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管我?」寫給討厭父母關心的你們。

  • -

「你憑什麼管我?」寫給討厭父母關心的你們。

Tags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成為真正的大人之前,有很多大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讓他們感覺不稱職的父母,可能是當時父母正在創業,或陷入職涯最困難的階段,或者正經歷婚姻或財務的危機,而將自己的困擾發洩在孩子身上,又或者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造成大孩子心中長時間的傷害。

小路就是這樣的孩子。他印象深刻的一段往事是,曾經在小三的時候,發燒身體不適,嘔吐之後自己把地板弄乾淨,也把自己書裡乾淨,自己燒開水接著等著哥哥姊姊回家弄飯給自己吃,一直等到九點多母親回家後,跟媽媽說了自己發燒嘔吐後,接著就上床睡覺了。

小路說著,心裡一股股地委屈冒出來,他說一直以來他都感覺是自己打理生活,出國留學甚至出社會後也是自己在外打理一切,甚至心有餘力時還幫助身旁許多人,一直到自己疲憊不堪。(推薦你看:建立心理界限:界限清楚了,關係才會更緊密

令他難受的地方則是現階段的母女相處裡,很容易感知到母親對自己叨念,甚至很快聽見母親對自己的不認同,而任何母親對自己關心的話,對他而言都成了責備,他經常心裡出現聲音是:「你到底憑什麼管我?」「你要我好好照顧自己,難道你覺得我照顧不好自己嗎?難道你沒看見我都是照顧自己嗎?」「你說我不懂得感恩,究竟你要我感恩什麼?就因為你是我的母親嗎?那你有參與過我的童年嗎?」

他是個很有覺知的人,也意識到自己與姊姊看待母親是不同的視角,不禁回憶起童年,發現姊姊與自己差距八歲,在姊姊童年早期父母並不是最忙碌的階段,姊姊出生時父母都在家照顧,是一直到小路出生時,家中事業蓬勃發展,父母也開始奔走各地,他看見父母的忙碌,小小的心靈裡也將自己縮小,卻也巧妙地忽視心中憤怒與受傷的幼苗,一直到長大後幼苗已然茁壯。

親愛的,有時候會想要改變父母,讓他們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模樣,而對父母變得苛責要求,或者批判之餘又感到憤怒和挫敗,我們會以為自己在長大的過程中,早就脫離了父母,卻發現每一次見到父母就有強烈的情緒,而那也是一種尚未從原生家庭中分離的狀態,與父母之間的界限不清,來自於我們過往的痛苦與匱乏,而使得在與父母互動時,抱著不正確的動機和期待。(推薦你看:擁抱內在小孩:感受傷痛,以愛療癒遺棄之苦

我們仍希望從他們身上獲取曾經缺少的關愛、認可和照顧;
或者出於報復心理希望對方也承受那些不愉快的經驗,去批評指責他們的缺席。

而我們其實需要回到自己身上,去看見受傷的小孩,因為童年無法再重來,年邁的父母也無法再當你心中渴望的父母,重新回來愛和滋養你,所以親愛的,最快療癒與和解的方式,來自於自己,你可以這麼做:

1.擁抱內在小孩:

唯有擁抱自己的孩子,安撫與釋放心中所有對父母的情緒,才有辦法以清澈的雙眼看自己的父母。

有太多時候我們受過往的記憶、情緒羈絆,內心裡頭對家人有很深的埋怨和不滿,因此每當面對家人時,油然而生地是難以克制的憤怒,或過度敏感於他們的言語,甚至忍受度過低的現象,都是內心的小孩沒有被好好安撫。

因此當我們可以安撫好自己,才能夠平衡地開啟對話。你可以寫一封信給十歲的自己,好好與當時生病的自己對話,很有可能你在對話的過程,想起更多記憶的片段,都有可能。最重要的事情在於,你不再對自己隱藏內心的感受,你感覺到的孤單、受傷、難過與害怕,都是真實的,而你是那個陪伴在十歲自己身旁的大人,去傾聽陪伴他一切的心聲。

2.療癒心中的父母:

當你接納內在小孩,也清理內心積存的情緒時,你會感覺到自己有辦法帶著中性的雙眼去看父母,你也會發現自己不再去期待或要求父母,當你心中的理想典範,他們就是他們自己,就如同你就是你,那個可愛又天真的你一樣。

而你可以如實地理解自己,包括你的感受時,你也就能如實地理解當時的父母,並且開始給出寬恕,或者擁抱當時的父母。

而逐漸地,在與父母的日常互動中,你能逐漸給出愛和尊重,你能開始看見那些過往你所認為的叨念和干涉裡,是他們所認為的愛的付出和給予,你可以清澈地看見後,就能去決定你要接受這樣的觀心形式或者為了你們的關係開始轉換,讓父母更懂得如何運用你舒服的方式靠近你,而不是不斷讓你感覺被限制。

親愛的,界限的建立和拿捏其實需要不斷練習,尤其當我們過往遭遇過被忽略的傷痛時,更會在界限建立中引發更多衝突。當我們與內在小孩和解,與過往父母和解,界限建立就更迎刃而解,也為彼此的關係注入更多的自由和溫暖了。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療癒自己也療癒心中的父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