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多一點、還是放手多一點?對孩子收與放的選擇

  • 0

保護多一點、還是放手多一點?對孩子收與放的選擇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拜讀了幾篇探討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人格與人際關係影響的文章,心有所感。

在教育與輔導的實務工作中,我也常看到許多孩子的困境與原生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之間有著糾結的關係,並隱隱約約影響著生活中一切的人際互動,甚至親密情感關係的建立。

在與家長的談話中,也看見不少家長苦惱著,對這些正值青少年的孩子們,不知道該多給孩子些獨立自主的空間,還是多些保護與干預。放手或保護,意味著父母對孩子影響程度的消與漲,或者孩子獲得其人生主導權的多與寡。

其實原則很簡單:就是在孩子越小的時候,給予越多的保護,高品質的保護在幫助孩子建立內在的安全感;孩子漸漸長大時,則給予更多的自主空間,信任其已具備開拓自己人生的能力。

大部分的家長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但實際上卻常反其道而行。

現代華人社會的家庭中,我們常可見到父母早早就將孩子送進學校去了。孩子才兩歲多,剛會講話、會走路,就急著找個托兒所把孩子放進去;再大個一、兩歲,開始上幼稚園,從幼幼班、小班、中班到大班,急一點的直接跳級上小學。

這或許是現代社會小家庭中,父母多有各自的事業要忙,在雙份收入才能滿足經濟需求下,托育機構幫忙父母解決了沒時間照顧或陪伴孩子的問題。

再者,華人社會仍有著「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迷思,以為提早展開學習,接觸陌生的人際互動,嘗試面對挑戰與挫折,未來將越有競爭力。

事實上,這樣的觀點早在十幾年前就被歐美先進國家的研究證明是錯誤的。揠苗助長的結果是,雖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點線,甚至跑沒一半就放棄了。更何況,人生根本不是一場賽跑。

從大腦神經系統發展的觀點來看,主導理解、歸納、分析、推理與批判思考等學術學習所需的理性邏輯能力的大腦前額葉皮質,是最晚才發育完成的。生理尚未準備好,便要孩子去從事超乎其能力的事情;就好像讓還走不穩的孩子去學騎腳踏車,換來的肯定是一身傷。許多進入正規學習階段後,卻對學習興趣缺缺的孩子,就是這樣來的。

大腦的發展,從出生起,是先從演化上較為原始,也就是主管情感的部分開始的。因此,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家庭裡,透過與主要照顧者之間充滿愛與滋養的互動中,建立起安全的依附關係。這將奠定起未來一生面對任何人際互動時的基礎,包括信任與被信任、擁有愛人與被愛的能力,甚至是自我價值感的源頭。

與父母之間安全與溫暖的情感連結,幫助孩子有勇氣與信心走出原生家庭的安全堡壘中,盡情地探索這未知與千變萬化的世界。孩子會知道,父母永遠是可以依賴的避風港,他可以在受挫折時回到安全的港灣中療傷止痛,準備好了再出發。

而在此同時,家長對孩子的行為也會有較多的限制。一方面是孩子尚無生活自理能力,多數依賴著父母的照顧;另一方面這些限制是在協助孩子建立起各種常規與人際界限的概念。少了這層規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拿捏人我互動的分寸,也會引發內心的不安,未來將一再透過衝撞、冒犯與攻擊等不受歡迎的行為來因應這份不安全感。

我們都知道,孩子小的時候是要花時間陪伴的。然而,現代父母卻因為種種原因提早將孩子送進學校裡。孩子內在的安全感尚未建立妥當,就要面對學校中各種陌生的人際互動。

或許,那裡有著一群同樣焦慮惶恐的孩子,被放在一起互相取暖。

長時間的學校生活擠壓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相處的時間。一旦僅存的相處時間中,彼此互動關係品質不良,孩子在陌生的人際環境裡受的傷,回到家中得不到父母愛與接納的溫柔撫慰,明天又得含淚迎接新的挑戰,對一個身心資源尚匱乏的孩子而言,壓力之大可以想見。

 

矛盾的是,當父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狠心地「放手」讓孩子獨自在陌生的環境中闖蕩,提早獨立;卻又在孩子逐漸長大時,尤其是到了國中以後,使出渾身解數要干涉與掌控孩子的一切,美其名為「保護」孩子。

邁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從依賴朝向自主,從被照顧走向自我照顧甚至照顧他人的時期。他們種種看似反叛或對立的行為,無非是想與大人爭奪自我人生的主導權,所以拼命唱反調,為的是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焦慮的父母眼見孩子變了,出現與過去迥異的行事風格,便更加強勢地掌控孩子的言行舉止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一場權力的爭奪戰就此展開!

父母永遠是用心良苦的,所有對孩子的干預或掌控,都是想保護孩子。但這份保護看在孩子眼中,就是不被信任,不被支持,甚至是一種對自我能力的否定與貶抑。於是親子關係更形惡劣,要不是怒目相向、就是漸行漸遠。這恐怕不是父母想要的結果。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大部分的父母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愛,而且是在當下已竭盡所能給出最多的資源與能量。

然而,用無效的方式去展現對孩子的愛,卻可能招致無效的結果;錯置了保護與放手的時間點,更是一種危險的教養方式。最後形塑出一個早熟的小孩或晚熟的大人,應該不是我們樂見的!

延伸閱讀:陳志恆心理師:當孩子渴望「向上溝通」,大人是否想「向下聆聽」呢?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陳 志恆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作家,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2016,究竟出版)、《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2017,圓神出版)。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