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很難有界限?你可能有自責型人格

  • 0

為什麼我很難有界限?你可能有自責型人格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Angel是個樂於付出,也常被大家稱讚人很好很善良的人,但常在關係裡遇到容易劈腿的另一半,或者控制欲極高的另一半。

朋友都說Angel太沒有界限,常常另一半說什麼就聽信,或是另一半把劈腿的問題怪罪到她身上,她就概括承受,或是另一半對她大吼大叫,她也覺得是自己活該,不該惹對方生氣,但原因可能只是對方想喝杯咖啡,但她沒有立刻動身去買。

這是典型「自責型人格」,雖然心理學上沒有這種專業診斷,但大部分容易被侵犯界限的人,都有強烈自責地傾向,而自責型人格的養成,通常來自家庭中有人高度控制、過度自戀的父母,或者所謂高表露情緒的家庭

高表露情緒 (high expressed emotion, HEE) 行為包括三項特色:常對他人過度批判、過度敵意和過度情緒介入。也就是經常否定、挑惕、責備他人的行為,當他人做得好的時候又充滿敵意想要貶低,對於他人的選擇有太多干涉、太多憂慮,經常表現出矛盾反應,一方面過度縱容,一方面又過度約束。

長期生活在情緒被入侵的環境中,會導致個人變得沒有聲音、否定自己的存在,卻又依賴他人而存在,因此往往也出現糾纏不清的共生狀態。而自責就形成一種生存之道,只要我常認錯,對方就可以在盛怒之下放過我,只要我自責後變得乖巧,或改變自己,我們關係就能維繫,因此自責的養成跟關係高度依賴有關。

所以,當你希望擁有界限跟健康的人際或伴侶關係,首先你要能有個體獨立性,你不需要過度依賴關係,就因為你的不依賴,更能確保被善待。再來你要能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一直都是重要的警訊,相處中出現時多是因為關係失衡或對方越線,有時當你覺得對方要求過分,讓你感覺委屈時,自責型人格的典型反應更容易是:

「我這樣是不是太計較了?我不應該這麼小氣啊!」

「都是我的錯,我太不知感恩了,這點委屈根本不算什麼!」

自責型人格會讓本該可以保護自己的委屈和憤怒等負面情緒,又形成一次自責循環,因此忽略情緒的警告,更多關注在對方的情緒和感受,因此持續失去人我界限。所以,停下來看見負面情緒,關照負面情緒,而非苛責負面情緒,真正對自己心疼,你才能從自責型人格中解脫出來,在自己往健康自信的關係前進。

陪伴你成長:【親密關係訓練之旅】—改寫愛情潛意識班:跳脫原生家庭,成為愛情富一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