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缺失的童年,讓他成為壞掉的大人

  • 0

愛缺失的童年,讓他成為壞掉的大人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全能媽媽委屈度日

在校園中常見到高控制的家長。曾遇過一個母親,對孩子的一切緊迫盯人。孩子出狀況時,母親急急忙忙地衝到學校善後。幾次下來,都未見父親蹤影。我心裡有點生氣,又是個在孩子教養上缺席的父親。

於是,我要求父親一同前來會談。父親坐在一旁不發一語,母親則是滔滔不絕地重複說著自己有多麼用心地帶孩子,花了多少心思;不時地轉頭過去數落父親幾句:

「孩子從小就跟我比較親近,有事都只跟我說。孩子的大小事情都由我安排,你連半點參與都沒有!你這個爸爸是怎麼當的?」父親把臉轉過去,仍然不發一語。

後來,在與孩子談到家庭議題時,從孩子口中得知,母親確實是個盡心盡力的全能媽媽,大小事情一手包辦。父親不是沒幫忙,而是每當想做點什麼,母親便說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搶過父親手上的工作。

母親看似負擔了所有親子教養的責任,實際上卻無意識地獨佔了任何親子互動的機會,再回過頭來指責另一半功能不佳、未盡責任。她從不讓別人幫忙,卻又責怪別人不幫忙,心裡總是抱著委屈過生活,這是一種「受害者」的心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最有力量的弱者—讓別人都沒輒

有個孩子從國中起就足不出戶,很少到學校去上學。上了高中,情況依舊。開學兩個月,班上同學還未見過這孩子一面,只有導師曾去家訪時有一面之緣。

這孩子的母親是個單親媽媽,孩子的父親在孩子國小時就和她離婚了。母親獨自扶養這獨生子,還要工作維持生計。

母親時常打電話到學校來,先是花上大半時間訴說自己的痛苦際遇,接著開始對學校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要求導師請班上同學發揮「同學愛」,每天輪流到家裡去邀請孩子到學校去;要求學校提供其他學生家長的電話;要求學校老師每天早上到家裡去帶孩子來上學……等。

這確實讓學校很為難,也知道母親的要求事實上對改善孩子的狀況毫無幫助。每次婉拒其要求,這母親便歇斯底里地指責學校:「學校怎麼可以這麼沒愛心,你叫一個單親媽媽該怎麼辦?」

幫他連結些社會資源供她使用,只會被她打回票:「提供我這些社會資源又如何,我工作這麼忙,哪有時間帶小孩去求助?而且他們也幫不上忙!」

不論學校做什麼,她都不滿意,最後的結論是:「我看你們就是不願意幫忙啦!大家都欺負我這個單親媽媽,陷我於孤立無援中……」。

在輔導與諮商的實務上,這樣的家長還不少,總是弄得學校天翻地覆、人仰馬翻,光接電話就精疲力盡。當學校的輔導教師或心理師給予家長一些專業建議,請家長做些什麼努力時,一概被家長拒絕,總說自己「很可憐」、「很忙」,所以做不到,或不可能有效。

然而,人們再熱心,總有個限度,一旦發現自己提供的援助總是被拒絕;沒被接受就算了,還受到指責批評,當然想與這種人保持距離。此時,他便再度地在內心告訴自己:「對!沒有人願意幫助我,我就是個受害者!」。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悲劇英雄的形成—成長過程中愛的缺失

從事心理助人的經驗告訴我,這不去上學的孩子與母親有著共病關係。在潛意識層面,母親需要孩子不去上學,以讓自己能夠持續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而孩子也不自覺地「配合演出」,成為一個不去上學的「問題學生」,讓母親有繼續將這戲碼演下去的舞台。(推薦閱讀:自在父母學:在陪伴孩子學習的路上,你是幫忙還是幫倒忙?

然而,為什麼人們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呢?

如此,他便可以名正言順地藉由展示他的痛苦來獲取關注,進一步操縱別人得為他做些什麼,以補償他內心長久以來未被公平對待的委屈感受。

那位不去上學的孩子的母親,就是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她是家中的長女,父母生下她之後,又連生了四個妹妹,才總算拼出了一個兒子。這最小又是家中唯一的兒子,自然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在當時經濟極度匱乏的年代,家中僅有的資源都放在這小兒子身上了。

身為大姊的她,從小就得一肩扛起家中照顧弟妹的責任。國小畢業後放棄繼續升學,到工廠去當女工分擔家計,回家還要伺候年紀最小的大少爺。每當她看到弟弟吃好的、用好的時候,總在內心想著:「憑什麼?」。年幼的孩子常會把這種不公平的對待解釋成「父母不夠愛我」,於是帶著「愛的缺失」的感覺長大。

在內心充滿不平衡的感覺下,便容易以一個受害者的姿態展現強勢操控的一面,時常透過抱怨、指責,或讓自己過得更苦以搏得別人的同情與重視。

你以為他需要的是協助,當你熱心地為他伸出援手,卻會碰一鼻子灰。因為他需要的不是協助,而是關注。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停止吧!就算不待在受害者的位置也能擁有力量

是時候停止在心中的小劇場裡繼續上演悲劇英雄的角色了。

首先,你得明白,你的委屈或許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而更多的時候,是來自於原生家庭中愛的缺失,透過委屈等感受不斷地提醒著你:「我並沒有被善待」。

你可以細細地去檢視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那些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沒有被善待的經驗;重新去理解當時的情境脈絡,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或許是不得已,或許也有著自身的問題。

我們不需要去憎恨那些使我們帶著委屈成長的人,也不需要逼自己去原諒他們。我們只需要去理解他們,如此就好。除非經過深刻的理解,否則所有形式的原諒,都無法使我們解脫。

最後,你得體認,你不是活在過去,為自己重新採取新的行動吧!例如,當你正處在一個受迫害的環境中,你可以積極地做點事,開拓資源、尋求協助、打破現狀,甚至,離開也是一種可行的選擇。總之,別讓自己繼續待在委屈之中。

請記住,壓迫與受害常常是世代相傳的,有一天你可能媳婦熬成婆,別讓這不公平的處境在另一個人身上發生。

*文中案例均經過編修,以符合助人專業倫理

(本文轉載自UDN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推薦志恆老師新出版的書籍~《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哪一種關係,最令孩子感到痛苦?
不是霸凌、不是成績,而是每天密切互動的大人!

作者從多年的校園輔導教師和諮商、演講工作坊經驗,發現孩子的困頓與痛苦並非偶然,多半與身旁的人脫不了關係。而究竟什麼最讓孩子感到痛苦?考不好?睡不飽?被禁足?都不是——這些學齡世代孩子最大的困擾,竟來自和他們每天互動最密切的大人的關係!

 

 

延伸閱讀:分手心理學:總是愛錯人的重複劇碼?痛苦裡有人生必修學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陳 志恆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作家,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2016,究竟出版)、《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2017,圓神出版)。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