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是熟悉的陌生人?了解家人也找回自己的兩個練習

  • 0

家人是熟悉的陌生人?了解家人也找回自己的兩個練習

Tags :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Ken的父親最近過世了,他17歲離家之後就再沒有回去過,但他是家裡唯一的獨子,喪葬的事情還是得靠他處理。當他回到合肥的家鄉,整理父親生前睡的地方,才發現原來父親晚年獨居生活過得如此不堪,一桌兩椅,茅屋陋室,廚房的木頭桌子上擺滿了骯髒的碗盤、吃一半的蛋糕放了許久已經發霉,棉被像是好幾年沒洗,黑得發亮。
當他翻開枕頭,發現下面竟然壓著一張皺皺的、小學的時候和父親去河邊抓魚的照片,他終於崩潰的哭倒在父親的床上。 過去不論是爸爸被診斷為癌症,或是逢年過節家裡面來的電話,他一概都不接,就當作陌生人一樣。在他10歲那年,非常疼愛他的媽媽因車禍離開人間,從那天開始,他就不解為何父親沒有辦法保護好媽媽,那股對父親的憎恨就一直藏在心裡,像是打了千萬個結,完全無法原諒父親。直到最近父親走了,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無法原諒的並不是父親,而是而是那個當時年紀小,無法保護好母親的自己。
Ling從有記憶時候開始就不知道父親去哪裡了,只知道家裡面有一筆很可觀的錢可以吃穿不愁。一直都和有躁鬱症的奶奶及憂鬱症的媽媽一起生活,長年以來,家裡面三個女人的感情糾葛在一起,與其說是濃的化不開,不如說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真正離開這個家,做自己。
當年到深圳唸書,每個星期還得打電話回家問問看家裡面的狀況,最近母親過世了,全家大大小小在爭遺產,她是唯一的女兒,覺得很累,又沒有辦法不處理。記得和母親一起生活的最後那幾年,兩個人幾乎沒有任何話好說,或者是只要一開始交談,媽媽就會以死相逼說「這樣是要我死!」、「對啊反正我活著也不會比較快樂!」。她幾乎已經快忘記了,媽媽比較平穩的時候是怎麼樣的了。直到和奶奶一起在媽媽的靈堂前誦經的那一刻,她想到小時候自己身體不好,總是一直咳嗽不著,媽媽輕輕拍著她的背這樣就拍到天亮,她才嚎啕大哭起來。

家人,是最近卻也最遠的距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了解家人的兩個練習

「家庭」幾乎是心理治療一定會談到的主題,如果你對於心理學有一點點的了解的話,這個想法對你來說可能不陌生:「你現在所有的悲哀都和童年創傷有關。」從佛洛伊德開始,不論是閹割焦慮、弒父或是戀母情結,或多或少談的都是你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影響你的心理狀態(岡田尊司,2015a,2015b),講得好像你現在過得不好,都是你爸媽害的一樣阿!不過,家人並不是逃脫自己生命課題的藉口,而是當我們知道家庭如何影響我們,才能夠不被過去的陰影所控制。
「你了解你的家人嗎?」日本作家下重曉子(2016)在《家人這種病》一書中,劈頭就問這句話。不過,我覺得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更應該問的其實是這兩個問題:
  • 你喜歡你的家人嗎?還是家人對你來說很疏離、討厭?
  • 如果你不了解你的家人,又如何去討厭他們?
如果你覺得思考這個問題有點困難也沒關係,台灣的諮商心理師黃之盈(2016)提供了一些方法,或許你可以好好重新的思考,你的家人是什麼?

練習一:三個形容詞

想三個形容詞填進去下面的_____處,並說說看為什麼(如果到時候主要撫養你長大的不是父母親,也可以想撫養你長大的人,例如爺爺奶奶,或者是舅舅姑姑等等)
  • 我覺得我的父親是一個_____的人,因為……
  • 我覺得我的母親是一個_____的人,因為……
  • 我覺得我的哥哥(或者是其他的手足)是一個_____的人,因為……
範例:我覺得我媽媽是一個很能幹的人,控制慾有點強,沒有辦法閒下來、過度熱心。只要工作上面有任何事情是她可以做的,她都會去幫忙,然後一邊抱怨為什麼事情這麼多。我的感覺是,她根本就是「喜歡做又喜歡唸」。

練習二:家庭鎖鏈

用一句話,描述家裡面常出現的行為模式,當家中那麼的成員做了某件事情、犯了錯、或是說了那句話,其他成員會如何反應?
  • 當我媽越是_____,我就會越_____,這時候我爸就……
  • 只要我一_____,我爸就會_____,然後我媽會……。
範例:當我媽對我越好,我就會越想要逃跑,這時候我爸就會跳出來說,媽媽很辛苦,你要多體諒、多關心她。
範例:到時候教我一考不好,我爸就會從廚房拿出竹掃把的末端做成的棍子,從我的小腿抽打下去,然後我媽會把他支開,幫我求情說好了、好了、不要打了。
做完了這兩個練習,你可以問問看自己,你和家人有什麼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家人的某些行為,是如何影響現在的你的個性?(推薦閱讀:建立心理界限:退出父母的戰局,好好當個孩子。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充滿阻抗的一本書

有了這些概念之後,或許你可以看看這幾句書裡面的句子,思考一下作者下重曉子何以會有這樣的心情:
  • ˙「當你被說:你和媽媽越來越像了呢!的心情是什麼呢?是會覺得開心?還是困擾?至少我是後者,我就是因為不想被說像父母,才一直努力到現在。」
  • 「只會講家庭私事的人很無趣」,開口閉口都是拿丈夫或是孩子為中心,逢人就說自己家庭的事情。我聽了就想要逃跑、很頭痛。
  • 有些家庭虛有其表,明明大家感情不好,每次出席重要場合的時候還要裝得一副大家和樂融融的樣子。我討厭收到那種全家福照片的賀年卡。
  • 「母親是一個比起任何人都愛說話的人,當他面對著不愛說話並且態度冷冰冰的女兒(就是下重曉子自己)時,我想她一定是非常孤單寂寞吧。」
  • 下重曉子受一位高中老師影響很深,當年老師跟他說:「女人呀,接下來要靠自己自食其力。所以現在要好好培養養活自己的能力才行。」很諷刺的,那位老師在下重曉子畢業之後沒多久,卻因為失戀而自殺了。
  • 「如果是我最後的家人,我的同居人(下重曉子稱呼她的老公為同居人)也不在的話……,思及於此,我要開始準備習慣自己一個人,我想告訴自己,我在此世得生,就像我經過一條漫長的道路來到這個世界很一般,最後還是只剩下我獨身一人。」
精神分析將那種「明明很想要,但卻說我才不需要呢!」的心情稱為否認或阻抗(denial / resistance),這樣的一種防衛機轉,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Freud,2006;Greenson,2000)。
但往往,你仍然可以從他們的言語當中,看出他們其實還是在意的、還是想要的。 下重曉子的父親是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之後,下重曉子心中的那個英雄父親就隕落了,甚至開始家暴、頹喪。母親是爸爸的第二個妻子,所以下重曉子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當初媽媽幾乎是為了下重曉子這個女兒而活,過度溺愛、保護她。在這樣粘膩又充滿衝突的家長大,使得下重曉子很早就下定決心要離家。但即使是在下重曉子已經是一個老婆婆、六十多歲的今天,她對家人的矛盾仍然絲毫沒有減少,仍然用很理性的字句,來隔絕與家人之間的連結,卻又在哥哥、父親、母親相繼去世之後,開始遺憾後悔當初沒有能夠了解他們更多。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邁向自己的個體化歷程

其實,根據台灣學者劉惠琴(2005)的分類,下重曉子應該是屬於「相反個體化」的典型案例*──因為小時候家中的創傷、討厭過度親密的關係、所以大張旗鼓的宣導不要和家人太要好,要獨立自主的生活,於是家人癌症生病她幾乎都沒有回去探望。
可是,從她阻抗的文字裡面,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其實她是期待有一個歸屬和一個家的──她雖然稱呼老公為同居人,但在他到異地出差失聯的時候,她仍心急如焚;雖然自稱不想要跟家人太過緊密,但是當她的舅母病重,想要完成最後一些心願拜託一個陌生人而不是拜託她的時候,她仍感受到很強烈的失落。
事實上,有些靠近、有些親密,她仍然是想要的,只是他不敢也不願意去要。 台灣學者陳清甄(2009)的研究表明,最健康的一種家人關係稱作「相依個體化」,彼此互相依賴,又不會過多黏膩,不需要刻意去排拒、壓抑和父母之間的連結,又不會過度的被父母的語言、期待所綁住。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甚至可以說,不論是來諮詢的個案或是心理諮詢師本身,終其一生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家人的問題(趙文滔等人,2016)。
這條路雖然辛苦,但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身上也有家人的影子。當你更了解家人,你也會更了解自己。

延伸閱讀

Freud, S.(2006)。精神分析引論(張愛卿譯)。台灣:Portico。 Greenson, R. R.(2000)。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ncorporated。
下重曉子(2016)。家人這種病(許婷婷譯)。台灣:三采。 岡田尊司(2015a)。父親這種病(張婷婷譯)。台灣:時報文化。
岡田尊司(2015b)。母親這種病(張婷婷譯)。台灣:時報出版。
陳清甄(2009)。華人孝道文化、父母控制與大學生分離-個體化。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台灣。
趙文滔、徐君楓、張綺瑄、徐蕾、謝宜芳、呂伯杰等人(2016)。在關係中,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台灣:張老師文化。
劉惠琴 (2005)。 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涵與測量[Contents and Measurements of “Muti-individuation” Process for Adolescents in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8(4),頁 55-92。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Read More

About Author

海苔熊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和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朱家安與泛科學前總編陸子鈞有著複雜的三角關係。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姊妹淘、30雜誌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