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不安全感:急著長大的人生,卻讓你越慢長大

  • 0

海苔熊不安全感:急著長大的人生,卻讓你越慢長大

Tags :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 科普心理學家

回首一下從出生以來到現在的這些日子,你是否經常有下面這些感覺?

  • 缺乏安全感
  • 覺得生活失去控制感
  • 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感覺
  • 在工作家庭或者是人際關係上有挫敗感
  • 找不到自己的認同感
  • 總是覺得孤獨寂寞
  • 失去人生的方向
  • 覺得自己的人生白走了一回

生命中的8個任務

其實上面這八種感受,分別對應到你人生的八個重要任務。根據Erik Erikson的發展理論[1],他把人生分成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你需要面對和處理的生命課題,如果你過了那一關,那麼就可以變得更安穩,更成熟,如果你沒過關,這個問題會持續在晚年的日子裡面,不斷地糾葛你。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八個階段任務(修改自[2],P.55):

任務 生命任務 解決調適者 未解決調適者
1 信賴/懷疑

0-1歲

(嬰兒期)

能夠感受到基本的安全感,可以信任他人。 經常感到不安和焦慮,懷疑家人給予的愛會不會消失
2 自主/自我懷疑

2-3歲

(幼兒期)

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覺察自己是形成事情的原因之一 懷疑自己的掌控能力
3 自發/罪惡感

4-6歲

(學齡前兒童期)

相信自己的自發行為,並且有創意。 缺乏自我價值以及對自己沒有自信
4 能力/自卑

6-11歲

(學齡兒童期)

信賴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智力 容易會有自卑,挫敗的感覺
5 自我認同/角色混亂

12-18歲

(青少年期-青春期)

找到自己的價值和認同感 覺得自己是殘缺不全的、搖擺、不安、自我意識很模糊
6 親密/孤立感

19-30歲

(成年早期)

可以自在地和其他人形成親密的關係 覺得孤獨、沒有辦法和其他人形成穩定的聯繫
7 世代性/停滯

31-50歲

(成年中期)

找出個人的興趣和願意奉獻的面向,例如對家庭、社會、社區。 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或者是對未來沒有方向感
8 圓滿 /絕望

51~

(成年晚期-老年期)

整體對生命感到滿足了無遺憾 失望和迷惘的感覺

其實,在這當中最重要的是你11歲以前的童年期。

那段時刻的你,還沒有辦法獨立生活,家裡面照顧你的人,將會影響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你覺得大家能不能夠信賴、你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改變一些事情。倘若當時家人忽略照顧你、或者是過度的控制,那麼可能在你成年後的人際關係上會出現一些適應困難。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認同是你對自己的認同

我有一個朋友,在他七歲那年,父親因為車禍過世了,母親和罹患抑鬱症的奶奶,扶養他長大。家中只有他一個孩子,所以他被迫很早就得要獨立,形成所謂的「親職化小孩」[3],一邊在外地工作負擔家計,另一邊還要唸書。因為同時要做兩件事情,所以功課沒有辦法顧好,親戚朋友的孩子都在學業和事業上面表現得很突出,不是醫生就是律師,讓我這個朋友覺得他自己很不如人。這陣子,他母親因為癌症病逝,有一天他悵然若失地跟我說:

「現在我真的是孤獨一人了。從前被母親掌控、敦促我要一邊念書一邊工作的時候,我總要討好她、獲得她的認同,後來在好多次的失敗當中,我開始厭惡她⋯⋯可是沒想到她走了之後,我反而有很多的後悔和不安⋯⋯」

對我這個命運多舛的朋友來說,早年的時候,家庭生活困頓,讓他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依賴和相信的,所以只好靠自己的努力來達到母親的標準;遺憾的是,他的努力往往得不到母親的贊同,現在他所追求的「認同標準」離開人世了,他也變得悵然若失了。現在32幾歲的他回首一看,青春期以前的他(任務1~5),似乎都有許多沒有達成。(延伸閱讀:解析認同上癮症:你是否在過一個補破洞的人生?

想一想你的人生,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狀況呢?

倘若你也遭遇了安全感、控制感、自尊感、挫敗感、認同感、孤獨感等等的危機,該怎麼辦呢?其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停止從別人身上尋求認同」,就像我朋友一樣,由於別人的標準是不穩定的、會改變的,如果你總是根據一個「重要的長輩」的標準來評價自己,那麼你很有可能:

  • 在他認為你表現好的時候覺得很開心
  • 在他批評指責你的時候覺得人生無望
  • 更難過的是,就算你表現得好,你也可能會認為「那是因為我很努力,只要我不努力,別人就不會喜歡我。」[4][5]

找回自我認同的兩個方法

習慣向外尋求標準的人,把「自我認同」的權利,從別人身上拿回來並不容易,尤其在你早年的人生當中,一直缺乏安全控制和充滿挫敗感,更有可能讓你依賴外在的訊息。不過,這裡可以提供兩個小方法,供大家參考:

  • 「他說的也對,但是⋯⋯」

每當有人批評你,說一些難聽的話、或讓你覺得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時候,試著在心裡面跟自己說這句話。這麼作並不是要你完全否定他的說法,而是「在他的說法也成立」的情況下,找到其他的可能。換句話說,如果他給你的批評是百分之百,那麼你那個「但是」就可以稀釋10%甚至更多的傷害。對於長期仰賴別人評價標準的你來說,這個小小的改變,或許可以讓你拿回一些屬於自己的權利。

  • 練習鼓勵、感謝別人

有些時候,對自己很嚴苛的人,對其他人也會很嚴苛[6]。首先,當你可以開始在別人稱讚你、對你好的時候,不要急著反駁或推托,接納別人的善意,並且真誠的感謝(但不是懷抱著不好意思、恐懼而感謝對方)。接著,當你可以比較自在地做這件事情之後,也開始反過來練習感謝自己、鼓勵自己。例如,你可以這麼說:「你已經連續一個禮拜都早起了,再接再厲!」、「謝謝你一直以來都不放棄自我成長這一條路。」

事實上,對我來說,孤獨和不安其實是一輩子的課題[7],所以這八個任務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天。活著本身就具有一些基本的焦慮,在這些焦慮裡面,我們經常擔心自己被評價、經常害怕自己的價值會因為沒有努力而被淘汰,但回過頭來,你會發現其實這些種種的擔心,都是源自於對自己的不夠相信。

是啊,或許你在早年的人生經驗當中,遇到種種的磨難,使得你的個性上面有一些抑鬱或者是灰暗的影子,但這並不表示,你就只能擁有這樣的人生。試著從現在開始,把那些你過去所未完成的任務,慢慢的一點一滴克服,一塊塊地,把那個完整的自己,拼湊回來。

 

陪伴你成長:【童話心理學】六堂課,整合內在矛盾的自己

講師: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日期:12/261/9.16.23.302/6(六)19:00-21:00

 

看更多文章:五分鐘了解「認同上癮症」成因、症狀、解方(上)

 

延伸閱讀

[1]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2]Prinzip, D. S.(2017)。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讓生活更愉快、主動、有創造力(不言譯)。台灣:遠流。

[3]黃宗堅、李佳儒、張勻銘 (2010)。 代間關係中親職化經驗之發展與自我轉化:以成年初期女性為例[Parentification and Self-Transformation i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 Study of Women in Early Adulthood]。本土心理學研究(33),頁 59-106。 doi: 10.6254/2010.33.59

[4]Sand, I.、Svanholmer, E.(2017)。Highly Sensitive People in an Insensitive World: How to Create a Happy Life(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台灣:三采文化。

[5]Sand, I.(2018)。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鈍感世界中,給高敏感族的人際關係指南!暢銷話題書《高敏感是種天賦》行動篇!(Tools for Helpful Souls)(梁若瑜譯)。台灣:平安文化。

[6]Foster, J.、Joy, M.(2017)。辦公室怪咖型錄:搞定10大職場怪咖,讓你不吞忍、免抓狂,與他們和平共處(The Schmuck in My Office: How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Difficult People at Work)(葉織茵與林麗雪譯)。台灣:商業周刊出版。

[7]鴻上尚史(2017)。孤獨與不安:「一個人也沒關係」的練習課(孤独と不安のレッスン)(王蘊潔譯)。台北:寶瓶文化。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和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朱家安與泛科學前總編陸子鈞有著複雜的三角關係。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姊妹淘、30雜誌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