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心理學:那曾是一段有意義的關係,允許自己去痛吧!

  • 0

分手心理學:那曾是一段有意義的關係,允許自己去痛吧!

Tags :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愛情的逝去是令人心碎的。一段戀情後的分手,一段婚姻後的離異,不論主動或被動提出的人,在摻雜著憤怒、疑惑與無助的情緒中,也少不了強烈的失落感。

在愛情中的失落,失去的常常不只是一個對象或一段關係,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內在價值。

我們會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找不到自我的定位,對自己感到既陌生又疏離。

我們會認為自己不再是獨特的、重要的,自我價值因而崩解。

我們可能感到羞愧或毫無尊嚴,因為自己是被拋下的,或者無力挽回這段關係;我們會責怪自己的愚笨、識人不明,失去對自己下判斷的信心;我們同時也會怨天尤人,不再信任這個世界有公平正義可言。

最後,我們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模式,原本建立起的生活目標與生命意義不復存在。(你不是被愛的不夠,而是找不到自己在愛情裡的價值)

幾年前,曾有個朋友,與交往四年多的男友分手了。她到處找人陪著她,不論男生女生,只要交情不差,可以找得到人的,都被她找去輪流陪在她身邊。

我也曾被她找去,她在電話中懇求我:「你可以出來陪我一個下午嗎?我無法忍受只有一個人,有人在身邊,我會感到安心點。」於是我到K書中心陪著她唸書,直到晚上,交班給另一位朋友。

她在找尋的,是一種替代性的關係,以填補內心空缺的一塊。替代性的關係,幫助她走過因為親密關係斷裂而變了調的生活,讓她漸漸習慣沒有男友的時光,同時慢慢療癒自己;於是,可以重新展開新的生活。

有時候,感情關係的結束或斷裂,常常發生在爭執、衝突或僵局中,更常見的是一方走得不明不白,也常沒能有機會彼此好好說再見。

沒能說再見,意味著這段關係尚有未完結之處。那些與無緣的戀人之間未解的疑惑與誤會,未能表達的抱歉與感謝,隨著他們的離去,一一成了遺憾,與失落感相伴,埋藏在我們內心深處。

於是,這段關係無法在我們心底真正地結束,這個人也無法真正地從我們的生活中離去。失落的過程還沒有走完,隱隱地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於是,我們常常無法重啟新的生活,迎接新的關係,而依然活在失落的囚牢中。

其實,這裡的說再見,不只是道別,而是好好整理你與對方的各種愛恨糾結,是一種對對方的重新理解,也是一種和解的過程。(如何面對悲傷?學會對「心碎」坦然)

然而,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覺察與體驗這份情緒,理解失落乃人生常態,允許感情失落的存在。

反覆出現的失落感,正提醒著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也讓我們知道,那些令我們感到失落的對象,是對我們深具意義的。

當我們願意把失落的感覺放在心中,便讓我們有機會時時懷念那個已經從我們的生活中離開的人,提醒著我們,有個人曾經對我們是如此特別,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即使曾經令我們受過傷也是一樣。於是,我們可以在內心裡表達對他的感激,同時,在心裡面保有他曾給予我們的愛與支持,帶著這份力量,更勇敢地走接下來的人生路。

因為我們允許自己失落,於是我們可以在失落中,透過各種方式,在內心裡重新整理與失落對象的關係。

這往往需要花費一些時間。而在這過程中,我們會不捨、難過、後悔、自責、遺憾、憤怒、寂寞、孤獨,我們會有各種情緒,那麼,就允許自己出現這些情緒吧!允許自己可以脆弱、可以哭泣、可以流淚。在一次又一次的思念與梳理中,釋放內心的情感壓力,同時也放下與失落對象之間的關係糾葛。

網頁的重新整理只需要一個按鍵,但關係中的重新整理卻耗時費神,尤其是對方已不在自己身邊了,「重新整理」這項工程,往往只能在自己的腦海中進行。有些答案我們可能永遠得不到了,有些疑惑我們可能永遠解不了了,有些話語我們可能永遠無法表達了。

然而,重新整理仍然是必要的。當我們能整理好自己與失落對象之間的關係,並在心裡對這段關係賦予新的意義時,我們才能真正說再見,這才是真正的道別。(面對分手的心理學方法:承認結束,才能擁抱開始)

我們也要記得,面對重大的失落事件,即使過了很久以後,失落情緒還是可能再度出現。也許在某個時間點,你會突然想起某人,然後抱頭痛哭;也許在某個地方,你會忽然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內心空洞的感覺再度襲來;也許看到某些景物,你會觸景傷情。

這些情緒的反覆再現,是再正常不過了,一旦來了,就允許它存在吧!我們只要知道,那是在提醒我們曾經有著一段令我們在意的關係即可。

陪伴你成長:【情傷療癒】分手後的自我修復之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陳 志恆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作家,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2016,究竟出版)、《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2017,圓神出版)。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