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談心靈綑綁:如何脫離對方的心理掌控?告別「勒索關係」的兩個步驟!

  • 2

海苔熊談心靈綑綁:如何脫離對方的心理掌控?告別「勒索關係」的兩個步驟!

作者:海苔熊 心理專家

「我媽是個控制狂,什麼請都要管,我跟她說我已經長大了,她還是男朋友、工作、結婚等等都要一直碎碎念。我說我要搬出去住,她就說對我感到失望透頂。」一個無法離家的女孩兒A說。

「你如果膽敢給我愛上女生,我就跟你斷絕父女關係!」同性戀女孩兒B說。

「婆婆每次都會在我們不在家的時候,開門到家裡打掃,我很了解這是她的好意,但是真的覺得有種被侵犯隱私的感覺。曾經和她溝通過很多次,她就在我先生面前一直哭掉眼淚,好像是我做錯了一樣。」新手媳婦C說。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既然是重要的他人,要脫離他們的控制就相對困難許多,不過前一天我看到了一個還蠻不錯的成功治療案例,分享給大家[1]:

Christina結婚前就一直跟老公討論要住哪裡的問題,一開始婆婆很堅持要三個人住在一起,但後來在先生以工作方便、接送小孩為由,選了一個離Christina娘家比較近的房子,每週末晚上固定到婆家去吃飯。每次在餐桌上面,婆婆就會開始酸,說當初如果住在家裡就不用這樣子來回很麻煩,不過Christina總是把它當作是「選擇分開住」的一種代價,默默低頭吃飯不回應。

前陣子Christina的媽媽生病,出院之後回家休養, Christina希望有多一點時間可以回家陪陪媽媽,由於平日工作繁忙,希望能夠調整每週末的「到婆婆家吃飯」的時間,例如可能隔週到婆家,隔週到自己娘家。
先生聽了她的想法,只說了一句:「好啊,你自己去跟媽講。」果然是世上最厲害的豬隊友,Christina百般糾結,但又覺得自己的媽媽生病還常常不回家,這樣真的很不孝,再加上人家不是都說,年紀大見一次面就少一次,於是終於在一次的週末聚餐,開口和婆婆提起這件事情,想也知道,結果只能用「腥風血雨」來形容。
「嫁到我們家,還一天到晚想要回家,妳也不想想,當初是誰同意讓你們在外面住的?少在那裡軟土深掘!妳媽媽那邊,有妳哥他們還有他們的媳婦會顧,輪得到妳嗎?」婆婆說,把筷子丟在桌上,轉回房間賭氣不吃飯。

那次事件之後,老實說Christina想要放棄了,甚至一度覺得婆婆說的也沒錯,家裡面還有哥哥他們會照料(真的是很容易被說服),只是這樣的擔心,偷偷地潛藏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每一次要去婆婆家吃飯的時候,她就開始胃痛。(推薦閱讀:不再忽略身體的訊息:疼痛與疾病都在呼喚我們愛自己!

「這件事情會不會只是你和婆婆關係的一個縮影?」治療師問Christina,她也發現,的確在她婆婆相處的過程當中,自己總是扮演順從、被控制,婆婆說一她就不敢說二的角色。

換言之,類似的這種「需求——被拒絕——委屈——忍氣吞聲」模式,其實一直存在於她的婆媳關係裡面。

我們先把故事在這裡暫停一下,看看這當中發生了什麼事,想知道後續的可以滑到最後看結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巨大創傷事件

在上面這個故事當中,Christina除了長期以來被婆婆操弄之外,那一次餐桌上爆發的衝突,也是一個「巨大創傷事件」。通常,在經歷創傷之後,人們會有意無意地去避開談論跟創傷有關的主題,可能是為了避免衝突、避免衝突之後的傷害、避免人際關係和諧的破裂、避免那些想像的恐懼再次發生,所以就把心靈的需求先壓下來,表面上和諧的過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日子。

其實這也是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 最近重新出版的一本書《看穿無形的心理操控術》裡面所提到的「一次性學習」[1]當某一次的行為造成的衝擊和傷害太過巨大的時候,你就會「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當事人往往以為只要不去看、不去在意不去想,或許就不會被影響,但實際上,那個被壓抑著的恐懼和焦慮,仍然默默地藏在這段人際關係當中,甚至影響你的身心健康(例如, Christina的胃痛可能或多或少也和這一陣子的事件有關)。

不再被操控的兩個步驟

其實不只是婆媳關係,在很多的重要的人際關係當中,對方對我們提出一些要求,我們因為顧及情面、顧及兩人的關係、害怕對方不喜歡我們、害怕被拋棄等等,變得沒有辦法拒絕對方的要求。如果對方是你重要的人,但他總是要你去做一些你根本不想要做的事情,你又很難開口拒絕,那麼該怎麼辦呢?

Harriet Braiker 和諮商心理師周慕姿英雄所見略同[2],提出了一個所謂的「破唱片」或者稱作「跳針唱機」的做法:重複和對方說一樣的話,不論他說什麼樣的要求或者是說服,你都用同樣的話來回覆他。

1.先想幾個拖延戰術的句子:這有點類似情緒勒索當中的「停」的步驟[2],可能讓自己離開那個環境、或者是叫對方稍等,給自己一些喘息和思考的空間,避免做出「情緒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1]再決定,只依照自己情緒下判斷,而沒有審慎的思考。具體的句子可能可以像下面這樣:

「媽,我在炒菜,等一下回妳好不好。」
「你說的這件事情很重要,不過現在腦袋有點不清楚,我想一下再回你喔。」
「我現在手邊在忙別的事情,可能沒有辦法立刻跟你說好不好耶,等我忙完之後再回訊息給你。」

這些句子的同一個特徵都是拖延時間,爭取你大腦喘息的空間,不要太快直覺性地做出反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這些句子並不是「請求對方等待你」,而是你「告知」對方你現在的決定就是要對方等待。

告知,而非請求,這個觀念非常重要,不然很容易就會淪落為:「你可以等我一下嗎?」的請求方式,對方當然很容易就可以拒絕你。

2.當對方繼續勒索、操弄、控制你的時候,堅持,並且很跳針的一直回應一樣的句子,例如像這樣:

「你們這個週末幾點回來?我要把家裡面打掃一下,還有上次小寶的衣服我也幫他買好了⋯⋯」婆婆說。
「媽,我現在在做菜,等一下再打給你。」Christina說。
「就只是要你跟我說個時間而已這麼難嗎?我也要時間準備啊!」
「媽,我現在在做菜,等一下再打給你。」
「你給我一個時間就好了啊,你沒有跟我講我怎麼準備?還是你這禮拜根本不想回來?不想回來就說一聲,不要在哪裡假鬼假怪⋯⋯」
「媽,我現在在做菜,等一下再打給你。」
「你是吃壞藥了是不是,好啦我不管啦,我就當作你六點前會到我們家。」
「媽,等一下再打給你啦!」Christina 說完之後就掛上電話。

看起來是一個什麼也沒做的回應,但實際上對於Christina來說,已經是心裡面的一個小小勝利和革命,因為以往婆婆不管說什麼,他只會立刻回應說好,光是這樣的拖延,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經驗。這個小小的成功,當然可能讓他有一些焦慮和擔心,但也讓他有一些勇氣長出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Christina的後續

和治療師談過一段時間之後,Christina看見自己一直以來有多麼不在乎自己的需求,於是某個週末他和先生說,媽媽狀況不是很好,要回娘家一趟,不能夠出席他們的週末聚餐,先生沒有太多的反應,一如往常地說:「好啊,那你回來自己跟媽說。」

當然,面對婆婆對他來講相當不容易,所以她只是拖延,並且沒有和婆婆解釋。第二周之後,婆婆不斷地打電話來騷擾,有些時候不得不她接到了電話,婆婆就會酸她:「對啦!我兒子娶了一個媳婦,將來給我忤逆!我命怎麼那麼不好!」然後她一樣用機器人的方式回應她,就這樣持續逃跑了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她和治療師的工作也進展到一定的階段,他們討論要如何和婆婆說明,並且堅決的說出自己的需求。於是,有一次婆婆在打電話來的時候,她就很明確的說,她希望能夠娘家婆家隔週回去,結果婆婆氣到掛斷電話。

Christina這次被掛電話,反而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一方面,他覺得有點愧疚,為什麼把婆媳關係弄成這樣,另外方面又有一種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這是她第一次把自己的需求講出來。後來的幾個星期,他都持續這種「不合作運動」,並且和老公說明自己為什麼這麼在意這件事情,持續的溝通。一開始老公也不太能諒解,為什麼他要和媽作對,但有一次整理房子的時候他翻到自己小時候考98分卻被媽吊起來打的考卷,她才突然驚覺,原來自己的母親一直以來都是用這種「高壓控制」的方式,來應對他所有的人際關係。他並沒有怪媽媽,他也理解那有可能是小時候她吃很多苦,所以她才想要掌控一切、害怕失控,「但這並不代表,她可以用這種方式繼續控制我們。」

老公說出這段話的時候, Christina眼淚整個大潰堤,一方面他發現老公終於跟他站在同一個陣線用「我們」,另一方面,他也很感動老公看到了自己「從小到大被不合理對待」的身分。

先是老公,後來連公公都加入行列,某一次的週末,老公和Christina 選擇在家裡面吃飯,公公也一起來,順便看看他的小孫子,剩下婆婆一個人在家賭氣。這當中當然經歷了不少次的小革命以及情緒勒索,不過Christina一方面很堅持自己的決定,另外方面有兩個男人站在他這邊(你這時候就知道男人在家庭裡面的角色有多重要),冷戰熱戰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天婆婆就打電話來了:

「我想說好久沒有看到小寶了,我昨天在樓梯上面跌倒不方便,你們什麼時候開車來接我去你們家。」

看起來像是另外一個的要求,不過,對於家裡面權力結構位置比較高的婆婆來說,這已經算是一個很大的讓步了。從那天之後, Christina終於漸漸如願以償的,可以隔週回到娘家照顧自己的媽媽。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你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看完這個故事,你很會覺得「怎麼會這麼戲劇化?」其實這個故事的確是根據書[1]裡面一個真實案例改編而來的,只是加入了我們文化當中經典的婆媳色彩。

老實說,一段被控制的關係改變並不容易,除了自我價值的重新建立之外,如何在面對對方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和勒索當中,能夠堅持自己的立場,更是充滿考驗。其中可能會經歷很多起起伏伏、進進退退、甚至有多次想要放棄的時候,但在這一切之前,真正重要的或許是:「你願不願意當先改變的那一個?」

這裡的改變,並不是你再多做一點什麼、多努力一點什麼,反而是相反的狀況:你願不願意嘗試讓自己「不做什麼」,而且在其他人用言語攻擊你的時候,仍然堅持這個「不做」的行為。

就像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 在書的最後所說:「別讓恐懼主導你的人生。」那先你一直以為「別無選擇」的事情,實際上是你放任讓別人為你的人生做主。你可以先從一個小的地方開始做一個「內在革命」,可能是拒絕一通推銷電話、不去參加一直以來很糾結的同學會、最後慢慢建立執行,回到你真正在意、感到很困擾的關係,一步一步地找回,那個被你遺忘已久的自己。

延伸閱讀

[1]Braiker, H.(2017)。看穿無形的心理操縱術:拿回你的人生主導權(Who’s Pulling Your Strings?: How to Break the Cycle of Manipulation and Regain Control of Your Life)(林又千譯)。台北:天下文化。
[2]周慕姿(2017)。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台灣:寶瓶文化 。

 

延伸閱讀:海苔熊談心靈綑綁:告別「有名無實」,因為你值得被更好的對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和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朱家安與泛科學前總編陸子鈞有著複雜的三角關係。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姊妹淘、30雜誌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2 Comments

Daniel Hsiao

11 8 月, 2017at 11:40 下午

這樣會不會換成被跳針的那方有心靈創傷…

    張孝榮

    27 1 月, 2018at 3:45 下午

    可能會,但每個人都需要因應時局而去做改變做努力,為了家庭美滿,那位婆婆也需做一些調整不是嗎?需要更詳細的講解歡迎發問哦!

Leave a Reply to Daniel Hsiao 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