景。

我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是累積很久的,也相信「問題」已經讓人困擾也痛苦很久,但「問題」需要正確途徑去處理與修復,我為大家列了幾個方式幫助自己面對人生功課:

1.閱讀文章與書籍

你們可以透過工作室的網誌,搜尋與閱讀你們渴望了解的主題,或者透過坊間出版各式自我照顧、自我成長、關係成長、關係修復、童年療癒等書籍去幫忙自己。

也許你可以在書籍中找到答案,但如果你多年來都沒辦法找到答案,也請你停下書籍去找專業人員協助,因為很可能是某一個「更核心的議題」你並沒有發現,或者你陷入了「正向思考」的迴圈裡,卻一直以為自己是正向積極,但情緒卻一直失控崩潰。

很多人是閱讀了很多書籍之後,才能參加課程與諮商,這些書籍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認識,因此課程與諮商之後,多數人會感受到豁然開朗,心中的結因此打開。

參考閱讀:

感覺自己鑽牛角尖嗎?因為你情緒太滿了!

為什麼正面思考不會讓你比較快樂?

2.參加課程、團體與工作坊

你們可以透過工作室舉辦的課程,或者坊間任何一位你們信任的老師與心理師,最好可以長期性的參與課程,讓自己、讓夥伴與老師在這段時間觀察你,是否有不同的改變。多數人在參加完工作室六次與八次的課程之後,往往能深刻感受到情緒的不同,不再過度鑽牛角尖,或者對糾結於心的事情不再難以忍受,或者更能正視自己的感受長出自信來。

生命的經歷往往會讓我們形成很多「慣性」,這些慣性往往在課程中被看見,而如何破除慣性需要在課程中、在生活裡不斷練習。就例如一個人因為曾經被拋棄的經驗,他的慣性就會「一直覺得自己會被拋棄」的思維模式,引發在關係中強烈不安全感,因此在關係中控制、感受不到愛等現象,這時便需要透過被拋棄的經驗的療癒,讓自己逐漸破除「一直覺得自己會被拋棄」的相信,才有辦法在關係中感覺安全,才能真正感覺被愛。

所以親愛的,建議你們可以先從講座開始,但講座往往侷限於知識與頭腦知道的層面,但他可以為你打開一扇探索自我的大門,透過課程內容與問答,讓你為自己的狀態找到一些方向。

然而我們也發現一個狀態是,講座結束後有人覺得完全沒有幫助,那很可能的現象有:

  •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 有更深層的議題和傷痛

簡單地說,可能有人以為自己只要「勇敢」與「獲得勇氣」就能面對愛情,但卻可能是分手之後的傷痛,更深層引發早期受傷的經驗,因此根源在「我不值得被愛」而非「獲得勇氣」,但很多人往往沒有意識到這個層面而感覺講座沒有幫助。

因此參與課程時,都需要檢視自己有什麼樣的「期待」,而這會讓你先入為主之外,也會有很多失望,也會覺得花時間和花錢沒有幫忙,但很可能你在參與之前先對自己的認識有誤解了。

參與講座之後,再讓自己慢慢進入更深層的療癒課程中,如果你看見你需要療癒的部分,當然也建議你們在課程中跟老師討論,你在課程中對自己的發現,在為自己排定成長功課的藍圖。

參考閱讀:心理成長像耕耘心田:沒有捷徑,需要耐心的灌溉

3.心理諮商

你們可以透過尋找專業也有合格執照的心理師來幫忙自己,心理諮商的費用並不便宜,但他的專業性在於每一位心理師都經歷多年的訓練,參與各種專業研討會和工作坊訓練,以及在心理督導的帶領下,去照顧每一個來談者的福祉,因此心理諮商是個不間斷的專業養成。

心理諮商也不會只有心理師告訴你「答案」就好,它是需要你在心理諮商過程裡的探索、投入、經驗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所以心理師更像一個引導與陪伴的角色,幫助你看清楚與釐清你的問題後,引導你前進,也在你經歷身心困頓的時候,陪伴和支持你繼續走過的角色。

如果你覺得諮商沒有用,很可能的現象是:

  • 心理師的風格與你的需求不同
  • 你還沒有準備好深入探索議題
  • 覺得自己的現況都是他人造成的
  • 希望得到迅速有用的解藥
  • 想要改變身旁的人或希望某人回心轉意

以上是很常見在一次性談話或者幾次談話就離開諮商的案主可能呈現的狀況,往往進入諮商都會有個人的期待,有人期待立刻找到夫妻溝通的解藥,或有人希望心理師把自己的太太/先生治好,或有人難以接受自己來諮商後還有許多負面情緒, 因為這些期待,在諮商中就難以開放的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因此會花更多時間與心力在「外在他人」身上徘徊,說他們怎麼對待自己,怎麼說自己,因此更難看見自己,對自己的現況更難以接納。

因此當你覺得為自己的生命做點改變,當你希望自己可以離開舊有的思維和情緒狀態,我們邀請你幫忙自己去更多聽見自己的聲音,更多肯定自己的感受,也覺知到你的一言一行正影響他人,而並非只有他人影響自己單向的運作,因此需要為自己做的事、說的話負責,也為自己的各種狀態有更多理解和體諒。

也要記住:你的人生功課,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完成,只有你自己。

準備好找我們進行心理諮商嗎?心理諮商到底可以怎樣?請見:心理諮詢與常見問答

參考閱讀:

心理師的自白:我花了好久的時間,認識憤怒的內在小孩

心理師的自白:但願我是哈利波特,揮揮魔杖帶走你的苦痛。

如果上述的方式你都沒有嘗試,也不覺得有時間、有必要、有金錢去做,那很可能在潛意識上對你而言,你的「問題」並沒有重要到讓你覺得有必要去深入探索,而你的生活也還沒有「痛苦」到讓你覺得有必要正視這個「問題」。(心理學就在生活中,是痛苦讓我們注意到它)

然而這也是讓我覺得可惜的地方,因為很有可能那種「痛苦」是當一個人已經絕望到要了結生命時,才覺得「有必要」,但往往心智因為痛苦的折磨,已經呈現極度匱乏與混亂,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幫助自己修復。

也因此工作室開辦各種深入淺出的課程,希望讓更多人更早意識到「愛自己」的重要性,更早讓自己的人生不用徘徊在辛苦、辛酸與委屈當中,就有能力即時解救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