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親愛的孤獨者:小玉》真正的孤獨,是不被了解的那種苦

  • 0

《致親愛的孤獨者:小玉》真正的孤獨,是不被了解的那種苦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孤獨,並不是沒有人跟你在一起,而是你無法跟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致親愛的孤獨者》(後簡稱《致》)這部片中的小玉,就像許多同年齡的女國中生,對於性跟發育的好奇,一股腦就跌入言情小說的情節裡。但這部片想談的並不是刻板的、教條的「性別平等教育」,而是一個更深的議題—真正的孤獨,在於沒有人可以理解、接住你的苦。這部片裡面由三個短片所組成,分別是12、18、20歲的三個不同女生為主角。我想先從第一段短片談起,解開女性孤獨的秘密(以下有雷)。

 

孤單背後的匱乏與投射

從心理學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ship)[1]的角度來看,孤獨往往跟原生家庭有關。

如果說你是一個經常感受到孤獨的人,並不代表你有一個漂泊的靈魂,很有可能是在你童年的時候,沒有好好的被「愛夠」,所以那些匱乏在你心裡面挖了一個洞,讓你不論身在何處,都覺得自己很空、很空。

這或許是為什麼,有的人同樣也看言情小說、同樣也對班上年輕帥氣的老師心動,甚至也可能把言情小說裡面的幻想情節投射在身邊的人身上,但他們並不會掀起衣服拍穿胸罩的照片給老師—小玉卻坐了這樣的事情。以早期青少年(early adolescence)來說,孩子若在發展歷程當中進入了很需要同儕認同的階段,班上如果有一群好朋友,可以增加腦袋中的催產素(oxytocin)跟多巴胺(Dopamine),這是掌管「與人連結」以及「快樂」的荷爾蒙,當你覺得孤單、心事沒人可以說,那有可能就想要抓住一些什麼,填補你內心的洞。研究顯示,若一個青少女她原生家庭對她的愛是匱乏的,那麼她(相較於其他女孩)更有可能會有複雜的性關係[2]。

在《致》片中,小玉曾跟爺爺央求說她也要智慧型手機,爺爺不但不懂她想要和同儕「一樣」的心情,還嫌棄她:「怎麼養到這種的!」換言之,她不但沒有得到理解,還被推開,所以她心中渴望的父親的愛,無法投射在爺爺身上,只能夠投射在別的男人身上—嚴峻的班導,與界線不清的體育老師。

《致親愛的孤獨者》劇照,林慈恩飾演小玉|結果娛樂提供。

兩個替代性父親

在說明這個投射之前,可能要先說明父親的意象。在我們的想像裡面,父親往往有兩個不同的面向:

一個是掌管紀律的父親,會給你要求、規則、要你遵守某一些教條,這個父親通常是疏離的、可怕的、不近人情的,重要的時刻才會出現,但一出現就是兇巴巴的。看起來這個父親好像不太「好」,但卻是人格與道德發展的重要指標。在青少女成長的過程當中,如果父親的角色缺席[3][4],或者爸爸雖然在,但從來不給任何的規範,只是不斷地溺愛跟放任,那麼孩子就會出現脫序的行為。

另外一個是安慰慈祥的父親,會帶你去買玩具、拿東西給你吃、陪你玩樂,和你談天說笑,那些你記憶當中正向溫暖的情節,都跟這個爸爸連結在一起。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女孩終其一生都在找一個類似爸爸的人當他的伴侶,或者是抗拒「爸爸一樣的人」變成他的伴侶,但不論如何,她最終選擇的對象,或多或少都會有父親的影子。

我認為(當然是我個人的詮釋啦),其實班導跟體育老師分別吸納了上面兩個父親的投射—班導的嚴厲、遲到13分鐘就罰站13分鐘,不苟言笑等等,像極了那個掌管規範的父親;而年輕可愛的體育老師,請小玉去買飲料的時候,還送一罐給她,這一個小小的「餵養」,卻住進了她在班上「沒人在乎」的空虛心靈。

而最後體育老師被解聘,也象徵著小玉所投射的一部分的父親的「死亡」[5]。當然,小玉對於他的離開是相當錯愕的,哀悼的過程也就相對漫長,所以她可能會繼續幻想,甚至夢見體育老師傳Line給她(鄰座同學的手機)等等。不過,也正因為這個體育老師的離開,她才能夠從對父親的幻想當中「畢業」,把目光放回和她同齡的班長身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在說一個人的孤獨,勢必來自於他缺乏父親,但至少從小玉這個角色來看,父親的缺席,在她的生命裡佔了很重要的一塊地。

孤獨指數與兩種寂寞

那麼,除了父親缺席之外,還有什麼跟孤獨(lonely)有關呢?又該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孤獨的人呢?根據心理學界廣泛使用的UCLA寂寞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Loneliness Scale)*,孤獨指的是「普遍人際關係的缺乏」[6],但根據Weiss[7][8]與其他後續的研究,應該包含類似下面的狀況:

  1. 我總是常常覺得內心空空的
  2. 我希望有人可以陪伴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3. 我身邊沒有任何一個可以讓我可以感到親近的人
  4. 我沒有可以信賴的朋友
  5. 有困難的時候,我覺得沒有人可以幫我
  6. 我覺得我身邊沒有人可以依靠

如果你上面的項目符合越多,那麼你孤獨寂寞的指數就越高。

但如果進一步區分的話,寂寞還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情緒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指數的前三項),代表缺乏親密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 relationships);另外一種是社會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指數的後三項),是指缺乏有意義的朋友和歸屬關係。總之:

  • 如果你的朋友很少而且感到寂寞,那麼很可能是「社會性寂寞」
  • 如果你有很多朋友,但都萍水相逢,或者是沒有深入的連結,那麼很可能會有「情緒性寂寞」
  • 如果你連一個可以依靠的人都沒有,那麼可能同時擁有上面兩種寂寞

換句話說,《致》這部片中,被朋友霸凌、又被爺爺不諒解的小玉身上,背負著「雙重寂寞」的枷鎖。

如何跟孤獨相處?

考考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老人跟青少年比起來,平均來說誰比較孤獨?

大多數的人都會猜老人,因為他們老了、不中用了、正在凋零當中,但研究顯示其實青少年是最孤獨的一群[9]**。一方面因為他們還正在開始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可能遭遇同學的霸凌跟排擠,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前面談到的「不被了解」,不但他們的行為不容易被身邊的老師家長了解,他們自己也不是很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行為和想法。這種雙重「不被了解」的情況下,就很容易產生寂寞的感覺。

那麼,如果你是像小玉一樣如此孤獨寂寞的人,該如何自處呢?每個人的方法不同,不過概念是一樣的:做能夠讓你感到平靜的事情。下面提供幾種可能的方法:

1.身體接觸:

用掌心撫摸、揉揉自己的胸口,拍拍自己,安撫自己、跟自己說沒關係,有我自己在這裡陪伴自己。有的人會用替代性客體(Alternative object),例如聞一聞小時候陪伴睡覺的小手帕、或者抱一抱床頭的小熊、窩在樓梯下方的三角空間等等。

2.與人說話:

既然孤獨是來自於「連結的匱乏」,那麼不論是實際上面對面的聊天、或者是線上用訊息對話,都是能夠化解孤獨的方法。參與志工團體、報名一些你有興趣的課程,都是與人接觸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你所選擇的對象可能要是能夠支持你、理解你的,而不是像小玉的爺爺一樣,把你在「心理上」推走。

3.接觸大自然:

從榮格分析的角度,大地之母(The mother of earth,或稱大母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連結[10],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情緒低落的人在放假的時候出去旅行,看看山、看看海、用赤裸的腳趾踩著土壤,就會有身心舒暢的感覺。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人、布偶或娃娃可以抱,可以嘗試 到公園裡面擁抱一顆樹、閉上眼聽聽蟬的鳴叫聲、在日落的時候,望著夕陽所映照出來的空氣中的灰塵、甚至你可以去買一個聽診器,聽聽樹的聲音(你會有奇妙的發現)。

 

真正的孤獨,是不被了解的那種苦。至少在你的人生上半場,脫離孤獨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建立連結。當你能夠一塊塊的拾回自己的脫節,慢慢地光就會充盈你內心的小房間。

註解

*寂寞、孤獨、孤單似乎在中文的用法上有點不同,不過由於前兩者翻譯都是(lonely),所以這篇文章我們談「寂寞」,某種程度上面也是談孤獨,而且傾向描述的是孤獨負面部分。當然,孤獨有可能有正面(例如君子慎獨的「獨」)、中性、或負面的意思,這篇文章裡面談到的小玉以及他遇到的事件比較偏向負面,所以我們聚焦在孤獨的負面意義上面討論。總之,本文並未刻意區分孤獨與寂寞,比較把兩者當成相似詞來處理。

**該篇是很著名的研究,但近期的研究顯示,老人和晚期青少年(late adolescence)都比中年人孤獨,不過老人的孤獨與較低的收入水平,功能限制、神經質的個性[11]、與單身有關,並與社會參與度,朋友數量,接觸頻率無關[12]。

延伸閱讀

[1]劉佳芳、黃宗堅 (2014)。 從客體關係理論探討性交易少女之缺愛症候群-以一名折翼少女為例[From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dynamics of a Sex Trade Maiden: A Case Study]。輔導季刊, 50(3),頁 72–77。

[2]Steinberg, L.(2015)。Age of opportunity(不是青春惹的禍)(蕭寶森譯)。台灣:天下雜誌。

[3]邱珍琬 (2010)。 國中生在隔代教養下的家庭教育[Family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Grandparenting Families]。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頁 33–66。

[4]謝玉玲、王舒芸、鄭清霞 (2014)。 不同單親家庭的生活處境:單親成因及其性別差異[A Study on Life Situations in Single Parent Families: Focus on Caus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4),頁 1–25。 doi: 10.6687/jsds.2014.14.1

[5]呂旭亞(2017)。公主走進黑森林:榮格取向的童話分析(Seven Talks on Fairy Tales Analysis)。台灣:心靈工坊。

[6]Russell, D., Peplau, L. A., & Cutrona, C. E. (1980). 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 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3), 472.

[7]Weiss, R. S. (1989). Reflections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loneliness research. In M. Hojat & R. Crandall (Eds.), Loneliness: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p. 1–16). Newbury Park, CA: Sage.

[8]Weiss, R. S. (1973).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9]Ostrov, E., & Offer, D. (1978). Loneliness and the adolescent. Adolescent psychiatry.

[10]Hari, J. (2019)。 原因六:與大自然脫節 (陳依辰, 譯),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重新與世界連結 走出藍色深海(Lost Connections: Uncovering the real causes of depression and the unexpected solutions) (第 145–154頁)。 台灣,台北: 天下生活。

[11]林千立、林美珍 (2007)。 中文版寂寞量表之效度與信度研究-以老年人為例[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Chinese Version of Loneliness Scale-The Example of the Elderly]。輔導與諮商學報, 29(2),頁 41–50。 doi: 10.7040/jgc.200711.0041

[12]Luhmann, M., & Hawkley, L. C. (2016). Age differences in loneliness from late adolescence to oldest old a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6), 943.

 

延伸閱讀:當社群網站把人連在一起, 我們卻是最孤獨的世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和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朱家安與泛科學前總編陸子鈞有著複雜的三角關係。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姊妹淘、30雜誌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