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解決模式雖然有效,但用來處理負面情緒會有反效果!
作者:曹國璽諮商心理師
雅婷想到先生偉凱今天去上海開亞太區的年會,心中不免思念先生,兩年前先生和大陸杭州區的業務經理芬芬的那段瞹眛,雖然後來結束了,但是不免又浮上心頭。
現在晚上10點了,想想孩子睡了,先生也該回到飯店,該休息了,於是就微信先生,等了20分鐘,完全沒有回應,偏偏微信又不知道先生到底看了訊息沒有,一股不安的感覺,逐漸擴散開來。想想,還是先去摺衣服,再等一會兒。摺衣服時,心頭愈想愈不對,
「會不會芬芬也到上海開會了」
「她不是離職了嗎?不在同一間公司了」
「搞不好,他們還有聯絡,約了在上海見面」
這時,心頭那把火慢慢的燒大了,雖然還有幾件衣服沒摺完,雅婷決定還是先確認一下先生的情況,免得自己一直窮擔心,顧不了貴貴的電話費,直接撥電話過去。電話響了七、八聲,沒有接電話,轉語音。
雅婷腦中的小劇場,竟然開始演了起來,腦中出現畫面,想像在酒店的酒吧,偉凱和芬芬正在有說有笑…
火愈燒愈旺,雅婷一把火上來,想著「到底剛才是沒聽到,還是不想接我的電話?」
就再撥了一通,又是沒人接,索性,一通接著一通撥,想說這樣你總能聽到吧。
心中的焦急,在撥電話時,好像手中握著浮木,稍稍的安心,滿心希望偉凱會接電話,隨著電話轉語音,心中的焦躁又回來了,就在這些來來回回的擺盪中,雅婷的火一直升起,直到她精疲力竭的放下電話。
為什麼會這樣?
雅婷面對聯絡不到先生產生的焦慮,可能是來自先生之前的瞹眛事件所留下的不安全感,重點是面對焦慮,急著透過確認先生狀況來擺脫焦慮,這樣的作法有沒有效果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解決模式是人們慣用的模式,常常有效,但是遇到某些事情,特別是用來處理人們的負面內在經驗,如負面想法、不舒服情緖、衝動、意像、記憶,常常是徒勞無功,甚至還有反效果,讓自己愈陷愈深!
接納與承諾取向聚焦在主角的運作歷程的功能性,探索這些反應,有沒有讓事情朝向自己要的方向前進,如果沒有,鼓勵調整慣性作法。
那可以怎麼辦?
回到自己、回到關係中,釐清自己重視的是什麼。雅婷想要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希望在婚姻中的關係是信任和自在的,如果所遇非人,她也作好了分手的打算,畢竟有時可能真的遇見了不對的人。釐清自己重視的事情後,雅婷試著陪伴著經驗焦慮的自己,透過覺察自己的身體和情緖,只是單純的經驗著情緖的海浪一陣一陣的打上來,慢慢的,海浪退潮了。雅婷知道,自己還沒有從上次先生的瞹眛事件中完全走出來,她知道,這還需要時間,她願意,給自己時間,陪伴自己在這段從谷底回來的過程中,允許自己以自己的步調慢慢走著。
陪伴你成長:【練習減壓】每天20分鐘,找回輕鬆自在的自己。
延伸閱讀:男人難以說出口的堅強:「老婆,我失業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