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心理學:直視恐懼,讓它無所遁形

  • 0

情緒心理學:直視恐懼,讓它無所遁形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從小我就被母親說是個「在膽」(台語)的人,意思就是膽子很大,但當我獨自去旅行後,才發現我身上依舊有許多恐懼的影子,害怕落單、迷路。

幾年前我在南印的一個實踐烏托邦理念一個美麗的小村落,Auroville,裡面許多歐洲人和美洲人,因為傍晚才到村落又沒有訂房,被一個法國路過的朋友幫助找到住處,後來也跟他參加森林部落的參訪行程,了解這村落如何落實綠化、保水與自主發電,隨著天色漸暗,我開始感覺心慌,一直擔心究竟怎麼回到住處,後來一轉眼發現同行的法國朋友不見了,更是驚慌失措,卻發現一旁另一個也一起來的墨西哥朋友還老神在在的聊天,我便詢問他,我倆才知道「喔!接駁車來了,該離開了!」

回到接駁車上,看到法國朋友已經在車上,我一邊心安,一邊也納悶這是個怎樣的文化差異,走了也不會跟同行的朋友打招呼,但更讓我驚訝的,是我那蔓延的恐懼。

為什麼墨西哥朋友一點都不害怕?

森林部落有點距離,回到接駁車的定點,還需要再騎車回住處,也有一段距離,而這是個GPS不能運作的偏遠地區,他為什麼不害怕?而且他還搭法國朋友的便車!

我為什麼這麼害怕?這其實是個安全且夜不閉戶的村落,晚上你可以聽到動物跟著樂器共同吟唱的淨土,那些恐懼來自何方?
我這才意識到我與大自然的疏遠讓我對這塊不願過度開發的淨土,充滿未知的恐懼,恐懼自己迷失在林間蜿蜒顛頗的小路被黑暗吞噬,卻忘了這一片土地與暫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如此善良與尊重的與這片土地共融。
而是我蔓延的恐懼讓我難以安在當下,去享受、感受和擁抱在那行程中的每一分美好。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所以親愛的,其實恐懼一直都在,但我們可以在直視它後,穿越恐懼不受影響。找出恐懼的源頭,才能對症下藥,四階段的恐懼循環分別為:

一、過度想像:
面對某個情境,恐懼被過度想像,而開啟災難性思維。
假設我在某一次公開演講產生恐懼,想像台下的人冷若冰霜或訕笑,而這時便進入第二階段。

二、恐懼開始反饋:
恐懼開啟更多對於現實的負面認知,開始扭曲事實,導致你身心籠罩在恐懼中,逐漸實現你一開始認為會發生的事。

三、恐懼不是讓你動彈不得,就是讓你加速失敗
恐懼過大會限制自己的身體,就容易因此語無倫次或在台上舉止怪異,而導致演講失敗,這也引發第四階段。

四、第一個記憶
這也是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恐懼發生所應驗的事實,導致我們深信自己永遠會複製這失敗的經驗,而蒙蔽心智與判斷力,總是被恐懼無限環繞。

而你可以做的,就是承認恐懼並處理它。而克服恐懼的第一步是學著承認自己會害怕,用文字將恐懼表達出來,開口談談會喚醒我們恐懼感受的一切,唯有承認自己的恐懼,才有機會戰勝它。

下一步則是學會直視恐懼。在某些原住民部落會教導孩子面對恐懼,例如:大人讓孩子閉起眼睛,想像六七公尺長的雙頭毒蛇在他們面前挺起身子,然後告訴他們逃跑了毒蛇一樣會緊跟著,但如果不逃跑,盯著毒蛇看越久,毒蛇就變得越小,當恐懼變得渺小到甚至無感,你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強大,你自己便是那個足以面對恐懼的巨人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Chloe Wu

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心理平台創辦人 著有「圖解幸福大人的心理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關係界限」、「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走出關係焦慮」、「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