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搜尋不被愛的證明?《尋找金鐘旭》帶你面對充滿恐懼的自己

  • 0

不斷搜尋不被愛的證明?《尋找金鐘旭》帶你面對充滿恐懼的自己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面對愛情,你擁有著下面這樣的信念嗎?

  • 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一定會出現,並且相信,若真的是這個人,再多的錯過也還是會再遇見[1]
  • 一方面渴望愛情,一方面又不相信愛情
  • 默默的暗戀或喜歡一個人,可是當你知道他可能喜歡你的時候,就會逃走
  • 想要跟一個「超級完美」的對象在一起,如果真的遇到了這個人,會用各種「測試」來證明對方並沒有那麼完美

《尋找金鐘旭》劇中的女子趙娟華就是這麼樣的一個人(以下有雷),表面上是一部在找尋初戀情人的舞台劇,但實際上其實是一場面對內心恐懼之旅。

要找的其實不是金鐘旭

故事描述一個即將「年齡拉警報」的女孩,被父親逼迫者要趕快找人結婚,她才想起9年前的那段初戀、像是真命天子一般的邂逅,求助於失戀事務所的男子趙誠彧,一路上歷經了各種波折,多角人(顧名思義,史上最忙碌的配角,一個人演21個角色)的各種幫助跟阻撓,最後雖然找到了金鐘旭,但結局卻令人意想不到(賣個關子,大家可以進棚去看戲)。

整個劇看下來,不論是歌舞、氣氛、都十分有趣,真的就像是百老匯一樣,而且厲害的是只用三個人就製造出這種歡樂的氣氛;可是前半段劇情實在是有點枯燥乏味,總覺得好像一直重複在繞圈圈、在一些沒有結果的地方找尋答案,劇情緊湊但是卻很零碎,大概前面一個多小時都是這樣(我後來終於懂為什麼會是這樣安排了,等不及的可以跳看最後一段)。

一直到劇情進入尾聲,才出現一個巨大的轉折,眾人終於了解(以下大雷)娟華之所以一直找不到金鍾旭,並不是因為這個人有多難找,而是她心裡面對於愛情的恐懼,讓她「根本不想要找到」。

假疏離者:恐懼親密又渴望關係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恐懼呢?

前幾天對岸知名的心理部落格Knowyourself 寫了一篇文章「假性疏離者」[2],主要在談不安全依戀[3]的人的愛情,我轉到粉絲團上面獲得巨大的回響,好多人點頭如搗蒜說自己認識這樣的人,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我猜娟華或許也是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有一種複雜而矛盾的心情是:

內心深處是渴望被人愛、渴望遇到一段美好的感情,但內心又有另外一股力量阻止自己這麼做。

阻止自己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 遇到一個可能不錯的對象的時候,就用各種方法「測試」他,來「證明」對方並沒有那麼好。
  • 對愛情有一種「全有或全無」的想法,如果他不是我的真命天子,就什麼都不是,沒有中間的可能[1]。
  • 自己靠近對方沒有問題,但對方如果主動想要靠近自己,就會下意識地很想要彈開,甚至跟自己說:他其實沒有那麼喜歡我啦,他只是比較客氣或禮貌而已。
  • (還聽過一種更扯的)刻意把自己吃得很胖,或者是很沒有吸引力,證明自己「果然沒有人會喜歡」[4]。

「他們期望對方能拯救自己,期望對方可以完全地讀懂自己,真的就像尚未見面的『另一半』一樣,使自己完整。」(引自:[2])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透過這一次又一次的測試,他們終於證實。我果然是沒有人愛的,關係果然是不可信賴的。然後在這樣的一種失望當中感到,相當安心。

只要不開始,就不會結束

不過,當他們遇到一段真正讓他們心動的感情的時候,也可能啟動另外一種有趣的防衛機轉,就是拿著玻璃罩把那個回憶給罩住,避免任何的測試去破壞它。

在「尋找金鐘旭」的劇本裡面,因為回憶實在是太完美、太美好了,為了避免「測試之後的失望」,娟華遲遲不敢真正去面對這份感情。一方面想要找自己的初戀情人,另外一方面不敢「真的踏上旅程」,她害怕如果對方變了、或者是自己變了,該怎麼辦呢?如果回憶一直停留在那個美好的階段,那麼就永遠不會變質了。畢竟世界上最難戰勝的情敵,就是回憶。換句話說,只要他不要太努力的去尋找,甚至不要允許對方被找到,那麼那個腦袋裡面的幻想就不會破滅。

然而,這還不是最深的恐懼,我之前在「迷因課本」看到的一張圖,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娟華這種「渴望遇見真命天子,但又不願意抓住機會」的複雜心情。

圖片翻攝自:迷因課本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既然想要被愛,為什麼不努力呢?那是因為在努力之前,就先預設了可能的失敗,所以不期不待不受傷害。講雖然是這樣講,但真正有這種想法的人,內心其實還是有一個很小很小很小的期待,期待一種奇蹟會發生。

就算奇蹟發生,也可能會給對方各種測試、或者是跟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好而已,他如果知道真正的我的樣子就不會愛我了」。只要這樣想,就可以把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畢竟已經把自己丟在最慘的地獄,沒有比更慘還要慘的了。

所以在這兩種矛盾之下,一方面不想要做任何事情來避免可能的傷害,但另外方面又無法避免自己其實還是想要被愛的那種複雜心情。就像我常常說的那句話:毛很多的人,往往有一個想要被愛的靈魂。

而他們所生出來的那些「毛」,就像孫悟空的毛一樣,吹口氣可以幻化成各種小兵小將小猴子,用來變成他的助手,或者是成為阻擋他邁向真愛的敵手。

 

多角人:每一個角色,都是她自己的投射

插播一則重要消息。我剛開始在學榮格和讀夢的時候,得知了一個天大的消息—你在夢裡面所有出現、看見的角色,都是內在自己一部分的投射[5][6][7]。

而這樣的一種觀點,也可以用來詮釋一部神話、童話、動畫、戲劇、舞台劇、音樂劇等等。回到正題,雖然《尋找金鐘旭》這部片裡面有24個角色之多(而且多角人一個人Carry了21個),娟華看似是裡面唯一一個只有擔任一個角色的人,其實才是「分身最多」的人(如果你看不懂這一句,可以繼續往下看)。

  • 當她回憶起跟她一起搭飛機的那個金鐘旭,一起到沙漠裡面邂逅,那個男子其實是她腦海裡面對於真命天子的想像。所以某種程度上,那個「金鐘旭」並不是金鐘旭本人,而是她腦袋裡面的一部分,也是她記憶的分身。
  • 這也是為什麼趙誠彧(尋找初戀事務所的經營者)會跟金鐘旭是同一個人來演的(不過,趙誠彧有戴上眼鏡),這裡有兩面的意義。趙誠彧與金鐘旭在長相或者是個性(貼心)上面類似的部分,或許是他對於理想對象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想像;可是兩個人不一樣的部分,也代表著她腦袋裡面的這個想像,隨著這九年來的時間,以及與真實的趙誠彧相處之後,做了一些變化跟調整。

最後是多角人。這個論述有點複雜,所以要花一整段來說明。在討論這個角色之前,我想問問看大家有沒有一種經驗是:

你做了一個夢,可能要趕一個會議或者是考試,可是過程當中有很多事情來阻撓你,可能是公車沒搭上司機叫你坐下一班、鉛筆斷了跑去書局買但是老闆慢慢吞吞的、一個老婆婆跑來跟你問路、爸爸叫你突然去擦桌子等等⋯⋯。

在這樣的夢境裡面,公車司機、書局的老闆、老婆婆、還有爸爸,其實都是你內在的一種投射。是什麼東西的投射呢?

你內心可能有一股力量很想要達成某個目標(考試或者是完成會議),但是另外一股力量又對於完成這件事情有一些擔心(如果考上了自己真的能夠把書念好嗎?如果會議結束並且表現不錯,升遷了之後,自己能夠勝任這個角色嗎?)這些擔心就會轉換成公車司機、書店老闆、老婆婆、跟囉唆的爸爸,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阻擋你去完成那個目標。當然,你內心想要完成目標的那個力量,也會召喚他的「友軍」,你夢裡面可能會出現一個好心的計程車司機、願意借你鉛筆的同學、與「叫你趕快去考試不用管桌子」的母親。

 

住在恐懼最深層的東西

有了這麼一大串先備知識之後,再來看多角人這21個角色,會發現其實裡面出現的這麼多光怪陸離的各種人物場景,有些想要幫助娟華,有些想要阻擋她,但不論是誰,都在這場「夢」裡面扮演著一定的、推進劇情的力量。而前面說為什麼前半段的劇情會顯得有點枯燥、瑣碎、卻又很緊湊呢?如果你把它理解成一場夢,是不是就變成合理許多?

在夢裡面,我們經常在重複的地方一直打轉、做一些徒勞無功的事、繞了一圈才發現原來事情的答案就在原點,這不就是《尋找金鐘旭》的劇情嗎?

有句話說「迷路原為看花開」,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你所繞的那些遠路,都是必須的遠路,因為在你內心深處巨大的恐懼之前,還沒有足夠的勇氣讓你可以一腳跨越,所以你需要在夢裡面找好多人來跑龍套,陪你一起化解心中的焦慮;所以你需要在現實環境當中,去那些根本不可能的地方、找那些你絕對不會愛上的人、背著自己心的方向走一段路,然後到某一天,你再也無法忍受自己這樣下去了、或者是你身邊的人點醒了你,才願意轉身,面對那個你本來就應該要面對的恐懼。

所以住在恐懼最深層的東西不是別的,就是你自己。

我原先以為《尋找金鐘旭》只是一個平凡的愛情音樂劇,一下就過了,不過仔細想想,才發現它就像是一場夢,一場讓女主角覺醒的夢,夢裡面各種幻化出來的角色,只是為了讓她開始一點一滴的去觸碰那個,他一直不敢解開的恐懼。

就像是整個夢境裡面最後有一個智慧老人所說的一段話「緣分要抓住才能變命運」,如果這個老人太早出現,這句話就像教條一樣根本不會被聽見;但在經歷過這一連串疲勞的事情之後,這句話走進了男女主角的心裡,讓他們終於開始面對自己的議題。

如果你深深知道自己對於愛情有一個巨大的恐懼;如果,你知道自己最大的敵人是內心的逃避;如果,你在尋找愛情的路上,真正的目的不是不是「找到」而是「找不到」,藉此來驗證自己果然不值得被愛,那麼或許在這部原創音樂劇裡,你有機會看到那個同樣恐懼,卻又有能力夠越過恐懼的自己。

官網連結 https://uevent.udnfunlife.com/FD2019/

 

「尋找金鐘旭」最後一週倒數演出資訊

  • 演出時間:~2019/9/22(週一 休演)
  • 週二~週五 19:30
  • 週六日 14:00 18:00
  • 演出地點:信義劇場Legacy Max

(台北新光三越 A11 6F)

延伸閱讀

[1]研究顯示,相信「愛情命運觀」(destiny beliefs)的人比其相信「愛情成長觀」(growth beliefs)的人,更容易用「人間蒸發」來結束感情(Ghosting,ending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by unexpectedly cutting off all contact)。是不是根本就是女主角XD! Freedman, G., Powell, D. N., Le, B., & Williams, K. D. (2019). Ghosting and destiny: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predict beliefs about ghost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6(3), 905–924.

[2]「對你冷漠,是怕被發現太喜歡你」你也是假性疏離者嗎?

[3]這本書由詳盡的介紹,還有解方 Bornstein, R. F.、Languirand, M. A.(2019)。適度依賴:懂得示弱,學會從信任出發的勇敢(HEALTHY DEPENDENCY: Leaning on Other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台灣,台北:寶瓶文化。

[4]Hari, J. (2019)。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重新與世界連結 走出藍色深海(Lost Connections: Uncovering the real causes of depression and the unexpected solutions)。 台灣,台北: 天下生活。

[5]Stevens, A.(2006)。大夢兩千天 :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多少夢?(Private Myths:Dreams and Dreaming)(薛絢譯)。台灣:立緒。

[6]李映嫺、潘世毅 (2009)。 榮格心理學與釋夢初探。諮商與輔導(288),頁 6–8+5。

[7]李佩怡 (2009)。 生命整合之道-榮格思想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提供的洞見(一)。諮商與輔導(288),頁 31–34。

 

 

 

延伸閱讀:情緒心理學:直視恐懼,讓它無所遁形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和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朱家安與泛科學前總編陸子鈞有著複雜的三角關係。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姊妹淘、30雜誌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